地理學科命題趨勢
⑴ 如何理解新經濟地理學的三個命題
0世紀前來的經濟地理學相關研源究,大致可分為史志描述、商業地理研究和經濟地理學研究三個階段。
新近出現的跨國公司研究、經濟活動全球化研究以及結構主義思維方式反映了經濟地理學發展的新趨勢。 經濟地理學是研究經濟活動區位、空間組織及其與地
⑵ 2013年初二上學期地理期末考試出題方向是什麼
土地類型,中國政區及簡稱,人口增長與土地矛盾,跨流域調水(西中東)
⑶ 如何學習地理如何學習總結所學的地理知識點如何更好的掌握高考的命題方向
我是選理的。地理曾經還算可以,對於你的地理我建議你拿個筆記本將課堂筆記、內輔導書上的知識點、容課本上的精華和圖(注意圖文結合並理解記憶)都抄在一起匯總掌握,平時不懂就問,不然老師是拿來干什麼的!另外,推薦標記學習法,就是在做錯題後,明確相關所有的知識點,由點到面宏觀把握,再掌握關鍵知識點,並做上標記(比如星號,遇到一次標一次,直到第三次)這樣你對自己的軟肋就清楚,並方便自己復習。堅持下去相信你定有收獲!望採納^_^
⑷ 2021國家公務員考試行測命題趨勢是怎樣是的有什麼備考建議嗎
2021國家公務員考試行測命題趨勢:
國家公務員考試從2015年開始分崗位命制行測試卷,分為省級以上(含副省級)和市(地)級以下兩類。基於招考崗位與測查能力的不同,兩類試卷在總題量與考點設置上存在一定的差異,而這種差異呈現逐年加大的趨勢。2020國考行測兩類的差異主要表現在以下五個方面:
1.總題量:省級卷為135道、地市卷為130道。
2.常識判斷:兩卷有10題互不相同,不同的題目均偏向政治、法律、地理常識等方面。
3.言語理解與表達:省級卷中出現了2篇文章閱讀。
4.數量關系:省級卷比地市卷多5題。
5.邏輯判斷:地市卷中出現了1篇材料帶5個小題的邏輯判斷題,另外還有4道圖形推理題目互不相同。
由此可見,為了體現報考職位的不同,兩類試卷之間的區分度越來越明顯,與報考職位,更加匹配。
(4)地理學科命題趨勢擴展閱讀:
2021國家公務員考試行測備考建議:
一、言語理解與表達
(1)邏輯填空部分以實詞和成語為主要考點,對此,考生在備考時應加強基礎知識的儲備,積累常見詞語詞義,打牢基礎知識體系。另外,針對邏輯填空題,還需要考生在平時注重觀察語言文字的行文邏輯,加強對生活事理的分析能力。
(2)片段閱讀的考點集中在主旨觀點題目上,考生要提高迅速把握材料內涵的能力,抓住材料主旨,找到破題點,確定正確答案。
(3)文章閱讀的考點較多,涉及主旨觀點、細節判斷、語句填充等諸多瑣碎考點,但解答這些題目的前提是能夠正確把握文章的脈絡與主旨。
(4)針對語句表達中的語句排序和語句填充題,在了解題目命題特點的基礎上,要重點掌握這類題目的解題思路和解題技巧。
二、數量關系
(1)根據國家公務員考試近幾年的命題特點及發展趨勢,數字推理出現的可能性仍然不大,考生須將備考的重點放在數學運算上。
(2)復習數學運算要從基礎知識、計算技巧、題型演練三個方面入手。了解數學運算基礎理論知識的具體內容,並深刻理解其應用的特點;熟悉各種計算技巧,逐步提高解題速度;了解傳統題型,重點掌握每種題型的常用解題方法和步驟。最後考生可常做模擬練習,提高解題速度和正確率。
三、判斷推理
(1)圖形推理:備考重點在於全面了解並掌握各種圖形推理類型的解題要點,其中復合規律的考查是熱點,要有意識地培養觀察能力、辨別能力、推理能力、想像能力。
(2)定義判斷:定義判斷雖然涉及的學科比較廣泛,但這對解題幾乎構不成影響,考生只要了解定義判斷的解題基礎,掌握常見的要點類型,並能熟練運用解題方法,即可准確解題。
(3)類比推理:備考重點在於對詞項間關系的判斷,因此要了解詞項間的各種關系,如集合關系、近反義關系、描述關系、條件關系和語法關系等五類常見的類比推理基本關系;同時要學會利用遣詞造句法、詞性對照法、縱向對比法等解題技巧來解題。
(4)邏輯判斷:可能性推理的重點在於分析論證結構,考生需要牢記論證的相關知識以及常見的論證類型的特徵,在此基礎上掌握針對各題型的解題方法。智力推理題主要考查考生的推理能力,相對的變化也較多。因此此類題目並不需要基礎知識的積累,關鍵在於找到最優的解題方法,即解題的突破口。
⑸ 地理學科考研哪個方向不考高數
地理學 一般考的也都是學校自主命題的高等數學
不考數學的學校不多
歷史地理學好象不考數學
地信好象南師大不考
自然地理兩個地大都不考
人文的不太清楚
⑹ 2007年地理高考方向
2007年地理高考復習建議
一、重視主幹知識教學,加強知識間內在聯系
在文科綜合能力測試試卷中,命題點具有抽樣性特點,故對各學科主幹知識的考查就尤為重要,而強調對學科主幹知識的考查。從近年高考試題分析,高考命題強調對學科主幹知識的考查沒有變,不迴避已考查過內容的命題思路沒有改變。
在高三教學復習中應化繁為簡,重點要講透,難點要講清,而學生已掌握的知識應大膽刪去。這是當前高考改革對高三教師的基本要求。如果教師能很好地把握主幹知識,就能使學生更集中時間和精力,有效地提高學習質量。當前教學中存在求全求保險的心理,有的老師認為把所有的知識灌輸給學生,他的教學任務就完成了,把學生看成是一個被灌輸知識的容器,這種教學策略,無助於考試成績提高。
地理學科主幹知識包括(1)經緯網地圖的應用分析;(2)各類等值線圖的閱讀分析應用;(3)日照圖的判斷分析與季節問題綜合;(4)天氣系統的分析:(5)氣候類型判斷與氣候資源的開發利用;(6)水循環和水資源問題;(7)地質構造對人類活動的影響:(8)生態原理在生產、生活中的應用:(9)人類在資源、能源開發利用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對策:(10)人類活動(工業、農業、商業、旅遊業、交通運輸業等)空間格局的區位分析;(11)城市化問題與城市規劃;(12)區域國土開發與整治;(13)全球性環境問題與可持續發展。
掌握了地理基礎知識後,就能以此為知識的生長點去獲得更多的知識,就能運用這些原理去解決千差萬別的實際問題,就能夠進行創新。在抓主幹知識中,還應適當補充一些知識。
二、重視區域地理知識復習,加強讀圖能力培養。
區域地理具有基礎性、常識性和綜合性,所以區域地理也往往成為綜合能力測試中地理試題命題的切入點,區域地理一直是高考文綜試題命題的重要內容。當前由於初中地理課程與高中地理課程安排不連續,初中區域地理的學習未得到應有重視,為復習迎考帶來一定困難。近年從高考地理閱卷得分統計來看,考生區域地理試題方面失分現象嚴重,有的甚至因為某一區域地理基礎知識薄弱,導致「全題覆沒」。在高三地理教學中,應怎樣進行區域地理知識的復習呢?
1.區域定位的訓練。
區域定位是區域地理學習的第一步,也是解開區域地理試題的鑰匙。區域定位就是確定區域的地理位置,它可以從三個方面進行,即分析一個區域的經緯度位置,海陸位置和相關位置。相關位置是指某項地理事物與海陸輪廓、地形區、河流、湖泊、交通線、國界線等相對位置而言。
(1)選用高考試題訓練區域定位。
(2)通過經緯線訓練區域定位。
教學中讓學生熟悉「五橫五縱」經緯線附近的地理事物。「五橫」是指赤道、南、北回歸線、南、北極圈。「五縱」是指本初子午線、20°W經線、90°E經線、120°E經線、60°W經線。例如:赤道附近的地理事物有:穿過非洲中部、東南亞、南美洲北部。主要地形區有剛果盆地、東非高原、馬來群島、亞馬孫平原。主要的氣候類型有熱帶雨林、熱帶草原、高山氣候。主要的河流有剛果河、亞馬孫河。主要的國家有加彭、剛果、烏干達、肯亞、印度尼西亞、厄瓜多、哥倫比亞、巴西。附近主要的城市內羅華(肯亞)、吉倫坡、新加坡、基多(厄瓜多)。
2.區域地圖的訓練。
區域地圖的訓練主要包括讀圖、填繪地圖、分析地圖三種方式。對近幾年高考文綜試題進行分析,可以發現區域地理試題有兩個特點。其一是地圖的比例尺擴大。教材中區域地理地圖大都是大比例尺地圖,反映多是一個大洲、一個國家或一個地區的地圖。高考試題區域地圖比例尺擴大。使區域范圍縮小,區域地理事物內容更詳細。其二是交界地區地圖增多,以局部區域地圖為主。
3.區域對比訓練。
不同地理區域之間存在著地理事物的異同,通過比較的方法,可以讓學生准確掌握各地理區域的不同特點。
運用比較法首先要確定比較的內容,其次是要將同類地理事物之間進行比較,第三要將比較的內容逐項對比說明,不要把互不相關的內容各說各的。如非洲的熱帶草原和南亞的熱帶季風比較,世界各大洲地形的比較。英國和日本地理事物的比較等。
4.正確處理系統地理和區域地理的關系。在復習系統地理與區域地理時,不能脫離區域地理而復習系統地理,因為區域性是地理學科的基本特性之一,任何系統地理知識只有落實到某一區域內才能得以分析和解決,丟開區域地理,系統地理只能是「空中樓閣」;也不能脫離系統地理,純粹復習區域地理,否則區域地理的復習就太膚淺,復習效率低,也不能達到高考復習的要求(分析美國商品穀物農業地域類型時,聯系美國地形、氣候和社會經濟條件等)。
三、走出誤區,正確處理三大關系
1.教材知識點與社會熱點的關系
熱點問題包括:(1)人類面臨的重大問題,(2)發生重大事件的世界聚焦地區,(3)中國社會熱點事件,(4)地理領域最新研究成果。
怎樣處理熱點問題、處理教材知識點與社會熱點關系時,重心應放在教材主幹知識的復習上,適當引導學生關心社會熱點問題,逐步訓練學生學會運用教材主幹知識分析熱點問題,而不是盲目引導學生參看眾多的資料和閱覽紛繁的新聞。
2.學科內綜合和跨學科綜合的關系
高考綜合試題特徵為大題綜合,小題分科;情景綜合,設問分科;形式綜合,內容分科。跨學科綜合仍舊是拼盤形式。真正跨學科綜合題應該是融合式的,即同一設問需要用幾科知識才能回答,或設問與答案分屬幾個學科。全國文科綜合測試卷以學科內綜合為主的情形在相當一段時間內不會改變。
3.地理教材與課程標準的關系
課程標準是地理教材編寫、教學評估、學生學習、考試命題的依據。高考命題應順應課程改革的需要,體現新課標的理念。2007年高考應關注課程改革的基本理念,試題變化的趨勢將是:體現時代性、注重實用性、滲透探究性。
四、精心選擇試題,提高實戰能力。
考前要做一定數量的習題,這是鞏固知識,提高技能的需要。解題訓練可以提高學生的應變能力,大幅度提高考試成績。
(1)利用歷年高考試題。往年的高考試題是進行思維訓練的好材料,教師可以研究這些題目的設計思維,設問角度,思維價值等,要求學生:對這些試題不僅僅滿足會做,更重要的是了解命題的意圖,分析解題思路,領悟試題的能力要求。
(2)善用各校的交流試題。自身力量編制試題能力有限,視角存在局限性。各地區的試題都是精心選擇或由教科院、教研室組織設計製作,一般質量較好,可以借鑒。建議使用武漢、黃岡以及北京地區的試卷,從2006年的復習備考來看能夠取得較好的效果。
(3)根據學生實際剪編試題。找准學生的薄弱環節,編寫針對性強的試題。根據學生的心理特徵和學習狀態,調節試題難度。
⑺ 北京高考地理備考技巧有哪些
高考地理復習需要注意一、要進一步熟悉地理教材的知識體系
從近些年高考地理試題來看,地理試題突出主幹知識,知識主要來源於課本,如果學生不熟悉教材的知識體系,對地理知識之間的聯系不熟悉,則很難進行知識遷移和進行靈活的地理思維,因此在地理學科的具體復習中,應該緊緊圍繞地理主幹知識即主要地理原理來復習,在梳理和歸納教材的知識體系的過程中,還應該特別關注應該如何構建知識網路和分析比較知識點之間的聯系與區別,以便進一步熟悉教材的知識體系和知識聯系。
在具體的復習中可以將地理主幹知識分解成幾個大專題,再細化成幾個小專題,如「日照圖(地球的運動);時間的計算(時區和日界線);地圖比例尺和等高線;大氣的組成、垂直分層(逆溫以及與人類的關系)、大氣熱狀況(大氣的保溫作用、削弱作用、大氣逆輻射和對人類的影響)和大氣運動(熱力環流、季風);天氣與氣候;水循環、河水補給、水資源利用;內外力對地表形態的影響;工農業和城市區位因素分析、農業的可持續發展;資源、能源的開發利用及其利用中存在的問題,環境問題和可持續發展戰略;中國和世界區域地理」等專題。通過專題復習和一些重點和疑難問題的小專題針對性復習,學生能夠更好地理解地理原理,同時學生對地理知識的熟悉程度也能夠得到進一步加強。
高考地理復習需要注意二、要進一步強化地理專題和綜合訓練
在地理復習中,學生只依靠知識復習是不夠的,學生還應該在知識復習的基礎上,主動地強化知識的應用訓練,尤其要針對高考地理試題的要求,進行強化性的地理專題訓練和綜合訓練,以便在思維過程中領會地理試題的命題思路、題目中所蘊藏的學科思想;通過訓練,讓學生反思解答試題中存在的知識缺漏和能力方面的弱點,並思考解決的辦法;通過訓練,讓學生思考和探究試題的命題新趨勢,從中把握高考地理試題的命題方向。例如2007年山東卷(課改區)選做題30、31、32「主要考查學生的讀圖分析能力、綜合運用相關學科的原理和方法論證和探究問題的能力、語言組織能力」,其中「探究問題的能力」是一大趨勢。當然通過地理訓練,還能夠讓學生在實戰演練過程中逐漸提高地理解題能力,同時還能夠逐步消除在地理復習和訓練中存在的問題,從而減少一些不必要的解答失誤。
高考地理復習需要注意三、要進一步關注熱點,貼近現實
近幾年的高考試題的命題材料,來源於生活,這種類型的試題內容和考查角度,都充分體現了學習對學生的生活和終生發展有用的地理的理念,體現了人地關系和可持續發展思想,體現了地理學科的思維方式和研究方法。為此在今後的地理復習中,不僅要重視課本中的主幹知識和學科熱點問題,也要注意關注和參與社會熱點和焦點問題的探討,積極尋找課本知識與社會現實的結合點。
在熱點復習中,應該圍繞時政材料為核心來進行,同時應該注意時政材料的生活性:1.時政材料要與生產、生活實際相結合;2.時政材料要與體現人地關系、人與環境的可持續發展等學科思想相結合;3.時政材料要與地理主幹知識相結合。在結合時政材料進行復習時,應該從多角度設題,或者從不同側面來與地理主幹知識進行有機的聯系,以便讓學生能夠從多角度、多側面地應用地理知識和原理,從而可以不斷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當然在地理復習中,還應該仔細和深入研究近幾年不同省份和已經實行新課改方案的省份的高考試題,從而能夠更加准確地把握高考趨勢、命題方式以及特點和規律,從而才能夠更好地掌握各種題型的答題技巧。通過對近幾年高考地理試題的研究,可以看出,近幾年高考地理試題強調理論聯系實際,依然堅持以問題為中心的主體設計思路,以考查考生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綜合能力。
⑻ 高考地理選擇題命題特點及對策是什麼
高考地理選擇題命題特點及對策
1、以試題組的形式來組織命題
試題組是在信息量豐富的圖表或信息量較大的材料的基礎上,設計若干個相關小題組成的試題組合。試題組綜合性特別強,小題之間聯系密切,著重考查學生的綜合分析能力。
【對策】:在解題的時候,不一定按照試題的順序,而應從最容易的小題突破,然後再根據各小題之間的聯系來相互印證,這樣既大大提高正確率,又能節省時間。
例1.下圖是我國某地近50年氣溫和降水統計圖,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該地的氣候特徵是
A.氣溫年較差小,降水年際變化率小 B.氣溫年較差大,降水年際變化率小
C.氣溫日較差小,降水年際變化率大 D.氣溫日較差大,降水年際變化率大
(2).該地最可能位於
A.內蒙古高原的東部 B.南疆地區 C.華北平原 D.青藏高原的東南部
(3).該地的自然帶屬於
A.溫帶森林草原帶 B.溫帶草原帶 C.溫帶荒漠帶 D.高寒草原帶
【解析】解答此題突破口是在第二問,根據圖中年降水量低於100mm,可知該地最可能位於我國南疆地區,然後再根據南疆的自然特徵很快就可以推出,該地氣溫日較差大,降水年際變化率大,屬於溫帶荒漠帶。
2.等值線型選擇題常「考」不衰
等值線是指數值相等各點的連線。地理學科中重要的等值線有:等高線、等深線、等溫線、等壓線、等降水量線、等太陽輻射量線、等鹽度線及等壓面等。等值線圖的考查主要有三個方向:一是等值線數值的判讀;二是等值線變化原因的探究;三是實際應用。
【對策】:等值線圖的判讀可以根據其內在規律分析判讀:(1)等值線數值大小變化規律。通過觀察圖中等值線數值的大小變化規律,判斷某一地理事物的分布特點。(2)等值線疏密程度。等值線的疏密反映了其單位距離的等值線數值差的大小,若等值線越密集,單位距離數值差就越大;若等值線較稀疏,單位距離的差值就較小。(3)「高低低高」規律。在等值線圖中,所反映的地理事物和現象由於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等值線常常會發生彎曲,根據彎曲的方向,可以確定其影響的因素,如果等值線向數值高的方向凸出,該地區等值線的數值一定比它同一緯度(或水平面等)的數值偏低;反之,則該地區等值線數值一定比它同一緯度(或水平面等)的數值偏高。
例2 下圖是某地區河流封凍日數等值線圖,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圖中A處等值線向高緯凸出,B處等值線與緯線平行,有關原因敘述正確的是
①A處海拔高,氣溫高 ②A處海拔低,氣溫高
③B處受緯度因素的影響 ④B處受海陸因素影響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2)甲、乙兩地最可能的數值是
A.甲為160、乙為140 B.甲為140、乙為160
C.甲這180、乙為120 D.甲為160、乙為120
【解析】(1)根據A處封凍線向北(高值)凸出,可知其封凍期比兩側短,說明其溫度較高;B處等值線與緯線平行說明其受緯度因素的影響。故選B。
(2)甲乙兩處都位於平原地區,由於甲位置偏北,相對的封凍期較長,乙的封凍期較短。但它們為閉合等值線,分布在140和160之間,因此其數值最大為160,最小為140。故選A。
3.計算型選擇題思維能力要求高
地理思維方法在地理計算部分體現最「深刻」,不僅強調思維的過程,還強調邏輯推理;有的要求計算準確,有的還要講求估算,與單純的數學計算不完全等同,它不僅需要一定的數學基礎,還要求能把握其內在的地理意義和地理規律,即能夠應用已有的地理知識,通過數學計算得出結論。
【對策】:首先要選擇正確的方法,然後進行深刻剖析試題,挖掘題目計算信息,最後進行嚴謹規范的計算。
例3 下圖中左圖為某日某時刻30°N緯度線,右圖為72.5°E經線的晝夜分布狀況,若一架飛機在該日的F地日出時起飛,飛往T地降落,途中飛行員始終可以看到「旭日東升」的景象,則飛機的飛行方向和飛行時間分別為
A.東北、5小時 B.西北、6小時
C.東南、5.5小時 D.西北、5.5小時
【解析】F地的地理坐標為(0°,72.5°E),T地的地理坐標為(30°N,10°W),則飛機的飛行方向為西北方向,F地與T地經度相差82.5°,地方時相差5.5小時,又由於T地白晝長為11小時,即日出相對F地地方時6點日出晚0.5小時,所以飛行時間為6小時。
4.統計圖型選擇題變化多樣
地理統計資料及圖表,是大量真實地理信息數字化和形象化的表現形式,是地理信息的社會交流工具。它用真實可信的數據來描繪圖表及表述地理原理和地理過程,是地理規律、地理事物在區域內發生、發展的定量到定性體現,具有較強的時間動態性。按照表述形式的不同,可分為表格、坐標圖、結構圖三大類。
【對策】:(1)表格 ①抓主線要素,綜合分析地理規律:表格題中雖然展示了多項地理要素,但有主次、輕重之分,主線要素往往體現了命題意圖,是多項地理要素中的主要因素。
②對統計數據定性、定量分析研究:解讀表格題重在認識表格統計中映射的地理原理和地理規律,即從理論上作定性分析。多數表格題可直接觀察分析到地理事象的強弱、大小、多少等相對數量變化規律。若題目要求做精確定量計算,就必須整理並計算數據,做出定量分析。
③注意對表格中地理事物進行橫向類比分析:類比分析地理事物的相同、相異、相反、相似點,可以更清楚地認識地理事物的共性,更深刻地認識地理事物的特點。
(2)坐標圖 ①讀取縱橫坐標所示內容:在閱讀坐標圖時,首先要弄清橫坐標和縱坐標所表示的內容(如時間、人口、氣溫、降水量、流量、產量、面積等),分析縱橫坐標所示內容之間的相互關系。②讀取坐標數值或趨向:通常坐標圖上的點、線、柱等,既可表示地理事物的數量,又可反映地理事物的發展變化趨勢。既要從坐標圖上准確讀取相關數據,做出定量認識,又要聯系相關地理知識,做出定性分析。解題關鍵是准確讀取對應的坐標數值或變化趨向。③綜合分析數據趨向原因:在解答坐標圖時,對地理事物及其變化過程和峰值(最大值)、谷值(最小值)及峰谷的變化特點,要充分聯系相關地理知識與地理圖像進行綜合分析,揭示地理事物的形成原因和圖像蘊含的地理規律。④結合分析准確選擇答案:通過對地理圖像內容的綜合分析,結合所學的地理知識,去偽存真,最後得出正確答案。
(3)結構圖 ①歸納總結地理事物的結構特徵:首先仔細讀圖,認識結構圖的組成要素,認識各要素的比例及大小關系,進而歸納總結出地理事物的結構特徵。②採用對比法對地理事物的結構特徵進行對比分析:縱向上對同一地理事物在不同時間的結構特徵進行比較,認識其發展變化。橫向上對比不同地理事物結構特徵的差異或聯系。③對地理事物結構特徵進行綜合分析評價,並提出相應措施。
5.比較、排序型選擇題不斷增加
比較型選擇題是以兩種或兩種以上地理事物作為題干,要求經過比較指出各地理事物之間的共同點或不同點,主要考查考生對相關地理基礎知識的理解和比較分析能力。
排序型選擇題一般是指把地理事物或現象按時間或空間分布排序的一類選擇題。這類選擇題要求理解地理事物或地理現象的時間和空間分布規律,然後按照題乾的要求進行排序。排序類選擇題主要考查考對地理事物和現象的時間和空間定位能力,比較分析能力。
【對策】:解答比較型選擇題的關鍵是要善於利用比較法進行不同地理事物之間相似性和差異性的比較。解答時首先要對各個獨立現象進行分析、歸納和概括,找出它們的共性和個性。解答排序型選擇題時,要注意抓住關鍵詞語,結合地理事物或地理現象出現的相對位置來推理它們的位置關系,重在比較判斷再排序。
⑼ 求學習文綜的技巧
一、文綜重點知識總結:
地理學科:
1.近幾年來地理學科命題特點:
(1)時代性:與時代同步,因此說高考卷往往結合一些時政熱點考查。
(2)實用性:考查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是高考命題要求。
(3)探究性:探究性學習,是新課標教學方式的體現,學生發現問題、尋找規律、構建聯系等等能力。
(4)綜合性:文科綜合學科內綜合是必然,學科間綜合題目質量越來越高。
(5)地方區域性:由於高考分省命題,因此會融入一些地方元素,體現地方文化特色。
2.對不同的知識模塊,考查方式不同:
(1)自然地理:注重原理、規律的考查。
(2)人文地理:注重對學生知識遷移能力的考查。
(3)區域地理:注重對學生歸納重組、綜合思維的考查。
3.地理學科主幹知識歸納:
自然地理五大規律:地球運動規律、大氣運動規律、水體運動規律、地殼物質運動規律、自然環境地域分異規律。
人文地理的四大區位理論:農業區位理論、工業區位理論、城市區位理論、交通區位理論。
4.地理壓軸題題型以及知識點歸納與總結:
(1。區位條件分析型解答題
題型有:評價區位選擇是否合理、判斷影響區位布局的主導因素、分析區位因素的發展變化、評價地理事物的區位條件。
(2。分布規律應用型解答題
題型有:利用太陽輻射分布推導地理、氣壓帶和風帶分布規律的應用、世界氣溫水平分布規律、運用氣候類型的分布規律分析地理現象、利用洋流分布規律解釋地理問題、結合版塊分布解釋地理問題。
(3。區域綜合分析型解答題
題型有:以區域為載體考查地球的基礎知識、以區域為基礎考查地理分布規律、通過區域資料考查區域特徵、對比兩地區域特徵的異同、分析區域發展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4。基本技能型解答題
題型有:以地圖為載體考查地圖基本要素、以圖表為載體考查統計和計算、設計研究性情境考查實踐技能。
(5。與現實問題綜合的解答題
題型有:提供新材料考查循環經濟、創設新情境考查人口城市化、探討區域環境以及整治措施、考查區域自然資源綜合開發、結合當地熱點問題考查,例如北京道路交通擁堵問題。
政治學科:
主要內容以及壓軸題的題型總結:
政治學科有六種大的模塊知識,不同的題型有不同的解題方式,總結如下:
1.關注民生類題型
內容(加強社會保障健全安全機制、十二五規劃的內容、物價上漲問題、就業問題、維護正義公平)
2.經濟發展類題型
內容(樓市調控、宏觀調控、轉變經濟發展方式)
3.文化相關類題型
內容(發展文化產業、弘揚民族道德、北京精神、教育事業與文化發展)
4.民主政治以及黨建類題型
內容(當成立90周年、建設責任政府、公民政治參與、完善民主政治)
5.民族團結與統籌區域發展
內容(西藏成立60周年,產業轉移和結構調整、地域經濟發展)
歷史學科:
1.高考命題順序:先古代後近現代,先中國後世界。
2.內容上主要分成三大塊:政治、經濟、思想文化。前兩部分佔高考80%以上的內容。
在政治部分中,制度創新、民主法制建設、多極化趨勢等是命題的重點內容。
在經濟部分中,中國古代的商業發展和經濟政策、探索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二戰後資本主義的新變化、經濟區域化和全球化是命題的重點內容。
思想文化部分中,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三民主義、人文主義、啟蒙思想、現實主義和現代主義文學藝術是命題的重點內容。
3.考查形式:識記部分內容偏少,歸納和比較是歷史命題的主線。例如說在選擇題中,把同類知識作為備選項的干擾項,在簡答題中,橫向或者縱向比較只要事件、歷史特徵,緊緊圍繞著這「變」這個關鍵詞,例如中外不同時期思想上變化、經濟政策上的變化、政治制度的變化、科技文化表現方式的變化等等。變化是歷史的永恆的特點。
4.學生這幾天要全面、系統的梳理如下知識,因為這些方面往往都是考查的重中之重,無論是考查的方式還是考查的內容,相信這些內容占絕大部分,不管材料如何變化,在學科知識上,這些主線不動搖。
(1)社會政治制度的「變」:封建制度的確立與君主專制制度、資本主義制度的形成與君主立憲制和民主共和制、社會主義制度的實踐和人民代表大會制。
(2)經濟政策的「變」:重農抑商、重商主義、自由主義、凱恩斯主義等
(3)思想文化中的「變」:百家爭鳴、文藝復興、啟蒙運動、維新派與守舊派的論戰、革命派與保皇派的斗爭、真理標准討論等。
(4)世界市場特點的「變」:新航路開辟、殖民擴張、兩次工業革命、二戰後資本主義世界市場的形成、經濟區域化和全球化。
(5)一些重要國家計劃與市場的「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探索、羅斯福新政與當代資本主義、蘇聯社會主義建設的經驗與教訓。
這是歷史部分考查的主要內容
--網路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