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學試卷 » 地理教學目標常用行為動詞

地理教學目標常用行為動詞

發布時間: 2021-03-01 10:16:06

① 教學目標的書一般包括行為主體,行為動詞,( )和表現程度四個要素

行為條件請採納回答

② 教學目標應如何表述

教學目標的表述,一般包括以下四個要素:

一、行為主體:是指學習者,是學生不是教師。若寫成「教給學生…」或「培養學生…」都是不妥的,這樣,行為的主體就變成了教師,而教師的行為不是教學目標加以描述的對象。教師的行為應放在具體的教學流程中。

二、行為動詞:用以描述學生所形成的可觀察、可測量的具體行為。
用以表述「知道」這一目標的行為動詞有:
「說出、填出、指出、寫出」等。例如,講述《中法戰爭》一節,如果把目標表述為「使學生清楚中法戰爭的過程」,就顯得比較模糊,教師無法知道學生是否清楚。如果改為「學生能在《中法戰爭形勢示意圖》上指出戰爭開始、結束的地點,並能標明時間;能指出四場重要戰役的地點(馬尾、淡水、鎮海、鎮南關、臨洮中的四個)」,就比較容易確認學生是否掌握。
用以表述「理解」這一目標的行為動詞有:
「解釋、說明、分類、歸納、舉例」等。例如,在講授《鴉片戰爭的影響》一節時,如果把目標表述為「使學生理解南京條約對中國社會的危害」的話,那麼教學活動結束時,學生對《南京條約》的危害到底是理解了還是沒理解,教師往往當堂難以明確驗證。但如果把目標具體化為「學生能舉例說明《南京條約》對中國社會的影響」,就比較容易確認學生是否達到了目標。再如,理解「鴉片戰爭」爆發的原因。「A、用自己的話說出戰爭爆發的一般原因及侵略戰爭爆發的一般原因;B、在課本上找到有關戰爭原因的內容;C、用自己的語言解釋鴉片戰爭爆發的原因」。
用以表述「應用」這一目標的行為動詞有:
「示範、評價、修改」等。例如,《鴉片戰爭》一節,如果把目標表述為「教會學生分析戰爭性質」,就有問題。若改成「學生從不同角度比較兩次鴉片戰爭,分析兩次戰爭的關系,歸納出鴉片戰爭的侵略本質」,就比較具體,可操作性強。

三、條件或情境:指影響學生產生學習結果的特定的限制或范圍,主要說明學生在何種情境下完成指定的操作。如「藉助工具書」、「無需參考資料的幫助」、「根據地圖」等。對條件的表述有三種類型:
(1)使用輔助手段或不使用。如:不用計算器來計算…;
(2)提供信息或不提供;
(3)完成行為的情境。如:「在課堂討論時,敘述…要點」等。

四、表現水平或標准:是指學生對目標所達到的最低表現水準,用以評量學習表現或學習結果所達到的程度。如:「二十題中至少答對十五題」、「達到99%的正確」等。

③ 如何回答地理上的「行為動詞」類的題急啊 分開描述。。。 分析,說明,簡述,概括,描述,指出,判斷

一般答題都是按答案點回答問題,回答一點答兩分,地理問題交給你回一個技巧,一答般從交通、政策傾向、資金、環境質量、地域位置、土壤、水源、科技、勞動力。用這9條回答關於社會經濟方面的問題。自然環境方面的問題從緯度、風帶、洋流、盛行風、溫度、氣候、水資源、地形(山地)方面考慮切入問題。

④ 適合語文教學目標的行為動詞有哪些

學習水平

行為結果

行為動詞

了解

包括再認或回憶知識;
識別、
辨認事實
或證據;
舉出例子;
描述對象的基本特
征等。

說出、背誦、辨認、回憶、選出、舉
例、列舉、復述、描述、識別、再認
等。

理解

包括把握內在邏輯聯系;
與已有知識建
立聯系;
進行解釋、
推斷、
區分、
擴展;
提供證據;收集、整理信息等。

解釋、說明、闡明、比較、分類、歸
納、概述、概括、判斷、區別、

提供、把……轉換、猜測、預測、估
計、推斷、檢索、收集、整理等。

應用

包括在新的情境中使用抽象的概念、

則;進行總結、推廣;建立不同情境下
的合理聯系等。

應用、使用、質疑、辯護、設計、解
決、撰寫、擬定、檢驗、計劃、總結、
推廣、證明、評價等。

學習水平

行為結果

行為動詞

模仿

包括在原型示範和具體指導下完成操
作;
對所提供的對象進行模擬、
修改等

模擬、重復、再現、模仿、例證、臨
摹、擴展、縮寫等。

獨立操作

包括獨立完成操作;進行調整與改進;
嘗試與已有技能建立聯系等。

完成、表現、制定、解決、擬定、安
裝、繪制、測量、嘗試、試驗等。

遷移

包括在新的情境下運用已有技能;
理解
同一技能在不同情境中的適用性等。

聯系、轉換、靈活運用、舉一反三、
觸類旁通、轉述、講述、選擇、擴寫、
續寫、改寫、等

⑤ 科學課堂教學目標怎麼寫外顯行為動詞

1.課堂教學目標不等同於課程目標。

課程目標是預先確定的要求學生通過某門課程的學習所應達到的學習結果,而課堂教學目標針對的是一個具體的教學過程(如一個單元、一節課、一個活動等。本文主要以一節課為例)。就小學科學課堂教學目標而言,它所關注的是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學習結果,包括科學知識的習得、探究技能的訓練,以及科學觀念、科學態度的形成的情況。其行為主體應該是執行教學任務的科學教師和接受科學教育的學生。

2.課程的具體內容標准不等同於課堂教學目標

《課標》中的具體內容標準是課程目標的具體化,但它不是詳細而有針對性的教學目標,因此,不能以具體內容標准來直接代替相應的教學目標,而應依據課程目標、課程具體內容標准和教學實際來設計教學目標。例如「食物鏈」一課,僅僅是把《課標》中具體內容標准中的「懂得食物鏈的含義」直接作為教學目標,顯然是不夠全面、不夠具體的。事實上,在編寫教材的時候,一節課往往包含了《課標》具體內容標准中多個部分的內容,這就需要我們在編制課堂教學目標時對相關因素綜合進行考慮。

3.教學要求不等同於課堂教學目標。

教學要求主要是指對教師教學行為的要求,或對教師執行某一教學過程的具體要求,其服務於課堂教學目標。在表述時,往往通過「引導學生……」、「指導學生……」、「幫助學生……」、「組織學生……」、「促進學生……」等句式進行表達。例如,「指導學生學習混合與分離物質的幾種操作方法」(《混合與分離》);「組織學生進行鳳仙花的種植活動,指導學生通過種植活動,認識植物的根、莖、葉、花、果實及種子等器官」(《植物的一生》)等。 如前所述,課堂教學目標是指教師對學生學習結果的預設要求,多通過可理解、可測量、可觀察、可評價的行為化動詞進行表達。

⑥ 怎樣科學表述教學目標生物學教學目標中行為動詞的使用

1.課堂教學目標不等同於課程目標。 課程目標是預先確定的要求學生通過某門課程的學習所應達到的學習結果,而課堂教學目標針對的是一個具體的教學過程(如一個單元、一節課、一個活動等。本文主要以一節課為例)。就小學科學課堂教學目標而言,它所關注的是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學習結果,包括科學知識的習得、探究技能的訓練,以及科學觀念、科學態度的形成的情況。其行為主體應該是執行教學任務的科學教師和接受科學教育的學生。 2.課程的具體內容標准不等同於課堂教學目標 《課標》中的具體內容標準是課程目標的具體化,但它不是詳細而有針對性的教學目標,因此,不能以具體內容標准來直接代替相應的教學目標,而應依據課程目標、課程具體內容標准和教學實際來設計教學目標。例如「食物鏈」一課,僅僅是把《課標》中具體內容標准中的「懂得食物鏈的含義」直接作為教學目標,顯然是不夠全面、不夠具體的。事實上,在編寫教材的時候,一節課往往包含了《課標》具體內容標准中多個部分的內容,這就需要我們在編制課堂教學目標時對相關因素綜合進行考慮。 3.教學要求不等同於課堂教學目標。 教學要求主要是指對教師教學行為的要求,或對教師執行某一教學過程的具體要求,其服務於課堂教學目標。在表述時,往往通過「引導學生……」、「指導學生……」、「幫助學生……」、「組織學生……」、「促進學生……」等句式進行表達。例如,「指導學生學習混合與分離物質的幾種操作方法」(《混合與分離》);「組織學生進行鳳仙花的種植活動,指導學生通過種植活動,認識植物的根、莖、葉、花、果實及種子等器官」(《植物的一生》)等。 如前所述,課堂教學目標是指教師對學生學習結果的預設要求,多通過可理解、可測量、可觀察、可評價的行為化動詞進行表達。

地理教學目標設計的主要內容有哪些

教學三維目標:
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⑧ 談談如何制定地理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如何確定呢?教師在制定教學目標時至少要包括學段,單元,課時三個不同的層次級別.只有這樣,教師才能系統,全面,完整,有效地按著課標要求完成教學任務.我覺得我們理解課程標准首先要明確學生是課堂的主體,教師是學生學習的指導者、幫助者、組織者、引導者.因此在教學目標的表述中是教師引導學生從事什麼活動,在活動中學生獲得什麼知識、技能;通過什麼活動的過程,學生從中獲得什麼學習的方法;通過什麼活動學生體驗、感悟什麼樣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我們要研究課程標准相應的要求,明確哪些是結果性目標(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哪些是體驗性目標(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單元教學目標是通過每一課時的教學實現的,因此在制定好單元目標之後必須把單元目標分解和落實為課時目標.課時目標的設計是完成單元目標的關鍵.課時目標相對於單元目標要更具體,具體到可操作,可測量 .課時目標應依據課程目標,課程具體內容標准和教學實際來設計教學目標如何確定呢?教師在制定教學目標時至少要包括學段,單元,課時三個不同的層次級別.只有這樣,教師才能系統,全面,完整,有效地按著課標要求完成教學任務.「結果性目標」陳述方式明確表達學生的學習結果是什麼.這種方式指向可以結果化的課程目標,主要應用於「知識與技能」領域,例如 :「運用地圖辨別方向,量算距離,估算海拔與相對高度.」首先確定教學目標:在設計課時目標時,教師往往容易照抄單元目標,而實際上單元目標與課時目標之間的關系是整體與教學目標,下面以「亞洲復雜的氣候(第六章七年級下冊)這一課為例,如果把具體內容標准中的「運用地圖和有關資料歸納某一大洲的氣候特點及其與地形,河流相互關系,存在的環境,發展問題」直接作為教學目標,顯然是不合適的.綜合相關因素,可以將本節課的教學目標設計為:1.知識與技能——用地圖說出亞洲主要的氣候類型,並能歸納出亞洲氣候『復雜多樣,大陸氣候面積廣,季風氣候顯著」的特點;運用地圖和數據分析出溫帶大陸性氣候和季風氣候的特點.
2.過程與方法——閱讀亞洲氣候圖與氣候統計圖表說出亞洲的氣溫,降水分布概況,並歸納氣候特徵;根據材料,運用分析,對比的方法,歸納亞洲不同地區主要的氣候差異及影響氣候差異的因素;分組收集,整理其他大洲的景觀資料,並與亞洲進行對比.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根據資料分析亞洲由於氣候差異帶來的自然災害,環境問題以及對人類的影響;通過分組討論,設計減少自然災害應採取的措施方案,體會地理學習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系,增強對社會和自然的責任感.
本節課的目標側重於「運用地圖和數據分析出溫帶大陸性氣候和季風氣候的特點及不同地區的氣候差異.
總之,我們在充分吃透「課程標准」的基礎上可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學情」確定教學目標.教學目標是對教學任務的預期結果的表述,是一個可供測定的指標體系,是對「課程標准」內容標準的落實.教學目標的確定對整個教學設計過程起著「綱舉目張」的作用.

⑨ 教學目標的書寫一般包括行為主體、行為動詞、( )和表現程度四個要素

行為情景或條件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