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質災害危險性評價
A. 地質災害危險性現狀評估
(一)滑坡
評估區內27處滑坡中,有16處距管線較近(<200m)或管線即在滑坡體上通過,對管線安全有一定影響,故將各滑坡列表說明其危險性現狀(表6-5)。
從現狀評估可知,穩定性差和較差者有11處,其中大型1處,中型4處,小型6處;除1處是小型碎石土滑坡外,其餘皆為黃土滑坡。其中現狀危險性大的有3處。
下面以兩個典型實例來說明滑坡的活動特徵。
實例1:鳳翔縣柳林鎮半坡鋪二組滑坡(H15)
位於柳林鎮半坡鋪二組,千鳳公路西側黃土峁半坡上,坡向150°、坡度60~70°,滑坡壁清晰,呈半園弧形,後壁較陡,鼓丘明顯,滑體上可見醉漢林、馬刀樹。滑體岩性為中上更新統黃土,土質疏鬆,垂直節理發育,局部有崩塌現象,滑體長50m,寬110m,厚20m,體積11×104m3,滑床為中更新統黃土類土。為中型黃土滑坡(圖6-5)。
該處斜坡較陡,坡下切坡修路,致使坡腳臨空增大,破壞了斜坡的自然平衡,組成斜坡的黃土,土質疏鬆,垂直節理發育,在暴雨的作用下產生滑動。
該滑體坡度較陡,前緣呈鼓丘狀,表面沖蝕嚴重,局部有崩塌現象,穩定性差,威脅坡下12戶60人、100間房屋、50孔窯洞及千—鳳公路車輛、行人安全,現狀評估危險性大。
實例2:涇陽縣蔣劉鄉大堡子滑坡(H24)
位於涇陽縣蔣劉鄉大堡子村西北涇河右岸黃土塬邊斜坡上,坡向 15°,上緩下陡,坡度30°左右。組成斜坡的岩性為中上更新統黃土,土質疏鬆,垂直節理發育。該處為村民公墓,呈多級台階狀,人類工程活動強烈。滑體長52m,寬200~250m,厚20~30m,體積29.3×104m3,為中型黃土滑坡(圖6-6)。
該處為黃土塬邊,坡度較陡,村民在此切坡埋葬故人活動頻繁,破壞了坡體的自然平衡,組成斜坡的黃土,土質疏鬆,垂直節理發育,土體破碎,風化嚴重,植被較差,在降水因素作用下產生滑動。
該處人類活動強烈,坡面多為台階狀,排水不暢,滑體後緣已出現拉張裂縫,穩定性差,對3戶村民15人及一所村辦小學產生威脅,現狀評估危險性大。
表6-5 滑坡危險性現狀評估一覽表
續表
續表
圖6-5 半坡鋪二組滑坡剖面圖
1.人工堆積物;2.滑坡體;3.古土壤:4.上更新統黃土:5.中更新統黃土:6.滑動面
圖6-6 大堡子滑坡平面及剖面圖
1.滑坡周界;2.主滑方向;3.滑坡剖面線;4.滑坡堆積物;5.上更新統黃土:6.中更新統黃土;7.古土壤;8.全新統河流沖積物:9.地形等高線;10.滑動面
(二)崩塌
評估區內18處崩塌中,有7處臨近管線(<100m)或管線直接穿越崩塌體,對管線有一定影響。現將這7處崩塌列表說明其危險性現狀(表6-6)。
由表6-6可知,穩定性差和較差的崩塌有6處,其中基岩崩塌2處,黃土崩塌4處;中型的2處,小型的4處。其中現狀危險大的有3處。
下面舉隴縣曹家灣鄉段家峽曹固公路崩塌(B5)說明崩塌的特徵。
該崩塌體位於曹家灣鄉段家峽西北,千河左岸黃土梁峁斜坡上,坡向220°,坡度50°~60°,組成斜坡的岩性為奧陶系灰岩,受構造活動影響,岩體完整性差,節理裂隙發育,可見10~15cm寬的張裂縫,垂直發育,延伸數米,斜坡上危石搖搖欲墜。坡下修路,人類工程活動較強(圖6-7)。由於切坡修路開挖坡腳,致使沿坡腳形成20餘米高的陡崖,局部岩體突出,崖面向坡內凹陷,形成突出危岩體,隨時都有垮塌的可能。
穩定性及危險性評估的結論是:山坡陡峻,岩石破碎,風化強烈,節理裂隙發育,坡體已出現10~15cm寬的拉張裂縫,切坡修路形成陡崖,臨空面增大,穩定性差,坡下為公路,危及車輛及行人安全,危險性大。
(三)地裂縫
評估區內4條地裂縫,其分布位置,主要特徵、穩定性及危險性現狀評估列於表6-7中。可知D1、D2和D3三條地裂縫危險性中等,而D4危險性小。
(四)泥石流及洪水沖蝕
評估區內 1處泥石流(位於千陽縣草碧鎮附近的葫蘆溝),依據《縣市地質災害區劃要求》綜合評判,現狀評估危險性小。
4處洪水沖蝕現狀評估結果詳見表6-8。
可知4處洪水沖蝕點現狀評估危險性皆小,需要指出的是,T2、T3和T4三處洪水沖蝕點距擬建管線較近或者就在線路通過處。
(五)黃土濕陷和潛蝕
評估區內廣泛分布管線中、西段(里程樁號430~615)的晚更新世風成黃土,厚數米至十餘米,均具有強—中等濕陷性,一般在地表和淺層濕陷性強烈,隨深度增加濕陷性變弱,至一定深度濕陷性消失。濕陷深度最小2.5m,最大11m。由於本成品油管道埋深較小(1.5m左右),故濕陷性對工程有較大影響。此外,黃土類土的潛蝕作用則可遭致管道懸空變形破壞。根據現場調查,黃土濕陷和潛蝕在黃土梁峁區和黃土台塬邊緣斜坡地帶發育較強烈,而在廣闊的黃土台塬面上則發育弱甚或不發育。因此黃土濕陷和潛蝕災害在黃土梁峁區和黃土台塬邊斜坡地帶危險性大—中等,黃土台塬面危險性小。
(六)地震液化
評估區系強震區,地震烈度Ⅶ—Ⅷ度,50年超越概率10%的地震動峰值加速度0.15~0.20g,歷史上大地震時曾在渭河谷地內發生過強烈的砂土液化現象。據此,管線經過的渭河谷地一級階地和河漫灘地段慶考慮地震液化的設防措施,以防患於未然。重點地段為:西安支線的西安市區北部灃河—耿鎮,渭南支線渭河及支流地帶(尤其是沋河入渭三角洲以西的渭河漫灘地帶)。
B. 為什麼有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
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是根據建設項目的重要性,在地質災害可能發生的地區對現有或潛在可能發生的地質災害對建設項目的影響進行評估,一般說來在地災評估是建設用地審批的一道必要手續。
C. 地質災害危險性現狀評估
以定性分析為主,定量為輔的評估方法,按「技術要求」規定,根據評估區地質環境條件和已有取得資料,採用地質歷史分析法、工程地質類比法和穩定狀態,按大、中等、小三級(表5-14)對各類地質災害危險性現狀進行評估。
表5-14 地質災害危險性分級表
(一)崩塌(危岩)
首先對其穩定性進行評價,之後結合危害對象進行災害(危害)程度分級評價,在此基礎上進行危險性分級,如穩定性好,危害程度輕,則危險性小,相反即為危險性大,介於二者之間為危險性中等。
1.穩定性評價
根據崩塌體所處的地質環境條件,重點依據變形跡象,並與以往同類崩塌發生條件進行類比,綜合分析後判定其穩定性。評估區內崩塌大部分穩定性為較差至差,其中差的有19處,較差的有72處,好的有14處。差和較差者存在有再次滑塌的可能。
2.災害(危害)程度分級評價
根據調查,區內已發生崩塌災情均為一般級。現依據「基本要求」對崩塌危害程度進行分級評價,其中屬於重的有1處,編號b117,位於清水縣土門鄉老墳村(天水支線38km附近);該危岩體為黃土及下伏新近系泥岩組成的陡坡,由於人為開挖削坡形成,方量1.2×104m3,坡下學校被危及,管道也在下方通過。中等的有5處,其餘99處均為輕度危害。主要危害對象為農田和簡易公路,少數危害居民、學校,同時為泥石流提供了鬆散固體物質。
3.危險性評價
結合穩定性和災害(危害)程度結果,評價得出危險性大的有3處,分別位於張家川木河(b80)、清水縣土門(b117)、北道區北部(b120);中等的有 10處,主要分布於皋蘭山、清水金集—北道等地;其餘92處均為危險性小的。危險性大的前2處距管線較近。
(二)滑坡
對穩定性和危險性分別進行評價。
1.穩定性評價
按滑坡穩定性判別表(表5-15)進行評價,其中穩定性差的有7處,分別位於通渭碧玉、張家川木河、清水金集—北道;較差的有28處,分別位於蘭州范家坪、馬營—通渭、靜寧仁大—秦安蓮花、清水土門—天水北道等地;穩定性好的有23處。
現將2處典型滑坡的特徵分析一下。
(1)下河裡滑坡(h28)
位於張家川木河鄉下河裡村東側。滑坡發育在木河上游北岸,溝谷較窄,谷地寬約 100~180m,呈「U」型,發育有一級階地,高出河床3~5m,溝谷兩側為黃土丘陵,相對高差為80~100m。出露地層為新近系砂質泥岩並夾有灰綠色泥岩條帶,出露段表層風化強烈,其上為馬蘭黃土,厚約30~50m,坡體有細小沖蝕溝槽和零星落水洞。
表5-15 滑坡穩定性判別表
該滑坡為黃土—泥岩滑坡,滑坡體長500m,寬300~350m,平均土體厚20m,約40×104m3。滑距約100m,為一老滑坡,滑體下陡、上緩,坡度25°~40°,成因是地表水流側蝕形成。目前該滑坡前緣因修路削坡,形成一定的臨空面,局部已出現崩塌和漿砌護坡鼓脹開裂,極可能導致開挖段部分滑體復活。現場調查,推斷復活體長約50~60m,寬約100~150m,推測滑體厚度5~10m。現狀主要威脅對象為公路和農田,有再次發生的可能(圖5-5)。管線滑坡體下方,距其前緣剪出口約40m。
圖5-5 下河裡滑坡示意剖面圖
1.黃土 2.泥岩及砂質泥岩 3.黃土狀土 4.滑坡堆積物 5.滑床及滑向 6.推測復活體滑床及滑向
(2)蓮花城—郭家河滑坡群
位於清水河河谷北岸,共有5處,由巨型和大型老滑坡組成(圖5-6),自西向東編號依次為:h127、h128、h129、h130、h131。相應的管道里程樁號283km~288km。該段相對高差120~180m,平均坡度30~35°,出露地層為新近系泥岩、第四系黃土、黃土狀土,黃土厚約40~60m,披覆於谷坡及頂部,落水洞及沖蝕溝發育。
圖5-6 蓮花城—郭家河滑坡群平面分布圖
5處滑坡均為黃土—泥岩滑坡,上覆第四系馬蘭黃土,下伏新近系泥岩夾砂質泥岩。滑坡後壁高約10~30m,滑坡形態清晰,坡體長300~500m不等,寬500~800m,推測平均厚度30~40m,主滑方向垂直清水河流向。由於本段所發育的滑坡全是老滑坡,滑坡體受水流沖蝕切割強烈,坡體表面樹枝狀沖溝十分發育,切割較深的沖溝兩側小型崩塌發育,部分滑坡後壁在黃土與泥岩接觸處有泉水出露。滑坡群整體穩定,但組成物較鬆散,現狀前緣受河流側蝕和開挖削坡的影響,局部出現掉塊和崩塌等輕微的變形跡象,可能導致前緣較陡段復活。目前受威脅的對象為村莊、公路。管線在該5處滑坡下方通過(圖5-7)。
圖5-7 h131滑坡示意剖面圖
1.黃土 2.黃土狀土及砂礫石 3.泥岩及砂質泥岩 4.滑坡堆積物 5.滑床及滑向 6.泉
2.危險性評價
據調查結果,區內已發生滑坡災情從一般級到特大級都存在。危害程度嚴重的有3處,主要位於通渭碧玉等地;危害程度中等的有6處,主要位於秦安蓮花、天水北道等地;其餘49處屬於危害程度輕的。主要危害農田、公路、零星住戶,同時構成泥石流的鬆散補給物質。
根據滑坡穩定性和危害程度評判結果,評估區危險性大的滑坡有4處,分別位於范家坪—彭家大山(h3、h5)、通渭碧玉峽口(h49)、張家川木河(h28);中等的有30處,分別位於蘭州范家坪、靜寧仁大—秦安蓮花、清水土門~天水北道等地;危險性小的24處。
(三)泥石流
分泥石流災情和現狀危險性評估兩部分。
1.泥石流災情評估
區內已發生過多次災害性泥石流,按表5-16分級標准進行災情評估與分級,經調查後初步認為,評估區災害程度中和輕的較多,特重程度的泥石流一般很少發生。由於無法取得准確的資料,只能從簡單的走訪中了解。
表5-16 地質災害災情與危害程度分級標准
2.泥石流現狀危險性評估
按泥石流規模、易發性以及危害情況綜合評估危險性。
(1)泥石流規模。
本次按一次最大沖出量劃分(表5-17),計算方法採用徑流折演算法概算,經驗公式為:
WH=1000K·H.a.F.
式中:
WH——一次最大沖出量(104m3);
K——系數,取0.1~0.5;
H——小時最大降水量(mm);
a——系數,取0.73;
F——流域匯水面積(km2);
根據公式
計算得出區內一次最大沖出量介於0.1×104m3~7.5×104m3之間,其中屬於小一型的16條,小二型的47條。
(2)泥石流易發性
主要依據已經作過的《縣(市)地質災害調查與區劃》成果進行易發程度分區評價。在沒有作過此項工作的地區,首先按表5-18進行泥石流易發程度分級評價,其中易發程度(嚴重程度)按表5-19進行量化。
區內共有泥石流溝57條,中易發性泥石流溝有21條,低易發32條,不易發者4條。
表5-17 評估區泥石流規模劃分標准表
表5-18 泥石流易發程度分級表
(3)泥石流危害程度及危險性
評估區泥石流溝多屬深切溝谷,而村莊一般均座落於溝谷較高地段,泥石流危害相對較輕,僅對靠近溝口的村莊、農田以及公路有輕微危害,但在城鎮附近和人口集中的地方泥石流危害最大,往往對溝谷兩側及溝口設施形成大的威脅和危害,並誘發一些崩塌和滑坡發生,如通渭碧玉、秦安蓮花城、張家川韓家硤等地。區內泥石流危害程度輕的有24條,危害程度中等的有33條。
表5-19 泥石流易發程度(嚴重程度)數量化表
根據泥石流的易發性、規模和危害程度,區內危險性大的泥石流溝有2條,位於燕麥庄(N8)和高崖(N9);危險性中等的泥石流溝有31條,分別位於蘭州小坪子、馬營鎮、蓮花城、閻家店等地;危險性小的泥石流溝有24條。2條危險性大的泥石流溝距管線有一定距離,影響小。
(四)洪水沖蝕
洪水沖蝕強度東部大於西部,相應的危害性和威脅性也較大。通渭以西年降水量較低,屬中易發區,除少數河溝外,主要對農田、道路的威脅大,危害程度較小~中等。通渭以東,年降水量較多,特別是局地性陣雨及暴雨突發頻率較高,汛期洪峰流量大,來勢猛,對居民區和道路構成威脅,危害程度中等。除上述危害外,由於水流的不斷沖刷、浸泡和側蝕作用,常引起溝岸坍塌,加劇了水土流失,據有關部門資料和本次調查情況,通渭以西侵蝕模數500~2000t/(km2·a),強側蝕段坍岸速度0.1~0.5m/a,危害程度輕。通渭以東侵蝕模數小於2000~5000t/(km2·a),局部大於5000 t/(km2·a),危害程度中等。
依據調查成果,對評估區內洪水沖蝕災情和危險性分別給予評估。
災情評估依據表5-16分級標准進行,評價結果:屬於輕度災害的有4次,中等災害的有5次,重災害有2次(表5-20),表明本區洪水沖蝕危害一般為輕和中等,當遇降水多的年份或遇暴雨很可能造成較大的災害損失。
表5-20 已發生主要洪水沖蝕災害災情一覽表
易發性根據實地調查結果,並結合溝谷已發生洪水頻次和降水量分布情況確定。評價結果:高易發1處、中易發者1處,低易發10處(表5-21)。
根據洪水沖蝕災情和易發性結果,區內洪水沖蝕危險性小的有8處,中等的有4處(見表5-21)。
表5-21 評估區區洪水沖蝕溝現狀危險性評估一覽表
(五)地面塌陷
根據野外調查,評估區采空區目前僅有蘭州西固人防工程、地下水位上升引起的地面塌陷,人防工程與管線距離>1.5km,黃土丘陵區開挖窯洞引起的地面塌陷很少,其他地段不存在地面塌陷現象。所以評估區內地面塌陷危害小,危險性小。
(六)特殊岩土災害
1.黃土濕陷和潛蝕
根據《濕陷性黃土地區建築規范》,對黃土的濕陷類型及等級作了初步評價。丘陵區黃土為Ⅱ-Ⅳ級自重濕陷性土,屬中等—很嚴重等級,河谷區黃土狀土多為Ⅰ—Ⅱ級非自重濕陷性土,僅黃河、渭河二級階地局部地段為Ⅱ級自重濕陷性土,屬輕微—中等級。
黃土濕陷和潛蝕現象主要表現為陷穴、陷坑、落水洞和豎井等。多零星分布於地形低窪地帶和陡岸處,規模均較小,落水洞一般深2~5m,洞口直徑0.5~2.5m。目前主要危害公路、渠道和農田,另外,引起崩塌、滑坡和水土流失發生。在黃土丘陵和河谷地帶對鄉間公路危害較大,危險性中等,其餘地段危害小,危險性小。
2.鹽漬土的鹽脹和腐蝕
鹽漬土以硫酸—氯化物型為主,經收集資料分析,通渭以西0.0~1.0m段土壤平均含鹽量為3.4%,最大可達 8%~15%左右,表層有弱脹縮性和腐蝕性;該類土現狀分布面積很小,對農田等不具危害性,因此危害小,危險性小。對建築基礎工程有一定影響,但危害小,危險性小。
高礦度水分布區,礦化度1.7~3.2g/L,p H值1~8,氯離子和硫酸根離子含量大於500mg/L,對混凝土和鋼結構有一定的腐蝕性,按《岩土工程勘察規范》(GB50021—2001)指標對比評價,評價區高礦化度水對混凝土具弱—中等結晶性侵蝕,小面積強腐蝕區位於黃河二級階地後緣和葫蘆河、牛谷河及關川河等地;對鋼材的腐蝕性均為中等(表5-22)。
3.膨脹岩的脹縮
根據岩樣分析結果,白堊系泥岩自由膨脹率(Fs)為20%~60%,蒙脫石含量8.17%~19.09%;頁岩自由膨脹率(Fs)為40%~54.3%,蒙脫石含量8.94%~15.59%。
新近系泥岩自由膨脹率(Fs)為11%~59%,膨脹力(Ps)(4~25)k Pa,飽和吸水率(Wsa)9.9%~34.9%。
依據《岩土工程勘察規范》,按自由膨脹率(Fs)分類(表5-23)評價,本區膨脹岩在大部分地段具脹縮性,但均屬弱膨脹潛勢,主要危害是剝落、掉塊造成農田、道路和水利設施等的掩埋,致災現狀輕微,危險性小。此外黃土自由膨脹率變化較大,現狀危害輕微,危險性小。
表5-22 高礦化水對混凝土和鋼結構腐蝕性評價結果表
表5-23 膨脹岩的膨脹潛勢分類表
D. 地質災害危險性現狀評估
(一)崩塌
靈寶—鄭州段多為黃土分布,在黃土丘陵區沖溝發育,溝谷切深大,現狀條件下崩塌多發生在沖溝壁及人工邊坡開挖處。現將該段發現的39處崩塌點,將其中距管線100m以內的9處崩塌點危害對象和穩定性等現狀列於表7-6中。可知它們皆是小型崩塌體,其中8處穩定。現狀評估崩塌危險性小。
表7-6 靈寶—鄭州段崩塌危險性現狀評估一覽表
在新鄭—駐馬店段,地形十分平坦,沖溝不發育,僅在河流的兩岸由於洪水沖刷而產生的崩塌。駐馬店—信陽段基岩出露相對較多,由於強烈風化作用,在基岩陡坎上易產生小型崩塌。崩塌一般呈點狀分布,其規模均為小型,距離管線有一定的距離,危害對象主要為公路、耕地、居民點及房屋,造成的危害較小,現狀評估崩塌災害危險性為小。
(二)滑坡
在崩塌易發地段,亦伴隨滑坡的發生,滑坡的發生幾率遠小於崩塌災害,但其規模要比崩塌災害為大,造成的危害也大於崩塌,本次野外調查發現14處小型滑坡,並且在沖溝中,最近距管線約150米,危害對象主要為簡易公路、農田,造成的損失較小,現狀評估評估區內滑坡災害危險性小。
(三)采空地面塌陷和地裂縫
陝縣張茅鎮至觀音堂段(G100—G130段)為楊庄鋁土礦區和煤礦區,其中G120-4.6km~G120+6.9km為煤礦采空塌陷區,塌陷形狀不規則,總體呈現北西—南東向,塌陷面積超過20km2,塌陷區邊緣地裂縫發育。地面塌陷造成附近居民點牆體開裂,破壞耕地及隴海鐵路的運行安全,雖然目前地面塌陷災害尚未造成人員生命危險,但已造成較大的經濟損失,破壞耕地達數千畝。所以現狀評估此段地面塌陷災害為危險性大。
義馬千秋鎮管線G150—G160段南約400~700m段,有較多的私人煤礦,形成了大面積采空塌陷,塌陷區邊緣地裂縫發育。根據野外調查訪問,目前主要在310國道的南部採煤,由於310國道兩側有村莊,沒有採煤,但煤系地層已過310國道向西北延伸,由於採煤活動繼續進行,目前地面塌陷仍不穩定。由於主要破壞農田和簡易公路,現狀條件下地質災害的危險性中等。
平頂山支線 P30~P45+3km段為平煤集團首山礦區、平頂山八礦礦區,其中 P40-3km~P35+2km段為平頂山煤礦采空塌陷區,采空區面積較大,塌陷坑形狀不規則,管線經過區域長度約2.95km,距管線最近的采空塌陷面積約30km2,評估區內塌陷面積9.6km2,塌陷深度一般為2~3m,平均2.8m,最大塌陷深度可達7.8m,塌陷區周邊地裂縫叢生。地面塌陷造成附近居民點牆體發生裂縫,破壞耕地,造成部分地面常年積水,雖然目前地面塌陷災害尚未造成人員生命危險,但已造成較大的經濟損失,評估區內塌陷危及到24個村莊,3039戶,共計12579人,破壞耕地30150畝,破壞房屋24312間,另外還造成學校、廠礦、企業建築的破壞約41300m2。所以現狀條件地面塌陷災害為危險性大。
綜上所述,現狀條件下,評估區內地面塌陷陝縣張茅鎮至觀音堂段G100~G130段和平頂山支線P30~P45+3km段地質災害危險性大,義馬千秋鎮管線G150~G160段南約400~700m段地質災害危險性中等。
評估區內的地裂縫為采空塌陷區邊緣產生的地裂縫,分布於陝縣觀音堂 G120-4.6km~G120+6.9km段、義馬千秋管線G150~G160段南約400~700m段和平頂山支線近終點的P40—3km到P35+2km段的煤礦采空塌陷邊緣,對管線具有極大的破壞作用。現狀條件下陝縣觀音堂G120-4.6km~G120+6.9km段和平頂山支線近終點的P40-3km到P35+2km段的煤礦采空塌陷邊部的地裂縫,已造較大的經濟損失,其地質災害的危險性大。義馬千秋管線G150~G160段南約400~700m段的煤礦采空塌陷邊部的地裂縫,沒有造成大的經濟損失,主要破壞農田和簡易公路,其地質災害的危險性中等。
(四)地面沉降
評估區地面沉降主要由城市長期大量開采地下水引起,管線所經過的城市多有不同的地面沉降,但多距沉降中心較遠,管線所處位沒有發生地面沉降,僅許昌市地面沉降比較強烈,地面最大沉降量達到188mm。由於地面沉降速度緩慢,累積沉降量小,對工程建築的破壞不明顯,因此,現狀條件下地面沉降地質災害的危險性小。
(五)采礦(砂、石)坑邊坡崩滑
靈寶—三門峽段、澧河和淮河采砂活動比較強烈,新安縣洪陽北、駐馬店至信陽段采礦、採石活動比較強烈,這些人類活動對地質環境條件破壞比較大,采坑形成的高邊坡破壞了邊坡的穩定性,除易產生崩塌外,還容易引起滑坡,同時采礦的棄碴是泥石流的物源。河道采砂對河道造成了巨大破壞。現狀條件下引發的地質災害造成的經濟損失比較小,但對地質環境條件破壞卻十分強烈,因此,現狀條件下地質災害的危險性中等。
(六)特殊土地面變形災害
膨脹土和膨潤土中都含有親水性粘土礦物,在環境濕度變化影響下,產生脹縮變形,從而對工程建設造成破壞。由於在評估區零星分布,現狀條件下僅對部分民房造成一定破壞,因此,現狀條件下膨脹土和膨潤土災害的危險性小。
黃土塌陷常發育在沖溝邊緣地帶,造成的危害比較小,在平原地帶現狀條沒有發現黃土塌陷,盡管過去在滎陽和鄭州等地曾發生過黃土塌陷,但現狀條件下僅發現黃土塌陷坑,危害小,因此,現狀條件黃土塌陷地質災害危險性為小。
綜上所述,現狀條件下評估區內采空地面塌陷和地裂縫地質災害危險性大—中等,采礦(砂、石)坑邊坡崩滑災害危險性中等,崩塌、滑坡、地面沉降和特殊土地面變形災害等危險性小。
E. 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等級
地質災害危險性是指地質災害危險源危險區范圍及其可能造成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
地質災害評估等級劃分為三級,是根據擬建工程的重要性和評估區地質環境復雜程度來綜合確定的。
F. 地質災害危險性評價的危險性簡介
地質災害危險性是指地質災害危險源的危險區范圍及其可能造成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版。前權者是可能發生地質災害的地質體(危險源)及其影響范圍(危險區),採用地質災害危險源識別方法和地質災害危險區范圍預測方法。後者是地質災害危害程度,用災情和險性大小來評判。
G. 地質災害危險性現狀評估
(一)采空地面塌陷
分布於應城支線末站附近的四里棚區岩鹽礦和知府灣石膏礦,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發生較大規模地面塌陷以來,已造成嚴重的危害。
應城岩鹽礦水溶法采礦所產生的地面塌陷,對礦井安全造成重大的威脅,沉(塌)陷已造成3對采鹵井報廢、工廠停產、毀壞倒塌房屋近百餘棟,直接經濟損失2947萬元。同時在周圍農田裡已有多處塌陷發生,故每年需給農民50萬~60萬元的補償費用,歷年累計已賠償了500萬元左右。至今塌陷仍在繼續,逐年加劇,1999年1月22日出現了大面積地面建築物垮塌,已造成四里棚街道辦事處王家井采區倒塌民房38棟,職工住宅40套,辦公樓一棟,車間兩棟及變壓器、采鹵泵、輸鹵泵、配電櫃和1000m輸鹵管、地下電纜、鹵水儲水池,15k V供電線路等嚴重損壞,危及 299人的生命財產安全,如范圍進一步擴大,危害還將加劇。已造成經濟損失約 1244×104元,潛在危害近億元。
應城石膏礦的地面塌陷也造成了災害,危及當地居民、房屋和農田等的安全。因此,可以認為,應城膏鹽礦地面塌陷災害危險性大。
(二)岩溶地面塌陷
在管線里程610~61 8km東南側的湖北省境咸寧市官埠橋—北洪橋地段內,正好是復蓋型岩溶區(隱伏岩溶),當地是咸寧市城區及近郊區,大量開采岩溶水。從1983年開始出現地面塌陷,隨著岩溶水開采量不斷增大,塌陷現象不斷發展,先後發生5次較大規模塌陷,形成26個陷坑。目前已造成107國道11km水泥路面嚴重開裂,交通中斷,附近工廠停產,供水井報廢,並隨時危及當地居民的安全。已造成經濟損失約150萬元,潛在危害近750萬元。該岩溶塌陷地段目前處於較不穩定狀態,因此現狀危險性大。此外,在管線里程620~705km地段(咸寧—赤壁—臨湘)分布有寒武、奧陶、石炭、二疊、三疊系的碳酸鹽岩,上覆第四系中、上更新統土體,屬覆蓋型岩溶區,也具備岩溶地面塌陷的形成機制,應予以關注。
(三)岸崩
評估區內潛在岸崩段主要分布於管線里程371~377km的大悟河右岸;其次是管線穿越其他各河流的迎流頂沖段。其地質災害危險性中等。
(四)膨脹土脹縮災害
評估區由膨脹土脹縮變形引起的災害,主要表現為對二層及其以下房屋的拉裂破壞和局部陡坎、溝坡的小型坍滑。由膨脹土地基脹縮變形引起的建築變形破壞,變形以低層民房牆體拉裂為主。牆體裂縫隨季節氣候變化而變化,裂縫寬1~5cm不等,長1~5.5m,一般沿磚縫呈之字型開裂,具上寬下窄的特點。一般開裂多發生於門窗上下及山牆部位,裂縫多呈倒八字或垂直形態沿灰縫發展。同一區段的房屋緊鄰淺溝,或擾動膨脹土地基上的建築更易開裂,其變形幅度隨基底壓力和基礎埋深的增加而減小。同一開裂外牆的變形幅度大於內牆,以角端最為敏感。建築物開裂損壞時間一般在房屋建成後3~5年或更長時間,開裂多發生炎熱乾旱季節或久雨後長期乾旱期間,雨季有合攏現象。
膨脹土構成的邊坡穩定性較差,一般天然穩定坡角8°~15°,少有坡高大於2m的陡坎。上更新統分布區段地勢低窪平緩,為主要農事耕作區,由於開挖路塹、溝渠、築堤改變了原始形態,形成人工邊坡。尤其是溝渠岸坡地段,經流水沖刷干濕反復交替,膨脹土裂隙進一步發育,致使水份更易進入土體,土體含水量逐漸增大而變軟,強度逐漸降低,當土體強度降到難以維持平衡狀態時,在降雨入滲及水流沖刷等因素誘發下,產生小型坍滑,一般規模小於100m3。
由於評估區內膨脹土大多具弱膨脹潛勢,所以此類地質災害危險性小,局部屬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