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質工程 » 寧夏地質災害及防治

寧夏地質災害及防治

發布時間: 2021-01-20 22:26:17

Ⅰ 寧夏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報告哪家單位做

北京岩土工程勘察院可以

Ⅱ 寧夏生態移民區地質資料的開發利用

林向軍

(寧夏國土資源地理信息中心)

摘要 本文針對寧夏的現狀情況,充分利用地質資料,開發生態移民服務產品,為政府生態移民建設工程提供科學依據。

關鍵詞 生態移民 地質資料 開發利用

地質資料是地質工作形成的重要基礎信息資源,有可重復利用、不斷開發、能夠長期提供服務的功能。寧夏館藏各類成果地質資料3453種(截至2013年底)和資料庫,其蘊藏著巨大的潛在價值,通過對各類地質資料的發掘,開發出豐富、多元的服務產品,為改善民生、生態移民區選擇和生態環境保護建設提供科學依據。

0 前言

寧夏生態移民工程是寧夏回族自治區黨委、政府保障改善民生、構建和諧富裕新寧夏的一項重大戰略舉措。為加快中南部地區扶貧開發進程,從根本上解決生存條件惡劣地區群眾的生存和發展問題,實施中南部地區生態移民。中南部地區包括原州區、西吉縣、隆德縣、涇源縣、彭陽縣、海原縣、同心縣、鹽池縣、紅寺堡區等9個扶貧開發重點縣(區),以及沙坡頭區、中寧縣的山區。這一地區處於我國半乾旱黃土高原向乾旱風沙區過渡的農牧交錯地帶,生態脆弱,乾旱少雨,土地貧瘠,資源貧乏,自然災害頻繁,水土流失嚴重,不適合人們的生存和生活。為改善生態環境,解決人民的生存問題,對貧困地區群眾實行生態移民。

生態移民工程科學選址是關鍵。選址包括遷出區和遷入區的選擇。遷出區的選擇主要考慮落後貧困地區、乾旱地區、自然災害多發區;遷入區選擇適宜生活和經濟產業相對發達地區。自然災害和地震斷裂帶是遷出區、遷入區選擇考慮的一個重要因素。自治區地質資料館館藏了豐富的環境地質、水文地質、地震地質、礦產地質等資料,根據資料進行區域分析,研究和開發寧夏生態移民服務產品,對於搬遷出入區,查明區域地質結構,排查地質災害險點,為移民遷出區和遷入區的選擇提出可靠的依據,為生態移民建設提供可靠的建議。

1 生態區地質資料的開發利用情況

利用生態移民區內的地質調查、礦產勘查、地質災害、中南部缺少地區地下水勘查等相關地質資料,收集生態移民區的分布范圍、人口數量等基本情況,疊加1:25萬寧夏基礎地理地圖,編制寧夏生態移民區總體分布圖、生態移民區水資源分布圖和生態移民區地質災害狀況圖等圖件,為生態移民工程的規劃,提供決策性指導意見。

1.1 編制生態移民區總體分布圖

在1:25萬基礎地理地圖上疊加生態移民區工作底圖、水資源、地質災害、礦產分布地質資料專題要素,以圖、表為主的,錄入相關屬性,包括規劃移民項目區、所屬行政區、項目區面積、移民人數、土壤含水量、礦產資源量等,編制寧夏生態移民區總體分布區圖和屬性資料庫。

通過對寧夏生態移民區總體分布圖中移民區的分布范圍、所處的地理環境、生態移民遷出區、遷入區的地質資料進行綜合分析,可以看出寧夏生態移民工程總體規劃100個項目區(遷入區),分布於銀川市、石嘴山市、吳忠市、中衛市、固原市。生態移民遷出區地處乾旱地帶,礦產資源貧乏,容易發生地質災害現象;遷入區所在地理位置都地處水資源分布豐富,地勢平坦,沒有泥石流滑坡等地質災害現象,有便利的交通設施,適合人民的生存和發展。

1.2 生態移民區水資源分布產品

水是人賴以生存和生活必需資源,是生態移民區選擇的關鍵因素。利用館藏1:20萬數字地質圖空間資料庫(19幅),對數據信息進行綜合研究,提取水文地質信息,經過拼接、整飾,集群成全區的水資源分布狀況圖。將水資源狀況圖與生態移民工作底圖、地理地圖疊加,加工成生態移民區水資源分布圖。

通過對水資源分布圖進行綜合分析發現,寧夏中南部地區,尤其是固原市的原州區和彭陽縣、西吉縣的全部及海原縣的部分地區,屬於缺水區,乾旱少雨,蒸發強烈,水資源嚴重匱乏,時空分布不均,地下水資源奇缺,水質很差。人口和牲畜的飲水十分困難,更不要說農田灌溉,群眾的生活、生產長期沒有穩定可靠的水源保證,不適合人居住,需要搬遷移民到有降雨量大、水質優質、水資源豐富的地區。生態移民區水資源分布圖為生態移民工程遷入區的選擇提供參考。

1.3 生態移民區地質災害分布產品

用寧夏地質災害點資料庫為數據源,提取不穩定斜坡災害點、地裂縫災害點、地面塌陷災害點、泥石流災害點、崩塌災害點、滑坡災害點和易發程度分區等屬性信息,用ArcGIS軟體將地質災害信息投影疊加到生態移民工作底圖上,開發製作地質災害分布區圖。對地質災害分布區進行分析查詢發現,寧夏的突發性地質災害主要分布在寧夏南部黃土丘陵山區和中北部礦區。生態移民區的選擇,就是考慮把貧困落後、易發地質災害的地區居住區遷往不易發生地質災害的地區,避開地質災害多發地,使移民能夠在安全穩定的環境中生活。

1.4 生態移民區礦產資源分布產品

使用ArcGIS軟體把寧夏礦產資源分布圖疊加到生態移民區工作底圖上,對自治區的生態移民區的礦產資源分布情況做統計分析,可以看出自治區南部多有小型銅礦,中部太陽山和北部大武口多有中大型的煤礦。礦業開采可以帶動區域經濟發展,對促進地區工業化、城鎮化的發展,帶動基礎設施建設發展,將會產生極大的產業波及效應。但是礦業開采多會造成山體滑坡、泥石流和地質塌陷等地質災害。生態移民工程,尤其是遷入區的選擇,一方面要考慮到礦業區礦業開採的經濟效應,另一方面還要考慮經濟發展帶來的生態效應,礦業發展兼顧經濟效應和生態效應,才能使生態移民能夠住得長,住得穩。

2 結束語

收集整理寧夏生態移民區的地質資料,對其進行有效的整合、聚集,進行信息的採集與集成處理,形成了寧夏生態移民區專題信息產品,並利用專題產品進行綜合研究分析,為寧夏生態移民工程提供數據支撐。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