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質工程 » 地質災害預防的意義

地質災害預防的意義

發布時間: 2021-03-15 06:36:04

㈠ 完善地質災害防治體系有什麼作用

我國是個自然災害頻發的國家,其中尤以地質災害為最。在過去幾十年裡,由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數量眾多,導致的經濟損失十分嚴重,給人們生產生活帶來極大損害。為此,亟需完善地質災害防治體系。
我國地質災害防治中主要存在三個方面的問題。
首先,不合理施工現象頻繁,對生態環境干涉力度大幅增強,導致自然生態受損嚴重,極易引起地質災害。這種人為原因引發的地質災害,是可以避免的。
其次,資金投入不足。地質災害防治的資金投入不足,會無法全面預防及治理可能引發地質災害的隱患,從而制約地質災害防治整體效果。
最後,預警及應急處理機制不完善。在地質災害發生前後,有完善的地質災害預警及應急處理機制,能夠最大程度地降低損害,有效避免災害發生或繼續惡化。
對此,未來需要加強地質災害防治體系建設。一方面,要及時跟進地質災害多發地區的隱患排查工作,將隱患扼殺在搖籃中。
另一方面,要建立完善地質災害監測、預警及應急處理機制。在這點上,要強化部門及設備的銜接,加強各部門及設備的溝通。同時,豐富地質災害預警手段,充分調動基層群眾,開展群測群防。
另外,由於我國地區差異較大,東西部間的地質災害數量及類型各不相同,要根據具體情況制定綜合防治對策。例如,可加大工程治理力度,整改地質災害隱患;重點治理地震多發區及水利工程重點區域,提高監測強度。
綜上,地質災害的嚴重性不容忽視,完善地質災害防治體系至關重要。在開展地質災害防治工作時,既要注重地質災害的前期監測及預防,又要提高地質災害的應急及後期治理水平,最大限度地降低地質災害發生幾率和損失。

㈡ 為什麼要進行地質災害監測

地質災害是當前世界最嚴重的自然災害之一。每年因為地質災害造成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都是所有災害中最嚴重的。進行地質災害監測,預先進行人群疏散,是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的唯一有效方法。

㈢ 國務院地質災害防治條例在中國地質災害防治中起什麼作用

中國地質災害防災體系是根據國務院地質災害防治條例內容要求建立的。

㈣ 地質災害調查評價的目的

地質災害調查亦稱地質災害勘查,是指用專業技術方法分析地質災害狀況和形成發展條件的各項工作的總稱。主要調查了解災區地質災害分布情況、形成條件、活動歷史與變化特點,災區社會經濟條件、受災人口和受災財產數量、分布及抗災能力;地質災害防治途徑、措施及其可能性。

地質災害調查的目的是為評價與防治地質災害提供基礎依據。為科學地確定地質體的特徵、穩定狀態和發展趨勢,分析地質災害發生的危險性,論證地質災害防治的可能性和比選防治工程方案,最終確定是否需要治理、採取躲避方案或實施防治工程等不同對策提供依據。

地質災害評價是指對致災體進行穩定性評價,分析地質災害發生的可能性,或對一次地質災害事件或一個地區的地質災害進行的危險性評價、易損性評估和破壞損失評價。

㈤ 如何理解地質環境對地質災害的控製作用

地質災害具備自然、社會和資源三重基本屬性。地質災害起源於地質環境變版化。地質環境變化的權動力是地外天體引力、地球內動力、地球表層外動力和人類社會工程經濟活動4種地質作用。在區域社會經濟建設高速發展階段,人類與地質環境相互作用程度加重導致地質災害造成的受災人口和經濟損失絕對量是持續上升的。通過採取各種減災行動,可以實現因災傷亡人數持續減少,災害損失相對社會財富增長的比例持續降低,從而實現控制地質災害增長的趨勢。提出了國家地質災害減輕戰略目標、戰略對策和減災行動,強調建立政府、科學技術界、工程企業界與公眾社會「四位一體」的減災戰略「夥伴」關系,推動減災理念從被動防治向科學開發地質環境的轉變。

㈥ 地質災害監測的目的是什麼

地質災害監測有以下目的:
1. 及時掌握災害體變形動態,分析其穩定性,超前做出預測預報,防止災難發生。
2. 為災害治理工程等提供可靠資料和科學依據。
3. 為政府部門對在地質災害易發區的經濟建設、環境治理等方面的規劃和決策提供基礎依據。向全社會提供崩塌、滑坡監測信息。
礦山地質災害指在礦床開采活動中,因大量採掘井巷破壞和岩土體變形以及礦區地質、水文地質條件與自然環境發生嚴重變化,危害人類生命財產安全,破壞采礦工程設備和礦區資源環境,影響采礦生產的災害。
(1) 建立和完善礦山開采前的風險評估與環境評估,並制定環境保護與恢復治理的政策法規和規劃體系。做到開采前嚴格評估,開產中積極防範,開采後積極恢復,把礦山地質環境恢復與土地復懇納入法規,強制推行。
(2) 加強宣傳,普及礦山地質災害防治知識,提高礦山開采人員素質,增強其對地質災害的危機感與警覺性。提高礦山生產過程中全員防災、減災技能與手段,強化礦山地質災害的防、險避險、搶險培訓。
(3) 開發與應用先進的信息化、地球物理勘查手段、地球化學勘查手段,對礦山地質進行嚴密監視,對可能發生的潛在災害施行實時監測、動態監測,建立礦山地質災害監測系統(威海晶合),實現礦山地質與環境生態動態跟蹤與管理體系,避免重大人員財產損失。
(4) 加強礦坑、礦井邊坡設計,進行邊坡監測,堅固擋牆穩固邊坡地質構造,開挖後如果出現開裂變形,及時做地質勘察,並做好預防措施。合理建設尾礦礦壩,形成穩定礦場與尾礦庫,降低滑坡和塌方風險。

㈦ 區分地質災害和地質環境問題的必要性

1.在理論上的意義

從地質環境問題和地質災害兩者的內涵來看,地質災害的內涵較多,規定得較為嚴格;地質環境問題的內涵較小,規定得寬泛,地質環境問題包含了地質災害和非地質災害即漸進性的地質環境問題。

漸進性的地質環境問題是指地質環境系統以漸進方式失穩而伴生的地質現象和地質過程,其後果往往是累進性的,較輕微的財產或經濟損失。對其發生規律、動力學過程及成因的探討,可運用現有的專業理論、分析方法結合實地調查資料來完成。這些內容與地質環境系統調查、評價工作是緊密聯系在一起的。至於漸進性地質環境問題的預測,可沿用「由歷史推測未來」的思路,採用平衡體系或平穩隨機過程的理論近似地外推計算。

地質災害是地質環境系統突變所導致的,所以,又稱突發性的地質環境問題。傳統的建立在平衡體系和平穩隨機過程基礎上的概念和分析方法,對於地質災害的研究有很大的局限性,往往難以揭示其客觀本質,這也是目前有關地質災害預測難以取得突破性進展的關鍵所在。因此,加強非線性系統突變理論的學習,探索有關地質災害動力學機理及實用的預測方法則是未來重要的研究課題。

由此可見,將地質災害與漸進性地質環境問題相區分,關繫到今後的理論研究方向。

2.對於社會管理的意義

突發事件響應體系的建設和完善是保證社會安全穩定的重要措施。在國力有限的情況下,社會保障只能按輕重緩急,量力而為之,對那些社會影響大、損失嚴重特別是涉及人群安全的突發事件予以高度重視,這也是構建應急事件各種預案的基本指導思想。從環境安全的角度來考慮,將具有突發性的地質環境問題(地質災害)與漸進性的地質環境問題區分開來,把前者作為突發事件的主要防範處理對象既便於實際操作,也為確定地質環境突發事件響應體系的重點提供了理論依據。

㈧ 地質災害減災工程對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的重要意義和作用

實現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的戰略目標,必須有安全、穩定的地質環境做基礎。由自然和人為因素形成的地質災害不僅造成大量人員傷亡和巨額財產損失,還對工程建設和經濟發展產生不利影響,也會極大破壞生態環境。為了保障我國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保護生態環境與進行生態環境建設,實現小康社會的戰略目標,需要對地質災害隱患點和已發生的地質災害開展防治工作。現就地質災害減災工程對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的幾個方面的重要意義和作用簡述如下:

(1)對國家重大基礎設施建設的意義與作用

長江三峽工程、南水北調工程、大江大河上中游水利樞紐工程、內河航運通道、寶成鐵路、成昆鐵路、青藏鐵路、西電東送工程、西氣東輸工程等重大工程,由於地域跨度大,且多處在或穿過地質災害易發區,故極易誘發地質災害,並對工程建設產生一定的影響。為保障上述工程安全施工和運營,必須採取科學、有效的減災工程措施,防止或減少地質災害的發生及其造成的損失。

(2)對城市發展的意義與作用

截至2000年,我國城市數量達到663座,建制鎮20312個,城鎮總人口4.56億,佔全國總人口的36.1%。建制鎮平均規模擴大,小城鎮開始從數量擴張向質量提高和規模成長轉變。預計2020年左右,城鎮化水平將提高到45%~50%,城市數量將達到1000~1100座,建制鎮將達到29500~30500個。

城鎮建設中因人為工程活動引發的地質災害愈加突出,許多山區城市,如重慶、蘭州、大連、十堰、攀枝花等,由於城市規模擴大,嚴重破壞了山地斜坡的自然平衡狀態,成為滑坡、崩塌災害嚴重的城市。平原城市為滿足發展需要,用水量增大,從而過量開采地下水,已經有40座以上的城市發生了地面沉降。因此,需要根據城市規劃,提供安全、穩定的建築場地,對存在地質災害隱患的地區採取減災工程予以治理;城市發展過程中可能引發的地質災害也需要及時給予治理。

(3)對西部大開發與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戰略的意義與作用

西部各省(市、區),特別是陝西、甘肅、四川、重慶、雲南、貴州以及新疆、西藏的一些地區,崩塌、滑坡、泥石流和地面塌陷等突發性地質災害尤其嚴重;東北老工業基地因礦產資源開采誘發的采空地面塌陷和露天邊坡穩定等地質災害非常嚴重。因此,為實現西部大開發戰略和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戰略,必須開展地質災害減災工作。

(4)對資源開發的意義與作用

礦產資源、土地資源和水資源的開發利用既有賴於優良的地質環境,又對地質環境產生極大的影響。礦產資源開發中產生的尾礦棄石形成了滑坡、泥石流災害隱患,露天采礦形成的邊坡破壞,地下采礦引發的滑坡、地面塌陷等地質災害十分突出,必須對礦山地質災害進行有效治理;為了充分利用國土資源,也必須對影響土地資源開發利用的各種地質災害進行治理;此外,還需對地下水超采誘發的地面沉降和地裂縫進行防治。

(5)對國土安全的意義與作用

沿國界分布的界河因塌岸災害常造成國土面積的損失,從而威脅國土安全;崩塌、滑坡、泥石流和地面塌陷等地質災害的發生還使國土質量下降,可開發利用程度降低。因此,亟須對界河塌岸災害進行整治,對崩塌、滑坡、泥石流和地面塌陷等地質災害實施有效的減災工程,提高國土安全度。

㈨  地質災害的防治建議

7.5.1海(咸)水入侵

廣饒縣東北部發生了較嚴重的鹹水入侵,採用Pearl生長模型預測,2000~2010年鹹水入侵平均速度達到240m/a。地下水疏乾性開采和鹹水入侵使有限的淡水資源面臨枯竭和污染的危險。顏徐和稻庄一帶改為渠灌,2000年和2003年後年引客水分別為721×104m3和1100×104m3進行補源,即能夠在顏徐和稻庄一帶形成淡水帷幕。到2010年,花園和稻庄鎮南兩漏斗中心水位標高各為-14.00m和-12.66m,地下水位下降一段時期後,又逐步回升。如果實施得到的優化方案,既能夠阻止北部鹹水的入侵,同時區域地下水位也將得到逐步回升。

7.5.2地面沉降

地面沉降是一種緩變的、不可恢復的地質災害。據有關資料,當不考慮1980年以前的地面沉降時,實測沉降測量剖面上的年均沉降值為0.9~43.1mm,局部地段沉降速率較快,為了減少由其引起或加劇的海水入侵、海岸侵蝕、風暴潮、洪水泛濫等災害,建議有關部門盡快建立地面沉降監測網路,進一步查清地面沉降現狀及誘發因素,進而提出切實可行的防治對策。

7.5.3土壤鹽鹼化的防治

土壤鹽鹼化的影響因素較多,氣候因素雖然是一個主要因素,但在現在的技術條件下是不易改變的。因此,鹽鹼化防治應從治水與治土的角度考慮。

1.控制地下水位

地下水位控制在臨界深度以下,土壤的積鹽作用減弱,降水、灌溉對土壤鹽分淋洗作用加強,所以土壤鹽分逐漸減少。控制地下水位是一項巨大的工程,若單純以抽取地下水的方式是很難辦到的,但多途徑多方法綜合運用,則會達到經濟可行的目的。

(1)建設良好的地表排水系統:通過排水溝渠的建設,可以使地表徑流暢通,避免積水的形成,減少地表水滲入補給地下水,另一方面,使排水溝渠的深度在地下水位以下,在非雨季尚可排泄一定的地下水。

(2)科學地引黃灌溉:區內現狀的引黃灌溉多以漫灌的方式進行,使灌溉水一部分滲入地下,另一部分蒸發,用於作物生長的水分所佔比例較少,長期下去,滲入地下和蒸發都會直接或間接地加劇土壤積鹽過程。因此,推廣節水灌溉技術不僅是有節約水資源的意義,而且對土壤改良亦具有積極意義。

(3)開發利用淺層地下淡水、微鹹水:區內除廣饒縣南部外,地下水的開發利用程度很低,但區內分布有一定范圍的淺層淡水、微鹹水,可作為枯水期的灌溉用水。並制定鼓勵開發利用淺層地下水的政策,使油田開采注水、工業冷卻、空調用水等利用淺層地下水。而關於黃河三角洲地區細顆粒含水層取水技術方法,也正在進行專題研究,已取得一定的階段性成果。

2.改善土壤結構

土壤的鹽鹼化與土壤的顆粒組成特徵和結構特點都有較密切的關系,因此改善土壤結構也是一條重要措施,可以通過增施有機肥,秸桿還田等方法來改善土壤結構,破壞土壤的毛細作用,控制或減輕鹽分上升到地表,從而達到防治鹽鹼化的目的。

上述措施對鹽鹼化的治理都是相輔相承的,任何單一措施都難以根治這一地區的鹽鹼土,因此說,土壤鹽鹼化的防治是一項系統工程,必須政府幹預,制定相應的激勵與制約措施和政策,建議盡快建立土壤改良試驗基地,開展試驗研究工作。

㈩ 地質災害監測能起到預防作用嗎

國務院在關於加強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決定中,提出「到2020年要全面建成地質災害調回查評價體系、答監測預警體系、防治體系和應急體系」的地質災害防治目標。地質災害監測(威海晶合)可以起到預防作用。採用互聯網、物聯網、微震聲發射等技術手段可以在線實時不間斷監測地震、位移等地質災害,並在出現故障和事故時自動報警。有效預防滑坡、泥石流等事故。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