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地質勘察技術考試試題
㈠ 勘察技術與工程要考什麼證啊
可以考岩土工程師,建造師,或地質工程師。
注冊岩土工程師
具備以下條件之一者,可申請參加基礎考試:
1、取得本專業(指勘查技術與工程、土木工程、水利水電工程、港口航道與海岸工程專業,下同)或相近專業(指地質勘探、環境工程、工程力學專業,下同)大學本科及以上學歷或學位。
2、取得本專業或相近專業大學專科學歷,從事岩土工程專業工作滿1年。
3、取得其他工科專業大學本科及以上學歷或學位,從事岩土工程專業工作滿1年。
注冊建築師
報考條件
(一)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可以申請參加一級注冊建築師考試:
1、取得建築學碩士以上學位或者相近專業工學博士學位,並從事建築設計或者相關業務2年以上的;
2、取得建築學學士學位或者相近專業工學碩士學位,並從事建築設計或者相關業務3年以上的;
3、具有建築學業大學本科畢業學歷並從事建築設計或者相關業務5年以上的,或者具有建築學相近專業大學本科畢業學歷並從事建築設計或者相關業務7年以上的;
4、取得高級工程師技術職稱並從事建築設計或者相關業務3年以上的, 或者取得工程師技術職稱並從事建築設計或者相關業務5年以上的;
5、不具有前四項規定的條件,但設計成績突出,經全國注冊建築師管理委員會認定達到前四項規定的專業水平的。
(二)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可以申請參加二級注冊建築師考試:
1、具有建築學或者相近專業大學本科畢業以上學歷,從事建築設計或者相關業務2年以上的;
2、具有建築設計技術專業或者相近專業大學畢業以上學歷,並從事建築設計或者相關業務3年以上的;
3、具有建築設計技術專業4年制中專畢業學歷,並從事建築設計或者相關業務5年以上的;
4、具有建築設計技術相近專業中專畢業學歷,並從事建築設計或者相關業務7年以上的;
5、取得助理工程師以上技術職稱,並從事建築設計或者相關業務3年以上的。
地質工程師
該職業資格共分三級:助理地質工程師、地質工程師、高級地質工程師。
申報條件:(具備下列條件之一)
一、助理地質工程師:
1、本科以上或同等學力學生;
2、大專以上或同等學力應屆畢業生並有相關實踐經驗者;
二、地質工程師:
1、已通過助理地質工程師資格認證者;
2、研究生以上或同等學力應屆畢業生;
3、本科以上或同等學力並從事相關工作四年以上者;
4、大專以上或同等學力並從事相關工作五年以上者。
三、高級地質工程師:
1、已通過地質工程師資格認證者;
2、研究生以上或同等學力並從事地質工程師相關工作四年以上者;
3、本科以上或同等學力並從事地質工程師相關工作五年以上者;
4、大專以上或同等學力並從事地質工程師相關工作五年以上者。
㈡ (多選題)一般工民建工程地質勘察分為哪些
一般的
就是
初勘
和詳勘
。
公路
鐵路
才有可行性勘察
也就是選址勘察。
重要的
工民建
工程
才有
施工勘察
也就是樁勘
一般的
很少用樁勘
㈢ 工程地質勘察的內容
主要有以下五項:
①搜集研究區域地質、地形地貌、遙感照片、水文回、氣象、水文地答質、地震等已有資料,以及工程經驗和已有的勘察報告等;
②工程地質調查與測繪;
③工程地質勘探見工程地質測繪和勘探;
④岩土測試和觀測見土工試驗和現場原型觀測、岩體力學試驗和測試;
⑤資料整理和編寫工程地質勘察報告。
工程地質勘察通常按工程設計階段分步進行。不同類別的工程,有不同的階段劃分。對於工程地質條件簡單和有一定工程資料的中小型工程,勘察階段也可適當合並。
㈣ 注冊岩土工程師考試試卷都是選擇題嗎
我國注冊岩土工程師考試分兩階段進行,第一階段是基礎考試,在考生大學本科畢業後按相應規定的年限進行,其目的是測試考生是否基本掌握進入岩土工程實踐所必須具備的基礎及專業理論知識;第二階段是專業考試,在考生通過基礎考試,並在岩土工程工作崗位實踐了規定年限的基礎上進行,其目的是測試考生是否已具備按照國家法律、法規及技術規范進行岩土工程的勘察、設計和施工的能力和解決實踐問題的能力。基礎考試與專業考試各進行一天,分上、下午兩段,各4個小時。
基礎考試為閉卷考試,上午段主要測試考生對基礎科學的掌握程度,設120道單選題,每題1分,分9個科目:高等數學、普通物理、理論力學、材料力學、流體力學、建築材料、電工學、工程經濟,下午段主要測試考生對岩土工程直接有關專業理論知識的掌握程度,設60道題,每題2分,分7個科目:工程地質、土力學與地基基礎、彈性力學結構力學與結構設計、工程測量、計算機與數值方法、建築施工與管理、職業法規。
㈤ 工程地質勘察
這個問題來很泛泛啊!都不知道你是自做什麼礦種勘查的,如何幫你?
第一步:看你的項目設計(或者是施工方案),了解要做哪些勘查工作。做好前期准備
第二步:針對勘查礦種,找到相應礦種的勘查規范,了解其工業指標、取樣長度等,便於野外工作
第三步:了解礦區地層、構造、岩性等,估計你是剛畢業的,所以,岩性等很重要,你野外編錄、調查等工作肯定需要
第四步:根據項目設計開展工作:例如,需要做槽探,則需請刻槽工人,在布槽後取樣(前提是知道礦在哪?),如做鑽探,則根據工程布置圖放鑽孔,知道施工隊伍施工,你做編錄和取樣即可...........
第五步 暈,真不知道你要做什麼,所以就到這吧!希望有用
㈥ 岩土工程考題38
1. 岩土工程:以工程地質學、土力學、岩體力學和基礎工程學為理論基礎,以解決在建設過程中出現的與岩體和土體有關的工程技術問題,是一門地質與工程緊密結合的學科。包括地基與基礎、邊坡和地下工程。
2. 岩土工程勘察的基本任務:按照建築物或構築物不同勘察階段的要求,為工程設計、施工以及岩土體治理加固、開挖支護和降水等工程提供地質資料和必要的技術參數,對有關的岩土工程問題做出論證、評價。(詳)
3. 工程地質條件:定義為與工程建設有關的地質因素的綜合。這些因素包括:沿途類型及其工程性質、地質構造及岩土體結構、地貌、水文地質、工程動力地質作用和天然建築材料等。是一個綜合概念,直接影響到工程建築物的安全、經濟和正常運行。
4. 岩土工程問題:指的是工程建築物與岩土體之間存在的矛盾或問題。是岩土工程勘察的核心任務。
5. 不良地質現象:定義為對工程建設不利或有不良影響的動力地質現象。它泛指地球外動力作用為主引起的各種對建設不利的地質現象。
6. 為何進行岩土工程勘察等級劃分?如何劃分?
答:等級劃分的目的是為了勘查工作量的布置。岩土工程勘察的等級是由工程安全等級、場地和地基的復雜程度三項因素決定的。
岩土勘察等級:工程安全等級(三級)、場地復雜程度等級(建築抗震穩定性、不良地質現象發育情況、地質環境破壞程度、地形地貌條件)、地基復雜程度等級(三級,一級地基最差)。
7. 工程安全等級,是根據由於工程岩土體或結構失穩破壞,導致建築物破壞而造成生命財產損失、社會影響及修復可能性等後果的嚴重性和工程類型來劃分的。
8. 場地復雜程度等級,是由建築抗震穩定性、不良地質現象發育情況、地質環境破壞程度和地形地貌條件四個條件衡量的,劃分為三個等級。場地條件包括:建築抗震穩定性、不良地質現象發育情況、地質環境破壞程度、地形地貌條件。
9. 岩土工程勘察工作劃分為:可行性研究勘察、初步勘察、詳細勘察。詳細勘察的目的,是對岩土工程設計、岩土體處理與加固、不良地質現象的防治工程進行計算與評價,以滿足施工圖設計的要求。
10. 工程地質測繪,是運用地質、工程地質理論,對於工程建設有關的各種地質現象進行觀察和描述,初步查明擬建場地或各建築地段的工程地質條件。將工程地質條件諸要素採用不同的顏色、符號,按照精度要求標繪在一定比例尺的地形圖上,並結合勘探、測試和其他勘察工作的資料,變質成工程地質圖。優點:工程地質測繪所需儀器設備簡單,耗費資金較少,工作周期又短。
11. 如何確定測繪范圍?有三方面確定,擬建建築為的類型和規模、設計階段、工程地質條件的復雜程度和研究程度。
工程測繪
12. 工程測繪比例尺選擇:取決於設計要求。選擇原則:(1)和使用部分要求提供圖件比例尺相當(2)與勘測設計階段有關(3)工程地質條件復雜程度和建築物類型、規模、重要性。
13. 工程地質測繪地層岩性研究的內容:(1)確定底層的時代和填圖單位(2)各類岩土層的分布、岩性、岩相及成因類型(3)岩土層的正常層序、接觸關系、厚度及其變化規律(4)岩土的工程性質。
14. 工程測繪地質構造研究的內容:(1)岩層的產狀及各種構造型式的分布、形態和規模(2)軟弱結構面(帶)的產狀及其性質,包括斷層的位置、類型、產狀、斷距、破碎帶寬度及充填膠結情況(3)岩土層各種接觸面及各類構造岩的工程特性(4)晚近期構造活動的形跡、特點及於地震活動的關系。
15. 在打比例尺工程地質測繪中,小構造研究具有重要的實際意義,因為小構造直接控制著岩土體的完整性、強度和透水性,是岩土工程評價的重要依據。
16. 地質結構:節理、斷層、褶皺
17. 地質測繪中地貌研究的內容:(1)地貌形態特徵、分布和成因(2)劃分地貌單元,地貌單元形成於岩性、地質構造及不良地質現象等的關系(3)各種地貌形態和地貌單元的發展演化歷史。
18. 岩土工程勘探的任務:
(1)詳細研究建築場地或建築地段的岩土體和地質構造;
(2)研究水文地質條件;
(3)研究地貌和不良地質現象;
(4)取樣及提供野外試驗條件;
(5)提供檢驗與檢測的條件;
(6)其他,如進行孔中攝影機孔中電視,噴錨直呼灌漿處理鑽孔。
19.岩土工程勘察常用手段:鑽探工程,坑探工程,地球物理勘探。(1)可行性研究勘察階段:工程地質測繪,多使用物探,鑽探和坑探主要用來檢驗物探成果和取得基準剖面(2)初步勘察階段:以鑽探為主,作原位測試和監測(3)詳細勘察階段:直接勘探及原位測試,復雜地質條件下多採用坑探。
20.回次:鑽進一定的進尺要提鑽取岩心的一個過程叫一個回次;
回次進尺:一個回次鑽進的米數成為回次進尺。
21.鑽探類型27頁,坑探類型32頁。
22.岩土工程勘探中常用的坑探工程有:探槽、試坑、淺井、豎井(斜井)、平硐和石門(平巷),前三種為輕型坑探工程,後三種為重型坑探工程。
23.地球物理勘探簡稱物探,是用專門的儀器來探測各種地質體物理場的分布情況,對其數據及繪制的曲線進行分析解釋,從而劃分底層,判定地質構造、水文地質條件及各種不良地質現象的一種勘探方法。
24.勘探工程布置的一般原則:
(1)勘探工作應在工程地質測繪的基礎上進行;
(2)無論是勘探的總體布置還是單個勘探點的設計,都要考慮綜合利用;
(3)勘探布置應與勘察階段相適應;
(4)勘探布置應隨建築物的類型和規模而異;
(5)勘探布置應考慮地質、地貌、水文地質等條件;
(6)在勘探線、網中的各勘探點,應視具體條件選擇不同的勘探手段,以便互相配合,取長補短,有機地聯系起來。
25.如何確定土樣的質量等級?根據某一級別的土樣所必須使用的器具和操作發放將土樣質量定性分為四級,並沒有定量標准。
26.土體原位測試,是指在岩土工程勘察現場,在不擾動或基本不擾動塗層的情況下對土層進行測試,以獲得所測土層的物理力學性質指標及劃分土層的一種土工勘測技術。
優點:(1)可在擬建工程場地進行測試,無需取樣,避免了鑽探取樣帶來的一系列困難和問題;(2)所涉及的土尺寸較室內試驗樣品要大得多,更能反映土的宏觀結構對土的性質的影響。
27.載荷試驗的主要優點是,對地基土不產生擾動,利用其成果確定的地基承載力最可靠、最有代表性,可直接用於工程設計。其成果用於預估建築物的沉降量效果很好。
28.靜力觸探試驗(CPT),是把具有一定規格的圓錐形探頭藉助機械勻速壓入土中,以測定探頭阻力等參數的一種原位測試方法。分機械式和電測式。按照探頭的類型,靜力觸探可以分為:單用(橋)探頭、雙用(橋)探頭,多用(孔壓)探頭。
29.動力觸探試驗(DPT),是利用一定的錘擊動能,將一定規格的探頭打入土中,根據每打入土中一定深度的錘擊數(或以能量表示)來判定土的性質,並對土進行粗略的力學分層的一種原位測試方法。
30.問答題:動力和靜力觸探的差異是什麼?
31.旁壓試驗(PMT),是岩土工程勘察中的一種常用的原位測試技術,實質上是一種利用鑽孔的原位橫向載荷試驗。(70頁PS曲線)
32.十字板剪切試驗(FVST),是用插入軟粘土中的十字板頭,以一定的速度旋轉,在土層中形成圓柱形破壞面,測出土的抵抗力矩,然後換算成土的抗剪強度。(79頁資料整理)
33.現場檢驗指的是在施工階段對勘察成果的驗證核查和施工質量的監控。包括:(1)驗證核查岩土工程勘察成果與評價建議(2)施工監理和質量控制。
現場監測是指在工程勘察、施工以至運營期間,對工程有影響的不良地質現象、岩土體性狀和地下水等進行監測,目的是為了工程的正常施工和運營,確保安全。包括:(1)施工和各類荷載作用下岩土反應性狀的監測(2)對施工或運營中的結構物的監測(3)對環境條件的監測。
34.深基坑開挖和支護的檢驗和監測內容:(1)對支護機構施工安設工作的現場監理(2)監測土體變形與支護結構的位移(3)對地下水控制設施的裝設及運營情況進行監測(4)對鄰近的建築物和重要設施進行監測。
35.岩土參數可分為兩類:一類是評價指標,用以評價岩土的性狀,作為劃分地層鑒定類別的主要依據;另一類是計算指標,用以設計岩土工程,預測岩土體在荷載和自然因素作用下的力學行為和變化趨勢,並指導施工和監測。對兩類指標的基本要求是可靠性和適用性。
舉例說明什麼是計算指標。
36.岩土工程勘察報告的基本內容:
(1)委託單位、場地位置、工作簡況,勘察的目的、要求和任務,以往的勘察工作及已有的資料;
(2)勘察方法及勘察工作量布置;
(3)場地工程地質條件分析;
(4)岩土參數的分析與選用;
(5)工程施工和運營期間可能發生的岩土工程問題的預測及監控、預防措施的建議(6)根據地質和岩土條件、工程結構特點及場地環境情況,提出地基基礎方案、不良地質現象整治方案、開挖和邊坡加固方案等岩土利用、整治和改造方案的建議,並進行技術經濟論證;
(7)對建築結構設計和監測工作的建議,工程施工和試用期間應注意的問題,下一步岩土工程勘察工作的建議等。
還有圖表和單項報告。
37.斜坡指地殼表部一切具有側向臨空面的地質體,是地殼表層廣泛分布的一種地貌形式。
38.崩塌一般發生在厚層堅硬脆性岩石。該岩石能形成高陡的斜坡,斜坡前緣由於應力重分布和卸荷等原因,產生長而深的拉張裂縫,並與其他結構面組合,逐漸形成連續貫通的分裡面,在出發因素作用下發生崩塌。
㈦ 地質事業單位考試試題跪求
試題沒找到,不過我找了這個,你看看吧
事業單位招考-地質專業考試大綱
《地質》專業考試大綱1.地質學(1)地球地殼、地幔、地核、地球的圈層構造,地殼的化學成分,地殼的岩石組成,地球的物理性質。(2)地質作用①內力地質作用:地殼運動,地震作用,岩漿作用,變質作用。②外力地質作用:風化作用,剝蝕作用,搬運作用,沉積作用,成岩作用。(3)礦物①礦物的概念;②礦物的形態;③礦物的化學性質;④礦物的物理性質,礦物的光學性質,礦物的力學性質;⑤礦物的其他性質;⑥礦物分類及常見礦物。(4)岩漿岩①岩漿活動:岩漿噴出作用,岩漿侵入作用;②岩漿岩的產狀;③岩漿岩的礦物成分和化學成分;④岩漿岩的結構和構造;⑤岩漿岩分類及主要岩類的代表岩石。(5)沉積岩①先成岩石的風化破壞,搬運,沉積,固結成岩;②沉積岩的礦物成分和化學成分;③沉積岩的結構和構造;④沉積岩分類及主要岩類代表岩石。(6)變質岩①變質作用的因素;②變質岩的基本特徵;③變質作用類型及其主要代表岩石。(7)構造地質①地殼運動的基本概念;②水平岩層,傾斜岩層和岩層產狀;③褶皺構造:褶曲要素及褶曲分類;④斷裂構造:斷裂構造類型、斷層要素、斷層分類,野外識別斷層的方法。(8)大地構造的基本概念①地槽——地台學說基本要點:地槽,地台,過台帶(區)的基本特徵。②地質力學基本要點:構造形跡,結構面,構造體系。③地窪學說基本要點:地台區活化、地窪區。④板塊構造學說基本要點:全球板塊劃分、板塊分界線、板塊構造學說的證據。(9)地震①地震的成因類型;②地震的發育過程;③震源、震級,烈度;④全球地震帶分布。(10)礦床①礦床的概念和分類;②內生礦床的類型及其基本特徵;③外生礦床的類型及其基本特徵。(11)地質時代單位,地質年代表①地層單位;②地質時代單位;③地層符號;④地質年代表。2.工程地質學(1)土和土體的工程地質性質①土的三相組成、土的礦物成分、土中的水和氣體、土的結構、構造及其特徵。②土的物理性質:土的比重、容重、含水性、孔隙度的定義、常見值、計算公式以及這三項物理性質指標間的關系。③土的力學性質:土的壓縮性、抗剪性和擊實性的概念、定律和計算公式;土的壓縮變形特點;地基的應力應變關系。④土的水理性質:粘性土的稠度、可塑性、脹縮性、崩解性的概念、指標、計算公式;土的液化概念、產生條件、危害性和識別方法。⑤土體的成因類型;殘積土體的主要工程地質特徵;軟土和人工填土的主要特徵;工程地基土的分類和各類土體的工程地質特性。
(2)岩石和岩體的工程地質性質
①岩石的物理性質:岩石的比重、容重、孔隙性、吸水性、軟化性;岩石軟化的因素及常見岩石種類的軟化系數。
②岩石的力學性質:岩石變形;岩石強度(抗壓、抗拉、抗剪強度);軟質岩石和硬質岩石的主要代表岩石及其強度值。
③岩體工程地質分類;岩石質量指標(R.Q.D)和岩體質量指標(M)分類的概念及質量評價。
(3)工程地質勘察
①工程地質勘察方法:工程地質測繪、工程地質物探和勘探、工程地質野外試驗、長期觀察的內容、資料整理及報告編寫。
②各類工程地質勘察:工程地質條件、工程地質問題的含義,各類地基基礎類型劃分,工程地基容許承載力的含義、確定方法。
③工程地質勘察的任務,勘察階段劃分及各階段的主要任務。
④地基土質改良方法及其基本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