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地質數據調查
『壹』 我國地質災害調查現狀與存在問題的分析
6.1.1 歷史與現狀
(1)1991年原地質礦產部組織開展的以省為單位的全國地質災害現狀概查
1991年原地質礦產部組織實施了以省為單位的全國地質災害現狀概查,主要以收集資料和各省(區、市)上報的資料為主,較全面地對全國地質災害類型與現狀進行了總結。調查內容包括地質災害的類型、發生的重點區域、對國家和人民生命財產造成的損失以及地質災害發育特徵和分布規律等。根據收集整理的成果和萬余個典型地質災害點資料,匯編並出版了《中國地質災害》,編制出版了《中國分省地質災害圖集》。
(2)1992~2003年期間,原地質礦產部部署1∶50萬環境地質調查
1992~2003年,原國家計委和原地質礦產部組織開展了省(區、市)級(1∶50萬)地質災害調查與編圖,圈定滑坡等地質災害危險區;1996年為減災防災、提升國土整體的調查研究程度和水平,把此項工作擴展為以地質災害為主的環境地質調查,這是我國第一輪較全面地在全國開展的地質災害的調查。調查的主要目的是在概略查明各省(區、市)地質環境條件的基礎上,重點調查人類工程活動與地質環境的相互作用和影響,初步查明開發利用自然環境遇到的和引發的各種主要地質災害、特殊不良地質環境條件和環境地質問題的發育特徵和分布規律,作出現狀評價和發展趨勢預測,提出防治對策建議,為國家制定減災、防災、國土開發與整治、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規劃,以及地質環境監督管理,提供宏觀決策依據;保護地質環境,減少災害損失,促進經濟建設與地質環境的協調發展。
(3)1999年國土資源部啟動縣(市)地質災害調查工作
從1999年開始,作為國土資源大調查計劃的組成部分,國土資源部啟動以縣(市)為單元的地質災害調查工作。這項工作強調遵循「以人為本」的原則,專業人員與地方結合,大力推行群測群防體系。基本做法是採取專業調查和發動群眾查險、報險相結合的辦法,不強調按比例尺布線與布點。根據已掌握的情況和群眾報險線索,以鄉鎮、村莊、重要交通干線和工程設施為重點,逐步進行現場調查並注意發現地質災害隱患點、危險點。對隱患點、危險點綜合分析後,劃出地質災害易發區和防治區,初步建立起群測群防預警體系,包括:建立減災防災領導責任制;建立臨災避險群防體系;編制地質災害防災預案;建立汛期地質災害險情速報制度等。
1999年在進行10個縣的地質災害調查試點的同時,啟動了三峽庫區(包括宜昌市、巫山縣等在內的)19個縣(市)的地質災害調查,為大規模的地質災害防治工作提供了示範。截至2004年底,全國已經完成616個縣(市)的地質災害調查工作,為地方各級政府和國土資源管理部門組織地質災害「群測群防」和防治管理,為縣、鄉級地方政府行使減災職能,提供了重要依據。
縣(市)地質災害調查,是新一輪的地質災害調查,它注重減災防災實效,是普及地質災害防治知識,建設具有中國特色的地質災害防災預警體系的重要工作,已成為我國地質災害調查工作的新模式。
(4)大江大河流域的地質災害調查
如長江流域環境地質調查,黃河流域環境地質調查等。「七五」期間,開展了1∶20萬三峽工程庫區環境地質調查,1∶20萬攀西、六盤水、岷江流域、沱江流域環境地質調查,1∶10萬嘉陵江、大渡河等部分幹流環境地質調查,1∶10萬小江流域地質災害調查,對滑坡、崩塌和泥石流等地質災害的分布規律及其形成特徵進行了系統的調查工作。
(5)重點經濟地區較大比例尺的地質災害調查工作
各省(區、市)根據自身的具體特點,有針對性地開展了較大比例尺的地質災害調查工作。
1)城市地質災害調查。上海市從20世紀60年代初就開始了以防治地面沉降為重點的城市地質工作,系統地進行了地面沉降調查和長期監測。江蘇省從20世紀70年代起,先後圍繞南京、南通、常州、蘇州、無錫等10個中心城市,開展1∶5萬水文地質、工程地質和環境地質綜合勘查工作,分析研究了各中心城市地面沉降、地裂縫、地面塌陷的起因、現狀、發生發展特徵與規律。
2)礦山地質災害調查。20世紀80年代以來,在華東地區開展了不同比例尺的礦山地質調查工作,如兗滕—兩淮能源開發區環境地質論證、兩淮煤田煤炭開采環境地質調查等工作。遼寧、黑龍江等省先後在礦業城市開展了礦山地質災害調查。
3)其他類型地質災害調查。長江三角洲地區地下水資源與地質災害調查評價;鞍山西部隱伏岩溶塌陷地質災害勘查;黑龍江中俄界河1∶5萬塌岸地質災害調查。
(6)重大工程區地質災害勘查
三峽庫區開展了大比例尺的地質災害勘查與治理工作。
6.1.2 調查成果的應用
(1)為規劃和防災預案的編制提供依據
地質災害調查成果,成為全國各省(區、市)編制地質災害防治規劃和汛期地質災害防災預案的重要依據。
(2)為重大工程部署和城市安全提供基礎資料
地質災害調查成果為重大工程,如水庫移民選址,鐵路、公路和輸電、輸氣管線的選線,大江大河安全,城市規劃,基礎設施建設,提供了基礎資料。
(3)為地質災害監測和防治提供依據
縣(市)地質災害調查工作,基本查清了地質災害多發縣(市)、鄉、村所在地地質災害隱患點的分布,建立了地質災害群測群防體系,建立了地質災害調查信息系統,為合理地部署地質災害監測網提供依據。
(4)為提高公眾防災意識作出貢獻
通過地質災害調查,特別是縣(市)地質災害調查,提高了公眾,特別是地質災害高發區公眾的防災意識,提高了對地質災害認識的普及率。
6.1.3 存在問題的分析
地質災害調查工作,為我國地質環境保護、國土資源規劃開發提供了基礎資料。但是,隨著國民經濟的高速發展和城市化比率的不斷提高,三峽工程、西電東送、南水北調工程等需要提供大量基礎性、先導性的地質調查數據,我國的地質災害調查工作已越來越不適應社會發展和國家重大基礎設施建設的需要。存在的主要問題有以下幾方面:
(1)調查的對象和內容與國民經濟建設、社會發展結合不夠
以往的地質災害調查,偏重傳統的自然屬性研究,與人類工程活動及經濟建設結合不夠,服務領域較窄,在土地利用、城市規劃、重大工程建設、生態環境保護等方面的服務工作相對薄弱。
(2)調查工作不規范,調查的精度和廣度存在較大局限
過去開展的區域性地質災害調查,一般為中小比例尺,調查精度不能滿足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
1∶50萬全國地質災害調查,開始於「八五」,至2003年基本完成,歷時12年,技術落後,各省調查程度不一,災害規模分級標准不統一,絕大部分省份沒有建立相應的調查資料庫,給全國的數據匯總和綜合分析帶來困難。
縣(市)地質災害調查,遵循「以人為本」的原則,注重對地質災害隱患點的調查,淡化了對地質環境的調查。同時,縣(市)調查從全國角度來看,比較分散,很難形成全面的認識和評價。
區域性地質災害調查工作精度較低,比例尺小,缺乏重點地域的重點調查研究成果。
(3)調查的技術方法、標準的局限
在技術方面,沒有形成系統的標准和評價體系,工作程度偏低,工作中獲得的大量原始信息資料,相當部分未能建立資料庫,信息的社會化和開發利用程度低。
(4)調查的時效性的局限
在科學認識上,沒有按照地質災害發生的客觀規律,結合人類社會經濟發展的要求,有計劃地開展地質災害調查工作。
地質災害調查落後於地質災害發展的速度,由於原有的工作方法、思路和成果的表達方式陳舊,調查成果的信息化、網路化、社會化程度低,大多未與當地社會經濟發展現狀和發展方向相結合,或未考慮如何為社會經濟發展服務,從而影響成果向社會生產力的轉化,難以滿足政府和社會的實用性、實效性需求。
地質災害的調查評價滯後於生態環境保護、城市規劃、土地綜合利用、地質環境的合理開發利用、地質災害防治的需要。
(5)沒有建立地質災害調查制度
沒有建立地質災害調查制度,對地質災害調查的責任、周期、比例尺、內容等方面沒有明確的規定。
6.1.4 開展地質災害調查需求的分析
(1)我國地質災害分布廣泛,危害嚴重,地質災害動態變化,需要開展地質災害調查
我國是世界上地質災害最為嚴重的國家之一。全國僅大大小小的崩塌、滑坡災害危險點就有百萬處以上,每年還會出現幾萬至十幾萬處新的危險點。近年來因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等地質災害,平均每年有1000多人死亡,經濟損失高達數十億元,已經成為我國大部分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一大制約因素,引起了黨和政府、社會公眾的極大關注。經過十幾年的努力,地質災害調查工作取得了顯著成績。但由於以往基礎工作薄弱,對潛在的地質災害隱患情況底數不清,無法進行有效的災害預報預警,從而使防災工作處於被動狀態,因此,開展適當比例尺的全國地質災害調查和大比例尺的地質災害多發區的地質災害調查是十分必要的。
由於人類活動和自然條件的演變,地質災害也是動態變化的,為認清地質災害的分布規律,確保國家減災方案的科學性和准確性,要求反復開展地質災害調查。
(2)貫徹「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需要
《中國21世紀議程》提出了可持續發展的戰略目標,要實現可持續發展,避免人員傷亡,基礎就是建立在對我國地質環境和地質災害的全面認識上。國土整治與開發、重大工程和國民經濟社會發展布局,工業化進程的加快和城市化水平的迅速提高,為確保生產、生存、生活的安全,必須開展系統的地質災害調查工作。
(3)地質災害監測預警和減災工程的需要
為達到防災減災、保護資源環境、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國家將採取一系列的地質災害監測預警和減災工程行動。為科學、有效地開展地質災害監測,實施減災工程計劃,必須開展相應精度的地質災害調查。
(4)國家編制修訂地質災害防治規劃及其他規劃的需求
《地質災害防治條例》第十一條規定,國務院國土資源主管部門會同國務院建設、水利、鐵道、交通等部門,依據全國地質災害調查結果,編制全國地質災害防治規劃……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國土資源主管部門會同同級建設、水利、交通等部門,依據本行政區域的地質災害調查結果和上一級地質災害防治規劃,編制本行政區域的地質災害防治規劃……地質災害調查是國家編制修訂地質災害防治規劃的依據,同時也是指導各部門(行業)協調行動的依據。
『貳』 中國地質調查局發展研究中心工資怎麼樣
中國地質調查局發展研究中心於2002年7月18日正式成立。加掛「全國地質資料館」的牌子。負責管理國土資源實物地質資料中心和國土資源部十三陵培訓中心。
發展研究中心隸屬於國土資源部,是中國地質調查局的正局級直屬事業單位,承擔地質和礦產勘查工作方向、發展戰略、境外地質工作規劃和部署研究,負責全國地質資料接收、保管和服務,承擔地質調查信息化建設工作。接受上級委託,對找礦突破戰略行動等有關重大專項進行技術支撐。
發展研究中心現有職工205人,其中正高級職稱50人,副高級職稱47人;博士45人,碩士68人;離退休職工100人。現設處室25個(不含國土資源實物地質資料中心和國土資源部十三陵培訓中心),其中綜合管理處室5個,業務處室17個,其他處室3個。
發展研究中心參與了《國務院關於加強地質工作的決定》、《全國地質勘查規劃》、《找礦突破戰略行動綱要(2011~2020年)》等重要文件的研究
起草工作。為地質調查工作部署提供支撐工作,為部、局機關提供了大量情報資料。編輯《中國地質》和《地質通報》,為地勘行業提供了良好的科技交流平台。建
設了全球礦產資源信息系統資料庫,為地質工作走出去提供信息服務。研發了數字地質調查系統、國家地質空間數據網格服務系統、多元地學空間數據管理與分析系
統等;先後牽頭完成了1:20萬地質圖空間資料庫等數十個不同比例尺、不同主題的資料庫建設工作;牽頭完成一批地質信息化標準的編制;建設並維護地調局的
網路系統和網站,對地質調查信息化起到了引領和推動作用。承擔地質資料接收與保管工作,努力實施地質資料的社會化服務工作。支撐完成的全國礦業權實地核
查、全國危機礦山接替資源找礦項目獲國土資源部通報表揚;為找礦突破戰略行動、全國礦產資源潛力評價等專項提供卓有成效的業務支撐。
發展研究中心獲省部級科學技術獎24項,其中一等獎6項,二等獎18項;獲國家發明專利6項。2002年~2008年連續7年獲得「中央國家機關文
明單位」,2009年獲「2008年度中央國家機關文明單位標兵」榮譽稱號。2004年建成部「合格職工之家」,2006年成功創建部「先進職工之家」。
2005年至今連續7年獲得「首都文明單位」榮譽稱號,2010~2011年繼續保持「首都文明單位」和「中央國家機關文明單位標兵」稱號。
『叄』 中國地質調查網格組網體系
一、中國地質調查網格結點部署
目前,由中國地質調查局(北京)、天津地調中心、成都地調中心、沈陽地調中心、西安地調中心、廣東、河南、雲南、西藏、河北、安徽、山東、內蒙、青海、四川、新疆、黑龍江、甘肅、福建等地調院等20個網格結點構成的中國地質調查信息網格體系,形成了目前在國內最大的行業應用網格之一。
該平台可實時通過IP通訊衛星、北斗導航通訊衛星、3G視屏通訊等手段,實現野外現場的指揮、調度和會商。目前,已實現三個大區、7個地調院,3台中心指揮機、7台普通指揮機、145車載北斗導航系統、約200個野外地質人員的實時監控、管理和安全保障。
二、野外地質工作管理與服務多級動態組網模式
根據野外地質調查的特點,基於中國地質調查信息網格平台,通過北斗系統的通訊與監控功能,將地調局、地調中心、省級地調院、野外駐地和野外工作人員有機聯系起來,建立多級(4 級)動態的地質調查工作組網模式,實現野外人員之間的信息互通及各級管理結點對其下轄人員的監控與管理,為野外地質工作的安全保障和指揮調度創造了條件(圖5-16)。
在野外地質工作管理與服務多級動態組網模式組網的基礎上,結合數字地質調查系統和中國地質調查網格平台,將北鬥技術融入已經成熟的地質調查信息工具中,開發了基於我國衛星技術的地質調查野外數據採集系統(RGM ap)、駐地監控指揮系統(DGSInfo)和野外地質調查管理服務與安全保障系統(GSIGrid),為野外人員、室內數據處理人員和管理人員分別提供了數據採集、數據處理、信息溝通、安全保障和監控指揮的信息工具,並在此基礎上拓展出北斗與手機通信,單位公告信息查詢和危險區域預警信息查詢等功能,全面體現了信息技術支持下地質工作的現代化及管理服務的人性化。系統將IP衛星技術與3G通信技術互補應用,實現了野外現場視頻回傳,語音交流和大數據傳輸的功能,為實現野外工作實時部署、艱險地區工作檢查、專家會診以及遙感等大數據的實時服務奠定了基礎。
圖5-16 基於3S技術的野外地質工作管理與服務多級動態組網模式圖
野外地質工作管理與服務多級動態組網模式的特點如下:
1)按中國地質調查局行政區域管理進行組網,如6個大區各自管理所屬轄區的地勘單位。野外移動ID 可以綁定。
2)中國地質調查局的野外工作站(或所屬地調院)可對新疆、青海、西藏工作區域的動目標動態加入ID並進行管理。
3)移動目標與移動目標、移動目標與駐地、移動目標與結點(至少2個)可進行通訊。
4)移動目標、駐地工作站、野外工作站、結點均能以主叫和被叫的角色進行工作。
5)在進行通信階段,可實現一對多的情況,如移動目標可同時對移動目標、駐地工作站、野外工作站、結點(至少2個)進行應急呼救或要求提供信息。
6)通過國土資源部地質調查數據實施傳輸網路體系在駐地開展IP衛星大數據量的傳輸試驗。
7)採用北斗衛星透明的通信協議。
8)在有網的地方就可訪問野外地質工作管理與服務網格平台。
9)通過同步機制把獲得多個(<=1000個)的位置信息傳給中心結點並顯示在圖上,並帶有每個移動點的地質人員信息,允許同時接受GPS信息。
『肆』 如何查看中國地質調查局解密的地質圖
少為我們操勞,就是對母親最好的回報.@@在怎樣回報親親母愛這個問題上,我們強版調的不權應是「新意」,而應是「心意」.隨著日歷的翻動,母親節就要到了,讓我們給自己的母親一個驚喜,給母親送去一份自己親手製作的禮物.請同學們展示送給媽媽的禮物和祝福語.
大多數孩子生在福中不知福,他們很少能從生活的瑣事、細節中體會到母親的偉大.而家長則不同,他們有為人子(女)的經歷,也有為人母的感慨,他們對生活的感受更真切.今天我們的父母已經年老體弱,需要關心和照顧.帶著我們的孩子,去關心照顧我們的老人,是對孩子最好的教育.」「常回家看看,哪怕是幫媽媽洗個碗.」 「可憐天下父母心.母親只知道奉獻,不知索取,只知節儉,不知享受.母愛是擋雨的巨傘,母愛是參天的大樹,母愛是溫馨的港灣.@@們承受著那麼多的風風雨雨,總把最好的東西讓給我們.記得每當我給母親買些水果、食品,她都會責怪我太破費.可是,每次她來看
『伍』 中國地質調查局發展研究中心 到底怎麼樣
中國地質調查局發展研究中心於2002年7月日正式成立。加掛「全國地質資料館」的牌子。負責管理國土資源實物地質資料中心和國土資源部十三陵培訓中心。
發展研究中心隸屬於國土資源部,是中國地質調查局的正局級直屬事業單位,承擔地質和礦產勘查工作方向、發展戰略、境外地質工作規劃和部署研究,負責全國地質資料接收、保管和服務,承擔地質調查信息化建設工作。接受上級委託,對找礦突破戰略行動等有關重大專項進行技術支撐。
發展研究中心現有職工205人,其中正高級職稱50人,副高級職稱47人;博士45人,碩士68人;離退休職工100人。現設處室25個(不含國土資源實物地質資料中心和國土資源部十三陵培訓中心),其中綜合管理處室5個,業務處室17個,其他處室3個。
發展研究中心參與了《國務院關於加強地質工作的決定》、《全國地質勘查規劃》、《找礦突破戰略行動綱要(2011~2020年)》等重要文件的研究
起草工作。為地質調查工作部署提供支撐工作,為部、局機關提供了大量情報資料。編輯《中國地質》和《地質通報》,為地勘行業提供了良好的科技交流平台。建
設了全球礦產資源信息系統資料庫,為地質工作走出去提供信息服務。研發了數字地質調查系統、國家地質空間數據網格服務系統、多元地學空間數據管理與分析系
統等;先後牽頭完成了1:20萬地質圖空間資料庫等數十個不同比例尺、不同主題的資料庫建設工作;牽頭完成一批地質信息化標準的編制;建設並維護地調局的
網路系統和網站,對地質調查信息化起到了引領和推動作用。承擔地質資料接收與保管工作,努力實施地質資料的社會化服務工作。支撐完成的全國礦業權實地核
查、全國危機礦山接替資源找礦項目獲國土資源部通報表揚;為找礦突破戰略行動、全國礦產資源潛力評價等專項提供卓有成效的業務支撐。
發展研究中心獲省部級科學技術獎24項,其中一等獎6項,二等獎18項;獲國家發明專利6項。2002年~2008年連續7年獲得「中央國家機關文
明單位」,2009年獲「2008年度中央國家機關文明單位標兵」榮譽稱號。2004年建成部「合格職工之家」,2006年成功創建部「先進職工之家」。
2005年至今連續7年獲得「首都文明單位」榮譽稱號,2010~2011年繼續保持「首都文明單位」和「中央國家機關文明單位標兵」稱號。
『陸』 全國地質資料館地質資料服務進校園問卷調查結果分析
馬翀茹湘蘭趙小平
(中國地質調查局發展研究中心北京100037)
摘要本文對全國地質資料館在中國地質大學(北京)舉行的地質資料進校園活動中的調查問卷進行了統計,從對資料館的了解以及獲取地質資料的主要途徑、地質資料類型和服務方式需求、資料館窗口服務評價與用戶滿意度、影響資料館借閱利用服務的主要因素等4個方面對統計結果進行了分析。同時按照不同專業背景以及是否有資料館借閱經歷等條件分別統計並對比結果,取得了若干認識和成果。最後提出了重視高校宣傳,開展差別化服務和加強資料館信息化網路化建設等建議。
關鍵詞地質資料服務評價需求分析
為了進一步加強地質資料的社會化服務工作,增強地質資料的社會認知度,使地質資料更好地服務於高校科研實踐,全國地質資料館(以下簡稱「全國館」)聯合中國地質大學(北京)於2010年5月共同舉辦了「傳播地學知識 服務地學發展」的主題活動,並向廣大在校師生發放了針對地質資料服務的調查問卷。中國地質大學(北京)是一所地質類專業占重要地位的綜合性大學,每年為國家輸送了大量的地學人才。在這樣的大學中開展地質資料服務的調查,具有很高的針對性和目標性。
調查問卷的內容涉及了4個方面:對於全國館的了解以及獲取地質資料的主要途徑;對於地質資料類型、服務方式等的需求;對於全國館窗口服務的評價與滿意度;影響全國館借閱利用服務的主要因素。
本文對調查問卷進行了統計和分析,用以了解中國地質大學師生對地質資料利用的現狀以及對地質資料的主要需求,以便更好地開展相關服務,開發對應服務產品,擴大全國館的影響力。針對本次調查的性質和特點,本文按專業將調查對象分為專業用戶、潛在用戶以及非專業用戶3類進行分別統計分析,其中專業用戶包含了地質、礦產能源、水文地質、環境地質等地質類專業的師生,是全國館的主要使用群體;潛在用戶包含了遙感、土地、測繪、地理等專業的師生,是全國館的潛在使用群體;非專業用戶是指機械、計算機以及各人文學科,是全國館的非專業使用群體,代表了一般社會公眾對資料的使用程度和方式。此外,還對曾有過實際到全國館借閱經歷的師生進行了專門的統計和分析。
1 調查對象及基本特點
本次問卷調查的調研對象是中國地質大學(北京)的師生,調查樣本容量797份。本次調查對象具有學歷層次高、地質類專業份額大的特點。
從學歷分布的角度看,本次參加調查的797人中,教師人數為12人,本科生531人,研究生247人,其他為9人。從專業相關性的角度看,地質類專業為413人,以遙感、測繪、土地為主的相關專業為171人,無關專業為213人,如圖1所示。
調研對象的學歷構成基本符合在校生的學歷比例,可以很好地反映出整個中國地質大學師生對全國館服務的需求和評價。在專業分布上主要以地質類以及相關地學類專業為主,與全國館的日常服務業務范圍具有較高的吻合度,可以反映出全國館的實際影響力和服務水平。少量非相關專業的調查樣
本,則有助於分析一般社會公眾對全國館的了解和需求。總之,調查樣本是充足、有效、科學的。
圖1 中國地質大學調查學歷與專業分布圖
2 調查結果統計與分析
調查結果分析參照問卷內容分為4個方面。
2.1 對全國地質資料館與網站了解程度以及資料獲取方式分析
本次調查中將對全國館的了解程度分為3類:知道並借閱過資料、僅知道但未借閱過、不知道該館3檔。具體的調查數據如表1。
表1 全國地質資料館了解使用程度統計表
同樣的,調查將對全國館網站的了解使用程度也分為3類:登錄網站並下載過資料、僅瀏覽過網站、不知道該網站。具體的調查數據如表2。
表2 全國地質資料館網站了解使用程度統計表
可以看出,在不同專業對象對全國館及其網站的了解和使用程度中,大體存在著地質類專業了解使用程度最高,地學相關專業次之,非相關專業最低的規律。這也體現出了全國館服務的專業化特點。綜合分析這兩張表,還有如下突出的特點:
(1)和全國館相比,對全國館網站的了解使用情況偏低。對全國館完全不知道的比例為32%,而對全國館網站不知道的比例高達66.6%。在網站應用中,登錄並下載的比例均不超過10%,也低於實際來館借閱的比例。產生這種現象的原因可能是:全國館網站宣傳力度不夠;全國館網站提供的瀏覽下載內容比較有限,不能吸引用戶通過網站進行地質資料的獲取。
(2)對全國館網站的了解使用上,地學相關類專業在登錄下載以及瀏覽比例均低於非相關專業,與在全國館實際借閱使用中高於非相關專業形成了鮮明對比。這可能表明了全國館網站在資料信息的獲取中還不佔據重要位置。地學相關類用戶在獲取資料時還比較習慣於其他成熟傳統途徑,而非相關專業由於傳統途徑的缺乏而更依賴於網路獲取,才造成了全國館網站使用率更高的現象。
在調查分析了中國地質大學用戶對全國館及其網站的了解情況之後,需要放大視角,了解全國館在中國地質大學用戶獲取地質資料信息中的相對地位。調查中關於用戶主要的地質資料獲取途徑統計結果見圖2和表3。
圖2 地質資料獲取途徑分布圖
表3 地質資料獲取途徑分布統計表單位:個
可以看出,中國地質大學用戶的地質資料獲取程度的前三位為網路、圖書館和書店,全國館僅占第四位,且從網路和圖書館獲取的地質資料信息要遠高於書店和全國館。從分專業的角度看,在地質類用戶中,全國館超過了書店而躋身三甲。地學相關類和非相關專業用戶則和全部用戶一致。由此可以看到,對於整個中國地質大學用戶來講,全國館在地質資料的獲取中還不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筆者認為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有三:①因為用戶本身的習慣所致,信息時代網路是信息的主要來源;身處大學中的中國地質大學用戶,圖書館也是非常重要的信息獲取途徑,這應該也是本次調查中中國地質大學用戶和一般社會用戶的一個重要區別。②因為全國館借閱手續相對復雜,且大量資料需要具備涉密資格才能獲得,對於中國地質大學(北京)的一般本科生和大部分研究生而言,獲取難度較大。③因為全國館專業性較強,在地質類專業用戶中使用比例較高,而在相關及無關專業中使用比例低。
綜觀調查中中國地質大學用戶對全國館及網站的了解使用情況和實際的地質資料獲取途徑兩方面內容,還可以發現一個重要的問題和矛盾,即對全國館網站的了解程度遠低於對全國館了解的現狀和網路作為用戶地質資料獲取中第一大途徑的事實之間的矛盾。一方面,用戶在獲取信息時存在對網路的高度依賴;另一方面,全國館的網路化和信息化水平不高,還沒有有效利用網路來擴大地質資料服務的范圍、層次和方式。
2.2 地質資料類型和服務方式的需求分析
本次調查中還針對用戶的需求進行了調研。全部中國地質大學用戶以及地質類專業用戶、地學相關專業潛在用戶、非相關專業一般用戶關於地質資料類型的調查結果統計結果見表4~表7。一般館藏地質資料類型主要包括區域地質、礦產能源、水工環、物化探、海洋地質以及地質科學研究報告[1]。
表4 全部用戶地質資料需求類型統計表
表5 地質類專業用戶地質資料需求類型統計表
表6 地學相關專業潛在用戶地質資料需求類型統計表
表7 非相關專業一般用戶地質資料需求類型統計表
從用戶需求程度來看,地質類專業用戶對各類型的地質資料的需求程度要遠遠高於其他用戶;地學相關類專業用戶對各類地質資料的需求存在較大差異,對水工環和區域地質資料有較高需求度,整體上對資料需求程度低於地質類專業用戶;非相關專業用戶的需求程度則最低。
從資料類型的需求來看,對所有用戶來講,區域地質、水工環和地質科學研究報告的需求位列三甲。
(1)對於地質類專業用戶而言,對資料的需求程度由大至小排列依次為區域地質、科學研究報告、水工環、礦產能源、物化探以及海洋地質。由於中國地質大學用戶科研的需求,科學研究報告占據了靠前的位置;區域地質報告由於廣泛的使用范圍占據了需求量最大的位置;水工環、礦產能源、物化探等專業具體的需求程度相差不大,需求程度也都近似達到了85%以上;而海洋地質報告需求量最小,也體現出海洋地質在我國地質行業中相對薄弱的地位。
(2)對於地學相關類專業用戶而言,對資料需求程度依次為水工環、區域地質、科學研究報告、物化探、礦產能源以及海洋地質。其中對水工環和區域地質報告的需求達到了很高的水平,接近甚至達到了地質類專業用戶,反映了此類用戶的資料需求特點。
(3)對於非相關專業的普通用戶而言,則對各類資料需求程度都在較低的水平之上,分布在50%~60%之間。他們較為關心的主要是水工環和礦產能源報告,其出發點可能是科普性質的對地質環境和礦產能源的了解,而非從專業角度上的需求。
用戶對於資料服務方式的需求調查分為兩個方面:一是希望的網路服務方式,二是希望的遠程訂購資料服務方式。在希望的網路服務方式中,調查給出了檢索、瀏覽、下載、訂購4個選項。在希望的遠程資料訂購服務方式中,調查給出了電話、傳真、電子郵件3個選項。具體的調查結果如圖3。
圖3 地質資料服務方式需求分布圖
由圖3可知,在網路服務方式中用戶比較關心和迫切需要的主要是下載、瀏覽和檢索。在資料的訂購服務方式中則電子郵件的方式佔主要位置,電話訂購次之,而電子郵件本身也是網路服務的一個體現。加強全國館各方面的網路服務也是用戶對全國館服務方式的最大需求,代表了未來服務方式的轉變。
2.3 全國地質資料館窗口服務評價和用戶滿意度分析
目前而言,全國館的窗口服務在全國館服務中還占據核心的位置,絕大部分服務都是通過窗口展開的。在對調查數據的統計分析過程中,為了保證對窗口服務評價和用戶滿意度分析的准確性,對調查樣本中曾來館借閱的用戶進行了專門的統計。在參加調查的797人中,有123人曾去過全國館,其中本科生和研究生所佔比例分別為42.3%和53.7%,可見在實際來館人員中研究生的比例要高於本科生,進一步體現了全國館專業性較強的特點。
在來館的人員中,對全國館窗口服務的評價和滿意度如圖4和圖5。
圖4 全國地質資料館窗口服務評價統計圖
圖5 全國地質資料館窗口服務滿意度統計圖
在對全國館窗口服務的評價中,認為「服務方式多樣,資料種類豐富,工作人員熱情周到」的佔有較高的比例,是對窗口服務水平的最好評價,可見全國館的窗口服務總體上是得到廣大用戶的認可的。認為「服務單一,資料借閱手續麻煩」和「服務方式落後,找不到所需資料」的分別佔39.80%和5.80%,「服務單一,資料借閱手續麻煩」是窗口服務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從此次調查的用戶背景看,在校學生佔了很大比例,而全國館窗口借閱手續往往需要正式的證明,在借閱涉密資料時也有更為嚴格的規定,造成了借閱的不便。針對這個情況,可以考慮對於非涉密的公開類資料,努力簡化借閱手續[2],建立在校學生的借閱綠色通道,培養學生的借閱習慣。
對全國館窗口服務滿意度中「很滿意」和「滿意」所佔比例為67%,而「不滿意」僅佔1%,可以看出曾到館人員對窗口服務具有很高的滿意度。
2.4 影響全國地質資料館借閱和利用的因素分析
在關於影響全國館借閱和利用因素的調查中,可以看到「對外宣傳不夠」高居各因素的榜首。而「資料數據質量」、「資料數據的時效性」以及「資料借閱與利用政策」等因素之間差距不大,如圖6。
圖6 影響全國地質資料館借閱和利用因素統計圖
由此可見,當前全國館在服務方面面臨的一個首要問題是加強宣傳,擴大全國館的影響力和吸引力。適當加快資料利用政策的改革,簡化不必要的手續和流程。資料的質量和時效性是資料服務的根本,只有高質量的資料,才談得上高質量的資料服務。從問題的緊迫性上講,資料服務中存在三層次的問題。第一層次的問題是繼續擴大宣傳,保持來館借閱人數的高速增長。在擴大了需求之後,第二層次的問題是提高借閱服務的便利性和效率,擴大地質資料的社會服務能力。第三層次的問題是提高資料服務的質量和時效性,為社會提供優質的地質資料服務。在地質資料利用和開發的不同階段,所存在的主要問題也將是依次變化的。
3 建議
綜合以上分析,提出如下建議:
(1)加強全國館在高校的宣傳活動。中國地質大學在校學生是我國未來地質事業的主力,通過在學生時代的宣傳,培養在校生積極使用全國資料館的習慣和意識,在其走向工作崗位後也會積極對地質資料進行利用,從而長遠地擴大全國館在地質行業中的影響力。而地質資料的高效利用,也會提高地質工作的效率[3]。因此,應該全面總結本次在中國地質大學(北京)舉辦的地質資料服務進校園活動的成功經驗,並逐步在其他擁有地質類專業的高校進行推廣,通過到場進行圖文宣傳、召開座談會、舉辦講座,增加全國館網站鏈接等方式,加強全國館的校園宣傳活動。
(2)針對不同專業用戶制定不同服務策略,開展差別化服務。本次調查分析依據調查樣本專業背景的不同,嘗試將各專業師生分為3類。這三類用戶在對全國資料館的了解使用程度、使用方式、使用目標,感興趣的資料類型等各方面都存在差異。這就要求全國館針對三類用戶做出差別性的服務。對於地質類專業用戶來講,要加強目前的專業服務水平,從本科生階段開始就培養其利用資料館獲取資料的習慣,提高全國館在地質類用戶中獲取資料途徑中的比例。對於地學相關類專業的潛在用戶,要努力擴大宣傳,讓這些用戶知道資料館「有什麼」,「怎麼用」,加強水工環、區域地質等資料的服務,使資料館成為他們進行專業工作的一個重要資料來源。擴大地質資料使用范圍,加強地質資料服務的深度和廣度。對於非相關專業的一般社會用戶,針對他們偏向網站訪問的使用方式,結合社會熱點針對性地製作水工環和礦產能源等專題,開展地學知識的普及,更好的服務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
(3)加強全國館服務的信息化和網路化建設。從調查的結果來看,用戶普遍對信息化服務的需求很高。但從調查中也反映出當前信息化網路化建設不足的現狀,尤其體現在網路在用戶地質資料獲取中的首要地位和資料館網站的普及程度低於資料館之間。在對於服務方式等的調查當中,也可以看到用戶對電子郵件訂購等網路服務的較高需求,因此有必要加強信息化工作。從調查結果來看重點應該放在網站建設上,加強網站上資料的豐富程度和時效性,增加可下載和可瀏覽的資料數量。加強館藏資料檢索的質量和方式,方便網路檢索和館藏借閱之間的互動。嘗試開展電子郵件訂購等網路服務,充分利用網路來提升全國館在地質資料獲取中的地位。
參考文獻
鄭曉光,王穎,王傳禮.淺談地質資料服務領域及管理、利用方式變革.檔案與建設,2008,(3)
鄭曉光,曹建華,王傳禮.破除影響地質資料公開利用的瓶頸.檔案與建設,2008,(9)
姚華軍.關於推進資質資料公共服務問題的思考.地質通報,2009,(3)
『柒』 有了解中國地質調查局發展研究中心的嗎
地質雲是一個基於雲計算、大數據等現代信息技術,以支撐國家戰略、專服務經濟社屬會發展為目標,旨在實現地質調查基礎設施資源、數據資源、業務應用和服務資源的統一管理和調度。據了解,當前,地質雲建設正按計劃穩步推進。中國地質調查局正積極開展試點與示範,包括雲計算技術在地質調查中的應用試點、大數據技術在智能地質調查中的應用示範、地學高性能計算實驗等。
『捌』 國土資源大調查以來地質環境調查進展
1998年,我國地質勘查管理體制重大改革,絕大多數地勘隊伍實行屬地化管理。為統一部署和組織實施國家基礎性、公益性、戰略性地質與礦產勘查工作,國土資源部於1999年組建中國地質調查局,同時啟動國土資源大調查專項。調查國土資源狀況與評價地質環境是國土資源大調查專項的核心內容。表6-2列出了歷年地質環境調查經費投入情況。
表6-2 國土資源大調查專項1999~2009年地質環境調查經費投入統計表
(一)水文地質調查
1.新一輪全國地下水資源評價
2000~2002年,在以省(區、市)為單元的調查評價工作基礎上,完成了全國新一輪地下水資源調查評價,查明了自1984年以來全國地下水資源數量與質量的時空變化、開采潛力等總體狀況,為國家水資源的規劃和管理提供了科學依據。
評價結果表明,我國地下水天然資源量多年平均為9235億m3,其中地下淡水天然資源為8837億m3,地下微鹹水天然資源為277億m3,地下半鹹水天然資源為121億m3;全國地下淡水可開采資源多年平均為3527億m3。在全國地下水資源中,按面積統計,有63%的地下水資源可供直接飲用,12%為不宜飲用但可作為工農業供水水源,約8%的地下水資源不能直接利用,需經專門處理後才能利用。南方地區地下水質量優良,大多地下水可供直接飲用。北方山區及山前平原地區水質較好,中部平原區較差,濱海地區水質最差。各省(區、市)不同程度地存在著與飲用水水質有關的地方病區,特別是北方丘陵山區部分區域分布著高氟水、高砷水、低碘水和高鐵錳水等。
2.北方主要平原和盆地水文地質調查
以我國北方主要平原和盆地為重點,開展了地下水資源及其環境問題調查評價工作。主要包括西北的塔里木盆地、柴達木盆地、准噶爾盆地、河西走廊、銀川平原、鄂爾多斯盆地,東北的三江平原、松嫩平原、西遼河平原,華北的華北平原、山西六大盆地。主要通過1∶25萬水文地質調查進一步摸清主要平原和盆地區域地下水系統的空間分布和結構,查明地下水的補、徑、排條件及其變化過程,採用均衡法、數值模擬法等分區評價地下水資源,為地區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提供了基礎數據。在松嫩平原、華北平原、鄂爾多斯盆地、銀川平原、河西走廊、准噶爾盆地6個平原和盆地開展了地下水動態調查評價,全面掌握地下水位、水量、水質動態變化特徵,為實施含水層科學管理與地下水合理開發利用提供決策依據。
(1)鄂爾多斯盆地。建立了全盆地三維地質結構模型,初步查明了白堊系含水介質的空間分布規律,初步查明了白堊系岩相古地理特徵及與地下水賦存條件的關系;同位素技術在鄂爾多斯地下水勘查中應用,取得了重要進展;在白堊系自流水盆地白於山以北的典型地段建立了潛水入滲與蒸發原位試驗場,取得了關鍵性數據;提出了地下水資源合理利用與對策。查明了全盆地區域地下水資源總量、開采利用現狀和開發潛力(表6-3)。在地下水資源相對富集的18個地區,具備建立地下水集中供水水源地的地段達161個,佔全盆地地下水可開采資源總量的38%。
表6-3 鄂爾多斯盆地地下水資源與開采潛力表
資料來源:據西安地質調查中心
(2)華北平原。通過對鑽孔資料的研究分析,將華北平原第四紀下界統一到世界較為認可的2.58Ma;以沉積物的岩性為基礎,將第四系含水岩系自上而下劃分為3個含水層組,初步建立了華北地下水三維地質模型。採用地下水位監測資料和同位素數據,表明淺層水接受當地降水和灌溉入滲補給,中部平原深層地下水是末次冰期補給,天津一帶濱海平原地下水推測為末次冰期間冰階補給。基本查明了區域地下水降落漏斗發展變化特徵,在華北平原淺層地下水位下降的同時,開采地下水集中的城市地區出現了規模不等的地下水位降落漏斗,較為嚴重的漏斗有石家莊漏斗和寧柏隆漏斗;深層地下水頭的大幅度下降,致使華北平原大部分深層地下水頭低於海平面,較為嚴重的漏斗有冀棗衡漏斗、滄州漏斗和德州漏斗。基本查明了華北平原地下水質變化特徵,總趨勢從氯化物型地下水向硫酸鹽型地下水,以至向重碳酸型地下水演化。根據華北平原的地下水資源量(表6-4),提出了華北平原水資源可持續利用戰略,進行了華北平原地下水功能區劃。
(3)柴達木盆地。完成1∶25萬水文地質環境地質調查6.5萬Km2,1∶25萬遙感解譯12萬Km2,水文地質鑽探1615.46m。根據700多個鑽孔資料,初步建立了柴達木盆地地質結構模型;初步查明了區內地下水資源的補給及其開發現狀,基本摸清了與地下水有關的環境問題;根據地下水的生態和環境功能,將全區地下水劃分為山前戈壁帶地下水補給-徑流功能區、沙礫石帶地下水開發利用功能區、沖湖積平原細土帶地下水排泄功能區和盆地中心地下-地表咸鹵水鹽類礦產資源功能區。
(4)河西走廊。完成1∶25萬水文地質補充調查3.83萬Km2,遙感解譯面積4.5萬Km2;水文地質勘探孔5眼,總進尺1096.39m。系統地整理了河西走廊近50年來的水文地質勘查資料,對第四紀地質、地下水補徑排條件、地下水動態規律及水質、水量特徵進行了系統地歸納與分析;評價了現狀地下水天然資源量、現狀地下水開采總量,確定了走廊平原區地下水允許開采量;建立了疏勒河流域水文地質模型。
表6-4 北方主要平原(盆地)地下水開采程度表
注:①為孔隙水開采量;②包括微鹹水。
資料來源:據中國地質科學院水文地質環境地質研究所
3.西南岩溶石山地區水文地質環境地質調查
西南岩溶石山地區包括雲南、貴州、廣西、湖南、四川、重慶、湖北、廣東8個省(區、市),岩溶面積78萬Km2。工作重點為以岩溶流域為單元,進行1∶5萬水文地質和環境地質綜合調查,掌握岩溶乾旱、洪澇和石漠化狀況,提出流域內岩溶水開發工程方案,選擇典型岩溶水源地進行地下水開發和生態環境綜合治理示範,為解決南方岩溶區乾旱缺水、推進石漠化綜合治理提供基礎地質資料和對策。完成了1∶25萬水文地質調查8.91萬Km2,1∶5萬水文地質環境地質綜合調查12.32萬Km2,水文地質鑽探25.5萬m。
通過調查,查明了西南岩溶區水資源量及其開發利用潛力,地下水天然資源量1762.82億m3/a,岩溶水允許開采量615.70億m3/a,地下水資源潛力517.38億m3/a。區內有2863條地下河,已開發利用的地下河138條,佔4.82%,地下河的開發利用潛力很大。查清了岩溶石漠化的分布狀況及其發展趨勢,石漠化面積11.35萬Km2,占岩溶區面積的22.7%,年平均增長率為1.86%,岩溶石漠化呈不斷惡化的趨勢。選擇不同類型岩溶區,以流域為單元,開展了1∶5萬水文地質和環境地質調查,掌握了岩溶乾旱、洪澇、地質災害狀況,制定了流域內岩溶水開發工程方案和地質環境綜合整治區劃。針對不同類型區開發條件,因地制宜,採取堵洞蓄水、暗河截流、大泉壅水、鑽井、大口井、斜井等多種方式,開展了岩溶地下水開發利用與生態環境綜合治理示範,取得了明顯的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
4.嚴重缺水地區和地方病嚴重區地下水勘查
我國西南紅層地區、黃土高原、西北內陸盆地及山地高原分布著一些嚴重缺水或季節性缺水地區,還有一些與劣質地下水相關的飲水型地方病區。工作重點為在不同類型缺水區和地方病區選擇典型地區開展人畜飲用地下水勘查示範,查清地下水分布規律,因地制宜地建立地下水開發利用示範工程,總結地下水富集模式和勘查開發模式,為類似地區地下水勘查與開發利用提供技術支撐。主要包括西北河西走廊、塔里木等內陸盆地,黃土高原、內蒙古高原、河北太行山區、遼寧西部山區、川渝滇紅層地區,松嫩平原、河套平原、大同盆地、銀川平原等高砷、高氟地下水區以及四川大骨節病區。1999~2009年完成1∶5萬水文地質調查25.82萬Km2,1∶5萬遙感21.58萬Km2,水文地質鑽探11.9萬m。
通過地下水勘查,從宏觀上掌握了嚴重缺水地區和劣質水區(高砷、高氟地下水)的分布和現狀,按照黃土高原區、內陸盆地山前平原區、山地高原區、紅層盆地區和劣質水區5種缺水類型,選擇典型地區開展了地下水勘查示範,探索出「劃分類型,典型示範;總結經驗,編制區劃;輻射帶動,逐步解決」的工作模式和「調查—示範—區劃」的工作方法。在基岩山區,發現並總結出疊瓦狀台階型、棋盤型和隱伏風化殼型等基岩裂隙水富集模式;在內陸乾旱盆地等地下鹹水、淡水交錯分布區,總結出「河流沖淡型」、「古河道型」等淡水體形成與埋藏模式。在西南紅層丘陵區,提出了「紅層風化殼弱含水層裂隙水資源化」的新認識,開發出「小口徑淺井」開采新技術,研製出與之配套的「微型鑽機」與成井技術,創造性地建立了「一戶一井」「分散供水」新模式。在高砷、高氟地下水分布區,總結出新生代斷陷盆地型、第四紀沖洪積平原型、新生代濱海平原型和基岩構造型高砷地下水地質環境類型。
5.東部重要經濟區地下水污染狀況調查
2002年完成的「新一輪全國地下水資源評價」項目中表明,全國地下水污染形勢不容樂觀,有2/3城市地下水水質普遍下降,300多個城市由於地下水污染造成供水緊張[13]。為了摸清全國地下水污染狀況,評價各區域地下水污染程度和變化趨勢,中國地質調查局於2006年啟動了全國地下水污染調查,第一階段主要部署在東部重要經濟區,包括珠江三角洲、長江三角洲、淮河流域平原區、華北平原和東北平原,計劃於2010年完成。
(1)珠江三角洲。調查發現區域地下水酸化嚴重,已成為最大的區域地下水環境問題;三氮污染突出,局部已呈片狀分布特徵;重金屬超標點多,特別在城市周邊及工礦企業分布區,鉛、砷超標率高;微量有機污染雖超標點不多,但檢出點多。調查發現典型點污染嚴重,有機無機污染並存,且呈現多種微量有機污染物檢出和超標的復合污染特徵。
(2)長江三角洲。基本查明長江三角洲地區污染源類型和地下水污染現狀。進行了長江三角洲(長江以南)地區地下水防污性能分區與評價,區內地下水防污性能總體較好,防污性能較差和極差區主要分布在張家港-常熟-太倉鹽鐵塘以北沿江地區、杭州西南、餘杭西北的岩溶山區及海鹽的錢塘江口;地下水無機污染以「三氮」為主,NO3-超標率居首;初步掌握了「癌症村」周邊污染源的分布和水土環境中存在的主要污染物;成功地應用地質雷達對蘇南地區加油站泄漏和污染狀況進行探查。
(3)華北平原。根據地下水污染調查結果統計,區域地下水污染呈加重態勢:污染指標以三氮(NO3-﹑NO2-﹑NH4+)、(類)重金屬(Pb﹑As﹑Cd﹑Cr6+﹑Hg)和痕量有機污染物為主;多為點狀污染,分布較廣,多集中在城市周邊和重化工開發區及影響帶范圍內;以淺層地下水污染為主,深層地下水亦有多點檢出污染物;往往有機污染和無機污染並存,呈多種指標的復合污染特徵,地下水環境整體狀況堪憂。
(二)環境地質調查
1.全國礦山地質環境調查與評估
完成了全國以省(區、市)為單元的礦山地質環境調查與評估,首次系統地對我國所有礦山地質環境問題進行了摸底調查,共調查礦山113149個,調查礦山面積581.9萬hm2,基本摸清了我國礦山環境的現狀,查明了我國主要的礦山環境問題及其危害[14]。系統地總結了我國不同的區域環境地質背景和不同的礦類開發所引發的環境地質問題的類型、特徵及其危害,分析了我國礦山環境地質問題產生的主導因素,建立了全國礦山地質環境綜合評估指標體系,為政府部門今後實施礦山地質環境管理提供重要基礎數據。選擇冀東唐山地區煤炭資源開采區、湖南省和膠東半島礦山分布密集區等典型地區,通過礦山地質環境實地調查和遙感調查,進行了礦山地質環境動態調查,提出了礦山地質環境動態評估的總體思路、技術方法及評估指標。
2.全國主要城市環境地質調查評價
我國處在城市化進程的加速階段,為了摸清城市化進程中存在的主要環境地質問題,開展了31個省(區、市)地區級及以上300多個城市的環境地質調查評價。工作重點以搜集資料、加強資料的二次開發和綜合研究為主,在城市重點區域開展1∶5萬環境地質簡測,查明主要城市地質環境背景和環境地質問題的類型、分布、成因和危害程度。2005~2009年,完成了江西、浙江、四川、雲南、黑龍江、甘肅、海南、河南、湖南、吉林、貴州、福建、山西、廣西、安徽15個省(區、市)的196個地級以上城市環境地質調查評價,2010年將完成其餘省(區、市)主要城市環境地質調查評價。
為了向城市建設和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提供全面、詳細的地質環境數據,中國地質調查局於2003年選擇北京、上海、天津、廣州、杭州、南京6個城市先後開展了三維城市地質調查試點工作,通過城市地下三維地質結構、工程地質調查、地質災害調查等,集成歷史地質數據,建立城市三維可視化地學信息管理和服務系統。目前,6個試點的工作已基本完成,所取得的成果在應急水源勘查、垃圾填埋場選址、新城規劃、城市地鐵施工、特色農業區劃、地熱和淺層地溫能開發利用等領域發揮了重要作用。
3.重要經濟區地質環境調查評價
重要經濟區是我國經濟發展的引擎,人口密集,工程建設集中。為了支持重要經濟區的發展,自2000年開始先後啟動了東南沿海及重要經濟區、環渤海灣地區、長江三角洲地區、珠江三角洲地區、海峽西岸經濟區、北部灣經濟區、長江中游城市群等重要經濟區地質環境調查評價,計劃於2010年完成。通過1∶25萬環境地質調查和重點區1∶5萬環境地質調查,了解重要經濟區區域地殼穩定性、海岸侵蝕和淤積、地面沉降等地質災害狀況、重點港口和城市主要環境地質問題等,為制定該地區社會經濟和城市發展規劃提供地質依據。
(1)東南沿海及重要經濟區。基本查明了包括珠江三角洲地區、福建沿海平原、海南島、廣西北部灣地區、蘇錫常地區等在內的東南沿海地區海岸帶地質環境特點、海岸變遷規律,發現東南沿海地區在第四紀時期曾發生8次大規模海岸變遷,海岸侵蝕和淤積具有普遍性、時空的差異性、形式的多樣性、類型的多變性及侵蝕趨勢加劇等特點。了解了東南沿海地區海水入侵分布范圍、成因和動態變化,東南沿海地區海水入侵面積達168Km2。摸清了地下水污染物、土壤重金屬和有機農葯污染現狀、污染特點和成因。通過地面沉降和地裂縫調查,表明珠江三角洲軟土分布面積為7969Km2,地面沉降超過200mm的面積已達到2萬Km2以上。評價了東南沿海地區地下水資源潛力,圈定了24處後備水源地。
(2)環渤海灣地區。建立了大連大魏家、秦皇島棗園、山東萊州灣3條海水入侵監測剖面,在渤海灣淤泥質、泥砂質海岸帶建立了25條地質環境監測剖面,建立了大連—秦皇島海岸帶和德州—煙台海岸帶地面變形GPS觀測墩,形成了環渤海海岸帶地質環境監測體系。開展了天津濱海新應急水源勘查,調查評價地下水應急3處,探討了天津濱海新區地下水開發的新模式。開展了天津濱海新區、曹妃甸新區等重點地區海岸帶環境地質綜合調查評價,主動為政府提供服務,為重大工程規劃建設區提供地下水資源和地質環境安全保障。
4.大江大河流域和生態環境脆弱區環境地質調查
圍繞大江大河治理開發規劃和生態環境脆弱區發展規劃,開展了大江大河流域和生態環境脆弱區環境地質調查,為水患防治、工程建設、治理開發、生態環境保護提供了地質依據。主要包括黃河中游、長江源區和長江上游、長江中游、怒江流域、內蒙古東部荒漠化地區等。
(1)長江中游主要水患區。環境地質調查查明了水患區的地質環境背景條件,深入研究了與水患形成有關的主要環境地質問題,反映了工作區第四紀地質、地貌、新構造運動與構造沉降速率、江湖泥沙淤積、堤基穩定性、環境地質分區等特徵。論證評價了人類工程活動對水患形成的利弊影響,從地學角度提出了防洪治水的構想和若干對策建議。
(2)北方荒漠化。系統收集、整理和綜合分析了工作區有關荒漠化的各類資料,對中國北方荒漠化研究歷史、研究現狀以及存在的主要問題作了全面論述。對中國北方荒漠化的類型、分布范圍、等級劃分及危害程度進行了詳細論述,對不同類型荒漠化形成的地質背景及其人為影響等因素做了初步分析。初步查明荒漠化分布地區地下水資源分布狀況,提出了中國北方荒漠化防治對策。
5.國家重大工程區域地殼穩定性調查與評價
近年來,國家規劃興建了一系列重大建設工程,包括青藏鐵路、滇藏鐵路等工程。這些工程分布於不同的地質構造單元,不同程度地受各種地質災害、活動斷裂和地震活動的影響和威脅。圍繞著重大工程安全,以青藏高原及其周邊地區的重大工程區域地殼穩定性為重點,在第四紀地質和活動斷裂調查、地殼穩定性評價、地質災害和重大工程地質問題研究等方面開展了一系列專項調查,涉及的重大工程主要包括:青藏鐵路工程、滇藏鐵路工程、西氣東輸工程、南水北調西線工程、三峽引水工程等,為這些工程的規劃、選線、設計、施工和運營管理提供了重要的工程地質環境資料和科學依據。
(三)地質災害調查
1.全國山區丘陵縣(市)地質災害調查與區劃
我國山區丘陵區地質環境脆弱,易於發生突發性地質災害。1999~2008年開展完成了1640個山區丘陵縣地質災害調查與區劃,調查面積650萬Km2。調查工作以縣(市)為單元開展,通過1∶10萬地質災害調查,在各調查縣(市)圈定地質災害易發區,建立地質災害群測群防網路,編制重大地質災害防災預案,建立縣級地質災害信息系統,編制縣級地質災害防治規劃。共調查並確定地質災害及地質災害隱患點10多萬處,針對查出的重要隱患點,建立了縣、鄉、村三級責任制的群測群防監測預警體系,對重要地質災害隱患點編制了防災預案,提出了縣(市)地質災害防治對策及建議。基本查明了全國山區丘陵區地質災害的主要類型和分布規律、劃分了地質災害易發區,為地方政府在社會發展和經濟建設過程中合理利用土地、主動防範地質災害提供了重要依據。
2.重點地區地質災害詳細調查
在全國地質災害易發區內,選擇黃土高原區、秦巴山區、川滇山地區、湘鄂桂山地區、新疆伊犁谷地地質災害高發區開展1∶5萬為主的地質災害詳細調查。以縣(市)級行政區劃為基本單元,通過遙感解譯、地面調查與測繪,查明地質災害及其隱患的分布、形成的地質環境條件和發育特徵,並對其危害程度進行評價,圈定地質災害易發區和危險區,建立地質災害信息系統,建立健全群專結合的監測網路。到2010年底將完成127個縣(市)調查任務,覆蓋面積39.4萬Km2。
3.突發性地質災害監測預警示範
為推進全國地質災害監測預警工作,選取了不同突發性地質災害類型開展監測預警示範,對重大地質災害隱患點長期跟蹤其動態變化,地質災害預警能力明顯提升。主要包括:蘭州市地質災害監測預警示範、延安寶塔區地質災害監測預警示範、雅安地區地質災害監測預警示範、華鎣山地區地質災害監測預警示範、北京地區滑坡泥石流災害監測預警示範、閩東南地區台風暴雨型地質災害監測預警示範、哀牢山地區地質災害監測預警示範、江西重點地質災害易發區監測預警示範等。
4.重點地區地面沉降調查與監測
長三角、華北平原和汾渭盆地地面沉降調查與監測工作取得重要進展,監測水平不斷提升,為區域地面沉降防治提供了基礎依據。長三角地面沉降調查與監測,初步建成了覆蓋長江三角洲(長江以南)地區、集各種監測技術於一體、優勢互補的地面沉降監測網,基本實現了對地面沉降點、面和動態變化的立體監控;初步查明了長江三角洲(長江以南)地區地面沉降的空間分布及變化特徵;評估了地面沉降、地裂縫造成的經濟損失;建立了長江三角洲(長江以南)地區孔隙承壓水三維地下水流模型,以地面沉降為約束因素,確定了不同地質結構區地下水的臨界水位;基本查明了長江三角洲區域地面沉降的成因,鬆散沉積層地質結構是區域地面沉降重要的內在因素,地下水開采是地面沉降的主要影響因素,大規模城市建設是上海中心城區地面沉降的重要影響因素;首次建立了上海、江蘇蘇錫常地區地下水流與地面沉降的耦合模型,真實刻畫了地面沉降過程中各地質參數的變化,提高了地面沉降的預警預報水平,也使我國地面沉降的研究居於國際領先地位。區域地面沉降風險管理區劃研究為政府實施區域地面沉降防控管理以及減災防災提供了有效的技術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