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質工程 » 汶川地震地質災害研究

汶川地震地質災害研究

發布時間: 2021-01-18 05:27:58

中國地質科學院對「5·」汶川地震的快速反應與調查研究

2008年5月12日14時28分,在青藏高原東緣龍門山地區發生了汶川級強烈地震,成為繼2001年11月14日昆侖山口西8.1級地震之後在中國大陸發生的又一次強烈地震,造成了慘重的人員傷亡和巨大的財產損失。

面對「5·12」汶川8級地震突發災害,中國地質科學院組織專家,最先對發震動力學背景進行了科學分析,第一時間奔赴震中地區開展地表破裂變形與地震地質災害調查。隨後組織來自院本部、地質研究所、水文地質環境地質研究所和地球物理地球化學勘查研究所的80餘位科學家,系統開展地震科學鑽探選址、活動斷裂與地震變形觀測、地應力測量、地質災害地面調查、堰塞湖與水工環綜合評價。6位專家參加國家汶川地震專家委員會,編輯出版《汶川地震災區地震—地質災害圖集》,組織召開汶川地震動力學分析研討會,2位專家參加國土資源部抗震救災前方指揮部工作。在第33屆國際地質大會期間,組織汶川地震大型展覽,應邀作汶川地震、地震科學鑽、地表破裂等學術報告,受到國際同行的高度關注。組織申報汶川地震斷裂帶科學鑽探工程,2008年11月第一口地震科學鑽開工;組織落實國家專項、「973」課題、地質調查項目等科研任務,有效地調整了面向地質災害的學科結構和人才布局。

在2008年度科技成果匯報交流暨十大科技進展評選會,許志琴院士作汶川大地震發震背景與科學鑽探報告,董樹文、吳珍漢研究員作汶川大地震中國地質科學院的快速反應報告,評委會將「5·12汶川地震後中國地質科學院的快速反應與調查研究」評選為中國地質科學院2008年度科技特別進展。

中國地質科學院領導為首批赴震區調查組送行

第一時間組織開展發震動力學背景分析和地震地質災害考察

「5·12」汶川地震發生後,中國地質科學院專家以高度的責任心,最先對發震動力學背景進行了科學分析;5月14日董樹文、張岳橋研究員等科學分析了汶川地震發生動力學背景,彭華研究員等報道了汶川地震前地應力異常資料,並通過中國地質調查局《汶川地震簡報》(2,3)上報國土資源部。2008年5月15日許志琴、董樹文等參加中國地質調查局汶川地震機制會商會,討論了地震背景和機理。2008年5月18日通過新華社面向國內外發布發震構造背景、地震破裂性質和餘震長期活動的科學報告,全國各媒體紛紛轉載。

2008年5月16~24日,院組織以董樹文副院長為領隊,由吳珍漢研究員、張岳橋研究員、張永雙研究員、陳正樂研究員、楊農研究員、雷偉志副研究員、石菊松博士、施偉博士共9位專家組成的中國地質科學院地震地質災害考察隊,爬跋山涉水、風餐露宿,冒著生命危險,克服重重困難,深入地震重災區北川縣城、映秀鎮、陳家壩、青川縣城、關庄鎮與紅光鎮東部,實地考察活動斷裂、地震破裂與地震地質災害,獲得汶川8級強烈地震地表變形、地震災害和地震觸發地質災害第一手寶貴觀測資料。6月6日完成第一篇汶川地震地表破裂論文,7月份發表在《地質學報》(英文版)。

中國地質科學院考察隊向國土資源部抗震救災指揮部提交了多份有價值的考察報告,向當地政府和群眾提供了及時有效的地震科學知識及抗震救災建議,積極協助縣市抗震救災指揮部開展地震地質災害調查和應急排查工作。5月21日,董樹文研究員、張岳橋研究員、吳珍漢研究員在廣元市接受四川人民廣播電台、廣元市電視台、廣播電台聯合採訪,科學地解讀地震原因,解惑群眾驚恐和不安。

中國地質科學院專家第一時間趕赴震中區開展地震地質災害野外考察

a—在北川縣城南郊任家坪測量地表破裂變形;b—在關庄西北觀測東河口堰塞湖;c—接受地方電視台和廣播電台聯合採訪,普及地震科學知識

參加國家汶川地震專家委員會和國土資源部抗震救災工作

5月21日中國地質科學院6位專家被選為國家汶川地震專家委員會委員,許志琴院士任專家委員會副主任,趙文津院士、董樹文研究員、廖椿庭研究員、張岳橋研究員、吳樹仁研究員為專家委員會成員;5月28日組織召開首次汶川地震動力學分析研討會,對地震機理、地震預報及相關科學問題進行了深入討論;6月20日許志琴與董樹文等編輯出版《汶川地震災區地震—地質災害圖集》,為抗震救災和震後重建提供了重要參考資料;趙文津院士分析了我國大震地質、地球物理數據,對地震工作和地震預報工作提出建設性的意見。9月4日董樹文委員作為國土資源部代表出席了國務院新聞辦主持的「汶川地震專家委員會汶川地震新聞發布會」,介紹了地震—地質災害損失與防治工作。5月24日~6月24日,中國地質科學院韓子夜所長和吳珍漢研究員進入國土資源部抗震救災前方指揮部,在總指揮汪民副部長直接領導下開展工作,協調地震地質災害應急調查,深入汶川地震重災區實地考察地質災害,為抗震救災工作做出了積極貢獻。

6月1~25日,在國土資源部科技與國際合作司支持下,中國地質科學院組織開展了汶川地震綜合調查,許志琴院士任組長,龍長興所長和胡平副所長任副組長,分應急選址、地應力監測、活動斷裂與場址穩定性調查、科學鑽選址、物化探測量與監測5個小組,分別開展野外調查與觀測工作,獲得寶貴的多學科綜合觀測資料。5月23日~6月5日,中國地質科學院水文地質環境地質研究所受國土資源部委派,組織以張發旺副所長為領隊專家隊伍10餘人,奔赴汶川地震災區,圓滿完成了10個堰塞湖的調查評價任務,提交了6份技術報告,受到水利部抗震救災指揮部和武警水電官兵的充分肯定,為堰塞湖監測和治理工程設計施工提供了重要依據。6月下旬,地質力學研究所組織專家赴汶川地震震中地區,布設天然地震觀測台站,為餘震精確定位和深部地震構造分析提供了重要的地球物理觀測資料;水文地質環境地質研究所根據國土資源部和中國地質調查局相關部署,組織專家赴甘肅隴南市和文縣,開展災後重建規劃地質安全與水土資源保障程度綜合評估,為災後重建的宏觀決策提供科學依據。

中國地質科學院組織專家積極投入汶川地震地質災害調查

a—國家汶川地震專家委員會董樹文委員出席9月4日汶川地震新聞發布會,介紹地質災害損失與防治工作;b—地質力學研究所龍長興所長帶領活動斷裂與場址穩定性調查骨幹成員抵達地震災區;c—地球物理地球化學勘查研究所技術人員在地震災區開展物華探野外測量;d—水文地質環境地質研究所張發旺副所長與武警水利專家討論堰塞湖災害隱患及治理方案;e—地質研究所地震科學鑽選址組專家在野外測量地震變形和同震位移;f—地質力學研究所何長虹副書記帶領專家在震中地區了解地震災情並選擇天然地震觀測地點

組織實施汶川地震斷裂帶科學鑽探工程

在汶川地震專家委員會和國土資源部指導下,在中國地質調查局直接領導下,中國地質科學院許志琴院士帶領有關專家策劃並組織申報「汶川地震斷裂帶科學鑽探工程」,得到溫家寶總理等領導及時重要批示。2008年11月第一口地震科學鑽開工,成為世界上響應地震最快的地震科學鑽探工程。汶川地震科學鑽探工程將採用先進鑽探工藝,對汶川地震和復發微震的源區進行直接取樣,開展地質構造、地震地質、岩石力學、化學物理、地震物理、流變學等多學科觀測、測試分析和綜合研究,揭示控制斷裂作用和地震發生的物理過程和化學作用,為地震監測、預報或預警提供基礎數據和重要信息,促進地震科學發展。

汶川地震科學鑽探工程一號孔開鑽儀式

徐紹史部長向汶川地震斷裂帶科學鑽探工程中心主任王學龍副局長和首席科學家許志琴院士授牌

組織第33屆國際地質大會汶川地震大型展覽與專題報告

2008年8月中國地質代表團參加在挪威奧斯陸舉行的第33屆國際地質大會上應組委會特邀作汶川地震學術報告,舉辦了汶川地震大型展覽,展版面積18m×3m(圖3);董樹文研究員在「地質災害」每日主題會上作了題為「汶川地震災情與中國地質科學家反應」的報告,許志琴院士在專題會議上作汶川地震科學鑽探學術報告,張岳橋研究員在國際岩石圈研究專題會上作有關汶川地震破裂與變形學術問題的報告,受到各國代表的高度關注。

副院長董樹文研究員在地質災害「每日專題」作汶川地震學術報告

第33屆國際地質大會汶川地震大型展覽

地質力學研究所全力以赴抗震救災

「5·12」汶川大地震,震撼了中國,震撼了世界。在祖國面臨大災大難的關鍵時刻,地質力學研究所沒有觀望,沒有等待,更沒有退縮,立即組織有關專家,無條件投入抗震救災行動,連夜展開震源機制分析,震情遷移分析,災情分析。在老所長董樹文副院長的組織領導下,緊急組成了調查組,第一時間奔赴災區,冒著生命危險,開展活動斷裂、地質災害調查,收集掌握寶貴的第一手科學資料,發揮專業優勢,為抗震救災提供科技支撐。隨後又多次派出專家組,前往災區開展相關工作;同時組織多名專家、研究生組成專家組,在局的統一部署下,緊急展開地質災害遙感解譯以及環境承載力評估等方面工作,他們不分晝夜地堅守在自己的崗位上。

地質力學研究所先後直接參加抗震救災一線工作的人員有62人,其中赴震區前線的人員有35人,堅守在後方的人員有27人;有3位專家進入國務院汶川地震專家委員會,有7位專家進入科技部專家組,為全國抗震救災工作提供科技支撐。在整個抗震救災行動中,地質力學研究所幹部職工無私無畏的精神,堅強有力的行動,卓有成效的工作,得到了各級領導和同行們的肯定和認可,得到了各種方式的表彰。地質力學專業委員會榮獲中國科協「抗震救災先進集體」稱號,張岳橋、楊農、雷偉志、施瑋分別獲得有組織評選的抗震救災先進個人光榮稱號。

地質力學研究所專家在地震災區開展地震變形與地質災害現場調查

地應力觀測站5月12日觀測到的地殼應力應變變化曲線

地殼應力應變變化曲線

地質力學研究所天然地震台網觀測的餘震震中分布圖

水文地質環境地質研究所專家赴四川災區調查堰塞湖險情

2008水文地質環境地質研究所專家赴四川災區調查堰塞湖險情年5月23日~6月2日,受中國地質調查局委派,水文地質環境地質研究所黨委、所領導抽調精幹力量張發旺、張兆吉、王貴玲、王建中、韓雙平、韓占濤、聶振龍、侯宏冰、藺文靜、錢永等10位同志,與水環地調中心的孫建平等5位同志、天津地調中心肖國強等3位同志一起到四川災區的綿陽、德陽兩個重災區調查堰塞湖險情。

震後的災區一片瘡痍,加之堰塞湖出現的地方均處於位於發震斷裂附近的深山中,是震災最嚴重的地方,道路山體滑坡、坍塌等非常嚴重,有些地段,山體松動,地勢險峻,隨時都有繼續垮塌的危險。

面對如此艱難險境,調查組成員不畏艱險,不顧勞累,連續作戰,只要天氣情況允許就出發。山裡道路往往已經被巨石堵塞,調查組只能徒步前進,沿途河谷狹窄,兩側山體陡峭,許多地段岩體松動,搖搖欲墜,隨時有滾落的可能。如遇到餘震發生,後果不堪設想。5月25日下午,在四川青川縣又發生了震後的最大一次餘震,震級高達6.4級,此時,調查隊員剛剛從山中出來不到2個小時。

就是在這樣的條件下,調查組通過一星期的辛苦工作,配合水利部出色地完成了調查任務,提交了7個堰塞湖的調查報告,受到水利部抗震救災指揮部綿陽堰塞湖前沿指揮部的充分肯定,提出的建議已經被採納,用於堰塞湖的治理工程設計和施工中。

中國地質科學院年報.2008

水文地質環境地質研究所專家在地震災區調查評價堰塞湖險情

地球物理地球化學勘查研究所積極投入抗震救災及調查研究工作

「5·12」汶川8級地震突發之後,在國土資源部和中國地質調查局統一部署下,地球物理地球化學勘查研究所以高度的責任心和使命感,積極投入到抗震救災工作中去。

五月下旬,國土資源部選派人員組建部抗震救災前線指揮部,韓子夜所長受汪民副部長指派,擔任前線指揮部辦公室主任,除了辦公室的日常工作外,還負責指揮部的後勤工作。在韓子夜所長的帶領下,前線指揮部辦公室高效運轉,為部領導決策、統領所屬各單位在災區井然有序地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支撐。

汪民副部長、韓子夜所長及科研人員在至四川前線指揮部研討抗災工作

選址物探測量組在現場工作

物探測量組在布設測線

六月初經國土資源部再次統一調遣,地球物理地球化學勘查研究所先後派出兩批專家前往災區第一線參加抗震救災工作。由胡平副所長親自帶隊,統一指揮,兩批專家一行12人,攜帶7台套物化探設備,四輛越野車以及其它有關裝備,分成兩組積極投入到「汶川強震活動斷裂調查與災區重建場址穩定性評價」工作當中去。第一組即物化探監測組,主要進行了天然電磁場、地磁場和地氣監測工作,為餘震活動趨勢分析和活動斷裂調查提供了重要的數據。第二組即應急選址地球物理測量組,主要開展了EH4電磁測深和高密度電阻率法測量工作,為探明擂鼓盆地基岩埋深及構造發育情況和災後重建選址提供了重要依據。

另外,在此期間,地球物理地球化學勘查研究所分別派遣兩名同志前往災區參加了抗震救災捐贈儀器的驗收工作和國土資源作家協會的撰稿工作;還有三名同志被派駐京參加了部局機關抗震救災的保障和宣傳工作。

國家地質測試中心參加汶川地震斷裂帶科學鑽探(WFSD)—地下流體異常及地震前兆關系研究

目前已建設WFSD現場流體實驗室,利用在線脫氣裝置、質譜儀等,進行了實時流體監測,主要測定組分包括He,CH4,CO2,Ar,H2,O2,N2和氡。正隨鑽建立流體地球化學剖面,開展流體變化與地震前兆的相關性研究。

WFSD現場流體實驗室

WFSD現場在線脫氣裝置

❷ 汶川地震及近年地震災害救援實例表明什麼是旗幟和實力的象徵

這些救援證明中國共產黨是旗幟和實力的象徵
是我們社會穩定的基石

❸ 汶川地震的真實原因是什麼

汶川地震成因:
印度洋板塊向亞歐板塊俯沖,造成青藏高原快速隆升導回致地震。高原物質向東答緩慢流動,在高原東緣沿龍門山構造帶向東擠壓,遇到四川盆地之下剛性地塊的頑強阻擋,造成構造應力能量的長期積累,最終在龍門山北川—映秀地區突然釋放。逆沖、右旋、擠壓型斷層地震。
四川特大地震發生在地殼脆—韌性轉換帶,震源深度為10~20千米,持續時間較長,因此破壞性巨大。
地震類型:
汶川大地震為逆沖、右旋、擠壓型斷層地震。
震源深度:
汶川大地震是淺源地震,震源深度為10~20千米,因此破壞性巨大。
影響范圍:包括震中50千米范圍內的縣城和200千米范圍內的大中城市。成都、陝西、甘肅、寧夏、天津、青海、北京、山西、山東、河北、河南、安徽、湖北、湖南、重慶、貴州、雲南、內蒙古、廣西、海南、香港、澳門、西藏、江蘇、江西、上海、浙江、遼寧、福建、台灣等地等全國多個省市有明顯震感。中國除黑龍江、吉林、新疆外均有不同程度的震感。其中以陝甘川三省震情最為嚴重。甚至泰國首都曼谷,越南首都河內,菲律賓、日本等地均有震感

❹ 汶川地震次生災害

地震次生災害是指:由於強烈地震使山體崩塌,形成滑坡,泥石流;水壩河堤決口造成水災;震後流行瘟疫;易燃易爆物的引燃造成火災、爆炸或由於管道破壞造成毒氣泄漏以及細菌和放射性物質擴散對人畜生命威脅等等,統稱為次生災害。
地震次生災害主要有:火災、水災(海嘯、水庫垮壩等)、傳染性疾病(如瘟疫)、毒氣泄漏與擴散(含放射性物質)、其他自然災害(滑坡、泥石流)、停產(含文化、教育事業)、生命線工程被破壞(通訊、交通、供水、供電等)、社會動亂(大規模逃亡、搶劫等)。

堰塞湖是由火山熔岩流,冰磧物或由地震活動使山體岩石崩塌下來等原因引起山崩滑坡體等堵截山谷,河谷或河床後貯水而形成的湖泊。由火山熔岩流堵截而形成的湖泊又稱為熔岩堰塞湖。

詳見:http://ke..com/view/15500.htm
http://ke..com/view/1002169.html
http://ke..com/view/430141.html

❺ 汶川地震發生原因,人們感到地面震動情況及原因,引發的次生地質災害

引發的次生地質災害 堰塞湖從大的方面來說,汶川處於中國一個大地震帶——南北地震帶上。

中國地震局的專家認為,因為中國東部和西部的地質分布、地殼厚度、地殼運動速度差別很大,而這次地震發生在東部和西部變化差別最大的這個帶上,即南北地震帶——包括從寧夏經甘肅東部、四川西部直至雲南,都為地震密集帶。

宏觀的解釋是,「印度洋板塊由南向北碰撞歐亞板塊,碰撞的地區拱起青藏高原。」中國科技大學地球與空間科學院倪四道教授對南方周末記者分析說,「青藏高原在隆升的同時,也同時向東北方向移動,擠壓四川盆地向東北走滑,而汶川地震就發生在青藏高原的東南上。」

倪四道說,這次地震具體的發生機制是擠壓,「一開始主要是擠壓,到地震快結束時可能還有走滑的能量釋放。」倪四道說,這次汶川地震發生在青藏高原的東南邊緣、川西龍門山的中心,位於汶川-茂汶大斷裂帶上。

中科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員王二七說,四川盆地是一個相對穩定的地塊。從歷史記錄來看,盡管龍門山主體沒有發生過大地震,但它北邊的松潘在上個世紀初曾經發生過強震。因此,雖然龍門山地區看上去構造活動性不強,但是可能是處在應力的蓄積過程中,蓄積到了一定程度,地殼就會破裂,從而發生地震。

不過王二七也說,目前我們對這一地震發生的機制還不清楚,不知道是由地殼的擠壓、伸展還是水平走滑造成的。

而從小的方面說,汶川又在四川龍門山地震帶上。龍門山是新的西藏隆起板塊和原來的老的雲南、四川板塊交錯的地方,從這個角度講,這個地方是個地震多發區。

根據1999年9月中國地震局監測預報司預報管理處整編的《中國強地震目錄》,四川地區共有18次7級以上地震,其中1800年以來發生過8次7級以上地震。1973在四川的爐霍發生了7.6級地震,之後三年發生了四川松潘——平武7.2級地震。

中國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陳學忠研究員曾在2002年對四川省7級以上地震危險性做過分析:「四川地區很長時間內沒有發生強烈地震了,用業內的話說叫缺震,就是強震缺失,按照歷史的經驗,缺的時間越長,將來發生(強震)的可能性越大。這是一種定性的估計」。

這種背景下,陳學忠研究了四川地區的地震危險性,發現從歷史經驗性上看,以前四川地區7級以上強震發生之前幾年,周圍都有一個接近8級左右的大震發生,根據這種現象,然後往後推,昆侖山2001年已經發生了8.1級地震,如果這種規律延續的話,幾年之後四川地區就會發生這種地震。

❻ 2008年的5.12汶川地震是不是目前新中國成立以來最嚴重的一起地震災難

唐山大地抄震:1976年7月28日3時42分53.8秒,中國河北省唐山、豐南一帶(東經118.2°,北緯39.6°)發生了強度里氏7.8級(矩震級7.5級)地震,震中烈度11度,震源深度12千米,地震持續約12秒。地震造成242769人死亡,16.4萬人重傷,位列20世紀世界地震史死亡人數第二,僅次於海原地震。

❼ 汶川地震引發的地質災害類型

地震一般引發的次生地質災害有: 泥石流 崩塌 滑坡 地裂縫 堰塞湖 等

其帶來的不可預見後果是嚴重的。

❽ 汶川地震受災面積多少

這次汶川大地震受災面積超過10萬平方公里,遇難人數估計在5萬人以上。

❾ 汶川地震災後重建發展情況如何

回首10年,在搶救生命、重建家園、振興發展的過程中,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譜寫一曲曲感天動地的壯歌,創造了一個個攻堅克難的奇跡。

有一種責任,叫先鋒模範;有一種重生,叫自強不息

汶川大地震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破壞性最強、波及范圍最廣、救援難度最大的一次地震。災後重建被稱為「世界性難題」,沒有先例可循。

震後第一時刻,黨中央作出指示,強調搶救人民生命是當務之急,盡力安排好災區人民群眾生活。災後重建和發展中,黨中央要求,必須以人民為中心,貫徹「民生優先」原則。

有黨作「主心骨」,有全國人民做後盾,災區幹部群眾內生動力噴發。

10年生聚,滄桑巨變。穿行於災區的山川城鄉,一度破碎的山河已煥然一新,川陝甘41個重災縣(市、區)經濟社會生態文化全面超越震前水平。走近災區幹部群眾,我們感受到的是中華兒女堅韌不拔、自強不息的精神與力量。

來源:新華網

❿ 汶川地震抗災救災啟示

眾志成城,一切困難都將不再可怕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