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質工程 » 雲南省地質災害圖

雲南省地質災害圖

發布時間: 2021-01-21 19:49:58

① 雲南主要地質災害的成因和分布

雲南地質災害主要有地震
和山體滑坡
地震的主要原因是雲南正好在地震內帶上
和日本一樣
都是在容還太平洋火山地震帶上
常年4級以下的地震很多
山體滑坡是因為雲南山林過度開發
導致水土流失嚴重
連續幾天陰雨的天氣就會有大大小小的滑坡出現
主要分布
地震主要分布在雲南全境
除少數幾個城市少有
如下關(也就是大理了)昆明(市內)少有發生外
其他地區都常有發生

② 雲南省為避讓地質災害共搬遷近10萬人

據報道,近日雲南省國土資源廳發布通報稱,自2013年以來,我省已搬遷避讓受地質災害隱患威內脅容群眾5萬多戶、25萬餘人,據透露,今年搬遷10萬人,截至6月28日,今年我省共發生地質災害14起,無人員傷亡,直接經濟損失1178.2萬元。

據介紹,解決地質災害威脅的最好辦法是搬遷,雲南省自2013年以來,已搬遷避讓受地質災害隱患威脅群眾5萬多戶、25萬餘人,據透露,2017年一共搬遷了10萬人。

③ 據中國地震台網消息,2012年6月24日15時59分在雲南、四川兩省交界處(見圖6)發生5. 7級地震,震源深度11


小題復1:A
小題2:D

④ 雲南地質災害情況

沒事~~大理 麗江 香格里拉一線是雲南滇西北游的主線。到了昆明可以先到香格里拉,順著麗江-大理玩回來,也可以反過來玩。
這條線上,麗江到香格里拉斷的路況可能會因為雨季而有所影響,但頂多也就是山多彎急路滑而已。不會出現嚴重的地質災害。
要知道,這些都是全國聞名的風景旅遊勝地,地質情況惡劣的地方經過那麼多年,下大力氣的整治,完全可以忽略了。
放心的去玩吧!
友情提示:平原地方來的朋友,玩這條線,注意要休息好,否則身體素質不太好的童鞋會被高原反應折磨的(乏力,呼吸急促,口乾等)嘎嘎。

⑤ 「8·」 雲南省魯甸縣地震次生地質災害

1 基本情況

2014年8月3日16時30分在雲南省昭通市魯甸縣(北緯27.1°,東經103.3°)發生6.5級地震,震源深度12km,餘震1335次。地震發生後,黨中央國務院、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對抗震搶險救災工作做出統一安排。各級國土部門其實啟動應急預案,部、省、市工作組和專業隊伍趕赴災區,開展地震地質災害應急排查和搶險救災工作。

截至2014年8月8日15時,地震共造成617人死亡,其中魯甸縣526人、巧家縣78人、昭陽區1人、會澤縣12人;112人失蹤,3143人受傷,22.97萬人緊急轉移安置。

2 地震地質災害排查

本次排查工作自8月4日開始,排查工作覆蓋了烈度Ⅵ度以上615個行政村共7956個村民小組,涉及4縣1區56個鄉鎮,排查總面積 10037km2,排查路線25558km,共排查地質災害隱患點1769處,轉移避險安置人員19486人/次,重點排查了學校537所,溝口223處、集市77個、廠礦企業21個、排查臨時、過渡安置點667個,排查部隊營地22處。

2.1 自然環境與經濟社會概況

地震災區處在滇東岩溶高原面至金沙江底的河谷斜坡地帶,總體地勢遞降幅度大,屬金沙江流域,江河縱橫排列,地形切割較強烈,高差巨大。西部五蓮峰山地海拔3000~3500m,最高峰葯山海拔4040m,金沙江谷底海拔600~700m。為高原季風氣候,局地暴雨多發。南北、北東及北東東向斷裂及梳狀褶皺為主體構造,從元古界到中生界各地層碳酸鹽岩與碎屑岩呈條帶狀相間出露,地層岩性變化大。山高坡陡谷深,鬆散土石廣布,人口密度大,人類活動強烈,地質環境脆弱。

2.1.1 交通位置

魯甸地震災區位於雲南省東北部昭通市魯甸縣龍頭山鎮,地處雲、貴、川三省結合部,魯甸縣距省會昆明市447km,距昭通城27km,昆水公路和213國道穿越縣境。昭通素有「咽喉西蜀,鎖鑰南滇」之稱,處於昆明、成都、貴陽、重慶等中心城市經濟社會發展輻射的交匯點,位於國家規劃的「攀西—六盤水經濟開發區」腹心地帶,是雲南的北大門和滇、川、黔三省經濟、文化的交匯重地。隨著內昆鐵路的建成通車,由公路、鐵路、航空、水運組成的立體交通網路已具雛形,昭通為雲南連接長江經濟帶和成渝經濟區的重要門戶,是內地入滇乃至南下東南亞、南亞的便捷通道,區位優勢逐步凸現(圖1)。

圖9 紅石崖崩塌特徵圖

4.1.4 威脅對象

本次地震調查區附近受損嚴重,其中李家山村及王家坡尤為嚴重,目前已死亡36人,失蹤27人,受傷37人。

該崩塌點直接威脅到紅石岩下部居民,同時威脅到堰塞湖庫區內的居民、紅石岩電站以及堰塞湖下游巧家縣小河集鎮、多個梯級電站和河道兩側的居民。該崩塌點一旦再次發生失穩或堰塞湖發生潰決,將可能造成極大的人員傷亡經濟損失,受威脅人數為1438人,目前已經緊急撤離,根據《滑坡防治工程勘查規范》(DZ/T0218-2006)表6,該崩塌危害對象等級劃分為一級。

4.2 災害體發展趨勢預測

截至8月5日下午六點,紅石岩崩塌形成的堰塞湖回淤長度已達約15km,而且水位正以30~50cm/h的速度上升,經調查及估算,在不發生明顯集中降雨的情況下,牛欄江的匯水量約40~50m3/s。

堰塞體下游沿岸有巧家縣小河集鎮、分散居民以及多個梯級電站,該堰塞湖對下游居民的生命財產造成了極大的安全隱患。

堰塞湖已導致牛欄江沿岸斜坡下部的多處居民聚居點被淹沒,且水位還在不斷的上漲。崩塌堆積體形成的堰塞湖在不斷增大的水壓力作用下,尤其考慮到餘震以及強降雨等不利狀況,堰塞體發生潰決的可能性較大,發展趨勢趨於不穩定,應立即採取應急除險措施。

另外,目前紅石岩崩塌點中下部坡面堆積大量塊石,且紅石岩崩塌失穩區後緣岩土體在本次地震作用下必然存在大量的裂縫,坡體穩定性較差,在餘震、降雨等工況下,發生進一步失穩滾落堰塞湖庫區內的可能性較大,應加強對坡面崩塌堆積體的監測和預警,防止進一步失穩造成影響。

4.3 崩塌發生原因分析

初步分析該崩塌發生的原因主要為:

(1)「8·03」強烈地震是導致本次崩塌發生的主要原因,地震誘發了該災害點岩體的大量失穩,崩塌堆積體堵塞河道形成堰塞湖。

(2)由於該災害點處於高山峽谷地貌單元,坡體高陡,臨空面發育,風化卸荷裂隙發育,造成坡體表面的岩土體極其破碎,在地震、降雨等外營力作用下,容易發生失穩。

(3)該區地質構造活動強烈,地質條件復雜,使得該區域的岩土體結構鬆散,坡體穩定性較差,發生崩塌、滑坡等地質災害的可能性較大。

4.4 下一步工作建議

基於以上分析,提出以下工作建議:

由於目前處於不穩定狀態,特別水位在持續上升,需及時處理否則將對下游村莊及電站造成極大危害。

(1)首先組織堰塞湖庫區以及堰塞湖潰決可能影響范圍之內的居民、集鎮、廠礦區人員進行撤離,保證受威脅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

(2)加強對堰塞湖上游水量的監測,尤其是在降雨等不利條件下,對堰塞湖的蓄水狀況進行實時分析。

(3)組織協調下游梯級電站進行庫容儲備,防止突發情況的發生對下游造成嚴重危害。

(4)加強對堰塞湖庫區斜坡的變形監測,防止庫區新滑坡、崩塌等地質災害的發生對堰塞湖造成不利影響。

(5)盡快對該堰塞體進行處理,保證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

⑥ 雲南地質災害的成因包括哪幾個方面

來雲南地質災害的源成因:
1、板塊運動,是雲南省地質災害的主要原因。雲南處於太平洋、印度洋、亞歐三大板塊交匯處,形成高山、河谷的落差大,易發生地震、洪災、泥石流等地質災害。
2、受季風和熱帶氣旋影響,導致雲南多雨現象。雲南省受印度洋西南季風、太平洋水汽影響,導致每年9月,雲南就進入雨季,而且誘發洪災、泥石流。
3、森林遭到砍伐或利用不合理,導致植被破壞嚴重!特別是西雙版納,出現大面積砍伐熱帶雨林的情況。泥石流,不是雨量大導致的主要原因,是植被破壞了,土壤經不起雨水沖刷而致使泥石流多發。

⑦ 雲南省地質災害搬遷補償是多少

一、補助標准

一般搬遷戶:省級補助2.5萬元+市級補助1.5萬元+縣級補助1.2萬元=5.2萬元/戶。古內藺敘永搬遷容戶及其他區縣貧困搬遷戶:省級補助3.0萬元+市級補助1.5萬元+縣級補助1.2萬元=5.7萬元/戶。

二、實施流程:

由各區縣政府組織專業調查單位對地質災害隱患進行調查核實,相關調查成果經專家審查通過後,各區縣據此將符合條件的危險區農戶納入《區縣地質災害避險搬遷安置規劃》,報市政府批准。各區縣國土資源局根據搬遷安置規劃分年度逐級向省國土資源廳申報地質災害避險搬遷安置任務,編制年度實施方案,報區縣政府批准組織實施。

⑧ 雲南那個地方容易發生水災:地理知識差,求高手解答。

雲南那裡都容易發生水災的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