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學試卷 » 地理教學中如何寫三維目標

地理教學中如何寫三維目標

發布時間: 2021-03-02 01:00:33

A. 教學設計三維目標怎麼寫

(1)知識與技能。強調使學生具有使用終身學習的基礎知識、基本技能與基本能力,即"學會"

(2)過程與方法。不僅重視學習行為的結果,還重視學習過程,在過程中學習,在過程中培養,即"會學"。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目標不限於空泛的說教,而是真正滲透到各科的具體目標之中,即"愛學"。

(4)知識目標:指在教學中培養學生學習陳述性知識和程序性知識中的認知技能的目標。

(5)技能目標:指在教學中培養學生通過自身的練習習得了按某種規則完成身體協調任務能力要求的目標,屬於程序性知識動作技能的范疇。

(6)情感目標:指在教學中培養學生的積極情緒、興趣、態度、動機、意志、價值觀念的目標。


(1)地理教學中如何寫三維目標擴展閱讀

第一維目標:知識與技能目標

主要包括人類生存所不可或缺的核心知識和學科基本知識;基本能力——獲取、收集、處理、運用信息的能力、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終身學習的願望和能力。

第二維目標:過程與方法目標

主要包括人類生存所不可或缺的過程與方法。過程——指應答性學習環境和交往、體驗。方法——包括基本的學習方式(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和具體的學習方式(發現式學習、小組式學習、交往式學習……)。

第三維目標: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情感不僅指學習興趣、學習責任,更重要的是樂觀的生活態度、求實的科學態度、寬容的人生態度。

價值觀不僅強調個人的價值,更強調個人價值和社會價值的統一;不僅強調科學的價值,更強調科學的價值和人文價值的統一;不僅強調人類價值,更強調人類價值和自然價值的統一,從而使學生內心確立起對真善美的價值追求以及人與自然和諧和可持續發展的理念。

參考資料:網路-教學三維目標

B. 教學設計中如何撰寫三維目標

目前的教學目標都應該是三維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制定本節課的學習學生應該學習的知識內容及學習的程度;
過程與方法目標,制定本節課的學習能使學生哪些能力得到提升,哪些能力得到掌握;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制定本節課學習內容對學生意志、品質的鍛煉與培養。

教學目標是指教學活動實施的方向和預期達成的結果,是一切教學活動的出發點和最終歸宿,它既與教育目的、培養目標相聯系,又不同於教育目的和培養目標。

教學目標可以分為三個層次:一是課程目標;二是課堂教學目標;三是教育成才目標。這也是教學的最終目標。

教學科目(學科)是教學內容的基本門類。
課程是指各個教學科目與課外活動的綜合。
所謂課程目標,實際上就是在教育部各個學科的《課程標准》里,要求每個參與基礎教育教學工作者,在教學的過程中,要認真關注的內容。
如:信息技術學科的普通高中《信息技術課程標准》中,對課程目標的描述為:「普通高中信息技術課程的總目標是提升學生的信息素養。學生的信息素養表現在:對信息的獲取、加工、管理、表達與交流的能力;對信息及信息活動的過程、方法、結果進行評價的能力;發表觀點、交流思想、開展合作並解決學習和生活中實際問題的能力;遵守相關的倫理道德與法律法規,形成與信息社會相適應的價值觀和責任感。可以歸納為以下三個方面……。」
普通高中14個學科的課程目標大都是指如下的三個方面:
①知識與技能。②過程與方法。③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注意:這絕不是課堂教學教案、教學設計中的教學目標!

教案
教案是課堂教學思路的提綱性方案。
什麼叫做有教案?什麼叫做沒有教案?
一個確有教學經驗的老教師,拿到一節課的題目時,在頭腦中立即就形成了一個教學思路方案,即使當時沒有能夠寫出來,那也是叫做有教案!
一個徒有虛名的教師,甚至是盛名之下,其實難副的教師,即使利用很長的時間,拼湊出了一個五花八門的二、三十頁的教案,或者是什麼教學設計,但是心裡就沒有一個完整的、正確的教學思路方案,這也叫做沒有教案!
教案是常規教學中所設計使用的,是寫出來的教學思路方案。不是上課時,老師自己看的,更不是給學生看的!也不是用來進行教學交流的。撰寫出來的教案,主要是給教學領導檢查看的。
教學設計
教學設計就是一個更加詳細的、加強版的教案而已。
教學設計實際上就是在教案的基礎上,添加了「指導思想、學情分析」等欄目。其中,有的一些項目等的內容,在教案中是不用寫出來的。
如:學情分析。自己的學生,自己應該很清楚。可以不用每個教案都寫一遍。寫出來就是一個詞——啰嗦。
教學設計通常是在區級研究課、教學交流展示時用的。將任課教師平時在教案中,不用寫出來的項目寫出來。
如:「指導思想、學情分析」等。為的是給不了解您的思路的聽課老師、專家、領導們看的。因為他們不會像孫悟空鑽到鐵扇公主肚子里那樣,鑽到您的腦子里去,了解您的想法。

課堂教學目標就是課堂教學過程中的教與學的互動目標。
新課程倡導的課堂教學目標有三個維度:知識與技能目標,過程與方法目標,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課堂教學目標是課程目標分解、細化了的一小部分。當完成和落實了每一個課堂小教學目標的同時,課程需要關注的大目標也就實現了。
課堂教學目標在45分鍾之內,是可以達到的。不是理想目標那樣的遙遠,可望不可及。
平時人們常說的教學目標,在沒有特殊說明的情況下,實際上指的就是課堂教學目標。課堂教學目標常常被人們簡化為:「教學目標」。
課堂教學目標的主要內容,就是人們常常掛在嘴邊的「雙基」。那就是指: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後來,又勉強地加上了一個學科情感。這就是如今在教案、教學設計的教學目標中的三個方面:①知識。②技能。③情感。
有了課堂教學目標,教案中的教學過程的撰寫,就可以圍繞著教學目標展開了。
教學目標可以對應著教學過程中的某一個教學環節,即:一對一的關系。
教學目標也可以對應著教學過程的某幾個教學環節,即:一對多的關系。
當教學過程中的各個環節,分別完成的所有的教學目標時,這節課的教學工作也就結束了。不是嗎
隱含的教學目標就是在教案中,不能寫出來的課堂教學目標。
教書育人是教師的天職,也是教師的基本使命和主要工作。隱含目標的內容就是教書育人的重要內容之一。
如果將隱含目標在教案中寫出來,就不是那麼回事了,就容易使得本學科的課堂教學目標產生混亂,以至於不知道是哪一個學科了。

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學目標的制定是非常關鍵的一環。因為教學目標在教學活動中處於核心位置,它決定著教學行為,不僅是教學的出發點而且是教學的歸屬,同時還是教學評價的依據,它既有定向功能又有調控功能。倘若確立教學目標這個環節出了毛病,必將導致教學活動的偏差或失誤。因此,必須十

C. 為什麼地理課堂教學三維目標綜合設計好

地理課程目標的「三個維度」是指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從回三者基本內涵答來看,知識與技能是基礎性目標,重在智能的提升;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是終極性目標,重在人格的塑造;過程與方法是關鍵性目標,是知識與技能和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達成的途徑。從三者關系來看,知識與技能是物質載體,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是動力,過程與方法是策略,三者是密不可分的有機整體。
地理課堂教學目標的設計是教學設計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功能是通過明確教育教學活動的目標,提示旨在達到目標的最優內容和方法,並且成為教育教學活動的一種標准。只有認識教學目標的重要性,科學地研究,縝密設計,才能比較理想地實現教學目標。

D. 初中地理教學如何落實三維目標

如何在課堂內具體落實三維教學目標,並將三維教學目標進行有機整合,成為我內們每位教師都需要認真容思考與實踐的課題。筆者結合自身的教學和這一個多月在地理國培班的學習,認為農村初中地理教學中落實三維目標應做到以下四點。一、抓住「靈魂」——地理圖像《地理課程標准》明確指出:地理圖像是地理信息的重要載體,是學習地理的重要工具。(剩餘2336字)

E. 如何根據地理三維目標寫教學評價

新課標主張發展性評價觀,鼓勵將評價貫穿於日常教育教學行為中,使評價實版施日常化、通權俗化;評價功能也由重甄別、重選擇轉向重激勵、促發展.
一、贊生之長,發揮評價的激勵功能
1、贊美學生時我特別注意麵向全體,內容全面.學生存在個體差異,對學習功能較差的學生,我更加慷慨的贈與他們溢美之詞.通過贊美幫助他們建立自信.例如積極的學習態度、創新精神、分析與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等.
2、時機要恰當.我體會評價不宜過早,不等學生說完就給予鼓勵,會大大限制學生的思維發展空間

F. 教學中的三維目標是什麼

指在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這三個維度方面的目標。
1、「三維」有各自的內涵和特性。
知識和技能,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三者有各自的內涵和特性,它們又密切相關、相輔相成,統一為學生的綜合素質。
知識是人對客觀事物認識和經驗的總和;技能是掌握和運用某種專門技術的才能,它是由知識經過實踐和訓練轉化而成的。它們的共同特點是外顯,是看得見、摸得著的,我們常說「這個人知識豐富,懂得多!」,「這個人本事大!」,都是「這個人」知識和技能外顯的結果。
過程和方法,實質就是能力和智力。因為過去比較重視結果而忽視過程,比較重視思維的求同性、統一性而忽視思維的多元性、靈活性,所以要突出「過程」和「方法」,以適應現代社會的需要。
情感是人對外界刺激肯定或否定的內心體驗和心理反應,表現出來的喜怒哀樂就是態度,價值觀是對人和事物積極作用的評價和取捨的觀念。它們是人的素質中的非智能因素。
由此可見,「三維目標」是對人的綜合素質的一種分解、一種詮釋。從理論上說,它屬於教育目標分類學的范疇。教育目標分類學是把各門學科的教育(教學)目標按統一標准分類使之規范化、系列化的理論,旨在為目標和評價的科學設計提供技術性指導。
2、「三維目標」是橫向的、立體的,不是縱向的、直線的。
「三維」之間是立體橫向的結構,是並列交融的關系,不是前後繼承的關系,所以不是線性的、縱向的,譬如「我們祖國多麼遼闊廣大!」這么一句話,是認知,也是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不能說是先認知,後情感。對祖國的認識是不斷加深、不斷豐富、逐步提高的,這中間有認知因素,也有思想情感因素,很難分出孰先孰後,所以不是線性的,只能是交叉融合的關系,是立體結構。因為理論和實踐的需要,我們把人的綜合素質作這樣或那樣的分解,從而形成各種各樣的學派。立體的、橫向的結構具有兩個特點:一是區別性,即維度之間是可以區別開的,不能混淆;二是交融性,即維度之間互相交叉、滲透、融合、相輔相成,不是完全排斥的。

G. 什麼是教學三維目標

三維教學目標不是三個目標,而是一個問題的三個方面。它集中體現了新課程的基本理念,集中體現了素質教育在學科課程中培養的基本途徑,集中體現了學生全面和諧發展,個性發展和終身發展的客觀要求。

(1)第一維目標:知識與技能目標。

主要包括人類生存所不可或缺的核心知識和學科基本知識;基本能力——獲取、收集、處理、運用信息的能力、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終身學習的願望和能力。

(2)第二維目標:過程與方法目標。

主要包括人類生存所不可或缺的過程與方法。

(3)第三維目標: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情感不僅指學習興趣、學習責任,更重要的是樂觀的生活態度、求實的科學態度、寬容的人生態度。價值觀不僅強調個人的價值,更強調個人價值和社會價值的統一。

(7)地理教學中如何寫三維目標擴展閱讀:

三維的課程目標應是一個整體,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方面互相聯系,融為一體。在教學中,既沒有離開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過程與方法的知識與技能的學習,也沒有離開知識與技能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過程與方法的學習。

1956年,美國著名的教育心理學家布盧姆立足於教育目標的完整性,制定了教育目標分類系統。他提出把教育目標分為認知、情感和動作技能三個目標領域。根據布盧姆等的教育目標分類理論,結合我國的教育教學實際,新課程將課程(學教)目標分為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三個維度。

H. 如何在地理課堂教學中實現三維目標

教學目標能導向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地理教師在制定教學目標時要有立德樹人的回目標意答識,並需要充分挖掘地理課程中符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因素,有機融入三維教學目標中,還應把立德樹人目標放在三維目標的核心位置。之所以強調這一點主要是因為現實的地理課堂教學中,立德樹人目標的虛無現象非常普遍,特別是在教授一些自然地理的內容時,其德育因素不是那麼顯而易見,如果老師不善於去挖掘,就很容易出現價值觀教育的缺失

I. 如何實現高中地理學科「三維目標」的有機整合

新課程將課程目標分為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維度。在三維目標中,「知識與技能」明確了「學什麼」,提出了學會的要求,是實施另外兩個目標的基礎;「過程與方法」是組織教學內容和學生學習過程的具體化,明確了「怎樣學」,以求達到「會學」的高目標和高要求;「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則是「知識與技能」的有效學習和「過程與方法」的高效實施的動力。如何實現高中地理三維目標的有機整合,我以《工業的區位選擇》為例進行了初步研究。
一、了解學生的需求和發展的可能性
教師在制定教學目標時要仔細分析學生的學習准備,了解他們在知識技能、認知能力、學習動機、方式方法等方面的一般情況和個別情況,依此按照課程標准確定教學的出發點。
在制定《工業的區位選擇》教學目標時,通過對學生歷次地理考試成績的分析,結合平時的觀察,了解到大部分學生在前一章第一節《農業的區位因素》的學習中已經掌握了主要的區位因素,並初步掌握了運用案例分析區位因素的方法,可以在這一節課中得到遷移;加上生活在海滄新陽工業區,學生在平時的生活中也接觸了不少有關工業區位因素及區位選擇的知識;另外到了高中階段,學生的思維已開始具有辯證邏輯思維的特點,他們能夠從一般的原理、原則出發,運用理論分析和綜合事實材料,從事物的對立統一中進行合乎邏輯的推理。因此,他們對《工業的區位選擇》一節的學習興趣較為濃厚,渴望通過工廠實地調查以及系統的專業學習,客觀地評價家鄉的工業生產,為家鄉的發展出謀獻策。
二、讀懂教材,明確重點、難點、關鍵點
讀懂教材,不僅僅是讀懂某個專題,更要懂得如何選擇、處置教學內容,這才算是讀懂了教材。要通過專題的基本框架、重點內容的釐清,從整體上把握文本。在此基礎上深入鑽研文本的內涵和外延,了解規律、原理產生的自然和人文境域,抓准專題的情感基調;然後,根據課程總目標、各階段目標及學習要求,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確定學習的重點、難點,落實突破難點、重點的關鍵點以及前後連貫、銜接學生學習起點的聯結點。做好了這些工作,教學目標的制定就會比較准確、集中、具體而恰當了。
在確定《工業的區位選擇》教學重點、難點時,通過本節知識的基本框架,先從整體上把握文本,再深入鑽研文本的內涵和外延,最後根據課程總目標、各階段目標及學習要求,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確定本節學習的重點、難點、關鍵點。
1.教學重點
(1)影響工業區位的主要因素。
(2)理解不同的工業區位因素及其發展變化對工業區位選擇的影響,並會進行正確的區位選擇。
2.教學難點
(1)理解影響工業區位的主要因素。
(2)理解不同的工業區位因素及其發展變化對工業區位選擇的影響,並會進行正確的區位選擇。
3.教學關鍵點
通過當地具體事例,幫助學生理解不同的工業區位因素及其發展變化對工業區位選擇的影響,並會進行正確的區位選擇。
三、重組學習內容,利於學習目標的達成
教師在分析學習內容、了解學生情況以及回顧先前教學經驗與反思的基礎上,可開發學習資源和運用教學媒體對教材的順序、詳略、深淺等作適當取捨、加工、提煉等處理,再確定三維目標。
《工業的區位選擇》的學習內容就在此基礎上進行了重組。課前布置自主預習,小組合作開展對海滄本地工廠的地理調查,為本課的學習打下基礎。課堂上藉助多媒體,先以鄉土地理情境導入引起學生的興趣,接著提供圖文資料引導學生進入情境。教學過程中主要採用「問題解決式」的教學模式,把工業區位選擇的重難點分解成工業區位因素、區位因素的發展變化及其對工業選擇的影響等若干個小問題,讓學生處於一個個有意義的問題情境中,通過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展示思維成果、質疑討論,滿足學生對知識「懂」的需要和「會」的需要,有利於學生運用智力,積極思維。課後布置二選一的研究性學習課題:(1)在兩會上原工業部長李毅中提出堅定不移推進工業轉型升級,在這個背景下探究海滄工業區將如何發展;(2)探究曾經是行業老大的柯達公司破產並轉型的原因。把學生的興趣由課內研究引向課外研究,激發他們進行更高層次的研究性學習,有利於學生理解解決問題的思路和方法,有利於學生理解知識的發生和發展過程、概念的概括過程、結論的探究過程等。
四、掌握教學目標敘寫的技術
教學目標的敘寫,在於強調教學活動對學生具體行為改變和人格產生的影響,其行為改變或表現是可觀察、可檢測的,可作為目標是否達成的衡量標准。
「知識與技能」主要採用結果性目標的敘述方式,明確告訴學生學習的結果是什麼,所採用的行為動詞要求明確、可測量、可評價。
如《工業的區位選擇》的「知識與技能」目標可敘寫為:
1.知道主要的工業區位因素,並理解不同的工業區位因素及發展變化對工業區位選擇的影響,並會進行區位選擇。
2.結合海滄工業案例進行實地調查,學會小組合作調查,探究該工廠落戶海滄工業區的區位因素。
3.學會判讀幾種常見工業導向型的模式圖,提高自己的讀圖技能。
「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多採用體驗性或表現性目標的敘述方式,即明確安排學生表現的機會或描述學生自己的心理感受、體驗,所採用的行為動詞往往是過程性的、體驗性的;另外要把握敘述的五個基本要素:行為主體、行為條件、行為動詞、行為內容和行為標准。
如《工業的區位選擇》的「過程與方法」目標可敘寫為:
1.通過對海滄翔鷺石化、正新輪胎等廠的地理調查,學會從生產、生活實踐中收集地理數據、圖表進行分析判斷並應用於區位學習。
2.通過對海滄工業實例的調查分析,探究海滄工業區布局的特點,並學會准確運用地理術語表達的能力。
3.通過工廠實地調查、小組討論交流工業區位因素及發展變化的區位選擇等活動,提高自主學習、團體協作的能力。
如《工業的區位選擇》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可敘寫為:
1.通過分析環境因素對工業區位選擇的影響,增強環保意識,樹立工業發展必須走可持續發展道路的思想。
2.通過分析工業區位因素的發展變化及對工業區位選擇的影響,樹立科學發展觀。
3.通過分析海滄的工業實例,了解海滄工業發展的區位優勢,樹立熱愛家鄉、為家鄉服務的信念。
綜上所述,新課程背景下的地理課堂教學,要根據地理學科教育的任務和學生的需求,從「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方面出發設計課程目標,這樣才能實現教育目標的完整性。

J. 教學的三維目標是什麼

三維目標是教育理論中的一個新名詞。它是指教育教學過程中應該達到的三個目標維度,即: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知識與技能目標: 主要包括人類生存所不可或缺的核心知識和學科基本知識;基本能力——獲取、收集、處理、運用信息的能力、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終身學習的願望和能力。

(2)過程與方法目標:主要包括人類生存所不可或缺的過程與方法。過程——指應答性學習環境和交往、體驗。方法——包括基本的學習方式(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和具體的學習方式(發現式學習、小組式學習、交往式學習……)。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情感不僅指學習興趣、學習責任,更重要的是樂觀的生活態度、求實的科學態度、寬容的人生態度。

(10)地理教學中如何寫三維目標擴展閱讀:

1、要整合三維目標,前提是要整體解讀文本,科學確定每一個維度的目標。「夫綴文者情動而辭發,觀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討源,雖幽必顯。」在閱讀文本時,首先要確定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發展點。

2、目標的逐維分解有利於目標的具體化、操作化,分解目標只是教學目標設計的第一步,關鍵是把分解後的目標整合起來,整合的目標更有利於目標的結構化和整體化。

3、在目標的表述形式上,雖然沒有出現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三個維度目標明顯的提示語,但是每一條目標都很好地把三維目標交融在一起,並且分層遞進,為課堂教學達到三維目標和諧共振奠定了基礎。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