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質災害關鍵問題
『壹』 中國西部大開發的優勢與劣勢
優勢條件:
(1)礦產資源、草地資源、水能、太陽能等資源豐富,資源開發潛力大;
(2)人口稀少,土地成本低,勞動力廉價;
(3)國家開發和發展西部的優惠政策;
中國西部大開發也有一些不利因素:
(1)自然環境比較差,地形復雜,耕地面積小。氣候乾旱或高寒,淡水資源不足。植被覆蓋狀況差,生態環境脆弱,一些地區地質災害頻繁發生;
(2)受地形等因素影響,這里交通等基礎設施建設難度大,基礎設施薄弱,對外交通很不方便,影響資源開發與經濟發展;
(3)發展經濟資金缺乏,技術落後。
(1)地質災害關鍵問題擴展閱讀
基本思路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負責人說,西部大開發已進入第十二個年頭。《規劃》在認真總結經驗的基礎上,圍繞主題主線,進一步明確了深入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部署的基本思路。
一是在開發理念上,更加註重發展的質量和效益。
二是在開發方式上,更加註重充分發揮區域比較優勢。
三是在開發布局上,更加註重因地制宜、分類指導。按照「抓兩頭、帶中間」的工作思路,一手抓重點經濟區培育壯大,著力培育新的經濟增長極,一手抓老少邊窮地區脫貧致富,推動貧困地區加快發展、民族地區跨越發展。
四是在開發重點上,更加註重集中力量解決全局性、戰略性和關鍵性問題。
『貳』 水壩都有哪些作用
水壩的主要作用是灌溉、發電、供水、航運等都要求比較固定的用水數量和時間,它們的要版求經常不能與天權然來水情況完全相適應。
當溢洪道設有閘門時,水庫就能在更大程度上起到蓄洪作用,水庫可以通過改變閘門開啟度來調節下泄流量的大小。由於有閘門控制,所以這類水庫防洪限制水位可以高出溢洪道堰頂,並在泄洪過程中隨時調節閘門開啟度來控制下泄流量,具有滯洪和蓄洪雙重作用。
『叄』 地質環境調查的轉型方向
從服務與支撐生態文明建設的角度來看,地質環境調查需要積極、努力地推動和實現六個轉變。
(一)在研究對象上,實現從特定的地質實體向地球關鍵帶轉變
限於當時的國家需求與重點任務,過去的地質環境調查往往關注於特定的地質實體。例如,為了滿足經濟建設對地下水資源的需要,水文地質調查主要關注於儲存地下水的含水層,對含水層的組成、分布、水力傳導性質等進行調查和研究,在此基礎上對地下水資源進行評價。生態文明建設將「山水林田湖」視為一個生命共同體,資源環境各要素之間相互聯系、相互作用,共同形成了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生態系統。國際上將處於岩石圈、水圈、生物圈和大氣圈的交叉地帶,人類與自然相互聯系最為緊密、相互作用最為顯著的地球圈層稱為地球關鍵帶。地球關鍵帶將植物冠層、土壤層、包氣帶、含水層等納入統一框架,為地質學、水文學、土壤學、生態學等學科交叉融合提供了一個系統平台,為氣候變化、生態管護、水資源安全、自然災害防治等重大資源環境問題的解決展示了一種新的圖景。地球關鍵帶是「山水林田湖」在資源環境科學領域的學術界定,地球關鍵帶科學研究是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理論基礎。因此,地質環境調查應以地球關鍵帶為框架,根據認識地球關鍵帶和把握地球關鍵帶規律開展填圖、監測與建模。應當指出,以地球關鍵帶為框架,不是完全擯棄傳統的水文地質、工程地質、環境地質、地質災害調查,而是根據生態文明建設的需要對其進行融合、拓展和延伸,使地質環境調查不僅能否服務於資源開發,也能服務於環境保護與生態建設。
(二)在研究模式上,實現從偏重於填圖向填圖—監測—建模一體化轉變
自然營力和人類活動雙重作用下的地質環境變化,是長期的、緩慢的、漸進的、隱蔽的地質過程與突發的、快速的、災難性的、不可逆轉的地質過程共同作用的結果。對於地質環境管理,了解地質環境要素的變化趨勢比了解地質環境要素的狀態更有意義,實現地質環境要素預報預警需要地質環境過程研究從定性描述走向定量刻畫。因此,在地質環境研究模式上,需填圖—監測—建模並重,遵循3M(填圖—監測—建模)循環體系框架,以循環上升的認識過程為主線,從數據採集通向綜合分析(圖5–13)。填圖的目的是精細刻畫地質環境物質組成、結構、空間分布等,包括水文地質調查、地質災害調查、環境地質調查、地質環境健康調查等。監測的目的是獲得地下水、土壤、地質災害、地應力等地質環境要素隨時間變化的動態數據。建模是基於填圖數據與監測數據對水文過程、生物地球化學過程、能量遷移過程、生態過程等進行定量化模擬。填圖、監測、建模構成地質環境研究的完整框架,三者相輔相成、循環上升、互為促進。
(三)在效用評價上,實現從偏重資源價值向資源價值與生態價值耦合方向轉變
地質環境為社會經濟發展提供了兩類資源:一類是土地、礦產、水等有形的自然資源;一類是涵養水源、保持水土、調控水分等無形的生態服務。長期以來,我國走的是一條粗放式的經濟增長道路,經濟高速增長在很大程度上依靠資源的大規模消耗取得的。在此過程中,社會高度重視地質環境的資源效用,而忽視了地質環境所具有的環境與生態效用,造成了生產、生活空間的不斷擴展和生態空間的日益萎縮。受此影響,水文地質調查強調對地下水資源量與開發潛力進行評價,而忽視地下水的生態作用;礦產資源調查強調對礦產的經濟價值進行評價,而忽視礦產開發對生態系統的破壞;環境地質調查強調地質環境問題對工農業生產的不利影響,而忽視其對生態系統的負面效應。根據生態文明建設的要求,「加快自然資源及其產品價格改革,全面反映市場供求、資源稀缺程度、生態環境損害成本和修復效益」。為此,在評估地質環境效用過程中,不僅要評估其資源價值,還要評估其生態價值,全面反映地質環境的實際價值。
圖5-13 地質環境調查的填圖—監測—建模體系框架
(四)在問題應對上,實現從偏重事後應急向事前預警轉變
由於地質環境具有隱蔽性、復雜性、累積性、難控性和一旦釀成地質災害的不可逆性等基本特徵,目前人們對地質環境的認識還遠不成熟。受地質環境調查程度低、監測站點缺乏、歷史資料積累少、技術設備落後等因素的影響,很多工作,例如地質環境承載力評價、地質災害預警、地震活動預測等,至今尚停留在理論探索階段,難以做到准確的定量評估和預報預警。以往的地質環境調查工作主要集中在區域地質環境調查工作、地質環境問題和地質災害的摸底性調查、地下水資源的現狀調查等方面,而對地質環境中發生的物理過程、化學過程、生物過程等機理研究顯得薄弱。雖然有一些專家早已意識到這個問題,在實際中調查與研究也有所結合,但是調查與研究相結合的深度、廣度仍非常局限。為了滿足生態文明建設的需要,地質環境調查工作需要實現從地質環境問題發生後的綜合治理向有預見性的事前調控轉變,從單純的技術調控向系統的技術、政策、制度等綜合調控轉變。
(五)在組織實施上,實現從單純依賴地質部門向聯合大地學部門轉變
生態文明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既涉及國土資源、環境保護、農業、林業、水利、地震等資源環境部門,又涉及發展改革、工業與信息化、建設、科技等社會經濟部門。國土空間具有多重功能與屬性,各個部門管理職能在實現過程中,往往存在空間重疊與功能沖突的情形。實現生態文明建設的目標,不僅需要各部門按照職責分工推進本領域的生態文明建設,而且需要各部門間的溝通合作與無縫對接形成完整的體系全面推進生態文明建設。作為生態文明建設體系的重要支撐,地質環境調查要適應生態文明建設的這一要求,一方面要責無旁貸做好岩石圈的地質框架構建與地質過程研究,另一方面要遵循地球關鍵帶的框架,主動聯合其他資源環境機構推進地球表層圈層的調查與研究,採用地球系統科學的理論和方法探索資源、環境、生態問題的解決途徑。
(六)在國際視野上,實現從偏重解決國內問題向積極參與全球地質環境治理轉變
隨著我國經濟總量在全球經濟中所佔比例不斷上升,國際社會期望我國承擔更多的國際責任,同時我國也有更多的意願和能力來分擔更多的國際公益事務。在經濟全球化、區域一體化程度日益加深的時代背景下,我國提出了「一帶一路」的重大倡議,得到了國家社會高度關注。2015年發布的《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願景與行動》明確,在投資貿易中突出生態文明理念,加強生態環境、生物多樣性和應對氣候變化合作,共建綠色絲綢之路;促進企業主動承擔社會責任,嚴格保護生物多樣性和生態環境。過去,在地質環境調查工作中,強調通過國際合作學習國外的先進理論、技術與經驗來解決國內的地質環境問題,而較少參與全球層面的、跨國區域層面的重大國際項目,解決國外的地質環境問題。根據共建綠色絲綢之路以及其他國際環境保護需要,我國應積極參與全球地質環境治理,通過科技合作、技術支持等形式,加強全球性、跨國性重大地質環境問題的調查與研究,推動全球環境保護行動不斷向縱深推進。以參與全球或區域地質環境治理,服務和支撐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
『肆』 十二年地質大調查成果回顧「十二五」期間水工環地質調查工作思路及重點工作部署建議
中國地質調查局水文地質環境地質部
一、十二年地質大調查成果回顧
1999年國土資源大調查實施以來,水工環地質工作取得了重要進展,獲得了一批重要成果,取得了一批豐碩成果,廣泛服務於國土資源管理和經濟社會發展。
1.水文地質調查
完成了全國新一輪全國地下水資源評價,按省區評價了地下水資源量和質量狀況,為國家水資源綜合規劃和宏觀決策提供了依據。在鄂爾多斯盆地、華北平原、松嫩平原等我國北方11個主要平原(盆地)開展了地下水資源及其環境問題調查評價,進一步查明了含水層結構和地下水循環規律,初步掌握了人類活動對地下水的影響以及環境效應,為我國地下水資源合理利用和含水層保護提供了科學的技術平台。
基本查明了西南8省(區、市)岩溶石山地區地下水資源特徵及石漠化狀況,完成了1:5萬重點岩溶流域水文地質調查15萬平方千米,建立了380處地下水開發和石漠化綜合整治示範工程,解決了30餘萬人飲用水、20餘萬畝耕地的灌溉用水問題,為2010年西南抗旱提供了地下水開發基礎資料和示範經驗,為國家實施西南岩溶石漠化綜合治理提供了技術支撐(圖1)。
啟動了全國首輪地下水污染調查評價,初步完成了珠江三角洲地區、長江三角洲地區、淮河流域平原區、華北平原區及下遼河平原地下水污染調查,面積約43萬平方千米,基本查明了調查區的區域地下水質量與污染狀況,為制定《全國地下水污染防治規劃》提供了重要依據。開展西部乾旱區、西南紅層區嚴重缺水地區和地方病嚴重地區地下水勘查,在西部乾旱和地方病嚴重地區成井470眼,為330萬人解決了飲水困難問題,通過省部合作,在四川紅層丘陵山區實施小口徑淺井180萬眼,解決了700萬人的飲水困難問題。
圖1 皮家寨岩溶大泉束流調壓壅水開發示範工程
初步建立了國家、省(區、市)、地(市)三級地下水監測網路。目前共有各類地下水監測點23800餘個,其中國家級點1422個,控制國土面積近100萬平方千米,在北京、濟南、烏魯木齊等地下水監測示範區和華北平原共有300餘個地下水監測點實現了自動監測、無線傳輸與網上發布。近年來,通過中國地下水信息網每年向社會公開發布地下水監測信息,為地下水資源評價與開發利用、地質環境保護和生態建設等提供了基礎資料。
2.地質災害調查與監測
完成了1640個山區丘陵縣(市)地質災害調查與區劃,覆蓋面積約650萬平方千米,涉及人口約7.9億,調查並確定地質災害及地質災害隱患點10餘萬處,基本摸清了我國山區丘陵區地質災害及隱患點發育分布現狀;針對查出的重要隱患點,建立了縣、鄉、村三級責任制的群測群防監測預警體系,為國家防災減災決策提供了重要依據。
在黃土高原區、秦巴山區、川滇山地區、湘鄂桂山地區、新疆伊犁谷地等地質災害高發區完成127個縣近40萬平方千米地質災害詳細調查。初步建立了四川雅安、重慶巫山、雲南哀牢山等8個代表不同突發性地質災害類型的監測預警示範區,為全國地質災害監測預警工作提供了技術支撐和示範。
初步完成長江三角洲地區、華北平原、汾渭盆地等重點地區地面沉降和地裂縫調查10萬平方千米,基本建立以基岩標、分層標和GPS、水準測量為主的區域地面沉降立體監測網路,為我國地面沉降防治規劃提供了基礎依據。
全國汛期突發性地質災害氣象預警預報工作成效顯著。2003年以來,成功避讓地質災害近5000起,安全轉移20餘萬人,避免財產損失近30億元。
3.環境地質調查
完成全國1:50萬以地質災害為主要調查內容的環境地質調查,基本查明了我國主要環境地質問題的分布以及危害程度,進行了地質災害的多發區、易發區的分區,獲得了區域環境地質基礎資料,為國土資源宏觀規劃管理提供了技術資料。
開展了環渤海、東南沿海等沿海地區環境地質調查,基本查明了區域地殼穩定性、海岸侵蝕和淤積、地面沉降等地質災害狀況,並對重點港口和城市主要環境地質問題進行了專項調查,為制定該地區社會經濟和城市發展規劃提供了地質依據。
開展了長江、黃河等大江大河流域環境地質調查,初步查明上游源區生態地質環境變化狀況和中下游地區主要環境地質問題,為我國大江大河源區生態環境治理和中下游地區水患和地質災害治理提供了基礎資料。完成了181個地級以上城市環境地質調查評價,基本摸清了這些城市地質災害和環境地質問題的發育分布狀況,對造成的危害和經濟損失進行了評估,提出了地質災害防治和地質環境保護措施,為城市規劃、建設和管理提供技術支撐。
完成了全國以省(區、市)為單元的礦山地質環境調查與評估,共調查礦山11萬余個,調查礦山面積580餘萬公頃,初步摸清了我國礦山地質環境現狀,基本查明了我國主要的礦山地質環境問題及其危害,為國家礦山環境保護與恢復治理宏觀決策提供了基本依據。開展了三峽工程、青藏鐵路、南水北調、西氣東輸、西電東送等重大工程區活動斷裂調查和區域地殼穩定性評價,為國家重大工程的規劃、設計、施工和安全運營提供了重要的地質依據。
4.應急救災和應對氣候變化
近年來,我國突發性地質災害和極端乾旱頻繁發生,在國土資源部的統一領導下,廣大地質工作者積極參加搶險救災和打井找水工作。
2008年「5·12」汶川地震、2010年「4·14」玉樹地震發生後,全國地質系統迅速開展航空遙感解譯、地質災害應急排查及評估、災後重建資源環境承載力評價,積極服務抗震救災和災後重建。在重慶武隆、貴州關嶺、甘肅舟曲等特大突發性地質災害後,第一時間趕赴現場,開展搶險救災、災害排查評估、應急處置等。
2010年春夏,雲南、貴州、廣西部分地區遭受百年罕見乾旱,國土資源系統緊急動員抗旱找水打井人員上萬名,鑽機上千台,物探設備上百套。經過3個多月的艱苦奮戰,完成勘探鑽孔2703口,成井2348口,總出水量36萬立方米/日,解決了520餘萬人的飲水困難。
充分利用已有資料,全面估算了我國地熱資源潛力,分析了開發利用前景,完成了北京、天津淺層地溫能調查評價和開發利用規劃,全面啟動全國省會城市淺層地溫能調查評價工作。全國陸域沉積盆地二氧化碳地質儲存潛力估算初步完成,鄂爾多斯盆地二氧化碳地質儲存示範工程進展順利。與神華集團合作在鄂爾多斯能源基地成功實施了二氧化碳地質儲存示範工程建設,首次在中國建立了深部二氧化碳地質儲存監測體系。地質碳匯調查研究得出新的岩溶和礦物碳匯能力估算數據。全球氣候變化地質記錄研究取得新認識。編制完成了中國國土資源領域應對氣候變化政策與行動報告,為中國政府參加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提供了基礎資料。
二、「十二五」期間水工環地質調查工作思路
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緊密圍繞制約我國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大資源環境問題,按照「夯實基礎,強化應用,著力構建以服務為導向的水工環地質工作新格局」的基本要求,統籌部署國家水文地質、地質災害和環境地質調查工作,依靠科技進步,加強綜合研究,構建區域地質環境綜合信息平台,進一步增強地質災害防災減災能力和提高地質環境開發利用與保護水平,為國土資源規劃和管理提供決策支撐服務。主要工作目標如下:
(1)重點加強全國地質災害易發區、地下水主要開發利用區、重要經濟區等地區中比例尺基礎水工環地質調查,顯著提高水工環地質調查工作程度;
(2)積極推進城市地質、地熱資源調查以及應對全球氣候變化地質響應研究,進一步拓展水工環地質服務領域;
(3)完善國家地下水和地質災害監測網路,綜合集成水工環地質調查和監測資料,構建數字地質環境信息平台,進一步提升水工環地質工作對國土資源管理和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撐能力和服務水平。
三、重點工作部署建議
1.重點地區基礎水文地質調查
在我國主要平原(盆地)、岩溶石山地區和國家大型能源基地,開展區域水文地質基礎調查,查明區域含水層系統的空間分布與結構及地下水補徑排條件,提出含水層保護建議,構建區域水文地質基礎資料信息平台,為國土資源規劃以及含水層管理、保護和合理利用提供決策支撐服務。
2.全國地下水污染調查評價
在我國東部平原地下水污染調查評價的基礎上,完成中西部和東北平原地下水污染調查評價,查明平原(盆地)地下水水質和污染狀況,綜合評價地下水水質和污染程度及變化趨勢,為我國地下水污染防治、地下水資源保護以及保障飲水安全提供科學依據。
3.嚴重缺水和劣質水地區水文地質勘查示範
在以往嚴重缺水地區水文地質勘查工作的基礎上,開展北方缺水區、飲水型地方病區、南方紅層缺水區及水污染區水文地質勘查示範,解決450萬~550萬人的飲水安全問題。為不同缺水類型地區提供找水方向與勘查經驗,探索地質環境與地方病關系,提出解決缺水區人畜飲用地下水開發利用區劃,為推進解決群眾安全飲水問題提供技術支持。
4.國家地下水監測工程
基本建成較完善的國家級地下水監測站網、北方主要平原盆地地下水動態評價體系和國家地下水監測試驗與科學研究基地,有效提升國家地下水環境監管能力和監管水平,滿足全面實現小康社會目標對地下水環境的要求,為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和環境友好型社會的構建提供支撐。
5.地質災害詳細調查
在我國地質災害高、中易發區開展地質災害詳細調查,查清滑坡、崩塌、泥石流發生的基礎地質條件,闡明其發育、分布規律及形成機理,評價和預測其發展趨勢;結合防災規劃,推薦應急搬遷避讓新址,並進行地質災害危險性和建設適宜性初步評估;建立地質災害信息系統,地質災害分區評價,圈定易發區和危險區;建立和完善的群測群防的地質災害預警體系。
6.全國地面沉降、岩溶塌陷調查
繼續進行長江三角洲、華北平原和汾渭盆地地面沉降監測,完善地面沉降監測網路,強化InSAR監測技術應用,優化基岩標、分層標和地下水分層監測孔等設施。開展珠江三角洲、東北平原等地區地面沉降調查。開展高速鐵路沿線地面沉降與地裂縫詳細調查與監測。繼續開展武漢、廣州等重點地區岩溶地面塌陷調查和監測示範。
7.地質災害防治技術研發與預警示範區建設
開展地質災害監測預警儀器研發和防治關鍵技術研發工作,選擇遼東南中低山泥石流區、浙東南低山丘陵滑坡泥石流區、隴中黃土高原滑坡泥石流區、秦巴山地滑坡泥石流區、滇南哀牢山滑坡泥石流區、新疆伊犁河谷滑坡泥石流區,藏東南高山峽谷區開展地質災害早期預警區建設。
8.重要經濟區和城市群地質環境綜合調查
選擇我國重要經濟區和城市群開展環境地質調查,查明區域構造格架和地殼穩定性以及城市群核心區斷裂帶活動性、工程地質條件和水文地質條件,進行重點城市環境地質安全評價,開展重大環境地質問題專題調查研究,提出對策建議,建立環境地質可視化信息平台,為我國主要城市群規劃、建設和安全運行等提供決策支持。
9.全國礦山地質環境調查
開展我國重要礦產資源集中開發區和潛在的礦業基地或重要成礦區(帶)的礦山地質環境詳細調查與評價,開展重點礦山地質環境監測示範,監測礦產資源開發過程中所產生的礦山地質環境問題以及閉坑後所存在的礦山地質環境問題,建立礦山地質環境調查信息系統,為我國礦山地質環境保護和治理工作提供基礎資料和依據。
10.應對全球氣候變化地質響應研究
繼續實施地熱資源調查與開發利用工程、二氧化碳地質儲存調查與示範工程、地質碳匯潛力評價與固碳示範工程和全球氣候變化地質記錄研究,摸清國土資源領域節能減排潛力,提高氣候變化規律認識,提升應對全球氣候變化能力,服務國家應對全球氣候變化和節能減排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