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質災害災情主要內容
❶ 地質災害險情和災情分級
地質災害按危害程度和規模大小分為特大型、大型、中型、小型地質災害險情和地質災害災情四級:
(1)特大型地質災害險情和災情(I級)。
受災害威脅,需搬遷轉移人數在1000人以上或潛在可能造成的經濟損失1億元以上的地質災害險情為特大型地質災害險情。
因災死亡30人以上或因災造成直接經濟損失1000萬元以上的地質災害災情為特大型地質災害災情。
(2)大型地質災害險情和災情(Ⅱ級)。
受災害威脅,需搬遷轉移人數在500人以上、1000人以下,或潛在經濟損失5000萬元以上、1億元以下的地質災害險情為大型地質災害險情。
因災死亡10人以上、30人以下,或因災造成直接經濟損失500萬元以上、1000萬元以下的地質災害災情為大型地質災害災情。
(3)中型地質災害險情和災情(Ⅲ級)。
受災害威脅,需搬遷轉移人數在100人以上、500人以下,或潛在經濟損失500萬元以上、5000萬元以下的地質災害險情為中型地質災害險情。
因災死亡3人以上、10人以下,或因災造成直接經濟損失100萬元以上、500萬元以下的地質災害災情為中型地質災害災情。
(4)小型地質災害險情和災情(Ⅳ級)。
受災害威脅,需搬遷轉移人數在100人以下,或潛在經濟損失500萬元以下的地質災害險情為小型地質災害險情。
因災死亡3人以下,或因災造成直接經濟損失100萬元以下的地質災害災情為小型地質災害災情。
❷ 地質災害分哪些級別
你好:
地質災害按照人員傷亡、經濟損失的大小,分為特大型、大型、中型和小型四個等級。
地質災害分級標准:
1. 特大型 :因災死亡和失蹤30人以上或者直接經濟損失1000萬元以上的;
2. 大型 :因災死亡和失蹤 10 人以上 30 人以下或者直接經濟損失500萬元以上 1000 萬元以下的;
3. 中型 :因災死亡和失蹤3人以上10人以下或者直接經濟損失100萬元以上 500 萬元以下的 ;
4. 小型:因災死亡和失蹤 3
人以下或者直接經濟損失100萬元以下的。
地質災害分級,是表示地質災害的輕重程度,便於對不同地質災害事件或地質災害與其他自然災害進行對比。
希望能夠幫到你。
❸ 地質災害災情評估的主要內容
地質災害災情評估的主要內容包括危險性評價、易損性評價、破壞損失評價和防治工程評價4個方面,其中危險性評價和易損性評價是災情評估的基礎,破壞損失評價是災情評估的核心,防治工程評價是災情評估的應用(張梁等,1998)。
表4-1 地質災害災情評估范圍分類及其特徵
(一)地質災害危險性評價
地質災害危險性是地質災害自然屬性的體現,從定性分析看,地質災害的活動強度越高,危險性越大,災害的損失越嚴重。評價的核心要素是地質災害的活動強度,地質災害危險性分為歷史災害危險性和潛在災害危險性。
歷史災害危險性指已經發生的地質災害的活動強度,評價要素為災害的類型、規模、活動周期,以及研究區內災害的分布密度。評價已發生的地質災害,為應急搶險、救援、災害預判等服務。
潛在災害危險性指具有災害形成條件但尚未發生的地質災害的潛在危害性,評價要素包括地質條件、地形地貌條件、氣象水文條件、植被條件和人為活動條件等。評價潛在地質災害的危險性,為治理、防治、避險、災後重建服務(張梁等,1998)。
(二)地質災害易損性評價
地質災害易損性評價主要評價內容包括:劃分受災體類型、調查統計各類受災體數量及其分布情況、核算受災體價值、分析各種受災體遭受不同類型、不同強度地質災害危害時的破壞程度及其價值損失率。
(三)地質災害破壞損失評價
地質災害破壞損失評價是定量化分析地質災害經濟損失程度的過程,利用以貨幣形式表示的絕對損失額和相對損失額來反映地質災害破壞損失的程度。
其主要內容包括:計算評價區域地質災害經濟損失額、損失模數、相對損失率;評價經濟損失水平和構成條件;分析破壞損失的區域分布特點。
地質災害破壞損失評價的基本途徑是在地質災害發生概率、破壞范圍、危害程度和受災體損毀程度分析的基礎上,研究地質災害的經濟損失構成,進而確定經濟損失程度和分布情況。
成本價值損失核算:以受災體成本價值為基數,根據其災害損失程度或者修復成本、防災成本投入核算受災體的價值損失。房屋、道路、橋梁、生命線工程、水利工程、構築物、設備及室內財產等絕大多數受災體均可採用該方法進行價值損失核算。
收益損失核算:以受災體的可能收益為基數,根據其災害損失程度核算受災體價值損失,主要適用於農作物價值損失核算。
成本收益價值損失核算:以受災體的成本和收益為基數,根據其災害損失程度核算受災體價值損失,主要適用於資源價值損失核算。例如,土地資源的價值表現為成本價值和效益價值兩個方面,前者包括為建設交通、能源、通訊設施等投入的費用,後者包括可能的商貿效益、工業效益、農業效益和旅遊效益等。
(四)地質災害防治工程評價
地質災害防治工程評價的基本內容和目的:分析地質災害防治工程的科學性,評估地質災害防治工程的經濟效益,評價地質災害防治工程的可行性和合理性,為地質災害防治項目優選和方案優選提供依據(潘懋等,2002)。
❹ 全國地質災害的主要類型、等級劃分與基本災情
2.1.1 地質災害的主要類型
根據《地質災害防治條例》,本書所指的地質災害種類主要是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沉降、地面塌陷、地裂縫。
根據地質災害對人民生命財產或環境造成明顯破壞的速度,通常將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稱為突發性地質災害,將地面沉降和地裂縫稱為緩變性地質災害。
2.1.2 地質災害的等級劃分
根據《地質災害防治條例》,地質災害共分為4個等級。其主要依據是:人員傷亡情況和經濟損失的大小。具體分級如下:
1)特大型:因災死亡30人以上,或者直接經濟損失1000萬元以上;
2)大型:因災死亡10人以上、30人以下,或者直接經濟損失500萬元以上、1000萬元以下;
3)中型:因災死亡3人以上、10人以下,或者直接經濟損失100萬元以上、500萬元以下;
4)小型:因災死亡3人以下,或者直接經濟損失100萬元以下。
需要指出的是,上述災害等級的劃分只是以致災地質體所造成的災害損失為依據的。它與致災地質體的規模,比如:以崩塌、滑坡、泥石流的變形岩土體的數量為依據進行劃分的規模,並沒有直接的必然聯系。巨型滑坡體造成的災害並不一定就是大型或特大型的。但是致災地質體的規模與災害受體(廠礦、市鎮和基礎設施等)的人口密度、經濟價值、人群的防災減災意識和措施等,也有著密切的關系。在大型或巨型致災地質體分布的地區,如果人口稀少、沒有重要的工程設施,也不一定會造成高等級的地質災害。但在發展經濟的過程中,這樣的地區畢竟具有高地質災害風險,或者說具有重大地質災害隱患,值得人們在進行經濟建設規劃中,在防災減災方面給予充分的注意。反之,在中小型致災地質體分布的地區,如果人口較為集中、工程設施的經濟價值較高,也有可能造成中、高等級的地質災害。因此,在這些地區,對那些中小型致災地質體也必須給予足夠的重視。
2.1.3 全國地質災害的基本災情
2.1.3.1 總體損失
我國是世界上地質災害最發育、危害最嚴重的國家之一。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地面沉降和地裂縫災害在我國31個省(區、市)均有分布。
據不完全統計,1995~2003年,全國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等突發性地質災害共造成10499人死亡和失蹤、65356人受傷、575億元的財產損失,平均每年死亡和失蹤1167人、財產損失64億元(圖2.1,圖2.2)。
全國有21個省(區、市)82個城市存在較嚴重的地面沉降。其中,有監測資料的14個城市的地面沉降面積已經超過6.4萬km2。據估算,這14個城市由於地面沉降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超過800億元,平均每年27億元以上。1921~2000年的80年間,僅上海市區地面沉降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已達176.6億元,平均每年2.2億元;間接經濟損失達2943.07億元,平均每年36.8億元(據上海市地質環境監測總站資料)。
據不完全統計,全國24個省(區、市)已發現地裂縫1232多處,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在17.5億元以上。
圖2.2 1995~2003年全國突發性地質災害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情況(據2002年和2003年《中國地質環境公報》資料)
2.1.3.2 區域分布情況概述
我國地質災害的區域分布情況如圖2.3所示。
滑坡、崩塌、泥石流災害具有區域性分布規律。就全國來說,西南地區的雲南、四川、重慶、貴州等省(市),中南地區的湖南、廣東、廣西等省(區),西北地區的陝西、甘肅等省,以及華東地區的江西、湖北、福建、江西等省,滑坡、崩塌、泥石流災害的發生頻度最高,危害程度也最為嚴重;西南、西北地區的滑坡、崩塌、泥石流的規模往往較大,而東南部地區多發育小規模和淺層的滑坡。
地面沉降主要分布在我國東部平原地區,其中又以沿海城市和華北平原等地區最為嚴重。發生地面沉降的城市或地區有的孤立存在,有的則密集成群或斷續相連形成大面積的地面沉降區(帶)。黃淮海平原的天津-滄州-衡水-德州-濱州-東營-濰坊地區和長江三角洲的嘉興-上海-蘇州-無錫-常州-鎮江-南通地區,就是地面沉降十分嚴重且密集分布或斷續相連已形成地面沉降區(帶)的地區。
地面塌陷在岩溶地區和礦山開采地區廣泛分布。其中,岩溶塌陷在中南和西南地區的岩溶地區廣泛分布,且以廣西、雲南、貴州、四川和重慶5個西部省(區、市)最為嚴重,這5個省(區、市)內岩溶塌陷的數量可佔全國岩溶塌陷總數的78%;礦山開采塌陷則以黑龍江、遼寧等省礦山分布區最嚴重。
地裂縫主要集中在汾渭盆地、太行山東麓平原、大別山東北麓平原地區,已形成3個規模巨大的地裂縫密集帶。
2.1.3.3 地質災害主要成因簡述
(1)自然條件是決定地質災害發生的基本條件
區域性和地區性的地質、地貌、氣候等自然條件,控制著災害性地質作用發生的可能性,以及發育的程度和特點。
岩土體鬆散破碎的山地丘陵區,地形起伏、溝壑縱橫,具有孕育滑坡、崩塌、泥石流災害的有利地形地質條件。而其中的降水集中分布區,又往往是崩塌、滑坡、泥石流多發的地區。
暴雨、強降雨或連續降雨是誘發上述地質災害的主要因素。據統計,我國由於降水誘發的崩塌、滑坡、泥石流災害佔全國崩塌、滑坡、泥石流災害總數的65%,而其中由暴雨誘發的又在降水誘發的災害中佔到66%以上。這使得我國滑坡、崩塌、泥石流災害的主要分布區也大多與年降水量較高、特別是暴雨集中的地區相一致。
具有厚度較大的鬆散沉積物、且其中蘊涵豐富地下水的平原、盆地與河谷地區、岩溶發育的可溶性岩石分布區,是地面沉降、地面塌陷和地裂縫災害的多發區。這是地質、水文地質條件對地質災害控制性的又一表現。
(2)人類活動越來越成為引發地質災害的重要因素
誘發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沉降、地面塌陷和地裂縫災害的人類活動,突出表現在工程開挖(如修路、切坡建房)、礦山開采、不合理抽取地下水和石油開采等方面。
在山地和丘陵區,修建鐵路、公路、房屋等工程,經常採用切坡、削坡等手段整理工程場地,採石、采礦開挖山坡和堆棄尾礦,都改變了原有的地形地貌,在很多情況下破壞了地面與斜坡的穩定性。這種變化本身,以及在其他有關因素的作用下,往往足以引發上述災害。據統計,全國由於上述各種人類活動引發的崩塌、滑坡、泥石流災害佔全國上述災害總數的50%以上。
不合理的地下水抽取、石油開采和礦山地下采空,改變了這些地區的地質結構,是引發地面塌陷、地面沉降和地裂縫災害的重要原因。
隨著經濟與社會的發展,上述人類工程活動的范圍和強度正在不斷加大,而且在發展過程中,對於規劃布局與地質災害的關系認識不足,使得人類活動誘發的地質災害不斷增多,形成了地質災害日益嚴重的局面。
❺ 地質災害災情評估的目的、類型與主要內容有哪些
一、地質災害災情評估的目的
地質災害災情評估的目的是通過揭示地質災害的發生和發展規律,評價地質災害的危險性及其所造成的破壞損失和人類社會在現有經濟技術條件下抵禦災害的能力,並運用經濟學原理評價減災防災的經濟投入及取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張梁等,1998)。
二、地質災害災情評估的類型
(一)根據評估時間劃分
地質災害災情評估分為災前預評估、災期跟蹤評估和災後總結評估3種類型(張梁等,1998)。
災前預評估是對一個地區地質災害事件的危險程度和可能造成的破壞損失程度的預測性評價。它是制定國土規劃、社會經濟發展計劃,以及減災對策預案的基礎。
災期跟蹤評估是在災害發生時對災害損失的快速評估。主要評估內容:一是地質災害類型及特徵,闡述已發生的災種、數量、分布、規模、形成機制、危害對象、穩定性等;二是地質災害危險性現狀評估,按災種分別進行評估。它是制定救災決策和應急抗災措施的基礎。
災後總結評估是指在災害結束後對災害損失進行的全面評估。它是決定救災方案、制定災後援建計劃和防禦次生災害的重要依據。
(二)根據評估范圍或面積劃分
地質災害災情評估分為點評估、面評估和區域評估3種類型(表4-1)。
三、地質災害災情評估的主要內容
地質災害災情評估的主要內容包括危險性評價、易損性評價、破壞損失評價和防治工程評價4個方面,其中危險性評價和易損性評價是災情評估的基礎,破壞損失評價是災情評估的核心,防治工程評價是災情評估的應用(張梁等,1998)。
表4-1 地質災害災情評估范圍分類及其特徵
(一)地質災害危險性評價
地質災害危險性是地質災害自然屬性的體現,從定性分析看,地質災害的活動強度越高,危險性越大,災害的損失越嚴重。評價的核心要素是地質災害的活動強度,地質災害危險性分為歷史災害危險性和潛在災害危險性。
歷史災害危險性指已經發生的地質災害的活動強度,評價要素為災害的類型、規模、活動周期,以及研究區內災害的分布密度。評價已發生的地質災害,為應急搶險、救援、災害預判等服務。
潛在災害危險性指具有災害形成條件但尚未發生的地質災害的潛在危害性,評價要素包括地質條件、地形地貌
2)經初步分析判斷,凡符合泥石流形成基礎條件的沖溝,應為調查的重點。例如,泥石流形成區山坡坡度多在30°~60°,是泥石流鬆散固體物質和水源的供給區,溝谷的中下游,多地形較順直,溝槽坡度大多為泥石流流通區。泥石流堆積區是固體物質停積的場所,位於沖溝的下游或溝口處,多呈扇形、錐形或帶形。
3)依據區域岩溶發育程度、鬆散蓋層厚度、地下水動力條件及動力因素的初步分析判斷,圈定出的可能誘發岩溶塌陷的范圍,應作為調查的重點。
4)在前人資料的基礎上,圈出的各類特殊性岩土分布范圍,可作為調查重點。
(二)地質災害調查的主要內容
1.崩塌調查
1)崩塌區的地形地貌及崩塌類型、特點、規模、范圍,崩塌體的大小和崩落方向。
2)崩塌區岩體的岩性特徵、風化程度和水的活動情況。
3)崩塌區的地質構造、地層岩性、岩體結構類型、結構面的產狀、組合關系、閉合程度,崩塌的力學機制、力學屬性。
4)地下水的影響,氣象(重點是大氣降水)、水文和地震情況。
5)崩塌前的跡象和崩塌原因,地貌、岩性、構造、地震、采礦、爆破、溫差變化、地下水(降水)的變化,人類活動的影響等。
6)當地防治崩塌的經驗,以往災害發生及治理、防護的情況等。
2.滑坡調查
1)搜集當地滑坡史、易滑地層分布、水文氣象、工程地質圖和地質構造圖等資料,並調查分析地形地貌、地層岩性、山體地質構造、水文地質條件、人類活動情況等。
2)調查微地貌形態及其演變過程;圈定滑坡邊界、滑坡壁、滑坡平台、滑坡舌、滑坡裂縫、滑坡鼓丘等要素;查明滑動帶部位,滑痕指向、傾角,滑帶的組成和岩土狀態,裂縫的位置、方向、深度、寬度、產生時間、切割關系和力學屬性;分析主滑方向、主滑段、抗滑段及其變化,分析滑動面的層數、深度和埋藏條件及其向上、下發展的可能性。
3)調查滑帶水和地下水的情況,泉水出露地點及流量,地表水體、濕地分布及變遷情況。
4)調查滑坡帶內外建築物、樹木等的變形、位移及其破壞的時間和過程。
5)對滑坡的重點部位宜攝影或錄像。
6)調查當地整治滑坡的經驗,分析滑坡的成因機制、滑坡的類型,提出治理方案,防治次生災害的發生。
3.泥石流調查
調查范圍應包括溝谷至分水嶺的全部地段和可能受泥石流影響的地段。
1)調查泥石流形成的水源條件:冰雪融化和暴雨強度、前期降雨量、一次最大降雨量、平均及最大流量、地下水活動情況。
2)調查泥石流形成的物源條件:物源區內的地層岩性、地質構造,不良地質現象,鬆散堆積物的物質組成分布、類型、結構、性狀和儲量。
3)溝谷的地形地貌特徵,包括溝谷的發育程度、切割情況,坡度,粗糙程度,並劃分泥石流的形成區、流通區和堆積區及整個溝谷的匯水面積。
4)形成區的水源類型、水量、匯水條件、山坡坡度、岩層性質及風化程度。查明斷裂、滑坡、崩塌、岩堆等不良地質現象的發育情況及可能形成泥石流固體物質的分布范圍、儲量。
5)流通區的溝床縱橫坡度、跌水、急彎等特徵。查明溝床兩側山坡坡度、穩定程度、溝床的沖淤變化和泥石流的痕跡。
6)堆積區的堆積扇分布范圍,表面形態、縱坡、植被、溝道變遷和沖淤情況;查明堆積物的性質、層次、厚度、一般粒徑及最大粒徑,以及分布規律;判定堆積區的形成歷史、堆積速度,估算一次最大堆積量。
7)調查泥石流溝谷的歷史,歷次泥石流的發生時間、頻數、規模、形成過程,爆發前的降雨情況和爆發後產生的災害情況,並區分正常溝谷或低頻率泥石流溝谷。
8)開礦棄渣、修路切坡、砍伐森林、陡坡開荒及過度放牧等人類活動情況。
9)當地防治泥石流的措施和經驗,調查泥石流的運動特徵與機理,包括泥石流的流態特徵、流速流量特徵、直進性、爬高性和周期性。
4.地面塌陷調查
地面塌陷包括岩溶塌陷和采空塌陷。
(1)岩溶塌陷
1)調查過程中首先要依據已有資料進行綜合分析,掌握區內岩溶發育、分布規律及岩溶水環境條件。
2)查明岩溶塌陷的成因機制和形成條件,塌陷的成因、形態、規模、分布密度、土層厚度與下伏基岩岩溶特徵。
3)地表、地下水活動動態及其與自然和人為因素的關系。
4)劃分出變形類型及土洞發育程度區段。
5)調查岩溶塌陷對已有建築物的破壞情況,圈定可能發生岩溶塌陷的區段。
(2)采空塌陷
1)了解礦體的埋藏位置、分布、礦體層數、厚度、深度、埋藏特徵和開采層的岩性、結構等。
2)查明礦層開採的深度、厚度、時間、方法、頂板支撐及采空區的塌落、密實程度、空隙和積水等。
3)地表變形特徵和分布規律,包括地表塌坑、台階、裂縫位置、形狀、大小、深度、延伸方向及其與采空區、地質構造、開采邊界、工作面推進方向等的關系。
4)地表移動盆地的特徵,劃分中間區、內邊緣和外邊緣區,確定地表移動和變形的特徵值。
5)采空區附近的抽、排水情況及對采空區穩定的影響。
6)搜集建築物變形及其處理措施的資料等。
5.地裂縫調查
1)單縫發育規模和特徵以及群縫分布特徵和分布范圍。
2)形成的地質環境條件(地形地貌、地層岩性、構造斷裂等)。
3)地裂縫成因類型和誘發因素(地下水開采等)。
4)地裂縫發展趨勢預測。
5)現有防治措施和效果。
6.地面沉降調查
主要調查由於常年抽汲地下水引起水位或水壓下降而造成的地面沉降,不包括由於其他原因所造成的地面沉降。主要通過搜集資料、調查訪問來查明地面沉降原因、現狀和危害情況。著重查明下列問題。
1)綜合分析已有資料,查明第四系沉積類型、地貌單元特徵,特別要注意沖積、湖積和海相沉積的平原或盆地及古河道、窪地、河間地塊等微地貌分類,第四系岩性、厚度和埋藏條件,特別要查明壓縮層的分布。
2)查明第四系含水層水文地質特徵、埋藏條件及水力聯系;搜集歷年地下水動態、開采量、開采層位和區域地下水位等值線圖等資料。
3)根據已有地面測量資料和建築物實測資料,同時結合水文地質資料進行綜合分析,初步圈定地面沉降范圍和判定累計沉降量,並對地面沉降范圍內已有建築物損壞情況進行調查。
7.潛在不穩定斜坡調查
主要調查建設場地范圍內可能發生滑坡、崩塌等潛在隱患的陡坡地段。
1)地層岩性、產狀、斷裂、節理、裂隙發育特徵,軟弱夾層岩性、產狀,風化殘坡積層岩性、厚度。
2)斜坡坡度、坡向,地層傾向與斜坡坡向的組合關系。
3)調查斜坡周圍,特別是斜坡上部暴雨、地表水滲入或地下水對斜坡的影響,人為工程活動對斜坡的破壞情況等。
4)對可能構成崩塌、滑坡的結構面的邊界條件、坡體異常情況等進行調查分析,以此判斷斜坡發生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的危險性及可能的影響范圍。
二、地質環境條件分析
1)一切致災地質作用都受地質環境因素綜合作用的控制。地質環境條件分析是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的基礎。
A.分析地質環境因素的特徵與變化規律。
a.岩石物性:岩石類型、組分、結構、工程地質特徵。
b.地質構造:構造形態、分布、特徵、組合形式和地殼穩定性。
c.地形地貌:地貌形態、分布及地形特徵。
d.地下水特徵:類型、含水岩組分布、補徑排條件、動態變化規律和水質水量。
e.地表水活動:徑流規律、河床溝谷形態、縱坡、徑流流速與流量等。
f.地表植被:種類、覆蓋率、退化狀況等。
g.氣象:氣溫變化特徵、降水時空分布規律與特徵、蒸發與風暴等。
h.人類工程——經濟活動形式和規模。
B.分析各地質環境因素對評估區主要致災地質作用形成、發育所起的作用和性質,從而劃分出主導地質環境因素、從屬地質環境因素和激發因素,為預測評估提供依據。
C.分析各地質環境因素各自和相互作用的特點及主導因素的作用,以各種致災地質作用分布實際資料為依據,劃出各種致災地質作用的易發區段,為確定重點區段提供依據。
2)綜合地質環境條件各因素的復雜程度,對評估區地質環境條件的復雜程度做出總體的分區段劃分。
3)各種致災地質作用受控於所有地質環境因素不等量的作用。主導地質環境因素是致災地質作用形成的關鍵,從屬地質環境因素總是以主導地質環境因素的作用為前提或是通過主導地質環境因素發揮作用,激發因素在致災地質作用孕育成熟的條件下,因其作用而導致災害發生。因此,在預測評估過程中,應首先分析某些地質環境因素可能發生的變化及進而出現的不穩定狀態,評估地質災害發展趨勢。
❻ 地質災害災情評估系統
一、地質災害災情評估類型
地質災害災情評估有多種類型。根據地質災害災情評估時間,分為災前預評估、災中跟蹤評估、災後總結評估。其評估目標雖然基本相同,但評估的特點和方法不完全一致。
災前評估是對一個地區或一個潛在的地質災害事件的危險程度和可能造成的破壞損失程度的預測性評價。它的目的除了為減災決策和防治工程提供依據外,還可以對地區經濟發展規劃、城市建設規劃以及土地資源合理開發利用等提供參考依據。由於地質災害,特別是崩塌、滑坡、泥石流等突發性地質災害是具有很大不確定性的隨機事件,所以一般採用風險分析方法核算災害的期望損失,據此評價災害的風險水平。其具體方法和過程是:在分析地質災害歷史活動程度和形成條件的基礎上,通過危險性評價,確定地質災害事件的發生概率和成災范圍;通過易損性評價,核算危害區內各種受災體的數量和可能損毀程度;通過破壞損失評價,核算災害的期望損失,劃分風險等級;通過防治工程評價,分析災害的可防治性和可能效益,提出防治災害的最優方案。
災中跟蹤評估和災後總結評估都是在災害發生以後,對已經出現的災情進行調查、統計、分析,其主要目的是為及時,有效地進行救災、抗災提供依據。災中跟蹤評估是對那些規模巨大、破壞嚴重、成災活動有一定時間過程的地質災害進行適時評估。其基本要求是,在災害發生後的一定時限內,迅速對災情作出首次評估;隨著災害的發展,每隔一段時間,及時將最新災情作出適時評估;直至最後災害過程結束後再作總結評估。災後總結評估是指在災害過程結束以後,對災害情況進行的全面評估。災中跟蹤評估和災後總結評估的基本方法是調查、統計,對於災害規模較小,成災范圍有限的地質災害,一般通過全面調查,獲得災情要素;對於成災范圍較大,受災體數量很多的地質災害,可以採用抽樣調查統計方法實現災情評估。
根據地質災害災情評估范圍或面積,將地質災害災情評估分為點評估、面評估、區域評估。
點評估是指對一個地質災害體或一個具有相同活動條件和特徵的相對獨立的災害群的災情進行的評估。如一個滑坡或滑坡群、一條泥石流溝或同地區緊鄰發育的泥石流群等。點評估的范圍一般不超過幾十平方公里。其行政區范圍一般不超過幾個鄉(鎮)或一個縣(市)。面評估是對一個具有相對統一特徵的自然區域或社會經濟區域(如一個小流域或一個城市)進行的地質災害災情評估。評價區面積一般從幾十平方公里到幾千平方公里。其行政范圍一般為一個縣(市)或幾個縣(市)。由於進行面評估的地區都是地質災害危害比較嚴重的地區,所以地質災害一般有幾十處或幾百處,而且常常不是一種地質災害,而是幾種地質災害的綜合評估。區域評估是指跨流域、跨地區的大面積的地質災害災情評估。其評估范圍為一省或幾省乃至全國區域,面積達幾萬到幾百萬平方公里。區域評估區內災害點成千上萬,常常難以准確計數,涉及的災種幾乎包括所有類型的地質災害。
不同范圍地質災害災情評估的目的、基礎、途徑和方法不盡一致。點評估的對象是具體的單一的災害體或災害事件,通過評估能比較准確地量化它的損失水平和風險程度,為具體的防治工程提供依據。點評估是在對災害活動條件和受災體易損性進行深入研究的基礎上進行的,其基本手段除了專門性調查統計外,還需要進行必要的測試和實驗。它所使用的各種指標以及得出的不同層次的評價結果,基本上達到絕對的量化程度。面評估的目標是認識一個有限地區的地質災害的破壞損失程度或風險水平,其意義除了指導災害防治工程外,還將為地區規劃和資源開發提供依據。面評估的基本內容與點評估基本一致,仍然是危險性評價、易損性評價、破壞損失評價和防治工程評價。但其所採取的調查方法一般限於全面調查統計,輔以必要的重點深入調查;所使用的指標和各層次的評價結果雖然達到絕對量化程度,但精度要低於點評估。區域評估的目標是對大面積區域性地質災害的破壞損失或風險程度進行評價,其意義是為宏觀減災決策和區域經濟規劃提供依據。區域評估仍以「四評價」為中心內容,採取的基本方法是區域性調查和相應的統計分析;所使用的指標和各層次的評價結果一般達到相對的量化程度;所取得的評價結果主要體現在風險區劃上。
綜合上述,將點評估、面評估、區域評估的基本特點總結於表4-1。
表4-1地質災害評估范圍分類及其特徵表
二、地質災害災情評估系統
總結本章以上內容,根據評估時間,地質災害災情評估分為災前預評估、災中跟蹤評估、災後總結評估;根據地質災害災情評估范圍分為點評估、面評估、區域評估;各種類型災情評估的基本內容為危險性評價、易損性評價、破壞損失評價、防治工程評價。這些結合在一起,構成了立體的地質災害災情評估體系,它反映了地質災害災情評估的總體構成(圖4-3)。
圖4-3地質災害災情評估體系示意圖
本課題根據這一評估體系,進一步探討地質災害災情評估的理論基礎,並結合典型實例,以「四評價」為基本內容,進行崩塌-滑坡、泥石流、岩溶塌陷、地裂縫、地面沉降、海水入侵、膨脹土等地質災害的點評估、面評估以及綜合地質災害的區域評估。鑒於災中跟蹤評估和災後總結評估基本上是屬於災情統計范疇,可以應用一般統計原理和方法進行分析評價。所以,本課題在對歷史地質災害災情進行統計評價的基礎上,重點研究災害預評估的理論與方法。所有這些內容將在後面的章節進行進一步論述。
❼ 地質災害災情評估的實施
一、地質災害災情評估的實施形式
地質災害災情評估既是組織實施地質災害項目的依據,也是地質災害項目管理的重要內容。在管理過程中,可以採用兩種方式實施災情評估。
第一,把地質災害災情評估作為地質災害勘查的一項內容,與勘查工作一並完成。在已往的地質災害勘查項目中,調查、分析、研究的重點是災害活動歷史、形成條件等內容,對災情一般僅作概略地定性描述,特別是對災害經濟損失基本不作深入的專門研究。基於這種情況,在今後地質災害管理中,應把災情評估作為一項重要內容納入勘查工作,並對評估內容、方法、目標做出規范要求,充實完善勘查工作。
第二,把地質災害災情評估作為獨立項目安排實施。對於那些危害城市、交通干線等影響嚴重的地質災害點或災害活動區,為了能夠對災情作出充分評估,可以將災情評估單獨立項,與一般地質災害勘查配合進行。此外,對於那些已經完成一般地質災害勘查工作的災害點或災害區,為了部署新的災害防治工程,可以在原有勘查基礎上補充進行災情評估。
二、地質災害災情評估的實施過程
不同精度的地質災害災情評估適應於不同階段的地質災害勘查。區域評估一般適應於區域性地質災害勘查或地區性地質災害勘查。面評估一般適應於地區性地質災害勘查。點評估一般適應於專門性地質災害勘查或防治性地質災害勘查。
無論是哪種精度的地質災害災情評估,也無論是獨立進行的災情評估還是與地質災害勘查一並進行的災情評估,該項內容都是一項相對獨立、相對完整的勘查研究工作。因此,基本上都應遵循一般獨立項目的步驟進行實施。即:首先進行立項論證,編制設計或實施計劃;設計應闡明立項的科學依據、工作內容、技術路線、工作方法、預期成果、組織分工、時間安排、經費計劃等,經專家評議和主管部門批准後,才能正式開展工作;工作中應進行全面調查統計,取得需要的各種資料信息,並完成各項評估內容,在此基礎上編制圖件、報告,最後進行評審驗收。
三、地質災害災情評估的基礎信息圖表體系
地質災害災情評估需要大量的基礎信息。與一般地質災害勘查相比,這些信息不僅涉及多方面自然要素和經濟要素,而且大部分要素需要達到能夠准確量化的程度。因此,在地質災害災情評估中,為了更清晰地表達和使用這些信息,除了必要的文字描述分析外,通常用不同形式的圖表反映災情評估的依據和評估結果;多種不同用途、不同內容的圖表組合在一起形成災情評估的圖表體系。
根據地質災害災情評估需要,災情評估圖表體系主要由下列三種圖表組成(表10-2、10-3、10-4)。
表10-2地質災害歷史災情及危險性評價圖表
表10-3地質災害受災體分布及易損性評價圖表
表10-4地質災害破壞損失評價與防治工程評價圖表
第一,地質災害歷史災情與危險性評價圖表。主要反映歷史災害頻次、規模、破壞損失程度,災害形成條件和危險性評價結果。
第二,地質災害受災體分布及易損性評價圖表。主要反映受災體類型、數量、價值和易損性評價結果。
第三,地質災害破壞損失評價與防治工程評價圖表。主要反映破壞損失評價模型、評價參數、期望損失、損失分布以及防治工程經濟效益,可行性評價結果。
所附的三份圖表只是提供災情評估使用的參考性圖表。由於不同災種、不同類型、不同地區地質災害災情評估的具體內容千差萬別,所以在實際工作中可參考本報告初擬的圖表,根據具體情況確定圖表數量,刪補圖表內容,力求最准確地表達地質災害災情評估的依據和結果。
為了充分發揮圖表的作用,使不同的工作者對圖表項目盡可能有一致的理解,對列出的三份參考性圖表的主要項目做如下說明。
(一)通用欄目說明
1.計算機代碼為10位。第一位為災種,分別為:①崩塌(危岩)-滑坡;②泥石流;③地面塌陷;④地裂縫;⑤地面沉降;⑥膨脹土;⑦海水入侵;⑧其它災害。第二、三、四、五、六、七位為省(市、自治區)和縣(市、區、旗)的行政代碼。第八、九、十位為縣(市、區、旗)內災害順序代碼。
2.順序號為系列順序。其表示方法為×××—×××—×××。依次為縣(市、區、旗)內災害順序號;立項主管部門的項目順序號;地質災害災情評估專項順序號。
3.評估災種主要為第1項說明的災種。對其它類災害進行評估時,列出災種名稱,並在計算機代碼中歸於其它災害。
4.評估類型指點評估、面評估、區域評估。
5.評估項目名稱採用評估區所屬行政區加災種構成。如四川省重慶市醪糟坪滑坡災害災情評估、河北省唐山市市區岩溶塌陷防災害災情評估等。
6.評估區位置指評估區所屬行政區。行政區級次一般到縣(市、區、旗),對於大范圍的面評估或區域評估可標示到省(市、自治區)或更大的區域名稱。
(二)地質災害歷史災情及危險性評價圖表欄目說明
1.歷史災情的統計時段指調查統計的起止年月;活動頻次(指該時段內災害活動的次數);活動規模(指按地質災害分級標准確定的災害等級);危害范圍(指災害破壞面積);主要危害對象(指主要受災體類型);經濟損失(指以貨幣形式反映的直接經濟損失,一般按災害發生年的物價水平核算的損失額);損失強度(指評價區單位面積的平均損失額)。如果歷史災害次數較多,可採用總計數反映歷史損失;亦可將幾次災害分列,逐次反映歷史損失。
2.災害活動條件可根據評價區具體情況增減。地質條件包括地層岩性、地質構造及活動性、岩溶發育程度、水文地質特徵、工程地質特徵等。不同災害側重點不一:崩塌-危岩側重岩石性質、岩石結構、地質構造及現今活動;泥石流側重地質構造和鬆散堆積物;地面塌陷側重可溶岩性質、岩溶發育程度、覆蓋層性質及厚度;地裂縫側重地質構造及現今活動;地面沉降側重鬆散層結構與性質;膨脹土側重於土的物理力學性質;海水入侵側重含水層性質和地下水水動力條件。
地貌條件主要反映地貌類型和微地貌特徵。地貌類型根據災害活動區海拔高度和相對高差劃分。微地貌特徵主要包括地形坡度、溝谷形態及發育程度等。
氣候條件包括氣候類型、多年平均氣溫、多年平均降水、暴雨天數、最大降雨強度等。
水文條件主要為地表水水位、水量動態變化等。
植被條件包括森林覆蓋率和植被覆蓋率。
人為活動包括水資源及其它資源開發強度,對環境產生重要影響的工程建設,以及過度農、牧和採伐林木等。
其它條件指上列6種以外的對地質災害活動具有重要影響的因素。
3.災害危險性評價反映危險性評價結果。歷史災害危險性指數、潛在災害危險性指數、綜合危險性指數、危險性區劃用於區域災情評估,各項含義按區域評估方法中的有關解釋界定。
災害活動概率、災害活動規模、災害危害范圍適用於點評估。其各項含義按點評估方法中的有關解釋界定。
4.地質災害危險性分布圖的中心內容是反映危險性評價結果,重點顯示不同活動概率下地質災害的危害范圍和危害強度分區。如果是區域評估則重點反映危險性區劃。歷史災害分布和災害活動條件作為背景內容或基礎內容予以反映。如果內容過多,圖面負擔過重,難以清楚地顯示各方面要素時,可作成2~3張圖,分別反映不同方面要素的分布情況。
(三)地質災害受災體分布及易損性評價圖表欄目說明
1.受災體類型按本報告易損性評價中對受災體的劃分標准進行界定。如果評價區內同類受災體的種別差異較大,應進一步分類調查統計——如房屋根據結構不同進一步分類,公路等級進一步分類等。各種受災體價值應按評估當年價統一進行核算。
2.受災體損毀程度按本報告易損性評價中劃分的損毀等級確定。其損毀數量按不同損毀程度分別核算;價值損失按本報告易損性評價中提出的方法進行核算。
3.地質災害易損性分布圖主要反映評價區受災體分布情況、價值密度分布情況、損毀程度和價值損失分布情況。如果圖面內容過多,負擔過重,可作成2~3張圖,分別反映不同方面的分布情況。
4.在區域災情評估中,受災體無法准確進行分類統計時,以社會經濟指標代替受災體要素。社會經濟指標主要包括人口密度、工程建築密度、耕地豐度、產值密度等。這些要素可以分單元調查統計。易損性分布圖主要反映易損性區劃和主要要素的分布情況。
(四)地質災害破壞損失評價與防治工程評價圖表欄目說明
1.破壞損失評價主要反映評價方法和評價結果。其中:評價模型指的是用於該評估項目的模型類型和具體的核算公式;評價參數指模型的各種要素或因子的數值;期望損失額、期望損失模數指單位面積的期望損失額;相對損失率指期望損失額與同期、同地區國民生產總值(或其它產值指標)的比值;損失分布指不同損失區的損失額和損失比例。
2.防治工程評價主要反映已建防治工程情況和規劃防治工程效益分析與可行性評價。其中:防治工程類型指防治工程形式和種類;數量指防治工程的多少,如植樹面積、修堤長度、建壩座數等;防治效能指防治工程的主要作用,如護坡、導流、排水等;防治投資指以貨幣形式反映的投資數量;直接經濟效益指防治工程的直接收益和災害損失的減少數;投保比指直接經濟效益和防治工程投資的比率;為了便於對比,防治工程投資和經濟效益應折算成評估當年值,除列出數額外,應列出年平均數;技術分析指對防治工程科學先進性的分析評價;可操作性是根據現實科學技術水平、施工條件等對防治工程實施難度進行的分析評價;可行性綜合評價是根據經濟效益、技術先進性、可操作性對防治工程可行程度的綜合評價。
3.地質災害破壞損失與防治工程評價圖主要反映地質災害破壞損失程度和防治工程分布情況。主要內容包括:主要受災體損毀分布、期望損失模數分布,已建防治工程分布、規劃防治工程分布及可能效益分布等。如果內容繁多,圖面負擔過重,可分為二張圖分別反映地質災害期望損失分布和防治工程分布情況。
在大面積的區域性地質災害災情評估中,難以獲得圖表中的評價要素時,可用風險指數代替期望損失,防治區劃代替防治工程;評價要素和評價圖可主要反映災害風險分布情況和重點防治區。
❽ 天氣預報中的地質災害是什麼意思啊
地質災害,是指自然地質作用和人類活動造成的惡化地質環境,降低了環境質量,直接或間接危害人類安全,並給社會和經濟建設造成損失的地質事件。
如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裂縫、地面沉降、地面塌陷、岩爆、坑道突水、突泥、突瓦斯、煤層自燃、黃土濕陷、岩土膨脹、砂土液化,土地凍融、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及沼澤化、土壤鹽鹼化,以及地震、火山、地熱害等。
(8)地質災害災情主要內容擴展閱讀:
地質災害的分級
1、特大型地質災害險情:受災害威脅,需搬遷轉移人數在1000人以上或潛在可能造成的經濟損失1億元以上的地質災害險情。特大型地質災害災情:因災死亡30人以上或因災造成直接經濟損失1000萬元以上的地質災害災情。
2、大型地質災害險情:受災害威脅,需搬遷轉移人數在500人以上、1000人以下,或潛在經濟損失5000萬元以上、1億元以下的地質災害險情。大型地質災害災情:因災死亡10人以上、30人以下,或因災造成直接經濟損失500萬元以上、1000萬元以下的地質災害災情。
3、中型地質災害險情:受災害威脅,需搬遷轉移人數在100人以上、500人以下,或潛在經濟損失500萬元以上、5000萬元以下的地質災害險情。中型地質災害災情:因災死亡3人以上、10人以下,或因災造成直接經濟損失100萬元以上、500萬元以下的地質災害災情。
4、小型地質災害險情:受災害威脅,需搬遷轉移人數在100以下,或潛在經濟損失500萬元以下的地質災害險情。小型地質災害災情:因災死亡3人以下,或因災造成直接經濟損失100萬元以下的地質災害災情。
❾ 地震地質災害基本災情
龍門山地處我國第一與第二地形台階的轉折地帶,是地質災害的高易發區。據震前開展過的地質災害調查,在四川42個受災縣(市)共有地質災害隱患點5430處,其中滑坡3572處、崩塌600處、泥石流737處、不穩定斜坡521處。地震發生後,國土資源部組織了1000多名專業人員對災區進行了系統排查,開展了航遙調查。據初步統計,汶川地震觸發了滑坡、崩塌、泥石流15000多處,同時,新發現了地質災害隱患點4942處,其中滑坡1701處、崩塌1844處、泥石流304處、不穩定斜坡1093處(圖4-1)。
宏觀上看,地震發生後,地質災害隱患點增加了238%(表4-1),其中,以崩塌體增加最為顯著,達到了618%,遠遠超過其他災種,隨後為不穩定斜坡(479%)、泥石流(152%)和滑坡(123%)。反映出地震對山區高陡斜坡的
圖4-1 震後映秀及北部滑坡-碎屑流航空影像(2008年5月18日)Fig.4-1 Aerophoto of the Yingxiu and the north zone after earthquake
影響差異性非常大,在山頂上的放大作用是非常顯著的,導致了崩塌災害的大量發生(照片4-2)。從災種占總隱患點的比例上看,在震前滑坡佔到了61%,而崩塌、泥石流和不穩定斜坡各佔13%;在震後新增的隱患點中,崩塌占的比例最高,達34%,隨後為滑坡(31%)、不穩定斜坡(27%)、泥石流(8%)。
表4-1 汶川地震極重災區地質災害隱患排查結果Table 4-1 Potential geohazards in the counties of extreme severe hazards by the earthquake
但是,在總的隱患點中,滑坡所佔比例仍最高,達到40%,崩塌僅佔27%(圖4-2)。
照片4-2 213國道都-汶段被巨大滾石阻斷Photo 4-2 Huge rolling rock blocked the No.213 highway
圖4-2 極重災區地震前後地質災害隱患比例Fig.4-2 Ratio of potential geohazards in the counties of extreme severe hazards before/after earthquake
與其他地震造成的災害明顯不同,汶川地震觸發的滑坡、崩塌、泥石流造成的人員傷亡非常慘重,至今仍難以獲得完整確切的數據。根據部分現場調查和訪問,結合其他資料分析,列出了23處死亡人數大於30人的地震滑坡、崩塌災害點(表4-2)。其中,死亡人數最高的為北川老縣城的城西滑坡,高達1600人,直接摧毀了老縣城數百間房屋,包括約50多幢5層以上高樓。從映秀到汶川的20km路段為成都—九寨溝的環線要道,被340多處滑坡、崩塌嚴重毀壞。地震發生時,正值客流高峰,根據後期修復道路清理出的客車毀滅情況,估計死亡人數高達1000人以上。
表4-2 汶川5·12地震滑坡災害死亡人數表(≥30人)(不完全數據)Table 4-2 Fatalities(≥30 persons)e to earthquake-triggered landslides
北川縣城面積不足2.0km2,坐落在湔江河發育形成的狹長河谷階地上(圖4-3),是遭受地震地質災害最慘烈的城市。汶川地震發震斷裂自西南向北東切穿老城和新城,沿斷裂帶形成強烈逆沖變形帶,致使帶上或兩側建築物倒塌和嚴重毀壞。老縣城幾乎一半被城西滑坡摧毀,新城南部遭受景家山崩塌的摧毀,崩塌由巨石組成,最大可達數百立方米,破壞力巨大,摧毀了數十幢房屋和縣城主幹道,人員死亡慘重(圖4-4;照片4-3)。
地震發生時,在綿竹綿遠河、安縣雎水河等山區鄉鎮道路和礦區道路上正值車輛行駛高峰時間,損失慘重。據初步估計,僅雎水河沿線礦區道路,因滑坡崩塌被埋毀載重卡車達數十輛,人員死亡以百計(照片4-4)。
圖4-3 北川縣城滑坡崩塌災害航空影像圖Fig.4-3 Aerophoto of landslide hazards in the Beichuan town
圖4-4 北川縣城滑坡災害分布圖Fig.4-4 Map of earthquake-triggered landslides in the Beichuan town
照片4-3 巨石崩塌摧毀北川道路和建築Photo 4-3 Destroyed road and houses by huge rock
照片4-4 安縣雎水礦區道路被滑坡摧毀Photo 4-4 Road and trucks were destroyed by rockfall,Anxian county
❿ 災害災情速報制度
建立災害災情速報制度。按照《全國地質災害防治條例》和相關預案報告災害,確認災害方向位置。發現地質災害險情或者災情的單位和個人,應當立即向當地人民政府或者國土資源主管部門報告。其他部門或者基層群眾自治組織接到報告的,應當立即轉報當地人民政府。
當地人民政府或者縣級人民政府國土資源主管部門接到報告後,應當立即派人趕赴現場,進行現場調查,採取有效措施,防止災害發生或者災情擴大,並按照國務院國土資源主管部門關於地質災害災情分級報告的規定,向上級人民政府和國土資源主管部門報告。
縣級人民政府國土資源主管部門接到當地出現特大型、大型地質災害報告後,應在4小時內速報縣級人民政府和市級人民政府國土資源主管部門,同時可直接速報省級人民政府國土資源主管部門和國務院國土資源主管部門。國土資源部接到特大型、大型地質災害險情和災情報告後,應立即向國務院報告。
縣級人民政府國土資源主管部門接到當地出現中、小型地質災害報告後,應在12小時內速報縣級人民政府和市級人民政府國土資源主管部門,同時可直接速報省級人民政府國土資源主管部門。
災害速報的內容主要包括:地質災害險情或災情出現的地點和時間、地質災害類型、災害體的規模、可能的引發因素和發展趨勢等。對已發生的地質災害,速報內容還要包括傷亡和失蹤的人數,以及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
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地質災害險情災情公開信息來源主要是國務院領導批示指示,省級地方人民政府、國務院其他部門商請,地方速報信息,媒體及其他信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