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質工程 » 鄉地質災害防治方案

鄉地質災害防治方案

發布時間: 2021-01-20 05:33:57

『壹』 「6·」江西修水縣黃龍鄉盧庄村平石寺泥石流災害

1 泥石流概況

2011 年 6 月 10 日凌晨 5 時左右,受特大暴雨影響,江西省修水縣黃龍鄉盧庄村平石寺暴發大型泥石流,山洪夾帶泥砂、塊石傾瀉而下,泥石流形成區位於平石寺以北高程 750m 的山坡,堆積區主要在平石寺上游溝口到冷水壟附近一帶,堆積體長約600m,寬30 ~100m,平均厚度約6m,體積約21 萬 m3。泥石流摧毀平石寺村民住房 2 棟 11 間,沖毀下游簡易小橋 25 座、公路累計 5000 余米,淹埋毀壞耕地 200 余畝,直接經濟損失近 200 萬元。由於 2 戶 12 名村民提前進行了轉移,成功避免了傷亡。

泥石流區屬中山地貌,地形陡峻,溝谷深切。區內分布燕山早期花崗岩,岩體球狀風化強烈,節理裂隙發育,強風化層厚處可達 5m 以上,山坡、溝谷中堆積有大量結構鬆散的崩滑體、洪沖積物。

泥石流發生的原因有三: 一是區內地形陡峻,溝谷深切,相對高差大,為地表水的匯集和泥石流形成、流通提供了有利的地形條件; 二是區內山體為燕山晚期花崗岩組成,岩體球狀風化強烈,巨厚的風化層和山坡、溝谷中大量結構鬆散的崩滑體、洪沖積物為泥石流形成提供了豐富的物質來源; 三是集中性強降雨,6 月10 日 3 ~ 6 時的過程降雨量達 241mm,為泥石流的形成提供了強大的水源和動力,是泥石流形成的直接誘發因素。

2 監測與應急避險

修水縣政府高度重視地質災害防治工作,落實地質災害防災責任,加強地質災害防災知識宣傳,全縣建立了地質災害隱患群眾監測與專業指導相結合的縣、鄉、村、組四級群測群防網路體系。黃龍鄉盧庄村泥石流隱患被納入了修水縣地質災害群測群防體系,群測群防責任人由盧庄村村主任盧守寶擔任。每逢下雨,盧守寶就對隱患區進行巡查,觀察溝谷上游及兩側山體的變形情況,以及溪溝水流異常變化情況,並將情況及時向當地鄉政府及縣礦管局匯報。

圖 2 泥石流堆積體

圖 3 地質災害警示牌

圖 4 防災避險通知

圖 5 轉移群眾

6 月 9 日,根據降雨預測情況,九江市國土資源局、修水縣礦管局分別與氣象局聯合發布了地質災害氣象預警預報信息。黃龍鄉副鄉長魯鳳龍接到預警信息後,及時通知各村負責人加強地質災害防範。盧守寶接到通知後,迅速組織地質災害危險區的 350 名群眾轉移到了安全地帶。10 日凌晨泥石流發生,沖毀了平石寺 2 棟房屋,但居住這 2 棟房屋中2 戶12 人由於及時撤離避災,未造成人員傷亡。

災害發生後,修水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立即展開應急處置,設立警示牌,劃定危險區,安排有關人員開展應急監測,積極組織當地群眾開展生產自救,秩序井然有序。

3 經驗與啟示

工作經驗: 一是防災應急機構健全。一旦出現地質災害險情,相關責任單位、人員能迅速行動、有條不紊的開展地質災害應急工作。二是信息渠道暢通,反應迅速。險情發生後,各級政府、相關部門能及時得到信息,派出人員趕赴現場開展應急處置工作,避免二次災害的發生。三是應對工作積極果斷。當地政府根據預警信息,果斷對受地質災害威脅群眾進行了避讓轉移,並採取了監測、封鎖危險區等措施,有效避免了人員傷亡。

啟示: 應進一步加強對丘陵山區居民住房建設的統一規劃和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避免將房屋建於溝中、溝口及危險斜坡地帶,並在確保防災措施到位的前提下實施建設。

(本節基礎資料由江西省國土資源廳提供 責任編輯 褚宏亮)

『貳』 湖南省雙牌縣茶林鄉成功預防一起泥石流地質災害

2010年6月20日凌晨,在連續強暴雨誘發下,雙牌縣茶林鄉全葯沖村3組發生了一起泥石流地質災害,流程280米,體積約1.8萬立方米,15棟房屋被不同程度沖毀、淹埋,3輛貨車被埋,1輛麵包車被沖走,直接經濟損失達270萬元,受災村民達18戶65人。泥沙堆積物造成河道堵塞、改道。由於預報預警及時准確,應急反應行動迅速,撤離群眾措施得力,使得所有65人成功避險。

6月19日下午,茶林鄉政府領導和鄉國土資源所人員接到湖南省國土資源廳和永州市國土資源局地質災害氣象預警預報手機信息後,鄉政府領導高度重視,立即安排辦公室人員24小時值班,通知全鄉16個村進入防汛准備,並召開全體鄉幹部會,要求鄉幹部全部分頭下到各村,與村組幹部逐一通知到各家各戶,一旦發現險情,馬上按照應急預案進行疏散避險。

泥石流災害現場

6月20日0時35分,茶林鄉開始普降中雨。到2時30分,中雨驟然轉為特大暴雨。茶林鄉政府立即啟動防災應急預案,所有幹部按照預定的分組安排立即再次下到各村,與村幹部一起對處於地質災害危險區的群眾進行緊急疏散。全葯沖村3組位於山谷下方,兩側的山上土質疏鬆,碎石量特別大,在這樣的特大暴雨下,極有可能發生泥石流,是防災的重中之重。鄉、村幹部緊急跑向全葯沖村3組,一邊鳴鑼、吹哨發布疏散避險信號,一邊挨家挨戶敲門,對3組所有人員進行疏散。2時45分,在鑼聲、口哨聲夾雜著雨聲中,村民們全部撤離到了預定的安全區域,大家終於鬆了一口氣。這時,有人喊了一句:「我的小孩沒有來!」原來是一位姓鄧的村民,他說,疏散時,他的小孩開始好像是跟著跑出來了,後來,由於天太黑、雨太大,他就沒有注意,以為小孩跟在後面。等到了安全區後,才發現自己的小孩沒有跟上來。這聲喊對大家的震驚程度不亞於當時空中的霹靂。村支書問清情況後,趕忙通過電話與正在3組挨家挨戶排查的鄉政府領導聯系,報告了這一情況,自己也原路跑回尋找。得到這一情況,鄉政府領導更是心急如焚,馬上跑到小孩的家中,沖開門,順著哭聲找到小孩,一把抱起跑往安全區。半路上遇見找回來的村支書,便將小孩交給他,自己回去,對剩下的幾棟房屋再次清查,確認沒有人員滯留後,最後才撤離。3時25分,隨著轟隆隆一連串的巨響,3組上方的山谷發生泥石流。泥石流奔涌而下,沖毀、淹埋了房屋,但3組65人無一傷亡。

泥石流埋沒的汽車

此次成功避災的經驗主要有以下三點:

(1)湖南省國土資源廳和永州市國土資源局下發的地質災害氣象預警預報消息及時到位,鄉政府領導高度重視,是做好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前提。鄉政府制定了《地質災害應急預案》,公布張貼,要求工作人員、村組幹部和群眾熟悉應急預案。正是由於有應急預案,危急關頭鄉政府領導果斷決策,村民能夠按應急預案的要求迅速、有序撤離,才爭取了逃生的寶貴時間。

(2)國土資源部門扎實的工作,是做好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關鍵。這起泥石流災害突如其來,規模大,但是沒有造成人員傷亡,與國土資源部門扎實工作是分不開的。首先是對群眾的宣傳工作做得比較到位。這些宣傳工作提高了群眾主動參與防災救災的意識。而且雙牌縣國土資源局每年都會發放大量地質災害宣傳資料到村組。其次,防災責任落實到了基層。雙牌縣國土資源局每年都把預防地質災害工作納入年度考核,採取一票否決制,鄉(鎮)國土資源所人員的責任心進一步加強。每在汛期來臨之前,雙牌縣國土資源局都會通知每個鄉,並要求做好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對地質災害威脅戶都會下發防災避險明白卡和宣傳單。

地質災害警示牌

(3)群眾主動防災,是做好防災工作的基礎。群眾既可能是致災對象,也可能是主動防災的主體,只有把他們動員起來、組織起來,地質災害防治工作才能真正做好、做出成效。

『叄』 鄉鎮地質災害易發區和危險區

一、鄉鎮地質災害易發區

為了有效指導調查區地質災害防治工作,按版照區內鄉鎮分別統計了不同權易發區內村莊的分布情況。表6-8比較清楚地反映了村莊所在地與地質災害易發區的對應關系。地處易發區的鄉鎮與村莊尤其要重視、加強和做好地質災害防治工作。

表6-8 寶塔區鄉鎮地質災害易發區說明表

續表

續表

二、鄉鎮及城區地質災害危險區

調查區地質災害高危險區域所佔比例最高的為河庄坪鎮、姚店鎮、萬花鄉,高危險程度區域面積比例分別在70%以上,其次是青化砭鎮、棗園鎮、橋兒溝鎮,分別達到了50%以上。為了保證當地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和經濟建設順利進行,需要對上面的幾個鄉鎮加強地質災害監測工作。高危險程度區域最小的鄉鎮分別是麻洞川鄉、南泥灣鎮、松樹林鄉、臨鎮和官莊鄉,基本無高危險區域(表6-9)。

表6-9 各鄉鎮地質災害危險程度統計表

續表

表6-10 城區地質災害危險程度統計表

對寶塔區城區地質災害危險程度等級區劃圖加以統計(表6-10)。該表說明,城區高危險程度等級區域所佔比例也比較大,達到30%以上。大部分地區處於地質災害中危險區。因此,需要在寶塔區城區加強地質災害監測預警工作。

『肆』 鄭州市二七區侯寨鄉烤魚溝環線年地質災害防治應急演練工作方案

(2013年8月)

一、應急演練的目的

在汛期,通過應急演練,落實應急隊伍的協調能力、技術裝備的合理配置、受災群眾的防災自救意識,進一步熟悉應急處置程序,提高應急處置的快速反應能力,從而能迅速、高效、有序做好地質災害的防災和搶險救災應急工作,最大限度地減輕地質災害造成的損失,切實維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的安全,建設平安二七,構建和諧社會。

二、應急演練的任務

本次地質災害應急演練的任務是:受連續降雨和強降雨的誘發,侯寨鄉櫻桃溝環線局部發生小型崩塌,情況緊急,需要立即啟動應急預案,組織相關部門各司其職,用最短的時間安全地撤離危險區的人員,盡快採取防災減災的有效措施。

三、應急演練的原則

(1)以人為本、避讓為主的原則。

(2)統一領導、分級負責的原則。

(3)反應迅速、措施果斷的原則。

(4)部門配合、密切協作的原則。

四、應急演練背景

我轄區地點位於賈魯河上游的丘陵地帶,地表基本為黃土覆蓋,其間最高標高195.2米,最低標高215.5米,相對高差20.3米。屬北暖溫帶半濕潤大陸性季風氣候,四季分明,雨季主要集中在7~9月份,年平均降水量646.1毫米,且降水量分布不均,雨季降水量占年降水量的62%;年平均氣溫14℃,最高氣溫43℃,最低氣溫-17.9℃,1月均溫0℃,7月均溫27.8℃,無霜期217天。每年12月至次年2月為冰凍期,日照2385.3小時。據常年地質災害監測資料顯示,轄區內未出現過大的地質災害,雨季常見因雨水沖刷黃土層造成泥土堵塞道路現象。

五、應急演練的組織

二七區國土資源局會同侯寨國土所及馬寨國土所

六、演練時間

擬定於2013年8月擇期進行

(屆時在侯寨鄉人民政府集中)

七、演練地點

1.災害隱患點:侯寨鄉烤魚溝環線一處小型黃土崩塌

2.撤離安置點:侯寨鄉上了和村委會

八、領導小組成員

組長:禹秉臻

副組長:彭萬化、王玉霞、朱懷棟

成員:東寶龍、譚仙麗、李晨、李聰、李昌彥、楊磊、張科科、師志強、吳梅、張海江、溫志華、鄭改英、楊殿俊

職能小組:

1.指揮協調組

組長:朱懷棟

成員:譚仙麗、李晨

職責:險情發生時,負責立即電話報告區應急辦及相關部門,協調相關部門進行工作。

2.緊急疏散組

組長:李晨

成員:東寶龍、張科科、楊磊、師志強、張海江

職責:負責疏散人群,拉起警戒線,清理現場。

3.救援安置組

組長:譚仙麗

成員:李聰、李昌彥、鄭改英

職責:妥善安置被救人群。

4.後勤保障組

組長:王玉霞

成員:吳梅、溫志華、鄭改英、楊殿俊

職責:負責後勤保障、車輛及其他事宜。

5.專職評估組

組長:鄭州市國土資源局地質環境相關專家

職責:立即趕赴現場開展調查,進行險情評估及應急處理。

九、應急預案演練的實施步驟

(一)應急預案演練預備工作

為確保應急預案演練的成功,切實體現統一指揮、迅速、高效和各小組協調的一體性,演練於前一天上午召開各小組負責人會議。

會議內容:

(1)介紹地質災害應急搶險救災預案演練案;

(2)討論應急預案演練方案實施的有關問題;

(3)明確各小組的工作職責,細化分工,任務落實。

(二)地質災害演練具體實施步驟(流程)

地質災害演練工作流程

假設汛期因突降暴雨造成櫻桃溝村旅遊環線某地出現黃土崩塌地質災害。

2013年8月15日9:30全體演練人員在預定地質災害發生地點集合。

9:40:二七區國土資源局接侯寨國土所報告:" 因昨夜連續大雨,櫻桃溝村出現險情,經連續監測有小型黃土崩塌地質災害發生。

9:45:二七區國土資源局領導:

(1)向二七突發地質災害應急工作領導小組匯報;

(2)二七區國土資源局派出應急小分隊立即趕赴現場開展調查,進行險情評估及應急處理。

9:55:區國土資源局領導接應急小分隊報告:「侯寨鄉櫻桃溝村黃土崩塌活動性增強。建議盡快報告區政府,啟動區突發地質災害應急預案。」

10:00:區國土資源局領導向突發地質災害應急工作領導小組報告情況,建議啟動區突發地質災害應急預案。

通知「區地質災害防災應急中心」的各成員單位立即趕赴現場根據應急預案,職責分工,分頭開展工作。

10:10:指揮部設在侯寨鄉國土所,設為臨時安全地點。

10:20:區國土資源局向領導介紹該崩塌地質災害有關情況。

區國土資源局匯報災情態勢,發展趨勢,提出防患對策及建議。

10:30:領導:下達命令。

命令:緊急疏散組,封鎖進入危險區的公路、進入崩塌危險區的村道;同時設置警戒,除搶險救災人員外,其他人員不得進入該危險區域,對災區實施治安巡邏,保證安全。

緊急疏散組:使用音響設備放警報信息或鳴鑼緊急通知危險區域的村民按原定路線有序安全轉移;救援安置組,要組織搶險人員火速趕往災區,按照原定的編制序列目標任務快速趕到災區實施搶救,迅速組織災區村民和物資快速有序安全撤離到各安置點。

指揮協調組:繼續跟蹤監測災情,有情況及時報告。

後勤保障組:負責轉移到各臨時安置點的災民安置工作,認真做好各安置點災民的宣傳思想鞏固工作,解決好災民的吃、穿、住等問題,確保救災搶險指揮通訊與聯絡的暢通。組織醫療衛生緊急搶救隊伍進入災區,進行傷、病員的搶救及轉移工作。

10:40:撤離開始。

10:55:撤離完畢。

11:00:緊急疏散組報告:全線撤離完畢,已設好警界。

救援安置組報告:通往危險區的公路、道路已封鎖,警戒工作有條不紊地進行。

後勤保障組報告:撤離村民基本安置妥當。

專職評估組報告:經過專家監測,崩塌變化已趨穩定,建議召開指揮部會議,研究解除封鎖警界。

11:05:指揮部召開會議,下達命令:解除公路、道路封鎖、警戒。由災情調查監測組繼續監測,有情況及時報告。

11:10:指揮部領導到各災民轉移臨時安置點看望村民撤離安置情況。

11:15:演練工作講評會。領導講話(有稿)

11:25:宣布演練結束。

『伍』 忻州市國土資源局在繁峙縣東山鄉伯強溝突發泥石流地質災害應急演練的方案

忻州市國土資源局

繁峙縣人民政府

忻州市國土局地質環境勘查科

(2013年8月)

一、目的意義

本次演練是一次檢驗性演練。目的為檢驗繁峙縣的縣、鄉級對突發性地質災害的應急處置能力和協調能力。

(1)完善准備。通過開展應急演練,檢查應對突發事件所需應急隊伍、物資、裝備、技術等方面的准備情況,發現不足及時予以調整補充,做好應急准備工作。

(2)鍛煉隊伍。通過開展應急演練,增強演練組織單位、參與單位之間的協調配合,提高其應急處置能力。

(3)磨合機制。通過開展應急演練,進一步明確相關單位和人員的職責任務,理順工作關系,檢驗應急方案的合理性,完善應急機制。

(4)檢驗應急處置現場和事發地鄉(鎮)和國土部門的信息傳遞程序。

(5)科普宣教。通過開展應急演練,普及應急知識,提高公眾風險防範意識和自救互救等災害應對能力。

二、地點

(1)災害點現場:東山鄉伯強溝北台峰村

(2)指揮部場所:現場指揮部設在五台山黃金礦業公司門前廣場

三、時間

2013年8月1日 周四9:00—11:00

四、組織機構

(一)組成單位

縣應急辦、縣國土資源局、縣公安局、縣民政局、縣衛生局、縣氣象局、縣水利局、縣武裝部、縣住建局、東山鄉人民政府、縣移動公司。

(二)指揮體系人員名單及分工

總指揮:楊有成

副總指揮:李銀廷、韓海亮

負責應急演練活動全過程的組織領導,下設調查監測組、安全保衛組、搶險救援組、醫療救援組、應急專家組、後勤保障組。

1.調查監測組

由縣國土局、水利局和東山鄉等部門組成。

負責地質災害隱患點的前期現場調查,分析、研判險情發展態勢,並提出處置建議。

2.安全保衛組

由縣公安局、交警隊、當地派出所等部門組成。

負責組織群眾轉移、設立警戒線、警示牌、維護交通秩序、實施交通管制和交通疏導,保障救援通道暢通。

3.搶險救援組

由61469部隊13分隊、消防、武警、人武部、國土局、東山鄉政府等有關部門組成。

負責迅速搶救遇險、受傷人員,安全轉移人、財、物。

4.醫療救援組

由縣衛生局、疾控中心、鄉衛生院等有關醫療部門組成。

負責對現場受傷人員的急救和轉運救治,提供醫療救治中必要的技術和裝備支持,並及時向指揮部報告人員傷亡情況。

5.應急專家組

由國土局、水利局和防治專家組成。

負責對地災現場進行踏勘調查,分析災害形成原因、判斷災情發展趨勢,提出應急處置意見和方案,為指揮部決策提供專業化建議。

6.後勤保障組

由鄉政府、縣國土局、民政局、衛生局、公安、交警、武警、消防、氣象局、縣移動公司等部門組成。

負責調集演練所需物資設備,保障調配車輛,保障人員生活和安全保衛等。

現場調查設備:手持GP S、照相機、攝像機、筆記本電腦。

通訊裝備:手機、無線網卡、便攜列印機、對講機、錄音筆。

安全裝備:安全繩、安全帽、手電筒、雨衣、雨鞋、膠鞋、應急服裝、袖標、警示牌、警戒線、救災帳篷、車載電源轉換器。

搶險、運輸裝備:救護車2輛、應急指揮車1輛、應急通訊車1輛、警車4輛、挖掘機1台、裝載機1台、越野車2輛。

五、應急演練程序

主持人:各位領導,各位來賓,同志們。眼下正值汛期,是地質災害易發、多發期。《繁峙縣突發地質災害應急預案》已經頒布實施,根據山西省地質災害防治工作會議精神,我們精心組織了這次突發地質災害應急演練。

這次演練是由忻州市國土資源局、繁峙縣人民政府主辦,市國土資源局地質勘查環境科、市地質環境監測中心、東山鄉人民政府和繁峙縣國土資源局承辦。演練內容為地質災害易發區泥石流避險。目的是通過這次演練加強我縣地質災害應急能力建設,檢驗《繁峙縣突發地質災害應急預案》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以及各部門的綜合協調和快速反應能力,增強廣大人民群眾的防災避險意識,為防禦真正到來的地質災害做好一切應急准備。

我縣是全省地質災害頻發縣之一。今年經專業隊伍排查核查,全縣共查明地質災害隱患點177處,受威脅人數14079人。目前,正值地質災害多發、易發期,因此,這一次地質災害應急演練具有特殊的現實和教育意義。

副總指揮縣國土局李銀廷局長:「報告楊縣長,繁峙縣突發性地質災害應急演練工作已全部就緒,請指示。」

總指揮楊有成副縣長:「好,請按預定演練方案執行。」

主持人:「這次地質災害應急演練的任務是:我們模擬東山鄉伯強大溝上游的北台峰村由於7月25日至31日連續降雨,土壤和山體含水已經飽和,而且據縣氣象局發布的氣象預報稱,今天又有一次大到暴雨的降雨過程。對地處下游的包括北台峰村在內的化塔村和宮黃溝村,共30戶92名群眾的生命安全構成威脅。面對險情,我們組織了這次地質災害應急演練。」

9:00總指揮楊有成副縣長:「各位領導,各位來賓,同志們。 我宣布:繁峙縣東山鄉伯強溝突發泥石流地質災害應急演練,現在開始!」

主持人:「天空陰雲密布,大雨傾盆,北台峰村村長帶領村地質災害監測員正在伯強溝進行雨中巡查,發現遠處有石頭碰撞的轟鳴聲和局部溝槽斷流現象,泥石流臨災徵兆顯現。請聽他們的報告。」

9:01北台峰村監測責任人和監測員在雨中巡查時發現險情,立即向東山鄉政府報告,並同時報告東山國土所。

監測責任人:「報告韓鄉長,由於這幾天連續降雨,我們在巡查中發現河水上漲、並且山坡局部出現滑土現象,很有可能發生泥石流,將會威脅到我村和下游化塔村和宮黃溝村共計30戶92人的生命安全,請指示!」

【另一副畫面:監測責任人,報告鄉長後緊接著向東山國土所所長段海元報告,東山國土所所長段海元向國土局局長李銀廷報告著相同的內容】

鄉政府韓海亮鄉長:「請你們立即通知村民們隨時做好撤離、避險的准備,我馬上派鄉應急小分隊前去支援。你們一定要加強監測,保障村民的生命安全!」隨後又撥通了縣政府分管副縣長、縣地質災害防治工作領導組組長楊有成的電話。

鄉政府韓海亮鄉長:「楊縣長,剛接到北台峰村的監測責任人的報告,北台峰村由於連續一周降雨,現在已出現泥石流地質災害險情,可能威脅到北台峰村和下游化塔村和宮黃溝村共計 30戶92人的生命安全。我帶領鄉應急小分隊正在趕赴現場。」

副縣長楊有成:「收到,你們一定要把現場情況摸清楚,要絕對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安全! 涉及人、財、物,縣里會全力支持你們,同時你們立即向縣地質災害防治工作領導組辦公室和縣應急辦報告。」

鄉政府韓海亮鄉長:「是! 我們一定全力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安全。」隨後撥通了縣地質災害防治工作領導組副組長、縣國土局局長李銀廷的電話。

鄉政府韓海亮鄉長:「李局長嗎,我是東山鄉政府韓海亮。剛接到我鄉伯強溝北台峰村的監測責任人的報告,由於連續一周降雨,現在已出現泥石流險情,可能威脅到包括北台峰村和下游兩個村共計30戶92人的生命安全,情況比較危急。剛剛我已通過電話向楊縣長做了報告,現在我帶領鄉應急小分隊正趕赴現場。」

國土局李銀廷局長:「收到,請你們先趕到現場進行核實,及時啟動你鄉地質災害應急預案和隱患點應急預案,做好村民撤離避險的准備,並隨時向地災防治領導組辦公室匯報情況。我馬上派調查監測組前去調查。」隨後撥通分管副縣長電話。

李銀廷局長:「報告楊縣長,剛接到東山鄉政府韓鄉長以及我局國土所所長的報告,因連續降雨,東山鄉北台峰村出現地質災害險情,已經威脅到3個村共計30戶92人的生命安全。我已派出調查監測組趕赴現場進行調查核實。現在情況屬實,我建議啟動繁峙縣突發地質災害應急預案,請指示!」

副縣長楊有成:「同意啟動應急預案,並按照預案要求,立即通知各應急小組火速趕赴現場進行處置,並馬上向市地質災害防治領導組報告,我們到現場會合。」

主持人:「我們看到,由縣國土局地環股、地環中心和水利局有關人員組成的調查監測組正在向現場進發。

伯強大溝1997年曾發生過一起坡面型泥石流災害,致使北台峰村10餘間房屋被毀,1人死亡,多人受傷。泥石流具有突發性、流速快、流量大、破壞性強等特點,如果不及時處置,將嚴重威脅到北台峰村、化塔村和宮黃溝村共計30戶92名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

縣國土局已作出預報,並向縣委、縣政府做了緊急報告,繁峙縣應急指揮部已經啟動了突發地質災害應急預案。現在各有關單位組成的應急救援組正在趕赴現場集結。」

【現場:鄉應急車、縣國土局應急車、縣應急指揮車、救護車等應急車輛相繼鳴笛進入現場。國土所段海元所長、韓海亮鄉長、李銀廷局長、楊縣長和縣應急辦袁紹華主任各自下車後,段海元所長和韓海亮鄉長向縣地質災害防治領導組組長楊有成副縣長、副組長李銀廷局長匯報情況後,首先在安全地帶設立東山鄉伯強溝突發泥石流應急指揮部,並成立了以楊有成副縣長為總指揮,國土局局長李銀廷和東山鄉鄉長韓海亮為副總指揮的突發地質災害應急指揮部。李銀廷副總指揮負責調查監測組、安全保衛組、醫療救援組、應急專家組和後勤保障組。韓海亮副總指揮負責搶險救援組。】

【「繁峙縣東山鄉伯強溝突發泥石流地質災害應急指揮部」牌匾亮出。】

總指揮(對講機):「呼叫調查監測組組長。」

調查監測組組長(對講機):「調查監測組組長收到,請總指揮指示。」

總指揮(對講機):「請報告現場調查監測情況。」

調查監測組組長(對講機):「報告總指揮,經現場調查,發現河水已上漲至河岸,且水中夾帶小石塊等物源,旁邊山坡坡面上有部分滑塌現象。建議請地災防治專家前來詳細調查。報告完畢,請指示!」

總指揮(對講機):「請繼續監測,隨時報告泥石流動態情況!」

調查監測組組長(對講機):「是!」

總指揮(對講機):「呼叫應急專家組組長!」

應急專家組組長:「應急專家組前來報到,請總指揮指示!」

總指揮:「請你帶領其他專家火速趕赴現場,進行專業調查,並就險情發展趨勢做出判斷後立即向指揮部報告!」

應急專家組組長:「是!」

總指揮:「呼叫氣象局!」

氣象局局長:「氣象局前來報到,請總指揮指示!」

總指揮:「氣象情況怎麼樣?」

氣象局局長:「報告總指揮,根據現在最新氣象資料顯示,東山鄉地區在未來8小時內還將有50mm~80mm的強降雨。請指示!」

總指揮:「請繼續加強當地氣象監測,隨時報告最新氣象情況!」

氣象局局長:「是!」

總指揮:「現在請搶險救援組、安全保衛組、醫療救援組、後勤保障組做好應急准備,隨時待命!」

搶險救援組、安全保衛組、醫療救援組、後勤保障組(齊聲):「是!」

主持人:「現在我們看到在縣應急指揮部緊張而有序的指揮下,各應急小組已全部做好各項應急准備,而應急專家組也已抵達險情現場正在進行緊張的踏勘調查工作。

時間一分一秒過去了,現在天空又下起了小雨。正在大家焦躁不安的時候,突然傳來了專家組的消息。」

應急專家組組長(對講機):「指揮部、指揮部!」

總指揮(對講機):「我是總指揮,請講!」

應急專家組組長(對講機):「報告總指揮,根據我們進行調查,險情現場出現的情況比原來的更為嚴重。河水剛才突然減少,並且水中夾帶小石塊等物源,旁邊山坡坡面上部分已經出現滑塌現象。而且上游山谷中已經隱約聽到有轟鳴聲,我們判斷泥石流即將發生,情況很危急,建議指揮部立即組織人員撤離避險! 請立即組織人員撤離!!!」

總指揮(對講機):「指揮部明白,請專家組立即組織附近人員撤離到安全區域!」

總指揮:「副總指揮,請按預案執行,迅速組織撤離受威脅群眾!」

李銀廷副總指揮:「是!」

韓海亮副總指揮:「是!」

韓海亮副總指揮:「搶險救援組注意,請火速趕往險情區域,配合鄉政府、村委組織村民全部撤離、疏散到避險地點!」

搶險救援組:「是! 保證完成任務!」

李銀廷副總指揮:「安全保衛組注意,請立即在下游地區拉起警戒線,禁止任何人員、車輛進入,並告知人們注意防範,現在起實施交通管制並保障救援交通暢通。」

安全保衛組:「是! 保證完成任務!」

李銀廷副總指揮:「醫療救援組注意,請立即在安全區域設立臨時救護站,檢查急救設備,做好隨時搶救傷員的准備!」

醫療救援組:「是! 保證完成任務!」

【現場:北台峰村、化塔村、宮黃溝村響起了一片敲鑼聲、呼喊聲,也聽到了村幹部利用手持高音喇叭的呼喊聲「泥石流快下來了,村民們快撤啊!」】

【 各村村民在聽到喇叭報警聲後,紛紛從家裡跑出,在鄉、村、國土所工作人員的指引下,沿著疏散路線向避險地點跑去。】

主持人:險情就是命令! 現在雨已經開始越下越大,但各應急救援小組卻絲毫不顧個人安危,冒雨把各村村民安全的轉移到了避險地點的臨時帳篷里。這充分體現了在大災面前有大愛。

就在這時,對講機里傳來搶險救援組的報告

搶險救援組:「報告副總指揮,危險區30戶92名村民連同所有的搶險救援人員已經全部撤到了安全地帶,請指示。」

韓海亮副總指揮:「好,請做好村民的安撫工作。」

應急專家組組長(對講機):「報告副總指揮,現在村民已全部安全撤出。而且泥石流已基本形成,已經威脅到我們的生命安全,請指示!」

李銀廷副總指揮:「馬上通知所有在場專家和監測人員全部撤到安全區域,保證大家的生命安全!」

應急專家組組長(對講機):「是!」

李銀廷副總指揮:「各應急小組注意! 所有人員立即撤出險區! 所有人員立即撤出險區!」

應急專家組組長(對講機):「報告副總指揮,專家組所有人員現在已全部撤到安全區域。」

主持人:伴著轟隆隆的巨響,泥石流洶涌地迅速蔓延整個溝谷,淹沒了田地,淹沒了樹木,摧毀了的房屋。現場和所有人靜靜地注視著眼前發生的一切,由於指揮部組織得當,沒有發生人員傷亡,保障了人民生命的安全。

六、應急演練評估與總結

主持人:這一險象,讓所有在場的人們為之動容;這一險象,讓所有人感到後怕。是啊,如果說,不是我們及時出手,果斷採取防災減災的有效措施,用最短的時間組織受災村民撤離,那後果真是不堪設想啊。

在指揮部的正確領導下,所有參加演練人員雷厲風行,不顧生死,英勇奮戰,才使得險區群眾無一傷亡,才使群眾的財產損失降到了最低。

這一次演練充分體現了黨和政府以人為本、敬畏生命,人民利益至上的一貫方略,更彰顯了我們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美德和人道主義精神,表現了我們與村民之間血濃於水的同胞之情。

至此,繁峙縣地質災害應急演練活動結束!

謝謝!

『陸』 如何考核鄉鎮礦產資源管理和地質災害

鄉鎮地來質災害防治目標管理考核源評分細則(總分1分)
1、未建立地質災害防治領導小組和未有應急搶險隊伍扣0.1分;未與各村 (居委會)簽定了地質災害防治責任書扣0.1分
2、未編制和落實本鄉鎮的《年度地質災害防治方案》或《突發性地質災 害應急預案》扣0.1分
3、未建立地質災害隱患點台賬或未編制和落實省、市、縣級重點地質災 害隱患點《地質災害應急預案》扣0.2分 考核情 況記錄 評分 地質災害 防治 (1 分)
4、未制定了地質災害汛期值班制度,未公布地質災害值班報警電話,未 進行值班人員安排,未按時上報地質災害災情;每被縣里通報一次值班 不到位扣0.2分
5、重點地質災害隱患點未設立了警示牌;未落實了汛前和汛期的巡查、 監測工作及緊急避災疏散措施扣0.1分
6、因工作不到位、措施不力而造成的人員傷亡的每一起扣0.2分,並實 行一票否決

『柒』 新疆木壘縣宜化東溝石灰石礦崩塌、滑坡地質災害應急避險演練方案

木壘縣國土資源局

英格堡鄉人民政府

(2013年4月)

2013年4月5日,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木壘哈薩克自治縣國土資源局、木壘縣應急辦、木壘縣英格堡鄉人民政府及各部門、新疆宜化木壘縣東溝石灰石礦,在新疆宜化木壘縣東溝石灰石礦礦區開展了一次崩塌、滑坡地質災害應急演練,共計110餘人參演。通過應急演練檢驗了突發地質災害應急預案的可操作性,鍛煉應急搶險隊伍的快速反應能力,使受威脅群眾明白了預警信號、撤離路線、應急避險場所,增強了群眾防災避險意識。

一、應急演練時間、地點及災害類型

演練時間:2013年4月5日

演練地點:新疆木壘縣新疆宜化東溝石灰石礦礦區

演練災害類型:崩塌、滑坡等地質災害

二、應急演練的指導思想、目的與原則

1.指導思想

全面貫徹落實中央新疆工作會議精神,堅持「預防為主,避讓與治理相結合」的工作原則,突出「以人為本」的工作思路,以突發性地質災害臨災應急救援為重點,強化組織領導,通過認真開展應急演練工作,提高廣大人民群眾應對突發性地質災害的自救能力和防災意識,健全群測群防體系,更好地指導地質災害易發區地災防治工作,確保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2.演練目的

通過應急演練,進一步提高各級政府、有關部門及單位應對突發地質災害處置的反應能力,提高廣大人民群眾的防災意識和自救能力,防止因地質災害造成群死群傷。增強工作主動性,認真總結實踐演練取得的效果和經驗,從組織、認識、實踐訓練等方面做好預防和處置准備工作,提高應變能力,最大限度地減輕地質災害造成的損失,維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的安全。

3.應急演練的原則

突發地質災害應急演練工作應遵照以下五項原則:

(1)以人為本、避讓為主的原則;

(2)統一領導、分級負責的原則;

(3)反應迅速、決策果斷的原則;

(4)部門配合、分工協作的原則。

(5)簡捷高效、安全第一的原則。

三、應急演練措施及要求

礦山發生地質災害險情時,新疆宜化木壘縣東溝石灰石礦公寓樓、生活區、辦公樓、廠房車間、礦井等受到地質災害隱患威脅,礦山應急小組及監測人員立即做出應急反應,按地質災害速報制度規定立即上報相關部門,並加強地災監測工作,並隨時向英格堡鄉人民政府和主管部門報告險情變化趨勢和災情發展情況。政府及相關部門根據災情險情啟動相應的應急預案,開展應急處置和救援工作。

(一)演練措施

(1)當發生險情或災情,應急救援領導小組及各工作組立即趕赴現場,並立即組建地質災害應急避險現場指揮部。

(2)現場廣播礦區人員要迅速撤離災區,廣播喇叭不斷發出警報信號,緊急組織、引導職工,向礦區附近安全地帶疏散、撤離。

(3)應急避險組要做好安全、迅速有序的疏散撤離工作,防止人群混亂,影響撤離效率。

(4)地質災害監測人員要做好監測工作,防止災情進一步擴大。

(5)宣傳報道組要按有關規定及時向公眾發布災情有關信息,將有關文字、影像資料存檔備查。

(二)演練要求

(1)參加應急避險演練的人員必須按照應急避險演練指揮部的要求,迅速集合,服從組織,統一指揮。

(2)參加應急避險演練的各單位、各部門和相關人員全體集合聽候命令。

(3)觀摩人員按要求到指定地點觀看,除參加應急避險演練的人員外,其他人員不得隨意干擾和破壞應急避險演練活動,演練結束前不得離開現場,演練結束後,立即召開應急避險演練現場總結大會,總結演練實踐經驗,進一步完善地質災害應急避險演練。

四、參加應急避險演練的單位、人員及組織機構

(一)參加演練的單位和人員

木壘縣國土資源局、縣應急辦、英格堡鄉人民政府(包括英格堡鄉武裝部、公安派出所、衛生院、企業辦、民政所、宣傳辦)、新疆宜化木壘縣東溝石灰石礦的全體職工,以及有關部門單位的專、兼職人員參加演練。

(二)組織機構

為加強應急演練的組織領導,確保突發地質災害應急避險演練順利進行,並收到預期效果,成立突發地質災害應急避險演練指揮部和新疆宜化地質災害搶險救災現場領導小組。指揮部下設突發地質災害應急搶險救災組、治安保衛組、醫療急救組、後勤保障組、地質災害應急調查組、宣傳報道組共六個工作組。

1.應急演練指揮部

總指揮:王鑫 木壘縣國土資源局局長

副指揮:俞天剛 木壘縣應急辦主任,哈孜 木壘縣國土資源局副局長,宋建軍 木壘縣英格堡鄉人民政府鄉長,張建奎 木壘縣英格堡鄉公安派出所所長,張明 新疆宜化木壘縣東溝石灰石礦經理

串詞:縣國土資源局負責,解說:廣播員,策劃:哈孜,編輯:郭傑、夏元江,攝像:木壘縣電視台

主辦單位:木壘縣國土資源局

承辦單位:木壘縣應急辦、縣廣播電視局、英格堡鄉人民政府等政府部門單位新疆宜化木壘縣東溝石灰石礦

應急避險演練由各相關部門和新疆宜化木壘縣東溝石灰石礦職工居住區全體人員參加。

2.地質災害搶險救災現場領導小組

組長:張明 新疆宜化木壘縣東溝石灰石礦經理

副組長:田振和 副經理,劉金剛 總工,向剛 副經理,張煒 副經理,劉明強 副經理,王珊 工會主席。

3.突發地質災害應急搶險救災工作小組

(1)搶險救災組。

組長:田振和 新疆宜化木壘縣東溝石灰石礦副經理

成員:魯春、艾金煥、余涌、陳永、夏紅權、柳興福、王義新、張興武

任務:由新疆宜化木壘縣東溝石灰石礦全體職工及家屬等組成的模擬演練人員編為4個疏散撤離區,即公寓樓為第一片區、生產樓為第二片區、車間倉庫為第三片區、採石場為第四片區。以新疆宜化木壘縣東溝石灰石礦生產、辦公、居住生活區為模擬演練場地,統一聽從應急演練指揮部演練現場指導組的安排,積極配合突發地質災害應急避險演練全部過程。

(2)治安保衛組。

組長:張建奎 英格堡鄉公安派出所所長

成員:公安派出所全體人員

任務:做好現場警戒和治安秩序的維護工作,對地質災害現場實施交通管制;加強災區治安管理和安全保衛工作,預防和打擊違法犯罪活動;維護災區社會治安秩序,確保應急演練工作順利進行;及時疏散可能危及的群眾和圍觀人員,並負責現場應急處置。

(3)醫療急救組。

組長:朱斌 英格堡鄉衛生院院長

成員:衛生院救護及防疫人員。

任務:對傷員包紮救助,及時搶救、轉運和醫治受傷人員;做好疫情檢疫工作,及時檢查、監測災區的飲用水源、食品的安全性,採取有效措施防控災區疫情;迅速調集和運送災區所需葯品和醫療設備。

(4)後勤保障組。

組長:王珊

成員:陳永、夏紅權、柳興福

任務:按搶險救災指揮部統一部署,做好後勤保障工作,在安全地帶搭建帳篷,設置接待站、急救站、物資供應站、生活服務站、臨時避險安置點等,確保後勤工作順利開展。

(5)地質災害應急調查組。

組長:侯天悅

成員:郭傑、夏元江、郭召華(宜化部分成員)

任務:在地質災害現場對災害的趨勢進行跟蹤、預測,充分發揮國土資源部門組織、協調、指導、督促的職能。對地質災害險情進行調查,確定其等級、成災及影響范圍,查明其形成條件、引發因素,對險情災情進行評估,提出應急處理措施,迅速有效地減緩或防止災情加劇;對可能出現的險情隱患,分析發生前兆特徵,判斷發生的可能性、災害等級和影響范圍,採取有針對性應急措施,阻止或延緩地質災害的發生;開展地質災害應急調查工作,編制地質災害應急調查報告;做好崩塌、滑坡隱患監測工作,及時匯報監測情況;准確掌握氣象信息和汛期天氣預報,為地質災害預報工作提供可靠的依據,做好地質災害預警預報工作。

(6)宣傳報道組。

組長:李祝虎 縣國土資源局辦公室主任

成員:金燕、郭瑞霞、李莉、方麗

任務:負責聯系新聞媒體報道人員,組織做好宣傳報道工作;協調媒體宣傳的其他相關事宜。

4.應急演練其他准備事項:

(1)新疆宜化木壘縣東溝石灰石礦負責演練橫幅布標、布置演練指揮場地等。

(2)英格堡鄉政府提供播音員、胸麥、無線話筒、音響喇叭等播音設備。

(3)英格堡鄉公安派出所提供警車、警力、警戒線,安置調試好報警器裝置,維護現場治安秩序,並對部分路段實施交通管制。

(4)英格堡鄉衛生院提供救援醫療人員及車輛等。

(5)新疆宜化木壘縣東溝石灰石礦在辦公及職工生活區布設相關標志牌、導向牌、帳篷等。

五、應急演練背景

近年來,新疆木壘縣英格堡鄉南部山區不斷發生地震和降雨重大天氣過程,新疆宜化木壘縣東溝石灰石礦職工公寓樓、生活區、辦公樓、車間庫房、礦井及生產設施等位於東溝村山體北側狹長地帶,該區域存在采區崩塌、山體滑坡等地質災害隱患。若遭遇地震、強降雨等極易引發崩塌、山體滑坡等地質災害。針對地質災害隱患點,礦區有專門的地質災害隱患監測員,監測人員在監測巡查中發現地質災害險情,立即向礦領導報告,經礦領導會商決定後立即向英格堡鄉人民政府、縣國土資源局報告地質災害險情。同時新疆宜化木壘縣東溝石灰石礦立即通知所有礦上受威脅的人員有序撤離至安全地帶。根據監測地質災害險情發展的情況,要求時刻准備啟動《新疆宜化木壘縣東溝石灰石礦地質災害應急預案》,各應急避險小組要立即響應,並趕赴突發地質災害現場進行應急處置和救援工作。縣國土資源局接報後,立即上報縣人民政府及上級主管部門,並帶領有關人員迅速趕赴現場開展應急處置和地質災害應急調查工作,隨時向相關部門上報災情,並共同研究處置方案。

六、應急演練步驟

本次應急演練分三階段進行,即應急響應階段、應急避險和救援階段、演練總結階段。

第一階段:應急響應階段(20分鍾)

【場景一】(10:00)

【對白】總指揮:王鑫(縣國土資源局局長)

各參演單位請注意,下面,我宣布:新疆宜化木壘縣東溝石灰石礦突發地質災害應急演練現在開始!

【旁白】 近期,我縣南部山區發生3~4級地震,不斷出現降雨等重大天氣過程。2013年4月5日北京時間1:00受地震和強降雨影響,8:30,礦山安全值班監測員巡查時發現,新疆宜化木壘縣東溝石灰石礦在位於中心地理位置東經89°58′25″北緯43°38′35″的區域,有山體崩塌、滑坡跡象,立即報告礦山領導,礦山領導組織有關技術人員經實地踏勘會商後,決定啟動《新疆宜化木壘縣東溝石灰石礦突發地質災害應急預案》,緊急疏散撤離受威脅的礦區人員,迅速將地質災害險情上報英格堡鄉人民政府、縣國土資源局、縣應急辦等部門。同時礦山組織開展突發地質災害應急避險和搶險救災工作,在礦山應急搶險救災指揮小組的統一指揮下,各應急搶險救援小組立即響應,迅速投入應急搶險救援工作。

【場景二】(10:02)

【對白1】 張明(立即給縣國土資源局撥打電話):「喂! 王局長,你好! 我是新疆宜化木壘縣東溝石灰石礦經理張明,在位於我礦礦區周圍,發現有山體崩塌和滑塌跡象,地理坐標東經89°58′25″,北緯43°38′35″。經礦領導研究決定啟動了《新疆宜化木壘縣東溝石灰石礦突發地質災害應急預案》,各應急搶險救援小組已經迅速到位,組織礦上職工立即開展疏散撤離工作,將職工公寓樓、生活區、辦公樓、車間庫房、礦山等不安全區域的所有人員,迅速疏散、撤離到指定的安全地帶集結,現在情況比較危機,請求縣國土資源局給予緊急救援!」

王鑫(接聽電話):「嗯! 知道了,你們要保證每個職工和家屬的生命安全,迅速撤離到附近安全地帶,我們立即將你們報告的險情、災情上報縣委縣政府和州國土資源局,同時我們以最快的速度趕到礦上支援你們!」

張明(經理):「好! 謝謝!」

【對白2】 張明(立即給英格堡鄉撥打電話):「喂! 宋鄉長,你好! 我是新疆宜化木壘縣東溝石灰石礦經理張明,我礦發現崩塌、滑坡等地質災害險情,已經啟動了《新疆宜化木壘縣東溝石灰石礦突發地質災害應急預案》,現正在疏散撤離職工公寓樓、生活區、辦公樓、車間庫房、礦山等不安全區域內人員。現在情況緊急,請求鄉人民政府給予緊急救援!」

宋建軍(鄉領導接聽電話):「嗯! 知道了,你們要保證每個職工和家屬的生命安全,我們將立即組織應急救援相關部門趕往你礦,以最快的速度支援你們!」

張明(礦山經理):「好! 謝謝!」

【對白3】 張明(立即撥打縣應急辦電話):「喂! 俞主任,你好! 我是新疆宜化木壘縣東溝石灰石礦經理張明,早晨發生了地震,現在又下大雨,我礦安全值班監測員發現礦區地質災害隱患點可能要發生崩塌、滑坡等地質災害,經礦領導研究決定已經啟動了《新疆宜化木壘縣東溝石灰石礦突發地質災害應急預案》,正在對受威脅人員進行撤離。請求縣應急辦給予緊急救援!」

俞天剛(縣應急辦接聽電話):「嗯! 知道了,你們要保證人員的生命安全,組織好疏散工作,我立即向縣領導報告,同時我們馬上趕往礦區,以最快的速度支援你們!」

張明:「好! 謝謝!」

【旁白】 張明(經理)放下電話後,立即組織各應急小組分別奔赴受險情威脅、災情威脅的現場,帶領和引導各片區受威脅的所有人員快速、有序的撤離危險地帶,並向辦公樓廣場、生活區籃球場等臨時安全地帶集結。

【場景三】(10:05)

【旁白】 接報後,英格堡鄉人民政府第一時間趕到現場,縣國土資源局、應急辦隨後即到。根據災情成立了突發地質災害搶險救災現場指揮部,總指揮由縣國土資源局局長王鑫擔任,指揮部下設六個工作組即:①搶險救災組(應急搶險隊負責撤離采區人員)、②醫療救護組、③治安保衛組、④後勤保障組、⑤宣傳報道組、⑥地質災害應急調查組等,並隨時准備啟動《木壘縣突發地質災害應急預案》。

縣國土資源局和應急辦以及英格堡鄉人民政府、武裝部、公安派出所、衛生院、民政所等相關部門出動的搶險救援人員,會同新疆宜化木壘縣東溝石灰石礦應急搶險救援隊伍,在突發地質災害搶險救災現場指揮部的統一指揮下,在辦公樓前廣場安全地帶迅速搭建避險應急帳篷,設置了搶險救災現場指揮部、搶險救災接待站、醫療救護站、物資供應站、生活服務站和臨時避險安置點等。醫院急救車、礦山救護車、治安警車等救援車輛在停車場整裝待命。

指揮部下設的六個工作組,按照指揮部的統一部署,頭戴安全帽,身穿礦山救護服,迅速到宜化地質災害搶險救災現場指揮部,開展搶險救災工作。

第二階段:避險救援階段(30分鍾)

【場景四】(10:20)

【旁白1】 由於地質災害隱患點險情加劇,采區局部開始發生山體崩塌和滑坡,險情不斷惡化,地面人員安全受到威脅,進入采區人員被困可能性加大。

突發地質災害搶險救災現場指揮部立即安排部署。

應急搶險隊(李金晧負責采區部分)立即疏散轉移采區工作面受威脅的其他人員,將他們安全有序的疏散、撤離到辦公樓廣場安全地帶,在臨時避險安置點集結。

在突發地質災害搶險救災現場指揮部的統一指揮下,各應急救援小組,按照各自的職責、全力以赴展開搶險救災工作。並告知所有搶險救災人員進入緊急救援狀態,確保礦山所有受威脅的人員,迅速安全有效的撤離轉移到辦公樓廣場臨時避險安置點。

【旁白2】 這時廣播喇叭播出了:「各位礦工、家屬們,大家請注意,由於地震和強降雨重大天氣過程,發現礦山采區發生崩塌、山體滑坡等地災險情,請大家按照突發地質災害搶險救災現場指揮部的統一指揮,聽從各救援小組的引導,進行安全有序的撤離轉移到辦公樓廣場臨時避險安置點。」

【場景五】(10:21)礦山部分

【對白1】 報告張經理:「我是應急搶險隊隊長李金晧,現已將礦區地面受威脅的所有人員安全疏散、撤離到廣場臨時避險安置點,目前,已經撤離的人員沒有出現傷亡,大家情緒比較穩定。但是有3名駕駛員進入礦區轉移施工車輛,現在山體崩塌堆積物將道路封閉,3人被困,請求立即開展救援工作。

【對白2】 張經理:「好! 你們辛苦了! 注意安全,你們先通知其餘人員禁止靠近受地質災害隱患威脅區域,通知安排治安保衛組,將該區域拉上警戒線,設置警示牌,禁止無關人員進入,確保其他人員生命安全,你們原地待命,我馬上向上級匯報,研究營救方案」。

【旁白】 在搶險救災現場指揮部的指揮下,治安保衛組迅速在危險區域拉上了警戒線,設置了警示牌,禁止無關人員進入危險區域。

現場指揮部立即將災情向上級報告,木壘縣黨委、政府領導接報後,立即啟動了《突發事件應急預案》及相關應急預案,按照預案中的職責和任務,在保障安全的情況下,全力以赴以最快的速度搶救人員,確保每個礦工的生命安全。

【場景六】(10:30)

【旁白】 地質災害應急救援指揮部會同地質災害應急調查組和應急搶險隊分析現場地質災害發育情況及被困人員目前狀況,制定出要求被困人員轉移撤離到未受到地質災害隱患威脅的采區東部,採取拋灑安全繩的措施開展營救工作。

應急救援人員通過打電話和用喇叭喊話的方式引導3名被困人員向采區東部轉移,救援人員用安全繩等工具將被困人員營救出采區,1名駕駛員在撤離礦區過程中因磕碰受輕傷。

【場景七】(10:35)

【旁白2】 這時救護車報警器不斷發出了:「嗚——嗚」的急救信號

醫療急救組進行現場急救,醫護人員立即對受傷人員進行急救包紮,採取應急救護處理後,用救護車將傷員送往醫院,心理醫生、醫護人員立即對其餘2人開展了心理咨詢和精神安撫。

【場景八】(10:40)

【旁白】 各應急救援小組響應總指揮的命令,按照《預案》的任務各小組(搶險救災組、治安保衛組、醫療救護組、後勤保障組、宣傳報道組、應急調查組等)及時將工作進展情況向總指揮報告。指揮部將搶險救災進展情況及時向上級領導報告。

【對白】

1.田振和(搶險救災組)

報告總指揮! 我們是搶險救災組,發現險情、災情後,我們立即投入搶險救災工作,迅速將礦區地面危險區人員疏散、撤離到廣場臨時避險安置點,同時將采區120名礦工安全有序的撤離到廣場臨時避險安置點。經全力營救,已經將被困的3人救出,其中1人輕傷,由救護車送往縣醫院進行搶救治療,其餘人員已安全到達廣場臨時避險安置點。目前,所有人員情緒穩定。報告完畢!

2.張建奎(治安保衛組)

報告總指揮! 我們是治安保衛組,現場已採取交通管制,在危險區設置了警戒線、警示牌,勸解圍觀的群眾離開危險區,維持現場治安秩序,預防和打擊各種違法犯罪活動,確保搶險救災工作順利進行。報告完畢!

3.朱斌(醫療急救組)

報告總指揮! 我們是醫療衛生急救組,對1名受傷人員進行搶救包紮處理後,由120救護車將傷員送往縣醫院。同時做好了其他2人的心理咨詢和安撫工作。報告完畢!

4.王珊(後勤保障組)

報告總指揮! 我們是後勤保障組,按搶險救災指揮部統一部署,我們後勤保障組搭建了帳篷,設置了接待站、急救站、物資供應站、生活服務站、臨時避險安置點等,確保後勤工作順利開展。報告完畢!

5.侯天悅(地質災害應急調查組)

報告總指揮! 我們是地質災害應急調查組,對礦山采區崩塌、滑坡等地質災害進行了調查。目前,礦區地質災害隱患處於不穩定狀態,需進一步監測,待穩定後開展其他工作。報告完畢!

6.李祝虎(宣傳報道組)

報告總指揮! 我們是宣傳報道組,按指揮部的要求,我們對避險應急情況進行翔實的報道。報告完畢!

第三階段:演練總結階段(10分鍾)

【場景九】(10:50)

【旁白】 木壘縣突發地質災害避險應急演練各組及其成員,井然有序地完成了各項工作。各小組集合在指揮台前。

【場景十】(10:51)

【旁白】 由總指揮王鑫宣布演練結束。

王鑫:「我宣布,新疆宜化木壘縣東溝石灰石礦突發地質災害應急避險演練結束!」

【場景十一】(10:52)

【旁白】 演練結束後,在新疆宜化木壘縣東溝石灰石礦辦公樓前召開演練總結大會。全體礦工、家屬及參演人員在演練指揮部前集合。

【場景十二】(10:55)

【旁白】 總結大會由縣國土資源局副局長哈孜主持,首先由新疆宜化木壘縣東溝石灰石礦經理做進一步加強搶險救災工作發言;英格堡鄉人民政府領導做進一步加強應急救援安置工作發言;縣人民政府應急辦領導做進一步加強突發地質災害應急避險演練工作發言;木壘縣國土資源局領導對突發地質災害應急避險演練情況進行現場總結,要求大家在地質災害應急避險中要始終牢記以人為本的原則,不可貪戀財務等。

『捌』 「7·」新疆阿克陶縣布倫口鄉國道線泥石流

1 引言

2013年7月27日18時30分,新疆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以下簡稱克州)阿克陶縣境內布倫口鄉國道314線1616km處(東經75°06′51″,北緯38°45′03″)因融雪性洪水引發小型泥石流災害,泥石流堆積體近2000m3,覆蓋路面25m,致使國道314線道路阻斷,190多輛車、500多人被困。

由於災害發生前已進行了地質災害預警預報,相關部門做了相應的應急部署,因監測預警及時准確、應急救援行動迅速,避免了至少10人傷亡和多輛車輛可能受損的重大地質災害發生。

2 地質災害災情概況

2.1 地質環境條件

(1)地形地貌。泥石流災害所在地位於阿克陶縣南部山區,河流切割強烈,沖溝發育,基岩風化剝蝕嚴重,鬆散堆積物豐富,植被只發育在河谷兩岸,山體表面植被稀少,山體坡度一般在35°以上,溝谷縱坡降在15°以上。山體基岩出露,溝谷中覆蓋有卵礫石、中細砂、粉細砂等。該地段地貌類型為典型的高山河谷地貌(圖1)。

(2)地層岩性。阿克陶縣地層新生界最為發育,古生界次之,前古生界偶有出露。泥石流發生區主要發育有志留—泥盆系(S—D)、泥盆系(D)和石炭系(C)等,岩性復雜,主要由砂岩、片岩、千枚岩、雲母片岩、大理岩灰岩、砂岩、泥岩、礫岩、頁岩、泥岩等組成。

(3)氣象水文。災害發生地位於東帕米爾高原,屬高山寒冷型氣候,無明顯的四季之分,僅有暖寒兩季之別,海拔多在3000m以上,寒冷多雪,氣溫常年在0℃以下。山區積雪面積790km2,冰川面積600km2。常年積雪,冰川融化形成眾多河流、湖泊,並有眾多泉水溢出,因此地表水較為豐富。泥石流災害所在蓋孜河水系是阿克陶縣第一大水系,發源於公格爾—慕士塔格冰川西南坡,薩雷闊勒嶺北坡,支流多,流量大,流程長,流域面積9560km2,年徑流量達9.85億m3

圖3 泥石流發生地段為地質災害調查與區劃中重點防治地段

4 地質災害避險安置

災害發生前,阿克陶縣國土資源局及時通知各鄉鎮(場)政府負責人、各礦山企業負責人及國土資源所幹部,做好地質災害防災、避災各項准備工作;加強群測群防巡查監測工作,提醒受威脅對象注意洪水和泥石流的防範工作。災害發生後,奧依塔克交警中隊交通警察和國土資源幹部及布倫口鄉政府幹部,第一時間趕赴現場安扶被困群眾、調動車輛、清理泥沙、疏通道路,疏導被困車輛,使得被困車輛及被困人員及時安全通過災害點。

5 經驗與啟示

從此次克州阿克陶縣境內布倫口鄉國道314線1616km處泥石流地質災害的成功避讓案例來看,及時的預報和布置落實防災工作是關鍵。

(1)特殊天氣重視預警預報工作。此次成功避險的關鍵是國土和氣象部門長期定期開展汛期地質災害氣象預報預警工作。克州、阿克陶縣氣象、國土等部門提前根據天氣條件預判地質災害的發生,並召開了專題會商會,高度重視地質災害氣象預警預報工作。

(2)防災避險重在落實。會商會議後,各單位工作組織到位,及時發布預警信息,認真落實防災措施。阿克陶縣國土資源局及時通知各單位,各基層國土所、邊防檢查站等部門積極配合,交警、路政等部門及時處置疏導交通等有效措施,最終保證了此次避險成功,最大程度的避免了過往車輛和人員的生命財產損失。這次泥石流災害的成功避讓,不僅提高了當地相關部門對突發地質災害的應急反應能力,也增強了過往車輛人員和農牧民對突發地質災害的應變能力、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由此可以看出,只要措施得力,處理恰當,早預報,早預防,成功避免地質災害造成群眾生命財產損失是完全可能的。

『玖』 人為地質災害導致(地下開礦)原鄉鎮企業用地成為危險區的賠償問題

地質災害防治條例規定,「誰引發,誰治理」,因此這種因采礦引發的人為地質災回害,首先明確責答任主體,實際上責任主體即為礦山企業,即便礦權易主,新入駐的企業一樣要接納地質災害(和政府說脫手的除外)。明確了責任主體後,當事人就要通過當地政府和相關主管部門(國土局、安監局等)與礦山企業要求索賠,至於賠償金額按法律規定的以及當地的賠償慣例進行賠償,無法達成共識的,可通過法律途徑解決。致當事人:有一點可以肯定的就是礦山企業對你進行賠償,除非是目前礦山無主,這種情況下,只有政府「買單」了。

『拾』 「6·」山西忻州市代縣新高鄉滑坡災害

1 基本情況

2011 年 6 月 26 日凌晨 3 時許,山西省代縣新高鄉白峪里小東溝礦區發生了滑坡地質災害。滑坡體長約 290m,寬約 60m,滑坡體滑出滑床土石體積逾 6000m3。滑落的土石將坡下的臨時性民工房掩埋,造成民工 9 死 4 傷。

2 區域地質環境與成因趨勢分析

2. 1 區域地質環境條件

代縣屬溫帶半乾旱氣候,據代縣五里村氣象站資料,多年平均降雨量為430. 6mm,多年 平 均 蒸 發 量 為 1770. 4mm, 相 對 濕 度 56% 。 月 最 大 降 雨 量 為330. 5mm,日最大降雨量為 100. 4mm。

該區位於五台山西段基岩山區,地勢高且起伏不平,地形切割強烈,溝谷較發育,為典型的基岩侵蝕地貌。礦區內最高標高1700m,最低標高1400m,最大相對高差 300m,屬中低山區。

該區地層為太古界五台超群石嘴群金崗庫組變質岩系。原岩是一套陸緣—濱海沉積的黏土—碎屑岩,經多期、多階段的區域變質作用和熱力作用形成一套低、中級區域變質岩系,岩性以各類片岩為主。

該區位於區域台懷群重褶復向斜外緣白峪里向斜構造的東端。礦區內的主體構造為白峪里倒轉向斜,北翼向南東倒轉。倒轉向斜的樞紐走向北東—北北東,波狀起伏,北東端高幅度揚起,南西端微微上翹。

在礦區范圍內,沒有常年性流水的河谷分布,各溝谷均為夏季暴雨後暫時性排洪通道,平時為干溝。該區在區域水文地質單元中屬於變質岩基岩補給山區,區內主要地層岩性為變質岩。大氣降水是該區地下水的主要的補給來源,各含水層的富水性均較差,地下水位埋藏較深。

2. 2 滑坡地質災害特徵

該滑坡體發育於白峪里小東溝南西側山樑部位,滑坡體以山樑北西及南東兩側的沖溝為界,上部以滑坡陡坎為邊緣,向北東方向的小東溝溝谷滑動。滑坡體平面上呈馬蹄形,不規則分布,滑坡體南西—北東方向長約 290m,北西—南東方向寬約60m,滑坡體平均厚度約 3m,前後緣高差約 140m。據現場觀察,滑坡體主要由殘坡積物及強風化岩層組成。滑坡體體積約 5 萬 m3,滑出滑床土石方體積約 6000m3,屬於小型滑坡。滑坡區地形地貌及滑坡陡坎、裂縫等特徵詳見圖 1、圖 2。

圖 1 滑坡現場

圖 3 滑坡區局部地形坡度

3 滑坡地質災害成因分析

3. 1 地形地質因素

本區為山區溝谷與山樑斜坡地貌,滑坡區地形坡度較陡,地形坡度 30° ~ 45°,岩層以各類片岩為主,淺部殘坡積鬆散堆積物和強風化岩層較厚,岩土性質較鬆散,抗剪強度較低,具備產生滑坡的基礎條件。

3. 2 大氣降水因素

本次地質災害發生前,該區局地降雨較多。大量降雨一方面直接增加了岩土體的自身重量,加大了下滑分力; 另一方面,降雨入滲改變了鬆散層的物理力學性能,降低了鬆散介質的內摩擦力,減小了岩土層的阻滑能力。分析認為,滑坡區地形坡度較陡,淺部堆積較厚的殘坡積物與強風化岩層,是本次滑坡發生的基礎條件,較大的降雨是導致本次滑坡發生的主要誘發因素。

4 地質災害應急防治

4. 1 應急響應與搶險救災

6 月 26 日凌晨 3 時許,代縣新高鄉白峪里小東溝礦區發生滑坡地質災害事故後,忻州市當即啟動突發地質災害Ⅲ級應急預案,成立了 「6·26」事故搶險指揮部,調動了國土、安監技術人員、公安幹警、防爆隊員等隊伍,組成應急搶險醫療救護、應急分隊等,開展搶險救災工作。

4. 2 應急處置

6·26 事故發生後,山西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省應急辦、省國土廳、省安監局等有關部門趕赴現場指揮救援。採取的具體應急處置措施為: ①經過調查核實,傷亡人數已經確定,被掩埋人員已全部找到。②劃定危險區,對整個滑坡體周邊布設警戒線,禁止閑雜人員進入危險區。③加強監測,在滑坡體不同部位設置觀測點,進行 24 小時不間斷變形監測並做好記錄。④撤離滑坡體溝谷下游所有人員設備,防止發生次生地質災害。⑤建議委託具備相應資質的單位對滑坡體進行詳細勘察、設計和治理等相關工作。

5 經驗與啟示

「6·26」滑坡災害事故的發生,損失慘重、影響很大、教訓深刻,帶來下列啟示:

要轉變觀念,堅持以人為本、安全發展的理念。妥善安置與改善外來務工人員的居住條件。

全市立即開展地質災害隱患大排查,排查各類地質災害隱患,對所有企業搭建在不安全地段的臨時工棚全部拆除,有效防止類似地質災害的發生。

對相關人員要進行學習培訓,大力宣傳地質災害防治知識,提高相關人員的防災避災意識,增強群眾自救互救能力。

本次地質災害事故發生後,搶險救援及時、應急反應有序、採取措施得力,得益於及時啟動應急預案,有效控制了事態的發展擴大與次生災害的發生。

(本節基礎資料由山西省國土資源廳提供 責任編輯 魏雲傑)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