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質工程 » 四川省地質災害統計

四川省地質災害統計

發布時間: 2021-02-27 19:15:59

Ⅰ 為什麼四川省地質災害頻繁發生

專家表示

印度板塊向亞洲板塊俯沖,造成青藏高原快速隆升。高原物質向東緩慢流動,在高原東緣沿龍門山構造帶向東擠壓,遇到四川盆地之下剛性地塊的頑強阻擋,造成構造應力能量的長期積累,最終在龍門山北川——映秀地區突然釋放。 逆沖、右旋、擠壓型斷層地震。發震構造是龍門山構造帶中央斷裂帶,在擠壓應力作用下,由南西向北東逆沖運動;這次地震屬於單向破裂地震,由南西向北東遷移,致使餘震向北東方向擴張;擠壓型逆沖斷層地震在主震之後,應力傳播和釋放過程比較緩慢,可能導致餘震強度較大,持續時間較長。 是淺源地震。汶川地震不屬於深板塊邊界的效應,發生在地殼脆——韌性轉換帶,震源深度為10千米——20千米,因此破壞性巨大。
專家表示,全球7級以上地震每年18次,8級以上1-2次。我國受印度板塊和太平洋板塊推擠,地震活動比較頻繁。張國民說,從大的方面來說,汶川地震處於我國一個大地震帶--南北地震帶上,中部地區的中軸地震帶位於經度100度到105度之間,涉及地區包括從寧夏經甘肅東部、四川西部、直至雲南,屬於我國的地震密集帶。從小的方面說,汶川又在四川的龍門山地震帶上。因此,這里發生地震的幾率較高。
據中國地震局地震預測研究所研究員張國民介紹,這次汶川發生地震是我國大陸內部地震,屬於淺源地震,其破壞力度較大。張國民說,地震可按照震源深度分為淺源地震、中源地震和深源地震。淺源地震大多發生在地表以下30公里深度以上的范圍內,而深源地震最深的可以達到650公里左右。其中,淺源地震的發震頻率高,佔地震總數的70%以上,所釋放的地震能占總釋放能量的85%,是地震災害的主要製造

Ⅱ 請問怎麼才能得到一個省份歷年來的地質災害數據呀做論文要用,有沒大神做類似課題。國土官網都找過了

應該要到當地的相關部門官方網站去看看有沒有統計資料。

Ⅲ 四川哪些地質災害多發為什麼

四川最容易發生:地震,滑坡,泥石流.
因為四川處於四川盆地和青藏高原的過渡內地帶,也就是第容一二級階梯的交界處,所以地殼不穩定.加上四川在喜瑪拉雅地震帶的邊緣,而喜瑪拉雅地震帶是世界第二大的地震帶,因此四川發生地震的幾率就要相對大些.
四川盆地絕大部分屬於風化地貌,岩層不穩固.四川又屬於溫帶海洋性氣候,夏季高溫多雨,雨季較集中,因此夏季雨水對岩層的沖刷強烈.第二個原因是傳統的生產和生活模式使得植被受到嚴重的破壞,更不能穩定住山上的沙土和細石,一旦受到夏季雨水的沖刷就隨著雨水順流而下,形成了山體滑坡和泥石流.

Ⅳ 四川省具有地質災害監測資質的單位有哪些

四川省環境監測總站,
四川省地調院
四川省煤炭設計研究院
四川省有色金屬勘察院

Ⅳ 附件3______ 年1-__月份各省( 自治區、直轄市) 地質災害災情統計匯總表( 表二)

附件 3______年1-__月份各省( 自治區、直轄市) 地質災害災情統計匯總表( 表二)

填表說明:1.每月填專報當月各項統計數據,並屬對上月數據進行修正,修正情況在備注欄中註明;2.每月月底前由省(自治區、直轄市)國土資源廳(局)填報。

Ⅵ 附件 5______ 年1-__月份各省( 自治區、直轄市) 地質災害成功預報統計匯總表( 表四)

附件 5______年1-__月份各省( 自治區、直轄市) 地質災害成功預報統計匯總表( 表四)

填表說明:1.每月版填報當月各工貞統計數權據,並對上月數據進行修正,修正情況在備注欄中註明;2.搬遷避讓人員數、避免傷亡人員數和避免直接經濟損失數應與表三一致。3.每月月底前由省(自治區、直轄市)國土資源廳(局)填報。

Ⅶ 四川地區的地震具體受災情況

人民網蘭州5月18日電 (記者李戰吉、曾華鋒、彭波)據隴南市政府新聞辦今天通報, 四川省汶川縣發生的MS7.8級地震,使隴南市九縣區均有強烈震感,地震持續時間約2分鍾,據初步測定,武都區地震破壞烈度為7.5度,之後共發生餘震2000多次,其中4級以上46次,是1879年以來震級最高、破壞性最強的一次地震。經甘肅地震台網測定,5月13日13時、20時,文縣境內又發生兩起Ms4.1級以上地震。

隴南市是甘肅受災最重的地區,也是全國的重災區。根據各縣初步統計,這次地震涉及到隴南市195鄉鎮、2343村、42.58萬戶174.76萬人口,全市需轉移安置人口89萬人。截止5月17日20時,全市死亡人數275人,受傷人數6073人。各縣區受傷人員已被就近迅速送往附近醫療機構接受治療。初步估計,地震造成直接經濟損失19.57億元。根據這次地震災害的破壞程度,傷亡人數和災情有可能進一步擴大。

地震造成隴南市九個縣區城鄉通訊、通電、通水中斷,各縣縣城與外界交通、通信全部中斷。截止5月16日15時,各縣區統計上報,全市倒塌房屋408944間,受損房屋749005間9868600平方米,有些村莊已成為一片廢墟。全市死亡大牲畜3176頭、小牲畜22416頭。

地震使公路設施受損嚴重,國道212線甘川段、省道206線大姚路、省道205線江武公路、省道307線白望路等段多處滑坡、塌方,縣鄉道路受損更為嚴重。地震還造成電網電力設施受損嚴重,隴南南部電網(文縣碧口地區)由於電網設備故障與大電網解裂,無法供電。地震還導致電信通訊設施嚴重受損,中國電信隴南分公司交換局站受損房屋229間,受損通信機房40間,5個農話交換局房屋倒塌,。

地震造成全市九縣(區)1492項(處)水利工程設施遭到破壞,其中:河堤工程205處,人飲工程589處,28.814萬人飲水困難;毀壞水文監測站2座。文縣漢坪嘴電站水庫大壩右肩(外牆)有裂縫,大壩下游側框架護坡發生位移,部分地方下陷,機房下陷,辦公樓裂縫較嚴重;西和黃江水庫下游壩腳滲流量加大;碧口大壩受損,壩體發生位移。

地震導致全市共發生損失較大的各類次生性地質災害2077處,其中:滑坡242處,崩塌1019處,地面塌陷11處,地裂縫805處,因地質災害造成人員死亡82人,受傷186人,有近10萬人受到地質災害威脅。徽縣嘉陵鎮山體滑坡,導致寶成鐵路徽縣段鐵路軌道變形,寶雞開往成都方向的21043次40節貨車(其中13節裝汽油)脫軌,火車頭起火,13節汽油灌被埋,造成嘉陵江截流和道路堵塞。

地震造成全市學校嚴重受損,死亡學生10人,重傷26人,輕傷67人,受傷教師5人。受損學校2964所,嚴重受災學校1977所,受災校舍23178間,其中倒塌校舍2305間,損壞課桌凳1350套,損壞實驗儀器設備39173件套。

地震使旅遊基礎設施受損嚴重,25個旅遊景區(點)和四家賓館受災,各縣區景區(點)道路塌方210萬立方。

地震造成全市60戶企業受災,55戶停產,直接經濟損失1.53億元。

這些災情,僅僅是各縣區初步的核查統計,遠遠高於以往的任何一次自然災害。

Ⅷ 為什麼四川省地質災害頻繁發生

西部地復區不光是四川的地震災制害頻發,還有雲南,主要是因為四川成都以西雲南中西部地處龍門山斷裂帶和橫斷山斷裂一帶,地球表面為板塊構成,這些地方剛好處在2個板塊的交界地帶,受板塊擠壓運動影響,斷層活動頻繁,造成地震等地質災難較多,強烈的地震又使得山地表面岩體破碎,收降雨影響,破碎的地表又容易形成滑坡、泥石流等災害。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用。

Ⅸ 四川5.12 中 有那幾個重災區

汶川縣城將異地重建 專家稱環境已不適宜人居
本報訊(記者徐一龍)汶川大地震中,汶川縣城的絕大部分建築物並未倒塌,人員傷亡也不慘重,但次生災害已經嚴重威脅到汶川縣城的「生命」。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抗震救災規劃專家組駐阿壩州組長、清華大學建築學院副院長尹稚的報告指出,「汶川縣城已不具備適宜人居的環境」。目前,阿壩州已向四川省遞交報告,考慮將縣城整體搬遷。
這份名為《專家組強烈請求緊急疏散異地轉移安置汶川縣城及部分理縣、茂縣山區鄉鎮受災群眾的建議報告》由尹稚教授執筆。報告建議,汶川縣城已經不具備原址重建的空間面積和環境容量,應考慮異地重建。目前,此報告已送交四川省委、省政府並抄送至住房和城鄉建設部。
昨天,汶川縣縣長廖敏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縣里非常重視專家的這份報告。「專家說汶川已經是活著的死城了。」廖敏表示,阿壩州也已經向四川省委、省政府緊急送交報告,申請擇址另建新汶川。
一名駐守在汶川縣城的政府工作人員表示,現在新址還沒確定,一種說法是,可能在成都 與阿壩州的郊區尋找一塊地方。
據了解,汶川全縣共有人口8萬餘人,其中縣城3萬餘人。目前,在新址尚未確定的情況下,汶川縣城也已著手將縣城的絕大部分居民和附近城鎮的近5萬人轉移到安全地帶。
這一安全地帶被選在從汶川到綿池213國道20餘公里的兩側。汶川縣縣長廖敏介紹說,這一地帶在地震發生後就安置了部分居民,在得到專家報告後,縣里加快了這一長廊的安置點建設。
汶川縣政府一名工作人員向本報記者確認,5萬居民將在6月底臨時安置到這一安全的長廊地帶。汶川新址一旦確定,即將啟動移民工程。
縣城或重回孤島
報告指出,汶川縣地震前原有地質災害點160處,震後截至6月2日的統計已發現新增地質災害點3590處,其中79處新增點已對縣城形成壓迫和包圍之勢,並隨餘震和降雨而日漸惡化,嚴重威脅到縣城已建成區80%以上的面積和全部的對外交通線安全。
報告指出,目前雨季已至,次生地質災害一旦誘發成災,汶川縣將重回孤島狀態。
居民安置地點缺乏
報告指出,目前汶川縣城內,絕大部分房屋已成危房,只剩下十多處理論上可用的房屋,但由於被危房包圍,也並不安全。同時,縣城內極少數可避免次生災害影響的土地上也遍布危房,短時間內無法拆除。報告認為,目前汶川縣較為安全的集中安置點有兩處,一處位於雁門鄉,可安置2057戶,另一處位於七盤溝,可安置1200戶,距縣城分別為3.5公里和4公里。地質調查隊徒步調查證實,七盤溝安置點上游還有5處小型堰塞湖存在,如不排除險情,也無法使用。
至於鎮鄉一級,現在僅綿鎮尚有239畝耕地可用於安置,但也受到山體滑坡和洪水上漲的雙重威脅,留足安全間距後僅能安置2958戶,其餘各鄉鎮已無任何安全之地可用。
地質災害也讓當地居民的農業生產遭到重創汶川縣原有耕地106500畝,地震導致滅失土地42000畝,嚴重損毀48000畝,僅存1萬多畝耕地。如果將居民就地安置,其生存基礎已經喪失,吃飯和飲水都將面臨嚴重困難。
建議汶川建新縣城
專家組同時發現,特大規模的山體崩塌使縣城的兩江六岸盡成裸岩、裸土,構成連綿不斷的巨大沙塵源。每個晴日,午後河谷風溯江而上,整個谷地下起草坡上達雁門均處在沙塵暴籠罩之中,屬重度污染,這些天經歷的最低能見度只有不足百米。所有地質、生態、岩土工程、工程地質專家的共同意見認為,這種情況會持續數年甚至數十年,對人體健康構成極大危害。汶川縣城已不具備適合人居住的環境。
專家建議,汶川縣境內受災群眾應該迅速轉移到汶川與都江堰接壤的平原地帶。
報告建議,汶川縣城已經不具備原址重建的空間面積和環境容量,汶川應考慮異地重建。
相關新聞
汶川7萬人因地質災害再次大轉移
據央視報道剛剛安頓下來的汶川縣由於受到新的地質災害的影響,全縣7萬多人昨天開始大轉移。
目前,汶川已進入雨季,下雨對地震中所有脆弱的山體無疑是雪上加霜,整個汶川縣受災群眾正在進行緊急大轉移。昨天下午4點左右,受災群眾從山上趕到安置點,他們一到安置點就住進了帳篷。到昨晚為止,從汶川受災地區到安置點的群眾達到1500多人。由於下雨,轉移速度緩慢,預計今天將達到2000人左右。
中新網6月18日電 據阿壩州政府網站消息,6月17日,阿壩州緊急避險轉移安置受災民眾7616人,累計轉移安置97753人,占緊急避險總人數的87.40%,比前一日增加近七個百分點。需要實施緊急避險的民眾仍是111840人。
其中:理縣、茂縣、松潘 、馬爾康4個縣已完成轉移安置任務。此外,汶川當日轉移安置6524人,累計轉移安置58943人,完成81.56%;理縣當日轉移安置1092人,累計轉移安置6723人,完成100%。九寨溝累計轉移安置2754人,完成90.77%;黑水累計轉移安置3725人,完成97.21%;金川累計轉移安置180人,完成85.71%;小金累計轉移安置1562人,完成85.36%。以上4個縣當日均未新增轉移安置人員。
據悉,截至6月17日23時,據初步統計,阿壩州出現震後重大次生災害5198處,除阿壩縣、若爾蓋縣外,其餘11個縣、162個鄉鎮,63751戶、237540人面臨次生災害嚴重威脅。6月17日,全州未新增重大次生災害,各縣需要緊急避險人數沒有發生變化。

汶川地震烈度達10到11度 超出建築抗震標准
權威詳解汶川大地震:烈度已經接近極限
北川再度封城!

Ⅹ 四川省建設項目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是否有地方規范,目前執行的最新規范是什麼

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分級依據國土資源部文件《國土資源關於加強地質災害危險專性評估工作的通知屬》(國土資發〔2004〕69號)實行,具體收費標准如下:

註:報告評審費為:一級評估2.0萬;二級評估1.5萬;三級評估1.0萬。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