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質工程 » 我國地質災害主要有台風么

我國地質災害主要有台風么

發布時間: 2021-01-21 11:28:34

1. 我國主要地質災害的分布與我國地形、地勢特徵的什麼有關

首先我國地形西高東低,北高南低,多山地,丘陵,荒漠化嚴重,處於亞歐板塊的交界帶,

2. 影響我國的主要地質災害

我國地質災害主要有火山、地震災害,山體崩塌、滑坡、泥石流等;乾旱、洪澇、台風、冰雹、暴雪、沙塵暴等屬於氣象災害,水土流失、大氣污染屬於環境問題.
故選:C.

3. 我國的自然災害包括哪些

中國國土空間上抄常見的自然災害種類繁多,主要包括洪澇、乾旱災害,台風、冰雹、暴雪、沙塵暴等氣象災害,火山、地震災害,山體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風暴潮、海嘯等海洋災害,森林草原火災和重大生物災害等。自然災害是地理環境演化過程中的異常事件,卻成為阻礙人類社會發展的最重要的自然因素之一。

4. 我國常見的自然災害氣象災害如什麼什麼等地質災害主要有什麼什麼的

考點: 各類地形對復經濟和生活制的主要影響 專題: 分析: 通過學習可知,我國常見的自然災害和地質災害分別是:乾旱、洪澇、台風、寒潮、地震、滑坡、泥石流等. 寒潮、乾旱、洪澇、台風都屬於自然災害,地震、火山屬於地質災害.故選:A. 點評: 我國山區還有那些地質災害?山區常見的自然災害有山洪、泥石流、崩塌、山體滑坡等.

5. 我國有哪些自然災害發生得頻繁而又嚴重呢

自然災害分為復氣象災害和地質制災害,氣象災害和地質災害在我國均有發生。
中國主要氣象災害:台風,洪澇,乾旱,沙塵暴,寒潮等;
中國主要地質災害:地震,泥石流,滑坡。
以上這幾種自然災害對我國影響較大,每年都會對國民生命財產造成嚴重影響。

6. 我國的地質災害主要有哪些

在我國復,主要的地質災害制包括地震、崩塌、滑坡、泥石流、水土流失、地面塌陷、地裂縫、土地沙漠化、火山爆發等,其中除了地震、火山爆發、龍卷風、台風等災害外,其他大多數地質現象都是由人為因素引發的。

其中,崩塌、水土流失及火山爆發是主要地質災害。

崩塌是陡斜坡上岩土體在重力作用下突然脫離母體崩落、滾動、堆積在坡腳或溝谷的地質現象,分為土崩、岩崩和山崩。崩塌會使建築物、居民點、公路等被破壞或掩埋,有時還會使河流堵塞形成堰塞湖,這樣就會將上游建築物及農田淹沒。

水土流失是不利的自然條件與人類不合理的經濟活動相互作用的結果。地球上人類賴以生存的基本條件就是土壤和水分。水土流失破壞地面完整,降低土壤肥力,造成土地硬石化、沙化,影響農業生產,威脅城鎮安全,加劇乾旱等自然災害的發生、發展,導致群眾生活貧困、生產條件惡化,阻礙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火山是一種奇特地質現象,地底岩漿有大量揮發成分,上覆岩層圍壓使揮發成分溶解在岩漿中無法溢出,當岩漿上升靠近地表時壓力減小,揮發部分被急劇釋放,形成火山噴發。

7. 我國的自然災害

我國來是世界上自然災源害嚴重的國家之一,尤其以氣象災害嚴重。歸納起來有:

1、氣象災害:
我國最嚴重的氣象災害是洪澇災害,特別是長江中下游地區的洪澇災害最集中、最頻繁、最嚴重。
旱災,我國東部絕大部分地區一年四季都有發生,尤其以夏旱最突出、最嚴重。
我國范圍最廣氣象災害是寒潮,一次寒潮爆發,全國除青藏地區、海南外都會受影響。
破壞強度最大的氣象災害是台風,閩浙台是我國台風的多發地區。

另外還有冰雹、沙塵暴等等

2、地質災害: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陷地裂等等

3、地震災害

4、另外還有風暴潮、災害性海浪、海嘯、赤潮等海洋災害;農作物及森林生物災害和森林火災等等

8. 發生在我國的自然災害有哪幾種

我國是世界上自然災害最嚴重的少數國家之一,平均每年造成近2萬人死亡,直接 經濟損失高達國家財政收入的1/4至1/6。而且,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人類活動的增 強,自然災害的損失還在以更快的速度增長,進入90年代已達到每年上千億元的水平, 給人民生命財產帶來了巨大損失,嚴重影響了我國的可持續發展。
中國歷史地震中的72次特大地震
①乾旱

中國大陸大部分地區屬亞洲季風區。東部、中部是農業乾旱集中發生地區。水土資源組合的不平衡,也是造成中國大陸乾旱缺水的原因。中國大陸的降水量自東南沿海向西北地區遞減,東南地區降水量不少,降雨季節分配甚不均勻。

華北地區、西北地區、江淮之間、華南及雲南是乾旱嚴重發生地區。秦嶺、淮河以北春旱突出,有時春夏連旱或春夏秋連旱;長江中下游地區主要是伏旱或伏秋連旱;西南地區多冬春旱;華南地區秋冬春常有旱情;西北地區和東北地區的西部常有旱情。
②雨澇

中國東部有幾個暴雨多發區:(1)東南沿海到廣西,包括台灣、海南,高強度的日暴雨量超過500毫米;(2)遼東半島到海河、黃海、淮河和長江中下游地區,日暴雨量400毫米以上;(3)四川盆地,日暴雨量300毫米以上。

③洪水

中國大陸暴雨洪水是洪水災害的主要原因,少部分是由於融冰、融雪造成的。高強度、大范圍、長時間的暴雨常常形成洪水,中國東部七大江河是主要行洪區,有74萬平方公里的國土面積地面處於江河洪水位以下,佔全國40%的人口、35%的耕地、60%的固定資產受到洪水的威脅。

④地震

中國大陸是地震的多發區,平均10年一次8級地震、2年3次7—7.9級地震、每年6次6—6.9級地震。大陸區有32.5 %國土,46%城市位於Ⅶ度地震嚴重危害的地區。

⑤熱帶風暴

中國是世界上少數幾個受台風影響嚴重的國家之一。每年從西北太平洋生成的台風,平均有7個在中國大陸登陸,最多時達到12個。登陸時間在每年的5-10月。隨著中國大陸沿海地區的經濟發展,熱帶風暴的災損迅速增長。

⑥地質災害

地質災害主要包括崩塌、滑坡、泥石流及地面沉陷。地質災害主要發生在地勢陡變的山緣地帶。

泥石流和滑坡的發生,具有明顯的季節性,多與暴雨相隨。西南地區多集中於6-9月,;西北地區及河北北部暴雨多在7-8月。
⑦農業病蟲害

威脅中國農作物重要的病蟲草害多達1 300多種,其中病害550多種,蟲害700多種,惡性雜草80多種。

損失最大的小麥銹病,主要分布在華北、西北、淮北等北方冬麥區和四川、雲南的西南麥區。

小麥赤霉病主要分布在淮河以南和長江流域及黑龍江墾區。

麥類白粉病以長江流域和西南地區為重。

稻瘟病在中國各地稻區都有發生。

⑧林業病蟲害和森林火災

據1983年全國森林病蟲害普查結果,中國有森林害蟲5 020種,病害2 918餘種,鼠類16餘種,總計8 098種以上。在全國范圍內成災的病蟲害有100餘種。中國松毛蟲共有27個種和亞種。平均每年松毛蟲發生面積為

260萬公頃,約佔全國森林病蟲害發生面積的三分之一。

森林火災:中國森林火災主要發生在東北、內蒙古林區,西南林區,南方林區,北方零散林區。主要發生時間在春冬兩季。

9. 我國的地質災害包括哪些

地質災害就是由自然或人為因素的作用引起的、對人類生命
財產、環境造成回破壞和損失的地答質作用(現象)。按致災速度,可分
為突發性和緩變性兩大類。前者如地震、崩塌等,後者如地面沉降、
水土流失等。
我國常見的地質災害有地震、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沉
降、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等。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