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地質勘查工作程序
❶ 海洋科學專業考研可以考什麼方向
首先,海洋科學這個專業側重於科研方向,因此作為一位大三的學長,建議你直接通過保研的方式來保送到中國海洋大學、廈門大學或同濟大學的海洋科學方向,而不是通過考研。但如果你上大學後因各種原因保研失敗,海洋科學專業也有很多考研方向供選擇,主要有:海洋生物學、物理學類(本科方向為物理海洋學的推薦)、化學類(本科方向為海洋化學的較為推薦)。
1、海洋生物學
和本科的方向大致相同,本科中所學的海洋浮游動物學、海洋魚類學等直接獨立成為一個專業。若要考研,則推薦參考書目有:《生物化學》(王鏡岩、朱聖庚、許長法 高等教育出版社)、《細胞生物學》(翟中和 高等教育出版社)等。
但是無論是保研還是考研,海洋科學這條路都是十分艱辛的,無論哪個方向都需要不斷努力,才能有所建樹,海洋科學並不是你想像的去海裡面潛水那麼簡單的。
❷ 環境與工程物探工作程序
環境與工程物探工作程序如下:
接受任務,收集資料,現場踏勘,儀器檢驗及方法試驗,編寫技術設計書,測量放線,數據採集與數據處理,資料解釋與成果圖編繪,成果檢查與核對,編寫探測成果報告和成果提交歸檔。
當探測任務較簡單、工作量較小時,上述程序可簡化。
(一)地球物理探測工作各程序應符合的要求
接受任務後,探測人員應與有關人員共同收集資料和現場踏勘,研究探測任務、工作計劃和資料的解釋成果。
1.接受任務
接受探測任務應簽訂合同書,明確責任。合同書的內容應包括:任務編號、工程名稱、工作地點和工作范圍、工作任務和技術要求、工作期限和應提交的成果資料、預計工作量、有關責任等。必要時應說明工作條件。
2.收集資料
接受任務後,探測單位應全面收集和整理測區范圍內已有的及相關的岩土工程、水文地質、鑽探及地球物理探測、測量、工程概況等資料。
3.現場踏勘
探測單位應組織有關技術人員通過現場了解工作環境條件、地形地貌情況,核實已收集資料的可利用程度等。
(二)技術設計書的內容
環境與工程地球物理探測踏勘結束後,應在選定合理的探測方法和進行必要的方法試驗的基礎上編寫技術設計書。技術設計書宜包括下列內容:
1)工作的目的、任務、范圍、期限和測區位置;
2)測區地質資料分析、環境條件及相關的地球物理特徵,地形、地貌與水文地質、工程地質概況;
3)方法選擇及依據、技術要求、工作方法有效性分析、現場工作的布置及工作量估算;
4)與地質、測量等其他專業的配合;
5)儀器、設備、材料、車輛計劃;
6)施工組織及工作進度計劃;
7)作業質量保證措施;
8)擬提交的成果資料;
9)存在的問題與對策;
10)探測工作布置圖。
當探測工程規模較小時,可直接編寫施工綱要或工作計劃,內容可從簡。
(三)環境與工程物探工作布置應符合的規定
環境與工程物探工作布置應符合下列規定:
1)布置測網時,應根據探測工程需要和岩土工程條件等進行;測網密度應保證異常的連續、完整和便於追蹤。
2)布設測線時,測線方向宜避開地形及其他干擾的影響,應垂直於或大角度相交於探測對象或已知異常的走向;測線長度應保證異常的完整和具有足夠的異常背景。
3)探測范圍內有已知點時,測線應通過或靠近該已知點布設。
4)點測時,測點布設位置、數量應滿足資料解釋對比的需要。
❸ 紅層地下水勘查及開發工作流程
由於地下水循環及賦存條件的復雜和多變性,地區性差異非常明顯。因此,必須通過區域水文地質調查研究,查明流域及水文地質單元的水文地質條件、地下水循環過程及富集規律、富水塊段分布、開發技術條件及防污性能,評價地下水資源,進行開發工程建設的可行性論證。按流域編制地下水開發利用規劃,納入整個流域水資源開發規劃中,在規劃的指導下進行紅層地下水開發工程建設,使各個水源地能夠聯合調度,合理開采,相互調節,避免相互過度干擾而降低開發效益、引發環境地質問題,達到合理有效地開發地下水的目的。對於紅層地下水開發工程建設,還需要開展進一步的水文地質、工程地質及環境地質勘查評價,通過工程技術及施工設計,才能開工建設,避免盲目性,消除各種風險。總之,地下水開發工程的建設也必須根據科學研究和認識自然的基本規律,以及地質工程及水利工程建設的基本程序,遵循相關的技術標准要求。結合豐富的實踐經驗,本書總結形成了紅層地下水有效開發的工作流程(圖3.1)。
圖3.1 紅層地下水勘查及開發工作流程圖
由於紅層儲水構造猶如水循環過程中的一座座天然的調蓄壩塘、水庫,具有對徑流的天然調蓄功能,水量保證程度高。並且一般水質好,無需水處理或僅需簡單處理便可達標,含水層分布廣泛,開發利用輸水距離短,地質環境條件穩定,開發工程佔地極少,對解決嚴重乾旱缺水地區分散的農村生活及生產用水和園地、林草、耕地抗旱保苗用水,尤其是應急供水,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和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在自來水管網未到達又無合格的地表水源的農村或山地丘陵區,紅層地下水作為分散供水和應急後備水源得到了廣泛的開發利用。在很多情況下,每項開發工程的規模僅為一口單井或數口淺井,能滿足一戶人家或一個村寨、一個企事業單位供水需求即可。對於這樣的小型開發工程建設,上述工作流程可以結合實際需要加以適當簡化。主要圍繞供水用戶所在位置,在用戶允許的范圍內,通過對已有的區域水文地質調查資料的研究,根據紅層地下水富集規律,從有利於匯水的地形地貌條件、有利於地下水富集的地層構造條件方面,圈定鑽探靶區。然後進行野外詳細調查論證,結合鑽井施工和地下水開發利用條件,最終確定鑽井位置。當供水量要求較大、井深也較大,而當地勘查研究程度又很低時,為了減小鑽探風險,應選擇適用而有效的物探方法,做必要的點、線探測,對地質認識進行驗證後,再確定鑽井位置,同時也為鑽井地質設計和施工組織設計提供更多的依據。此外,當水文地質條件簡單,現有資料較多,水源地已基本確定,少數管井便能滿足需水要求時,可直接打探采結合井。當其他前提條件與前者類似,但可比擬的勘探資料少,按開采井要求直接實施鑽探存在一定風險時,若地下水水位埋藏淺,可採用小徑探、大徑擴的方式實施鑽探,能夠獲得經濟而快速的效果。即:以110~130mm的孔徑開鑽,鑽到地下水位並深入30m左右,用微型電潛泵進行簡易抽水試驗。結合鑽探岩心編錄和簡易水文地質觀測資料,分析推斷鑽孔涌水量有望滿足供水要求後,再按成井要求改用大口徑鑽頭擴孔,鑽至設計深度,同時根據施工進度下套管、濾水管止水護壁成井,安裝水泵抽水試驗。
❹ 項目的過程管理
一、項目過程管理的一般特點
項目由多個過程組成,這些過程相互交叉,相互作用。美國管理協會把項目管理過程分成5個過程組,每個過程組有一個或多個管理過程(圖4-3)。
圖4-3 項目過程組示意圖
項目過程組不是離散的,也不是一次性事件。過程組與過程組之間有重疊,其重疊程度在不同的階段和不同的項目中不一致(圖4-4)。
圖4-4 過程組中各過程的交叉關系
1.啟動
啟動是一個項目開始的標志。啟動過程側重於需求分析,確定下一階段是否有必要開展。這樣,一旦項目的目標需求不被滿足或消失,那麼項目就會終止。
2.計劃
根據項目的目標和任務制定一個切實可行的計劃。項目的獨特性和一次性使得項目計劃的編制非常重要。計劃的詳細和復雜程度與項目的規模、類型密切相關,但計劃的編制工作順序大體上相同。
(1)目標分解:把這一階段或項目要達到的目標進行分解,使其更明朗、具體。
(2)任務活動的確定:要達到預定的項目或階段目標必須完成的任務和進行的活動。
(3)任務分解和排序:分析各項任務的結構以及相互關系,按先後順序排列。
(4)完成任務的時間估算:各項任務所需時間的估算。
(5)進度計劃:根據對任務的分析和歷時估計以及資源的要求,編制進度計劃。
(6)資源計劃:確定完成各項任務所需的人員、資金、設備、原材料和技術等。
(7)費用預算:根據各項活動所需的費用分配資金。
(8)編成計劃文檔:匯總以上成果,編成文檔。
除此之外,還要制定質量計劃、組織計劃、物資采購計劃和管理計劃等。在計劃階段,對各方面考慮得越周詳,越有利於下一階段的進行。
3.實施
地質調查項目的實施是根據編制的設計進行的,實施階段的各種具體活動和任務與相關的專業關系密切,每個專業都有自己的工作程序與標准,要按設計、標准及規范進行。
4.控制
控制階段的任務是定期檢查項目的執行情況,以便發現與設計的偏差,及時調整工作部署。因為地質情況十分復雜,因此,在工作過程中一旦發現與設計有較大的偏差,就需要通過調整設計來改變項目實施的方式、工程手段和實物工作量。例如,當項目進展與設計出現較大偏差時,要分析並找出影響的原因,並採取相應的措施,保證項目按時完成,當無法採取任何措施也無法按時完成項目時,需向上級主管部門提出書面請示,延緩項目完成的時間,批准後方可執行。控制階段主要依據項目控制質量、進度、費用和安全等。
5.收尾
收尾是項目完成的標志,這個階段要編寫、收集和分發各種文件和信息,及時進行原始資料歸檔、成果登記和匯交。同時,完成合同的結算。
二、地質調查項目過程管理劃分
根據項目過程管理理論研究,項目過程管理可以分為啟動、計劃、施工、控制和收尾5個階段。地質調查項目的過程管理既有一般項目過程管理的特徵,又有其自己的專業特點,大致可以分為立項、設計、施工、野外驗收、成果審查、資料匯交和項目終結7個過程或階段,其中野外驗收和成果審查相當於控制過程的關鍵點,資料匯交和項目終結相當於收尾。在總體目標、預期成果和實施過程管理等方面要充分體現國家意志和國家需求。
三、立項管理
地質調查項目正式啟動之前,必須進行充分的項目立項論證,必然要進行大量的項目前期准備工作,包括調研、可行性研究與項目立項評估工作,這些工作直接決定了項目最終能否立項。因此,立項是整個項目過程管理的重要內容。為了對項目立項工作有更加規范和系統的認識,通常把項目立項分為4個步驟,即信息資料的收集與處理、項目調研、可行性研究和項目評估。項目立項在整個項目生命周期中處於起始階段,對於項目能否成立並得到實施非常關鍵。
地質調查項目的確立要根據國家的需要,貫徹中央關於地質工作的要求,加強資源調查評價,更好地為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服務,加強地質勘查工作,力爭實現戰略性礦產勘查的新突破,全面加強地質災害的監測預防,繼續做好重點地區地質災害防治工作。
為了科學決策,使工作部署更加合理,使有限的資金發揮更大更好的效益,目前地質調查項目立項採用自上而下與自下而上相結合的方式,並強化自上而下的作用,發布內容具體、針對性強的項目指南。逐級分解、落實具體工作項目。例如採用「三會兩審」的項目決策機制,三會是指「專家咨詢會、供需見面會、項目協商會」,兩審是指「局審和部審」。
立項的目的是確定地質調查項目,並選擇項目實施單位。在立項方面,作為國家地質工作組織管理實施的中國地質調查局,制定國家地質工作規劃,編制項目指南;作為承擔項目的地質調查單位,則要根據中國地質調查局的相關要求,圍繞項目需求開展立項工作。
1.項目信息資料的收集與處理
項目信息資料佔有的多少,直接影響立項活動的成功與否。通過各種形式、渠道和途徑在社會和市場中廣泛收集與地質調查項目的相關信息和資料,是立項的一項重要工作。與項目相關的信息資料非常廣泛,主要包括以下3個方面:
●各級政府制定發布的社會經濟發展規劃、政府部門實施的計劃、重點工程建設規劃與計劃;
●各類社會經濟統計資料、專門研究機構的分析預測資料;
●相關的技術資料,如地質資料、水文資料、氣象資料、地理資料和環境資料等。
資料收集的方式多種多樣,通過各類公開載體獲取信息資料應是主要的方式。一般情況下,按信息來源可分為自然收集、相關市場衍生收集和意外獲取。自然收集是通過正常的工作渠道,如參加各種會議等,獲取上級相關部門的項目指南和國家重大建設項目及規劃信息等,這種方式通常是最主要的方式,具有資質的地質調查單位將根據這些信息開展立項申請。相關市場衍生收集,是在原有項目基礎上派生出的新項目,如在早期的資源評價項目基礎上新發現的礦化帶、礦點等成礦有利地段,利用資源補償費進一步開展礦產勘查工作,爭取申請資源補償費項目。意外獲取則是某些非常偶然的機會得到的信息。
大量信息通過各種渠道反饋到單位的相關部門,如科技處或總工辦,通過這些部門將這些信息資料分類整理並篩選,有價值的信息被確定為下一步調研和立項申請的對象,暫時利用不上的信息被整理保存。收集到的信息資料經過整理以後,根據可利用的程度分別建立信息庫、資料庫和項目庫,同時建立與地質調查項目相關的客戶庫。因此,項目信息資料的處理過程是立項階段非常必要的。
值得注意的是,與使用地質調查成果的政府部門、社會組織建立經常的溝通聯系,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地質調查必須建立的一種機制,這既是獲取立項信息資料的需要,也是地質調查成果更好地為社會經濟服務的必然要求。
2.項目調研
項目調研是指針對一定的項目目標,在特定的條件下系統地收集、分析和報告有關項目信息的過程。項目調研是整個項目可靠性論證的一個重要環節,也是決定是否立項的重要依據。只有通過項目調研,才能及時准確地掌握周圍的各種情況,使立項更有針對性,決策更有依據,減少風險。
項目調研的內容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項目涉及專業方向和工作內容;
(2)項目的成果特點;
(3)項目運作所需要的經費、技術及人力資源條件;
(4)項目運作的內外部環境及競爭對手;
(5)項目周期與運作的風險;
(6)項目的經費概算。
項目調研是一項比較復雜和煩瑣的工作,它的質量好壞直接影響到項目是否可以成功立項;同時,所收集的各種信息和資料也直接對日後項目實施有重要影響。因此,項目調研要求參與工作的人員既要有一定的專業知識,又要有高度的責任感。鼓勵和提倡在尊重科學原則的同時,更多地採用綜合方式和創新方式。一般情況下,首先由單位的技術主管部門組織學術委員會成員和技術骨幹,通過分析獲取的各種信息和資料,確定調研和立項的目標,既要適用,又要避免目標太寬或太窄。其次是制定調研與立項計劃,根據前面列出的調研內容,在較短時間內進行調查與研究,作出是否立項的初步結論。
3.可行性研究
可行性研究是針對某個項目目標,為論證技術、工程、經濟上是否科學、合理、可行而開展的調查、分析、評估的一種科學論證方法。對地質調查項目來說,主要是編制立項申請書。立項申請書的內容包括:
(1)技術經濟部分:包括立項依據、目標任務、技術路線、實施方案、預期成果、主要實物工作量、組織管理和經費概算等,並附有關圖件。
(2)資質部分:包括申報單位基本情況、工作業績、組織結構和人員裝備等。
(3)項目立項評估:項目立項評估是運用科學的方法,對立項報告進行綜合分析,從而確定立項報告引用的資料是否真實,研究方法是否得當,所得結論是否正確,項目成果是否有人使用,為最終立項決策提供判斷依據。在評估過程中,要著重從整體上衡量項目對社會和經濟建設的作用,從國家地質工作對經濟的支撐作用角度考慮項目的價值,同時要提交立項評估報告。其程序包括:
(1)初審。大區地調中心對立項申請進行初審,並提出初審意見後報中國地質調查局。
(2)組織專家論證。在初審的基礎上,組織專家進行論證,並提出論證結果和意見,作為項目立項審批的依據。
(3)綜合平衡和確定項目。在專家論證的基礎上,根據國家對地質工作的需要和資金的可能,經綜合平衡確定地質調查項目。
(4)確定項目承擔單位。根據項目承擔單位的資質條件和實際情況,通過招標或委託方式確定項目承擔單位。
四、設計編寫與審查
1.設計編寫程序
設計是根據下達的任務,按照有關技術標准,結合工作區的實際情況而制定的具體工作方案。設計的目的是合理地確定工作部署,選擇科學的技術方法、進行經費的合理安排,保證地質調查項目任務目標的完成。設計編寫的依據主要是項目任務書、以往地質工作資料、相關技術標准和預算標准。其編寫程序為:
(1)明確任務。項目承擔單位應認真研究理解項目任務書所確定的任務目標,並將任務按年度或工作階段逐一分解,按先後時間順序進行排列。
(2)收集資料和現場踏勘。設計編寫前要系統收集工作區內已有的相關資料,並進行分析整理,必要時要對項目工作區域進行野外現場踏勘。
(3)設計編制。設計編寫時,項目負責人必須依據有關技術標准和有關要求,編制詳細的設計提綱,報單位業務主管部門審批。項目組按批準的提綱,及時組織項目組成員,按時保質完成設計圖表的編制和文稿編寫工作。
(4)設計初審。設計初稿完成後,項目承擔單位應組織初審,初審的重點是設計書的內容是否真實可靠,是否能滿足任務書的要求。項目組應根據初審意見進行認真修改,完成設計書送審稿,經單位業務主管部門審核後送審。
2.設計的主要內容
地質調查項目的設計工作與實施基本上是由同一單位進行的,因此,項目設計書是項目的總體安排和部署,它是技術、進度、人員、設備和經費等多個計劃的總和。具體內容包括下列7個方面。
(1)目標任務;
(2)地質工作程度綜合評述;
(3)地質背景;
(4)技術路線和工作部署;
(5)實物工作量與預期成果;
(6)經費預算;
(7)組織措施。
3.設計編寫要求
(1)依靠科技進步,充分運用地質新理論、新技術和新方法;
(2)充分收集並綜合研究前人資料;
(3)符合有關專業規范、規定、操作規程和要求;
(4)按有關要求編制設計預算;
(5)內容完整、重點突出,附圖、附表齊全。
4.設計審查程序
地質調查項目的設計審查工作由中國地質調查局統一組織,分級實施。重要項目由中國地質調查局組織審查,一般項目由大區地調中心或實施單位組織審查。
(1)按照地質調查局的統一安排,項目承擔單位按規定向設計審查組織單位提交項目設計書(送審稿),同時附地質調查局下達的項目任務書和項目承擔單位的初審意見書。
(2)項目設計審查組織單位接到項目設計書後,根據統一要求落實設計審查組織工作,並把設計審查工作的有關事項通知項目承擔單位。
(3)設計審查組織單位聘請有關專家組成審查組,並預先把設計書(送審稿)送達審查組成員審閱。
(4)設計審查可以採用會議審查方式。審查組通過聽取設計編寫人員的介紹、提問和答辯,經過討論,形成設計審查意見書,同時填寫設計質量評分表。
(5)審查組成員的意見如發生重大分歧,應在設計審查意見書中如實反映。
5.設計審查的主要內容
設計審查的主要內容包括:目的任務、以往資料的收集和綜合研究、工作部署、技術路線、工作方法及技術要求、實物工作量、經費預算、組織管理和質量保證措施和預期成果等。
不同專業應突出本專業的特點。
6.設計審查的認定
項目承擔單位要根據專家審查意見書規定的時間內修改補充設計;中國地質調查局或大區地調中心對設計審查結果進行認定,經過認定的設計方可實施。
五、項目施工管理
項目施工是指在地質調查過程中,為完成某一地質調查項目任務,根據不同的地質條件和地質目的,選擇適當的技術手段和技術方法而實施的實際工作。施工分為野外實地調查和室內研究兩類。
1.准備工作
(1)依據項目設計和技術標准制定施工方案;
(2)編制野外作業計劃;
(3)落實作業組織和物資裝備;
(4)制定相關工作細則。
2.管理內容
(1)計劃任務管理:按專業工種、按時間進度制定階段性任務目標。例如礦產普查工作,可以分為地質組、礦產組、化探組和綜合組,每個組都要在指定的時間完成相應的工作任務。
(2)生產技術管理:包括作業組織管理、技術業務指導和施工安全管理等。
(3)質量管理:制定質量責任制度,編制技術標准實施細則、作業指導書和質量檢驗標准,保證質量體系正常運行。
(4)經費財務管理:在批準的項目經費預算內,合理安排資金,嚴格開支標准和范圍,按規定進行財務核算。地質調查項目經費的管理是過程管理中的一項很重要的內容,細化項目經費預算科目,科學測定定額,本著「誰花錢誰負責」的原則,確定各類科目的經費責任人,控制經費的開支。地質調查項目經費的開支,嚴格執行預算規定。例如,測試經費是根據設計的樣品種類和數量按照測試定額確定的測試工作經費,只能用來分析測試設計的樣品,不得隨意增減測試樣品的種類和樣品數量。當設計與實際不符需要調整測試樣品的種類和數量時,需書面請示項目下達單位,經同意後方可調整。由於各種原因沒有完成設計的測試工作量而形成經費節余的,不能用來支付其他工作內容的開支。
(5)物資裝備管理:確保野外施工必備的裝備和物資供應。
(6)生活保障管理:積極創造條件,採取多種措施,努力改善野外工作人員的食宿條件和文化生活。
3.日常檢查和年度檢查
對地質調查項目進行日常檢查和年度檢查的目的是為了保證原始資料取得過程的真實性和正確性,由於地質調查野外作業獲取原始資料的過程大多數情況是無法重復進行的,因此,對原始資料的日常檢查和年度檢查尤為重要。通過不同層次的監督檢查,保證地質調查項目的工作質量和項目經費的合理使用。同時,對項目實施階段性控制管理,提出階段性工作的調整部署意見。具體組織可以分為項目組的日常檢查、項目承擔單位的常規檢查、地區地調中心和中國地質調查局的抽查。檢查的內容、數量和比例依次減少。
具體檢查內容包括:
(1)工作進展和任務完成;
(2)地質成果;
(3)工作質量;
(4)經費使用。
檢查形式有:
(1)野外現場檢查。主要內容為:任務完成情況、地質工作成果、原始資料質量。
(2)年度成果匯報會或項目中期評估。主要內容為:工作進展、主要成果、存在問題、下一步工作建議等。
六、野外驗收
野外驗收是地質調查工作的重要階段,為了檢查項目任務的完成情況和保證成果報告的編寫質量,必須做好野外驗收工作。野外驗收工作由地區地調中心或受委託的項目實施單位聘請項目監督審查專家和有關人員,按照規定的程序和要求進行。
1.野外驗收的程序
(1)項目承擔單位提出野外驗收申請;
(2)項目主管單位組成專家組,並確定驗收時間;
(3)項目實施單位提供全部野外原始資料和野外工作總結報告;
(4)專家組審查原始資料並按規定實地抽查;
(5)專家組提交野外驗收報告。
2.野外驗收的主要內容
(1)原始資料是否齊全、准確;
(2)是否完成了規定的目標、任務;
(3)是否完成了批準的工作量;
(4)項目工作部署、工程布置是否合理,工作質量是否符合各類規范、規定要求;
(5)地質資料綜合整理、綜合研究是否符合有關要求;
(6)質量管理體系執行情況是否正常;
(7)野外驗收簡報是否系統、全面;
(8)野外實地抽查是否合格。
3.提供野外驗收的資料
(1)全部野外實際資料:
●野外原始圖件;
●野外記錄本、原始野外記錄卡片、原始數據記錄、相冊、表格等;
●野外各類原始編錄資料及相應的圖件;
●樣品鑒定、分析、測試送樣單和分析測試結果;
●各類典型實物標本;
●過渡性綜合解釋成果資料和綜合整理、綜合研究成果資料;
●其他相關資料。
(2)質量檢查記錄:包括年度原始資料檢查記錄小結;
(3)野外工作總結:包括任務完成情況(含工作量),地質成果和質量等;
(4)提供野外檢查路線及其地層、岩漿岩、構造、礦產等文字和圖件資料。要求原始資料齊全、准確;文字、圖件與實際相吻合。
4.野外補課
野外驗收後,項目實施單位必須按驗收意見組織野外補課,並向有關單位提交野外補課工作總結。
七、成果報告編寫與審查
1.成果報告編寫
報告編寫是地調工作的最後階段。通過總結整理野外資料,總結規律,提高認識。全面、准確地反映地質調查工作成果。該階段要認真學習有關技術標准,制定具體要求,明確組織分工,落實責任制度,加強質量管理。
編寫成果報告的程序:
(1)編寫報告提綱;
(2)整理各類原始資料和數據處理;
(3)編制各類綜合圖件和文字報告;
(4)整理原本檔案和實物資料,進行原本檔案歸檔;
(5)在編寫地質調查項目成果報告的同時,單位財務部門應簡要編寫項目財務報告,總結項目經費使用情況。
報告內容參照各專業的具體要求。
2.成果報告審查的依據
成果報告審查是地調項目工作內容的全面考核和取得成果的技術評定,是對項目成果質量最終把關。成果報告審查由中國地質調查局、地區地調中心或指定的單位聘請技術質量監審專家及有關人員進行。對成果報告進行評審的主要依據有:
(1)任務書、設計書、設計審批意見書;
(2)野外驗收意見書;
(3)有關技術標准。
3.報告評審的主要內容
(1)主要地質成果是否符合規定的要求;
(2)各項技術資料是否齊全准確;
(3)地質成果的綜合研究水平;
(4)地質成果和原始資料的符合程度;
(5)地質成果和綜合圖件的質量評價;
(6)存在的問題。
4.報告評審的程序
(1)項目實施單位提出報告審查申請;
(2)組織審查單位組成專家組,並確定審查時間和地點;
(3)項目實施單位提供所有資料並匯報成果報告主要內容;
(4)專家組審核各類資料、評議報告內容、提交審查意見書。
5.成果報告的審查認定
項目報告編寫單位根據專家審查意見在規定的時間內對報告補充修改;中國地質調查局或地區地調中心對報告審查工作進行認定。認定內容包括:審查程序、審查專家的組成、報告是否符合設計任務要求、依據的技術標准、根據專家意見的修改情況等。
八、資料匯交
地質資料是項目成果的重要組成部分,項目承擔單位對承擔的地質調查項目形成的地質資料除了按規定向政府有關部門匯交外,必須按照中國地質調查局的規定,向中國地質調查局和地區地調中心匯交,作為部署新的地質調查工作的基礎資料,由中國地質調查局提供政府和社會化服務。凡中國地質調查局組織實施的地質調查項目所形成的資料均應匯交。
1.匯交內容
地質調查成果資料、地質調查原始資料、地質調查實物資料。
2.匯交形式
地質調查成果資料應以正式印刷的紙介質資料和光(磁)盤數據資料兩種形式匯交。
3.資料接收單位
向中國地質調查局資料管理部門或中國地質調查局委託的資料管理部門匯交,資料接收單位出具資料簽收文據。
九、項目終結
項目任務終結是指項目所有工作結束後,對項目任務完成情況進行最終認定,這是項目管理的最後一個環節,認定結果可作為項目實施單位資質評定及有關部門獎勵、懲罰等的重要依據。由中國地質調查局負責組織,地區地質調查中心負責實施。
1.內容
(1)成果報告審查情況;
(2)經費結算和審計情況;
(3)資料匯交情況;
(4)合同執行情況。
2.程序
(1)項目承擔單位完成資料匯交任務後,提出終結申請;
(2)管理部門按照驗收內容逐項審核;
(3)形成書面驗收意見;
(4)項目完成,合同終止。
項目管理是一個封閉過程。從立項開始到項目終結,不論項目管理部門還是項目承擔單位,都要有始有終,按照規定的時間和方式進行。項目管理又是不同層次的管理過程。不同層級的管理部門應負責不同項目層級的管理階段和范圍。比如中國地質調查局管理計劃項目,地區地調中心負責管理工作項目,各承擔單位負責工作項目的實施。承擔哪個層級項目的單位負責本層級項目設計的編寫,由上一層級組織審查,使整個過程得到有序地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