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質工程 » 當前國內地質災害

當前國內地質災害

發布時間: 2021-03-15 01:46:28

①  中國地質災害主要成災特點

地質災害是自然災害中的一個重要類型。它與乾旱、洪水、台風、風暴潮、地震等自然災害相比,雖然具有許多共同之處,但由於形成條件、活動過程、破壞方式等的不同,使之具有獨特的成災特點。認識這些特點,對於分析地質災害災情構成,進行災情評估是非常必要的。

一、地質災害數量特別多,但單點災害的危害范圍都比較小,因此是屬於漫布的「星點狀」災害

如前所述,經調查確認,我國大陸發生過活動或具有明顯潛在活動危險的各種地質災害體數以萬計,如果加上那些發育在人口比較稀少的偏僻邊遠地區的地質災害體,則可能達幾十萬,甚至幾百萬處。

這些災害雖然並非每年全都活動,但它們廣泛分布在各個地區,每年至少有幾千或上萬處活動,其中對人類生命財產造成比較嚴重破壞的達幾百處到上千處。同其它自然災害相比,地質災害的數量佔有優勢。

雖然地質災害的數量多,但其影響的范圍和成災規模一般都比較小,在眾多種類的地質災害中,只有地面沉降等少數環境型災害的影響面積可達幾百平方公里以上,其它如崩塌、滑坡、泥石流、岩溶塌陷、地裂縫等地質災害的規模都比較小。據一些地區調查結果,最大規模的崩塌、滑坡體體積為幾千萬立方米。它們的破壞范圍一般在1km2以下,最大不超過10km2。一般泥石流主溝長度為幾公里到十幾公里,泥石流總量為幾萬到幾十萬立方米,除大規模群發性泥石流外,一般破壞范圍不超過幾十平方公里。岩溶塌陷和地裂縫災害分布的局限性更大,其破壞范圍一般在1km2以下。從成災的行政范圍看,一般單點災害僅危害幾個村鎮,一般群發性災害危害十幾個鄉鎮,大規模群發性災害危害幾個縣(市)。這與其它自然災害相比,成災范圍要小得多。特別是洪澇、乾旱、台風等災害,一般危害范圍達幾個縣(市),大規模災害危害范圍達幾個省或十幾個省,更是地質災害難以對比的。

基於這一成災特點,在進行災情評估時,深入分析災害活動的危險性,根據災害規模確定危害區是十分重要的。具體途徑是:在對單一的或局部的地質災害災情進行點評估時,在確定災害危害區後,就可以比較准確地調查統計受災體數量和受災體價值,進而核算期望損失;在對一個地區或區域地質災害災情進行面評估或區域評估時,採用抽樣調查方法,根據評估區災害點數量、單點平均危害范圍、平均受災體價值密度以及災害平均活動概率等參數,就可核算地區地質災害的年均期望損失。

二、在一定條件下,某些地質災害與其它自然災害同時或連續發生,形成破壞比較嚴重的災害群或災害鏈

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裂縫災害的這一特徵表現得最為突出。這幾種災害的誘發因素主要是地震和暴雨,因此在強烈的地震或暴雨的同時,常常引發大量的崩塌、滑坡、泥石流和地裂縫災害。例如1976年5月29日雲南龍陵7.3級、7.4級地震誘發的大規模滑坡活動,造成了2萬人傷亡,毀壞房屋9間,耕地12000多畝、森林5000多畝。1988年11月6日雲南瀾滄-耿馬7.6級地震導致嚴重的地裂縫、崩塌、滑坡等災害,在極震區出現長達幾十公里,寬幾厘米到幾米的地裂縫和大量的崩塌、滑坡體,因此4.8萬公頃農田和上千畝森林以及大量水利工程被毀壞,175個村莊、5032戶居民因受危岩、滑坡的嚴重威脅而被迫搬遷。1976年7月23日,北京市密雲縣東北部地區因暴雨促使23條溝谷暴發泥石流,造成104人死亡、20491畝耕地和3574間房屋被沖毀。

地質災害除了受地震、暴雨洪水等自然災害控制,與之相聯發生外,不同的地質災害也有時因具有密切的成生聯系而相聯發生。其中比較經常出現的現象是在泥石流溝谷流域內,通常還發育有大量的崩塌(危岩)體、滑坡體,暴雨後首先發生嚴重的崩塌、滑坡活動,而後由此形成的大量碎屑物融入洪流,轉化成泥石流災害。這種類型的災害,在我國西南的川、滇等地區非常普遍。本項目中作為典型實例的四川省漢源縣、重慶市北碚區醪糟坪滑坡-泥石流災害都是這種類型的災害。

在災情評估時注意地質災害的這一特徵是非常必要的。因為首先關繫到災情的界定。例如,我國大部分泥石流災害是由暴雨洪水造成的,所以其活動過程常常和山區洪水同步發生,在絕大多數災情報告中,對洪水災害和泥石流災害沒有界定區分,籠統歸於泥石流災害;甚至還有的把只含有少量泥砂碎屑固體物質,但尚沒有達到泥石流標準的洪水災害也作為泥石流災害。這些偏差,顯然擴大了泥石流災害的災情。此外,在進行地質災害災情評估分析某種地質災害危險性的時候,需要充分分析某一災害在災害鏈中的位置,這對於確定災害的發生概率及規模是十分必要的。

三、地質災害分布廣泛,但不同地區地質災害發育水平和成災規模不同

不同類型、不同規模的地質災害幾乎覆蓋了中國大陸的所有區域。但由於地質自然條件和社會經濟條件的差異,使不同地區地質災害的發育程度和破壞程度顯著不同。

從全國范圍看,地質災害的區域變化具有比較明顯的方向性:從西向東、從北向南——從內陸向沿海,地質災害不斷趨於嚴重。這種變化把中國陸地分成特點顯著不同的兩大地質災害區域,大致以長白山、燕山、賀蘭山、巴顏喀拉山、念青唐古拉山一帶為界,其西北部區域地質災害輕微,東南部區域地質災害嚴重。

我國西北部地區主要由高山、高原和一些大型內陸盆地組成,氣候寒冷乾燥,人類活動微弱。該地區主要地質災害為土地沙漠化、凍融等。雖然地質災害分布十分廣泛,但大部分地區發育種類單一,加上人口密度和經濟密度低,所以破壞程度低。

東南部地區主要由沿海平原、低山丘陵及其與西北部高山、高原過渡的山地組成。區域的氣候冷暖和降水豐枯變化劇烈,歷史時期和近年來人類活動也相對頻繁而強烈,大部分地區發育有三種以上比較嚴重的地質災害。與此同時,該區域人口稠密,城鎮和大型企業及骨幹工程密布,所以地質災害破壞強烈。受地質自然條件的影響,該區內地質災害亦有一定的地區性差異。地質災害特別嚴重的地區除分布在台灣島外,還集中分布在黃淮海平原、黃土高原和川滇山地地區,斜貫中國東南區域,成為中國大陸內地質災害發育種類最多,發生頻度最高,危害最嚴重的地區。

這一特點通過中國區域地質災害風險分析與區劃,得到明顯反映。

四、地質災害時間分布具有不規則的周期性和不斷嚴重化趨向

地質災害的時間分布亦很不均勻,不同類型地質災害時間變化特點不一。

我國崩滑流災害具有比較明顯的周期性變化特點。45年來,形成了1951~1962年、1963~1975年、1976~1987年和1988年以後的4個周期性變化過程。每個周期延續時間為11~13a。前3個周期的災害峰值分別出現在1957~1958年、1971~1972年、1981年。其它類型地質災害的周期性變化不突出。

除一些災害具有周期性變化規律外,大部分地質災害十分突出的共同特點是在不同形式的反復消長變化中不斷發展而日趨嚴重。其具體表現就是災害發生的頻次越來越高,強度越來越大,造成的損失越來越重。

崩滑流災害雖然發生周期性消長,但各周期並不是等強度的交替,而是以一波高於一波的逐期高漲的形式不斷發展。在以10a為單位的不同時段中,自50年代到80年代,其發生頻次以3.3~4.8的速率呈階梯狀增加。地面沉降災害的日益嚴重化趨向更加突出。在中國地面沉降發展歷史中,50年代屬於初始階段,60年代屬於發展階段,70年代以後進入急劇發展階段。全國約70個地面沉降城市中,有80%是70年代中期以後才形成的。地面塌陷和地裂縫也是在70年代以後在我國迅速發展,並成為影響廣泛的重要地質災害;在此之前雖然也有發生,但多屬於局部性活動,並沒有形成嚴重危害。濱海地區的海水入侵也是在70年代以後才迅速發展成災的。

地質災害日趨嚴重的原因除自然條件影響外,主要是由於近年來我國人口不斷增長,資源開發和工程建設等活動迅速發展,對地質自然環境的破壞日益嚴重所造成的。

根據地質災害的這一特點,在進行預測評估時,需要將歷史分析與趨勢分析結合起來,才能得出可靠結論。

五、中國地質災害具有比較嚴重的潛在危險性

今後時期,盡管一些局部地區的地質災害可望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和治理,但就全國范圍的地質災害發展趨勢看,將繼續延襲幾十年來的發展勢頭,進一步趨於廣泛化和嚴重化。這種形勢是地質自然條件和社會經濟條件的進一步變化所決定的。從地質自然條件看,國內外許多科學家從不同角度預測了未來全球環境的發展趨勢。大部分專家認為,在今後一個時期,地球以至更大系統的天體運動有可能進入一個更加復雜的變異階段。在這種形勢下,地殼運動可能更加活躍,全球氣候可能出現更加強烈的異常,因此人類面臨著環境進一步惡化的嚴重挑戰。從我國社會經濟條件看,今後一個時期,人口將進一步增長,城市化進程將進一步加劇,更大規模的資源開發和工程建設活動,不僅在沿海地區繼續進行,而且將逐步向中、西部地區發展。在這種情況下,中國大部分地區地質災害的發育程度和破壞程度均將不斷提高,從而使我國地質災害達到前所未有的嚴重程度。

根據控制我國地質災害發展的各方面條件分析,未來幾十年內,在全國性地質災害普遍發展的背景下,一些地區有可能急劇發展。這些地質災害急劇發展地區主要分布在長江、黃河等大江、大河中上游的黃土高原、川滇山地以及海南和閩粵沿海的部分地區,其次在天山、青藏高原的局部地區。目前這些地區的地質災害比較嚴重,但由於人口和經濟密度較低,所以造成的危害尚不十分突出,今後一旦進行大規模經濟開發,就會出現嚴重的地質災害威脅。

根據地質災害的這一特點,在進行地質災害災情評估時,要有充分的前瞻性,就是既要深入認識歷史災害過程,又要充分考慮地質災害的潛在危險。

六、人類活動和社會經濟條件是地質災害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

各種地質災害並不是孤立存在的。不同災害之間以及地質災害與其它多種相關因素之間密切相聯,構成復雜的地質災害系統。這個由多方面變數組成的復雜系統,具有相對完整的獨立性。從更廣闊領域看,它是自然災害系統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從地質災害系統的內部組成看,其主體系列由各種地質災害組成;相關系列由有關的地質自然條件和社會經濟條件組成。所有這些內容組成地質災害系統內部的不同子系統或不同層次。

社會經濟條件之所以是地質災害系統中的重要內容,是由於社會經濟條件與地質災害具有十分密切的相互作用機制:一方面人類的各種社會經濟活動,直接或間接地影響了地質環境演化和地質災害的形成與發展;另一方面地質環境和地質災害直接或間接地制約了社會經濟的發展。綜觀中國幾十年地質災害的發育情況,其范圍、頻度、強度和破壞程度等與我國人口和經濟發展具有大致同步消長的正相關關系。因此幾十年來中國地質災害的發展史,實質上是地質自然歷史與社會經濟歷史的綜合反映。未來時期,隨著各項事業的發展,社會經濟條件與地質災害的相互影響還將進一步加強,因此社會經濟條件在地質災害系統中的地位將會顯得更加重要。

基於這一特點,在進行地質災害災情評估時,應充分考慮人類活動和社會經濟條件對災情的影響。具體而言,在分析地質災害活動危險性時,要研究人類資源開發、工程建設和防災活動的作用;在分析地質災害的破壞效應和損失程度時,要研究受災體價值密度和不同受災體對災害的抗禦能力;在地質災害防治分析時,要研究地區防治能力和可能效益。

② 中國地質災害的分布

中國地質災害種類繁多,分布廣泛,活動頻繁,危害嚴重。1949年以來,因地震死亡近30萬人,傷殘近百萬人,倒塌房屋1000多萬間;共發生大型崩塌3000多處,滑坡2000多個,中小型崩塌、滑坡、泥石流則達40多萬處。全國有350多個縣的上萬個村莊、100餘座大型工廠、55座大型礦山、3000多千米鐵路受崩塌、滑坡、泥石流的嚴重危害。除北京、天津、上海、河南、甘肅、寧夏、新疆以外的省、區、市都發現有岩溶塌陷災害,總數近3000處,塌陷坑3萬多個,塌陷面積300多平方千米。據不完全統計,在全國20多個省、區內,發生礦山采空塌陷180處以上,塌陷坑1595個,塌陷面積達1000多平方千米(段永侯等,1993)。各類地質災害每年造成上千人死亡,經濟損失高達300億元。

地質災害的發育分布與地形地貌、地質構造、新構造運動、岩土體類型、水文地質條件、氣象水文及植被條件、人類工程活動等關系密切。因此,我國地質災害的區域分布具有東西分區、南北分帶的特點,華北、東北、西北諸省,荒漠化作用強烈;西南山區降雨多而集中,崩塌、滑坡、泥石流災害頻繁發生;東部平原區地面沉降、地裂縫廣泛發育;沿海諸省,海水入侵、海岸侵蝕等強烈發育。

從中國大陸的地勢階梯來看,第一級階梯海拔4000m以上,氣候寒冷,凍脹、融沉、泥流、雪崩等災害發育;第二級階梯海拔高度在1000~2000m,在第一與第二級階梯過渡地帶,地形切割強烈,崩塌、滑坡、泥石流、水土流失等分布廣泛,災度高;東部廣大平原、盆地區屬三級階梯,地形平緩,人口稠密,人類活動強烈,地面沉降、海水入侵、塌陷、淤積等災害發育。

2008年1月國土資源部發布的《全國地質災害防治「十一五」規劃》,科學地劃分了地質災害易發區和重點防治區。滑坡、崩塌、泥石流和地面塌陷地質災害高、中易發區,主要分布在川東渝南鄂西湘西山地、青藏高原東緣、雲貴高原、秦巴山地、黃土高原、汾渭盆地周緣、東南丘陵山地、天山、燕山等地區;地面沉降和地裂縫地質災害高、中易發區,主要分布在長江三角洲、華北平原、汾渭盆地、松遼平原。地質災害重點防治區有16個,即長江三峽庫區滑坡重點防治區、川滇南北構造帶泥石流滑坡崩塌重點防治區、鄂西湘西中低山滑坡崩塌重點防治區、湘中南岩溶丘陵盆地地面塌陷滑坡重點防治區、雲貴高原滑坡崩塌地面塌陷重點防治區、滇西橫斷山高山峽谷泥石流滑坡重點防治區、桂北桂西岩溶山地丘陵崩塌地面塌陷重點防治區、浙閩贛丘陵山地群發性滑坡重點防治區、陝北晉西黃土滑坡崩塌重點防治區、黃土高原西南滑坡泥石流重點防治區、隴南陝南秦巴山地泥石流滑坡重點防治區、新疆伊犁滑坡泥石流重點防治區、珠江三角洲地面沉降地面塌陷重點防治區、長江三角洲地面沉降重點防治區、華北平原地面沉降重點防治區、東北中俄界河河岸崩塌重點防治區。

小結

地質災害既具有自然屬性,又具有社會經濟屬性,是二者的對立統一體。這是我們了解地質災害,進行地質災害調查、評價、治理,應具有的基本概念。

復習思考題

1.地質災害的涵義是什麼?

2.地質災害的屬性特徵是什麼?

3.地質災害的分類分級方案有哪些、內容是什麼?

③ 中國地質災害

中國地質災害

我國地質災害可劃分為10大類31種:

1、地震: 天然地震、誘發地震

2、岩土位移: 崩塌、滑坡、泥石流

3、地面變形: 地面塌陷、地面沉降、地裂縫

4、土地退化: 水土流失、沙漠化、鹽鹼(漬)化、冷浸田

5、海洋(岸)動力災害:海面上升、海水入侵、海岸侵蝕、港口淤積

6、礦山與地下工程災害:坑道突水、煤層自燃、瓦斯突出和爆炸、岩爆

7、特殊岩土災害: 濕陷性黃土、膨脹土、淤泥質軟土、凍土、紅土

8、水土環境異常: 地方病

9、地下水變異: 地下水位升降、水質污染

10、河湖(水庫)災害: 淤積、塌岸、滲漏

(一)地震

1、分布發育概況
進入20世紀以來,在我國境內(包括台灣及臨近海域)發生大於或等於8級的巨大地震共9次;發生大於或等於7級的地震約80次,其中1949~1990年發生了52次。

我國的構造地震分布非常廣泛,除浙江、貴州兩省外,其餘各省都有6級以上地震發生。水庫誘發地震自60年代以來,目前至少以在11個省的15座水庫發生,其特點是與水庫蓄水有明顯關系。

地震在我國大陸地區具明顯的西強東弱、西多東少的發育分布規律。如本世紀以來發生的9次大於或等於8級大地震,除2次8級發生於台灣臨近海域外,其餘均發生於西部省份。我國地震烈度Ⅶ度以上的地區主要分布於西部地區,東部地區除了台灣外,Ⅶ度以上地區的面積相時少得多。

地震在空間分布上表現了不均一性,往往呈帶狀分布。近100年發生的地震表明,地震基本上是圍繞這26條活動斷裂系發生的。我國地震活動的周期性和重復性呈現出成群分布,活躍高潮與低潮相互交替的活動格局。東部一個周期長約300年左右,西部為100~200年左右,台灣為幾十年。

2、危害狀況
地震災害以突然、隱蔽為特點,一旦成災,極易造成巨大的人員傷亡和重大的經濟損失。1901~1980年間,我國地震共死亡61萬人,其中死亡人數在千人以上的地震即達31次。1949年以來,地震就造成死亡27.4萬人,傷殘76.5萬人,居群災之首,同時地震還造成倒房600萬間,直接經濟損失數百億元。我國的地震活動,不但頻次高,強度大,而且城市受災率高。據統計,全國Ⅶ度以上的高烈度區的面積達312萬km2,全國70%百萬以上人口的大城市位於烈度為Ⅶ度或高於Ⅶ度的高地震烈度區內,特別是一批重要的城市如北京、天津、西安、太原、蘭州、呼和浩特、昆明、烏魯木齊、銀川、拉薩、汕頭都位於基本烈度為Ⅷ度的高烈度地震區內。

地震不但可以直接摧毀城鎮工程設施,給人民生命財產帶來巨大損失,而且還可以引發滑坡、崩塌、火災等其它災害,加重了地震災害的損失。

(二)崩塌、滑坡和泥石流

1、發育分布基本情況
全國共發育有特大型崩塌51處、滑坡140處、泥石流149處;較大型崩塌2984處以上、滑坡2212處以上。泥石流2277處以上。

從總體看,我國西部地區尤其是西南諸省區長期處於地殼上隆過程之中,地震活動頻繁、地形切割劇烈、地質構造復雜、岩土體支離破碎,再加上西南地區降水量和強度較大、西北地區植被極不發育,因而崩滑流發育強烈,如雲南、四川、貴州、陝西、甘肅、寧夏等省區;其它地區新構造運動一般相對較弱,其中華北、東北地區的降水量相對較小,中南、華東大部分地區植被發育較好,因此,這些地區的崩滑流發育強度一般不及西部地區。崩滑流災害危害較大的省區有:四川、雲南、陝西、寧夏、甘肅、貴州、湖北、遼寧、北京、河北、江西和福建等。

在地域上,可基本上劃分為15個多發區,它們是:(1)橫斷山區、(2)黃土高原地區、(3)川北陝南地區、(4)川西北龍門山地區、(5)金沙江中下游地區、(6)川滇交界地區、(7)漢江安康~白河地區、(8)川東大巴山地區、(9)三峽地區ⅲ(10)黔西六盤水地區、(11)湘西地區、(12)贛西北地區、(13)贛東北上饒地區、(14)北京北郊懷柔-密雲地區、(15)遼東岫岩-鳳城地區。

2、主要危害
近十年來,全國由於崩滑流造成的人員死亡已近萬人,平均每年達928.15人。全國有 400 多個市、縣、區、鎮受到崩滑流的嚴重侵害, 其中頻受滑坡、崩塌侵擾的市、鎮60餘座,頻受泥石流侵攏的市、鎮50餘座。較為嚴重的有重慶、攀枝花、蘭州、東川、安寧河谷等。全國幾條山區干線鐵路如寶成線、成昆線、寶蘭線都受到了崩滑流的嚴重危害。

④ 目前中國有哪些地質災害防災減災措施

第一,來要加強部門間的資源統籌和自信息共享,進一步的明確中央和地方在救災管理當中的事項劃分,要落實地方政府的主體責任,強化屬地的管理為主。

第二,要加強救災風險的綜合防範的研究,要統籌協調區域內防災減災能力的建設,要重點提升重要的基礎設施和學校、醫院等基本公共服務的設施的設防水平,加強建造物資的籌備體系建設。

第三,要加強防災減災科學技術的研究,要加強災害的監測預警、風險和損失評估,災害發生的演變規律等關鍵的技術研究。要加快衛星遙感、北斗導航、物聯網新技術在防災減災中的廣泛應用。

⑤  中國地質災害概況

中國地質災害種類繁多,除地震外,還有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沉降、地面塌陷、地裂縫、海水入侵、特殊岩土等多種類型。這些災害分布廣泛,活動頻繁,危害嚴重。

據初步調查估計,自新中國成立以後到1994年底,全國共發生明顯破壞作用的突發性地質災害事件(地震除外)達4萬多次;其中,一次死亡數十人以上或經濟損失千萬元以上的比較嚴重的災害事件有幾千次。各種地質災害共造成幾萬人死亡,毀壞房屋達幾千萬間。此外,地質災害還破壞鐵路、公路和內河航運,破壞土地資源和農作物,每年造成的經濟損失為幾億元到幾十億元。現對我國主要地質災害分述如下。

一、崩塌、滑坡、泥石流災害

崩塌、滑坡、泥石流是廣泛發生在山地高原地區的地質災害。它們形成條件和活動規律相近,區域分布密切共生,所以常稱為崩滑流災害。

中國是崩滑流災害十分嚴重的國家。據初步調查,全國大約有中型以上災害點3萬余處,小型災害點多達數十萬甚至100多萬處。1949~1994年的45年間,共發生破壞較大的災害4200多次,造成重大損失的嚴重災害事件至少有900次。

崩滑流災害分布十分廣泛。在全國32個省(市、自治區)中,除上海等個別省(市、自治區)外,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危害。斜貫中國中部的遼、京、冀、晉、陝、甘、鄂、川、滇、黔地區,是災害活動最強烈的地區;其中,川滇山地、鄂西山地、秦嶺、黃土高原、燕山山地、遼東山地最嚴重。該帶西部和西北部地區災害活動較弱,主要分布在阿爾泰山、天山、祁連山和青藏高原的部分地區。東部和東南部地區,災害活動主要分布在東南丘陵和台灣山地,除局部地區災害嚴重外,災害一般不強。

崩滑流災害是危害最嚴重的地質災害之一,其主要破壞作用有下列5個方面。

1.造成人員傷亡

1949~1990年,我國崩滑流災害至少造成9595人死亡。在城鎮、礦區等人口聚集地區暴發的崩滑流活動常造成一次死亡數百人的災害事件。如:1980年6月3日凌晨,湖北遠安縣鹽池磷礦崩塌,284人喪生;1983年3月7日,甘肅省東鄉自治縣灑勒山發生大型滑坡,三個村莊被摧毀,死亡237人,重傷27人;1989年7月10日,四川華鎣市溪口鎮青龍嘴山發生滑坡後,因暴雨進一步形成泥石流,沿途村莊、工廠被掩埋,221人遇難。

2.破壞城鎮、礦山、企業

全國受崩滑流嚴重侵擾的城市有59座,縣城以下的城鎮數百個。如重慶市共有體積大於500m3的滑坡129處,崩塌58處,解放以來多次發生活動,造成了嚴重損失;目前有66處滑坡處於活動或潛在不穩定狀態,還有82處可能崩塌的危岩體,時刻威脅著城市的安全。一些城鎮,如四川省松潘縣、南坪縣,雲南省蘭坪縣及新疆庫車縣等因崩滑流災害嚴重,不得不搬遷重建。許多建設在山區的工廠,特別是「三線」工廠,常遭到崩滑流災害破壞,因此使一些工廠停產或搬遷。如第二汽車製造廠廠區內,共有崩塌、滑坡270處,總體積達750×104m3,十幾年來,災害頻繁發生,造成嚴重損失。我國多數礦山不同程度地遭受崩滑流災害的破壞或威脅,其中以撫順西露天礦、四川攀鋼藍尖鐵礦、華鎣山煤礦、甘肅白銀露天礦等數十個礦山尤其嚴重。

3.破壞鐵路、公路、航道,威脅交通安全

全國鐵路沿線分布有大型泥石流溝1386條,危險性較大的大中型滑坡有1000多處,崩塌有近萬處。22條鐵路干線上,有9980km長的線路受到比較嚴重的危害或威脅。1949~1990年,因崩滑流災害造成的較大行車事故180起,33個火車站被淤埋41次,毀壞大型橋梁27座,隧道6個,平均每年中斷行車1100h,用於修復整治的工程費約1.5億元。受害最嚴重的線路主要有寶成線、隴海線寶天段、成昆線、川黔線、湘黔線、東川線及鷹廈線等。

幾乎所有的山區公路都不同程度地受到崩滑流災害的破壞。如川藏公路沿線分布有泥石流溝1036條,滑坡419處,崩塌1525處,受害路段總長3176km。川滇、川陝、甘川、昆洛、成蘭、滇黔等公路崩滑流災害也十分嚴重。

大江大河兩岸是崩滑流災害的多發區,對內河航運造成嚴重威脅。如在長江中上游的重慶至宜賓之間的690km河段,發育有滑坡、崩塌和危岩體283處,總體積約15×108m3。金沙江下游的攀枝花至宜賓段,分布有崩塌、滑坡、泥石流935處,平均密度1.2處/km,總體積在35×108m3以上。幾十年來,長江中上游兩岸多次發生特大規模的崩塌、滑坡活動,給長江航運造成嚴重危害。如1985年6月12日發生的新灘滑坡,造成堵江停航12d。

4.破壞水利、水電工程

解放以來,我國有數百座水庫和水電站遭受崩滑流災害破壞。僅雲南一省遭破壞的水庫就有50餘座,水電站有360餘座。劉家峽水庫自1968年蓄水後庫岸不斷崩塌,到1984年總崩塌量達1250×104m3以上,影響了庫容。擬建中的長江三峽工程,庫岸穩定性差,庫區范圍內發育有崩塌、滑坡214處,泥石流溝271條。在三斗坪至江津縣的未來庫岸地帶,發育有5000m3以上的崩塌(危岩)、滑坡體392處,總體積28×108m3;其中,100×104m3以上的災害體189處。全庫岸崩塌(危岩)、滑坡體數量的平均線密度為0.14處/km,平均體積模數為91×104m3/km。如何防治這些災害對水庫工程建設和正常運行是水庫建設和管理的重要問題之一。

5.影響資源開發,阻礙山區經濟發展

為了使山區擺脫貧困面貌,需大力開發土地資源、礦產資源、水利資源等。然而在崩滑流活動區,這些經濟活動受到嚴重阻礙。如四川省攀西地區(我國規劃中的重要礦產基地),在大約6.6×104km2范圍內,發育有體積50×104m3以上的滑坡或滑坡群200餘個,為礦產資源開發造成了嚴重困難。

二、岩溶塌陷

我國岩溶塌陷災害也十分嚴重。據初步調查,全國有岩溶塌陷2840處,塌陷坑約33200個,塌陷總面積為330km2

中國岩溶塌陷廣泛發育在24個省(市、自治區),以桂、湘、黔、粵、冀、贛、滇等省(自治區)最嚴重。從地理分布看,主要分布在長白山—燕山—呂梁山—四川盆地—哀牢山以東區域。該區域內可劃分為兩大岩溶塌陷分布區:秦嶺和淮河以北的北方岩溶塌陷分布區和以南的南方岩溶塌陷分布區。北方區岩溶塌陷主要分布在遼東半島、伏牛山山麓及一些山間盆地。南方區岩溶塌陷主要分布在川東山地、雲貴高原和幕阜山、九嶺山、羅霄山、南嶺及粵北山地。

岩溶塌陷的危害主要是破壞房屋、鐵路、水壩、電站等工程設施和城市、礦山、企業環境。全國發生岩溶塌陷災害的城市近70個,造成嚴重破壞的44個,主要有唐山、武漢、昆明、黃石、九江、水城、杭州、柳州等。受岩溶塌陷嚴重危害的大中型礦山有60多個,主要有湖南恩口煤礦、湖南水口山鉛鋅礦、湖北銅錄山銅礦、廣西泗頂山鉛鋅礦、廣東凡口鉛鋅礦、山東萊蕪鐵礦等。近年全國鐵路沿線發生岩溶塌陷375處,其中危害嚴重的有55處,受害線路60多段,主要分布在貴昆線、湘桂線以及京廣線、沈大線、膠濟線的部分線段。有30多個車站受到危害,主要有黃石、大冶、水城、昆明、泰安、瓦房店、柳州、玉林等。近40年來,因岩溶塌陷顛覆列車3次,中斷行車達2000多小時。

三、地面沉降

(一)我國地面沉降區的分布

據專門勘查和區域地形變測量結果分析,目前我國發生地面沉降的城市大約有70個。其中,累計沉降量達2m以上的有上海、天津、台北、宜蘭、嘉義等5個城市;1~2m的有西安、太原、滄州、蘇州、無錫等5個城市;0.5~1.0m的有北京、保定、嘉興、常州、衡水、阜陽等6個城市。

從區域分布看,地面沉降活動主要發生在我國東部地區,尤其以沿海城市和華北平原等地區最嚴重。在該區域內,發生地面沉降的城市或地區有的孤立存在,有的則密集成群或斷續相連,形成廣闊的地面沉降區(帶)。主要有下列6個區(帶)。

1.下遼河平原的沈陽—營口沉降區。

2.北部黃淮海平原的天津—滄州—衡水—德州—濱州—東營—濰坊沉降區。這是我國沉降范圍最廣,沉降幅度最大的地區。地面沉降與區域地下水位下降在空間和時間上同步發展。中心區主要在渤海海灣西岸的天津市區及其外圍的寧河、安次、南堡、塘沽、靜海、大港、黃驊、滄州一帶;其次是冀中平原的衡水、冀縣、棗強及其外圍地區;再次是魯北平原的德州—濱州—東營—濰坊地區。

3.南部黃淮海平原的徐州—商丘—開封—鄭州地面沉降區。

4.長江三角洲的上海—蘇州—無錫—常州—鎮江—南通地面沉降區。

5.汾渭河谷平原的太原—侯馬—運城—西安地面沉降帶。

6.台灣山地邊緣的宜蘭—台北—台中—雲林—嘉義—屏東地面沉降帶。

(二)地面沉降的主要危害

1.破壞城市設施,妨礙城市建設

主要表現是:造成房屋和橋梁開裂、傾斜或倒塌;道路凹凸不平或開裂;地下管道錯裂失效;碼頭及其它港口設施下沉或被水淹沒;抽水井管上升,設備須不斷更新等。例如:上海市外輪停靠的碼頭,原標高5.2m,1964年下沉到3.0m,高潮時被水淹沒而無法裝卸,耗資900多萬元進行加高後方可使用;西安市排水管道屢遭破壞,每年花費100多萬元進行維修、改建;上海蘇州河原來每天運輸吞吐量(100~120)×104t,60年代以後減少了一半;天津塘沽海門大橋,兩端沉降差達135mm,引橋發生錯裂,使這座跨度為64m的開啟式提升橋不能按原設計提升,影響了海河航運。

表2-1我國部分城市地面沉降災害情況簡表

①抽水指抽取地下水,下同。

地面沉降還導致觀測和測量標志失效,使河流水位、海洋潮位、地形高程失真,給城市規劃和建設造成困難。

2.積水滯洪,水患和潮災加劇

嚴重的地面沉降活動,把一些城市置於洪水和海潮威脅之下,具體表現如下。

(1)滯汛積水地面沉降城市普遍存在比較嚴重的滯汛積水問題,不僅影響城市交通和環境,而且常使地下室和低層建築物在汛期被水侵沒,造成比較嚴重的經濟損失。例如:天津市1977年7月下旬因暴雨積水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達2億元以上;蘇州、無錫、常州三市在1986年和1988年因積水造成的物資損失達100多萬元。

(2)洪水威脅發生地面沉降的城市一般地勢低平,且大多沿河發展。地面沉降活動不僅使城市高程進一步降低,而且攔河堤壩等防洪設施因沉降而發生破壞。因此,一些城市御洪能力不斷下降,出現嚴重的水患威脅。例如天津市海河幹流兩岸防洪堤,自1959年來普遍下沉1~2m,而且一些堤段因不均勻沉降出現許多裂縫,加上河道淤積影響,使海河泄洪能力由原來的1200m3/s降到400m3/s以下。遇到一般較大汛情,全市即處於高度戒備狀態。如1990年汛期,海河泄洪130m3/s已顯困難,如再遇1963年規模的特大洪水,將導致極其嚴重的損失。上海市區在20年代地面一般高程為4~5m,60年代後普遍降到3.5m以下,部分地區只有2m左右。伴隨地面沉降活動,黃浦江、蘇州河水位不斷上升超過警戒水位的現象頻繁發生,並多次出現黃浦江水倒灌,淹沒市區的現象。為了確保城市安全,1956年開始沿江修建防汛牆,此後伴隨地面沉降的發展,先後5次進行改建和加固,投資達4億多元。目前,上海市區共建防汛牆224km,郊區建34km,外灘一帶牆高已達2.3m,預計到2030年,還須再加高到2.7m左右才能防禦黃浦江水。類似情況在其它一些地面沉降城市也普遍存在。

(3)潮災加劇在濱海地區,地面沉降活動使陸地地面高程下降,海平面相對上升,導致海水侵襲和風暴潮災害加劇。如天津塘沽地區,近幾十年來相對海面上升50cm,而地面高程普遍下降到2m以下,局部降到平均海平面以下,最低處(塘沽河濱公園)為-3.3m。與此同時,濱岸防潮堤不但大幅度沉降,且發生局部開裂;許多防潮閘——耳閘、二道閘、海河閘、金鍾閘等下沉0.4~2.6m。在這種情況下,天津沿海災害性風暴潮日趨嚴重,其頻度、強度和造成的損失均達到歷史最高水平。如1985年8月2日和19日發生的風暴潮,使海水越過防潮堤閘湧入陸地,塘沽一些地區水深達1.3~2.0m,大量企業單位被淹,受災居民1萬多戶,直接損失1.3億元。近年來,寧波市沿甬江上溯的潮水也多次越過防潮堤閘,淹沒沿岸碼頭、倉庫、工廠和居民區,造成嚴重損失。上海以及長江三角洲地區風暴潮災害也日益嚴重,不但潮位越來越高,而且高潮頻次也不斷增加,風暴潮造成的損失愈來愈大。1962年8月,7號台風襲擊上海,吳淞口潮位高5.38m,蘇州河口水位4.76m。在猛烈的潮水沖擊下,防汛牆出現46處決口,半個市區進水,南京東路水深0.5m,直接損失達5億元。

四、地裂縫災害

我國地裂縫類型復雜,除伴隨地震、滑坡、凍融以及特殊土的脹縮或濕陷活動產生的地裂縫外,主要是伴隨構造蠕變活動而產生的構造地裂縫。

構造蠕變地裂縫的分布十分廣泛,在華北和長江中下游地區尤其發育。在該區域中,地裂縫主要集中在汾渭盆地、太行山東麓平原、大別山東北麓平原地區,形成了三個規模巨大的地裂縫密集帶。此外,在豫東、蘇北以及魯中南等地區,還有一些規模較小的地裂縫發育帶(區)。

(一)汾渭盆地地裂縫帶

自六盤山南麓的寶雞,沿渭河向東經西安到風陵渡轉向NE方向,沿汾河經臨汾、太原到大同,發育有一個寬近100km、長近1000km的地裂縫帶。該帶沿汾渭盆地邊緣斷裂帶內側的第四紀沉積區延伸。各地區地裂縫的成因、活動方式等具有基本一致的特徵。自60年代後期開始出現災害性地裂縫,70年代中期以來活動加劇,使西安、大同、寶雞以及周至、臨潼、渭南、華縣、蒲城、韓城、萬榮、運城、絳縣、臨汾、洪洞、祁縣、太谷、榆次等近50個市、縣出現較嚴重的地裂縫災害。

該地裂縫帶自南向北可大致分為四個段落。

1.渭河盆地地裂縫

該區地裂縫分布在渭河兩岸地區,以西安市地裂縫規模最大,危害最嚴重。此外,千陽、寶雞、周至、武功、興平、禮泉、三原、臨潼、長安、渭南、蒲城、華縣、華陰、大荔等20個縣、市也發生不同規模的地裂縫。這些地裂縫給當地人民生活和工程建築以及土地資源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危害。如地處華山北麓的藍田、華縣、華陰,自1971年以來出現多處地裂縫,至今仍在發展。在華山半導體廠內,有兩個以近EW向為主體,兼有SN向和NE向的地裂縫帶。其長度分別為200m和250m;寬度分別為70m和100m,使剛剛建成投產和一些正在施工的車間、倉庫等主要建築物開裂,局部發生下沉達14.6cm,雖經多次加固處理,但始終不能擺脫地裂縫危害。在華山汽修廠亦有兩條近EW走向的地裂縫帶。其總寬200~300m,長約500m。在其影響范圍內的5幢家屬樓和其它建築設施,相繼發生大面積裂縫和變形,鐵路路基也下陷變形;雖然每年耗費大量資金加固,但裂縫持續發展,防治效果不佳。陝西化肥廠於1972年建成,尚未投產,廠房即發生裂陷,下沉量達20~50cm,多次加固修理,仍未取得安全效果。

2.運城盆地和臨汾盆地地裂縫

地裂縫分布在涑水河和汾河兩岸的運城、夏縣、合陽、韓城、萬榮、聞喜、絳縣、侯馬、翼城、襄汾、臨汾、洪洞等約20個縣、市。這些地裂縫主要延伸方向為NEE、SN、NE、NW四組,單條長度為幾十米到100m以上,寬度一般為0.4~0.2m,可見深度為0.2~0.3m。多條地裂縫常常組合成帶,有時沿一個主導方向呈線狀或串珠狀延伸,構成長達幾公里,甚至幾十公里的地裂縫密集帶;有時不同方向的地裂縫相互交叉,構成密集的地裂縫集中區。分布在工廠、村落、田野中的地裂縫,對房屋建築和土地資源造成危害。例如1983年7月28日傍晚和29日早晨萬榮縣兩次暴雨後,該縣薛店村在29日9時30分地面開裂。地裂縫長1.5km;一般寬為1~2m,最寬達5.2m;一般深1.5~3.0m,最深達12m。大量積水順縫一泄而光。裂縫所經之處,房屋開裂或倒塌,受損房屋300間(受害居民67戶)。村內一口深223m、造價6萬余元的機井也因而塌毀。1984年6月,絳縣電廠地裂。地裂縫長50m,寬40cm。家屬宿舍也隨之開裂。運城東北的半坡鄉,一條NE向延伸的地裂縫(長約9km,寬0.3~1.0m),造成數十間民房開裂,田地成為破碎的溝地。

3.太原盆地地裂縫

地裂縫主要發生在太原市南部的榆次縣、太谷縣、祁縣等地。榆次縣北部王湖至聶村一帶,1982年出現4條近SN向的地裂縫,組成長約500m,寬約15m的地裂縫帶,裂縫深2.5~3.0m,最深12m。處於地裂縫發育帶內的省儲備局倉庫、地區變電所和部隊等單位的辦公樓、食堂、家屬宿舍等建築物出現大量裂縫,成為危房或者廢棄。

4.大同盆地地裂縫

地裂縫主要發生在大同市,以市區西南邊緣的大同機床廠一帶最嚴重。地裂縫始見於1977年,發生在劇場街9號樓附近,長200m,使9號樓出現裂縫。80年代以後,地裂縫迅速發展,1986年延伸到1000m,1988年和1989年進一步發展到5000m,至今仍在活動。地裂縫走向NE57°,寬1~6cm。其南盤相對下滑,垂直相對位移2~5cm,最大18cm。地裂縫破壞帶寬5~20m,所經之處,房屋牆體和過梁開裂,門窗變形,管道錯動。機車廠8幢居民樓和食堂、學校等公用設施嚴重受損,受災建築面積29141m2,危害居民290戶。除市區外,在北部天鎮縣的滹沱店、孫家店、顧家灣、宣家塔和陽高縣的羅文皂以及大同市東南官道村等地,在1982~1984年前後亦發生不同規模的地裂縫,民房和田地受到破壞。

(二)太行山東麓傾斜平原地裂縫帶

該地裂縫帶始於1966年。該年3月在邯鄲市電台和國棉一廠首先發生地裂縫活動。此後,不但在該市迅速發展,而且河北平原和豫北平原的許多地區相繼發生日益嚴重的地裂縫活動,很快形成一個沿太行山東側和東南側傾斜平原延伸的地裂縫分布帶。其北起保定,向南經石家莊、邢台、邯鄲進入豫北的安陽、新鄉、鄭州一帶以後,向西延伸,經洛陽達三門峽一帶,與渭河盆地和運城盆地的地裂縫帶相連,全長約800km。共有50多個縣市發現400多處地裂縫。其中,河北省有39個縣市、200多處,主要有易縣、容城、淶水、保定、定縣、博野、正定、藁城、束鹿、寧晉、新河、柏鄉、臨城、無極、南宮、邢台、南和、永年、邯鄲、肥鄉、廣平、雞澤、大名等;河南省約15個市縣、100多處,主要有南樂、清豐、湯陰、浚縣、輝縣、獲嘉、新安、澠池、三門峽、陝縣、靈寶等。

分布在城鎮和企業、礦山的地裂縫,對房屋和其它工程造成了嚴重危害。河北省邯鄲市1963年發生地裂縫活動。1966年以後地裂縫迅速發展,在國棉一廠、電台、汽車修配廠及前郝村等地形成三條地裂縫。裂縫單條長度為185~700m,組合長度3~8km。地裂縫損壞樓房7處,平房數十間,錯斷管道2處,破壞圍牆10堵,直接經濟損失數百萬元。發生在農村的大量地裂縫,除破壞民房、道路外,還對耕地和水利設施造成了不同程度的破壞。

(三)大別山北麓地裂縫帶

1974年在大別山北麓的山前傾斜平原地區出現了大量地裂縫,主要分布在豫東南的固始、商城、淮濱、潢川、息縣和皖西南的霍丘、穎上、壽縣、六安、金寨、阜南等11個縣市,其范圍南北寬近100km,東西長約150km,可大致分為三個近EW向延伸的地裂縫密集帶:北帶從息縣夏庄經淮濱縣城、固始三河、霍丘周集至壽縣;中帶從潢川隆古、城關、桃林,經固始分水,至霍丘河口、列李集;南帶從潢川仁和,經商城、金寨北部和固始、霍丘、往東延至六發縣境內。每帶寬15~20km,帶內地裂縫密集,帶間地裂縫比較稀少。單個地裂縫規模不等,長度一般在10~300m以上,寬10~50cm,個別達1m左右,深一般3~5m。

1976年唐山地震前後,大別山北麓地裂縫活動加劇,其范圍幾乎擴展到整個淮河流域和長江、黃河中下游地區。據不完全統計,在豫、皖、蘇、魯四個省中有152個縣市出現了地裂縫,形成三個規模較大的地裂縫分布帶:一是從大別山北麓的信陽、六安向東到南通、如東的EW向地裂縫分布帶,其地裂縫除在潢川至壽縣一帶進一步發展外,在東部的馬鞍山至如東一帶也出現不少地裂縫;二是周口—阜陽—壽縣和商丘—永城—蚌埠兩個相近平行延伸的NW向地裂縫分布帶;三是沂水—郯成—宿遷NNE向地裂縫分布帶。

(四)其它地區的構造蠕變地裂縫

除上述三個大規模地裂縫帶外,在其它地區還有一些零星的地裂縫或小規模地裂縫帶。它們亦主要分布在華北的晉、冀、魯、豫地區。如1988年在豫東平原上蔡縣黃埠鄉和太康縣朱口鄉發生的地裂縫活動,造成黃埠鄉尚庄、杜庄等5個自然村,朱口鄉的窪陳、二甲張等12個自然村的許多民房的牆體、門窗開裂0.5~6cm,當地群眾驚恐不安。山東省淄博市南定玻璃廠和傅家、大徐家等地,自1985年以來,地裂縫活動持續發展,在玻璃廠廠區內形成一條近南北向延伸達300m以上的地裂縫,使主車間和其它一些工廠建築、地面和牆體出現無數條2~30cm寬裂縫,工廠被迫搬遷;在傅家和大徐家,除上百戶民房嚴重開裂外,田野、耕地之中亦出現多條延伸數百米的地裂縫。1989年,淄博市旦村水庫的偏壩和附近地面亦發生開裂,使水庫安全受到威脅。

五、海水入侵

海水入侵是由於濱海地區地下水動力條件發生嚴重變化,造成海水或高礦化鹹水向大陸淡水含水層發生的入侵現象。海水入侵主要發生在城鎮、礦山地區,通常是由於強烈開采或疏乾地下水,使地下水水位持續大幅度下降形成的。其主要危害是破壞地下水水源,進而影響人民生活和工農業生產。

我國濱海地區發生明顯海水入侵的地區主要有遼寧大連、河北秦皇島、萊州灣和膠州灣沿岸、廣西北海市等地。全國累計海水入侵面積在1000km2左右,最大入侵距離超過10km,最大入侵速率超過400m/a。

大連市海水入侵發生在1976年以後;到80年代末,海水入侵地區有12處,以大連泡、金縣、南關鎮、甘井子、營城子最嚴重,其次為革鎮堡、大魏家、金紡、後鹽村、周水子、牧城驛、龍眼井。入侵的累計面積為230km2,氯離子含量300~1000mg/L,最高超過7000mg/L。這些地區的地下水水源地遭到嚴重破壞,加劇了大連市水資源供需矛盾。

秦皇島海水入侵發生在北戴河海濱區的棗園水源地,入侵面積24km2,氯離子含量500mg/L以上,水源地瀕臨報廢。

山東省萊州灣、膠州灣沿海地區,是近年海水入侵災害最嚴重的地區。截至1991年4月,累計海水入侵面積為431.2km2,地下鹹水擴侵面積為299.5km2,累計730.7km2。主要發生在萊州市、龍口市、煙台市,其次為青島市、膠州市、招遠縣,再次為蓬萊縣、長島縣、牟平縣、海陽縣、膠南市等地。海水入侵活動使地下水資源遭受嚴重破壞,造成災害區44.5萬人無淡水使用。災害區人民由於飲用劣質鹹水,使身體受到嚴重危害,甲狀腺腫、氟骨症、氟斑牙等地方病患者劇增,達40餘萬人。海水入侵還造成了土地資源嚴重退化,鹽漬化發展,農業生產不斷下降,糧食累計減產(30~45)×108kg。

其它地區還有一些小規模的海水入侵活動,雖然目前危害尚不嚴重,但存在不同程度的進一步發展的趨勢。

六、膨脹土的脹縮災害

膨脹土是一種脹縮能力極大的粘性土,對工程建築具有很大的破壞性。它使房屋等建築地基發生變形,進一步引起房屋沉陷開裂;對鐵路、公路以及水利工程的危害也十分嚴重,導致路基變形,鐵軌移動,大壩開裂等,破壞了運輸安全和水利工程的正常運行。

我國膨脹土分布廣泛,主要發育在雲南、貴州、四川、廣西、湖南、湖北、江蘇、安徽、山東、河南、河北、山西、陝西等21個省(自治區)的205個縣(市),其中以雲南、廣西、河北等地區尤為發育。如湖北省鄖縣縣城,因丹江口水庫蓄水而遷建,新城址膨脹土十分發育,嚴重受害房屋25.9×104m2,佔全部房屋建築的70%;其中,倒塌和被迫折毀房屋近10000m2。因破壞嚴重,縣城被迫再次易地重建,造成直接經濟損失2000多萬元。類似災害在湖北宜昌、貴陽、枝江、應城、孝感、雲夢、新洲和廣東省的廣花盆地、東莞盆地、雷洲半島,河南的平頂山市、南陽市,山西省泌水盆地,廣西南寧,安徽合肥、泗縣、蚌埠,雲南蒙自、雞街,四川成都,山東臨沂、泗水,河北邯鄲等地也有發生。

⑥  當今地質災害研究的重點與發展趨勢

近十年來,地質災害問題日益受到國際社會的廣泛關注和高度重視。聯合國已將地質災害納入了「國際減災十年計劃」,並成立了國際滑坡研究組等專門組織,實施了「全球滑坡災害編圖計劃」。與此呼應,還提出了一些洲際或大區域的地質災害編圖計劃。如由日本地調局組織的「東亞自然災害編圖計劃」。國際地科聯地質環境委員會目前則正在組織編制區域性和全球性地質災害目錄清單,尤其是影響城市地區的地質災害目錄清單,目的旨在幫助和指導主要由一些國際組織如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等管理的地質災害防治和減輕方面的特別援助項目計劃。一些發達國家如美、英、日等早在70年代便開始了全國性的地質災害調查與評價,其它一些國家如加拿大、澳大利亞、巴西、俄羅斯、義大利、西班牙、葡萄牙等,從80年代後期始,也分別開展了全國性或區域性的地質調查評價和研究工作。目前我國正在實施新一輪國土資源大調查工作,「地質災害預警工程」是其中的一項重要內容。從國內外地質災害研究和工作部署來看,總體呈現以下趨勢:①建立地質災害資料庫及災害風險填圖;②地質災害實時監控與定量評價及其災害預警系統研究;③注重群發或誘發的災害系統研究;④建立地質災害快速反映部隊;⑤工作部署重點包括快速發展地區、城市走廊帶、工程和交通走廊的地質災害主題填圖及其監測研究計劃。

⑦ 中國主要有哪些地質災害

地質災害是指由於自然和人為的作用,使生態環境遭到破壞的災害性事件。

在我國,主要版的地質災害包括地權震、崩塌、滑坡、泥石流、水土流失、地面塌陷、地裂縫、土地沙漠化、火山爆發等,其中除了地震、火山爆發、龍卷風、台風等災害外,其他大多數地質現象都是由人為因素引發的。

其中,崩塌、水土流失及火山爆發是主要地質災害。

據統計,我國因地質災害,不包括地震所造成的經濟損失約占各種自然災害的1/5至1/4。因此,減少或制止破壞生態環境的行為,及時採取防範和治理措施,是減少損失的主要途徑。

⑧ 上篇 全國地質災害及應對總體情況

1 地質災害基本情況

2011 年全國共發生地質災害 15664 起,其中滑坡 11490 起、崩塌 2319 起、泥石流 1380 起、地面塌陷 360 起、地裂縫 86 起、地面沉降 29 起; 造成人員傷亡的地質災害119 起,277 人死亡失蹤、138 人受傷; 直接經濟損失 40. 1 億元。本篇為全國地質災害通報編寫工作內容,所用數據來源於 2011 年各省 (區、市)國土資源廳(局)地質災害月報,涉及數據均未包含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和台灣省。

2011 年地質災害發生在我國 27 個省 (區、市)境內,主要集中分布在我國的中西部、西南局部、華南局部、華東部分地區。行政區劃上是陝西南部和中南部,四川東部和中東部,湖南北部,浙江、江西和湖北西部等局部地區 (圖 1)。上海、天津、寧夏和海南 4 省 (區、市)沒有發生突發性地質災害。發生數量居於前三位的依次是湖南、四川和陝西 (圖 2); 因災死亡失蹤人數居於前三位的依次是陝西、四川和廣西 (圖 3); 因災直接經濟損失居於前三位的依次是四川、甘肅和雲南(圖 4)。

2 地質災害特點

與常年相比,災害發生數量偏少、死亡失蹤人數最低; 災害點多面廣,但局部地區受災嚴重; 全年都有災害發生,但 6 月和 9 月最嚴重; 強降雨引發的地質災害多,災情嚴重。

2. 1 災害數量較常年偏少,死亡失蹤人數最低

與 2005 年以來近 7 年相比,2011 年災害發生數量低,僅高於 2009 年; 造成的死亡失蹤人數最低; 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為第三高,低於 2010 年和 2006 年。死亡失蹤 10 人以上的重大災害事件僅發生 3 起,是近 7 年來最少的年份之一。總的原因是 2011 年全國降水偏少,尤其是地質災害多發頻發的南方地區降水偏少尤為明顯,引發的地質災害相對較少。另外,防災減災行動也發揮了一定的作用。直接經濟損失相對較高的主要原因是,9 月出現秋季異常強降雨在四川巴中等地區引發大量大規模滑坡,造成嚴重財產損失。

2. 2 災害點多面廣,陝西、四川等局部地區受災嚴重

2011 年地質災害廣泛分布在我國的 27 個省 (區、市),發生數量 1. 5 萬多起,災害點多面廣。但受災地區不均勻,人員傷亡主要集中在陝西南部和中南部、四川東部和中東部、廣西東北部和湖北西部等局部地區。經濟損失主要集中在四川、甘肅、雲南、湖南、陝西、湖北、貴州和遼寧。

2. 3 全年都有災害發生,6 月和 9 月最為嚴重

1 ~ 5 月災情較輕,6 月因旱澇急轉而出現地質災害由輕變重的急轉。1 ~ 5 月全國許多地區乾旱少雨,地質災害發生少、災害輕,但 6 月長江中下游地區旱澇急轉。據氣象部門信息,6 月我國東南地區先後出現 5 次 (3 ~7 日,9 ~11 日,13 ~16 日,17 ~ 19 日,22 ~ 24 日)強降雨過程。月降水量普遍為 200 ~ 400mm,安徽南部、江西北部、湖北東南部、浙江西北部等地達 400 ~700mm,局部超過 800mm。在湖南、湖北、福建、江西、安徽、浙江引發大量滑坡、崩塌、泥石流災害。尤其是湖南,發生地質災害 8727 起,致使6 月全國地質災害災情突然加重。

年內相比,9 月地質災害最嚴重,為歷年罕見。多年來,6 ~ 8 月是地質災害發生數量最多、災情最嚴重的月份。但 2011 年 9 月卻是地質災害最為嚴重的月份,造成的死亡失蹤人數和直接經濟損失高於 1 ~ 8 月的任何一個月份。此種情況歷年罕見。主要原因是2011 年1 ~8 月我國很多地區,尤其是南方地區降水偏少,而9 月我國華西北部、西南東部等地區遭遇強度大、持續時間長的秋季強降雨天氣。在陝西南部和中南部以及四川東部等地質災害易發區引發大量滑坡、崩塌、泥石流災害,造成嚴重人員傷亡和直接經濟損失。其中,陝西發生地質災害 537 起,死亡失蹤47 人,直接經濟損失 1. 1 億元; 四川發生地質災害 1213 起,死亡失蹤 24 人,直接經濟損失 11. 8 億元。

2. 4 強降雨引發的地質災害多,災情嚴重

全國 15664 起地質災害中,自然因素引發的有 13902 起,占總數的 89%; 人為因素引發的有 1762 起,占總數的 11%。強降雨是引發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質災害並導致人員傷亡和直接經濟損失嚴重的主要原因。如 6 月和 9 月的災情之所以如此嚴重,主要是強降雨引起的。

3 應急避險情況

國土資源部門不斷加強地質災害防治工作,進一步推進了地質災害預警預報服務,增強專業技術力量,擴大了群測群防隊伍體系的建設,加大了對防災避險科普知識的宣傳及普及,使得廣大幹部群眾防災避險意識逐步提高,地質災害防治水平得到了提升。2011 年全國共成功應急避險地質災害 403 起,避免人員傷亡 34456 人,避免直接經濟損失7. 2 億元。

4 應對工作總結評估

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突發地質災害應對工作,2011 年 6 月 14 日印發了 《國務院關於加強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決定》 (國發 〔2011〕20 號,以下簡稱 《決定》),明確了今後一段時期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指導思想、原則、主要任務和保障措施。9 月7 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 《貫徹落實國務院關於加強地質災害防治工作決定重點工作分工方案》,進一步明確了各地和有關部門的職責任務,地質災害防治成為維護社會公共安全、保障經濟協調持續發展的一項全局性工作。在黨中央國務院的正確領導下,以貫徹落實 《決定》為重點,地方各級黨委政府狠抓落實、相關部門密切合作、國土資源部門指導有力,特別是在專業隊伍、專家和群測群防監測員守護生命、守護家園的辛勤努力下,全國突發地質災害應對工作取得顯著成績。

4. 1 各級黨委政府狠抓落實、相關部門配合密切

已有20 多個省 (區、市)明確地質災害應急管理機構和應急技術指導機構,223 個市及近 1000 個縣加強機構建設,部分省 (區、市)已將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納入領導幹部年度考核內容。地質災害防治經費投入逐步加大,其中四川、雲南、陝西、重慶、廣西、山西等投入力度較大。重慶、廣西、貴州、江蘇等地部署開展人口密集區的調查,廣東提出開展全省山區重點縣詳細調查和威脅 100 人以上及飲用水源地等重大隱患點的詳細勘查。2011 年全國共組織開展不同規模地質災害演練 2600 次,參加人數達100 多萬人,應急演練對本年因災死亡失蹤人員減少發揮了重要作用。四川在汛期培訓群眾200 多萬人。浙江組織專家深入基層開展 「送一套書、貼一幅畫、放一部片、講一堂課」的地質災害防治 「四個一」活動,對 10000 多名群測群防監測員開展培訓。國務院各相關部門按照職責分工,密切配合,加大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力度。經中編辦批復,國土資源部地質環境司、中國地質環境監測院分別加掛了地質災害應急管理辦公室和地質災害應急技術指導中心,配備專門管理幹部和技術人員。

4. 2 國土資源部門指導有效

2011 年 2 月召開年度地質災害防治趨勢預測會商會,分析形勢,判斷趨勢,確定防範重點。3 月下發通知,提出工作總體要求。4 月召開全國汛期防治工作視頻會議,進行全面動員和部署。7 月根據防災總體情況,召開緊急視頻會議,進行再動員、再部署、再落實等。國土資源部全年發出防災通知 30 余次。在汛期防災關鍵時期,國土資源部與中國氣象局進一步推進地質災害預警預報服務工作,製作預警產品 153 份,通過中央電視台、中央人民廣播電台、國土資源部門戶網站發布,新增國土資源手機報、微博空間等手段,向社會公眾及時發布信息。部領導親自帶隊赴汶川、三峽庫區、西南山區、西北黃土地區指導檢查地質災害防治工作,7 大區片地質災害防治專家長期駐守 18 個重點省份開展巡迴檢查。各省國土資源部門共組織開展督促檢查 405 次,組織專業技術人員 3. 8 萬人指導各地開展地質災害隱患排查巡查復查工作。針對突發地質災害,各級國土資源部門及時派出現場專家組,協助地方政府和有關部門開展地質災害應急處置和搶險救災工作,全年沒有出現次生地質災害造成人員傷亡事件。

4. 3 群專結合提升應對能力

充分發揮群測群防監測員作用,全面提升突發地質災害應對能力。目前,全國「十有縣」總數達到 1337 個,覆蓋 95%以上的地質災害高、中易發區。

群眾防災減災意識普遍提高,通過廣泛宣傳培訓,地質災害防治知識深入人心,進入千家萬戶,幹部群眾防災減災意識得到提高。全國群測群防監測員已從前幾年的10 萬名增加到35 萬名,他們在汛期看守著20 萬處隱患點,不畏艱險、不分晝夜、用心監測、成功預報,在最困難、最危險的環境中執行著最崇高的生命任務。

充分發揮專業隊伍、專家作用,地質災害防治科技水平得到一定提高。開始系統加強各級地質環境監測與地質災害應急技術機構的建設,建立健全全國地質災害專業監測預警網路,開展專業應急防治能力建設。專業技術力量不斷加強,全國共有地質災害應急專家 2500 人分布在各省 (區、市)指導防治工作,3520 家地質災害防治資質機構共計 10 多萬人承擔著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及勘查、設計、施工、監理等工作。依託專業防治機構開展防治技術研究,包括地震擾動重大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防範與生態修復、重大地質災害監測預警及應急救災關鍵技術研究等一批科研項目的開展,為地質災害防災減災發揮了重要的科技支撐作用。

總之,2011 年是著力貫徹落實 《國務院關於加強地質災害防治工作決定》的一年,是堅決執行中央領導同志批示的一年,也是成效顯著、能力建設顯著進步的一年。

⑨ 年全國地質災害通報

一、災情概況

2010年全國共發生地質災害30670起,其中滑坡22329起、崩塌5575起、泥石流1988起、地面塌陷499起、地裂縫238起、地面沉降41起(圖1);造成人員傷亡的地質災害382起,2246人死亡、669人失蹤、534人受傷;直接經濟損失63.9億元。與去年同期相比,發生數量、造成的死亡和失蹤人數以及直接經濟損失均有較大幅度增加(表1)。

圖1 2010年全國地質災害類型構成

表1 2010年與2009年全國地質災害基本情況對比表

二、區域分布

2010年地質災害發生在我國28個省(區、市)境內。以華東、中南、西南以及西北的部分地區最為集中(圖2,圖3)。發生數量居於前三位的依次是江西、湖南和福建;因災死亡、失蹤人數居於前三位的依次是甘肅、陝西和雲南;因災直接經濟損失居於前三位的依次是陝西、四川和吉林。

圖2 2010年全國地質災害分布圖

三、重大地質災害

(一)特大型、大型地質災害

2010年,因災死亡30人以上或者直接經濟損失1000萬元以上的特大型地質災害有34起;因災死亡10人以上30人以下或者直接經濟損失500萬元以上1000萬元以下的大型地質災害有60起。其中死亡、失蹤10人以上的19起(表2)。

圖3 2010年全國地質災害造成的死亡人數、直接經濟損失分布圖

表2 2010年全國死亡、失蹤10人以上的重大地質災害事件表

續表

(二)造成特大人員傷亡的地質災害實例

實例1貴州省關嶺縣崗烏鎮滑坡

2010年6月28日14時左右,受持續強降雨影響,貴州省關嶺縣崗烏鎮大寨村發生特大山體滑坡,導致大寨村遭受滅頂之災,42人死亡、57人失蹤。

國土資源部地質災害應急專家組現場勘察後認為,關嶺縣崗烏鎮滑坡是一起罕見的特大滑坡災害,呈現高速遠程滑動特徵,下滑的岩土體前行約500米後,與崗烏鎮大寨村永窩組所處的一個小山坡發生劇烈撞擊,偏轉90度後轉化為碎屑流呈直角形高速下滑,並鏟動了大寨村大寨組一帶的表層堆積體,最終形成了這起罕見的特大滑坡災害(照片1)。

這起特大地質災害的形成,主要有以下四個方面的原因:

一是當地地質結構比較特殊,山頂是比較堅硬的灰岩、白雲岩,灰岩和白雲岩雖然比較堅硬,但透水性好,容易形成溶洞;山體下部地勢比較平緩,地層岩性為易形成富水帶的泥岩和砂岩,這種「上硬下軟」的地質結構,不僅容易形成滑坡,也容易形成崩塌等地質災害。

二是這次災害發生前,當地經歷了罕見的強降雨,僅6月27日和28日兩天,降雨量就達310毫米,其中27日晚8時至28日11時的15個小時,降雨量就高達237毫米,超過此前當地的歷史氣象記錄。

三是當地地形特殊,發生滑坡的山體為上陡下緩的「靴狀地形」,地形相對高差達400米至500米,因此滑坡體下滑後沖力巨大,轉化成碎屑流,而且土石碎屑向下流動距離長達1.5千米。

四是2009年貴州省遭遇歷史上罕見的夏秋冬春四季連旱,因旱情嚴重,地表形成許多裂縫,強降雨更容易快速滲入山體下部的泥岩和砂岩中。

照片1 貴州省關嶺縣崗烏鎮滑坡

實例2甘肅省舟曲縣特大山洪泥石流災害

2010年8月8日0時12分,甘肅省舟曲縣城區及上游村莊遭受特大山洪泥石流災害(照片2),造成1501人死亡、264人失蹤。

2010年8月7日23~24時,舟曲縣城北部山區三眼峪、羅家峪流域突降暴雨,1小時降水量達96.77毫米,半小時瞬時降水量達77.3毫米。短時超強暴雨在三眼峪、羅家峪兩個流域分別匯聚成巨大山洪,沿著狹窄的山谷快速向下游沖擊,沿途攜帶、鏟刮和推移溝內堆積的大量土石,沖出山口後形成特大規模山洪泥石流。在向2千米外的白龍江奔流過程中,造成月圓村和椿場村幾乎全部被毀滅,三眼峪村和羅家峪村部分被毀,數千畝良田被掩埋。山洪泥石流沖入舟曲縣城區和白龍江後,造成二十多棟樓房損毀,河道被淤填長度約1千米,江面水位壅高、回水使舟曲縣城部分被淹,縣城交通、電力和通訊中斷。人員傷亡和經濟損失嚴重。

照片2 甘肅省舟曲縣特大山洪泥石流災害

據專家測算,舟曲縣城北的三眼峪、羅家峪兩溝山洪泥石流共沖出固體堆積物合計181萬立方米。其中,三眼峪溝沖出固體堆積物150萬立方米(岸上堆積約100萬立方米,沖入白龍江約50萬立方米),羅家峪溝沖出固體堆積物31萬立方米(岸上堆積約21萬立方米,沖入白龍江約10萬立方米)。

實例3雲南省貢山縣普拉底鄉東月谷村泥石流

2010年8月18日1點左右,雲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貢山獨龍族怒族自治縣普拉底鄉東月谷村東月谷河谷發生特大泥石流災害,造成37人死亡、55人失蹤、39人受傷,直接經濟損失1.4億元。

圖4 雲南省貢山縣普拉底鄉東月谷村泥石流航拍圖

發源於碧羅雪山的怒江支流新月河谷長約14千米,流域面積46平方千米,流域內地質構造復雜,山高谷深。在河流中上游發生的局部強降雨是誘發此次泥石流的主要原因。此次溝谷泥石流災害表現出地形落差大、流動速度快、堆積物體積大的特點。泥石流堆積物達60萬立方米,單個最大塊石約641噸。泥石流發生後,曾一度將怒江阻斷2小時,涌浪波及對岸的新月谷村(圖4)。

實例4雲南省保山市隆陽區瓦馬鄉河東村滑坡

2010年9月1日22時20分,雲南省保山市隆陽區瓦馬鄉河東村大石房小組突發一起滑坡災害,造成29人死亡、19人失蹤、8人受傷(照片3)。

照片3 雲南省保山市隆陽區瓦馬鄉河東村滑坡

國土資源部地質災害應急專家組現場調查結論認為,保山市隆陽區瓦馬鄉河東村大石房小組滑坡體長約300米、平均寬度約35米、平均厚度5米,體積約5萬立方米。滑坡後緣高程約1535米,前緣高程為1410米,相對高差約125米。經初步分析,造成此次災害的主要原因,一是滑坡體所在斜坡相對高差大、坡度陡,表層崩坡積物和殘坡積物結構鬆散;二是該地區先旱後澇,大旱急雨成為引發滑坡災害的直接原因;三是該處地形屬於局部匯水沖溝,加劇了快速滲流作用;四是鄉村公路從滑坡後緣穿過,邊坡為鈣化膠結體,地表觀察處於穩定狀態,難以發現坡體內部因降雨入滲發生的土體強度變化。

實例5廣東省高州市、信宜市交界地區群發地質災害

2010年9月21日0~10時,受台風「凡亞比」帶來的局地強降雨影響,廣東省高州市和信宜市交界地區的馬貴、古丁、大坡、深鎮、平塘5鎮共引發群發性崩塌、滑坡和泥石流地質災害109起(照片4),共造成21人死亡、12人失蹤,5人受傷。

高州市馬貴、古丁、深鎮、大坡鎮和信宜市平塘鎮屬中、低山地形地貌,海拔標高250~1700米,人群普遍居住在250~500米高度地段。區內地質構造較為簡單,地層岩性以元古宇混合岩為主,占據全區域面積的90%以上。山體邊坡陡,地形高差較大,土層厚度小,土質黏結度較差,多數村莊後山有多級不規則狀台階(種植果樹或梯田等),岩性為混合岩風化形成坡、殘積黏性土、砂質黏性土,雖然區內斷裂構造並不發育,但土體下的基岩存在三組不同方向和不同角度的節理、裂隙結構面,無論山體的臨空面處於哪一方向,其易滑結構面均有一組為順向坡,在強降雨等因素誘發下極易發生崩塌、滑坡。本次山體崩塌、滑坡災害主要發生在這一土岩交界面上,分布高度為300~500米,厚度約1米。

上述五鎮所在地區於2010年9月21日凌晨開始強降雨,至上午10時,馬貴鎮累計降雨達651.1毫米,超過當地歷史記錄。降雨強度從9月21日0時的2.4毫米/小時到9時達到105.5毫米/小時。據調查,地質災害基本上在21日的9時前後大規模發生。

照片4 高州市馬貴鎮六塘村瓦屋自然村山體滑坡,將2層樓房摧毀,掩埋1人

四、地質災害特點

(一)多年相比,災情最重、重大災害事件最多

與2001年以來多年同期相比,2010年地質災害發生數量排第三位,低於2002年(48653起)和2006年(102804起);因災造成死亡、失蹤人數為最多,達2915人(2001~2009年平均值為755人);因災造成直接經濟損失也最多,達63.9億元(2001~2009年平均值為35.9億元)。2010年全國共發生大型、特大型地質災害94起,為近10年來最多的一年。

(二)西北、西南地區人員傷亡突出

甘肅、陝西、雲南、四川和貴州等省發生大型、特大型地質災害數量多,達45起,人員傷亡嚴重。五省死亡、失蹤人數共計2492人,佔全國總數的85%。甘肅、陝西、雲南、四川和貴州各省死亡、失蹤人數分別為1801人、270人、190人、121人和110人。如甘肅省舟曲縣泥石流造成1765人死亡、失蹤,貴州省關嶺縣滑坡造成99人死亡、失蹤,雲南省貢山縣普拉底鄉泥石流造成92人死亡、失蹤,陝西省子洲縣崩塌造成27人死亡,四川省康定縣滑坡造成23人死亡等。

(三)強降雨引發的地質災害多,災情嚴重

全國30670起地質災害中,自然因素引發的有29285起,約占總數的95%;人為因素引發的有1385起,約占總數的5%。強降雨是引發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質災害並導致人員傷亡和直接經濟損失嚴重的主要原因,如6月份福建省因持續強降雨共引發地質災害4029起,造成36人死亡、41人失蹤、23人受傷,直接經濟損失3.5億元;7月份2次強降雨在陝西省引發地質災害712起,造成88人死亡、138人失蹤,直接經濟損失4.6億元;8月8日甘肅省舟曲縣城因溝谷上游局地強降雨引發泥石流造成1501人死亡、264人失蹤;8月18日雲南省貢山縣普拉底鄉局地強降雨引發泥石流造成37人死亡、55人失蹤、39人受傷,直接經濟損失1.4億元。

五、成功避讓情況

隨著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深入開展,地質災害氣象預警預報的不斷推廣,防災避險科普知識的宣傳普及、群測群防「十有縣」建設和鄉鎮國土所的評估、巡查、宣傳、預案和人員「五到位」建設,廣大幹部群眾的防災避險意識逐步提高。2010年,全國共成功避讓各類地質災害1166起,避免人員傷亡95776人,避免直接經濟損失9.3億元,為歷年來最多。

註:本通報所用數據來源於2010年各省(區、市)地質災害月報,涉及數據均未包含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和台灣省。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