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質工程 » 工程地質課程設計

工程地質課程設計

發布時間: 2021-01-19 16:59:30

1. 1∶5萬地質調查設計書編寫大綱

(一)教學的性質、目的和任務

本課程設計是在學習完「區域地質調查」理論課程的基礎上,通過實際的區域地質填圖設計書模擬編寫,把課堂學到的知識應用於實踐的演練過程,學會區域地質填圖工作的基本方法。建議在課程學完之後立即進行此設計教學內容。

適用學期:「區域地質調查」課是地質學專業、資源勘查工程專業等地學類專業的大三第二學期專業課,所以本課程設計在該課之後安排。

學時:區域地質調查課後1周時間。

學分:2。

(二)課程設計內容和基本要求

課程設計的主要內容:是完成指定圖幅區的設計書編寫。其主要內容是通過課程設計,使學生全面掌握區域地質調查中的基本方法與原理,尤其對三大岩區典型1∶5萬填圖樣板圖的學習和通過對實驗課中的新疆西准噶爾野馬井1∶5萬區域地質填圖項目與天水市幅1∶25萬區域地質填圖項目的立項、設計編寫、野外填圖、最終成果的學習與了解,掌握一般地質填圖流程。

基本要求:掌握三大岩區的主要填圖的全過程和一般地質填圖流程,完成指定圖幅區的單幅區域地質調查設計書的編寫。

(三)課程設計方式與安排

採用課堂模擬實際的方法,完成指定圖幅區的1∶5萬地質填圖設計書。各類附圖可用簡圖表達。以教師給出的樣本為參照,以課程設計報告形式完成指定圖幅區的1∶5萬調查設計書(文字和附圖各一份)。

三大岩區典型1∶5萬地質填圖實踐性極強,考慮到部分內容只能採用模擬的方式進行,在具體安排中,對部分內容可簡化表達,如項目周期、具體的階段時間、人員、費用等。

(四)課程設計報告

1.課程設計報告的主要內容

課程設計報告即提交一份區域地質調查設計書,其格式和主要內容如下:

1 緒言

1.1 簡要說明上級下達的任務書文號及其任務要求,測區名稱與編號,測區范圍及面積,工作的起止時間(此項由教師根據實際或模擬給出有關任務書及任務要求)。

1.2 簡述測區工作任務、 自然地理概況、 測區交通位置。

附:測區交通位置簡圖。

2 地質調查研究歷史及研究程度

2.1 對前人工作的評估。

2.2 各種比例尺填圖的評估。

包括填圖范圍與面積、路線密度、控製程度、填圖單位劃分方案與精度、圖面表達精度、圖面結構合理性、評審驗收情況、各種不同比例尺圖件的統一性與連續性及存在的問題等。

2.3 地層單位和地層序列建立的依據及其合理性。

如:沉積地層,應根據各省(市、自治區)地層清理後的資料進行檢查,發現問題(含地層單位名稱、定義、層型剖面、古生物資料及年代依據、與上下地層的接觸關系等)應逐項給予說明,提出處理意見,以便在填圖中加以解決。

2.4 測區的地質構造格架和大地構造屬性的認識依據是否充分,與實際資料是否符合,存在哪些矛盾。

2.5 各項樣品採集與測試項目數量、 精度與質量,能否滿足本次區調工作的要求。

2.6 礦產調查程度和質量是否符合相應的技術要求,存在哪些問題需要在本次填圖中加以解決。

附:地質研究程度略圖。

附:測區地質調查歷史簡表,包括調查時間、成果名稱、作者單位或作者姓名、出版時間、出版單位。

3 地質概況及存在的主要問題

3.1 簡述測區的大地構造位置,測區內的地層、 岩石(含沉積岩、 侵入岩、 火山岩、變質岩及特殊地質體等)、構造等特徵及存在的主要問題。

3.2 簡述測區區域礦產資源概況。

附表1:測區地層序列表。

附表2:礦(化)點情況登記表,包括礦點名稱、礦種、類型、產地、規模、開采情況、工作程度(檢查、評價、普查、勘探)。

4 專題調查與研究

按圖幅帶專題的原則,在全面分析測區存在的基礎地質問題的基礎上,篩選確定出有關專題,對所設專題的科學意義、調研內容、方法和技術路線等進行簡述。修測圖幅必須針對本次填圖工作需要解決的重大地質問題,突出專題填圖研究的內容。

5 技術路線、 填圖方法及精度要求

5.1 明確測區的填圖類型,如實測區、修測區或片區-修測區。

5.2 在明確填圖區填圖類型的基礎上,針對測區存在的問題及本次著重要解決的問題提出本次地質填圖的技術路線及填圖方法,因此設計中應分別按不同類型編寫。

5.3 主要地質填圖工作的精度要求。

5.3.1 填圖的地質觀察路線。

實測區:青藏高原等地中比例尺地質填圖空白區每幅圖路線總長度>2500 km;其他實測區每幅圖路線總長度>3500 km。修測區:每幅圖路線總長度,主幹路線與新測路線長度≥2000 km,輔助路線300~500 km。片區-修測區:每幅路線總長度,主幹路線與新測路線長度600~800 km,輔助路線200~300 km。

5.3.2 實測剖面。

每個地層單位都應有1 ~2 條實測剖面予以控制,實測剖面的比例尺一般為1∶5000 ,必要時需採用1∶2000~1∶500。

5.3.3 本次區調工作各項樣品採集與測試項目數量、 精度要求。

附:1∶250000區域地質圖(草圖)。

6 工作部署(可略或簡單模擬)

6.1 簡述組織機構、 人員組成、 技術裝備,實測區還要詳細說明物資供應、 安全保障、通訊聯絡及緊急救援等措施。

6.2 工作部署安排: 根據踏勘結果、 遙感解譯程度劃分不同的工作區,制訂不同的路線調查方案和工作程序,編制工作進度與工作流程。

6.3 編制工作計劃,設計實物工作量。

6.4 編制總體工作計劃和分年度工作計劃,編制工作部署圖。

附:實物工作量一覽簡表。

7 質量管理與監控(可略或簡單模擬)

按照質量體系要求,簡述對圖幅質量管理及保證原始資料質量的措施。

8 經費預算(可略或簡單模擬)

在確定填圖方法、研究內容及專題研究、研究深度和報告附件的內容之後,按計劃財務部門的要求編制區調項目經費預算,並對各項經費預算依據加以說明。

附表1:實物工作量經費預算表。

附表2:項目總經費預算表及年度經費預算表。

9 預期地質成果及圖面的表達方式

簡要說明通過本次區域地質填圖預期取得和提交的主要地質成果(包括圖幅專題研究成果)及圖面的表達方式;設計書中應列出報告附件的內容,除必要的圖件(地質圖)外,還應編制一些專門圖件和略圖,設計書中應當列出這類圖件的大致清單。為突出測區的綜合研究程度,地質圖面可附測區小比例尺數字地面模型、布格重力、磁化強度、伽馬射線光譜測定等數據影像圖。最終成果按要求除提交印刷地質圖件及報告、說明書及專題報告外,應按中國地質調查局編制的《地質圖空間資料庫工作指南》提交ARC/INFO、MapGIS圖層格式數據光碟及圖幅與圖層描述數據、報告文字數據。

2.課程設計報告編寫的基本要求

以教師給出的樣本為參照,以課程設計報告形式完成指定圖幅區的1∶5萬調查設計書(文字和附圖各一份)。

考慮到部分內容只能採用模擬的方式進行,在具體安排中,對部分內容可簡化表達,如項目周期、具體的階段時間、人員、費用等。

課程設計報告部分內容可簡化,但各主要內容的表達不能缺少,以保證學生全面了解與掌握。

(五)與其他課程的聯系

部分內容可要求學生與地史學等學習內容相結合。

(六)教材及參考書

1)李永軍等.2014.區域地質調查導論.北京:地質出版社.

2)高秉章等.1991.花崗岩類區1∶5萬區域地質填圖方法指南.武漢:中國地質大學出版社.

3)魏家庸等.1991.沉積岩區1∶5萬區域地質填圖方法指南.武漢:中國地質大學出版社.

4)房立民等.1991.變質岩區1∶5萬區域地質填圖方法指南.武漢:中國地質大學出版社.

5)周維屏,陳克強,簡人初等.1993.1∶5萬區域地質填圖新方法.武漢:中國地質大學出版社.

2. 地質工程勘察專業目前前景如何

業務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備基礎地質學、地球物理學、地球化學、水文地質學、工程地質學、地質工程等方面的基本理論知識,具有從事資源地質勘查的初步能力和解決常見地質工程問題的基本能力,能在資源勘查、工程勘察、設計、施工、管理等領域從事資源勘查與評價、管理、各類工程建設地質等方面工作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業務培養要求:本專業學生在學習數學、物理、化學、外語、計算機的墓礎上,主要學習基礎地質、礦產地質,水文地質、工程地質、應用地球物理、應用地球化學、地質工程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受到工程師的基本訓練,掌握運用現代地質學理論和先進科技手段,進行資源地質工作及解決與各類工程建設有關的地質工程問題的基本能力,並具有合理利用與保護自然地質環境的初步能力。本專業在培養方向上可以在礦產資源勘查、礦產資源評價與管理、勘察技術與工程等方面有所側重。
畢業生應獲得以下幾方面的知識和能力:
1.掌握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學科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
2.掌握區域地質調查、礦產資源普查勘探的基本方法,初步掌握工程勘察、地球物理勘探、地球化學勘探的常用技術和測試方法,掌握常見地質工程問題的分析方法;
3.具有對區域地質、礦床地質、成礦地質條件、礦產分布規律等進行綜合分析及礦產資源評價、管理的初步能力;具有鑽探工程、地球物理勘探、地球化學勘探等現代勘探方法的選擇、設計、施工、數據處理以及成果地質解釋和運用的初步能力,具有解決工程建設中各種地質問題的初步能力,具有對環境地質作出評價和規劃的初步能力;
4.熟悉地質資源、環境、工程建設等方面的方針、政策和法規;
5.了解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的理論前沿及技術發展動態;
6.掌握文獻檢索、資料查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學研究能力和一定的實際工作能力。
主幹學科: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
主要課程:基礎地質學、礦產地質學、水文地質學、工程地質學、地球物理勘探、地球化學勘探、鑽掘工程學、基礎工程施工、環境地質學、地質工程等。
主要實踐性教學環節:包括認識實習、地質填圖實習、課程設計、生產實習、畢業實習和畢業設汁,一般安排34周。
主要專業實驗:礦物、岩石、化石鑒定實驗、岩士測試實驗、鑽探實驗、物探實驗、水文地質實驗等。
修業年限:四年。
授予學位:工學學士。
相近專業:資源勘查工程、勘察技術與工程。

3. 道路橋梁與渡河工程的課程設置

1、通識教育基礎課 馬列課、德育課及文化素質教育類課程、體育、大學英語、高等數學、線性代數、概率與統計、大學物理、物理實驗、計算機科學基礎、程序設計與演算法語言等
2、大類學科基礎課 畫法幾何與CAD制圖、交通運輸導論、工程力學基礎、土木工程材料、工程地質、工程測量、水力學、土力學、結構力學(I)、交通工程基礎
3、專業主幹課
道路方向道路勘測設計、路基路面工程、結構力學(II)、彈性力學、結構設計原理、基礎工程、橋梁工程、城市道路設計
橋梁方向結構力學(II)、彈性力學、結構設計原理、基礎工程、橋梁工程、鋼結構與鋼橋、大跨徑橋梁 道路方向專業認識實習、地質工程實習、工程測量實習、道路勘測設計課程設計、結構設計原理課程設計、路基路面工程課程設計、橋梁工程課程設計、基礎工程課程設計、橋梁工程實習、路基路面工程實習、交通工程實習、畢業實習與畢業設計等
橋梁方向專業認識實習、地質工程實習、工程測量實習、道路勘測設計課程設計、結構設計原理課程設計、橋梁工程課程設計、基礎工程課程設計、橋梁工程實習、交通工程實習、畢業實習與畢業設計等 道路方向土木工程材料、道路勘測設計、路基路面工程
橋梁方向橋梁概論 道路方向土木工程材料、路基路面工程、機場規劃與設計
橋梁方向結構設計原理、橋梁工程 道路方向交通運輸導論、工程測量、土力學、路基路面工程、機場規劃與設計、道路橋梁工程案例分析、功能性路面新概念、交通土建工程可持續發展
橋梁方向交通運輸導論、工程測量、土力學、結構設計原理、橋梁工程、鋼結構與鋼橋、大跨徑橋梁、道路橋梁工程案例分析、鋼-混凝土組合結構、橋梁工程檢測技術

4. 詳細提供大學里學習建築土木工程的詳細課程

畫法幾何 必修課
土木工程概論 必修課
高等數學 必修課
線性代數A 必修課
計算機應用基礎 必修課
大學英語 必修課
思想道德修養 必修課
體育 必修課
軍事理論 必修課
概率與數理統計 必修課
大學物理A(I) 必修課
高級語言程序設計 必修課
毛澤東思想概論B 必修課
工程制圖及CAD 必修課
理論力學 必修課
大學物理A(II) 必修課
大學物理實驗A(I) 必修課
普通化學 必修課
法律基礎 必修課
測量學 必修課
土木工程材料 必修課
流體力學 必修課
信息檢索 院_任選課
材料力學 必修課
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 必修課
電工基礎 限選課
結構力學 必修課
房屋建築學 限選課
工程地質 必修課
交通工程 限選課
建設法規 院_任選課
混凝土結構原理 必修課
砌體結構 限選課
測量實習 必修課
房屋建築學課程設計 必修課
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原理 必修課
土木工程施工與組織管理 必修課
建築工程經濟與企業管理 必修課
土力學 必修課
混凝土結構設計 限選課
基礎工程 限選課
單層廠房設計 必修課
現澆樓蓋設計 必修課
鄧小平理論概論 必修課
工程概預算 必修課
鋼結構 必修課
高層建築結構 限選課
生產實習 必修課
施工組織設計 必修課
鋼結構設計 必修課
畢業設計 必修課

5. 急求施工組織設計課程設計 四層教學樓 設計說明 橫道圖 勞動力動態圖 (有個模板就行)[email protected]

我發了一個參考模板給你啊,合適記得採納喲O(∩_∩)O~

6. 基礎工程課程設計怎麼辦啊求大神指導

這個很有問題,粉質粘土怎麼能做持力層呢,你說的三層全是軟土。地質情況不同每根樁長不一樣,怎麼能預制呢?

7. 求做土木工程施工技術課程設計任務書 下面是一些要求

貌似工作量有點大

8. 本人地質工程畢業生,求往屆畢業課程設計!(題目也可)本人郵箱 [email protected],十分感謝

已經發送了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