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質工程 » 中國地質大學怎樣

中國地質大學怎樣

發布時間: 2021-01-20 21:42:15

⑴ 中國地質大學如何

地大北京的。 地大性價比高。 我就是學固礦的。地院的。 真的 挺好。我最回感覺地大不好的地答方 就是學校沒一個 特好的氛圍。畢竟不是綜合大學。感覺有點小失望。不過 專業之類的 都不錯。 搞地質也有意思。 挺多機會去外面。比如 大一暑假 去北戴河,大二去周口店。孩子沒多少人 可以和一票哥們姐們 一起這樣的生活!

中國地質大學怎麼樣

它屬於行業排頭兵大學。總體水平趕不上北大清華,但是它的骨幹學科還是很出名的。過去很多考生望而生畏,躲避它,認為學地質就業很艱苦,其實不然,該校骨幹學科在考研方面具有其他大學不能比的優勢,招考研究生多,本校的好考,考研率很高,保研容易。就業方面國土資源部門與其對口,很多企業需要,尤其個體大企業高薪聘。
中國地質大學是教育部直屬滴全國重點大學,全國72所教育部直屬高等學校之一,一所在國際地球科學界享有盛譽滴高水平,綜合性,研究型大學。該校以地球科學和工程技術為主要特色,為中國滴地球科學事業做出了卓越滴貢獻。是首批「211工程」和「985工程上風學科創新平台」重點建設高校。
學校直屬教育部,由教育部和國土資源部共同建設,下設有研究生院,在武漢和北京兩地辦學。學校校訓為優秀校友,國務院現任總理溫同道題寫滴「艱苦樸素,求真務實」,校歌為《勘探隊員之歌》。
學校在50多年滴辦學實踐中秉承「艱苦樸素、求真務實」滴優良校訓,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堅持「特色加精品」滴辦學理念,認真貫徹黨滴教育方針,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培養「品德優良、基礎厚實、知識廣博、專業精深」滴高素質創新人才,為建設「地球科學領域世界一流大學」滴長遠目標而不懈奮斗!
[編輯本段]歷史沿革
中國地質大學滴前身是1952年景立滴,由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唐山鐵道學院(唐山交通大學於1952年部分院系調整到清華大學、天津大學、北京地質學院、北京鋼鐵學院(現北京科技大學)、北京礦業學院(中國礦業大學)等院校後改名唐山鐵道學院),北洋大學等校地質科系合並而成滴北京地質學院,是當時著名遐邇滴「八大學院」之一。
我國著名地質學家李四光為學校籌備委員會主任,劉型為學校首任院長。
武漢論壇違規詞彙開始後不久,受國內外形勢影響,中心決定將北京十三所重點高校外遷。北京地質學院於1970年遷出北京,在湖北開始新滴辦學歷程。學校南遷過程中歷盡磨難,損失很大,一度散落在四個地區辦學。在湖北兄弟高校滴幫助下,於1975年定址武漢,更名為武漢地質學院。武漢論壇違規詞彙結束後,為解決學校部分著名學者由於工作需要仍然留在北京滴題目,1978年經武漢論壇違規詞彙同道批准在北京恢復辦學,成立武漢地質學院北京研究生部。
經國家教委批准,1987年武漢地質學院及其北京研究生部更名為「中國地質大學」,分別稱為「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和「中國地質大學(北京)」,總部設在武漢。1988年,學校經批准設立研究生院,是我國首批成立滴三十三所研究生院之一,九五期間,學校又被確定為首批「211工程」重點建設大學。2000年,學校由國土資源部劃轉教育部治理。2005年,根據教育部文件,位於武漢滴大學總部撤銷,武漢和北京兩個校區獨立辦學,教育部仍然以一個中國地質大學整體進行建設。2006年,教育部與國土資源部簽署文件公布共同建設中國地質大學。同年,學校申報滴「上風學科創新平台」得到教育部和財政部批准,中國地質大學成為國家「985工程」建設滴一部分。2008年,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又成功申報了第二個「上風學科創新平台」,將學校滴學科建設推向一個新滴水平。

⑶ 中國地質大學怎麼樣好不好

這個問的過於籠統,很難講;

算是中規中矩的211吧,地處海淀五道口是優勢,專業版以地質相關為主權是劣勢;
想來北京,又恰恰能上地大的分數,就比較尷尬,大概只有農林地礦油可選;
不想學地質,又有選擇的話,建議考慮北京科技大學、北京工業大學,更實惠一些。

⑷ 中國地質大學怎麼樣啊

我是中國地質大學工程學院的學生,找工作是沒有困難,困難是找什麼樣的單位好啊
學風比華科的要好一些的

⑸ 中國地質大學就業怎麼樣

跟地質相關的。
什麼地質學啦,勘察技術與工程啦,等等等。
信工和地空學院的幾個專業也不錯。
還有珠寶學院。
人們的生產與生活都離不開能源。近幾年,我國經濟發展迅猛,經濟的發展帶動了能源需求旺盛。我們生產生活常用的能源主要指礦物能源,包括石油、天然氣、煤炭。礦物能源能夠進入生產生活,首先需要查找、評價和開采。地質工作者就是專門從事礦物資源查找、評價和開采工作的職業人群。
在我國高校中,地質類專業擔負著培養地質工作者的任務。我國的地質教育源於 19世紀末,已有近百年的歷史。現在,各高校開設的有代表性的地質類專業主要有:地質學、地質工程、勘查技術與工程、資源勘查技術。這幾個專業分屬理學與工學專業大類,涉及了礦物資源查找、評價、開采幾個階段。
地質學專業屬理學大類,是一個基礎性的專業。地質學的學習內容都是圍繞地球展開的,比如,地球的物質組成、構造、發育歷史,會涉及地球的圈層分析、物理性質、化學性質、岩石性質、礦物成分等知識。地質學專業主要是在地質理論、知識方面為從事地質工作打基礎。 礦物資源的查找不僅需要基本的地質理論知識,還必須藉助勘查方法。早期的勘查方法只能找到埋藏很淺或直接暴露在地面的石油和煤炭資源,隨著人類對能源的不斷利用,人們對勘查方法要求越來越高了。
為了解決這個實際問題,新中國成立後,我國高校專門設立了資源勘查技術與工程專業。這個專業側重於礦物資源的勘查、評價與管理方面。比如,了解能源的構成成分和形成年代;了解地球和一些能源的物理化學性質,根據這些性質尋找能源;對勘查到的能源進行評價,看看有多大開采價值等。資源勘查技術與工程專業雖屬於工學類專業,但是較側重理論知識的學習。 查找礦物資源的過程中,不僅需要查找方法,還需要藉助工程手段,做地質設計、施工工作。地質工程就是專門培養能在資源勘查、工程勘查、設計、施工、管理領域從事勘查、評價和管理的工程型人才的專業。這個專業首先要學習地質學知識,了解影響礦物開採的基本因素;同時還要學習能源探測開採的工程學知識,學會解決各類施工中的地質問題、施工問題。 隨著地質條件的變化和開采條件的不同,查找礦物資源工作遇到很多技術難題。對勘查技術的要求越來越高。勘查技術與工程就是逐步分離出來的,專門培養掌握勘查技術的地質工作者的專業。這個專業主要學習地球化學方法、地球物理方法兩大類勘查技術。
除學習必須的地質學方面的知識外,還會學習勘查工程技術課程,如鑽探工藝與設備、基礎工程施工、工程地質等,掌握基本的鑽探工藝、勘探工程施工方法等。 隨著高校擴招,地質類專業招生人數逐年增加。但是人才總量仍顯不足。各高校地質類專業就業率大都在90%以上,部分院校的供求比在1:10左右。地質類專業面向艱苦行業工作的比例大,這也使得很多考生不願報考。從近幾年的分配去向看,地質院校培養的本科畢業生絕大多數進入地質科研院所和效益較好的地勘單位和石油勘查單位工作。資源勘查、地質工程這類應用類專業到石油石化煤炭行業就業較多,平均達40%以上。本科生去野外工作的比例逐年減少,普通本科的野外工作率為20%左右,重點高校為5%左右。各高校地質專業考取研究生比例逐年增加,平均達到30%以上。很多研究生畢業後,選擇留在大中城市的研究院所工作。
根據教育部2005年統計資料,全國普通高等院校地質類專業布點共有98個,其中地質學13個、資源勘查工程26個、勘查技術與工程專業28個、地質工程專業18個。中國地質大學、中國礦業大學、中國石油大學、南京大學、成都理工大學、東華大學、吉林大學、中南大學、桂林工學院、遼寧工程技術大學、西安科技大學、西南交通大學是招收地質類專業的代表院校。南京大學考取研究生的比例最高,約為80%;中國地質大學(北京)約為50%.

⑹ 請問中國地質大學怎麼樣

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專業 還是不錯的專業.這個專業現在比較的 火.

資源勘探專專業 是非常好,但是常年在野外跑屬,居無定所,就不是一定的.你比如 分到中石油下屬的各個油田的勘探開發研究院,那就不用出野外. 石油類的勘探研究,與固體礦產的勘探研究,是不一樣的. 固體的話,可能要出比較多的野外.
其他好的專業,可以選擇材料化學,土木工程.地大的土木工程有地下方向的,也不錯.你比如挖隧道.建地鐵.

⑺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怎麼樣

1952年7月14日,成立了北京地質學院籌備委員會,中國地質工作計劃指導委員會主任李四光任籌委會主任。11月1日,在北京端王府夾道舉行了北京地質學院首屆開學典禮。學校決定每年的11月7日為北京地質學院的「校慶日」。12月24日,政務院任命紅軍老幹部劉型為北京地質學院首任院長,著名地質學家、中國地質工作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尹贊勛教授任副院長。

1954年後陸續遷入北京西北郊學院路新校址。1960年被國家確定為全國重點院校。1966年至1970年的5年時間中,學校停止招生。1970年遷出北京,在湖北辦學。1975年遷址武漢,暫時更名為為武漢地質學院。1978年,在原北京校址設立北京研究生部。1987年,國家教委批准原武漢地質學院更名為中國地質大學,總部設在武漢。2000年2月,學校由國土資源部劃歸教育部管理。2005年3月,大學總部撤銷,武漢、北京兩地獨立辦學。2006年10月,教育部、國土資源部簽署共建中國地質大學協議。2010年4月,被教育部評為「全國畢業生就業典型經驗高校」。2010年9月,教育部、國家海洋局簽署共建中國地質大學協議。2011年9月,入選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高校。2017年9月,學校入選國家「雙一流」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名單。

⑻ 能夠在中國地質大學就讀是怎樣的一種體驗

是十分不錯的體驗,校園環境優美,教育、科研、學術氛圍濃厚。

中國地質大學位於武漢東湖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腹地,現有南望山校區、未來城校區等兩個校區,校園佔地總面積1435545平方米,校舍總面積807575平方米。學校擁有國家4A級旅遊景區——逸夫博物館,校園環境優美,教育、科研、學術氛圍濃厚,擁有現代化的教學樓群、圖書館、學生公寓、體育場館等相關配套設施,為莘莘學子提供了良好的學習、生活和成長的環境。

2、學校擁有「學士-碩士-博士」完整的人才培養體系。其中全日制在校學生28635人,包括本科生18092人,碩士研究生7774人,博士研究生1764人,國際學生1005人;成教及網路教育注冊學生6萬餘人。

3、有23個學院(所)、65個本科專業;有16個一級學科博士點,33個一級學科碩士點,15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有工程碩士、MBA、MPA等10個專業學位授予權,其中工程碩士專業包涵14個工程領域。

⑼ 如何評價中國地質大學

作者:凡卡·茹科夫
鏈接:https://www.hu.com/question/24418046/answer/109095567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系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1.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和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到底是什麼關系,有什麼歷史沿革,我不想解釋和研究。但是這種雙校區平行發展的情況,極大的損害了地大的知名度和權威性。冠名相同但實質不同,我們地大人知道是怎麼回事,但是給外人解釋起來就非常的吃力。在別人看來,北京和武漢應該有主次之分,好壞之分。親眼所見,很多求職的畢業生實在是不想應付北京和武漢校區有什麼區別的相關問題,乾脆在學校的後面把括弧去掉了,省去了回答HR提問時的不少麻煩。地大想提高知名度和公信力,這個雙校區的問題一定是一個很大的掣肘。一個很多人都不知道到底在哪的中字頭大學,是一個缺乏品牌建設能力的大學,損害了所有地大學生的無形資產。2.本人就讀於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的四年間,學校是沒有圖書館的。北區閱覽室那麼丁點小,根本滿足不了全校同學的自習需求。我們這一屆到大四寢室才有空調,可想而知每年冬天夏天去閱覽室佔座位的情況是多麼的恐怖,6點以後去排隊,就很難說有沒有位置了吧。我覺得沒有任何理由,可以讓一個211大學,在一整屆學生的就讀期間,沒有讓學生用上哪怕一次圖書館。這是一個笑話,是恥辱,也是為什麼很多學生不遺餘力的去黑學校的原因所在。一個用四年時間建不好圖書館的大學反映出來的是什麼,是缺乏對學生最基本的關心和負責任的態度。3.本人就讀於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的四年間,除了辯論隊之外,是沒有參加其他任何社團活動的。而辯論,在地大也是一個在夾縫中艱難生存著的社團活動。總體而言,地大的社團是缺乏多樣性和趣味性的,社團的設立和活動內容,感覺就像就是從90年代沿襲和繼承下來的一批遺產。沒有與時代進步相結合,沒有與學生興趣相匹配,死氣沉沉沒有生機。而地大辯論隊,在工程學院金鋆學長的努力下,差一點就成為了學校官方常設機構,有一定的自治權。但是僅僅過了兩年,地大校辯論隊就開始每年都要為自己的歸屬問題跑斷腿。比賽自己接,費用自己出,訓練場地自己找。我也曾為地大出戰過幾場比賽,作為四辯,在自我介紹的最後是要說「代表中國地質大學向各位問好」這句話的。代表完了,比賽打完了,目送各個學校的校車把各個學校的隊伍拉回去,然後我們幾個地大的像沒爹沒娘的孩子一樣去趕公交車…當然這也沒有什麼,校車接送不是學校的義務。但是,一個不注重發展社團活動,甚至打壓社團組織的大學反映出來的是什麼,是對學生豐富課餘生活的剝奪和個性的扼殺。4.本人就讀於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的四年間,一直在參與學院的黨建工作。由於資歷老(我是高中黨員),在黨建和學生工作中我一直處於一線位置,後來擔任兩個班的黨支部書記。首先,恕我直言,發展黨員=收獲果實。哪個同學條件成熟了,就發展成黨員。如果有品學兼優的學生沒有入黨意願,支部書記還要負有一定的責任。有這樣為一個政黨補充新鮮血液的嗎?其次,在最基層的學生黨建工作中,都很難確保民主集中制的貫徹落實。有一次在黨員大會上討論對我的處分方法時,居然要求我離開會場,不得參與討論過程,非常的令人氣憤和失望。最令人震驚的是,學生黨員居然有往蓋世太保方向發展的趨勢。清明,端午等小假期期間,學生不得私自離校,學生黨員要配合輔導員進行管理。當時輔導員的原話是:「要把所有學生圈養在學校」。特殊時期,例如12年反日本侵佔釣魚島的遊行活動中,學生黨員要在輔導員的帶領下逐一查寢,掌握所有學生的動向。呵呵,大學是培養人才,而不是培養官僚。黨建是吸收有理想的青年,而不是收割成熟的水果。從一點一滴基層黨建工作的開展,可以清晰的透露出地大老師思想上根深蒂固的保守主義做派和官僚主義作風。最後分享一點。對一個剛畢業進入職場的大學生,領導和同事們會做出這樣的評價:1.不愧是地大出來的學生。2.看來地大的學生相當的不錯。你們能看出這兩種評價的差別嗎?我聽到的都是第二種。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