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雨地質災害治理
㈠ 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加強汛期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緊急通知
國辦發明電〔2003〕29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國務院有關部委、直屬機構:
今年入汛以來,全國因暴雨引發的泥石流、滑坡等地質災害頻繁發生,使一些地方的人民生命財產遭受了嚴重損失。國務院領導近日對做好汛期地質災害防治工作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各地、各部門要高度重視汛期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確保人民生命安全。經國務院同意,現就有關事項緊急通知如下:
一、加強協作,做好雨情、水情測報工作
汛期是地質災害的高發期,氣象、水利部門要加強與國土資源部門的協作,認真做好雨情、水情的預測工作,尤其要提高基層氣象、水利部門的預測預報能力,及時作出強降雨和洪水預報,並報告當地人民政府和地質災害防治的主管部門及有關單位,遇緊急情況要以最快速度通知到各有關方面和群眾,為防止和減少地質災害創造條件。
二、加強監測,做好地質災害預警工作
國土資源部門要加強地質災害監測,特別是對地質災害高發區、危險區的實時監測。要充分發揮專家的作用,通過監測、會商、確定危險區域,標明危險等級,發布預警通告。各級國土資源部門要嚴格執行險情巡查、災情速報、汛期值班等制度,完善地質災害防治應急指揮系統,確保聯絡暢通。湖南、湖北、四川、貴州、雲南等丘陵山區和浙江、福建、廣東等沿海地區要做好大面積群發性滑坡、泥石流的預警工作;西北地區要做好黃土滑坡和泥石流的防治工作;礦山企業要特別注意尾礦和廢渣堆放點的安全,防止暴雨引發尾礦垮壩。
三、編制預案,妥善安置受災群眾
對已發生和易發生地質災害的地方,要根據實際情況編制防禦地質災害預案,制定緊急避讓措施,選擇好安置點,組織好緊急撤離工作,及時轉移安置受災群眾,千方百計避免和減少人員傷亡,並解決好他們的生活問題,確保有住處、有飯吃、有水喝、有衣穿、有病能醫。
四、依法管理,嚴格執行地質災害防治法規
要認真貫徹執行地質災害防治有關法律、法規和管理制度。國土資源部門要嚴格執行地質災害防治工作「三同時」(工程設計同時提出地質災害防治設計要求,工程建設同時建設地質災害防治設施,工程驗收同時驗收是否符合地質災害防治要求)制度,嚴格執行建設項目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制度,對建設工程遭受地質災害危害的可能性、工程建設中(後)引發和加重地質災害的可能性作出評價。對公路建設過程中形成的高陡邊坡和不穩定斜坡,交通行政主管部門要責成建設單位及時治理,避免地質災害的發生。要加大責任追究制度,對因人為因素發生地質災害造成重大損失的,要堅決依法追究有關人員的責任。
五、加強調查,抓緊制定地質災害防治規劃
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和國土資源等部門要結合汛期地質變化情況,組織開展地質災害調查,通過掌握地質災害的現狀、分布和發育特徵,劃定地質災害易發區,按照預防為主、避讓和治理相結合,因地制宜、注重實效的原則,制定和完善地質災害防治規劃。對規劃方案確定的防治項目和工程,要納入各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各級政府要安排適當經費,用於地質災害防治和救助工作。
六、加強領導,落實責任
地質災害防治是事關人民生命安全的大事,也是政府維護社會公共安全的重要職責。各地區、各部門要加強領導,落實責任。在地質災害高發地區,政府主要領導要把防治地質災害擺到當前工作的重要議程。國土資源部門負責地質災害防治規劃和治理,全面掌握地質災害的分布情況,確定危險區域,加強監測預警;氣象部門負責氣象預測和預報工作,要提前做好雨情預報;水利部門要做好水情預報和水庫安全度汛工作;建設部門要全面掌握災害易發地區群眾居住分布情況,加強城鄉居民點的規劃審批和建設管理;民政部門要做好群眾轉移安置和生活救助工作。國土資源部要及時了解汛期地質災害防治工作進展情況,並向國務院作出報告。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辦公廳
二〇〇三年七月十五日
㈡ 「8·」 三峽地區暴雨引發地質災害
1 前言
2014年8月日至9月1日,三峽地區東北部等地區遭受50年一遇的重大暴雨,部分地區日最大雨量超過400mm。由於降雨強度大、范圍廣、時間長,引發山洪造成道路損毀、房屋倒塌、山體滑坡、堰塞湖等多種嚴重災害。其中,地質生態環境脆弱的雲陽、奉節、巫山、巫溪、開縣等渝東北五縣受災特別嚴重。據初步統計,五縣暴雨期間共發生2340起地質災害(災情1014起、險情1326起),緊急轉移50324名群眾,造成11154戶房屋垮塌,32人死亡、10人失蹤,其中受災最嚴重的雲陽縣江口鎮團灘地區滑坡引發泥石流造成11人死亡、五縣其餘14起地質災害造成21人死亡。
2 特大地質災害的基本特徵
2.1 暴雨情況
川東紅層地區一直是我國暴雨高發區,發生過多次極端降雨,並誘發大規模地質災害。如1981、1982、1987、1989、1998、2004和2007年的極端降雨,誘發了大范圍區域性滑坡災害。1982年7月川東特大暴雨,280mm/2d,觸發數萬處滑坡,如雞扒子滑坡;1998年9月特大暴雨,260mm/d,觸發2000多處滑坡。
2014年8月31日-9月1日,渝東北開縣、雲陽、巫溪、奉節、巫山等5個縣的48個雨量站超過250mm,其中最大日降雨量、最大累計雨量出現在雲陽縣咸池氣象站,分別達403.4mm(9月1日)、455.2mm,創下自1956年有氣象記錄以來的最大單日降雨量。
)廣泛分布於斜坡淺表層,灰褐色、淺黃色,物質成分主要為粉質黏土夾強風化砂泥岩碎塊石,塊石直徑5~15cm,含量分布不均,厚0~10m,坡體植被較發育。
照片1 奉節縣青蓮鄉白果寨滑坡泥石流
滑坡地形坡度20°~36°,滑坡後壁頂部高程約1160m,剪出口高程約為700~850m之間,相對高差為310~460m,滑坡平面形態呈上大下小「倒葫蘆」狀,平均長度約1500m,平均寬度約450m,滑體厚度5~20m,滑動方向為200°。野外調查發現基岩滑動區原始地形為上陡下緩的砂岩泥岩互層地區,地形坡度約30°,滑動後滑源區存在大量鬆散岩體和土石混合體,以拉裂擠壓破壞的塊狀砂岩為主,塊石直徑15~35cm。目前,基岩滑動區鬆散堆積體處於極不穩定狀態,在強降雨觸發作用下,仍然存在再次滑動的可能性。滑坡啟動後形成泥石流堆積,厚度10~20m,堆積區的長度約1600m,總體流動方向為235°~250°,坡度約為20°。
3.2 奉節縣大樹鎮堆積層滑坡
2014年9月1日凌晨6時許,在強降雨作用下,至9月1日中午時分,奉節縣大樹鎮場鎮後山高約300m、長約600m的大樹危岩,不時有滾石落下,至9月2日凌晨5點,爆發大規模的滑坡,沖毀了大樹鎮東南方向新街的三棟樓房,同時老街房屋也相繼垮塌,阻斷了省道奉竹公路。此次滑坡造成了183戶915間房屋垮塌,但3500多居民無一傷亡。
照片2 奉節大樹場鎮滑坡前
奉節縣大樹場鎮滑坡是典型的表層崩坡積堆積物沿三疊系中統巴東組泥灰岩岩土界面的滑動。大樹城鎮滑坡後緣坡頂為陡崖下方,高程約570m,滑坡前緣為大樹場鎮新區平台,高程約360m。此次極端降雨是觸發滑坡的直接因素,特大暴雨(降雨量高達360~380mm)在大樹場鎮後坡形成坡面地表徑流,大量雨水快速滲入坡體崩坡積物,導致坡體崩坡積物飽和並強度降低,從而沿三疊系巴東組泥灰岩表層岩土界面形成滑坡,摧毀大量的房屋建築。大樹鎮斜坡上部的陡崖及危岩帶,經過噴錨網防護後,經受住了此次暴雨的考驗,表明防治工作的成效。這類上部為陡崖,下部為堆積層滑坡的失穩模式是西南山區常見類型,亟待關注其成災模式的研究與防災對策。
照片3 奉節大樹場鎮滑坡後
4 應對處置經驗
(1)「點、線、面」結合是重點。區域性強降雨造成的地質災害往往不是個別和局部的,而是群發性的,因此必須堅持「點、線、面」結合防災。在「點」上,就是組織群測群防員與威脅區群眾一起嚴防死守全市已查出來的1.7萬余處隱患點;在「線」上,就是積極配合交通、鐵路、水利等部門做好公路、鐵路、重要河流沿線地質災害防範工作;在「面」上,就是組織各片區專管員與鄉鎮(街道)、村(社)一起加強場鎮、學校、醫院等公共場所和居民聚居區的防範工作。
(2)堅強有力的全民防災機制是基礎。在此次搶險救災中,重慶市近年來建立健全的政府領導、國土牽頭、部門分工負責、鄉鎮(街道)、村組(社)、片區地質災害專管員齊抓共管,地質技術支撐,群測群防員和受威脅群眾共同參與的全民防災體系發揮了重要作用。
(3)落實四級防災責任是根本。重慶市建立了市、區縣、鄉鎮、村社,一層抓一層,層層落實到位的四級防災責任體系。並按照部門職責分工,國土、建設、交通、市政、水利等市級行業主管部門分別抓好了本行業內的地質災害防治工作,並對口指導和督促區縣級相應部門做好防治工作,形成了縱橫交織、分工明確、職責清晰的防災格局。
(4)扎實有效的群測群防體系是關鍵。重慶市不斷健全和完善群測群防體系和工作機制,每處隱患點落實了監測責任人和群測群防員,並加強了宣傳培訓和應急演練。近年來,通過加強了地質災害防災知識宣傳和培訓,採取各種形式大力宣傳地質災害防治知識,利用通俗易懂的宣傳單、張貼畫和順口溜對威脅區群眾、群測群防員、片區地質災害責任人、農村基層幹部、鎮國土所人員、鄉鎮(街道)分管領導等進行防災培訓,發放宣傳地質災害防治資料,極大提高了廣大黨員幹部和威脅區群眾防災意識和自救互救能力。組織開展了多次綜合應急避險演練和所有地質災害隱患點上的簡易應急避險演練,讓群眾知曉預警信號、撤離路線和避險場所,切實提高了基層幹部群眾應對突發地質災害的快速反應能力。
(5)反應迅速的應急體系是保障。近年來,緊緊依託在渝國有地勘隊伍,建立健全應急救援隊伍,不斷加強應急體系建設。此次搶險救災,重慶市14支地質災害應急救援分隊和應急專家迅速響應,夜以繼日,忘我工作,在此次搶險救災中做出了重大貢獻。應急救援隊運用無人飛機、衛星遙感等先進裝備和手段對災害現場進行航拍測繪,為研判災情,應急處置和災後重建設提供了有力支撐。
5 暴雨型地質災害防災建議
(1)川東紅層地區是我國暴雨的高發區,往往誘發特大地質災害,造成嚴重的破壞和人員傷亡。針對這一災害特大亟須採用新思路、研發新方法、採用新模式,加強這些地區的地質災害防治工作。
(2)近年來受全球極端氣候影響,我國西南山區多次出現超越有氣象水文記錄以來的降雨極值,造成了多起重大人員傷亡的地質災害。本次降雨過程僅9月1日,累計平均降雨量達320mm,最大414mm,如此短暫時間內的特大暴雨觸發了數十起超過百萬方量的大型順層基岩滑坡、堆積層滑坡。這些大型滑坡災害往往發生在地形較緩、適宜居住的場地,其破壞模式比傳統降雨型滑坡災害的發生機理、成災模式更為復雜。因此,在本次災後恢復重建中,要增大地質災害的整治力度,降低集鎮的風險水平。在地質調查、勘查的基礎上,做好全面的地質環境評估,借鑒成功的重建經驗,盡快劃定可建區、限建區、禁建區,建設生態屏障區帶,結合地質環境容量和承載力,制定社會經濟發展規劃,並嚴格按照規劃發展。
(3)要關注高位滑坡、高位泥石流的防範。現場調查表明,奉節無山坪滑坡、白果寨滑坡、劉家屋場滑坡等運動距離長達1~2km遠在視線之外的「拐彎型」滑坡泥石流,防範難度極大,極易發生群死群傷。
(4)重災區的一些道路、集鎮、居民點所在的斜坡已經出現緩慢變形的趨勢。今後強降雨,估計加速這些災害的發展。建議從整個災區出發,要防範人口密集區斜坡緩慢變形的直接災害。建議建立交通、水利、國土資源地質災害防治的聯動機制,做好重大地質災害防治和受威脅群眾搬遷避讓等工作。
(5)從現在的情況來看,傳統調查、設計理論和綜合防治技術亦不能完全適應極端暴雨條件下的災害防治需要。因此,建議加強這些特大型地質災害的前期地質勘查工作,尤其對滑坡整體體積、失穩模式和成災風險的評估,為科學開展工程治理提供堅實依據。在今後恢復重建中,建議提高防治等級,淘汰落後工法,保障治理工程的安全和長效。
㈢ 地質災害防治措施
崩塌災害防治的工程措施:
1、攔擋:對中、小型崩塌可修築遮擋建築物或攔截建築物。攔截建築物有落石平台、落石槽、攔石堤或攔石牆等,遮擋建築物有明洞、棚洞等。
2、支撐與坡面防護:支撐是指對懸於上方、可能拉斷墜落的懸臂狀或拱橋狀等危岩採用墩、柱、牆或其組合形式支撐加固,以達到治理危岩的目的。對危險塊體連片分布,並存在軟弱夾層或軟弱結構面的危岩區,首先清除部分松動塊體,修建條石護壁支撐牆保護斜坡坡面。
3、錨固:板狀、柱狀和倒錐狀危岩體極易發生崩塌錯落,利用預應力錨桿(索)可對其進行加固處理,防止崩塌的發生。錨固措施可使臨空面附近的岩體裂縫寬度減小,提高岩體的完整性。
4、灌漿加固:固結灌漿可增強岩石完整性和岩體強度。一般先進行錨固,再逐段灌漿加固。
5、疏干岸坡與排水防滲:通過修建地表排水系統,將降雨產生的徑流攔截匯集,利用排水溝排出坡外。對於滑坡體中的地下水,可利用排水孔將地下水排出,從而減小孔隙水壓力、減低地下水對滑坡岩土體的軟化作用。
滑坡災害防治的工程措施
1、排除地表水和地下水:滑坡滑動多與地表水或地下水活動有關。因此在滑坡防治中往往要設法排除地表水和地下水,避免地表水滲入滑體,減少地表水對滑坡岩土體的沖蝕和地下水對滑體的浮托,提高滑帶土的抗剪強度和滑坡的整體穩定性。
2、減重與載入:通過削方減載或填方載入方式來改變滑體的力學平衡條件,也可以達到治理滑坡的目的。但這種措施只有在滑坡的抗滑地段載入,主滑地段或牽引地段減重才有效果。
泥石流災害防治的工程措施
1、跨越工程:在泥石流溝上方修築橋梁、涵洞跨越避險工程,使泥石流有排泄通道,又能保證道路的暢通。
2、穿越工程:在泥石流下方修築隧道、明硐和渡槽的穿越工程,使泥石流從上方排泄,下方交通不受影響。這是通過泥石流地區的又一種主要工程形式,對於隧道、明洞和渡槽設計的選擇,總的原則是因地制宜。
3、防護工程:對泥石流地區的橋梁、隧道、路基及重要工程設施修築護坡、擋牆、順壩和丁壩等防護工程,從而抵禦泥石流的沖刷、沖擊、側蝕和淤埋等危害。
4、排導工程:修築導流堤、急流槽、束流堤等排導工程,改善泥石流流勢、增大橋梁等建築物的排泄能力。
5、攔擋工程:修築攔砂壩、固床壩、儲淤場、支擋工程、截洪工程等攔擋工程,控制泥石流的固體物質和雨洪徑流,削弱泥石流的流量、下泄量和能量,以減緩泥石流的沖刷、撞擊和淤埋等危害。
(3)暴雨地質災害治理擴展閱讀:
誘發地質災害的因素主要有:
1、採掘礦產資源不規范,預留礦柱少,造成采空坍塌,山體開裂,繼而發生滑坡。
2、開挖邊坡:指修建公路、依山建房等建設中,形成人工高陡邊坡,造成滑坡。
3、山區水庫與渠道滲漏,增加了浸潤和軟化作用導致滑坡泥石流發生。
4、其它破壞土質環境的活動如採石放炮,堆填載入、亂砍亂伐,也是導致發生地質災害的致災作用。
㈣ 地質災害治理有哪些好處
保護地質環境,利於人們生產和生活,能避免人民的財產受到損害和人員的傷亡。
㈤ 對11省暴雨天氣相關部門應做好哪些防禦地質災害的准備
根據氣象台的消息,廣西中北部、海南島、雲南南部、貴州中東部、重慶東部、湖南西部和北部、湖北、河南南部、安徽中北部、江蘇北部、山東東部和南部等地的部分地區有大到暴雨,其中,湖南北部、湖北北部、河南西南部等地局地有大暴雨(100~150毫米)。上述部分地區伴有短時強降水(最大小時降雨量20~50毫米,局地可超過60毫米),局地有雷暴大風等強對流天氣。對11省暴雨天氣相關部門應做好哪些防禦地質災害的准備?
我們都知道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當暴雨來臨之後,會形成大量的水流,這些水流會流向低的地方,如果是無人的山區,並不會造成多大的災害,可是如果是在礦山就會造成,如煤層自燃、洞井塌方、冒頂、偏幫、鼓底、岩爆、高溫、突水、瓦斯爆炸等,一旦發生這樣的情況,往往容易出現重大事故,給國家和人民群眾造成重大的損失。
四、河、湖、水庫災害
當天上降下雨水的時候,除了一部分被植物和泥土吸收之外,其他的主要都流向了河、湖、水庫,可是這一些地方都是有容量的存在,一旦暴雨連綿,超過了容量,就很容易形成如塌岸、淤積、滲漏、浸沒、潰決等地質災害。
㈥ 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現狀及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今年災情及我部防範工作情況
今年,我國氣候極端異常,部分地區前旱後雨,瞬時暴雨,持續強降雨,導致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多發頻發群發。1至6月,全國發生19522起,造成464人死亡和失蹤,直接經濟損失18.61億元,分別比去年同期增長932.3%、177.8%和190%。
國務院領導高度重視地質災害防範工作,今年上半年作出60多次重要批示,為我們工作指明了方向。我部堅決貫徹落實國務院領導批示精神,年初開始早研判、早部署、早檢查、早落實,採取多種手段嚴防嚴控。一是精心部署,先後8次召開全國和重要地區的汛期防範工作會議,多次發文和聯合相關部門發文,進行再動員、再部署、再落實。二是檢查督促,近百次派出由部領導和司局領導帶隊、相關部門參加的工作組檢查指導。三是強化應急,派出88名專家長期駐守18個重點省(區、市),指導排查、監測預警和群測群防等。多次啟動應急響應,在玉樹地震和關嶺滑坡等災害發生後,第一時間組織開展隱患排查,協助和指導防範次生災害。四是重點防範,把地震災區和三峽庫區作為重中之重,派出150名專家協助四川、青海、重慶、湖北四省(市)開展排查和巡查,並在全國范圍內部署開展人口密集地區、交通幹道和重要工程周邊災害點再排查。五是聯控聯防,加強與氣象、水利、鐵路、交通運輸、教育等部門的協作配合,發揮部門優勢,落實防災責任,提升防控能力。
通過以上工作,今年上半年地質災害防範取得了顯著成效。轉移受威脅群眾20多萬,成功避讓477起,避免人員傷亡14839人。僅6月一個月,全國共成功預報320起,避免人員傷亡11014人,避免直接經濟損失1.38億元,為歷年來單月最多。與2009年1至6月相比,今年同期地質災害發生數量增長了近10倍,而造成的人員死亡失蹤人數同比大幅減少。
重點地區防範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效,成功預報和避免多起重大地質災害。三峽庫區已連續7年未因地質災害導致人員傷亡。汶川地震災區2年多來,雖然地質災害多發頻發,但災民安置點未因地質災害導致人員傷亡,實現了主汛期地質災害無重大群死群傷的目標。玉樹地震災區隱患排查迅速完成,重要隱患均被嚴密監控或應急排危除險。
二、以往地質災害防治工作主要成效和存在問題
1998年政府機構改革,地質環境隊伍(工程地質隊、水文地質隊)作為地勘隊伍的組成部分連同地勘費一並下放地方。地質災害作為地質環境工作的一部分,是在機構改革之後的10年來逐步成為一項重要職能,越來越受到重視,三定規定我部的職能是組織、協調、指導、監督。近年來,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經歷了調查、普查、工程治理從無到有的過程,初步形成了以地質災害調查為基礎,以三峽庫區、地震災區為重點的,少數隱患點實施專業隊伍監測,絕大多數採取群測群防監測,逐步開始重大隱患點工程治理的格局。
1、在山區縣地質災害調查基礎上形成了群測群防體系
從2003年至2008年,在地質災害易發區部署完成了1640個縣的地質災害調查與區劃工作,基於此項成果初步建立了以群測群防為主的地質災害監測網路體系。現在全國24萬處隱患點均已納入群測群防體系,有10萬群測群防員。實踐證明群測群防是我國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一大創舉,是在現行條件下最為有效的監測體系,創造了無數的奇跡,挽救了大量生命,取得了巨大成功。
1640個縣的調查評價程度很低,每個縣只安排20萬元經費,只能做一些地表肉眼觀察工作,基本查清了房前屋後小開小裂小縫,但對較遠距離的、具有隱蔽性的、比較復雜的地質災害隱患還沒有查清楚。群測群防體系不健全,主要依靠兼職,缺少必要的經濟待遇和設施配備。原因是地質災害多數分布在山區,大多數都是貧困縣,縣鄉政府在財政上都比較困難。
2、組建了部級和省級及三峽庫區地質災害監測機構
目前全國已形成了由1個國家級地質環境監測院、32個省級監測總站、233個市級監測分站和166個縣級監測站組成的全國地質環境監測體系。初步建立了三峽庫區滑坡崩塌專業監測網。在典型地區開展了突發性地質災害專業監測示範工作。
問題是全國地質災害行政管理人員太少,越到基層越少,絕大多數縣一個專職人員也沒有。香港的土木工程拓展署的土力工程處有700多人從事地質災害管理,我們全國都算上專職管理人員也不到他們的一半。市、縣級地質環境(地質災害)監測機構建立的還很不普遍,絕大多數市、縣沒有地質災害監測機構,現有的機構也還存在著人員少,技術人員更少的問題。經費普遍沒有保障,少數機構的經費納入財政預算,多數是自收自支,與其公益性服務機構性質很不相宜。
3、法規規章逐步完善,管理工作逐步加強
國務院於2003年頒布了《地質災害防治條例》。全國已有29個省(區、市)頒布了相關的地方性法規或規章。國務院先後發布《國家突發地質災害應急預案》和《全國地質災害防治「十一五」規劃》。各省(區、市)和大部分地質災害易發區的市、縣均發布實施了突發地質災害應急預案和地質災害防治規劃。2009年我部印發了《國土資源部突發地質災害應急響應工作方案》,建立了較為完善的地質災害應急響應機制。建立了部省兩級應急專家隊伍。2009年,在全國開展以縣(區、市)為對象的群測群防 「十有縣」 (有組織、有規劃、有經費、有預案、有制度、有宣傳、有預報、有監測、有手段、有警示)建設,已建成321個。在全國推進地質災害防治行政管理、事業支撐、應急處置、專家咨詢、中介服務「五條線」建設,努力提高地質災害防治能力和水平。2007年以來,在全國先後開展「農村地質災害防治知識萬村培訓行動」和「縣、鄉、村幹部國土資源法律知識宣傳教育培訓」,培訓基層幹部、監測人員和群眾、學生300多萬人。2010年,正在在全國開展針對基層國土所和群測群防員的地質災害防治評估、巡查、宣傳、預案和人員「五到位」宣傳培訓活動,培訓10萬人。
4、各相關部門的工作配合逐步加強
從2003年起,我部與氣象局合作開展地質災害氣象預警預報,截至2009年,國家、30個省(區、市)、223個市、1035個縣開展了這項工作。今年我部與氣象局又共同研究進一步提高預警預報的精度,聯合發文要求所有市、縣都要開展這項工作。我部與建設、交通、鐵道等部門聯控聯防,相關部門對建設工程區、交通幹道等的地質災害防治工作逐步加強。今年我部與交通部、鐵道部聯合發文,就汛期地質災害防治共同部署, 2次邀請10多個部委聯合召開視頻會議,共同開展汛期檢查,取得較好效果。
三、今後地質災害防治工作需要加強的工作和需要解決的問題
地質災害防治已經是中央領導高度重視、社會各界普遍關注、人民群眾充滿期盼的大事。我們一方面堅決貫徹落實國務院領導批示指示精神,加強應急響應和應急處置。一方面積極探索深化改革完善地質災害防災減災體系。
1、進一步開展地質災害調查、普查、排查等基礎工作
為建立完善的地質災害防災減災體系,必須加大基礎工作力度。全國應開展全面的地質災害調查,重點地區(300萬平方公里)詳查工作應加快進度,地震災區、三峽庫區等應做到普查,排查工作應納入基礎工作由專業隊伍承擔,並每隔一年排查一次,人員集中區附近2000米范圍要提高工作程度,部署一批必要的工程勘查。
2、建立市、縣地質災害(地質環境)監測機構
建立市、縣地質災害(地質環境)監測機構是必要的,地下水、地面沉降、地面塌陷、礦山地質環境、地質災害等都需要監測,各地的監測機構可以根據不同地區特點有所側重。監測機構承接地質災害調查、普查、排查等基礎工作成果,可以根據成果、根據群測群防員分布,劃定每個群測群防員的監測區域、監測隱患點、巡查路線等,使地調成果發揮作用。
3、以村支部書記、村長、村民小組長為主加強群測群防員隊伍
實踐證明村支部書記、村長和村民小組長擔當群測群防員是最合適人選,他們了解當地情況、熟悉村民、富有責任心。他們當群測群防員遇有災情險情最方便報告鄉鎮政府,立即就能使基層政府直接組織搶險救災。應該給這支群測群防員隊伍統一的經濟待遇,應由中央財政承擔他們的補助經費,這樣就能把群測群防的水平提高到現階段最高水平。
4、國家級和市、縣級地災防治指揮協調能力建設是當前應該加強的兩個重要環節
地質災害現在已經成為非常重要的自然災害,今年暴雨導致人員傷亡90%屬於地質災害。建議在國家層面成立國家地質災害防治指揮部,我部作為辦公室單位,組建地質災害防治應急中心。
地質災害防治關鍵在基層,而我們基層最為薄弱。要加強市、縣防災減災體系建設,形成中央出資由專業的地勘單位進行地質災害調查,成果由市、縣兩級地質災害(地質環境)監測機構承接,群測群防員使用,發現災情險情報告市縣、鄉政府應急處置的防災體系。
5、進一步加大重大地質災害治理資金投入
《地質災害防治條例》規定由中央和省級政府負責特大和重大地質災害治理,現在用於面上的治理資金中央每年出資僅9個億,與各地需求相比杯水車薪。如能增加到每年40個億治理進度會大大加快。三峽庫區、地震災區之所以防災工作做得好,與國家投入力度大是直接相關的。現在有些省級政府也出一些資金,但不普遍,也沒有形成制度。各省都應該每年有專項納入財政預算。市、縣兩級的地質災害(地質環境)監測機構的工作經費也應納入地方財政預算。
㈦ 地質災害治理設計內容
1.崩塌、滑坡、泥石流災害防治
中國是崩塌、滑坡、泥石流災害十分嚴重的國家之一,在全國,除了上海及個別省區外,均不同程度地受到崩塌、滑坡、泥石流的危害。斜貫中國中部的川滇山地、鄂西山地、秦嶺、黃土高原、燕山山地、遼東山地等是受災最為嚴重的地區,西部和西北部的阿爾泰山、天山、祁連山、青藏高原部分地區,也是崩塌、滑坡、泥石流災害的多發、易發地區。已有資料表明,崩塌、滑坡、泥石流是我國常見地質災害中分布最為廣泛、影響最大的災種,全國共發育特大型崩塌51處、滑坡140處、泥石流149處;大型崩塌3000多處、滑坡2000多處、泥石流2000多處;中小型崩塌、滑坡、泥石流達40多萬處。全國有350多個縣的上萬個村莊、100多個大型工廠、55座大型礦山、3000km以上的鐵路受崩塌、滑坡、泥石流的嚴重危害。
作為地質災害的主要災種,崩塌、滑坡、泥石流具有突發性強,分布范圍廣,具有一定的隱蔽性,每年都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和人員傷亡,已成為國民經濟建設及社會發展的嚴重製約因素。據統計,因崩塌、滑坡或泥石流災害造成的損失約占常見地質災害損失的70%~80%。國土資源部2008年發布的《全國地質災害防治「十一五」規劃》中劃分的16個地質災害重點防治區中,除珠江三角洲地面沉降地面塌陷重點防治區、長江三角洲地面沉降重點防治區、華北平原地面沉降重點防治區以外,其餘13個重點防治區均要求對崩塌、滑坡或泥石流災害進行重點防治。
根據我國地質災害發育特點,以及地質災害防治工作重點,本著教學為生產服務的宗旨,本教材在安排地質災害治理設計案例時,擬以崩塌、滑坡、泥石流災害的防治案例作為學生實訓的基本要求,要求學生通過本課程的學習,能運用所學的地質災害防治基本理論、方法、手段,進行崩塌、滑坡、泥石流災害的治理工程設計。
2.其他地質災害防治
我國地質災害發育具有地區之間的差異性,表現為地勢階梯特徵明顯:第一階梯(海拔4000m以上),凍融、泥流等災害發育;第二階梯(海拔為1000~2000m)與第一階梯過渡地帶,以崩塌、滑坡、泥石流等災害為主;東部廣大平原、盆地為第三階梯,地面沉降、地面塌陷、淤積等災害為主。
考慮到我國地質災害發育的上述地域性差異,有的學生畢業後可能在非滑坡、泥石流高發區工作,因此,在安排地質災害治理技術實習時,可作如下調整:
1)針對我國第一階梯地質災害發育特點,凍融災害屬於特殊土災害問題,特殊土災害在《地基處理》課程的教學中,對各種地基處理方法的設計進行了較詳盡的介紹,可供參考。
2)針對我國第二階梯的地質災害發育特點,即以地面沉降、塌陷、淤積等災害為主,由於地面沉降災害的防治重在預防、治理難度大、且效果並不明顯,實際工作中對於地面沉降的治理任務較少,因此,為適應第二階梯廣大地域的地質災害防治工作需要,有必要考慮的實訓主要是地面塌陷的治理。各院校在安排實訓時,可以根據實際需要,另行考慮是否增加地面塌陷治理設計的實訓。
㈧ 地質災害治理的必要性和迫切性有什麼區別
必要性:
地質來災害預防指源對突發的由自然或人為因素引起的諸如泥石流、滑坡、山體崩塌等地質災害,通過一定的工程技術手段消除或減少這些地質災害的發生,從而為人們的財產和生命健康提供安全保障。
迫切性:
地質災害頻繁發生,對人們的生命安全和社會財產造成了嚴重的影響。
㈨ 山洪地質災害防治要堅持與什麼相結合
山洪地質災害防治要堅持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相結合。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加快水利改革發展的決定:加快中小河流治理和小型水庫除險加固。中小河流治理要優先安排洪澇災害易發、保護區人口密集、保護對象重要的河流及河段,加固堤岸,清淤疏浚,使治理河段基本達到國家防洪標准。
鞏固大中型病險水庫除險加固成果,加快小型病險水庫除險加固步伐,盡快消除水庫安全隱患,恢復防洪庫容,增強水資源調控能力。推進大中型病險水閘除險加固。山洪地質災害防治要堅持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相結合,抓緊完善專群結合的監測預警體系,加快實施防災避讓和重點治理。
(9)暴雨地質災害治理擴展閱讀:
山洪的成因:
1、地形條件
一般形成山洪泥石流的地形特徵是中高山區,相對高差大,河谷坡度陡峻。表層為植皮覆蓋有較厚的土體,土體下面為中深斷裂及其派生級斷裂切割的破碎岩石層。
2、森林覆蓋條件
大范圍樹林、毛竹覆蓋,汛期當暖濕空氣攜帶大量水氣,達到林區上空,與林區溫度偏低,相對濕度偏大的冷空氣交鋒,易造成大的局部降水。
3、水源條件
水體既是山洪泥石流的組成部分,又是激發因素,主要來自降雨。降雨激發山洪的現象,一是前期降雨和一次連續降雨共同作用。二是前期降雨和最大一小時降雨量起主導激發作用。
山頂土體含水量飽和,土體下面的岩層裂隙中的壓力水體的壓力劇增。當遇暴雨,能量迅速累積;致使原有土體平衡破壞,土體和岩層裂隙中的壓力水體沖破表面覆蓋層,瞬間從山體中上部傾瀉而下,造成山洪和泥石流。
暖濕氣流遇山體阻擋,產生暖濕氣流上升運動,在山頂和迎風坡形成冷暖鋒面產生雷暴雨。由於山體的中上部伸入雲層,地面還是十分悶熱,山雨欲來風滿樓時,山體的中上部早已處於兩層之中。所以往往地面降雨不久。山洪就爆發了。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加快水利改革發展的決定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山洪
㈩ 地質災害防治措施的建議
根據「以防為主,統一規劃,及時治理,因地制宜」的地質災害防治原則,針對工程建設和各類地質災害的特點,提出以下防治措施的建議:
圖8-6 湖北—湖南段地質災害危險性分區圖
表8-4 湖北—湖南段地質災害危險性綜合評估—覽表
續表
續表
1.崩塌防治
管道穿越丘陵山區半堅硬—堅硬岩類時,需爆破開挖石方,如爆破用葯量過大,有可能引起陡峭山體的開裂或者局部岩塊的崩落,也不排除甚至發生局部岩體的小型崩塌。因此在實施開挖爆破前,須仔細觀察施工場地及其周圍是否有可能產生崩落、滾動的松動岩塊、浮石等,或提前予以清除,或採取措施攔擋,或控制爆破葯量不至於崩落產生等辦法,來避免災害發生。
2.滑坡防治
在有可能產生滑坡的斜向、順向坡段敷設時,應分段敷設,切忌連續不間斷大開挖,以避免造成斜坡大范圍變形、滑動。在風化帶較厚的地帶開挖時,要注意邊坡的坍塌傷人,同時也要注意避免長距離大開挖而不埋管回填。在可能產生滑移變形的坡段,應採用抗滑支擋和護坡工程加以防護,以維護坡體穩定,防止邊坡失穩下滑。
3.泥石流防治
管道經過丘陵山區將產生74100m3鬆散的棄渣,暴雨期沿線會發生水土流失或小規模的泥石流。應加強埋管土體的夯實,或將剩餘棄渣堆放於開闊的溝底或寬緩的窪地,並視地形情況修築擋土牆,及時做好沿線地表植草工作。
4.河流崩岸和洪水沖蝕防治
對於河流穿越處,應避開河流侵蝕凹岸,同時需要拋石加強岸坡強度,並鋪設土工織物等,以解決地下水對岸坡的潛蝕破壞作用。所有河流的穿越,均應在枯水季節進行,以減少不必要的風險。
5.軟土壓縮擠出滑移破壞防治措施
基礎為淤泥軟土的回填區段,在高(厚)填築區的施工過程中,可能出現軟土壓縮擠出和滑移破壞,導致建(構)築物受損毀壞。因此,建設詳勘階段應具體查明淤泥質軟土的分布范圍、厚度、空間變化情況及其性狀特徵,建設過程應對強度較低的軟弱土體進行清基換層,對回填土採用適當的夯實固結壓密等措施,以改良土體結構,提高建(構)築物地基的強度及穩定性。
6.膨脹土災害防治措施
評估區大部分粘性土體具不同程度的脹縮性,在土體脹縮性能一定條件下,影響膨脹土脹縮程度的因素主要為土體濕度的變化情況,而土體中濕度的變化主要受控於降水入滲,因此氣候是影響膨脹土變形破壞的重要因素。根據《膨脹土地區建築技術規范》(GB1112—87)推薦的大氣影響深度參考值及膨脹濕度系數計算公式,利用有關降雨量、蒸發量資料計算出濕度系數後查表得知,評估區膨脹土氣候影響深度為3~4.5m,膨脹土氣候急劇影響深度為1.35~2.1m。因此膨脹土災害的防治應針對其變形特點及主要影響因素,適當加大基礎埋深,種植草皮,保持土體的含水量,在施工過程中,防止土體長期暴曬、風干、浸濕、充水,以免引起土體水份急劇變化而導致脹縮變形。
7.岩溶地面塌陷防治
重點是合理規劃地下水水源地的位置和控制地下水開采強度,對需要大范圍降水的基坑工程應盡可能遠離管線。同時應加大岩土工程地質勘察力度,准確查明岩溶分布情況,對經勘察有可能產生塌陷的地段,應提前架設基礎梁跨越陷坑。對已有的塌陷坑可採用回填、坑口鋪蓋等方法,對於塌陷程度輕但危險嚴重的塌陷,可採用灌漿、地基土加固等工程處理措施。還要做好地面變形監測工作。
8.采空地面塌陷的防治
首先要進行勘探調查,確切查明采空區的空間位置,管線敷設避繞采空區;若避繞地段仍有礦產,則要作好礦產壓復評估;還要做好地面變形監測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