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數據地質災害
A. 大數據代理需要具備什麼資質
您好!大數據中心是近幾年才發展起來的,僅2011年到年上半年全國共規劃建設數據中心255個,已投入使用173個,總用地約713.2萬平方米,總機房面積約400萬平方米。數據中心建設條件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一、能源供應:數據中心三分之一以上的預算將是環境成本。數據中心約60%的資產支出和50%的運營成本都與能源有關。在確保高性能的同時,將冷卻散熱降至最低是雲數據中心實現「綠色」所必須要做的,這就要求更科學、更合理的供電方式和製冷系統的配置。
二、氣候因素:雖然氣溫、台風、洪水、乾旱等自然氣候因素都是雲數據中心布局的影響因素,但溫度條件是需要重點考慮的氣候因素。所在地的常年平均氣溫是影響雲數據中心能耗的決定性因素之一,甚至是決定PUE高低的重要因素。
三、地質條件:地殼穩定,發生地質災害的可能性小,為數據中心的階段內的穩定運營提供保證。
目前我國數據中心產業雖然已經開始呈現出向規模化、集中化、綠色化、布局合理化發展的趨勢,也涌現出一些成功的案例。比如鄂爾多斯大數據中心,該數據中心機房嚴格按照國際領先的行業設計標准,集IDC設計理念和綠色節能技術於一體,與世界一流IDC保持同步,能夠為全社會提供同等級服務的數據中心。
B. 中國將建設哪些大數據工程
大數據(big data),是指無法在可承受的時間范圍內用常規軟體工具進行捕捉、管理和處理的數內據集合容。
有人把數據比喻為蘊 藏能量的煤礦。煤炭按照性質有焦煤、無煙煤、肥煤、貧煤等分類,而露天煤礦、深山煤礦的挖掘成本又不一樣。與此類似,大數據並不在「大」,而在於「有用」。價值含量、挖掘成本比數量更為重要。對於很多行業而言,如何利用這些大規模數據是成為贏得競爭的關鍵。
大數據的價值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對大量消費者提供產品或服務的企業可以利用大數據進行精準營銷;
2) 做小而美模式的中長尾企業可以利用大數據做服務轉型;
3) 面臨互聯網壓力之下必須轉型的傳統企業需要與時俱進充分利用大數據的價值。
C. 大數據用於自然災害的預警在哪些方向
自然災害是指由於自然異常變化造成的人員傷亡、財產損失、社會失穩、資內源破壞等現象或容一系列事件。它的形成必須具備兩個條件:一是要有自然異變作為誘因,二是要有受到損害的人、財產、資源作為承受災害的客體。
自然災害主要包括氣象災害(台風、暴雨、乾旱、洪澇、風暴潮、海嘯等)和地質災害(地震、滑坡、泥石流、地面沉降等)。
D. 為什麼開采地下水易造成地裂縫、地面沉降、地面塌陷等地質災害
地下水存在於裂縫、溶洞內,開采後會造成頂板壓力過大,造成頂板垮落、沉陷等地質狀況,相應的會引起地面上的沉降、塌陷等一系列地質災害。
E. 目標與框架
信息技術將繼續向高性能、低成本、普適計算和智能化等方向發展,尋找新的計算與處理方式和物理實現是未來信息技術領域面臨的重大挑戰。隨著雲計算、大數據及移動GIS技術等一系列新興技術的發展,由遙感、地理信息技術及資料庫等傳統地質信息技術構成的地質信息技術體系將不斷融入新興的高新技術,從而促進地質調查、礦產勘查及地質災害預警等行業的發展,進而形成新的地質信息技術體系,新的地質信息技術體系又指導和規范地質相關行業的發展和應用,從而形成良性發展機制。
(1)總體目標
結合國際技術發展趨勢、我國的技術現狀與需求,展望2030年,我國地質信息技術發展的總體目標是:突破國土資源信息化應用方法和技術,融合大數據等高新技術,結合傳統地質信息技術,組成新的地質信息技術體系,實現地質信息共享服務。地質信息技術基本滿足地質工作的需求,從而提高國土資源管理和服務水平。通過發展「地質信息高新技術」,構建「地質信息技術標准體系」,打造「地質信息共享服務平台」。地質信息技術發展路線圖見表4-2。
表4-2 地質信息技術發展路線
(2)階段目標
第一階段(2015~2016年):對地質信息技術的應用趨勢進行分析。包括智慧地球,智慧勘探,「一張圖」對雲計算、大數據等高新技術在地質信息行業中的應用進行可行性分析,對大數據、雲計算等高新技術的概念、原理、應用有一個深層次的認識,深化地質信息技術發展與應用的頂層設計研究。
第二階段(2017~2020年):對三維GIS、大數據等為代表的高新技術進行深入研究,融合新興高新技術和地質信息傳統技術,從而使我國的地質信息技術體系及其標准規范與國際接軌。通過關鍵技術的深度集成,為全國四級「橫向整合,縱向貫通」的國土資源信息化總體格局提供技術保障。
第三階段(2021~2030年):整體推進,全面提升地質信息共享,完善服務體系。深入研究與突破與地質信息相關的關鍵技術,實現高新技術在行業中的全面應用。通過對核心技術的研究,打造基於大數據的地質信息服務平台等一系列具有現代高技術含量的服務與信息共享平台,從而全面提升地質信息技術對地質各行業的指導和促進作用,大幅度提高我國地質信息化水平。
F. 貴州八月份天氣地質災害多嗎
貴州,簡稱「黔」或「貴」,地處西南腹地,與重慶、四川、雲專南、廣西相接屬壤,是西南地區陸路交通樞紐。轄貴陽市、遵義市、六盤水市、安順市、銅仁市、畢節市、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興義市)、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凱里市)和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都勻市)。
貴州位於中國西南部高原山地,境內地勢西高東低,自中部向北、東、南三面傾斜,平均海拔在1100米左右,全省地貌可概括分為: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四種基本類型,高原山地居多,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說,是全國唯一沒有平原支撐的省份。
貴州是古人類發祥地之一,早在24萬年前就有人類居住、活動,有舊石器時代早期的「黔西觀音洞文化」,晚期直立人的「桐梓人」,早期智人的「水城人」和「盤縣大洞人」,晚期智人的「興義人」、普定「穿洞人」、桐梓「馬鞍山人」、「白岩腳洞人」和安龍「觀音洞人」。境內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四季分明、春暖風和、雨量充沛、雨熱同期。是世界上岩溶地貌發育最典型的地區之一,有絢麗多彩的喀斯特景觀。
貴州是首個國家級大數據集聚發展示範區,以貴陽、遵義、貴安新區、為中心建設大數據基地。
G. 大數據中心建設需要具備哪些條件
您好!大數據中心是近幾年才發展起來的,僅2011年到2013年上半年全國共規劃建設數據中心255個,已投入使用173個,總用地約713.2萬平方米,總機房面積約400萬平方米。數據中心建設條件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一、能源供應:數據中心三分之一以上的預算將是環境成本。數據中心約60%的資產支出和50%的運營成本都與能源有關。在確保高性能的同時,將冷卻散熱降至最低是雲數據中心實現「綠色」所必須要做的,這就要求更科學、更合理的供電方式和製冷系統的配置。
二、氣候因素:雖然氣溫、台風、洪水、乾旱等自然氣候因素都是雲數據中心布局的影響因素,但溫度條件是需要重點考慮的氣候因素。所在地的常年平均氣溫是影響雲數據中心能耗的決定性因素之一,甚至是決定PUE高低的重要因素。
三、地質條件:地殼穩定,發生地質災害的可能性小,為數據中心的階段內的穩定運營提供保證。
目前我國數據中心產業雖然已經開始呈現出向規模化、集中化、綠色化、布局合理化發展的趨勢,也涌現出一些成功的案例。比如鄂爾多斯大數據中心,該數據中心機房嚴格按照國際領先的行業設計標准,集IDC設計理念和綠色節能技術於一體,與世界一流IDC保持同步,能夠為全社會提供同等級服務的數據中心。
H. 認識大數據對減輕地震災害有什麼意義
1、經過汶川大地震,使我們對生命有了新的認識——這句話的問題在於沒有主語。版可以改成「經過汶權川大地震,我們對生命有了新的認識」或「汶川大地震使我們對生命有了新的認識」歡騰的人群以前所未有的熱情來擁抱和迎接聖火——人擁抱聖火是會燒傷的~呵呵個人意見哈,是改成「歡騰的人群以前所未有的熱情來迎接聖火」或「歡騰的人群以前所未有的熱情迎接聖火,以擁抱迎接火炬手」
I. 數博會召開地貴陽今年大數據產業發展較好,主要是考慮了當地哪些優勢條件
1.成本低廉。貴州地處我國中西部地區,經濟相對落後,無論是人力、能源、還是用地,貴州相較於其他大型城市,都有無可比擬的價格優勢,可以大大減少數據中心運營的成本,這對於初始投資可節約一筆資金。
2.運營的成本。貴州地處雲貴高原,夏季平均氣溫約25℃,冬季平均氣溫約10℃,氣候宜人,這對於數據中心這種散熱大戶來說,本身就是節約了一大筆電費。再者貴州的水利資源豐富,其電價較東部地區發達省份的電價也有巨大的優勢。
3.自然條件優越。了解數據中心的人都清楚,數據中心承載著海量的數據,伺服器過熱是家常便飯,因此如何更好的給伺服器散熱,就成了運營數據中心的首要問題。貴州水資源豐富,且年平均溫度在15℃左右。既可以為伺服器散熱和發電提供充足的水資源,又擁有足夠的低溫的客觀環境來保障散熱。
4.環保指標有保證。此次協議的達成,蘋果方面做出承諾,與全球其它的蘋果數據中心一致,中國的數據中心也將100%採用可再生清潔能源供電。據了解,貴州省內有9個規模不一的水力發電站,可以充分保證能源的清潔與環保。
5.安全因素。數據中心屬於重資金投資項目,數據中心等級不同,建築結構、安全性、電氣、製冷、防火系統都會不同,建造成本必然不同。數據中心造價昂貴,因此數據中心的安全性就顯得非常重要。貴州地處我國雲貴高原,遠離環太平洋地震帶、歐亞地震帶之間,地質災害就少,基本不會發生大地震這類情況,所以地質上的安全是大家選擇貴州的一大因素。
6.貴州政府的政策支持,和大力扶持。任何產業的發展其實還是離不開當地政府的政策支持的,貴州省為了設立大數據中心,特別規劃出了一個貴安新區出來,在政策、土地以及稅收上給予各種優勢措施來吸引企業的落戶,而且貴安新區也成為了全國第八個國家級高新區。貴州為此還匯編了一個各類招商引資的優惠政策刊目,如果都達標,每年可以為企業節約幾千萬甚至上億的資金。而且在貴州建設數據中心都是會有國家的補貼還有支持的,這在國內的其他地市也是沒有的,再者還有一方面的原因就是,貴州也是比較重視大數據這方面的研發還有發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