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省地質災害氣象風險
地質災害風險性是指地質災害發生不同險情的概率。
風險概率為暴雨頻率。
風險概率一暴雨頻率一暴雨強度一地質災害危險區范圍一險情一危險等級。可以進行縣(市)地質災害風險氣象精準預警…
㈡ 雲南地質災害的成因包括哪幾個方面
來雲南地質災害的源成因:
1、板塊運動,是雲南省地質災害的主要原因。雲南處於太平洋、印度洋、亞歐三大板塊交匯處,形成高山、河谷的落差大,易發生地震、洪災、泥石流等地質災害。
2、受季風和熱帶氣旋影響,導致雲南多雨現象。雲南省受印度洋西南季風、太平洋水汽影響,導致每年9月,雲南就進入雨季,而且誘發洪災、泥石流。
3、森林遭到砍伐或利用不合理,導致植被破壞嚴重!特別是西雙版納,出現大面積砍伐熱帶雨林的情況。泥石流,不是雨量大導致的主要原因,是植被破壞了,土壤經不起雨水沖刷而致使泥石流多發。
㈢ 地質災害氣象風險預警指的是什麼
地質災害氣象風險預警是指在一定地質環境和人為活動背景條件下,專受氣象因素的影響,某屬一地域、地段或地點在某一時間段內發生地質災害的可能性大小。它是真實世界遭受損失可能性的一種狀態,而不是真實發生的一種狀況。由於人類防禦災害能力和實施防災措施的不同,這種可能性的狀態可能發生也可能不發生或部分發生。地質災害氣象風險預警基於地質災害的主要控制因素(地層岩性、地質結構、地形地貌、岩土體類型等)和激發因素(降雨、地震、冰雪消融、人為活動)通過模型運算來開展工作,控制因素是基本條件,激發因素在不同地區或同一地區不同時段、不同地段常常表現出較大差異。
㈣ 雲南有哪些自然災害和資源優勢
自然災害:東方網6月6日消息:昆明四日公布的二00二年《雲南省環境狀況公報》說,去年,該省相繼發生了冬春乾旱、倒春寒、初夏乾旱、洪澇、大風冰雹、雷擊、夏季低溫冷害、秋季連陰雨等多種氣象災害,與氣象因素密切相關的森林火災、農作物病蟲害、滑坡、泥石流和崩塌等重大山地災害亦明顯偏多,受災面積廣、災情嚴重,經濟損失巨大、人員傷亡慘重。
公報說,在氣象災害方面,去年雲南全省出現大風災害五十五縣(次),冰雹一百三十八縣(次);農作物受災面積四十六萬四千公頃、成災二十八萬六千公頃,絕收六萬公頃,民房倒塌五千零九十四間,因災死亡四十八人,直接經濟損失十二億二千萬元人民幣。
七至八月,北方冷空氣頻繁南下與南方暖濕氣流共同影響,全省大部分地區持續出現陰雨天氣,低溫寡照明顯,水稻受災面積達九萬一千五百公頃,成災面積五萬五千八百公頃,直接經濟損失一億三千萬元人民幣。
在洪澇災害方面,該省共有一百一十七個縣(市、區),一千三百零八個鄉(鎮),八百七十四萬人受災,十三個城市受淹,房屋倒塌五萬七千七百萬間,因災死亡三百五十一人,其中因洪水災害死亡九十二人。農作物受災四十四萬八千公頃,成災二十五萬九千公頃,絕收九萬二千三百公頃,減收糧食四十九萬五千八百噸。洪澇災害共造成全省直接經濟損失三十四億九千八百萬元,損失總體小於二00一年。
在乾旱災害方面,該省出現嚴重的冬春連旱,入汛後,局部地區還出現了嚴重的夏旱、插花旱。農作物受害面積達七十一萬六千一百公頃,因旱造成二百零二萬人和一百四十六萬頭大牲畜飲水困難,損失糧食七十一萬噸,經濟作物損失十六億三千九百元。
在地質災害方面,該省共發生地質災害四千一百五十起,其中滑坡三千零七十九起、泥石流八百三十六起、崩塌一百二十八起、地面塌陷一百零七起。共造成二百三十四人死亡和失蹤,四百一十八人受傷,毀壞農田九千二百五十公頃,交通、通訊、房屋和水利設施破壞嚴重,直接經濟損失十二億二千三百萬億元,屬地質災害重災年份。受災嚴重的地、州、市有怒江、迪慶、昭通、保山、楚雄、玉溪、臨滄和紅河。
昭通市鹽津縣、玉溪市新平縣和楚雄州武定縣等地相繼發生罕見的泥石流和山體大面積滑坡等自然災害,造成嚴重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據統計,全省受災人口2376萬人,其中1.5萬人無家可歸,2.2萬多人需緊急轉移
你去的地方應該不會
不過我的路可能會
因為我去的時候就不大好走
現在估計已經封路了
資源優勢:記者從近日召開的雲南省生物質能源發展研討會上了解到,雲南省正著力挖掘生物資源潛力,把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以加快全省生物質能源產業發展步伐,力爭培育成為雲南省繼煙草、水電、礦產資源等5大支柱產業之後的又一新興產業和新的經濟增長點。
據省財政廳負責人介紹,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雲南省生物質能源產業的發展,大力發展生物質能源產業,是充分發揮雲南資源優勢,做大財政蛋糕,促進雲南經濟又快又好發展和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舉措。雲南省可用於發展生物質能源的原材料植物資源十分豐富,生物質能源類農作物種植廣泛。針對雲南省生物多樣性、生物資源豐富的特點,省委、省政府按照國務院關於「早覺悟、早起步、早見效」的發展思路,在充分發揮全省資源優勢的前提下,從全省能源安全的角度合理規劃、合理布局,積極推進雲南生物質能源產業的發展。但雲南省生物質能源產業發展尚處於起步階段,其發展仍面臨一些困難和問題。據統計,雲南省有高等植物17000多種,其中有利用價值的芳香油料植物種類達200多種,但尚無企業對其進行開發生產,生物質能源未得到充分利用。雲南省現擁有普通乙醇生產企業420戶,2005年共生產酒精30萬噸,但產能不足,銷售渠道不暢通。此外,科研部門和企業尚未建立良好的合作關系,科研成果未得到較好利用。
為積極推進雲南省生物質能源產業發展,省財政廳已對雲南省生物質能源發展的潛力、現狀和困難進行了全面調查,形成專題報告報財政部,積極爭取中央支持。並計劃從省級預算中安排專項資金,用於生物質能源的開發、研究和支持生物質能源企業的發展。
近期,省財政廳將組織有關人員赴安徽、廣西等在生物質能源發展方面具有較好經驗的省市進行調研,借鑒和學習外省的經驗和做法,在此基礎上制定有關政策措施。
目前,雲南省正立足現有企業的技術改造,選擇建設條件好,積極性高,具有龍頭帶動性的企業做試點,在資金安排上對企業研發、產業化等環節給予重點扶持。鼓勵有專利技術的專家從實驗室「走出去」,與有關企業採取技術轉讓和入股等方式進行合作;鼓勵企業在充分做好項目可行性論證的基礎上,積極利用外部人才優勢,大膽「請進來」,實施科技成果的轉化,同時拓展產品銷售渠道,盡快實現生物質能源產業化。雲南省將力爭在產業布局上實現從普通種植向最佳種植區域轉變,從產品的初加工向深加工轉變,從產業的小規模向經濟規模轉變,從行政區劃向經濟區域轉變的「四個轉變」,積極促進雲南省生物質能源產業的快速發展。
㈤ 雲南昭通暴雨情況怎麼樣了
據央視新聞消息,6月29日23時到30日,雲南昭通市鎮雄縣、彝良縣、威信縣等地遭遇大暴雨天氣,最大降雨量超過200毫米。
在彝良縣牛街鎮,降雨量達到151.0毫米,全鎮不同程度受災。目前,振興街、南華街、育才街、文興街、學院路沿街商鋪已進水,道路上有車輛被沖走,無人員傷亡。當地黨委政府正在組織人員疏散轉移,災情統計工作正在進行中。
(5)雲南省地質災害氣象風險擴展閱讀:
雲南昭通升級為暴雨黃色預警 多縣區地質風險等級高
昭通市氣象台6月30日3時50分將6月30日1時20分發布的暴雨藍色預警升級為暴雨黃色預警:過去12小時,巧家、鎮雄、彝良、大關、威信已出現暴雨,預計未來12小時,昭陽、魯甸、巧家、鎮雄、彝良、威信、大關、鹽津、永善等縣(區)降水仍將持續、部分區域降雨量將達大暴雨。以上區域山洪、地質災害氣象風險等級高,請市民加強防範。
昭通市氣象局、昭通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6月30日2時00分聯合發布地質災害氣象風險Ⅱ級(橙色)預警:預計未來24小時魯甸、巧家、鎮雄、彝良、威信、鹽津、大關、永善、綏江、水富地質災害氣象風險等級為Ⅱ級(風險高),其餘區域地質災害氣象風險等級為Ⅲ級(風險較高),易出現山洪、泥石流、滑坡、崩塌等災害,請相關部門做好防禦工作。
㈥ 雲南昭通暴雨受災情況怎麼樣
雲南昭通市多地暴雨導致洪水,大量車輛被淹,臨水房屋被沖垮,雨水進入居民房屋,漫至床邊,居民稱都下成瀑布了,部分地區降水仍將持續。
1、雲南昭通多地遭遇暴雨山洪泥石流
6月29日23時到30日,雲南昭通市鎮雄縣、彝良縣、威信縣等地遭遇大暴雨天氣,最大降雨量超過200毫米。
在彝良縣牛街鎮,降雨量達到151.0毫米,全鎮不同程度受災。目前,振興街、南華街、育才街、文興街、學院路沿街商鋪已進水,道路上有車輛被沖走,無人員傷亡。當地黨委政府正在組織人員疏散轉移,災情統計工作正在進行中。
2、緊急轉移疏散群眾822人
受強對流天氣影響,6月29日晚至30日凌晨,雲南昭通市彝良縣境內持續強雨,引發山洪、塌方、泥石流災害,造成全縣各鄉鎮不同程度受災,其中受災嚴重的牛街鎮甘家壩降雨量達到151.0毫米,洛旺鄉降雨量達121.2毫米,造成不同程度受災,河水水位上漲,部分地區通訊中斷。
6月30日凌晨,為避免強降雨引發的山洪、泥石流對群眾生命安全造成威脅,洛旺鄉廣大黨員幹部緊急行動,緊急措施轉移附近群眾,目前已轉移疏散822人,暫無人員傷亡。
3、多條道路交通中斷
昭通市公安消防支隊30日發布消息稱,30日,因受局地單點暴雨、大暴雨等強降雨天氣影響,昭通市昭陽、魯甸、巧家、鎮雄、彝良、威信、大關、鹽津、永善等縣區降水持續,其中鎮雄果珠降水量已達188.20毫米。
另據彝良交警、鹽津交警、鎮雄交警等公布,受強降雨影響,彝良縣、鹽津縣、威信縣、鎮雄縣、巧家縣轄區內多條道路不同程度存在浸水、泥石流及邊坡落石情況,柿鳳路新關山路段、江羅公路紅旗水庫路段、國道G352牛街轄區花果路段、國道G247鹽井鎮轄區馬鈴岩隧道路段、國道G246(鎮鳳公路)羅坎段等多條道路交通中斷。
(6)雲南省地質災害氣象風險擴展閱讀
雲南昭通升級為暴雨黃色預警
昭通市氣象台6月30日3時50分將6月30日1時20分發布的暴雨藍色預警升級為暴雨黃色預警:過去12小時,巧家、鎮雄、彝良、大關、威信已出現暴雨,預計未來12小時,昭陽、魯甸、巧家、鎮雄、彝良、威信、大關、鹽津、永善等縣(區)降水仍將持續、部分區域降雨量將達大暴雨。以上區域山洪、地質災害氣象風險等級高。
昭通市氣象局、昭通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6月30日2時00分聯合發布地質災害氣象風險Ⅱ級(橙色)預警:預計未來24小時魯甸、巧家、鎮雄、彝良、威信、鹽津、大關、永善、綏江、水富地質災害氣象風險等級為Ⅱ級(風險高),其餘區域地質災害氣象風險等級為Ⅲ級(風險較高),易出現山洪、泥石流、滑坡、崩塌等災害,。
㈦ 什麼叫做地質災害氣像風險黃色預警
地質災害氣象預警是指地質和氣象部門依據當前環境發布的災害預警,一共分為五級,黃色為第三級,注意級,24小時內,災害發生可能性較大。
預報預警時間內啟動地質災害隱患點群測群防,並24小時監測;採取防禦措施,提醒災害易發地點附近的居民、廠礦、學校、企事業單位密切關注天氣預報,以防天氣突然惡化。
地質災害的類型主要是山體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縫、地面沉降等災害。地質災害的發生源於兩方面因素:第一方面是不可抗力的自然因素造成的,如汛期強降雨引起的突發性地質災害(泥石流、滑坡、崩塌等)。
(7)雲南省地質災害氣象風險擴展閱讀:
地質災害的發生:
地質災害的發生源於兩方面因素:第一方面是不可抗力的自然因素造成的,如汛期強降雨引起的突發性地質災害(泥石流、滑坡、崩塌等)。為了最大限度地避免和減少不可抗力的自然災害造成的損失,需要加強基礎調查工作,掌握致災地質作用的分布狀況和危害程度,
建立監測網路和預警系統,加強動態監測,在多發區要加強群測群防,在重點防範期內,要加強巡查檢查,鼓勵提供發生地質災害的前兆信息,根據出現的前兆劃定地質災害危險區,予以公告,並在危險區邊界設置警示標志,採取工程治理或搬遷避讓措施,
通過預防和治理,達到避免和減少傷亡損失和財產損失的目的。第二方面是人為建設活動引發的,如興建水利工程、架橋、修路引發的地質災害(滑坡、塌陷等)。為了避免或減少人為活動引發地質災害,對地質災害易發區內的工程項目,
一方面要求建設單位可行性研究階段必須進行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作出該工程建設中和建成後是否引發地質災害的結論,並提出預防和治理措施,
另一方面也要求有關部門必須編制地質災害易發區城市總體規劃、村莊和集鎮規劃,並對規劃區進行危險性評估,提出建設工程項目遭受地質災害危害的可能性,以及採取預防治理的措施。
綜上所述,地質災害的發生不可避免,但通過建立制度、採取措施,加強管理,經過人類的不懈努力,避免或減輕地質災害造成的損失還是可以作到的。
㈧ 雲南省地質環境監測院
地下水水情通報、預報
六、法制建設
雲南省現已頒布、實施的地質環境保護方面的地方性法律法規及文件如下:
1.《雲南省地質環境保護條例》,由雲南省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三次會議於2001年7月28日審議通過,自2002年1月1日起施行。雲南省第九屆人大常委會公告(第54號)。
本條例對包括地質環境影響評價,地質環境監測,地質災害防治,礦山、工程、水文等地質環境治理,地質遺跡和古生物化石保護等方面的地質環境保護工作作出了相應規定,並要求在省轄行政區域內從事與地質環境有關活動的單位和個人遵守本條例。
2.《雲南省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規定》,由雲南省人民政府於1998年9月11日頒布,實施日期為1998年9月11日。
本規定要求,在省轄行政區域內開發礦產資源必須遵守本規定,對開發礦產資源所涉及的地層構造、岩石、土壤、地下水、地形地貌等地質環境要素加以保護。
3.《雲南省礦山地質環境恢復治理保證金管理暫行辦法》,由雲南省政府於2006年7月2日發布,實施日期為2006年7月2日。
為了保證采礦權人在采礦過程中以及礦山停辦、關閉或閉坑時,切實履行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恢復治理義務,本辦法要求由采礦權人向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交納地質環境恢復治理保證金。
4.《雲南省國土資源廳關於進一步加強地質環境保護宣傳工作的通知》,由雲南省國土資源廳於2003年4月11日頒布,實施日期為2003年4月11日。
近年來,因人類經濟、工程活動對地質環境的擾動日益頻繁,影響強度和效應積累增大,使雲南省地質環境問題日益突出,地質災害發展勢頭趨於嚴重。為進一步加強對地質環境保護工作的宣傳力度,提高全社會防範地質災害、保護地質環境的意識,宣傳、普及相關科學知識。根據國土資源部的要求,結合雲南省實際情況,本通知中對地質環境保護宣傳工作作出了具體要求,並提出了地質環境保護宣傳口號。
㈨ 怎麼建立縣(區)地質災害風險氣象預警公共平台
①中國地質災害風險評價方法見豆丁網「中國地質災害風險評價的理論與方法"。
②編制回不同暴雨頻率答下的縣(區)地質災害風險評價分區圖系。
③建立縣(區)地質災害風險氣象預警公共服務平台:
降雨量→當地暴雨頻率→該暴雨頻率下的縣(區)地質災害風險評價分區圖。告訴轄區:
a)地質災害危險源在那裡?
b)危險源危險區范圍?
C)危險區內受威脅人數和財產=?
d)高風險、中風險等地質災害分布在那裡?
e)地質災害發生不同危險等級的概率?
f)地質災害預防措施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