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市人民政府地質災害
A. 地質災害有哪些
地質災害有:
1、地裂縫:地表岩、土體在自然或人為因素作用下,產生開裂,並在地面形成一定長度和寬度的裂縫的一種地質現象,當這種現象發生在有人類活動的地區時,便可成為一種地質災害。
2、地面沉降:在人類工程經濟活動影響下,由於地下鬆散地層固結壓縮,導致地殼表面標高降低的一種局部的下降運動(或工程地質現象)。
3、泥石流:因為暴雨、暴雪或其他自然災害引發的山體滑坡並攜帶有大量泥沙以及石塊的特殊洪流。泥石流是一種災害性的地質現象。
4、岩土膨脹:由於其在土體中雜亂分布的裂隙及反復脹縮變形造成強度衰減的特性,所以常常給人類的工程建築帶來嚴重破壞,造成許多地質災害。
5、水土流失:易於發生水土流失的地質地貌條件和氣候條件是造成中國發生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
(1)蘇州市人民政府地質災害擴展閱讀:
1、地質災害是指由於自然或人為作用,多數情況下是二者協同作用引起的,在地球表層比較強烈地破壞人類生命財產和生存環境的岩土體移動事件。
2、發現地質災害險情或者災情的單位和個人,應當立即向當地人民政府或者國土資源主管部門報告。其他部門或者基層群眾自治組織接到報告的,應當立即轉報當地人民政府。
3、地質災害發生後,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啟動並組織實施相應的突發性地質災害應急預案。有關地方人民政府應當及時將災情及其發展趨勢等信息報告上級人民政府。
4、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可以根據地質災害搶險救災工作的需要成立地質災害搶險救災指揮機構,在本級人民政府的領導下,統一指揮和組織地質災害的搶險救災工作。
B. 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地質災害防災減災工作中什麼樣的地質成果資料好用
國務院地質災害抄防治條例中明確了地質災害責任主體是誰?地質災害危險等級劃分標准,中國地質災害防災體系等……
只有提交符合國務院地質災害防治條例相關要求的地質災害成果,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才好用於地質災害防災減災工作中。
根據國務院地質災害防治條例相關內容要求,中國地質災害責任主體是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其防災減災工作需要如下地質災害成果資料:
①工作區地質災害危險源在那裡?
②危險源危險區范圍?
③危險區內受威脅總人數=?受威脅總財產值=?
④地質災害發生不同危險等級的概率,即風險。
C. 蘇州市人民政府的行政區劃
蘇州市總面積8848.42平方公里(含太湖水域面積),其中市轄區面積2742.62平方公里。2012年城市建成區面積為494.03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176.91萬人(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2012年全市戶籍總人口647.81萬人,其中市區戶籍人口328.99萬人。
蘇州市共轄5個市轄區:姑蘇區(蘇州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區)、蘇州高新區(虎丘區)、吳中區、相城區、吳江區;1個縣級行政管理區即蘇州工業園區;4個縣級市:常熟市、張家港市、崑山市、太倉市。
D. 蘇州市人民政府制定的規范性文件是地方性法規嗎
嚴格地講,蘇州市人民政府制定的規范性文件還不算地方性法規,只有經過蘇州市人民代表大會和它的常務委員會通過的規范性文件才能稱為地方性法規
E. 各級人民政府在地質災害預防中應做的工作有哪些
各級人民政府在預防地質災害發生時應重點做好以下4個方面的工作:
建立地質災害群測群防監回測答網路體系,對地質災害易發區要建立縣、鄉、村三級群測群防監測網路。
發放地質災害防災明白卡和避險明白卡,根據已圈定的地質災害危險點和隱患點,由政府部門填制防災避險明白卡,將地質災害基本信息、誘發因素、危害人員及財產、預警、撤離方式及政府責任人等內容填入卡中,發放到受災害威脅的村民手中並向村民解釋。
國土資源管理實用手冊
建立地質災害巡查制度,在地質災害重點防範期內,加強地質災害險情巡迴檢查制度的落實和巡查工作,發現險情及時處理與報告。
組織開展地質災害防治知識培訓,加強對中小學學生地質災害防治知識的教育和技能演練。
F. 蘇州市人民政府第16號市長令的內容是什麼
也沒說哪一年的啊《蘇州新區房屋拆遷管理暫行辦法》(蘇州市政府第16號令)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0/1228/20/3842973_82123508.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