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工程地質學趙樹德
『壹』 地震知識什麼是地震重點危險區
構造地震最為常見,對人類的危害也最大。
--------------------------------
補充知識
來源:
書名: 《土木工程研究生系列教材 高等工程地質學》
作者: 趙樹德 瘳紅建 徐林榮等編著
頁碼:84頁
地震按其成因大致可以歸納為以下幾種主要類型:
(1)構造地震 它是由於地下深處岩層錯動、破裂所造成的地震。這類地震發生的次數最多,約佔全球地震總數的90%以上,破壞力也最大。
(2)火山地震 它是由於火山作用、岩漿活動、氣體爆炸等引起的地震。火山地震一般影響范圍較小,發生的次數也較少,約佔全球地震總數的7%。
(3)陷落地震 它是由於地層陷落而引起的地震。例如,當地下溶洞支撐不住頂部的重量時,就會塌陷引起振動。這類地震更少,約佔全球地震總數的3%,引起的破壞也較小。
(4)誘發地震 它是由地下核爆炸、水庫蓄水、油田抽水和注水、礦山開采等活動引起的地震。
此外,還有沖擊地震。上述地震中以構造地震最為常見,對人類的危害也最大。構造地震可分為以下幾種類型:
(1)孤立型地震 這類地震沒有前震,餘震小而少,且與主震震級相差懸殊,地震能量基本上是通過主震一次性釋放的。
(2)主震一餘震型地震 一個地震序列中,最大的地震特別突出,所釋放的能量佔全序列能量的90%以上。這個最大的地震叫主震,其他較小的地震中,發生在主震前的叫前震,發生在主震後的叫餘震。
(3)雙震型地震 一個地震活動序列中,90%以上的能量主要由發生時間接近、地點接近、大小接近的兩次地震釋放。
(4)震群型地震 一個地震序列的主要能量是通過多次震級相近的地震釋放的,沒有明顯的主次,幾次地震(震群)所釋放的能量佔全序列的8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