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現代文學史第一篇長篇小說地質名詞
⑴ 中國現代文學史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30小題,每小題1分,共30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後的括弧內。錯選、多選或未選均無分。
1.魯迅小說中,「親手造了獨頭繭,將自己裹在裡面」的人物是()
A.夏瑜
B.呂緯甫
C.魏連殳
D.涓生 2.被稱為新感覺派「聖手」的小說作家是()
A.劉吶鷗
B.穆時英
C.施蟄存
D.戴望舒 3.田漢描寫海外赤子報國激情的話劇是()
A.《麗人行》
B.《回春之曲》
C.《梅雨》
D.《盧溝橋》 4.現代文學史上最早表現女大學生生活的小說是()
A.《海濱故人》
B.《斯人獨憔悴》
C.《南遷》
D.《趙子曰》 5.以下劇作家中,以世態諷刺劇在初期劇壇上獨樹一幟的戲劇家是()
A.陳大悲
B.歐陽予倩
C.丁西林
D.洪深 6.倡導無產階級革命文學的社團主要是()
A.後期創造社和後期新月社
B.後期新月社和狂飈社
C.狂飈社和太陽社
D.太陽社和後期創造社 7.「第三種人」的代表人物是()
A.梁實秋
B.胡秋原
C.蘇汶
D.潘公展 8.被魯迅稱為「中國最為傑出的抒情詩人」的詩人是()
A.郭沫若
B.徐志摩
C.聞一多
D.馮至 9.巴金1940-1945年間創作的《火》之一、二、三又被合稱為()
A.《愛情三部曲》
B.《激流三部曲》
C.《漂流三部曲》
D.《抗戰三部曲》 10.三十年代提倡幽默、閑適、性靈小品的主要是()
A.新月派
B.京派
C.論語派
D.「自由人」 11.老舍唯一的一部愛情小說是()
A.《離婚》
B.《我這一輩子》
C.《月牙兒》
D.《微神》 12.愛姑這一女性形象,出自魯迅小說()
A.《幸福的家庭》
B.《離婚》
C.《明天》
D.《風波》 13.沙汀長篇小說「三記」指的是()
A.《淘金記》、《困獸記》、《還鄉記》
B.《困獸記》、《還鄉記》、《南行記》
C.《還鄉記》、《南行記》、《囚綠記》
D.《南行記》、《囚綠記》、《金鎖記》 14.在《邊城》中,老祖父是()
A.「美」的化身
B.「愛」的化身
C.「善」的化身
D.專制家長的化身 15.1943年被列為「全國暢銷書之首」的是徐訏創作的()
A.《塔里的女人》
B.《北極風情畫》
C.《鬼戀》
D.《風蕭蕭》16.善於在劇作中塑造「善惡共存者」形象的劇作家是()
A.曹禺
B.夏衍
C.洪深
D.李健吾 17.以《駱駝草》為主要陣地的文學流派是()
A.「京派」
B.「海派」
C.「論語」派
D.「民族主義文學」派 18.《太陽照在桑乾河上》中,「死不肯翻身的人」是()
A.侯忠全
B.李子俊老婆
C.張裕民
D.老孫頭 19.張恨水筆下的「樊家樹」,是()
A.地名
B.人名
C.植物名
D.山莊名 20.提出「整理國故」口號的是()
A.梅光迪
B.陳西瀅
C.梁實秋
D.胡適 21.曹禺根據巴金同名小說改編的四幕話劇《家》,其新的藝術構思主要表現在()
A.以高老太爺為核心
B.以覺新、瑞珏、梅的關系為線索
C.以覺民和琴的愛情為線索
D.以覺慧離家後的經歷為主要內容
22.茅盾所謂「中國布爾喬亞開山的同時又是末代的一位詩人」指的是()
A.徐志摩
B.聞一一多
C.馮至
D.李金發 23.茅盾在避難日本期間創作的長篇小說是()
A.《蝕》三部曲
B.《虹》
C.《野薔薇》
D.《霜葉紅似二月花》 24.穆旦詩中的「我」,其特點是()
A.極度誇飾、激情澎湃的「大我」
B.浪漫多情的「本我」
C.分裂殘缺、矛盾痛苦的「自我」
D.感傷自怨的「小我」 25.夏衍劇作的主導風格是()
A.淡淡的寫實的風格
B.憂郁感傷的風格
C.浪漫抒情的風格
D.緊張激烈的風格 26.以公開信《致蔡鶴卿書》反對新文化運動和文學革命的復古主義代表人物是()
A.林紓
B.胡適
C.章士釗
D.吳宓 27.以下作家中,為話劇發展初期「『廖若晨星』的女劇作家之一」的是()
A.淦女士
B.白薇
C.凌叔華
D.蘇雪林 28.艾青抗戰初期的重要詩作主要收在詩集()
A.《大堰河》
B.《北方》
C.《曠野》
D.《他死在第二次》 29.三十年代初「民族主義文學」的實質是()
A.左傾激進主義文學
B.自由主義文學
C.封建主義和法西斯主義混合的文學
D.浪漫主義文學 30.善於用現代心理分析方法去詮釋古代高僧、名將、公主和草莽英雄,寫作別具一格的歷史小說的作家是()
A.魯迅
B.劉吶鷗
C.穆時英
D.施蟄存二、多項選擇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2分,共10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五個備選項中至少有兩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後的括弧內。錯選、多選、少選或未選均無分。
31.下列作家中,屬於20年代「鄉土小說」作家的有()
A.彭家煌
B.許地山
C.魯彥
D.許傑
E.蹇先艾 32.魯迅有感於「三·一八」慘案而創作的文學作品有()
A.《淡淡的血痕中》
B.《紀念劉和珍君》
C.《為了忘卻的紀念》
D.《鑄劍》
E.《理水》 33.郭沫若歷史劇中,宣揚「捨身報國」的愛國精神的作品有()
A.《棠棣之花》
B.《南冠草》
C.《王昭君》
D.《虎符》
E.《屈原》 34.「七月詩派」和「九葉詩派」的共同之處有()
A.貫穿於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
B.都忠實於時代和斗爭現實
C.都以現實主義為創作原則
D.都以青年詩人為主體
E.都活躍在國統區 35.丁玲進入解放區後創作的小說有()
A.《莎菲女士的日記》
B.《田家沖》
C.《在醫院中》
D.《太陽照在桑乾河上》
E.《夜》 三、名詞解釋(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4分,共8分)
36.「孤島文學」
37.《文學革命論》 四、簡答題(本大題共3小題,每小題8分,共24分)
38.簡析周作人《人的文學》一文的內容及意義。
39.簡析曹禺劇作戲劇語言的特點。
40.以小二黑、小芹或小順、小保為例,簡評趙樹理小說中對「小字輩」人物的塑造。 五、論述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14分,共28分)
41.為什麼稱沈從文為「文體」小說家?
42.試析魯迅雜文的藝術特色。
(該文章轉載自無憂考網: http://www.51test.net/show.asp?id=113957&Page=2)
⑵ 中國現代文學史的問題.謝謝.
1、老舍的《四世同堂》包括第一部《 惶惑》,第二部《 偷生》,第三部《 飢荒》。
2、巴金的《愛情三部曲》包括《霧》、《雨 》、《電 》。
3、蕭紅的成名作是《 生死場》,代表作是《呼蘭河傳 》,最後一部小說是《馬伯樂 》。
二、名詞解釋:
1、「左聯」的全稱是「中國左翼作家聯盟」 ,現代文藝團體,簡稱「左聯」。由於當時革命文藝運動的發展及其由論爭而暴露的弱點,引起了中國共產黨黨中央的重視,加強了對文藝工作的領導,幫助革命作家成立聯合團體。1930年3月,「左聯」在上海正式成立,到會的有馮乃超、夏衍、阿英、魯迅、田漢、郁達夫等人,大會通過了左聯的理論綱領和行動綱領,選舉了常務委員,魯迅在會上發表了題為《對於左翼作家聯盟的意見》的演說,強調革命作家一定要接觸實際的解決斗爭。左聯先後創辦的相關刊物有《萌芽月刊》、《拓荒者》、《文學月報》等。 左翼作家在文學創作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
1936年春,為適應抗日救亡運動的新形式,左聯自行解散,左聯為建設人民大眾的革命文化作出了卓越貢獻。
2、京派:是30年代一個獨特的文學流派,主要成員有周作人、廢名、沈從文、李健吾、朱光潛等。稱之為"京派",是因為其作者在當時的京津兩地進行文學活動。其作品較多在京津刊物上發表,其藝術風格在本質上較為一致之處。主要刊物有《文學雜志》、《文學季刊》、《大公報·文藝》。"京派"的基本特徵是關注人生,但和政治斗爭保持距離,強調藝術的獨特品格。他們的思想是講求"純正的文學趣味"所體現出的文學本體觀,以"和諧"、"節制"、"恰當"為基本原則的審美意識。沈從文是京派作家的第一人。京派作家以表現"鄉村中國"為主要內容,作品富有文化意蘊。京派作家多數是現實主義派,對現實主義有所發展變化,發展了抒情小說和諷刺小說。使小說詩化、散文化,現實主義而又帶有浪漫主義氣息。
剩下的幫不了你了,沒帶書!
⑶ 中國現代文學史復習資料
現代文學史總復習資料
中國文學由五四文學革命起進入1917-1949年的30年迅速發展期
一、1917-1927年以五四為代表的20年代文學
二、1928-1937年左翼革命文學、人文主義文學並存的30年代文學
三、1937-1949年以全民族的抗戰文學開端以及繼承、發展的多地域、多元化、大眾化的40年代文學
填空:
1、 嚴復翻譯的幾部西書將西方19世紀主要思潮的一部分介紹到中國來,《天演論》(赫胥黎原著《進化論與倫理學》)把進化論思想帶進中國。
2、 1902年——1917年,以「小說」命名的雜志就創辦過27種(含報紙一種)
3、 「詩界革命」、「文界革命」、「小說界革命」等變革觀念都是由梁啟超提出的。
4、 中國文學發展到清代,以詩文為正統,以古人約束今人為特點。
5、 詩界革命要達到三個標准:「第一要新意境,第二要新語句,而又須以古人之風格入之,然後成其為詩。
6、 真正以詩人面目倡言詩界革命的是黃遵憲。
7、 提倡戲劇觀念更新的代表有陳獨秀
8、 1905年,後來為南社領導人的陳去病、柳亞子創辦了我國最早的戲劇雜志《二十世紀大舞台》
9、 1906年李叔同、曾孝谷在日本東京發起了春柳社
10、 最早提出「言文合一」主張的是黃遵憲
11、 從文學出發論白話的還是梁啟超,他在《小說叢話》中指出:「文學之進化有一大關鍵,即由古語之文學變為俗語之文學是也。
12、 真正體現出現代意義上的文學觀的,是王國維
13、 《宋元戲曲考》推許元雜居為「一代之絕作」,是「中國最自然之文學」。
14、 在文學史上對現代化具有實際意義的是政論散文和小說(含翻譯)
15、 1909年成立的南社是這一時期影響最大的詩歌社團,以反清為主要特色,主要人物中的高旭、馬君武原來就與梁啟超等同是「詩界革命」中人。
16、 五四後第一個十年的文學成就以小品為最大
17、 章炳麟(1869-1936)字枚叔,號太炎,浙江餘杭人,民主革命家、學者。章太炎國學造詣精深,是「有學問的革命家」,文章「所向披靡,令人神旺」。其文章的突出主題是鼓吹排滿、反清的民族民主革命。
18、 1906-1910年清末小說的高峰期,1907年則是翻譯小說的高峰,與創作的繁榮持同步發展水平。
19、 林紓(1852-1924)字琴南,號畏廬,冷紅生,福建閩侯(今福州)人,文學家、翻譯家。他一生譯歐美的小說180多種,1200萬字,譯作著名的有《巴黎茶花女遺事》、《迦因小傳》、《黑奴籲天錄》、《撒克遜劫後英雄略》。
20、 民處言情小說的代表作是徐枕亞的《玉梨魂》。
21、 鴛鴦蝴蝶派作家中最有影響的人物是被譽為「五虎將」的徐枕亞、李涵秋、包天笑、周瘦鵑、張恨水。
22、 他們的「四大說部」《玉梨魂》、《廣陵潮》、《江湖奇俠傳》、《啼笑因緣》。
23、 中國現代文學,以五四文學革命為標志全面步入文學現代化歷程。
24、 五四文學革命的直接背景和動力是五四新文化運動
25、 《青年雜志》於1915年在上海創刊,1916年9月改名為《新青年》
26、 1917年1月,《新青年》刊出胡適的《文學改良芻議》,是提出文學改良的第一人,並從「八事」入手,主張書面語與口頭語接近,要求以白話文文學為「正宗」,是五四文學革命的「一個『發難』的信號」,也是這場革命的第一篇宣言。
27、 1917年2月的《新青年》上發表了陳獨秀《文學革命論》,明確提出「三大主義」。
28、 文學革命首先是思想革命,1985年5月,魯迅發表了他的第一篇短篇小說《狂人日記》
29、 在各文藝團體中,影響最大、最有代表性的是文學研究會和創造社。
30、 魯迅是中國現代小說的奠基人,魯迅(1881-1936),浙江紹興人,原名周樟壽,字豫山。1918年5月,魯迅在《新青年》發表了在現代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的第一篇白話小說《狂人日記》,標志五四新文學時代的偉大開端。1936年10月19日,魯迅在上海逝世。
31、 葉紹鈞(1894-1988),名聖陶,江蘇蘇州人。1928年發表的長篇小說《倪煥之》作為新文學初期少見的長篇創作(也是他自己唯一的長篇小說),具有拓荒的價值。
32、 許地山(1893-1941),筆名落華生,以其第一個短篇小說集《綴網勞蛛》為代表,特點是異域色彩與其小說中的宗教氛圍及在情節上幾乎都貫穿著一條愛情的線索。
33、 冰心(1900-1999),原名謝婉瑩,福建長樂(今屬福州市)人。愛、童心、自然是她的「愛的哲學」之鼎的三足。《超人》提出了「人生究竟是什麼」的問題,是冰心宣揚「萬全之愛」、謳歌偉大的母愛的代表性作品。處女作《兩個家庭》。
34、 郁達夫(1896-1945),名文,浙江富陽人,是創造社的發起人和最重要的小說家。從1920年在日本留學期間寫作小說處女作《銀灰色的死》到1922年回國,這期間除《銀灰色的死》以外,郁達夫還寫了《沉淪》、《南遷》,這三篇小說於1921年10月結集為《沉淪》,這是郁達夫自己第一部,也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第一部短篇小說集。
35、 胡適(1891-1962)有詩集《嘗試集》,它是新文化運動中第一部白話新詩別集。
36、 1938年3月27日中華全國文藝界抗敵協會(簡稱「文協」)在武漢成立,標志著第二個十年中的各種成分的文藝運動(無產階級文藝、民主主義文藝、自由主義文藝乃至國民民族主義文學進行著大聯合)匯和,形成了文藝界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文協「提出的「文章下鄉,文章入伍」的口號得到作家們的積極響應,是抗戰期間成立唯一的全國性文學組織——文協。
37、 《激流三部曲》(包括《家》、《春》、《秋》)是巴金的代表作品,特別是它的第一部《家》,具有永恆的藝術價值。
38、 徐志摩(1897-1931),原名徐章垿,浙江海寧人。他的四本詩集:《志摩的詩》(1925)、《翡冷翠的一夜》(1927)、《猛虎集》(1931)、和《雲游集》(1932)。P86
39、 聞一多(1899-1946),原名家驊,湖北浠水人,前期新月派的重要代表和新格律詩理論的奠基者。1931年發表長詩《奇跡》,1920-1927年間《紅燭》(1923)與《死水》(1928)。P90(「三美」P92-P3)
40、 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開貞,1921年詩集《女神》的出版,不僅確立了郭沫若在我國現代文學史上的卓越地位,同時也為中國新詩開辟了一個嶄新的時代。
41、 田漢(1898-1968),原名田壽昌,是創造社的發起人之一,也是該社最重要的劇作家。1920年完成處女作《梵峨璘與薔薇》,第一個正式公演的劇本是一幕三場劇《靈光》
42、 巴金(1904-2005),原名李堯棠,字芾甘,「巴金」是他1928年寫完《滅亡》時開始使用的筆名。
43、 沈從文(1902-1988),湖南鳳凰縣人。原名沈岳煥。最負盛名的代表作《邊城》。
44、 臧克家(1905-?),是一位出自新月詩之門又兼收各派之長的詩人。用冷峻中帶有熱情的筆,寫出中國農民的深遠的苦痛和堅忍,仇恨與不平,為新詩反映農村生活開辟了天地,被稱為「泥土詩人」。
45、 戴望舒(1905-1950),原名戴夢鷗,浙江杭州人。現代著名詩人,文學翻譯家。成名作《雨巷》,被稱為「雨巷詩人」。
46、 洪深(1894-1955),與歐陽予倩、田漢被稱為「中國話劇的三個奠基人」。洪深的《農村三部曲》——《五圭橋》(1930)、三幕劇《香稻米》(1931)、四幕劇《青龍潭》(1932)
47、 曹禺(1910-1996),是一位對中國現代戲劇的發展做出傑出貢獻的劇作家。《雷雨》、《日出》的出現,標志著中國現代話劇文學的成熟。
48、 1910年任天化在上海組織成立第一個職業劇團進化團,成員有汪優游、陳大悲等,劇
49、《狂人日記》是中國新文學史上第一篇現代型短篇白話小說,1985年5月發表在《新青年》,它標志著五四新文學創作的偉大開端。《阿Q正傳》是中國現代小說史上的一個傑出創造,也是最早被介紹到世界去的中國現代小說。
50、郭沫若是中國現代歷史劇的開拓者。「女神三部曲」—《棠棣之花》、《湘纍》(1920)、《女神之再生》(1921)。
51、周作人(1885-1967),浙江紹興人,初名櫆壽,號星杓。其散文歷來就有浮躁凌厲和沖淡兩種風格。
52、丁玲(1904-1986),原名蔣冰之,又名之丁冰之,湖南臨灃人。丁玲是中國現代小說史上,最早以明確強烈的女性意識寫作的女作家,是20世紀中國女性主義文學的先驅。
53、張天翼(1906-1985),原名張元定,又名之,原籍湖南湘西。
54、茅盾(1896—1981),原名沈德鴻,字雁冰,浙江省桐鄉縣烏鎮人。《蝕》是茅盾小說的處女作。由三個系列中篇所組成:《幻滅》、《動搖》、《追求》。整個作品是以大革命前後一群小資產階級知識青年的生活經歷和心靈歷程為題材,深刻地揭示了革命營壘中林林總總的矛盾和在動盪斗爭中階級分化。作品表現「現代青年在革命壯潮中所經過的三個時期:(1)革命前夕的亢昂興奮和革命既到面前時的幻滅。
(2)革命斗爭劇烈時的動搖
(3)幻滅動搖後不甘寂寞尚思作最後之追求
55、老舍(1899-1966),本名舒慶春,字舍予,原籍北京,滿族正紅旗人。處女作《她的失敗》於1955年5月發表。《四世同堂》是他40年代小說的代表作,《微神》是他唯一的愛情小說。
名詞解析:
1、 春柳社在日本演出的新派劇和上海春陽社等以話劇中滲透戲曲因素的表演稱為「文明戲」。
2、 文明戲的特點是「言論老生」類角色往往脫離情節去評議政治,戲的分幕按傳奇的傳統,在換布景時常常演些幕外戲。
3、 文學研究會(成立最早,影響最大)於1921年1月在北京成立,發起人有周作人、朱希祖、蔣百里、鄭振鐸、耿濟之、瞿世英、郭紹虞、孫伏園、沈雁冰、葉紹鈞、許地山、王統照12人。宣稱要「研究介紹世界文學,整理中國舊文學,創造新文學。在創造方法上,文學研究會強調寫實主義反對唯美主義和浪漫主義,以《小說月報》為陣地,積極倡導文學革命,體現其「為人生」的宗旨。
4、 創造社1921年7月成立於日本東京,最初的成員是郭沫若、張資平、郁達夫、成仿吾、田壽暢、穆木天、張風舉、徐祖正、陶晶孫、何畏等人。他們創辦《創造》季刊、《創造周報》、《創造日》、《洪水》等刊物。主要傾向於歐洲浪漫主義文學思潮。初期主張「文藝而藝術」,強調文學必須忠實地表現作者自己「內心的要求」。講求文學的「全」與「美」,推崇文學創造的「直覺」與「靈感」,比較重視文學的美感作用。文學活動以1925年五卅為界,後期提倡「表同情於無產階級」的革命文學,思想明顯「左」傾,1929年2月創造社被當局查封。
5、 《語絲》周刊創辦於1924年11月,多發表針砭時弊的雜感小品,以倡導這種幽默潑辣的「語絲文體」而獲「語絲派」的稱號。魯迅被稱為語絲派主將,語絲社成員有:周作人、林語堂、章川島、孫伏園等。
6、 莽原社、未名社是20年代中期成立於北京,得到魯迅扶持的青年作家社團,辦有《莽原》、《未名》
7、 1927年冬南國電影劇社改組,正式定名南國社,南國社是出自創造社的田漢領導創立的一個綜合性藝術社團,以戲劇的成就與影響最大
8、1924年夏成立新月社,最初主要開展戲劇活動,主要成員有徐志摩、聞一多、梁實秋、陳源、胡適、余上沅等。
9、 在上海創辦新月書店,他們倡導新格律詩,聞一多主張詩的「音樂美(音節韻律)、繪畫美(辭藻)、建築美(勻稱整齊)」
10、《阿Q正傳》是中國現代小說史上的一個傑出創造,也是最早被介紹到世界去的中國現代小說。
11、《故事新編》共有8篇,寫作時間從1922年起至1935年止,歷時13年,其中《補天》、《奔月》、《鑄劍》3篇寫作於1922-1926年間,屬於魯迅前期的作品。而《理水》、《採薇》、《出關》、《非攻》、《起死》比較集中地寫於1934-1935年,是魯迅後期之作。認為是一部「神話」,傳說及史實的演義」的總集。
12、問題小說是充滿各種矛盾的社會現實和寫實派作家熱心上下求索的創作心態碰撞的產物,也是五四啟蒙精神和作家的人生思考相結合的產物,它適應了當時的社會精神心理的需求。代表作家冰心、葉紹鈞、許地山、廬隱、王統照等人。
13、中國詩歌會由左聯詩歌組發起組織的,成立於1932年9月,發起人有蒲風、穆木天、楊騷、森堡(任鈞)等,在1933年2月創辦機關刊物《新詩歌》,以注重詩歌的現實性、提倡詩歌的大眾化為主旨,史稱「新詩歌派」。影響較大的詩人有蒲風、穆木天、任鈞、楊騷、王亞平,柳倩等,代表人-蒲風,詩歌剛健質朴,面臨崩潰的動亂的農村和中國人民反帝的激烈情緒,是蒲風詩歌的兩大主題。
14、七月詩派,是以文藝理論家胡風主編的《七月》和《希望》等刊物為主要陣地而形成的一個現實主義抒情詩流派。主要代表人有魯藜、綠原、阿壠、曾卓、蘆甸、孫佃、化鐵、方然和牛漢等。
15、九葉詩派,是在40年代中後期形成的一個追求現實主義與現代主義相結合的詩歌流派。
16、京派:指30年代前後新文學中心南移上海後繼續在北京活動的一個自由主義作家群。
17、海派:除沈從文當年特指的張資平、曾今可、章衣萍等海派商業文人外,在這里主要指20年代後期開始活躍於上海的新感覺派。
18、現代派指施蟄存受現代書局委託創辦文藝刊物《現代》,所刊詩歌的作風不盡相同,但其中相當多的詩特徵突出而醒目,從藝術到思想都有若干共同傾向。
提示:
1、 五四後期從文學革命走向革命文學
2、 胡適由1919年提倡「多研究些問題,少談些主義」,到1923年大力提倡「整理國故」,開始背離五四精神。
3、 魯迅創造於五四時期的白話短篇小說曾分別收入1923年8月由新潮社出版的《吶喊》和1926年8月由被北新書局出版的《彷徨》兩本小說集中。
4、 魯迅從事過多種體裁的文學創作,數量最多的是他的雜文,徹底的反封建的精神是貫穿他雜文始終的靈魂。
5、 魯迅的散文詩集《野草》和散文集《朝花夕拾》均為中國現代散文中的精品。
6、 《狂人日記》中並用著兩種創作方法:實寫人物,用的是現實主義;虛寫寓意,用的是象徵主義。
7、 魯迅的小說在藝術上一方面大膽借鑒了西方小說的表現手法,另一方面又融合了中國傳統小說的長處,從而創造了中國現代小說的新形式,魯迅小說以其深刻的思想和精湛的藝術,深遠地影響著中國現代小說的發展。
8、 問題小說是提出一種問題,借小說來研究它,求人解決的。
9、 1933年出版了王統照最重要的長篇小說《山雨》
10、 魯迅散文詩集是《野草》於1927年出版,標志著散文詩的成熟。
11、 異域色彩、宗教氛圍、愛情線索的交織融合構成了許地山初期小說傾向於浪漫主義傳奇的三個主要因素。實際上,隱伏在其下是作者深沉的身世之痛、家國之感和良苦用心。
12、 冰心的問題小說圍繞著「愛的哲學」經歷了發展變化的階段,從追尋到宣揚,最後信疑參半,這是冰心小說獨特的旋律。
13、 1923年1月冰心出版了她的第一部詩集《繁星》,同年出版了她的短篇小說散文集《超人》。
14、 1927年發表的《過去》與1928年發表的《迷羊》,形成了郁達夫創造路向的轉折。他開創了現代抒情小說或稱「自我小說」的新體式。
15、 《賣蘿卜人》是中國現代最早出現的無韻詩,《窗紙》、《無聊》是現代最早的散文詩。
16、 周作人、錢玄同、劉半農、胡適等人在批判過程中倡導建立中國現代戲劇理論,其內容包括兩個方面:一是把戲劇當作改善人生的工具,二是提倡寫實主義戲劇。
17、 魯迅是中國現代文學上大量嘗試散文詩創造的第一人。
18、 30年代的小說一個重要的文學現象就是「革命+戀愛」的小說模式出現。
19、 張恨水可以稱得上是中國現代通俗小說史上的集大成作家。
簡答題:
(1) 五四文學的基本特徵:
一、理性精神的張揚(五四文化思潮對國民的作用在於啟蒙)
二、感傷的精神標記
三、個性化的追求(五四是中國文學史上「個人」表現最突出的時期)
四、 創造方法的多樣化探索
(2) 魯迅雜文的藝術特點:
1、 善於抓取類型,畫出富有典型意義的形象,使議論和形象相結合
2、 善於運用生動、幽默的語言,展開邏輯嚴密的論證
3、 善於運用聯想,將不同時空發生的現象聯系起來分析,增強了作品的歷史底蘊和深邃內涵
4、 篇章短小精悍,筆墨凝練犀利,銳利如匕首投槍
(3) 郁達夫《沉淪》、》《出奔》、《遲桂花》的浪漫派抒情小說有何特點?
1、 自我的抒情。他的小說大多帶有「自敘傳」的色彩,在相當的作品中可以清晰的看到作者個人出身、經歷、個性、氣質、教養、人際交遊、審美趣味。從初期的作品《沉淪》到《春風沉醉的晚上》、《茫茫夜》,直至《過去》、《遲桂花》沒有一個不帶有作者本人的身影和精神氣質。而且第一人稱主觀敘事的角度尤為郁達夫所喜用,(在他全部50多篇小說中,採用第一人稱的就有40來篇。)
2、 感傷的抒情。他認為:「小說的表現,重在感情」,並且把「情調」二字視為衡量小說優劣高下的主要標准。
3、 結構的散文化。其小說既以抒情為中軸而輕視情節的結構,也就必然造就其小說的散文化傾向,如《沉淪》雖無貫穿前後的情節線索,而主人公「他」的孤獨感、苦悶感及感傷情調卻一以貫之,形成作品內在的一種凝聚力量。因此它被視為郁達夫的代表作。
4、 流麗、清新的文筆。他的用筆與其主觀色彩、抒情傾向相契合,飽孕感情,富有色彩與節奏,一如春水行雲,流動感強,很少使用靜觀的筆觸敘事、抒情、寫景。如異國的蒼天皎日(《沉淪》),古都的蘆盪殘照(《小春天氣》)等,都顯出「清、細、真」的特色。
(4) 新文學始於文學革命,於20年代呈現繁榮景象,而新文學運動中,造成了現代散文的繁榮,也決定了現代散文的主要特點。
第一, 五四運動對於「人」的觀念的發現,影響於散文,便是表現個性,革新了散文的內容。
第二, 擴大了表現生活的范圍。
第三, 文體多樣,表現自由,不拘一格。
第四, 承受了世界文學的廣泛影響,英國的小品,蒙田的隨筆,尼採的箴言警句,屠格涅夫的散文詩,泰戈爾、廚川百村在20年代對我國散文的文體、風格都或直接或間接地發生過影響。
第五, 新文學運動初期和20年代的散文,都表現著散文作家們的深厚的學養,在思想、藝術上達到了很高的成就。
(5) 新的人文主義文學觀的四個特徵:
1、 根本是受外國的影響
2、 推崇情感輕視理性
3、 所採取的對人生的態度是印象的
4、 主張皈依自然並側重獨創
論述題:
(1)阿Q是一個什麼的人物形象,是一個怎樣的人物,其意義是什麼?
阿Q的人物形象:
《阿Q正傳》是中國現代小說史上的一個傑出創造,也是最早被介紹到世界去的中國現代小說。而阿Q是被認為是一個落後不覺悟的、帶有精神病態的農民形象。
(2)對郭沫若詩集《女神》的論述。(P97——103)
第一部成熟的詩集,「五四」精神的代表,沖破樊籬,呼喚自由,泛神論
(3)對《子夜》的理解P172-177(吳蓀甫)
(4)對《駱駝祥子》的理解P184——189
藝術成就——人物形象——祥子、虎妞
(5)巴金代表作《家》的人物形象:高覺新、覺慧P197
(6)老舍的創作道路
(7)沈從文的創作特點《邊城》P210——212
(8)戴望舒詩歌創作的特點P216——219
(9)曹戲劇的意義與貢獻P242
(10)曹禺《雷雨》周朴園直接引起了2個家庭的30年的矛盾沖突
人物形象:(周朴園、繁猗)重點、周萍、魯媽
第一個十年的社團:
文學研究會P23 ;創造社P24 ; 新月社P80 ;
第二個:
左聯成立P132;中國詩歌會P213 ; 新感覺派P158 ;現代派P215 ;東北作家群派P203
第三個:
文協P255 ;七月詩派 P293;九葉詩派 P300
三十年代有較大影響的作品有:
茅盾的《蝕》(包括《幻滅》、《動搖》、《追求》三個中篇),《子夜晚》
巴金《滅亡》、《愛情三部曲》(包括《霧》、《雨》、《電》三個中篇)、《家》、《春》、《秋》、《春天裡的秋天》、《雪》、《新生》、《砂丁》
老舍的《貓城記》、《駱駝祥子》、《離婚》
葉紹鈞《倪煥之》
王統照《山雨》
魯彥的《憤怒的鄉村》
蔣光慈的《咆哮了的土地》
柔石的《二月》
丁玲的《韋護》
沈從文的啊《邊誠》
蕭軍的《八月的鄉村》
蕭紅的《生死場》
李劼人的《死水微瀾》等
有影響的三部曲作品
茅盾的《蝕》三部曲、《農村三部曲》(包括《春蠶》、《秋收》、《殘冬》三部短篇)
巴金的《激流三部曲》(包括《家》、《春》、《秋》三部長篇)、《愛情三部曲》
李劼人的「大波」系列(包括《死水微瀾》、《暴風雨前》、《大波》三部長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