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質工程 » 哪些對人類有威脅的自然災害除了地質災害

哪些對人類有威脅的自然災害除了地質災害

發布時間: 2021-01-18 03:48:33

① 除沙塵暴之外,你還知道哪些對人類有威脅的自然災害

自然災害主要包括氣象災害和地質災害
氣象災害包括台風,暴雨洪澇,乾旱,寒潮,沙塵暴
地質災害包括地震,火山,滑坡,泥石流
此外還有像厄爾尼諾,拉尼娜現象等等
以上災害都會對人類造成威脅.

② 自然災害對人類有哪些影響

「自然災害」是人類依賴的自然界中所發生的異常現象,自然災害對人類社會所造成的危害往往是觸目驚心的。它們之中既有地震、火山爆發、泥石流、海嘯、台風、洪水等突發性災害;也有地面沉降、土地沙漠化、乾旱、海岸線變化等在較長時間中才能逐漸顯現的漸變性災害;還有臭氧層變化、水體污染、水土流失、酸雨等人類活動導致的環境災害。這些自然災害和環境破壞之間又有著復雜的相互聯系。人類要從科學的意義上認識這些災害的發生、發展以及盡可能減小它們所造成的危害,已是國際社會的一個共同主題。
災難影響行為和精神健康的方式有多種:
1、災難會帶來實質性的創傷和精神障礙;2、絕大多數的痛苦在災後一兩年內消失,人們能夠自我調整;
3、由災難引起的慢性精神障礙非常少見;
4、有些災難的整體影響可能是正面的,因為它可能會增加社會的凝聚力;
5、災難擾亂了組織、家庭以及個體生活。
自然災害會引起壓力、焦慮、壓抑以及其它情緒和知覺問題。影響的時間以及為什麼有些人不能盡快適應仍然是未知數。在洪水、龍卷風、颶風以及其它自然災害過後,受害者表現出惡念、焦慮、壓抑和其它情緒問題,這些問題可以持續一年。
一種極度的災難的持續效果,稱為創傷後應激障礙,即經歷了創傷以後,持續的、不必要的、無法控制的無關事件的念頭,強烈的避免提及事件的願望,睡眠障礙,社會退縮以及強烈警覺的焦慮障礙。

③ 自然災害知識選擇題有哪些

1 、洪澇

洪澇是由屢降暴雨或大雨,引起江河決堤、山洪暴發、淹沒田地、毀壞建築、人員傷亡的水災。在我國洪澇頻發,強度大,長江中下游、黃淮海、遼河下游和華南地區尤為嚴重,每年 4 ~ 9 月是各主要河流的防汛時期。 1991 年夏,江淮地區大面積的洪澇災害,成為國內外關注的大災,直接經濟損失超過 500 億元。

2 、台風

台風是一種源於熱帶洋面的低氣壓大氣渦旋,按其中心附近風力大小分成四級:風力 6 ~ 7 級為熱帶低壓, 8 ~ 9 級為熱帶風暴, 10 ~ 11 級為強熱帶風暴, 12 級及其以上為台風。在熱帶西太平洋洋面每年有 30 個台風生成(佔全球 38 %), 7 ~ 8 月是台風活動盛期,在熱帶洋面生成後,便向西北方向移動,每年平均有 7 個台風在我國沿海登陸。

台風帶來的是狂風、暴雨(我國近海 15 個省最高雨量記錄中, 80 %是台風造成的)、巨浪和潮災,嚴重威脅著人民生命財產的安全。 很多洪澇災害都是由於台風登陸,深人內陸移速減慢、停滯、低壓維持不消帶來特大暴雨而造成的。

3 、地震

地震是由於地球內動力作用引起地殼的現代活動而產生,一般分為構造地震(占 95 %)、火山地震和陷落地震。我國之所以成為世界上地震最嚴重的地區,與我國地處環太平洋構造帶與地中海喜馬拉雅構造帶交匯部位,地殼現代活動劇烈有關。除浙江、貴州兩省外,各省都發生過 6 級以上地震。

1556 年 1 月 23 日 陝西華縣 8 級地震,「是日山西、陝西、河南同時地震,聲如雷、雞犬鳴吠……或裂泉涌,或城廊房屋陷人地中,或平地突出山阜……壓死官吏軍民奏報有名者八十二萬……」(《嘉靖實錄》)是我國歷史上最大地震之一。 1976 年 7 月 28 日 唐山 7 . 8 地震,上百萬人口的工業重鎮,頃刻間成為一片廢墟,是本世紀全球 10 次破壞性最大的地震之首。

地震是不可避免的,地震預報尚屬世界難題。我國在中、長期預測領域取得長足進展,但能作準確預報的還只佔少數,對這個具高難度的臨震預報還需做出艱苦的努力。

4 、火災

俗話說: 「 賊偷一半,火燒全光 」 ,火災是世界各國人民所面臨的一個共同的災難性問題。它給人類社會造成過不少生命、財產的嚴重損失。隨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社會財富日益增加,火災損失上升及火災危害范圍擴大的總趨勢是客觀規律。近幾年來,我國每年發生火災約4萬起,死2000多人,傷3000 — 4000人,每年火災造成的直接財產損失10多億元,尤其是造成幾十人、幾百人死亡的特大惡性火災時有發生,給國家和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造成了巨大的損失。嚴峻的現實證明,火災是當今世界上多發性災害中發生頻率較高的一種災害,也是時空跨度最大的一種災害。

5、海嘯

海嘯是一種災難性的海浪,通常由震源在海底下 50千米 以內、里氏震級6.5以上的海底地震引起。海嘯波長比海洋的最大深度還要大,軌道運動在海底附近也沒受多大阻滯,不管海洋深度如何,波都可以傳播過去。劇烈震動之後不久,巨浪呼嘯,以催枯拉朽之勢,越過海岸線,越過田野,迅猛地襲擊著岸邊的城市和村莊,瞬時人們都消失在巨浪中。港口所有設施,被震塌的建築物,在狂濤的洗劫下,被席捲一空,海灘上一片狼藉。

海嘯給人類帶來的災難是十分巨大的。目前,人類海嘯等突如其來的災變,只能通過預測、觀察來預防或減少它們所造成的損失,但還不能控制它們的發生。

④ 自然災害有哪些

自然災害網路名片
「自然災害」是人類依賴的自然界中所發生的異常現象,自然災害對人類社會所造成的危害往往是觸目驚心的。它們之中既有地震、火山爆發、泥石流、海嘯、台風、洪水等突發性災害;也有地面沉降、土地沙漠化、乾旱、海岸線變化等在較長時間中才能逐漸顯現的漸變性災害;還有臭氧層變化、水體污染、水土流失、酸雨等人類活動導致的環境災害。這些自然災害和環境破壞之間又有著復雜的相互聯系。人類要從科學的意義上認識這些災害的發生、發展以及盡可能減小它們所造成的危害,已是國際社會的一個共同主題。
目錄[隱藏]

自然災害的概述
自然災害的形成與發展
自然災害的特徵
自然災害的影響
中國的自然災害
自然災害及疫病
國際減輕自然災害日及歷年主題
自然災害內容簡介
目錄
自然災害的概述
自然災害的形成與發展
自然災害的特徵
自然災害的影響
中國的自然災害
自然災害及疫病
國際減輕自然災害日及歷年主題
自然災害 內容簡介
目錄

[編輯本段]自然災害的概述
(natural disaster/natural hazard) 地球上的自然變異,包括人類活動誘發的自然變異,無時無地不在發生,高低溫試驗箱當這種變異給人類社會帶來危害時,即構成自然災害。因為它給人類的生產和生活帶來了不同程度的損害,包括以勞動為媒介的人與自然之間,以及與之相關的人與人之間的關系。災害都是消極的或破壞的作用。所以說,自然災害是人與自然矛盾的一種表現形式,具有自然和社會兩重屬性,是人類過去、現在、將來所面對的最嚴峻的挑戰之一。 世界范圍內重大的突發性自然災害包括:旱災、洪澇、台風、風暴潮、凍害、雹災、海嘯、地震、火山、滑坡、泥石流、森林火災、農林病蟲害等。 中國自然災害種類繁多。地震、台風、暴雨、洪水、內澇、高溫、雷電、大霧、灰霾、泥石流、山體滑坡、海嘯、道路結冰、龍卷風、冰雹、暴風雪、崩塌、地面塌陷、沙塵暴等等,每年都要在全國和局部地區發生,造成大范圍的損害或局部地區的毀滅性打擊。
[編輯本段]自然災害的形成與發展
凡危害動植物的各類事件通稱之為災害。縱觀人類的歷史可以看出,災害的發生原因主要有二個:一是自然變異,二是人為影響。因此,通常把以自然變異為主因的災害稱之為自然災害,如地震、風暴,海嘯;將以人為影響為主因的災害稱之為人為災害,如人為引起的火災、交通事故和酸雨等。 自然災害形成的過程有長有短,有緩有急。有些自然災害,當致災因素的變化超過一定強度時,就會在幾天、幾小時甚至幾分、幾秒鍾內表現為災害行為,像火山爆發,地震、洪水、颶風、風暴潮、冰雹、雪災、暴雨等,這類災害稱為突發性自然災害。旱災、農作物和森林的病、蟲、草害等,雖然一般要在幾個月的時間內成災,但災害的形成和結束仍然比較快速、明顯,所以也把它們列入突發性自然災害。另外還有一些自然災害是在致災因素長期發展的情況下,逐漸顯現成災的,如土地沙漠化、水土流失、環境惡化等,這類災害通常要幾年或更長時間的發展,則稱之為緩發性自然災害。 許多自然災害,特別是等級高、強度大的自然災害發生以後,常常誘發出一連串的其他災害接連發生,這種現象叫災害鏈。災害鏈中最早發生的起作用的災害稱為原生災害;而由原生災害所誘導出來的災害則稱為次生災害。自然災害發生之後,破壞了人類生存的和諧條件,由此還可以導生出一系列其它災害,這些災害泛稱為衍生災害。如大旱之後,地表與淺部淡水極度匱乏,迫使人們飲用深層含氟量較高的地下水,從而導致了氟病,這些都稱為衍生災害。 當然,災害的過程往往是很復雜的,有時候一種災害可由幾種災因引起,或者一種災害因會同時引起好幾種不同的災害。這時,災害類型的確定就要根據起主導作用的災因和其主要表現形式而定。
[編輯本段]自然災害的特徵
突然、是不可預測的。自然災害通常是劇烈的,其破壞力極大。持續時間有長有短。災難包括了很多因素,它們會引起受傷和死亡,巨大的財產損失以及相當程度的混亂。一次災難事件持續時間越長,受害者受到的威脅就越大,事件的影響也就越大。另一個影響災難程度的主要特徵,是人們是否獲得了足夠的預警。 自然災害有許多重要的特徵,它們突然、有力,無法控制,引起破壞和混亂,通常很短暫,有最低點,有時可以預報。
[編輯本段]自然災害的影響
災難影響行為和精神健康的方式有多種: ⑴災難會帶來實質性的創傷和精神障礙; ⑵絕大多數的痛苦在災後一兩年內消失,人們能夠自我調整; ⑶由災難引起的慢性精神障礙非常少見; ⑷有些災難的整體影響可能是正面的,因為它可能會增加社會的凝聚力; ⑸災難擾亂了組織、家庭以及個體生活。 自然災害會引起壓力、焦慮、壓抑以及其它情緒和知覺問題。影響的時間以及為什麼有些人不能盡快適應仍然是未知數。在洪水、龍卷風、颶風以及其它自然災害過後,受害者表現出惡念、焦慮、壓抑和其它情緒問題,這些問題可以持續一年。 一種極度的災難的持續效果,稱為創傷後應激障礙,即經歷了創傷以後,持續的、不必要的、無法控制的無關事件的念頭,強烈的避免提及事件的願望,睡眠障礙,社會退縮以及強烈警覺的焦慮障礙。
[編輯本段]中國的自然災害
我國是世界上自然災害種類最多的國家,其中對我國影響最大的自然災害有七大類。 1、氣象災害 氣象災害有20餘種,主要有以下種類: (1)暴雨:山洪暴發、河水泛濫、城市積水; (2)雨澇:內澇、漬水; (3)乾旱:農業、林業、草原的旱災,工業、城市、農村缺水; (4)乾熱風:乾旱風、焚風; (5)高溫、熱浪:酷暑高溫、人體疾病、灼傷、作物逼熟; (6)熱帶氣旋:狂風、暴雨、洪水; (7)冷害:由於強降溫和氣溫低造成作物、牲畜、果樹受害; (8)凍害:霜凍,作物、牲畜凍害,水管、油管凍壞; (9)凍雨:電線、樹枝、路面結冰; (10)結冰:河面、湖面、海面封凍,雨雪後路面結冰; (11)雪害:暴風雪、積雪; (12)雹害:毀壞莊稼、破壞房屋; (13)風害:倒樹、倒房、翻車、翻船; (14)龍卷風:局部毀滅性災害; (15)雷電:雷擊傷亡; (16)連陰雨(淫雨):對作物生長發育不利、糧食霉變等; (17)濃霧:人體疾病、交通受阻; (18)低空風切變:(飛機)航空失事; (19)酸雨:作物等受害。 (20) 沙塵暴:人畜死亡、建築物倒塌、農業減產、大氣污染、表土流失。 2、海洋災害 海洋災害主要有如下種類: (1)風暴潮:包括台風風暴潮、溫帶風暴潮; (2)海嘯:分遙海嘯與本地海嘯2種; (3)海浪:包括風浪、涌浪和近岸浪3種,就其成因而言又分台風浪、氣旋浪; (4)海水; (5)赤潮; (6)海岸帶災害:如海岸侵蝕、滑坡、土地鹽鹼化、海水污染等; (7)厄爾尼諾的危害。 (8)反厄爾尼諾的危害。 3、洪水災害 (1)暴雨災害; (2)山洪; (3)融雪洪水; (4)冰凌洪水; (5)潰壩洪水; (6)泥石流與水泥流洪水。 4、地震災害 (1)構造地震; (2)陷落地震; (3)礦山地震; (4)水庫地震等; 5、農作物生物災害 (1)農作物病害:主要有水稻病害240多種,小麥病害50種,玉米病害40多種, 棉花病害40多種及大豆、花生、麻類等多種病害; (2)農作物蟲害;主要有水稻蟲害252種,水麥蟲害100多種,玉米蟲害52種,棉 花蟲害300多種,及其它各種作物的多種蟲害; (3)農作物草害:約8000多種; (4)鼠害。 6、森林生物災害 (1)森林病害:2918種; (2)森林蟲害:5020種; (3)森林鼠害:160餘種。 7、森林火災 國家科委國家計委國家經貿委自然災害綜合研究組將自然災害分為七大類: 氣象災害、海洋災害、洪水災害、地質災害、地震災害、農作物生物災害和森林生物災害和森林火災。但與我們日常生活關系密切的災害主要有: 一、地質災害 自然變異和人為的作用都可能導致地質環境或地質體發生變化,當這種變化達到一定程度時,所產生的諸如滑坡、泥石流、地面下降、地面塌陷、岩石膨脹、沙土液化、土地凍融、土壤鹽漬化、土地沙漠化以及地震、火山、地熱害等後果,會給人類和社會造成危害。將這種現象稱為地質危害。地質危害也包括派生的災害。 (一) 泥石流。泥石流是在山區溝谷中,因暴雨、冰雪融化等水源激發的、含有大量泥沙石塊的特殊洪流。 泥石流的形成:必須同時具備以下三個條件:陡峻的便於集水、集物的地形地貌;豐富的鬆散物質;短時間內有大量的水源。 泥石流按期物質成分可分為三類:由大量粘性土和粒徑不等的砂粒、石塊組成的叫泥石流;以粘性土為主,含少量粘粒、石塊、粘度大,成稠泥狀的叫泥石流;由水和大小不等的砂粒、石塊組成的叫水石流。 泥石流的危害:對居民點的危害;對公路、鐵路的危害;對水利、水電工程的危害;對礦山的危害; (二) 滑坡。滑坡上的岩石山體由於種種原因在重力作用下沿一定的軟弱面(或軟弱帶)整體地向下滑動的現象叫滑坡。俗稱「走山」「跨山」「土溜」等。 滑坡的條件:斜坡岩、土只有被各種構造面切割分離成部連續狀態時,才可能具備向下滑動的條件。 滑坡的活動強度:主要與滑坡的規模、滑坡速度、滑坡距離及其蓄積的位能和產生的動能有關。 滑坡的活動時間:主要與誘發滑坡的各種外界因素有關,如地震、降雨、凍融、海嘯、風暴潮及人類活動等。 (三) 崩塌。崩塌也叫崩落、垮塌或塌方,是陡坡上的岩體在重力作用下突然脫離母體崩落、滾動、堆積在坡腳(或溝岩)的地質現象。 按崩塌體物質的組成,崩塌可分為土甭和岩崩兩大類。 崩塌的活動時間:崩塌一般發生在暴雨及較長時間連續降雨過程中或稍後一段時間;強烈地過程中;開挖坡腳過程中之中或稍後一段時間;水庫蓄水初期及河流洪峰期;強烈的機械振動及大爆破之後。 崩塌的地域性:西南地區為我國崩塌分布的主要地區。 (四)地面下沉。地面下沉是由於長期乾旱,使地下水位降低,加之過量開采地下水等導致的地殼變形現象。 (五)地震。地震是一種破壞力極大的自然災害。除了地震直接引起的山崩、地裂、房倒屋塌之外,還會引起火災、水災、爆炸、滑坡、泥石流、毒氣蔓延、瘟疫等次生災害。 二、 洪澇及其它災害 (一) 雨澇。雨澇是指大范圍的暴雨或特大暴雨所造成的山洪暴發,江河水位陡漲,洪水泛濫,致使農田、房舍、人畜及交通設施等遭到淹沒的洪澇災害,以及低地積水難排,造成作物減產失收的漬澇災害。 (二) 洪水。洪水災害是指水流脫離水道或人工的限制並危及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的現象。 (三) 凌汛災害。凌汛災害是因冰凌對水流產生阻力而引起江河水位明顯上漲並引起災害的現象。 (四) 地震災害。地震水災是指因地震而誘發的滑坡堵塞河流或震垮堤壩造成的洪水災害。 三、大風災害。風力達到足以危害人們的生產活動、經濟建設和日常生活的風,成為大風。 大風的危害:危害性大風主要指台風、寒潮大風、雷暴大風、龍卷風。 根據大風對農業生產的影響,可歸納為機械損傷、風蝕、生理危害、影響農牧業生產活動等幾個方面。台風在大風危害中的破壞力最為突出。 四、熱帶氣旋災害。熱帶氣旋是一種發生在熱帶或副熱帶海洋上的氣旋性渦旋。 強烈的熱帶氣旋伴有狂風、暴雨、巨浪、風暴潮,活動范圍很廣,具有很強的破壞力,是一種重要的災害性天氣系統。我國是世界上少數幾個受熱帶氣旋嚴重影響的國家之一。 五、冰雹災害。冰雹是從發展強盛的積雨雲中降落到地面的冰塊或冰球。據冰雹大小及其破壞程度,可江寶還分為輕雹害、中雹害和重雹害三級。我國是世界上雹災較多的國家之一。 六、海洋災害 (一) 風暴潮。來自高緯地帶的冷空氣與來自海上的熱帶氣旋通過交互影響,使沿海大風與巨浪接連發生,因此形成風暴潮。西太平洋是生產風暴潮最多的地區。 風暴潮的類型:台風型;冷高壓配合黃、渤海氣旋型;橫向冷高壓型;強孤立黃、渤海氣旋型;強蒙古低壓型; 風暴潮災害的空間分布。我國的風暴潮遍及沿海各地,但主要集中的地段從北到南是:萊州灣;江蘇小洋河口至浙江的德海門;溫州、台州、沙埕至閩江口;廣東汕頭至珠江口;雷州半島東岸及海南島東北部沿海。 (二) 災害性海浪。在海上引起災害的海浪叫災害性海浪。 災害性海浪的形成:由台風、溫帶氣旋、寒潮等天氣系統引起並在強風作用下形成的。 災害性海浪按天氣系統類型:冷高壓型(也稱寒潮型);台風型;氣旋型;冷高壓與氣旋配合型。 (三) 海冰。海冰是有害水凍結而成的,也包括流入海洋的河冰和冰山等。海冰是極地海域和某些高緯度區域是突出的海洋災害之一。 海冰造成的災害。推倒海上石油平台,破壞海洋工程設施、航道設施,或撞壞船舶造成重大海難;阻礙船舶航行,損壞螺旋槳或船體,並實施其失去航行能力。海冰封鎖港灣,使港口不能正常運作或大量增加使用破冰船破冰引航的費用;使漁業休漁期過長和破壞還是養殖設施、場地等,造成經濟損失。 海冰災害主要出現特點:我國冬季易於結冰的渤海、黃海北部和遼東半島沿海海域,以及山東半島部分海灣。 (四) 海嘯。海嘯主要是太平洋沿岸國家遭受的由於猛烈的地震所引起的海洋災害。 海嘯形成的條件:引起海嘯的海底地震震源較淺,一般要小於20公里至50公里;震級一般在里氏震級的6.5以上;必須有海底的大面積垂直運動;發生海底地震的海區要有一定的水深,尤其是橫跨大洋的大海嘯,一般水深都在1000米以上。 海嘯的危害:海嘯在濱海區域的表現形式是海水陡漲,驟然形成向岸行進的「水牆」,並伴隨著隆隆巨響,瞬時侵入濱海陸地,吞沒良田和城鎮、村莊,然後還海水又驟然退去,或先退後漲,有時反復多次,對人類造成生命財產的巨大損失。 (五) 赤潮。赤潮的概念:赤潮是因海水中一些微小的浮游植物、原生動物或細菌,在一定地環境條件下突發性的增值,引起一定范圍內在一段時間中的海水變色現象。 赤潮的危害:引起海洋異變,局部中斷海洋食物鏈,威脅海洋生物的生存;有些赤潮生物的體外排泄或死亡後分解的粘液,翻蓋海洋動物濾食和呼吸,從而使其窒息死亡。或赤潮生物所含毒素被海洋動物攝食後造成魚、蝦、貝類等中毒死亡。有的還會使脊椎動物和人類在食用後中毒死亡;在以下幾節中,我們將對幾種常見的,危害面積大的自然災害進行介紹,同時介紹一些防災救災的措施。 七、其它災害 除了地震、洪水、台風、瘟疫等災害嚴重影響了我們的生活乃至威脅我們的生命以外,我們對雷電、大霧、冰雹等其他災害也要不斷提高防範意識,加強防範能力。

⑤ 除了地震外,還有哪些自然災害

泥石流 滑坡 火山等

⑥ 自然災害有哪些

自然災害"是人類依賴的自然界中所發生的異常現象,自然災害對人類社版會所造成的危害往往是觸目驚心權的。它們之中既有地震、火山爆發、泥石流、海嘯、台風、洪水等突發性災害;也有地面沉降、土地沙漠化、乾旱、海岸線變化等在較長時間中才能逐漸顯現的漸變性災害;還有臭氧層變化、水體污染、水土流失、酸雨等人類活動導致的環境災害。這些自然災害和環境破壞之間又有著復雜的相互聯系。人類要從科學的意義上認識這些災害的發生、發展以及盡可能減小它們所造成的危害,已是國際社會的一個共同主題。

自然災害
地震
火山
海嘯
龍卷風
泥石流
沙漠化
乾旱
洪澇
環境污染和破壞
大氣污染
酸雨
臭氧層破壞
水污染
固體廢物
地面沉降
生物多樣性變化
赤潮
水土流失

⑦ 自然災害對人類有哪些危害

自然災害的主要危害影響:

1、災難會帶來實質性的創傷和精神障礙;

2、絕大多數的痛苦在災後一兩年內消失,人們能夠自我調整;

3、由災難引起的慢性精神障礙非常少見;

4、有些災難的整體影響可能是正面的,因為它可能會增加社會的凝聚力;

5、災難擾亂了組織、家庭以及個體生活。

自然災害會引起壓力、焦慮、壓抑以及其它情緒和知覺問題。影響的時間以及為什麼有些人不能盡快適應仍然是未知數。在洪水、龍卷風、颶風以及其它自然災害過後,受害者會表現出惡念、焦慮、壓抑和其它情緒問題,這些問題會持續一年。

一種極度的災難的持續效果,稱為創傷後應激障礙,即經歷了創傷以後,持續的、不必要的、無法控制的無關事件的念頭,強烈的避免提及事件的願望,睡眠障礙,社會退縮以及強烈警覺的焦慮障礙。

(7)哪些對人類有威脅的自然災害除了地質災害擴展閱讀:

災害是對能夠給人類和人類賴以生存的環境造成破壞性影響的事件總稱。縱觀人類的歷史可以看出,災害的發生原因主要有二個:

1、自然變異。

2、人為影響。

因此,通常把以自然變異為主因的災害稱之為自然災害,如地震、風暴、海嘯;將以人為影響為主因的災害稱之為人為災害,如人為引起的火災、交通事故和酸雨等。

影響自然災害災情大小的因素有三個:

3、孕育災害的環境(孕災環境)。

4、導致災害發生的因子(致災因子)。

5、承受災害的客體(受災體)。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