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學試卷 » 地理教學熱點難點分析

地理教學熱點難點分析

發布時間: 2021-03-02 19:42:33

A. 初中世界地理教學的幾個難點

教學的難點是指學生不易理解的知識,或不易掌握的技能技巧、教師難於講清的知識點。它猶如學生學習過程中的絆腳石,容易使學生「望而生畏」,阻礙著學生獲取新知識。難點不一定是重點。也有些內容既是難點又是重點。難點有時又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水平來定,同樣一個問題在不同班級里不同學生中,就不一定都是難點。在一般情況下,使大多數學生感到困難的內容,教師要著力想出各種有效辦法加以突破,否則不但這部分內容學生聽不懂學不會,還會為以後學習的新知識和掌握新技能造成困難,因此我覺得突破教學難點既要分析教學難點,也要分析學生的認知水平的差異,要因材、因生施教。以下是我在教學中對教學難點的分析與突破方法:
一、初中地理教學難點分哪幾類
1.抽象性教學難點。中學地理教學中,抽象性難點主要是地理概念、地理事象的成因和地理原理等內容,這些知識有較高的抽象性、或對學生空間想像能力和空間聯系能力要求高,往往成為教師授課的挑戰以及學生自我突破、自主學習的瓶頸。一般來講,空間想像要求高、抽象性強、靈活性大、綜合性高、分散性大,這些知識點常常成為地理教學中的難點,例如:「地球的運動」、「地球公轉的意義」等,對於初一的學生來說非常抽象。學生很難弄懂為什麼地球自轉運動就會產生白天黑夜的變化、就會使不同的地方出現時間差?為什麼地球公轉就會產生晝夜長短變化、太陽高度角的變化等等。
2.識記性教學難點。識記是知識再識記與再呈現的過程,只有把所學知識識記並能清晰准確地再呈現,才能聯系知識和分析解決問題,進而形成能力。中學地理教學中的識記性難點,主要是一些看似集中而彼此間又聯系鬆散的地理知識。例如:大洲的分布及其分界線、34個省級行政區、主要商品糧基地等等,學生總是弄得稀里糊塗。對這些知識,如果不找出識記規律、訣竅,是很難實現長久識記的。
3.應用性教學難點。中學地理教學中的應用性難點多存在於如何應用地圖和使用地理原理去解釋一些具體地理現象和解決地理問題等方面。例如:天氣與氣候一節中雨帶的推移、經緯網圖上方向的判讀、等高線地形圖的判讀等。應用性難點的突破方法應講究應用問題的針對性,巧設問題情境、問題層次,減緩問題的梯度,在必要時應用相關圖表甚至實物或模型,以啟發學生層層深入分析,逐步解決問題,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
4.綜合性教學難點。地理概念之間的因果聯系,是地理事物之間相互聯系、相互影響的反映,地理概念之間的多種關系是地理事物綜合性聯系的反映。一般來講,具有多因、多果、多層次關系的地理知識,這樣的地理知識往往涉及的概念、原理、規律比較多,而且前因後果、主次之分也常因具體情況的變化而發生改變。掌握這樣的知識,不僅要有深厚扎實的基礎知識,而且還需要有較強的分析問題能力,同時也需要靈活多變的能力,正是因為這樣才成為教學中最為突出的難點。比如氣候知識層次較多,各層次之間因果關系十分復雜,每個層次又含有多個知識要點。如「世界氣候分布規律」按緯度位置,可分為低緯、中緯和高緯;按海陸位置可分為大陸東岸、大陸西岸和中部,影響氣候因素則可分為太陽輻射、大氣環流、海陸分布、地形、洋流等等。各知識要點的主次地位,又常因具體情況的變化而發生改變。如在一般情況下,太陽輻射是一個地區氣候形成的最基本的因素,但對世界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來說,地勢高則成為影響其氣候的主要因素,因為地勢高故而空氣稀薄、太陽輻射強、大氣逆輻射弱。
二、如何突破教學難點
俗話說「知己知彼,方能百戰百勝」。對於教師來講,學生與教材就是教學活動中的「彼」。我們教學要求的實質是:把學生的已有知識擴展和加深到新課標要求的水平;將學生的認識,提高到理解、掌握和運用新知識應達到的水平。了解這兩方面的基本情況,教師講課時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才能有針對性地根據不同的教學難點採取不同的教學方法。教學難點的解決是一個老話題,但又是一個新內容,它需要我們教師不斷地尋找解決難點的最佳途徑和方法。
1.利用直觀教具突破難點。地理研究的對象,其時空界限跨度大,內容涉及多學科知識,單純依賴學生的視野和見聞是難以理解與掌握的,為了幫助學生理解難點,使感性知識理性化,實現知識的長久識記和靈活運用,在突破抽象性難點時,要講究教法的直觀、形象和具體,要講究新舊知識之間的前後聯系,要化抽象為直觀。藉助各種直觀教具、動畫,藉助現代化的多媒體教學等手段,把教學內容直觀生動地展現在學生面前,方能引起學生學習興趣。地理教師為了更好地教學完全可以將電教、多媒體等現代化教學手段充分在課堂中應用,發揮其積極的輔助教學作用。如我在教「地球的運動」這一難點知識時,展示多媒體課件:用動畫展示地球在自轉的同時,繞太陽公轉,黃赤交角的存在,太陽直射點周年回歸運動規律,正午太陽高度和晝夜長短的季節變化,極晝極夜現象的范圍及變化規律,加上簡潔的解說詞或者文字,事先印製關於二分二至日的日期、太陽直射點的位置、南北半球晝夜長短情況、極晝極夜現象的范圍等的表格填空練習。這樣學生的注意力集中了,興趣也有了。我們知道「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有了興趣學生對知識掌握的就可以由難變易。在這部分教學設計中通過恰當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使抽象地理概念、地理事象的成因更直觀、更形象,使學生自覺、主動、積極的去獲取知識,教學難點也就得以突破。

B. 如何突破自然地理中的教學難點

高中地理教學中如何巧妙地突破難點
地理教學中,難點的突破是備課及課堂教學的重要環節之一。有些教學難點抽象復雜,就算老師講得滔滔不絕,學生有時仍一臉茫然。在地理教學中,經過實踐、思考,還有與同行進行交流,總結出一些破解難點的方法。 1.用好課件和教具,將難點生動化
現在的地理教科書圖文並茂,色彩斑斕,但這些圖都是靜止不動的「死」圖,讓學生通過這些圖去理解一些原本是動態的地理現象很困難。在教學中嘗試運用課件的方式,力求突破這些難點,課件的展示形象直觀,取得了較好的效果。例如《高中地理(必修)上冊》第一單元《宇宙中的地球》1.4、1.5、1.6這三節的內容,主要涉及地球的運動及其產生的意義。這部分內容是教材的重要內容,難點很多。如果只是通過課本圖示和語言的描述來講解,學生很難想像黃赤交角的產生、太陽直射點的回歸運動、晝夜長短的變化情況。所以在課前,我會精心製作一些動畫課件,在課堂上配合教具演示給學生看,讓學生仔細觀察,引導學生自己總結出規律。整個過程讓學生積極地參與到教學過程中來,不僅將難點輕松突破,而且可以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提取信息的能力和表達能力。 2.從生活實際著手,將難點生活化
在地理教學中,要充分體現新課程的指導思想。所以,教師要重視理論聯系實際,將存在於學生生活中、與學生緊密聯系的地理只是挖掘出來,並加以運用,會使學生自然地將新知識中的難點分解成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更深入地理解。例如在講解「氣候資源與建築」這部分內容時,課本文字講得非常簡單,並且缺少直觀的圖示,學生很難理解,更談不上「學以致用」。為此,教學時我從學生感興趣的生活細節入手,選擇與學生生活密切相關的生活知識——房屋的採光與通風效果。並手繪示意圖,慢慢的引導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為學生搭建一個自主獲取信息、應用信息的平台,並從中體現出學以致用的樂趣。 3.巧畫圖,將難點圖示化
人對圖的記憶效果遠遠高於對文字的記憶效果,利用比原理,在教學中,可以改變課本知識的呈現方式,將課本中的語言文字轉變成直觀簡潔的概念圖,有利於學生對相關內容的系統理解和掌握。在講解「大氣的溫室效應」這部分內容是,先對知識進行復習,然後引導學生,師生共同繪圖,並總結出溫室效應的三
個物理過程。讓學生在畫圖中掌握知識,實現對知識的深刻理解和內化。 4.;運用集體智慧,將難點簡單化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在討論中,每個學生都可以各抒己見,贊同、批判、辯護之聲此起彼伏,各種不同的觀點和思維方式進行著激烈的碰撞,在這種活躍的生生、師生互動中,培養了學生的合作與交流的能力及自主建構知識的能力,拓寬了學生思維的角度和視野。正如蕭伯納所說:「如果你有一種思想,我有一種思想,交換之後,我們將擁有兩種思想„„」因此課堂討論是運用新理念突出重點的重要教學方式。
例如在講解「地質構造規律在實際生活中的運用」,讓學生討論隧道的修建應從背斜處、還是向斜處穿過?,讓學生相互討論,並且對比這兩個地方地質穩定性及地下水運動情況,最後得出結論隧道應從背斜處穿過。又如在進行「公路選線」方案教學是,讓學生結合課後活動題給出的三種選線方案進行討論,,尋找最合適的方案。在教學中設計討論,能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鍛煉學生歸納總結、學會傾聽、表達交流等多方面的能力,也給學生較強的成就感,效果較好。在教學過程中,只要勤於思考,不斷變換思維方式都能想出好辦法,突破教學中的難點。

C. 如何在地理教學中突破難點

高中地理教學中如何巧妙地突破難點
地理教學中,難點的突破是備課及課堂教學的重要環節之一。有些教學難點抽象復雜,就算老師講得滔滔不絕,學生有時仍一臉茫然。在地理教學中,經過實踐、思考,還有與同行進行交流,總結出一些破解難點的方法。 1.用好課件和教具,將難點生動化
現在的地理教科書圖文並茂,色彩斑斕,但這些圖都是靜止不動的「死」圖,讓學生通過這些圖去理解一些原本是動態的地理現象很困難。在教學中嘗試運用課件的方式,力求突破這些難點,課件的展示形象直觀,取得了較好的效果。例如《高中地理(必修)上冊》第一單元《宇宙中的地球》1.4、1.5、1.6這三節的內容,主要涉及地球的運動及其產生的意義。這部分內容是教材的重要內容,難點很多。如果只是通過課本圖示和語言的描述來講解,學生很難想像黃赤交角的產生、太陽直射點的回歸運動、晝夜長短的變化情況。所以在課前,我會精心製作一些動畫課件,在課堂上配合教具演示給學生看,讓學生仔細觀察,引導學生自己總結出規律。整個過程讓學生積極地參與到教學過程中來,不僅將難點輕松突破,而且可以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提取信息的能力和表達能力。 2.從生活實際著手,將難點生活化
在地理教學中,要充分體現新課程的指導思想。所以,教師要重視理論聯系實際,將存在於學生生活中、與學生緊密聯系的地理只是挖掘出來,並加以運用,會使學生自然地將新知識中的難點分解成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更深入地理解。例如在講解「氣候資源與建築」這部分內容時,課本文字講得非常簡單,並且缺少直觀的圖示,學生很難理解,更談不上「學以致用」。為此,教學時我從學生感興趣的生活細節入手,選擇與學生生活密切相關的生活知識——房屋的採光與通風效果。並手繪示意圖,慢慢的引導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為學生搭建一個自主獲取信息、應用信息的平台,並從中體現出學以致用的樂趣。 3.巧畫圖,將難點圖示化
人對圖的記憶效果遠遠高於對文字的記憶效果,利用比原理,在教學中,可以改變課本知識的呈現方式,將課本中的語言文字轉變成直觀簡潔的概念圖,有利於學生對相關內容的系統理解和掌握。在講解「大氣的溫室效應」這部分內容是,先對知識進行復習,然後引導學生,師生共同繪圖,並總結出溫室效應的三
個物理過程。讓學生在畫圖中掌握知識,實現對知識的深刻理解和內化。 4.;運用集體智慧,將難點簡單化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在討論中,每個學生都可以各抒己見,贊同、批判、辯護之聲此起彼伏,各種不同的觀點和思維方式進行著激烈的碰撞,在這種活躍的生生、師生互動中,培養了學生的合作與交流的能力及自主建構知識的能力,拓寬了學生思維的角度和視野。正如蕭伯納所說:「如果你有一種思想,我有一種思想,交換之後,我們將擁有兩種思想„„」因此課堂討論是運用新理念突出重點的重要教學方式。
例如在講解「地質構造規律在實際生活中的運用」,讓學生討論隧道的修建應從背斜處、還是向斜處穿過?,讓學生相互討論,並且對比這兩個地方地質穩定性及地下水運動情況,最後得出結論隧道應從背斜處穿過。又如在進行「公路選線」方案教學是,讓學生結合課後活動題給出的三種選線方案進行討論,,尋找最合適的方案。在教學中設計討論,能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鍛煉學生歸納總結、學會傾聽、表達交流等多方面的能力,也給學生較強的成就感,效果較好。在教學過程中,只要勤於思考,不斷變換思維方式都能想出好辦法,突破教學中的難點。

D. 在地理教學中怎樣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地理學科是一門綜合性的學科,是中學各個學科中惟一以探索人類可持續發展為目的的學科,在解決當代人口、資源、環境、發展等問題上具有重要作用。面對新一輪的課程標準的全面實施,《高中地理課程標准》將「培養未來公民必備的地理素養」作為核心理念,無疑會對學生的觀察能力、思維能力、創新能力等地理素養方面的提高起到巨大的作用,同時使學生具備較強的社會觀察力和競爭力,能夠迅速適應當前瞬息萬變的社會。面對新課程改革,如何改變以往傳統的地理教學模式,精心地設計新穎而有效的教學方法以促使學生能夠真正地成為學習的主人,讓他們積極主動地探究課本及課外知識發展自己的地理綜合素養能力,成為當前和今後地理教學的重點和趨勢。通過多年的地理教學實踐,作者認為主要通過以下三個方面的策略方式來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能力。
一、改變傳統的地理教學觀念,樹立現代地理教學新理念
傳統的閱讀教學其實存在著很多弊端。比如在傳統的中學地理教學中,主要是通過「填鴨式」或「滿堂灌」的教學方式,靠學生的機械記憶能力來記住所學知識,然後通過閉卷考試來考察學生的學習結果。課堂教學方面在課堂上主要以教師講授為主,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著「以教師為中心和以課本為中心」的情況,卻忽視了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這種單一、被動的學習方式往往使學生對學習生活感到枯燥、乏味,而且負擔較重。
現代中學地理教育的核心是素質教育,中學地理教學中素質教育的內涵實際上是注重對學生地理能力的培養,使學生的知識、能力協調融合,開發潛能,發揮特長。正如體現素質教育理念的新課程所倡導的地理教學方式那樣,在這種教學方式中教師不是單向的將現成的地理知識、地理原理與地理規律的結論傳輸給學生,而是在教給學生地理知識的同時,將注意力更多的集中在指導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上,更注重強調過程性學習,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於探究、勤於動手,教師則成為這些學習方式得以實現的合作者、引導者和促進者,使課堂教學應當從單純的知識傳授轉變為能力培養和非智力因素的開發。這些素質教育的理念體現在地理教學過程中就表現在課堂中師生的互動,表現在教學中教師對學生學習能力、思維能力、運用能力等能力的有意識培養。
二、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的主動參與、思維意識
所謂創設「問題情境」就是在教材內容與學生求知心理之間創造一種「不協調」,把學生引入一種與問題有關的情境中的過程。學生要擺脫這種「不協調」,就必須進行創新活動,運用以前沒有用過的方法解決現在遇到的問題,從而使學生養成樂於思考的習慣,學習和積累地理思維的方法。根據新課標大綱要求,學生必須學會運用相關地理規律和原理進行探究性的學習。這就要求地理教師在教學中必須精心地設計問題,為學生設置「問題情境」,提供探究性學習的平台,進行創造性思維能力的培養。所以,在地理教學中教師不要急於把現成的知識硬灌給學生,而是要善於啟發學生,幫助他們提高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要善於聯系新舊知識間的相似點和不同點,引導學生充分利用己學知識探求新的知識,要根據教材內容和學生的認識水平,盡可能地創造條件,使學生通過觀察、分析、總結,形成他們自己的概念比如在講中亞這一章節時,可以列出以下過程讓學生思考填寫:中亞距離海洋(遠),深居亞歐大陸(內部)———海洋水汽(難以到達)———致使氣候(乾旱半乾旱)———導致植被以(草原、荒漠)為主———為發展(畜牧)業提供了條件,(畜牧)業比較發達———紡織業和畜產品加工業發達———河湖多(內流河、內流湖)。通過這個過程使學生認識到地理位置影響了自然環境,自然環境又影響了經濟發展,它們之間有著密切的關系。從而學生在判斷、分析、推理的過程中提高了能力。還有在講授「分析熱帶雨林氣候的形成」時首先讓學生閱讀世界氣候圖,然後設問:「是不是世界上只有赤道附近才有熱帶雨林氣候,世界上還有哪些地區具有這種氣候?是不是赤道沿線均為熱帶雨林氣候,為什麼?」 這種探究問題的設置,不但幫助學生探究、發現,解決問題,更是對學生的一種激勵,從而達到對創造性思維能力和素養培育的目的。
三、積極開展地理課外活動,培養地理知識應用的能力
地理知識應用的能力既表現在野外實踐和日常生活中地理知識的應用,又表現在綜合分析、解決地理問題等諸多方面。學習地理不能僅僅以書本為中心,必須走出課堂,到大自然中去,到社會實踐中去,以增強學生對地理知識的感性認識,加深對地理知識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師和學校要盡一切可能,創造條件和機會讓學生走出課堂參加實踐。如參觀工廠,調查工業「三廢」的排放與治理,考察當地土地利用狀況,參加鄉土地理調查、氣象觀測、地震測報、天象觀測等活動,舉辦地理知識競賽、地理主題會等。當然,這些活動必須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明確目的、任務、意義,避免盲目性和被動性。這樣的地理活動可以使學生能夠在實踐活動中增長知識、培養能力、獲得樂趣、增強信心,從而提高其地理素養的能力。

E. 對地理教學中幾個常見問題的思考

地理學是研究地理環境以及人類活動與地理環境相互關系的科學,綜合性是其顯著特回點之一。對答學科特點認知不足、經驗欠缺的教師不容易准確把握教學目標與任務,從而使地理課平庸乏味、效率低下。地理課堂精彩與否,教學過程高效與否,一個重要的衡量標准在於教學是否抓住了地理學科的特點和中心任務。

F. 地理教學中如何確定重難點

重點是抓基礎,讓學生掌握好基礎成績自然好;難點則是那些非學生自己可以解答的問題,多數人向老師請教的問題。

G. 地理教學實踐中的熱點問題有哪些

我國地理教育教學研究中的熱點問題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 地理教育改革的理論和實踐缺乏版有機權的聯系,兩張皮的現象仍然存在,改革觀念處於表面狀態,課程內容識記的知識點較多,對能力和情感態度培養顯得不足,課程評價還是強調甄別、選拔功能,而沒有注重學生的綜合素質如何,課程管理過於集中等。上述原因造成我國中小學生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比較扎實,但動手能力、創新能力和解決問題能力不足,這一切都是有悖於我國的社會經濟發展目標以及未來社會對個人發展的要求。為了基礎地理能更好的與地理科學發展接軌,與當代的教育思想一致,必須要對基礎地理教育走過的改革之路有清楚的認識。因為她可以使我們聯系歷史更好的理解、更加理性的看待目前的教育改革。明白該繼承些什麼,應該改造些什麼,怎麼改造,從而最終走向一條科學合理、充滿潛力的創新之路.

H. 地理教育現在的熱點與前沿有哪些

1、大事件看祖國2017熱點新聞年終
在瑪雅人的紀年法中,2012年是一個新的紀元的開始;在現實世界裡,中國人的注意力被這一年裡形形色色的新聞熱點所吸引 他們或關注多國大選換屆的結果,或為莫言獲得中國第一個諾貝爾文學獎而激動,或為我國南。
2、陳志武2017,世界經濟的變數
在2010年世界經濟所有的熱點當中,全球經濟復甦應該說是最熱的一個話題 特別是在金融危機之後,大家都在關注這些刺激經濟的政策,什麼時候是一個終結?全球經濟復甦的拐點什麼時候到來?現在看的話,2011年。
3、五大集團亮相2017中國大連國際海事展
本刊記者朱彤10月21—24日,2014中國大連國際海事展覽會在大連世界博覽廣場舉行 本屆展會緊貼當下中國船舶工業熱點,設立船舶與配套、海洋工程、海事服務、海洋開發、港口航運……五大展區同期舉辦的論。
4、我國公民意識教育的軌跡、特性趨勢——基於1999~2017年優秀碩士學位文全文資料庫的計量
(雲南民族大學教育學院,雲南昆明650031)摘要公民意識教育研究是近年來我國學術界研究的熱點之一 對1999 2011年優秀碩士學位論文全文資料庫中關於公民意識教育研究的論文,分別從數量與時間分布、。
5、中國經濟新常態經濟學重點熱點——2017年全國行政學院系統經濟學科工作會議綜述
2014年全國行政學院系統經濟學科工作會議於2014年11月8日在江蘇行政學院舉行,國家行政學院經濟學教研部主辦,江蘇行政學院協辦 國家行政學院副院長陳立、江蘇行政學院常務副院長王軍、副院長楊明出席並。
6、2017中國綠色碳匯十大事件
曹宇在剛剛過去的2014 年裡,中國綠色碳匯事業風起雲涌,熱點、焦點事件頻出,推動了綠色碳匯事業的發展,取得了新的長足進步 在北京林業大學綠色傳播中心組織下,對全國2014 年綠色碳匯事業。
7、中美第三屆再製造對話暨2017國際再製造產業高峰壇在上海舉辦
此次對話是在中美商貿聯委會框架下,由工業和信息化部與美國商務部為主實施的再製造對話系列交流活動的一部分對話結合往屆對話中雙方所關注的熱點、焦點問題,提前組織部分中美再製造企業,立足於從宏觀政策方向到。
8、2017中國絲網印刷行業協會熱點事件大掃描
組團赴印尼國際紡織及服裝機械展覽會考察2014年4月23日-26日,2014印尼國際紡織及服裝機械展覽會在印度尼西亞雅加達會展中心舉行 本屆展會共計展出面積2萬余平方米,來自世界各地的800多家展商參。
9、2017ITMA塗料印花專題
顧春霞本次ITMA展,塗料印花成為展會熱點之一各大設備商、墨水商,紛紛在展會推出各自的塗料印花方案 現場統計塗料印花設備如下說明塗料方案的噴頭適應性目前已在京瓷、
10、2017年玉米市場展望
2009年玉米供需關系、市場熱點因素分析1.東北乾旱引發產量爭議緊平衡VS供需總體寬裕2009年7月份東北地區伏旱導致玉米產量驟降,關於減產的幅度市場眾說紛紜 根據大商所對產區所做的調查,與200。

I. 讓生活走進地理課堂教學的幾點思考

關於地理教學生活化的幾點思考
地理源於生活又服務於生活,只有讓生活走進地理教學,讓地理的精彩在走向生活中展現,才能喚起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才能符合「貼近學生的生活,對學生的生活有用,對學生的終生發展有用」的新理念。如何把地理教學生活化,成為當前地理教學改革的重要課題之一。筆者從地理教學生活化的實施策略方面提出幾點看法,與大家共同探討。
一、搜集生活素材,激發學習興趣。
地理教學要回歸生活,注重基礎知識和技能,培養學生在生活中的各種能力。因此,教師要在對教材解讀的基礎上再進行大膽創新,用學生熟悉的、感興趣的生活素材來使教學內容生活化。多用學生熟悉的地理現象來引導學生,以激發學生的好奇心、探究欲,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如:在當今商品房的開發熱潮中,開發商、購房者各要考慮哪些地理要素?通過把生活實例適當的引入教學中,激發了學生的興趣,活躍了課堂氣氛。
二、運用生活經驗,培養合作探究。
新課程要求教師引領學生帶著問題走向生活、關注生活,並基於學生的生活經驗來開展有意義的學習,構建開放式小組合作探究的地理新課堂。學生運用地理原理或地理科學的思維方式來分析、解決生活中的地理問題,成為探究活動的重要環節。這樣既培養了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又培養了學生自主探究與小組合作相結合的學習方法,同時激發了他們學習地理的積極性,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樹立學生的自信心,形成良好的學習、探究、創新能力。
三、利用現代媒體,使生活地理化。
現在,電視、互聯網等現代媒體,為學生學習地理提供了廣闊的空間。很多學生正是通過這些媒體從接觸地理到關注地理,進而熱愛地理。教師可以藉助現代媒體收集社會生活中涉及到的地理知識,然後針對一些熱點問題,從地理的角度提出問題,引發討論,如海嘯、地震等。由於資料新,容易引起學生的興趣和關注,有利於師生情感交流,有利於培養學生關心社會、關心生存環境的責任感,有利於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
四、運用地理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學以致用」應該成為學生學習的目的,運用所學地理知識去分析、解決實際問題是地理學科的一大任務。因此,地理教學應讓學生走出課堂,在實踐活動中學以致用,並改變自己、影響他人的行為方式和道德觀念。如在生活中,為避免「白色污染」應自備籃子或布袋購物;生活垃圾應分類進行回收利用;為避免水資源的浪費應採取各種節水措施;使用利於環保的再生紙。在生產活動中,不能以損害環境的方式去謀利,應當採用清潔生產技術等。
總之,以生活的理念進行地理教學,不僅可以優化教學過程,更著眼於學生的發展,給學生以生活的意義,使以實踐能力為核心的素質教育真正落到實處。

J. 如何突破初中地理教學難點

教學的難點是指學生不易理解的知識,或不易掌握的技能技巧、教師難於講清的知識點。它猶如學生學習過程中的絆腳石,容易使學生「望而生畏」,阻礙著學生獲取新知識。難點不一定是重點。也有些內容既是難點又是重點。難點有時又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水平來定,同樣一個問題在不同班級里不同學生中,就不一定都是難點。在一般情況下,使大多數學生感到困難的內容,教師要著力想出各種有效辦法加以突破,否則不但這部分內容學生聽不懂學不會,還會為以後學習的新知識和掌握新技能造成困難,因此我覺得突破教學難點既要分析教學難點,也要分析學生的認知水平的差異,要因材、因生施教。以下是我在教學中對教學難點的分析與突破方法:
一、初中地理教學難點分哪幾類
1.抽象性教學難點。中學地理教學中,抽象性難點主要是地理概念、地理事象的成因和地理原理等內容,這些知識有較高的抽象性、或對學生空間想像能力和空間聯系能力要求高,往往成為教師授課的挑戰以及學生自我突破、自主學習的瓶頸。一般來講,空間想像要求高、抽象性強、靈活性大、綜合性高、分散性大,這些知識點常常成為地理教學中的難點,例如:「地球的運動」、「地球公轉的意義」等,對於初一的學生來說非常抽象。學生很難弄懂為什麼地球自轉運動就會產生白天黑夜的變化、就會使不同的地方出現時間差?為什麼地球公轉就會產生晝夜長短變化、太陽高度角的變化等等。
2.識記性教學難點。識記是知識再識記與再呈現的過程,只有把所學知識識記並能清晰准確地再呈現,才能聯系知識和分析解決問題,進而形成能力。中學地理教學中的識記性難點,主要是一些看似集中而彼此間又聯系鬆散的地理知識。例如:大洲的分布及其分界線、34個省級行政區、主要商品糧基地等等,學生總是弄得稀里糊塗。對這些知識,如果不找出識記規律、訣竅,是很難實現長久識記的。
3.應用性教學難點。中學地理教學中的應用性難點多存在於如何應用地圖和使用地理原理去解釋一些具體地理現象和解決地理問題等方面。例如:天氣與氣候一節中雨帶的推移、經緯網圖上方向的判讀、等高線地形圖的判讀等。應用性難點的突破方法應講究應用問題的針對性,巧設問題情境、問題層次,減緩問題的梯度,在必要時應用相關圖表甚至實物或模型,以啟發學生層層深入分析,逐步解決問題,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
4.綜合性教學難點。地理概念之間的因果聯系,是地理事物之間相互聯系、相互影響的反映,地理概念之間的多種關系是地理事物綜合性聯系的反映。一般來講,具有多因、多果、多層次關系的地理知識,這樣的地理知識往往涉及的概念、原理、規律比較多,而且前因後果、主次之分也常因具體情況的變化而發生改變。掌握這樣的知識,不僅要有深厚扎實的基礎知識,而且還需要有較強的分析問題能力,同時也需要靈活多變的能力,正是因為這樣才成為教學中最為突出的難點。比如氣候知識層次較多,各層次之間因果關系十分復雜,每個層次又含有多個知識要點。如「世界氣候分布規律」按緯度位置,可分為低緯、中緯和高緯;按海陸位置可分為大陸東岸、大陸西岸和中部,影響氣候因素則可分為太陽輻射、大氣環流、海陸分布、地形、洋流等等。各知識要點的主次地位,又常因具體情況的變化而發生改變。如在一般情況下,太陽輻射是一個地區氣候形成的最基本的因素,但對世界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來說,地勢高則成為影響其氣候的主要因素,因為地勢高故而空氣稀薄、太陽輻射強、大氣逆輻射弱。
二、如何突破教學難點
俗話說「知己知彼,方能百戰百勝」。對於教師來講,學生與教材就是教學活動中的「彼」。我們教學要求的實質是:把學生的已有知識擴展和加深到新課標要求的水平;將學生的認識,提高到理解、掌握和運用新知識應達到的水平。了解這兩方面的基本情況,教師講課時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才能有針對性地根據不同的教學難點採取不同的教學方法。教學難點的解決是一個老話題,但又是一個新內容,它需要我們教師不斷地尋找解決難點的最佳途徑和方法。
1.利用直觀教具突破難點。地理研究的對象,其時空界限跨度大,內容涉及多學科知識,單純依賴學生的視野和見聞是難以理解與掌握的,為了幫助學生理解難點,使感性知識理性化,實現知識的長久識記和靈活運用,在突破抽象性難點時,要講究教法的直觀、形象和具體,要講究新舊知識之間的前後聯系,要化抽象為直觀。藉助各種直觀教具、動畫,藉助現代化的多媒體教學等手段,把教學內容直觀生動地展現在學生面前,方能引起學生學習興趣。地理教師為了更好地教學完全可以將電教、多媒體等現代化教學手段充分在課堂中應用,發揮其積極的輔助教學作用。如我在教「地球的運動」這一難點知識時,展示多媒體課件:用動畫展示地球在自轉的同時,繞太陽公轉,黃赤交角的存在,太陽直射點周年回歸運動規律,正午太陽高度和晝夜長短的季節變化,極晝極夜現象的范圍及變化規律,加上簡潔的解說詞或者文字,事先印製關於二分二至日的日期、太陽直射點的位置、南北半球晝夜長短情況、極晝極夜現象的范圍等的表格填空練習。這樣學生的注意力集中了,興趣也有了。我們知道「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有了興趣學生對知識掌握的就可以由難變易。在這部分教學設計中通過恰當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使抽象地理概念、地理事象的成因更直觀、更形象,使學生自覺、主動、積極的去獲取知識,教學難點也就得以突破。
2.通過自主探究突破難點。我們知道地理課是一門綜合性的學科,具有很強的實踐性。針對教材的特點,不失時機地放手讓學生到實踐中去接觸事物、自主探究,可以培養他們對地理課的學習興趣。如《中國的行政區劃》這一節有一拼圖游戲。要求學生先描繪出各省級行政單位,再剪下進拼圖。游戲的目的在於通過活動讓學生熟悉我國三十四個省級行政單位的輪廓及位置。為了節省時間,我要求學生每人買一塑料拼圖,並要求他們將上面的省級行政單位名稱塗掉。在拼圖比賽時增加邊拼圖邊說出該省的簡稱和省級行政單位以及同學之間根據塑料塊的形狀判斷省名,還可以把各省輪廓與動物聯系起來。通過活動學生很快熟悉了三十四個省級行政單位的輪廓、位置、簡稱及省級行政中心。這些實踐性教學活動可以使學生的學習興趣迅速產生和形成。 3.利用「口訣」、「順口溜」突破難點。教學中根據區域地理相互聯系的規律,編成琅琅上口的口訣,學生頗感興趣,識記較快。巧用民謠、諺語進行教學,既通俗易懂,又易生趣,加深學生對地理知識的理解和運用。例如:《我國的疆域》一節,我國的鄰國這一知識點學生記起來很吃力,在授新課時我讓學生先用常規記憶法去記憶。結果大部分學生反映太難了。這時我再展示歌訣:北面俄蒙古,朝鮮在東岸,西北哈吉塔,三個皆斯坦,印尼和不丹,四國在西南,西邊巴和基,還有阿富汗,南方三國家,老緬和越南。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課堂氣氛一下子就活躍起來了,老師再作適當的解釋,這一難點便輕易攻破。又如:在教學「中國的主要商品糧基地」這一知識點時,我編成記憶口訣:北有三江與松嫩,南有珠江三角洲,長江流域基地多,三湖二江與成都。同時指出這里的商品糧基地都位於平原,結合所學的河流、湖泊以及地形區來記憶。教學中運用這種方法不但能使學生輕松記住地理知識,而且能激發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
4.通過身邊地理突破難點。實踐出真知。地理學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要求教師在教學中必須立足課堂,密切聯系生活實際。如在學習「等高線地形圖」時,結合教學內容實際,我組織學生利用休息時間到野外進行考察。我們學校在飛鳳山腳下,有著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我帶領學生來到山腳下讓他們在實地考察:(1)等高線地形圖的繪制方法和等高線的疏密與地勢坡度的關系;(2)如何判定山谷和山脊?(3)陡崖是怎樣判定的?(4)哪種地形部位容易形成河流?經過實地觀察,不但拉近了課堂與生活實際的距離,把枯燥無味的內容實物化,實現了教學重難點的突破,而且鍛煉了學生意志、豐富了學生課外生活,陶冶了情操。
5.通過讀圖、析圖、繪圖突破難點。在地理教學中,充分利用地圖,把所教的知識、內容逐一落實在地圖上,通過讀圖、析圖、練圖,理解地理概念,分析地理問題,總結地理規律,掌握地理知識,既避免了傳統教學中死記硬背、圖文分家、地物分家的現象,又活躍了課堂氣氛、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鞏固了所學知識,培養了學生的觀察力、思維推斷力和想像力。如:在對世界氣候類型的分布的教學時,先引導學生「讀圖」,看圖例中不同顏色所表示的氣候類型;然後啟發學生「析圖」,即結合氣溫與降水的分布規律分析、總結氣候按緯度高低的分布規律、按海陸位置的分布規律及按海拔高低的分布規律;最後通過填圖、繪圖練習使學生對氣候類型的分布形成空間概念。這樣學生對概念、原理的理解就會深刻,識記才會更加,運用起來,也就輕松自如、得心用手了。
總之,要在教學中突破教學難點,教師必須認真分析教材、分析學生,做到「知己知彼」、「因地制宜」,在教學上方能百戰百勝。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