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質災害工程師
① 公司有國土資源部的地質災害治理工程勘查設計施工資質 可以考岩土工程師么
有國土資源部的地質災害治理工程勘查設計施工資質 可以考岩土工程師的,只要你報考條件合適就可以。
② 因地質災害原因窩工,監理工程師如何處理
一般來來說地質災害屬於不可抗力,源可以批准承包商工期和費用的索賠,但是窩工費用一般應比合同的單價底,可以協商,一般是24小時算一個台班\人工,然後台班只計算第一類費用,這是一般的處理方法,具體的要看三方協商的結果。工期也是未必全部補償,要考慮到流水節拍問題,可能比窩工的工期長,可能比窩工的工期短,要具體計算。
③ 地質災害治理需要什麼造價工程師
岩土工程類(岩土工程),工程地質類(地質工程、工程地質、水工環),工程測回量類(工程測量答、測繪),工程預算類(技術經濟師、造價師),其他類(采礦工程師、結構工程師等)。主要就是前四項,得有高工、工程師及助攻等。
④ 地質災害治理資質乙級資質需要多少和岩土工程師
有國土資源部的地質災害治理工程勘查設計施工資質
可以考岩土工程師的,只要你報考條件合適就可以。
⑤ 我是搞地質災害評估工作的本科生,將來應該考啥工程師之類的啊
簡單點的可以考結構工程師,再難點就岩土工程師!
既然搞評估,
我覺得還是岩土工程師比較切合實際應用!
⑥ 土木工程師如何應對各種自然災害1500字左右
我國是世界上自然災害類型多,主要災害種類有地震、火災、洪災、地質災害、風災、雷電等。隨著城市化的迅速發展,城市雜訊、疾病、工業事故、交通事故、建設性破壞等城市災害也有加重的趨勢,且還會不斷出現新的災害源。
如超高層建築、大型公共建築、地下空間利用、天然氣生產和使用、核技術利用中存在的致災隱患等。可以說,我國防災減災的任務非常艱巨。
防災減災與土木工程有著密切的關系。災害之所以造成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大多與土木工程的破壞有關。因此,土木工程師對防災減災負有重大責任。
一、土木工程中的災害及其分類土木工程中的災害主要分為自然災害和社會災害
自然災害是自然界中物質變化、運動造成的損害。例如,強烈的地震,可使上百萬人口的一座城市在頃刻之間化為廢墟;滂沱暴雨泛濫成災,可摧毀農田、村莊,使成千上萬居民流離失所;嚴重乾旱可使田地龜裂、禾苗枯萎、餓殍遍野;火山噴發出灼熱的岩漿,可使城鎮化為灰燼;強勁的颶風、海嘯可使沿海村鎮盪然無存??諸如此類,都是大自然帶給人類的「天災」。
人為災害是由於人的過錯或某些喪失理性的失控行為給人類自身造成的損害。
二、災害的基本屬性
(1)普遍性和恆久性災害是物質運動形式普遍發生,不斷發生,直至永恆。
(2)多樣性與差異性每一類災害都各具特點,既有多樣性,也有差異性。
(3)全球性與區域性全球處處有災害,不同區域災害種類各不相同,嚴重程度也不一樣。
(4)隨機性與預測困難性根據時間、地點、強度和范圍的不同,增加了災害的隨機性和預測困難性。
(5)突發性和遲緩性突發災害如地震、火山、海嘯爆發等;遲緩災害如土地沙漠化、水土流失等。
(6)遷移性、滯後性與重現性遷移性,如加拿大酸雨來自美國污染;滯後性,如人口膨脹等;重現性,如每10年一次大地震,中國每年約遭遇20次台風襲擊等。
(7)後果的嚴重性如火山灰經風化後可成沃土;台風給沿海地區帶來降雨和降溫;地震使礦床上移;二氧化碳產生溫室效應,但利於光合作用等。
三、土木工程在防災減災中的重要性土木工程在防災減災中的重要性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 防護性無論從築巢穴居,還是到近代的地下指揮所、核電安全殼都需要土木工程的防護。
2. 超前性防護設施必須建在遭受襲擊之前,如交通需要先修路架橋、發電先建電廠等。
3. 基礎性國民經濟的基礎設施,具有投入大、效益大、服役周期長等特點。
4、普遍性各行各業都離不開土木工程,而其對土木工程也有不同程度的依存關系。
5、恆久性淺談土木工程中的災害臨滄匯邦建築設計有限公司 羅仕姜摘要:我國是世界上自然災害類型多、發生頻繁、災害損失較為嚴重的國家之一。在過去的40年間,每年災害經濟損失約占同年國家財政總收入的六分之一至四分之一。進入20世紀90年代以來,災害直接經濟損失每年約1000億元,個別年份甚至達數千億元,嚴重製約著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各種土木工程災害也時有發生,使建築者們也面臨著更多的困難和挑戰。
四、土木工程中的災害和防治筆者以下五種災害為例,闡述並總結土木工程中的災害的防治
(1)地震中國多為30千米以內的淺震,6度設防城市超過80%。歷史上死亡2萬人以上的地震有十餘次,中國佔四次,其中1556年1月23日的陝西華縣、潼關大地震中死亡人數為83萬,為歷史之最。
防治的主要方法為提高熱度,防震減震。
(2)山體滑坡、泥石流山體滑坡與泥石流是一種由氣象災害引發的次生災害。
這類災害具有分布廣、破壞性強、隱蔽性及容易鏈狀成災等特點,不僅會阻塞河道與交通、毀壞農田和建築物,還會造成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對生態環境造成巨大破壞。
防治的主要方法為錨索加固,擋土結構。
(3)洪水河南1975年8月因台風北移,大片積雨雲遇冷驟降,連續暴雨三晝夜。總降水量達到1605mm,若干水庫潰壩,不少堤壩被迫炸口分洪。有29個縣113萬平方千米農田被淹,1100萬人口受災,9萬人死亡,損失超過100億元。
防治的主要方法為溢洪防洪,攔洪蓄洪。
(4)沙漠化世界每年沙漠化面積6萬平方千米,受沙漠侵蝕的面積為21萬平方千米。其中,全球35%的土地,25%的人口受到沙漠化的威脅。中國沙漠化面積約為20萬平方千米。沙漠化地域主要集中在北方。每年擴大2100平方千米,危及400萬公頃農田,467萬公頃草場因為沙漠化每年損失783~918億元。
2000年3月22~30日的一場席捲華北,延及南京、上海的沙塵暴起自內蒙西部阿拉善沙漠,大范圍的沙塵和泥雨波及京、津、冀、陝等地,汽車和馬路上被泥雨污染得斑斑點點,污漬不堪。
防治的主要方法為引水改沙、編織固沙。
(5)核泄漏1986年4月26日當地時間1點24分,蘇聯的烏克蘭共和國切爾諾貝利核能發電廠(原本以列寧的名字來命名)發生嚴重泄漏及爆炸事故。該核電站的第4號核反應堆在進行半烘烤實驗中突然失火,引起爆炸,其輻射量相當於500顆美國投在日本的原子彈。事故導致31人當場死亡,上萬人由於放射性物質遠期影響而致命或重病,至今仍有被放射線影響而導致畸形胎兒的出生。這是有史以來最嚴重的核事故。
綜上所述,筆者認為土木工程災害的防治工作任重而道遠,我們應該未雨綢繆重視土木工程災害的防治工作,用先進的科學技術和方法有效地防治,把土木工程災害所造成的各項損失降到最低點,促進國民經濟建設的可持續發展,最大限度地保證國家財產和人民群眾生命的安全。
同學還是自己寫一下吧。
比如結構抗震設計、選擇建築位置、基礎選擇等等。
⑦ 地質災害治理工程施工資質申報需要哪些方面的工程師
岩土工程類(岩土工程),工程地質類(地質工程、工程地質、水工環),工程測內量類(工程測量、測繪容),工程預算類(技術經濟師、造價師),其他類(采礦工程師、結構工程師等)。主要就是前四項,得有高工、工程師及助攻等。
⑧ 地質災害治理資質乙級資質需要多少和岩土工程師
(1) 注冊資金人民復幣六百萬元以制上;
(2) 岩土工程、工程地質、工程測量、工程預算專業技術人員和項目經理、施工員、安全員、質檢員等管理人員總數不少於三十名;
(3) 近三年內獨立承擔過五項以上小型地質災害治理工程施工項目,有良好的工作業績;
(4) 具有與承擔中型地質災害防治工程施工相適應的施工機械、測量、測試與質量檢測設備。
⑨ 我是工程地質勘查專業畢業的專科生,11年畢業,現在從事地質災害治理設計工作,請問我能考哪些證書
要考注冊岩土工程師,建造師,或地質工程師。
工程地質勘察專業分好多方向,地質災害治理設計只是其中之一,加油好好的干吧
⑩ 四川省國土資源廳的領導信息
楊冬生,男,漢族,1958年12月出生,四川廣安人,碩士研究生,1976年10月參加工作,1981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黨,現任四川省國土資源廳黨委書記、廳長。
1976.10—1978.03四川省廣安縣蘇溪公社知青1978.03—1982.02四川農學院林學系學生(其間:1979.01—1982.01任林學系學生會主席)1982.02—1987.05四川農業大學助教(其間:1985.01—1987.03國家公派赴澳大利亞國立大學林學專業碩士研究生學習畢業)1987.05—1987.10四川農業大學講師1987.10—1991.11四川農業大學外事辦副主任、講師、森林生態教研室副主任、林學系工會主席1991.11—1996.01四川農業大學外事辦副主任、副教授、林木培育教研室主任、森林生態教研室主任(其間:1995.05—1995.10國家公派赴美國密執安州立大學高級訪問學者);1996.01—1996.02四川農業大學外事辦副主任、教授、林木培育教研室主任;1996.02—2003.01四川省林業廳副廳長、黨組成員(其間:2000.03—2000.05在省委黨校地廳班學習結業);2003.01—2003.03四川省林業廳副廳長、黨組書記;2003.03—2006.07四川省林業廳廳長、黨組書記(其間:2003.10任武警四川省森林總隊黨委第二書記;2004.11—2005.02參加中組部組織的中國外交學院英語班培訓;2005.10參加中組部組織的哈佛大學應急管理班學習結業);2006.07—2006.10宜賓市委書記;2006.10—2013.01宜賓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宜賓軍分區黨委第一書記(其間:2008.05—2008.06參加2008年中央黨校春季學期市地黨政主要領導幹部進修班學習;2009.09參加中組部組織的第三期現代城市領導者專題研修班學習);2013.01—四川省國土資源廳廳長、黨委書記
中共十七大、十八大代表,九屆中共四川省委委員,四川省第九次黨代會代表,四川省第十屆、十一屆、十二屆人大代表。 楊文傑,男,漢族,四川廣元人,1958年3月生,研究生學歷,高級工程師。1984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82年參加工作。
1975年9月至1978年3月在四川省廣元縣赤化公社當知青。
1978年3月至1982年1月在成都科技大學化學工程系無機化工專業學習。
1982年1月至1990年4月在四川省梓潼縣天然氣化工總廠(梓潼縣氮肥廠)任生產技術股股長、副廠長、廠長、黨委書記。
1990年4月至1992年7月在四川省梓潼縣工作,歷任縣委工交工委書記、縣經委主任、副縣長。
1992年7月至1997年8月在四川省鹽亭縣工作,歷任縣委副書記、縣長、縣委書記。
1997年8月至2000年2月在四川省綿陽高新區工作,歷任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
2000年2月至2004年5月在四川省安縣工作,任縣委書記、縣人大常委會主任(在2002年5月至2002年11月掛職任國務院西部辦綜合規劃處處長)。
2004年5月至2005年8月在四川省綿陽市工作,歷任市政府秘書長、副市長。
2005年8月至2011年9月在四川省瀘州市工作,歷任副市長,市委常委、副市長,市委副書記。
2011年9月起任四川省國土資源廳黨委委員、副廳長。
分管工作: 負責機關行政事務、人事管理、耕地保護工作。分管廳辦公室(行政審批處)、人事處、耕地保護處。聯系省土地統征整理事務中心、廳機關後勤服務中心。 男,漢族,江西省萍鄉人,1959年9月生,大學學士,經濟師。1985年10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76年6月參加工作。
1976年6月至1979年7月在黑龍江省哈爾濱市下鄉當知青。
1979年7月至1983年7月在哈爾濱師范大學學習。
1983年7月至1987年12月在長春空軍第一飛行基礎學院任教官、幹事。
1987年12月至2000年7月在四川省國土局工作,歷任科員、副主任科員、主任科員,規劃處副處長、法規處副處長、處長(其間:1990年2月至1991年2月下派通江縣國土局任副局長;
1992年9月至11月在省直機關黨校第十九期處級幹部進修班學習;
1995年3月在原省委第二黨校第一期青年幹部班學習)。
2000年7月至2005年8月任四川省國土資源廳辦公室主任(其間:2002年10月在省委黨校處長班學習;2003年7月至2004年7月下派瀘州市鍛煉,任瀘州市人民政府副秘書長)。
2005年8月起任四川省國土資源廳黨委委員、副廳長。
分管工作: 負責政策法規、礦產資源管理、執法監察和宣傳工作。分管政策法規處、礦產開發管理處、執法監察局。聯系省國土資源執法監察總隊、廳信息中心、廳宣傳教育中心。 男,漢族,湖北省通城縣人,1958年2月生,大學學歷。1979年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76年11月參加工作。
1976年12月至1987年12月歷任五十軍戰士、保密員、書記員、幹事。
1987年12月至1990年12月歷任十三集團軍幹事、科長。
1990年12月至1993年4月任成都軍區成都軍事法院正營職審判員。
1993年4月至1996年7月任成都軍區成都軍事法院副院長。
1996年7月至2003年3月任成都軍區直屬軍事法院院長。
2003年3月至2005年5月任四川省涼山軍區政治部主任。
2005年5月至2007年2月任成都軍區軍事檢察院副檢察長。
2007年2月至2009年4月任成都軍區軍事檢察院檢察長。
2009年4月起任四川省國土資源廳黨委委員、副廳長。
分管工作: 負責建設用地管理、土地利用管理、信訪維穩工作。分管建設用地管理處、土地利用管理處、信訪處。聯系省國土資源資料館。 男,漢族,山東省蓬萊市人,1966年10月生,工程碩士,工程師。1988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90年參加工作。
1986年9月至1990年7月在成都地質學院水文地質與工程地質系學習。
2000年5月至2002年6月在成都理工大學環境與土木工程學院地質工程專業學習並獲工程碩士學位。
2003年至今在成都理工大學攻讀地質工程專業博士。
1990年7月至1992年10月,在重慶北培208水文地質工程地質隊工作,任技術員、工程師。
1992年10月至1997年8月在四川省地質礦產局地質環境管理處工作,任科員、副主任科員。
1997年8月至2000年7月在四川省地質礦產廳地質環境管理處工作,任主任科員。
2000年7月至2010年1月在四川省國土資源廳地質環境處工作,任副處長、處長。
2010年1月起任四川省國土資源廳黨委委員、副廳長。
分管工作:負責地質災害防治與地質環境保護、地質勘查管理、地籍管理工作。分管地質環境處、地質勘查處、地籍管理處。聯系省地質環境監測總站、省地政地籍事務中心。 男,漢族,1963 年1月出生,四川省資中縣人。理學碩士,經濟師。1983年7月參加工作,1989年5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79年9月至1983 年6月在重慶師范學院地理系地理專業學習。
1983年7月至1986年8月在四川省資中縣第二中學任教,兼教職工團支部書記。
1986年9月至1989年6月在河北師范大學區域地理專業中國經濟地理研究方向攻讀碩士學位。
1989年7月至1992年11月,在四川省國土局國土綜合規劃整治處工作,歷任科員、副主任科員、經濟師;其間:1991年3月至1992年2月下派通江縣從事對口扶貧及大興鄉社教工作。
1992年12月至2000年6月,在四川省國土局辦公室工作,歷任黨組秘書、主任科員、副主任、主任兼黨支部書記。
2000年7月至2005年6月,在四川省國土資源廳財務處工作,任處長,兼廳黨組、黨委秘書(1995年10月至2002年1月先後兼任《國土經濟報》總編輯,《國土經濟》雜志主編)。
2005年7月起任四川省國土資源廳黨委委員、機關黨委書記。
分管工作:負責廳機關和直屬單位黨群工作、科技與對外合作、離退休人員工作。分管廳機關黨委、科技與對外合作處、離退休人員工作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