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特色教學方案
⑴ 如何進行有效的高中地理教學
一、加強理論學習,努力轉變教育教學觀念 新課程改革對學校、教師和學生都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新課程改 革背景下的教師必須加強學習,加強對教學行為的研究已成為全體教師的 共識,只有這樣教師才能形成正確的教育觀、學生觀、教師觀和質量觀等。 為此我堅持對新課程改革的理念、高中地理課程標准、課程內容與目 標等理論知識進行學習與探討,從而使自己的教學實踐具備堅實的理論基 礎。
二、大膽改革教法,使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 新課程注重「師生互動」、「充分發揮學生主體作用」等教學原則,為 此,在教學過程中我們力爭改變過去「一言堂」的局面,變學生被動的接 受為主動的合作、探究式學習,努力做到轉變自己角色與地位,由過去課 堂上的權威變為學生共同學習的夥伴、朋友、指導者。 例如:在學習長江時,我在課前布置學生預習,並根據學生的意願進 行分工備課,然後在課堂上讓學生來當老師,可以提問,可以補充,可以 自由發揮。學生的積極性很高,都做了充分准備,這從上課的情景就可看 出。尤其是我的地理科代表同學,「老師」當的有模有樣,他把長江水系 圖畫在黑板上,邊指圖邊講,還畫出長江流域一些大水電站的位置,並且 編出順口溜,形象、好記。真是出人意料!台下的同學也紛紛舉手發言, 班級反應強烈。我故意坐在學生中間,如果覺得某個問題答案不確切或占 時間太多,不必重復回答,就舉手站起來發言,以質疑的形式引入下一個 話題。最初學生看我舉手要求發言都笑了起來,但很快就接納了我這位「老 同學」。我以合作者的身份上完了這節課,每個問題同學們都完成的很好。 通過練習檢測,我也發現學生真正學會了本節知識。
三、巧妙設疑,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 在地理教學中培養創新意識,具有獨特的優勢。地理亦文亦理,涉及 自然科學與人文社會多方面的知識,更能激起學生質疑,想像和創造的欲 望。因此,只要努力用科學的方法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就不僅能發展學 生的地理才能,而且能養成學生勇於創新的品格。 例如;上「我們需要潔凈的空氣」一課時,我不僅僅局限於教材,而 是讓學生結合身邊發生的一些現象思考,我們為什麼需要潔凈的空氣?現 在我市尤其是大街上空氣如何?你有什麼感受?我們能有什麼好的建議 來改變這一現狀? 經過一番熱烈地討論,「高招」出來了:大家一致認為應該使用無鉛 汽油,並大力提倡騎自行車,盡量少用汽車和摩托車來減少空氣的污染; 有的同學建議最好騎電動自行車,速度快,又沒有污染;有的同學說國外 對汽車尾氣的排放都實行歐1、歐11 標准,發達國家實行的是歐1 標准, 現在我國大城市北京、上海已實行歐 11 標准,假如超過這個標准就不準 使用汽車,我們長春也應該執行這個標准;有的同學建議應該在汽車尾氣 排放管上面安裝個過濾器,把有害物質都過濾掉……學生的建議頗有創造 性、這讓我感到教師作為學生唯一知識源的地位已被動搖了。 我再次感悟:我們在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鼓勵學生自信敢為的同時, 更要培養學生科學的環境觀、資源觀、人口觀和可持續發展的觀念。
四、發揮多媒體計算機作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課標指出,"按照課標的目的要求、確定教學內容的原則,還可以編 寫與地理教學有關的視聽教材"。根據教學的需要,發揮信息技術媒體豐 富的表現力,把教科書中的地圖變成融解說詞、背景音樂、動畫、視頻為 一體的電子地圖;把教科書中的插圖由靜態的平面圖變成動態的三維模 型;把原本單調枯燥的描述地理事物的地圖變得更充實、更形象、更具有 吸引力。 例如,在板塊構造學說教學時,把教科書中的《大洋板塊與大陸板塊 移動圖》製作成《大洋板塊與大陸板塊的移動》多媒體課件,讓大洋板塊 和大陸板塊以連續相向的方向移動,使大洋板塊向下府沖,大陸邊緣褶皺 隆起,引發火山地震的現象生動地呈現在學生的眼前。
⑵ 如何進行高中地理課堂教學設計
教案的形式不拘一樣,內容詳略也不一,有經驗的教師可以寫簡案,新教師要寫詳案專.一般說來,教案包括以下幾個方屬面:
(1)教學課題(2)教學目的(3)課時分配(4)授課類型(5)教學重點、難點及教學關鍵(6)教學手段、教具(7)教學主要方法(8)教學過程(9)板書和板畫的設計(10)課後分析及教學參考資料.
⑶ 如何進行趣味地理教學計劃和落實方案
一、運用諺語
諺語是在群眾中流傳的固定語句,是人們對自然環境長期觀察體會的智慧結晶,具有廣泛的群眾性和深刻的哲理。在教學中恰當運用諺語,可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地理知識,起到「一石擊破水中天」的效果。如在講天氣和氣候時,可使用「冷在三九,熱在三伏」;講鋒面雨可使用「一場春雨一場暖,一場秋雨一場寒」;講大陸性氣候時,引用「早穿棉襖,午穿紗,圍著火爐吃西瓜」來說明大陸性氣候溫差大的特點。雖然都是日常生活中的口頭語,但三言兩語,寓意深刻。
二、競猜謎語
謎語是一種文字游戲,它曲折多致,變化多端,寓意奧妙,耐人尋味。而且能啟迪智慧,陶冶性情,培養思維和推斷能力。一則好的謎語,恰當適時引入課堂,可以起到「興奮劑」的作用。例如,今天(猜一亞洲國名),謎底是東亞的島國日本。雙喜臨門(猜我國一城市名),謎底是我國的直轄市重慶市。
三、編寫歌訣
地理歌訣以其凝練簡潔、琅琅上口、新穎有趣的特點在地理教學中獨辟蹊徑,受到教師們的重視和學生的青睞。如記我國的省級行政區,可採用:兩湖兩廣兩河山,五江(疆)雲貴福吉安,川西二寧青甘陝,海重內台北上天,還有港澳記心間。記經線、緯線的特點時,可採用:緯線是圓圈,又叫緯線圈,長度有短長,方向指西東。經線是半圓,又稱子午線,長度都相等,方向示北南。
⑷ 如何在高中地理教學中實施情景教學設計
地理實驗情境教復學方法打破了傳統教師制講授法的局限性,有利於提高地理教師的教學效率,有利於增強學生的地理學習興趣與積極性,有助於提高學生的學生獨立思考能力,有利於學生更好的把握抽象的地理知識。值得關注的是在地理課程中,地理實驗情境教學除適用於季風形成原因教學之外,還可用於海水的運動、石油儲藏原理、自然井的成因等地理教學活動。因此需要地理教師轉變教學觀念,以提高教學效率和水平為目的,廣泛推行和運用地理實驗情境教學法,為學生更好的學習和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⑸ 高中地理教學設計怎樣進行創新
地理亦文亦理,具有綜合性、實踐性、時代性強的特點,也涉及了自然科學與人文社會多方面的知識,更能激發學生的興趣。就地理課而言, 地理學是研究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地理環境以及人類與地理環境關系的一門科學。人類社會在發展, 地理環境在變遷, 所以人類與地理環境的關系也在變化之中, 人類就更應重視與地理環境的關系, 樹立人與地理環境協調發展的觀念, 正確認識和處理日常生活、生產中所遇到的人地關系矛盾,促進人類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因此在中學地理課教學中大力培養學生的創新素質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在地理教學中只要努力用科學的方法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啟迪學生的創新思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就不僅能發展學生的地理才能,而且能養成學生超越自我、勇於創新的品格。高中地理教學中,學生的創新思維主要是指在學習地理知識過程中,善於獨立思考和分析,結合實際,發揮空間想像和聯想,不因循守舊,能主動探索、積極創新的思維。
在創新教育中,要求老師和學生的地位是平等的,在師生平等、民主的氛圍中,學生的創新性才能得到最大程度的發揮。沒有民主、平等的環境,也就缺乏了師生共融,那就更談不上學生思維的自由發展了。在地理教學的課堂上,教師要盡量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要努力給學生營造一個鼓勵創新和想像的課堂氣氛,讓學生放飛想像的翅膀。要打破傳統教學的灌輸教學,要營造和諧的課堂氣氛,老師在課堂上要擔任好引導者的角色,努力引導學生進行探索和創新。老師要盡量給學生發言的機會,不能禁錮學生的思想,要讓學生敢於說出自己的見解。給學生創造一個民主、平等、自由、和諧的教學氣氛,只有這種無拘無束的思維空間才能讓學生有一個輕鬆快樂的心情。也只有在這種心態下,學生才會積極地去思考,敢於打破常規,敢於懷疑,敢於去想,敢於去說,才有利於創新思維和能力的培養。我們老師要充分地相信學生具有這種創新能力,哪怕現在學生表現得不夠好,我們也要給予充分的肯定,給他們信心。
那我們要怎麼樣去營造一個利於培養創新思維和能力的環境呢?我們老師應該做些什麼呢?教師要改變一下自己的身份和地位,深入到學生中去,傾聽每一個學生的見解,觀察全體學生的表現,注意把創新的機會留給每一個學生。對待學生提出的觀點和問題,教師應注意遵循以下原則:(1)充分肯定學生勇於探索的精神;(2)客觀地、事實求是地評價學生的觀點;(3)不諷刺嘲笑、不打擊學生的積極性;(4)注意引導學生以科學的態度分析問題、認識問題。在組織課堂教學的時候,要注意提問的技巧,課堂提問時經常問「你說呢?」「你認為呢?」「你的觀點呢?」「你的看法呢?」「還有不同的想法嗎?」「再想想?」等,鼓勵學生自由地表達自己的觀點。一旦學生成功,要及時贊揚鼓勵,讓學生體驗創新的喜悅,即使不成功,也不能輕易否定,以免挫傷他們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學生正處於青春期,對很多事情都很好奇,也具有懷疑的精神,我們不能謀殺學生的這種勇於質疑的精神,相反我們應該鼓勵學生對身邊的事情,課本的知識有質疑的精神。創新能力離不開創新思維,創新思維主要從疑問和驚奇開始的。有疑有問才有思,沒有疑問便沒有思考,沒有思考便沒有想像、靈感等創新要素的活動。在一般的課堂上,如果學生對老師講解的內容有疑問,很多老師都會生氣,甚至是責備學生對老師不尊重。在這樣的環境下,容易禁錮學生思想,謀殺學生勇於質疑的精神。所以我們老師要尊重學生的求異思想,那怕有些時候學生的想法有些錯誤,我們也不能全部否定,給予一定的肯定,讓他有信心去創新。地理教師在教學中,要把學習的主動權交還給學生。鼓勵他們自覺地探索新事物,創造性地解決新問題。要善於創設問題,留出「空白」,讓學生去質疑、解難。只有對傳統的東西有懷疑的精神,才可能有新的思想,新的理念產生,只有創新才能讓我們的社會發展得更快。在地理教學中,教師要鼓勵學生標新立異,打破「思維定勢」,從新的角度發現新的聯系,提出新問題新設想。對學生的新問題新設想不要依據現有的認識做出對與錯的簡單判斷。學生針對學習內容的任何所謂「不可能」或「荒誕不經」的想法都應受到教師的認可和鼓勵,這有利於創新思維的培養。勇於質疑,不輕易地放棄,對學生來說是很難堅持的,對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有著積極的作用。作為老師應該鼓勵學生勇於質疑,在不斷的求證當中收獲成功。
創新源於問題, 問題是誘發創新的需要, 能產生創新動機,學生創新能力的形成離不開一定的問題情境。問題情境是指教師在教學中創設的圍繞提出問題、解決問題而形成的一種氛圍。培養學生創新思維能力, 總是從問題產生開始。根據這一特點, 教學中就要注意有意識的製造矛盾, 設疑問題, 強化學生創新思維。在地理教學中, 通過創設問題情境, 使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強調創造性情境教學, 就是要重視地理知識發生過程的教學。教師設計的導言能
⑹ 高中地理高效課堂教學策略
(一)合理設置課堂
在高效課堂構建中,若想獲得理想教學效益、效率,就要合理配置課堂時間,科學設計課堂教學環節。課堂設置方面,應貫徹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加強教學延伸,把控好理論教學所佔的課時。例如,可將時間分為10、30、5配置模式。教師支配時間為15分鍾,學生自主學習時間30分鍾。前10分鍾教師進行預習指導、學習任務分配。中間30分鍾貫徹高效課堂倡導的合作學習,通過合作學習小組展開合作學習。最後5分鍾則是教學評價環節,教師對學生學習效益進行科學評價,並進行疑難點撥,解決學生學習的難題。
(二)培養學生地理興趣
當前很大一部分學生認為地理是「副科」,學習積極性並不高,課堂配合度較低,缺少學習興趣[2]。愛因斯坦曾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若想提高教學效率和效益,就要培養學生學習興趣。學生對地理知識學習產生興趣後,便會產生學習動力,願意自主完成學習任務。因此,為培養學生學習興趣,提升學生對地理知識的認同感。教學過程中應加強地理教學與生活之間的聯系,基於現實生活展開教學,讓學生體會、探索生活中的地理知識。基於生活的教學,符合學生認知條件,學生接受度會更高,更容易產生學習興趣。
(三)積極開展地理實驗
地理實驗教學能削弱知識抽象,鍛煉學生地理實踐能力,有助於學生把抽象概念與具體實物間建立起聯系[3]。例如,在《地理信息技術應用》一章的「地理信息系統及其應用」教學過程中,教師就可藉助GIS設備,讓學生體驗GIS系統基本功能,進行實踐操作,體驗地理信息系統應用。從而以此增強地理教學實踐性和實效性,利用GIS系統使學生掌握地理信息獲取、分析、處理、應用的能力,加強地理實踐教學,使學生深刻理解地理知識。
⑺ 初中,高中地理教學內容各有何特點
高中地理和初中地理在內容上相差不大,只是兩者的側重點有所不同:初中地理側重回於知識的記憶與答了解,如氣象、自然要素、行政區域等;而高中地理則必須在記憶的基礎之上進行分析和應用.
本人高中時候正是地理課代表,以我自己的經驗來看,學好地理首先是要對一些地理因素具有充分的了解.考試的時候經常要先對某個地理事物進行判斷,如果你比較熟悉的話,就會事半功倍.其次,學好地理必須要很好的邏輯思維能力,這個就是不能光靠勤奮就可以解決的了.在學習地理的過程中,必須要將所學知識進行歸納和整理;而作為一名老師,最好在前期的時候多下點功夫,打好基礎,可以採用專題形式,比如大氣運動、地球運動、區域地理、人文地理等,只要能把一個方面講透徹了,學生也就學會思考了.
所以綜上所述,地理也是一個很重基礎的學科,包括記憶和基本邏輯思維的培養;後面則要考學生自己去總結和思考了.這是我個人的一些總結,希望能有所啟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