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質工程 » 廣州市從化區地質災害

廣州市從化區地質災害

發布時間: 2021-03-13 20:48:58

A. 廣州市從化區土地確權是不是包括耕地,宅基地,漢地果園地一起發證。

土地確權包含宅基地、承包地(包含耕地、林地、草地,以及其他依法用於農業的土地)、房產信息等。

B. 廣州從化市轉區行政級別

由正處提升到副廳級別
1、從化市作為縣級市的時候,是正處級別,市長是正處級別(普通正縣長級別)。
2、撤市設區之後,最大的變化不是原來的市長從正處級別提升到副廳級(相當於中山市副市長);而是從化市原來的下屬局,如教育局、民政局直接由正科級提升到正處級,也就是說從化市教育局局長,在撤市設區後,級別直接由科長提升到處長級別(相當於原來的從化市長級別),直接提升了兩級。
3、此外還有更顯著的是原從化市公安局(正科),撤縣設區後,廣州市公安局從化分局變成副局正處級別(比原來的從化市市長還要高一級)。等於連升三級。

C. 廣州市從化區有液氮嗎

廣州市從化區應該是有液氮的吧,因為廣州市從化區也不是厄特別偏遠的地方,而且離廣州這邊也挺近的。

D. 關於廣州新城建設地質條件分析

廣州市2006年度地質災害防治方案

為了預防和減輕地質災害造成的危害和損失,根據《地質災害防治條例》和《廣東省地質環境管理條例》的有關規定及省國土資源廳《關於印發廣東省2006年度地質災害防治方案的通知》(粵國土資發〔2006〕76號)精神,結合《廣州市地質災害防治規劃》(2005-2020,報批稿)調查研究成果,制定本防治方案。全市各級政府、各有關部門要認真履行地質災害防治工作責任制,切實加強領導、分工負責、統一指揮、及時協調,深入貫徹以防為主、防治結合、防救結合的方針,按照全面部署、保證重點、嚴格督查的要求,做好本防治方案的組織實施工作。

一、2005年地質災害概況

2005年,廣州市共發生各類地質災害19宗,其中崩塌5宗,佔15%,滑坡2宗,佔10%,地面塌陷12宗,佔63%。造成3人死亡,2人受傷,直接經濟損失約2969萬元(見表1)。按災害發生地統計,花都區2宗,直接經濟損失28萬元;增城市3宗,造成1人死亡,直接經濟損失21萬元;從化市3宗,無人員傷亡,直接經濟損失2500萬元,其中特大地質災害點1處,直接經濟損失2000萬元;番禺區3宗,直接經濟損失320萬元;白雲區5宗,造成1人死亡,直接經濟損失25萬元;海珠區1宗,直接經濟損失50萬元;荔灣區1宗,直接經濟損失20萬元;蘿崗區1宗,造成1人死亡,直接經濟損失5萬元。

與2004年相比,2005年全市突發性地質災害發生宗數下降了42%,但由於6月中下旬我市普降大雨到大暴雨,強度大、面積廣,引發群發性崩塌、滑坡地質災害,造成了人員死亡,直接經濟損失也上升了17.8%。2005年地質災害發生的主要特點是:(1)汛期是地質災害頻發期,發生於主汛期(4月-9月)的地質災害有15宗,占總數的79%;(2)地質災害與強降雨和人類工程活動密切相關。據統計,屬自然因素形成的災害有3處,僅佔16%,人為因素誘發造成的9處,佔47%,自然及人為因素綜合誘發造成的7處,佔37%;(3)小型地質災害頻發率高,特大型地質災害破壞性嚴重。特大型地質災害點1處,佔5%,中型地質災害點3處,佔16%,小型地質災害點15處,佔79%。

二、2006年地質災害趨勢預測

(一)汛期降雨趨勢預測

市氣象局預計,2006年我市汛期總雨量屬正常偏多年景。前汛期降雨量明顯偏多,特別是5月下旬至6月中旬雨量較常年偏多7成,後汛期降雨偏多1-2成。降水集中期內可能出現較嚴重的局部性洪澇災害。年登陸或嚴重影響我市的熱帶氣旋為2?3個。

(二)人類工程活動情況分析

2006年是「十一五」規劃實施的第一年,我市各項基礎設施建設在加快推進。根據市政府的部署,本年度城建重點工程有:1.城市道路建設方面:完善科韻路北段、新光快速路、華南快速干線三期、東曉南路放射線二期工程、濱江東路延長線二期工程、護林路二期工程、白雲國際會議中心周邊道路等20項重點工程路網。建設五山路延長線、會展中心二期道路和廣汕路延長線、南洲路工程、東?南路延長線、和平西路延長線、豐樂北路延長線、珠吉路延長線,文德東路延長線、黃石西路延長線、車陂路南延長線、芳村大道改造等20多項市政道路;2.軌道交通建設方面:全線推進地鐵1至6號線的施工,繼續推進城際廣佛線建設,啟動珠江新城集運系統土建工程施工;3.環境基礎建設方面:完成獵德污水處理系統及大沙地、龍歸、竹料和九佛5座污水處理廠建設、完善李坑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配套工程、興豐生活垃圾填埋場及其配套項目,啟動廣州市第二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BOT項目等,並開展大田山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和餐廚垃圾資源化處理廠等基礎設施建設項目的前期工作。

今年還將加快推進新機場二期、南沙港二期工程、廣州新火車站及武廣鐵路專線等大型交通樞紐工程,並重點推進新廣播電視觀光塔、白雲國際會議中心和珠江新城地下空間開發等重大工程項目建設。

(三)地質災害趨勢預測

根據氣象預測和工程建設活動情況,結合地質環境條件和地質災害易發區分布情況分析,2006年全市地質災害發生范圍、規模、危害將超過去年。由於汛期雨量較為集中和秋冬期乾旱比較明顯,地質災害將呈現如下趨勢:受連續降雨或強降雨影響,中低山丘陵地區特別是經過人工削坡的地段將發生更多的崩塌、滑坡災害,部分崩塌、滑坡隱患點可能出現明顯的異變情況;伏秋期乾旱比較明顯,在廣花盆地、山間河谷平原等隱伏岩溶地區及珠江三角洲平原地區,地下水位下降,加上工程建設強度加大,人們在生產、生活過程中大量抽排地下水,將導致地下水位變化加劇,原有的地面塌陷隱患點可能加劇或誘發新的地面塌陷和地面沉降。因此,局部地區地質災害發生的范圍、規模和危害可能大於往年。

三、2006年地質災害防治重點

2006年,我市地質災害汛期防範時期為4月15日至10月15日,重點防範時期為5月1日至9月30日;汛期重點防治因台風暴雨引發的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山洪災害,其它時段重點做好地面塌陷和人為工程活動引發的崩塌、滑坡等地質災害。

(一)地質災害重點防治地區

在分析總結以往地質災害發生的時空分布和災害損失程度的基礎上,確定以下六個地區為本年度地質災害重點防治地區。

1.從化市東北部、增城市東北部以崩塌、滑坡、泥石流為主的重點防治區。包括從化市呂田鎮、良口鎮及增城市派潭鎮的中低山地區,區內主要交通干線有G105國道及S355省道。

2.花都區北部、從化市西部以滑坡、崩塌為主的地質災害重點防治區。包括花都區梯面鎮和從化市溫泉鎮、鰲頭鎮的丘陵地區。

3.從化市中部、增城市東北部以地面塌陷為主的地質災害重點防治區。包括從化市呂田鎮聯豐村、新聯村、九曲水村,良口鎮石嶺村,鰲頭鎮象新村、中塘村、新隅村,增城市派潭鎮高灘和靈山等隱伏岩溶地區。

4.廣花盆地以地面塌陷為主的地質災害重點防治區。包括花都區赤坭鎮、炭步鎮、花東鎮、花山鎮和雅瑤鎮,白雲區江高鎮及人和鎮等隱伏岩溶地區,區內重要建築設施和交通干線有新白雲機場及國際物流園區、新機場高速公路、廣花公路、G106國道等。

5.市域南部以地面沉降為主的地質災害重點防治區。包括番禺區東涌鎮、欖核鎮、大崗鎮,南沙區萬頃沙鎮、黃閣鎮、橫瀝鎮等軟土分布地區。

6.市域中部以地面沉降為主的地質災害重點防治區。包括白雲區棠溪至金沙街、荔灣區如意坊至增?一帶、黃埔區南崗街、番禺區鍾村鎮等軟土分布地區。

7.大型人類工程活動場地及周邊地區,特別是地下隧道工程所經過的地區。

(二)重要地質災害隱患點(段)的預防

本防治方案所指的重要地質災害隱患點(段)是指規模較大、危害中等以上,可能造成社會影響大、經濟損失嚴重,危險性大的地質災害。根據市地質調查院(市地質環境監測站)2005年度地質災害巡查報告,全市發現地質災害隱患點71處,威脅到1262戶約7149人的安全(見表2),其中重要地質災害隱患點有50處(見表3),在台風暴雨、連續降雨及人類工程活動等因素的影響下,易引發崩塌、滑坡、地面塌陷等地質災害,造成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因此,所在區(縣級市)政府、國土資源、建設、交通、水利等行政主管部門,應各負其責,重點加強防範。汛期前按照各自分工對隱患點(段)進行全面檢查,發放防災明白卡;汛期開展經常性巡查、監測和24小時值班,做好防災、避災、救災的各項工作。

四、地質災害預防措施

(一)加強領導,明確地質災害防治目標

我市各級人民政府要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以人為本,把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放在首位,堅持預防為主、避讓與治理相結合和全面規劃、突出重點的原則,切實加強領導。各級人民政府要將地質災害防治作為執政為民、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一項重要工作認真部署和落實,保證領導到位、人員到位、措施到位、資金到位。各級地質災害防治工作領導小組和應急指揮人員要落實責任制,明確具體負責人,務必做到任務到人、責任到人,認真履行職責,切實組織好監測、預防、預報預警、群測群防、災害現場應急調查。對地質災害危險點及時提出具體措施,制定人員緊急避險和財產轉移的應急方案,並按照地質災害速報制度的要求,及時向上級有關部門報告地質災害災情和防治情況。各區、縣級市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要對轄區內地質災害防治工作情況進行認真總結,並在次年的1月15日前報送當地人民政府和市國土房管局。

(二)制定防治方案,落實地質災害防治責任制

各區、縣級市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應在總結上年度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基礎上,會同建設、水利、交通等行政主管部門,結合轄區內重要地質災害隱患點的分布、類型、規模、危害性等實際情況,認真組織編制和落實本地區年度地質災害防治方案,提出本地區地質災害危險點、隱患點的具體防災措施,落實監測、報警單位和主要責任人,協助鎮一級政府確定避災方案和緊急疏散路線。各地編制的地質災害防治方案應及時報同級人民政府審批後公布,並報市國土房管局備案。防治方案應作為地方政府指導地質災害防災減災工作的決策依據。

各區、縣級市人民政府要按照省政府辦公廳《印發〈廣東省突發性地質災害應急預案〉的通知》(粵府辦〔2004〕73號)要求,切實做好地質災害應急處理工作。各區、縣級市要完善地質災害預報預警機制,建立預報預警應急指揮系統,做到地質災害隱患早發現、早報告、早處理。

對違反規定或不落實地質災害防治方案,造成地質災害導致人員傷亡和重大財產損失的,按照《地質災害防治條例》有關規定,追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的法律責任。

(三)落實經費,建立地質災害防治投入保障制度

各區、縣級市人民政府要按照《地質災害防治條例》和《廣東省地質環境管理條例》的有關規定,結合實際安排地質災害調查、預防和治理經費,納入年度計劃和財政預算,並根據當地財力狀況和防災工作需要,建立地質災害防治專項資金,對危害大、影響嚴重、急需治理的地質災害隱患點,要進行徹底治理或搬遷避讓,有效地保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的安全。

(四)完善制度,提高地質災害應急反應能力

各區、縣級市人民政府和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要認真落實汛期值班制度、險情巡查制度和災情速報制度,向社會公布地質災害報警電話,接受社會監督,做到汛期前組織技術力量對地質災害危險區和重要地質災害隱患點進行全面檢查,汛期中開展巡查和應急調查,汛期後進行復查與總結。各級應急指揮機構要認真履行職責,充分發揮省、市地質勘查隊伍在汛期突發性地質災害應急調查與善後處置工作中的作用;各級人民政府應組織或指定一支搶險救災應急隊伍,以備擔任突發性地質災害搶險救災任務。

(五)控制源頭,依法開展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工作

各有關部門要嚴格按照《地質災害防治條例》、《廣東省地質環境管理條例》、國土資源部《關於加強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工作的通知》(國土資發〔2004〕69號)以及省國土資源廳《關於印發〈廣東省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實施細則〉(試行)的通知》(粵國土資發〔2004〕237號)要求,在地質災害易發區內進行工程建設和編制城市總體規劃、村莊和集鎮規劃時,必須進行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從源頭上控制或減少人為因素引發地質災害的發生。在劃定的地質災害危險區內,禁止審批新建住宅以及爆破、削坡和從事其它可能引發地質災害的活動。

(六)加強協作,保障信息暢通

各區、縣級市人民政府和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要在市政府的統一領導下,加強與有關防汛救災部門的協調、溝通與合作,互通情報,確保市、區(縣級市)、鎮三級之間信息暢通,做到上情下達、下情上報迅速准確,保障全市地質災害防治工作信息暢通。

(七)加強合作,推進地質災害氣象預報預警工作

市國土房管局與市氣象局根據《地質災害防治條例》的有關規定和國家、省的工作部署,已在著手進行廣州市地質災害氣象預報預警前期准備工作。現階段,市國土房管局需加強市地質環境監測站的信息化建設,使其搭建起基礎網路平台和辦公自動化平台,初步建立全市地質環境監測資料庫,在此基礎上進行廣州市地質災害氣象預報預警系統規劃設計,制定分期實施計劃;市氣象局需進一步完善本局信息化建設,根據市政府關於加強資源整合和信息共享的要求,通過市數據中心實現與其他部門的數據共享和交換。兩個部門應加強合作,加快地質災害氣象預報預警系統的建設工作。台風、暴雨是造成山體崩塌、滑坡、泥石流災害的主要誘因,當氣象部門發布台風橙色、紅色以及暴雨紅色預警信號時,要特別警惕地質災害的發生。

(八)加大宣傳,提高地質災害防治水平

各級人民政府和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應通過張貼宣傳畫、舉辦各種類型的培訓班或者報紙、廣播、電視等新聞媒體,加大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宣傳力度,普及地質災害防治基本知識。特別是各級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應充分利用「3.19」《礦產資源法》頒布紀念日、「4.22」世界地球日及「6.25」土地日開展宣傳咨詢活動,進一步增強廣大幹部群眾預防地質災害的意識,提高防災水平,避免因地質災害造成的群死群傷事件,確保一方平安。

五、地質災害監測、預防責任

地質災害監測與預防工作要在市、區(縣級市)政府的統一領導和部署下,國土、建設、交通和水利等行政主管部門按照各自職責,認真履行對本行政區域內地質災害隱患點(段)的監測和預防工作。對於威脅居民區的地質災害隱患點由當地區(縣級市)、鎮人民政府負責組織監測,檢查群測群防網路落實與運行情況;對威脅公路、礦山、水利等設施的地質災害隱患點,由設施所在地有關主管部門負責組織監測預防。汛期前,各主管部門按照各自的職責分工對隱患點(段)進行全面檢查,並做好汛期經常性監測預防和值班安排,落實防災、避災、救災的組織機構、資金和物資儲備,最大限度地避免或減輕地質災害造成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

E. 廣州的從化市屬於哪個區

現在是「從化區」,是廣州市的市轄區,2014年2月國務院正式批復同意廣州從化、增城,撤市設區,更名為廣州市從化區和廣州市增城區。現在廣州一共11個區。

從化區位於廣東省廣州市東北面,東與龍門縣、增城區接壤,南跟白雲區毗鄰,西和清遠市、花都區交界,北面同佛岡、新豐縣相連。北回歸線橫跨境內南端的太平鎮,氣候溫和,雨量充沛。

2014年2月12日,撤銷縣級從化市,設立廣州市從化區,以原從化市的行政區域為從化區的行政區域,從化區人民政府駐街口街道新城東路99號。

(5)廣州市從化區地質災害擴展閱讀:

廣州現在有11個市轄區,分別是:海珠區、天河區、白雲區、黃埔區、南沙區、花都區、番禺區、越秀(原東山、越秀合並)區、荔灣(原芳村、荔灣合並)區,增城區、從化區

2014年2月,撤銷黃埔區、蘿崗區,設立新的廣州市黃埔區;撤銷從化市、增城市,設立從化區、增城區,廣州市下轄11個市轄區。

廣州市本級統籌區即越秀、海珠、荔灣、天河、白雲、黃埔、南沙,簡稱「老七區」。東山、芳村、蘿崗原為老七區之一,後因合並而撤銷,南沙為新的老七區組成部分。

老四區原指越秀區、東山區、海珠區、荔灣區,但是區域調整之後,就採用老三區(老城區),指越秀、荔灣、海珠;新四區為番禺區、花都區、從化區、增城區。

F. 為什麼花都,增城,從化,番禺差距這么大不都是下屬於廣州管轄的嗎

歸根到底就系制度問題,政策問題,領導問題,地理環境問題。有哪個地方不是近海的富裕,遠海的落後,近水的富裕,近山的落後,你撇開花都的空港,南沙的港口,番禺的長隆香江,大家又怎樣,花都南沙番禺有的,從化增城沒有,而從化增城有的,花都南沙番禺也沒有,花都南沙番禺大力發展工業經濟,而從化增城就要大力保護環境,這公平嗎,在不公平的環境里,大家發展當然不公平。

G. 2020年廣州市從化區農村一戶一宅多少平方

總建築面積不超過280,高度不超2層半

H. 廣州從化區落後嗎算不算是廣州最落後的區域

不知道你所說的郊區是什麼概念的呢?嚴格來說,從化也算是廣州下的一個縣區,就是離廣州車程大概一個小時。因流溪河源頭在此,所以都不怎麼發展工業,以生態旅遊為主,山明水秀的。生活來說,有點像二級城市吧,非常便利的,但肯定不如廣州的天河、海珠、荔灣等人多及熱鬧的,發展也稍比番禺落後些。據說輕軌在2016年會通車,呵呵。。。

I. 從化屬於廣州的一部分嗎

從化屬於廣州的一部分,從化區是廣州管轄的。

從化區位於廣東省廣州市東北面,東與龍門縣、增城區接壤,南跟白雲區毗鄰,西和清遠市、花都區交界,北面同佛岡、新豐縣相連。北回歸線橫跨境內南端的太平鎮,氣候溫和,雨量充沛。

2016年,從化區設太平、溫泉、良口、呂田、鰲頭5個鎮以及街口、城郊、江埔3個街道。有行政村221個(含流溪河林場3個),社區47個(2016年,街口街道新增建雲西社區)。區人民政府駐街口街。

(9)廣州市從化區地質災害擴展閱讀:

從化區歷史沿革

1、明弘治二年(1489),由番禺劃地設置從化縣,隸屬廣州府,清襲明制。

明朝,從化縣行政區劃設鄉、都、堡、圖。明祟禎7年(1634),從化縣設1個鄉稱寧樂,1個都稱流溪,全縣劃分為水東、水西、馬村、流溪4個堡,分轄18個圖,186個村。清襲明制,全縣仍設4個大堡,後各大堡分設若干堡。清宣統三年(1911),全縣劃為東、西、南、北、中5個民團局。

2、民國25年(1936),從化縣隸屬廣東省第一行政督察區。民國27年,從化縣隸屬廣東省第二行政督察區。民國34年,從化縣再次劃歸廣東省第一行政督察區管轄。一年後,改隸屬廣東省政府專員公署直屬督察,至1949年。

3、民國期間,從化縣行政區域進行過5次較大的調整,3次小調整。民國26年,全縣改置3個區,轄24個鄉,236個保,2664個甲。民國35年,撤區並鄉,全縣設16個鄉,22個保,2516個甲。

4、1949年10月13日,從化縣全境解放,隸屬廣東省北江臨時行政委員會。

5、1953年3月,從化縣隸屬廣東省粵北行政區(後稱韶關專員公署)管轄。

6、1958年10月,從化、佛岡兩縣合並稱從化縣,仍屬韶關專員公署管轄。

7、1959年1月,劃歸佛山專員公署管轄。

8、1960年9月,從化縣劃歸廣州市人民政府管轄。

8、1961年4月,從化、佛岡重分為兩縣,各轄原有地域,從化縣仍隸屬廣州市人民政府管轄。

9、1994年3月,撤銷從化縣,設立從化市,屬廣州市代管。

10、2014年2月12日,撤銷縣級從化市,設立廣州市從化區,以原從化市的行政區域為從化區的行政區域,從化區人民政府駐街口街道新城東路99號。

12、2015年8月12日,廣州市從化區正式掛牌設區撤市。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