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國西南地區是地質災害的多發區,在雲南貴州於什麼等省接壤地帶,形成了什麼什麼什麼為主的災害系統
從地質學上來說抄,雲貴高原地區屬典型的高原喀斯特地貌,生態環境比較脆弱,最主要的自然生態環境問題是植被覆蓋率低,石漠化現象較為嚴重,環境承載力較差。易發生泥石流,滑坡。
從板塊移動學說方面來看,雲貴地區屬於印度洋板塊和亞歐板塊交接處,由於板塊擠壓,地質結構很不穩定,易發生地震。
2. 西南地區地質災害多發的原因是什麼
我國西南地區:1.地表崎嶇不平,岩層破碎;2.地勢起伏大,地質條件不穩固;3.位於夏季風的迎風坡,降水多,流水侵蝕嚴重。易發生滑坡、泥石流等災害。
(望回答被採納,謝謝)
3. 我國西南地區地質災害頻繁
1、C 2、D 3、B
4. 讀圖12「中國西南地區地質災害的致災與成災機制結構圖」和相關材料,回答下列問題。(18分) 材
(1)A:地震;抄B:滑坡、泥石流。(6分) (2)位於板塊交界處,地殼活躍;多山,地形復雜,地表不穩定;受季風影響,暴雨集中(可依據結構圖回答,合理即可)。(6分) (3)實施護坡工程;植樹造林,改善生態環境;加強地質災害的監測、預報和管理; 建立、健全減災工作的政策法規體系;積極開展防災、減災的宣傳教育,提高公 眾的減災意識等(任答三項,合理即可)。(6分)
5. 西南地區成為地質災害多發區的原因
解析:抄 解析: 地質災害的發生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為原因,自然原因從地質構造、地形、降水等方面分析,人為原因則主要考慮人類不合理的經濟活動。 答案:自然原因:①地質構造復雜,地殼活動強烈,多地震,誘發滑坡、泥石流。②地貌類型多、地勢起伏大,易發生滑坡。③降水多,多暴雨,易發生泥石流。人為原因:①對山區的不合理開發,破壞植被,誘發泥石流。②開礦等不合理的大規模的工程活動,誘發滑坡。③西南地區的人口和財產的不斷增加,導致地質災情日益嚴重。
6. 西南地區是地質災害多發區,為什麼四川盆地少滑坡和泥
我國西南地區是地質災害多發區,但四川盆地滑坡和泥石流發生次數很少,原因是: 四川內盆地,地勢容相對比較平坦。四川盆地可明顯分為邊緣山地和盆地底部兩大部分,其面積分別約為10萬多和16多萬平方公里。邊緣山地多中山和低山。 四川盆地囊括四川省中東部和重慶大部,又稱信封盆地、紫色盆地,總面積約26萬多平方千米,由青藏高原、大巴山、巫山、大婁山、雲貴高原環繞而成,周圍山地海拔多在1000米~3000米之間,面積約為10萬平方千米,中間盆底地勢低矮,海拔200米~750米,面積約為16萬平方千米,因此可明顯分為邊緣山地和盆底部兩大部分。邊緣山地區從下而上一般具有2~5個垂直自然帶。
7. 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從圖中可以看出,我國西南地區是地震和泥石流的多發地區,在川、滇、黔交界地
(1)現代地抄殼活動襲強烈,地震頻發;由於地殼活動強烈,山體斷裂發育,岩石破碎,風化嚴重;干濕季分明,暴雨集中 (2)泥石流滑坡(3)人口快速增長和經濟密集發展,加之人類對自然環境破壞日益嚴重(4)①做好地質災害的科學研究,建立災情監測預警系統;②加強地質災害的管理,建立健全減災工作的政策法規體系;③實施一些預防措施等。
8. 西南地區地質災害多發的原因是什麼
第一、地處我國西南地區,在地中海-喜馬拉雅火山地震帶上,地殼活躍。多地震、火版山活動。 第二、地形崎嶇權、山地面積廣大,在一、二階梯交界處,水流速度快,容易發生地質災害。 第三、降水多,植被少,岩石破碎,地表承載能力差。
9. (28分)四川省地處亞熱帶濕潤氣候區,是我國地質災害的多發區,也是西南地區重要的工農業生產基地。閱讀
(1)垂直(2分)滑坡/崩塌/泥石流(2分)降雨(2分) (2)東多西少(2分)沿河布局(2分) (3)板塊交界處,地殼活動頻繁。(2分) (4)東(2分)地形(2分) (5)第二(2分)第三(2分) (6)優勢:氣候濕潤,河流流量大,地勢急,河床落差大,水力資源豐富;水系眾多,峽谷多,適宜建壩的地址多(可梯級開發);人口分布少,建站動遷居民少。(答2點得4分) 困難:地質條件復雜,多斷裂帶;雨季降水集中,影響施工;高山峽谷,交通不便,物資運輸與後勤保障困難(答2點得4分)
10. 我國西南地區自然災害為何多發生
從自然和復人文兩個方面去答: 自然:制1.板塊位置:位於板塊交界地帶,地殼活躍,多發地質災害 2.地形:地表崎嶇,坡陡谷深,易發泥石流等 3.岩性:石灰岩為主,已被流水溶蝕,水土流失嚴重;且地表水不易存留,易乾旱 4.氣候:降水集中,多暴雨,易發泥石流;降水變率大,易發乾旱和洪澇等氣象災害 5.植被:植被覆蓋率低,對地表保護能力差 人文:人類生產和生活活動,一方面導致地表變得疏鬆,另一方面導致植被破壞;如:毀林開荒、開采礦石等,加劇了自然災害。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