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拉響地質災害預警
① 成都西嶺雪山後山有無地質災害預警
有的!最近降雨量大而且不定!所以地質災害預警三級!暫時停止進入該地!
回答完畢!
② 四川榮縣發生山體滑坡智能警報助有多少人獲救
9月2日從四川自貢市榮縣獲悉,日上午9點左右,榮縣雙古鎮五桐村一山體發生滑坡,4萬余方土石瞬間崩塌而下,造成附近9戶村民的共83間房屋垮塌,電線桿損壞20餘根,周邊茶園土地下沉50厘米。由於當地安裝的智能預警系統連續發出三次預警,危險區域涉及的46戶群眾共180人提前成功轉移避險,此次險情並未造成人員傷亡。
「在地質災害監控方面,我們不斷地在進行技術優化,目前自貢已有18個地質災害隱患點安裝智能監測設備,本次雙古鎮地質災害是一起成功預測、成功避讓的典型案例。」此次預警的智能監測設備由自貢本地企業自主研發,2016年曾成功預警德陽什邡楊家山滑坡並成功避險。
③ 四川省建設項目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是否有地方規范,目前執行的最新規范是什麼
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分級依據國土資源部文件《國土資源關於加強地質災害危險專性評估工作的通知屬》(國土資發〔2004〕69號)實行,具體收費標准如下:
註:報告評審費為:一級評估2.0萬;二級評估1.5萬;三級評估1.0萬。
④ 2010年所發生的地質災害
高中地理涉及的地質災害就包括地震,滑坡,泥石流,今年當然是地震了,「天坑」是因為地下是喀斯特地貌,石灰岩的地下溶洞,地面不堪重負,才塌的,應該不算地質災害吧?
⑤ 什麼是地質災害預警
以地質環境條件和歷史地質災害發育分布規律為基礎,對降雨、地震和人類工程版活動等誘發因素可能引權發的地質災害的空間范圍、危險性程度和發生時段進行分析預測,並把預測結果通過電視台、電台和互聯網等媒體向公眾發布的行為。
⑥ 為什麼四川省地質災害頻繁發生
專家表示
印度板塊向亞洲板塊俯沖,造成青藏高原快速隆升。高原物質向東緩慢流動,在高原東緣沿龍門山構造帶向東擠壓,遇到四川盆地之下剛性地塊的頑強阻擋,造成構造應力能量的長期積累,最終在龍門山北川——映秀地區突然釋放。 逆沖、右旋、擠壓型斷層地震。發震構造是龍門山構造帶中央斷裂帶,在擠壓應力作用下,由南西向北東逆沖運動;這次地震屬於單向破裂地震,由南西向北東遷移,致使餘震向北東方向擴張;擠壓型逆沖斷層地震在主震之後,應力傳播和釋放過程比較緩慢,可能導致餘震強度較大,持續時間較長。 是淺源地震。汶川地震不屬於深板塊邊界的效應,發生在地殼脆——韌性轉換帶,震源深度為10千米——20千米,因此破壞性巨大。
專家表示,全球7級以上地震每年18次,8級以上1-2次。我國受印度板塊和太平洋板塊推擠,地震活動比較頻繁。張國民說,從大的方面來說,汶川地震處於我國一個大地震帶--南北地震帶上,中部地區的中軸地震帶位於經度100度到105度之間,涉及地區包括從寧夏經甘肅東部、四川西部、直至雲南,屬於我國的地震密集帶。從小的方面說,汶川又在四川的龍門山地震帶上。因此,這里發生地震的幾率較高。
據中國地震局地震預測研究所研究員張國民介紹,這次汶川發生地震是我國大陸內部地震,屬於淺源地震,其破壞力度較大。張國民說,地震可按照震源深度分為淺源地震、中源地震和深源地震。淺源地震大多發生在地表以下30公里深度以上的范圍內,而深源地震最深的可以達到650公里左右。其中,淺源地震的發震頻率高,佔地震總數的70%以上,所釋放的地震能占總釋放能量的85%,是地震災害的主要製造
⑦ 四川電視地震預警 四川為什麼一直發生地震
因為四川處在板塊交界的大斷裂帶上
⑧ 這兩天四川許多地方都在發生地質災害,請問現在去平樂古鎮會有影響嗎安全嗎
成都到平樂,沿途無山區,道路安全,走邛名高速,別走318,邛崍交警討厭得內很。容
參考網站:www.sccdy.net/pingle
⑨ 為什麼四川省地質災害頻繁發生
西部地復區不光是四川的地震災制害頻發,還有雲南,主要是因為四川成都以西雲南中西部地處龍門山斷裂帶和橫斷山斷裂一帶,地球表面為板塊構成,這些地方剛好處在2個板塊的交界地帶,受板塊擠壓運動影響,斷層活動頻繁,造成地震等地質災難較多,強烈的地震又使得山地表面岩體破碎,收降雨影響,破碎的地表又容易形成滑坡、泥石流等災害。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用。
⑩ 四川發布今年第幾個紅色地災預警了
7月15日,省地質災害應急指揮部結合省氣象台天氣預報情況,發布地災氣象風險紅色預警,涉及綿陽、德陽、成都的平武、北川、安州、什邡、綿竹、彭州等6個縣(市、區)。這是我省繼7月10日發布地災紅色預警後,今年第二次發布紅色預警。
「紅色預警為我省地質災害氣象風險預警的最高等級,一周內兩次發布紅色預警,在我省地災預警工作中並不多見。」省地質災害應急指揮部相關負責人說,此次紅色預警涉及區域已連續降雨多日,且受地震影響地質結構相對鬆散,容易誘發滑坡等地質災害。記者對比兩次預警區域發現,預警范圍大致相同,主要集中在龍門山區一帶,其中平武、北川、安州、什邡、綿竹5個縣(市、區)連續兩次「上榜」。
除了紅色預警外,廣元、綿陽、成都、雅安、眉山、樂山、阿壩的14個縣(市、區)還有橙色預警,多地為黃色預警。按照預警要求,各地應密切關注當地降雨預報及降雨實況,加強巡查房前屋後斜坡、靠山靠崖、溝口等危險地段,發現險情及時採取主動預防避讓措施,撤離受威脅人員。橙色預警還要求基層政府及有關部門適時啟動應急預案,做好地質災害主動預防避讓等應急防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