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質工程 » 中國地質調查局油氣

中國地質調查局油氣

發布時間: 2021-01-19 00:23:13

⑴ 黃海的油氣開采歷史有多久

一、主要歷程
1961年,中國科學院青島海洋研究所在南黃海進行了地震反射定點測量的初步探索。
1962年,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利用「五一」型地震儀在南黃海開展地震調查。
1964年,地質部海洋地質研究所第五物探大隊在南黃海進行了地震初查工作。
1967年,地質部第一海洋地質調查大隊在南黃海淺灘水域開展試驗。
1968—1970年,地質部第一海洋地質調查大隊進行地震概查。
1969年,地質部海洋地質研究所第五物探大隊提交了《南黃海物探成果報告》。
1971年,中國地質科學院在南部坳陷開展連片普查。
1973—1974年,完成重點區域的地球物理普查,找到構造以提供預探井位。
1974年,海洋地質調查局利用我國自行設計製造的「勘探一號」雙體鑽探船,在南黃海南七凹陷首次鑽探了黃海一井,從此揭開了南黃海油氣勘探的序幕。
1975年,國家計委地質局航空物探大隊對黃海進行了航磁測量,基本圈定了南、北黃海盆地的分布范圍。
1977—1979年,地震勘探工作先後完成南北兩個坳陷的連片普查和有利構造的半詳查,陸續鑽預探井4口,查明了構造及含油遠景區。
1961—1979年,自營普查勘探階段,1979年後為對外合作勘探階段。
1979年4月,中國石油天然氣勘探開發公司與法國埃爾夫—阿奎坦、道達爾石油公司簽訂了《聯合在南黃海北部海域開展地震普查工作的協議》,埃爾夫是北部海區的作業者,另有33家外國石油公司為參與者。
1979年6月,與英國石油公司簽訂了以評價含油氣前景為目的的《南黃海南部海域開展地震普查工作的協議》,英國石油公司是南部海區的作業者,另有31家外國石油公司為參與者。
1979年12月,石油工業部成立「海洋油氣資源評價委員會」,負責與外國石油公司的作業者和參與者同步平行作業。
協議規定:作業者必須向中國石油公司提交所得的原始記錄磁帶、階段性解釋成果和最後解釋報告。作業者及其他參與者承擔相應工程的全部費用並有權分享地震數據資料。
1980年,英國石油公司在南黃海南五凹陷鑽探了無錫202121井,鑽及阜寧組四段未見油氣顯示。
1979—1982年,區域普查階段,9口探井的資料成果,進一步確認南黃海西部海區的隆起具備形成油氣藏的條件。
1982年,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正式成立,對南黃海海區進行招標。
1983年7月29日,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南黃海石油公司在上海成立。
1984年,英國石油公司又在南黃海23/06合同區塊(南一凹陷)鑽常州62121A井,試獲原油2145噸,這是南黃海第一口出油井。至今在南黃海的探井共計22口,其中油氣顯示最好的是英國克拉夫石油公司在南黃海北坳10/36區塊鑽探的諸城12221井,鑽遇晚白堊世泰州組,有強烈熒光顯示及裂隙滲出,表示中生界為主要烴源岩;後又鑽一口井,未獲得成功,1986年終止合同。
1983年10月,與英國克拉夫公司簽訂區塊合同,1987年鑽探井2口,其中諸城1-2-1井見到少量輕質原油滲出,1988年終止合同。
1983年12月,與雪佛龍德士古石油公司簽訂區塊合同,到1985年鑽3口探井,其中有一口有明顯氣測顯示,因無商業價值,1986年終止合同。
北黃海:1966年,地質部第五物探大隊最早涉足北黃海盆地;1975年,國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院應用海磁測量,弄清了地質情況;1977年,石油工業部海洋石油勘探指揮部進行數字地震勘探,通過重、磁、地三項物探資料查明了地質構造情況,但未進行鑽探找油。
大規模勘探後,多家外國公司仍然進行技術交流,表示有意聯合進行深入地質研究和勘探工作,幾年間也進行了多次小規模合作,但油氣反應不理想,南黃海盆地大規模勘探工作暫告一段落。
南黃海石油公司繼而成為東海石油公司的前身。
二、潛力分析
2003年地質專家在我國黃海海域首次發現具有較好生儲油氣條件的海相地層,從而有可能結束黃海在我國四大海域中唯一沒有取得油氣的歷史。
海洋石油的形成主要具備兩個因素:具有良好生油條件的沉積盆地與良好儲油條件的背斜型構造。中國地質調查局的專家們在黃海海域發現了10個沉積盆地,並在一些沉積盆地中發現了背斜型構造,這表明我國黃海海域具有良好的找油前景。根據2003年調查結果初步估算,黃海海域的油氣資源量約有27.9億噸。黃海海域北起鴨綠江口,南至長江口北岸,總面積約40萬平方千米,鄰接江蘇、山東兩省,沿海面積約25萬平方千米,水深一般小於6米。就地質條件來講,是一個有利的含油氣的遠景區。但20世紀60年代末開始的首輪普查評價和80年代以後的對外合作區塊勘探兩個階段的工作,均未獲得重大油氣發現。在2001年中國石油商務網報道,我國黃海油氣地質調查取得突破性進展。廣州海洋地質調查局在黃海實施地震勘探及剖面調查,在南黃海北部凹陷區發現了有利於油氣聚集的構造。
廣州海洋地質調查局對黃海海域油氣資產進行遠景評價,取得重大突破。調查分析和綜合評價顯示,南黃海油氣資源量為20億~28億噸,是目前我國在海上進行公益性、戰略性油氣資源評價的有利海區。
據了解,黃海是我國近海迄今尚未找到油氣田的唯一海域。對黃海開展新一輪的油氣資源調查已被列為我國國土資源重大調查項目。
2006年中國和朝鮮已經同意在兩國邊境之間的黃海水域聯合進行油氣資源開發,中朝雙方進一步就共同開發做出具體安排。
總部設在華盛頓的國際政策研究中心2007年12月份發表的一份報告中稱,處在中國和朝鮮之間的黃海水域可能蘊藏有豐富的油氣資源。報告中援引美國《海洋地理學報》(Marine Geology Letters)中的一篇文章說,朝鮮地質勘探人員在黃海地區發現了豐富的油氣儲藏,據稱儲量高達30億噸。

⑵ 中國地質調查局和中國地質科學院重點實驗室

1.中國地質調查局(中國地質科學院)地應力測量與監測重點實驗室

2013年,共承擔各類科研項目14項,其中科技支撐計劃項目1項,公益性行業專項項目1項;地質調查項目4項,其他工程和市場服務類項目8項。第一作者公開發表論文32篇,其中英文SCI/EI檢索論文14篇,中文SCI/EI檢索論文7篇。現有固定工作人員21人,客座研究人員1人,引進碩士研究生2名,在站博士後1名;在讀研究生3名。組織召開學術會議2次,學術委員會會議1次,參加國內舉行的國際學術會議7人次。

與萬那杜氣象與地質災害局達成「萬那杜典型俯沖區地應力分布特徵研究」合作協議,並開展了研究工作,首次在太平洋板塊與印度—澳大利亞板塊俯沖帶上實施了地應力測量與監測,初步獲取了板塊俯沖過程中地應力變化特徵,為研究其與伴生地震的關系積累了數據;在北京及周邊地區持續開展地應力測量與監測,初步構建了首都圈地應力實時監測網;在新加坡南北傳輸電纜隧道開展了水壓致裂地應力測量,標志著水壓致裂地應力測量技術得到國際認可。

BCA和Kiso-Jiban公司檢查力學所在新加坡地應力測量的試驗現場

2.中國地質調查局(中國地質科學院)地下水污染機理與修復重點實驗室

有技術人員27人,其中研究員5人、副研究員4人;碩士生導師5人,中國地質調查局青年地質英才1人,獲得省、部級科研成果獎的中青年人才6人。2013年,實驗室發表各類論文42篇,其中SCI檢索論文2篇,EI檢索論文3篇,核心期刊論文12篇,會議論文25篇;獲批國家發明專利1項。參加國際性學術交流12人次。畢業碩士1名,韓占濤副研究員在國家留學基金委的資助下完成英國紐卡斯爾大學為期一年的考察和學習。

2013年,實驗室負責開展了地調項目「全國地下水污染調查評價綜合研究」、環保部公益項目「華北平原典型區地下水污染風險評估與防治分區方法研究」、環保部全國地下水基礎環境狀況調查評估子課題「典型農業區地下水基礎環境狀況調查評估」、水利部全國水資源保護規劃專項研究專題「區域淺層地下水脆弱性評價技術方法與示範研究」等多項,完成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三嵌段聚合物懸浮納米零價鐵在復雜孔隙含水層中的運移研究」、地調項目「油氣勘探的現代微生物技術及應用研究」、地方合作項目「星宇化工有限公司吳橋分公司廠區及原滲坑對擬建吳橋水庫污染風險調查評價」並通過驗收。

天津薊縣某復合有機污染場地直推鑽探土壤以及多級監測井取樣

3.中國地質調查局(中國地質科學院)元素微區與形態分析重點實驗室

2013年是實驗室建設的第一年,承擔科技支撐項目3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5項,公益性行業專項3項,地調項目6項,其他項目3項,累計經費2050萬元。發表論文22篇,其中英文SCI檢索論文10篇(1篇第一作者,5篇通訊作者),中文SCI檢索論文1篇,核心期刊論文11篇;獲批實用新型專利4項。培養博士2名、碩士8名;與中國地質大學聯合開展卓越工程師計劃,培養大四學生4名。參加了所重點實驗室建設及研究進展交流會,實驗室研究方向、目標、組織機構及取得的成果得到了充分肯定,領導和專家對實驗室在擴充微區原位同位素分析技術能力方面提出了發展建議。5名成員在部系統培訓班上作技術講座;邀請了德國馬普化學研究所和法國CAMECA公司的專家進行微區分析技術和儀器講座;承擔了歐盟第七框架計劃項目。新購置的193nm激光器、超高線性范圍高分辨等離子體質譜儀等投入運行。

成功研製多軸可調精確定位激光誘導擊穿光譜儀樣機,並初步建立了Li、B、K等輕元素的定性與半定量分析方法。基本建立了可應用於橄欖石、輝石等單礦物中單個熔體包裹體LA-ICPMS分析方法;採用均相沉澱和鋶鎳試金技術制備的含貴金屬等元素的硫化物微區分析校準標樣的均勻性和實用性得到國際相關專家的好評;建立了HPLC/ICPMS快速測定天然水樣品中無機砷形態的方法。

新投入使用的實驗室和儀器設備

研製成功的激光誘導擊穿光譜儀原位分析系統(樣機)

4.中國地質調查局(中國地質科學院)地球表層碳—汞地球化學循環重點實驗室

2013年,通過對我國150萬平方千米不同時期(20世紀80年代與2000年間)土壤有機碳密度的計算顯示我國西南、華中、華東、西北和華北的土壤有機碳表現為大氣CO2的匯,而東北和華南的為負值,土壤有機碳表現為大氣CO2的源。20年間,全國主要農耕區0~20厘米土壤有機碳庫累計增加358.5Tg。

我國主要農耕區表層土壤碳源匯變化圖

建立了土壤碳呼吸與全球升溫的預測模型。預測全球氣溫預期升高0.5℃,我國紅壤、草甸土、褐土、潮土、沼澤土和黑土中土壤有機碳分解釋放的碳為519Tg,相當於我國2010年固體化石燃料燃燒釋放量的31.7%。

我國主要土壤類型在全球氣溫預期升高0.5℃情況下,土壤有機碳釋放的CO2

5.中國地質調查局(中國地質科學院)岩溶塌陷防治重點實驗室

岩溶塌陷動力監測系統集成

2013年,實驗室共承擔項目20項,其中國家自然科學基金1項、公益性行業專項1項,地調計劃項目1項、工作項目5項,社會服務項目5項,公開發表論文8篇。派團參加第13屆岩溶塌陷國際會議;邀請客座研究員、瑞典MALA公司(中國)和SenseFly公司專家開展鑽孔雷達探測、無人飛機應用等方面的學術交流;協辦「岩溶環境問題與對策學術討論會」;組織「岩溶塌陷調查技術方法討論會」以及實驗室學術委員會會議。

在我國岩溶塌陷地質災害發育趨勢與對策分析、岩溶塌陷調查和防治系列規范編寫、岩溶塌陷動力監測系統集成開發和大型礦山疏干區岩溶塌陷動力變化規律的捕捉方面取得了進展。

鑽孔雷達和無人機培訓

6.中國地質科學院頁岩油氣調查評價重點實驗室

實驗室承擔國家重大專項1項,地質調查項目6項,國家自然科學面上基金和青年基金2項,公益性行業專項1項,其他3項。發表論文13篇,其中國外8篇,國內核心期刊論文5篇,SCI及EI檢索論文共5篇;出版專著2部。有固定人員17人,其中具有博士學位的12人;研究員4人,副研究員6人,助理研究員7人;實驗技術人員3人,管理人員3人。流動人員6人,客座院士1人。2013年12月在京召開了「中國地質科學院頁岩油氣調查評價重點實驗室2013年年會暨第一屆學術委員會會議」。參加了AAPG年會,發表摘要4篇,並作學術報告;參加第一屆全國青年地質大會,發表會議論文2篇;參加第六屆構造地質與地球動力學學術研討會、中國石油地質學術年會和全國沉積學大會。承擔了與吉爾吉斯斯坦合作項目「中吉天山成礦帶成礦構造背景對比研究」。

採用淺表層構造變形的地面調查與深部構造的重磁電震聯合反演解釋相結合,釐定了黔中隆起及周緣3個一級變形單元和8個二級變形區。首次在黔中隆起東部中三疊統發現了透鏡狀油砂體,說明黔中隆起這一大型古隆起帶是油氣運移的有利聚集區。此外,在黔中隆起西部石炭系大唐組內發現了厚度大於50米的黑色炭質泥頁岩,提出黔中隆起油氣地質條件需要重新認識。證實了柴達木盆地震旦系—下古生界發育良好的烴源岩,是一個新的烴源岩層系。

中國地質科學院頁岩油氣調查評價重點實驗室

7.中國地質科學院Re—Os同位素地球化學重點實驗室

2013年,實驗室廣泛開展國內外學術交流與合作。組織了Re-Os同位素分析技術研討會,邀請了國內相關領域專家就鹼性Os稀釋劑的制備標定和存在問題、普通硫化物Re-Os同位素前處理、Re-Os同位素稀釋劑標定、低含量Re-Os定年標准物質預研究、岩石樣品Os同位素精確測定等前沿科學問題開展了討論;實驗室成員前往英國杜倫大學和開放大學開展學術交流,邀請了美國科羅拉多州立大學Judith Hannah 教授和Holly Stein 教授前來講學。實驗室繼續加強標准物質的研製,富鈷結殼Os同位素(GBW04476)和成分標准物質及銅鎳硫化物Os同位素和Re及Os成分標准物質(GBW04477)獲批成為國家一級標准物質。近年來,實驗室在富有機質地質樣品的Re-Os同位素年代學研究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入選中國地質科學院2013年度十大科技進展。

實驗室成員訪問開放大學

實驗室成員訪問英國杜倫大學

實驗室成員與美國來訪學者

8.中國地質科學院年輕沉積物年代學與環境變化重點實驗室

2013年,實驗室承擔各類項目14項,包括公益性行業專項課題1項,地調項目5項,基本科研業務費項目5項,與其他單位合作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3項。新獲批各類科研項目7項,其中3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3項基本科研業務費項目,1項國家重點實驗室開放基金項目。發表論文5篇,其中SCI檢索論文2篇;出版專著1部。引進人才2名,培養碩士2名,在職攻讀博士學位人員1名。舉辦學術會議1次,參加學術會議、出訪及邀請專家進行學術討論共計20餘人次。新建了獨立的植硅體實驗室、總有機碳/總碳實驗室。

陽原盆地西部湖相地層火山灰層分布特徵及年代地層序列研究取得了重要進展。選擇梨益溝等六個剖面進行了樣品採集和年代及環境指標測試分析工作,對地層沉積序列有了較為清楚的認識。基本建立了五龍峰剖面28.2ka至149.5ka的年代序列,研究表明剖面整體上為風成相沉積,反應的氣候以冷干、涼濕為主,主要經歷了3次較大規模的古氣候冷暖旋迴,每個旋迴又包括了若干個次一級冷暖干濕旋迴。

包頭市麻池鑽孔第四紀地層綜合研究取得進展。首次在河套地區實施的貫穿第四系的第四紀標准鑽孔,建立了完整的第四紀年代地層框架及古氣候、古環境演變序列。

回灌試驗場地層對比圖

梨益溝剖面采樣

承辦2013年孢粉學術會議

9.中國地質科學院——合肥工業大學礦集區立體探測重點實驗室

2013年,實驗室正式進入建設期,依託單位為礦產資源研究所、合肥工業大學。有固定人員39人,其中研究人員36人、技術人員1人、管理人員2人;客座人員9人。

2013年2月4日,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院士常印佛、合肥工業大學校長徐樅巍和中國地質科學院副院長董樹文共同為立體探測重點實驗室揭牌

實驗室定位及研究方向:面向國家資源重大需求,開展重要成礦帶地質過程與三維結構探測,礦集區立體探測與三維建模技術,區域成礦系統與成礦規律和深部礦床勘查技術方法與示範研究。通過深部探測技術進步和理論創新促進深部資源的持續發現,為滿足日益增長的資源需求提供理論、技術支撐和服務,為國家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作出貢獻。

2013年5月2日,中國地質科學院—合肥工業大學礦集區立體探測重點實驗室建設計劃審查會在合肥工業大學召開

2013年,在研項目89項,包括973計劃項目1項、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項目1項、國家科技專項1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23項、國土資源部項目3項、院基本科研業務費項目1項、依託單位項目7項、其他項目52項;經費總額4412萬元。發表論文99篇,其中SCI檢索論文24篇,EI檢索論文8篇;出版專著1部;申請專利5項。

代表性成果:提出3D填圖(建模)思路和技術流程,實現了獅子山—銅官山礦田地殼結構的「透明」化;建立銅陵礦集區綜合找礦標志,提出深部成礦預測靶區;通過長江中下游成礦帶及典型礦集區深部結構探測,發現了長江中下游成礦帶發生岩石圈拆沉和幔源岩漿底侵的地震學證據,證實存在多級岩漿活動,詮釋了巨型成礦帶成岩成礦的動力學成因;獲得了銅陵、廬樅礦集區3D結構框架,對區域構造變形、岩漿系統結構提出了一批新認識、新觀點,揭示出重要岩體和控礦地質體的空間分布,為深部找礦提供重要信息;深部鑽探獲得重大找礦線索,廬樅礦集區2000米鑽探發現厚度較大的鈾異常,發現4米厚的銅礦化。部分成果在《Geophysics》、《Tectonophysics》上發表。

⑶ 中國地質調查局下屬的這幾個中心是什麼級別

地調局是副部級的,下面應該是廳或副廳級吧。

⑷ 礦產勘查

(1)勘查投資持續增長

2012年全國地質勘查投資1220.4億元,同比增長9.1%。其中社會投資1021.6億元,佔地質勘查投資的83.7%;財政投資198.8億元,佔16.3%(圖2-12)。近年來,財政投資在全國地質勘查投資中所佔比重略有上升。

我國油氣礦產地質勘查費747.2億元,同比增長10.8%,佔全部礦產地質勘查投資的61.2%;非油氣礦產地質勘查費473.2億元,同比增長6.7%,佔全部礦產地質勘查投資的38.8%。近年來油氣礦產地質勘查費所佔比重持續下降,非油氣礦產所佔比重持續上升(圖2-13)。在非油氣礦產勘查中,社會資金投入274.4億元,同比增長3.2%,所佔比重為58.0%,比上年減少2個百分點。

圖2-13 我國油氣礦產及非油氣礦產勘查投資變化

專欄7 國家將加強公益性油氣資源基礎性地質調查工作

為進一步加強公益性油氣資源基礎性地質調查工作,2012年底中國地質調查局油氣資源調查中心(以下簡稱「油氣調查中心」)揭牌成立。作為我國唯一的公益性油氣資源調查專業隊伍,油氣調查中心承擔油氣資源基礎性地質調查、重點地區油氣資源戰略調查以及相關綜合研究工作,為國家油氣資源戰略、規劃、管理以及勘查開發提供基礎支撐,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油氣地質基礎信息資料和公益性服務。

油氣資源是國家重要的戰略資源,事關經濟社會發展和國家安全。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社會快速發展,油氣資源需求增長迅猛,而國內油氣供給增長緩慢,利用國外油氣資源面臨諸多挑戰,油氣資源供給已對我國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構成嚴重製約。對此,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強調要立足國內,提高油氣資源保障能力。

目標與方向:中國地質調查局油氣資源調查中心以支撐國家油氣資源管理、引領國家油氣資源調查、促進油氣資源勘查開發、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為目標,科學建設業務體系。

在油氣資源調查評價方面,油氣調查中心將開展油氣資源基礎性地質調查評價、重點地區油氣資源戰略調查以及相關綜合研究;開展頁岩氣、天然氣水合物、煤層氣、油頁岩、油砂等非常規油氣資源調查評價工作;開展油氣資源調查評價相關國際合作與交流。

油氣調查中心主要承擔國家油氣地質調查綜合研究與工作部署研究,油氣資源調查評價新技術和新方法的研究、引進、示範與推廣,油氣資源調查評價相關技術規范與標准研製,以及海洋地質戰略研究、工作部署研究和綜合研究等工作。

(2)礦產勘查取得新進展

初步統計結果表明:2012年度我國固體礦產勘查新增大中型礦產地共154處,其中大型礦產地52處,中型礦產地102處。從勘查新增大中型礦產地按礦種統計分析看,其中,煤炭勘查新增大中型礦產地53處,鐵礦24處,鉬礦18處,金礦18處,磷礦13處,鋅礦10處,銀礦9處,鉛礦7處,鋁土礦6處,銅礦5處,錫礦4處,鎢礦2處,銻礦和硫鐵礦各1處。2012年度我國18種主要礦產查明資源儲量中有17種礦產有不同程度的勘查新增,只有鉀鹽沒有勘查增減。與2011年比較,石油、天然氣、鐵礦、鋅礦、鋁土礦、鎢礦、錫礦、銀礦、稀土礦查明資源儲量勘查新增有所增長,而煤炭、銅礦、鉛礦、鉬礦、銻礦、金礦、硫鐵礦和磷礦查明資源儲量勘查新增有所下降。

從各礦種查明資源儲量勘查增加情況看,石油勘查新增探明地質儲量15.21億噸,天然氣勘查新增探明地質儲量9612.16億立方米,煤炭查明資源儲量勘查增加557.3億噸,鐵礦勘查增加37.3億噸,銅礦勘查增加319.2萬噸,鉛礦勘查增加338.7萬噸,鋅礦勘查增加642.7萬噸,鋁土礦勘查增加2.1億噸,鎢礦勘查增加84.1萬噸,錫礦勘查增加53.4萬噸,鉬礦勘查增加171.0萬噸,銻礦勘查增加16.4萬噸,金礦勘查增加518.3噸,銀礦勘查增加12517.6噸,磷礦勘查增加9.6億噸(表2-1)。從勘查新增大中型礦產地分布情況看,主要分布在新疆、雲南、山西、內蒙古、河南、山東、貴州和吉林等地區。

表2-1 2012年度全國主要礦產查明資源儲量勘查新增統計表

注:石油、天然氣為新增探明地質儲量。

專欄8 找礦突破戰略行動成果豐碩

2012年2月,國土資源部會同國家發改委、科技部、財政部,在全國啟動了找礦突破戰略行動。國土資源部印發了《國土資源部全國工商聯關於進一步鼓勵和引導民間資本投資國土資源領域的意見》、《國土資源部關於加快推進整裝勘查實現找礦重大突破的通知》等文件,有效調動了多方面參與地質找礦的積極性。

3月,四部委共同組建的找礦突破戰略行動領導小組正式成立。

4月,為加快推進整裝勘查,評估了第一批47片整裝勘查區項目實施情況,跟蹤匯總勘查進展與成果。此外,遴選確定了第二批31片整裝勘查區,組織相關省級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編制整裝勘查區實施方案,暫停受理整裝勘查區內礦業權空白區的新立探礦權采礦權申請。目前,第二批新設整裝勘查區整裝勘查方案和礦業權設置方案已全部通過審批。

12月,為確保找礦突破戰略行動三年目標的實現,國土資源部第28次部長辦公會審議通過了2013年找礦突破戰略行動工作部署。明確提出,找礦突破要突出能源、大宗重要礦產、緊缺資源和「三稀」礦產;突出重點地區和重點區片,除78片整裝勘查區外,還要加強重要成礦區帶的礦產調查評價。

一年來,我國找礦突破戰略行動開局良好,進展順利,取得一系列重要戰果。全國新增石油探明儲量超過15億噸,為歷史上第三個新增儲量高峰;新增天然氣探明儲量近9000億立方米,為歷年探明儲量最高水平。除石油和天然氣探明儲量明顯增加之外,煤炭和其他礦產資源勘查也取得積極進展。煤炭勘查僅新疆兩個煤田就查明資源量近1100億噸。內蒙古鄂爾多斯大營初步查明一個世界級超大型砂岩型鈾礦。鐵礦勘查也取得重要進展,鞍本地區新增資源儲量22億噸,攀西地區新增資源儲量12億噸。雲南普朗、西藏多龍、福建紫金山、新疆阿舍勒等地銅礦勘查取得新進展,全國累計新增資源儲量700多萬噸,河南、貴州、廣西鋁土礦勘查累計新增礦石量近4億噸。找礦突破戰略行動三年目標確定的18個礦種,有16個已經可以確保實現預期目標。

石油勘查新增探明地質儲量15.21億噸,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第10次超過10億噸的年份;石油新增探明地質儲量大於1億噸的盆地有5個,分別是:鄂爾多斯盆地5.24億噸,渤海海域3.13億噸,渤海灣盆地1.92億噸,松遼盆地1.11億噸,准噶爾盆地1.08億噸,

天然氣勘查新增探明地質儲量9612.16億立方米,新增探明地質儲量超過300億立方米盆地有:鄂爾多斯盆地3458.05億立方米,四川盆地3440.74億立方米,塔里木盆地1567.36億立方米,鶯歌海盆地530.91億立方米。

煤炭勘查增加資源儲量557.30億噸。新發現煤炭大型礦產地29處,中型礦產地24處,合計53處。煤炭勘查新增查明資源儲量超過40億噸的新發現煤炭礦產地:新疆巴里坤哈薩克自治縣三塘湖礦區漢水泉勘查區(117.4億噸);新疆巴里坤哈薩克自治縣三塘湖礦區石頭梅勘查區(47.4億噸);新疆巴里坤哈薩克自治縣三塘湖礦區庫木蘇勘查區(43.7億噸)。

鐵礦勘查增加資源儲量37.3億噸。新發現鐵礦大型礦產地6處,中型礦產地18處,合計24處。新發現大型鐵礦產地:遼寧省鞍山市陳台溝鐵礦區(10.4億噸)。

銅礦勘查增加資源儲量319.2萬噸。新發現大型礦產地1處,中型礦產地4處,合計5處。新發現大型銅礦產地:雲南省迪慶普朗銅礦區勘探報告56.7萬噸。

金礦勘查增加資源儲量518.3噸。新發現大型礦產地3處,中型礦產地15處,合計18處。新發現大型金礦產地:山東玲瓏金礦田水旺庄礦區(60.3噸);新疆富蘊縣卡拉麥里1號金礦普查(31.9噸);陝西鳳縣八卦廟金礦(30.0噸)。

磷礦勘查增加資源儲量9.6億噸。新發現大型礦產地3處,中型磷礦產地10處,合計13處。新發現大型磷礦產地:四川雷波縣小溝磷礦區(3.7億噸);湖北宜昌市夷陵區楊家扁礦區(0.7億噸);雲南尋甸沒租哨磷礦區北段(0.7億噸)。

⑸ 中國地質調查局直屬隊伍建設問題

中國地質調查局的隊伍建設,國務院領導高度重視,各方面也十分關心,但至今10年仍未真正建成,在隊伍結構和數量上,離精兵加現代化,調查與科研相結合,能擔當重大戰略任務,善於攻堅打硬仗的高素質、專業化隊伍的要求還有很大差距。

究其原因是:在擬定地勘隊伍管理體制改革方案時,沒有明確保留各有關專業的一部分骨幹力量,10年來的實踐說明,這方面是有失誤的。主要根據以下事實:一是中國地質調查局有機關行政機構編制,沒有隊伍編制。中編發〔2004〕2號對國家公益性地質調查隊伍規模,只說了逐步組建到位。而國土資源部〔2001〕406號《地質隊伍「野戰軍」組建總體方案》中,關於「野戰軍」總規模為2.5 萬~3 萬人(包括國家、地方和行業精乾的隊伍),國土資發〔2005〕12號明確了國家公益性地質調查隊伍1.5萬人,但都沒有向中編辦申報批准;二是在中央財政支出科目中沒有中國地質調查局的經常性事業項目和經費,僅有局機關人頭費。為期12年的地質大調查專項,是權宜性措施,列專項方式也不符合公益性地質工作需要長期穩定的公共財政保障意義;三是中國地質調查局與其歸口管理的27個事業單位,同屬國土資源部的直屬事業單位,體制不順,科研與調查結合差,隊伍結構不合理,沒有首先從整個地勘隊伍中挑選骨幹人員和必要裝備;四是中國地質調查局的實力不強,大區中心的職能定位變化不定,沒有著力發展自己的直屬隊伍,因此,大部分公益性地質工作項目採取委託和面向社會地勘單位招標承包的辦法,而不是主要依靠相對穩定、調查與科研相結合的自身力量。

分析評論:中國地質調查局的隊伍建設,始終存在認識差異。首先是要不要有直屬隊伍上,認識不同;其次是隊伍規模及結構上,意見也有分歧。國土資源部已多次公開宣布,中國地質調查局已經建成、已經完善。但事實上隊伍數量不足、專業不配套、結構不合理、經常性地質工作項目及相應的公共財政支持渠道沒有建立,公益性地質工作大量外包。在自身職能的觀念和行動上,拘泥於姓公還是姓商,不重視找礦和礦產勘查工作,導致危機礦山接替資源找礦項目、礦產資源補償費(今地勘基金)項目和油氣調查項目等,只能設立專門機構去承擔,連國土資源部內部都不能實現地質工作的統一管理。在這種情況下硬說中國地質調查局的建設已經完善,顯然沒有說服力。今後國家要加大對地質工作的投入,中國地質調查局隊伍的不適應,必將更加明顯。要實現在2020年趕上世界一流國家地質調查隊伍的目標,這種局面必須改變。

⑹ 中國地質調查局籌措新成立一個油氣資源調查中心,你知道他什麼時候成立嗎謝謝

中國地質調查局油氣資源調查中心成立於2012年12月27日,是我國唯一一支公益性油氣地版質調查專業隊伍。
中權國地質調查局油氣資源調查中心是承擔油氣資源基礎性地質調查、重點地區油氣資源戰略調查以及相關綜合研究工作,為國家油氣資源戰略、規劃、管理以及勘查開發提供基礎支撐,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油氣地質基礎信息資料和公益性服務的正局級事業單位。

⑺ 國土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油氣資源調查中心怎麼樣

跟中國油氣差不多

⑻ 中國地質調查局油氣調查中心什麼級別

中國地質調查局油氣資源調查中心是承擔油氣資源基礎性地質調查、重版點地區油氣資源戰權略調查以及相關綜合研究工作,為國家油氣資源戰略、規劃、管理以及勘查開發提供基礎支撐,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油氣地質基礎信息資料和公益性服務的正局級事業單位。

⑼ 中國地質調查局科技外事部主任是什麼級別

中國地質調查局油氣資源調查中心是承擔油氣資源基礎性地質調查、重點地版區油氣資源戰略調查以及權相關綜合研究工作,為國家油氣資源戰略、規劃、管理以及勘查開發提供基礎支撐,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油氣地質基礎信息資料和公益性服務的正局級事業單位。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