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地質調查局發展研究中心
㈠ 鹽湖與鹽類資源研究室(中國地質科學院鹽湖與熱水資源研究發展中心)
1.業務定位
主要從事鹽湖及鹽類礦產、鹽湖生物資源調查評價及開發利用,鹽湖記錄對全球變化響應等研究,研究領域涵蓋鹽湖礦產成礦規律、資源評價理論與方法研究、鹽湖沉積與全球變化研究、鹽湖生態、鹽湖農業、鹽湖與健康、行星鹽科學和熱水資源研究等,致力於推動我國鉀、鋰、硼,以及銫、銣、溴、碘等鹽類資源勘查與產業化,帶動我國高原極端環境鹽生物與鹽湖農業等「大鹽湖產業鏈」的基礎研究走向應用。
2.發展方向
鉀鹽和鹽湖資源評價找礦、全球變化研究、鹽湖資源綜合利用研究、鹽湖農業。
3.研究內容
(1)鹽類礦產的成礦規律和找礦預測與方法研究:以鹽科學為指導,開展鹽類的物化遙綜合方法研究,大力推廣和完善「油鉀兼探」方法;著重進行鉀、鋰、硼、碘、溴、銣和銫等國家急缺、重點或戰略礦產的成礦規律、找礦方向和方法研究。
(2)鹽類礦產分離提取理論與技術研究和綜合評價:對重點鹽湖和地下鹽礦與鹵水(含油田水)鹽類資源進行分離提取的物理化學機制、化工工藝和工程化關鍵理論與技術方法的研究。著重選擇藏北當雄錯實驗基地和柴達木西部南翼山地下鹵水(油田水)開展急缺和重點的鉀、鋰、硼、碘等鹽類提取的野外擴大實驗研究。
(3)鹽湖農業(含鹽土農業)調查和示範工程研究:對鹽湖及鹽鹼地分類調查,並相應開展鹽生生物種繁殖培育。通過調研、實驗和種群培育,著重開展生物質能源調研與實驗,建立重點鹽湖及周邊鹽鹼地(如柴達木察爾汗、察干諾爾等)鹽生生物質能源規模化示範工程。
(4)鹽環境與全球變化研究:開展不同區帶鹽湖的長期科學觀測,建立我國鹽環境和鹽資源數據系統,為我國鹽環境保護、鹽資源管理開發和鹽科學提供最基礎的觀察實驗數據;結合鹽資源和鹽湖資源環境科學鑽探研究,開展我國新生代鹽環境變遷,中近期著重進行青藏高原新近紀—第四紀沉積序列研究和鹽沉積的氣候定量指標研究。
㈡ 中國地質調查局發展研究中心的機構定位
中國地質調查局發展研究中心是國家公益性事業單位,是國家地質調查與地質工作綜合支撐研究與信息服務機構。未來十年的方向是努力建設成為中國地質調查事業的參謀部、全國地質資料中心與地學信息服務中心。
㈢ 中國地質調查局發展研究中心 到底怎麼樣
中國地質調查局發展研究中心於2002年7月日正式成立。加掛「全國地質資料館」的牌子。負責管理國土資源實物地質資料中心和國土資源部十三陵培訓中心。
發展研究中心隸屬於國土資源部,是中國地質調查局的正局級直屬事業單位,承擔地質和礦產勘查工作方向、發展戰略、境外地質工作規劃和部署研究,負責全國地質資料接收、保管和服務,承擔地質調查信息化建設工作。接受上級委託,對找礦突破戰略行動等有關重大專項進行技術支撐。
發展研究中心現有職工205人,其中正高級職稱50人,副高級職稱47人;博士45人,碩士68人;離退休職工100人。現設處室25個(不含國土資源實物地質資料中心和國土資源部十三陵培訓中心),其中綜合管理處室5個,業務處室17個,其他處室3個。
發展研究中心參與了《國務院關於加強地質工作的決定》、《全國地質勘查規劃》、《找礦突破戰略行動綱要(2011~2020年)》等重要文件的研究
起草工作。為地質調查工作部署提供支撐工作,為部、局機關提供了大量情報資料。編輯《中國地質》和《地質通報》,為地勘行業提供了良好的科技交流平台。建
設了全球礦產資源信息系統資料庫,為地質工作走出去提供信息服務。研發了數字地質調查系統、國家地質空間數據網格服務系統、多元地學空間數據管理與分析系
統等;先後牽頭完成了1:20萬地質圖空間資料庫等數十個不同比例尺、不同主題的資料庫建設工作;牽頭完成一批地質信息化標準的編制;建設並維護地調局的
網路系統和網站,對地質調查信息化起到了引領和推動作用。承擔地質資料接收與保管工作,努力實施地質資料的社會化服務工作。支撐完成的全國礦業權實地核
查、全國危機礦山接替資源找礦項目獲國土資源部通報表揚;為找礦突破戰略行動、全國礦產資源潛力評價等專項提供卓有成效的業務支撐。
發展研究中心獲省部級科學技術獎24項,其中一等獎6項,二等獎18項;獲國家發明專利6項。2002年~2008年連續7年獲得「中央國家機關文
明單位」,2009年獲「2008年度中央國家機關文明單位標兵」榮譽稱號。2004年建成部「合格職工之家」,2006年成功創建部「先進職工之家」。
2005年至今連續7年獲得「首都文明單位」榮譽稱號,2010~2011年繼續保持「首都文明單位」和「中央國家機關文明單位標兵」稱號。
㈣ 中國地質調查局發展研究中心工資怎麼樣
一般,但福利不錯,尤其是你能幹會有績效
㈤ 中國地質調查局發展研究中心工資怎麼樣
中國地質調查局發展研究中心於2002年7月18日正式成立。加掛「全國地質資料館」的牌子。負責管理國土資源實物地質資料中心和國土資源部十三陵培訓中心。
發展研究中心隸屬於國土資源部,是中國地質調查局的正局級直屬事業單位,承擔地質和礦產勘查工作方向、發展戰略、境外地質工作規劃和部署研究,負責全國地質資料接收、保管和服務,承擔地質調查信息化建設工作。接受上級委託,對找礦突破戰略行動等有關重大專項進行技術支撐。
發展研究中心現有職工205人,其中正高級職稱50人,副高級職稱47人;博士45人,碩士68人;離退休職工100人。現設處室25個(不含國土資源實物地質資料中心和國土資源部十三陵培訓中心),其中綜合管理處室5個,業務處室17個,其他處室3個。
發展研究中心參與了《國務院關於加強地質工作的決定》、《全國地質勘查規劃》、《找礦突破戰略行動綱要(2011~2020年)》等重要文件的研究
起草工作。為地質調查工作部署提供支撐工作,為部、局機關提供了大量情報資料。編輯《中國地質》和《地質通報》,為地勘行業提供了良好的科技交流平台。建
設了全球礦產資源信息系統資料庫,為地質工作走出去提供信息服務。研發了數字地質調查系統、國家地質空間數據網格服務系統、多元地學空間數據管理與分析系
統等;先後牽頭完成了1:20萬地質圖空間資料庫等數十個不同比例尺、不同主題的資料庫建設工作;牽頭完成一批地質信息化標準的編制;建設並維護地調局的
網路系統和網站,對地質調查信息化起到了引領和推動作用。承擔地質資料接收與保管工作,努力實施地質資料的社會化服務工作。支撐完成的全國礦業權實地核
查、全國危機礦山接替資源找礦項目獲國土資源部通報表揚;為找礦突破戰略行動、全國礦產資源潛力評價等專項提供卓有成效的業務支撐。
發展研究中心獲省部級科學技術獎24項,其中一等獎6項,二等獎18項;獲國家發明專利6項。2002年~2008年連續7年獲得「中央國家機關文
明單位」,2009年獲「2008年度中央國家機關文明單位標兵」榮譽稱號。2004年建成部「合格職工之家」,2006年成功創建部「先進職工之家」。
2005年至今連續7年獲得「首都文明單位」榮譽稱號,2010~2011年繼續保持「首都文明單位」和「中央國家機關文明單位標兵」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