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地質科學院青龍橋基地6
Ⅰ 中國地質科學院有哪些研究所位置都在哪裡其中哪些比較容易考呢
中國地質科院北京有地質所,礦產所,地質力學所,京外有水環所,岩溶所;要看你考哪個方向的了,搞礦的就去礦產所,搞水文的就去水環所;都不是很難。
Ⅱ 中國地質科學院地層與古生物重點開放實驗室
中國地質科學院地層與古生物重點開放實驗室依託於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研究所,主要研究地層與古生物學重大基礎問題,解決國土資源調查中的關鍵地層古生物問題。2009年,實驗室共承擔科技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中國地質調查局等各類科研項目32項。實驗室全體成員參加了10月在南京召開的「中國古生物學會第十次全國會員代表大會暨第25屆學術年會」。本實驗室有1人獲第六屆尹贊勛地層古生物學獎,1人當選中國古生物學會新一屆副理事長,1人當選常務理事,2人當選理事,另有1人當選常務理事會副秘書長。此外,多人次參加國際、國內學術會議,並有多項成果在會上進行交流。發表科研論文40餘篇,其中作為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的SCI檢索論文13篇(包括Nature和Science論文各1篇)。
湖北埃迪卡拉系的微體化石和疑源類化石、華南新元古代宏體化石及其生物地層序列、西藏措勤盆地晚古生代—早中生代古地理格局及其在油氣勘探中的意義、西藏海相侏羅系—白堊系界線地層研究、遼寧西部早白堊世亞洲毛獸與哺乳動物中耳結構、翼龍從原始到進步的演化過渡類型——達爾文翼龍的發現、遼西中侏羅世鳥臀類恐龍中發現原始羽毛狀結構、遼寧早白堊世大型霸王龍類化石的發現與霸王龍科的起源等。其中「早白堊世哺乳動物亞洲毛獸的發現」、「翼龍從原始到進步的演化過渡類型——達爾文翼龍的發現」兩項成果入選2009年度中國地質科學院十大科技進展。
保存有原始羽毛的鳥臀類恐龍——天宇龍生態復原圖
遼西早白堊世大型霸王龍類——中國暴龍頭骨化石
Ⅲ 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研究所
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研究所是我國學科比較齊全、人員結構較為合理、設備比較完善的綜合性地學基礎研究機構,主要從事基礎性、公益性、戰略性和前沿性的基礎地質調查和基礎地質研究工作,同時承擔地質學、地球物理學和地球化學專業研究人才教育和培養任務。地質研究所現有在職職工180人,10個專業研究室。研究領域包括:區域地質、地質編圖及資料庫建設;大地構造與全球構造;生命起源、古生物群落與地層對比;前寒武紀地質與早期地殼生長;新生代地質與現代地質生態環境;超高壓變質作用與超高壓變質帶;岩石學、礦物學與地球物質科學;大陸動力學與地幔動力學;成礦地質背景與區域成礦學;深部地球物理探測與岩石圈結構及地球動力學;同位素地質理論、方法體系與應用。
副所長高錦曦
副書記、紀檢書記沈琳
所長、黨委書記侯增謙研究員
2008年總收入約1.73億元,比2007年增長17%。各類科研項目總經費15283.63萬元,其中國土資源大調查項目3657萬元,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186.4萬元,科技支撐項目876萬元,汶川地震科學鑽探專項經費2075萬元,深部探測技術與實驗研究等項經費3870萬元,基本科研業務費450萬元,地質及礦產資源勘查經費815萬元,其他科技項目經費2624餘萬元。
2008年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1項,獲國土資源科學技術獎一等獎1項。
2008年公開發表論文150篇,其中SCI檢索刊物論文78篇,包括國際SCI論文32篇。公開發表專著1部,中英文版1:250萬地質和礦產圖4幅。據中國科技信息研究所統計,2008年本所論文發表數量在國內地學類機構排在第7位,已連續3年在全國地學研究機構中位居前10位,是國土資源系統唯一的研究所。研究所現任領導班子包括:所長、黨委書記侯增謙,副所長耿元生、高錦曦,副書記、紀檢書記沈琳。
2008年度重要科研成果
全國1:100萬地質圖空間資料庫:屬中國地質調查局基礎地質調查與研究工作項目,項目負責人丁孝忠研究員。首次系統編制了全國1:100萬地質圖地理底圖(國際分幅),並建立了相應的資料庫;系統編制了64幅1:100萬國際分幅地質圖並建立了全國1:100萬地質圖空間資料庫,編寫了全國1:100萬地質圖空間資料庫編圖說明書、分幅圖元數據及核心元數據。填補了全國1:100萬地質圖空間資料庫的空白,健全了國家基本比例尺地質圖空間資料庫系統。自主開發研製了1:100萬地質圖資料庫檢查系統,具有自動進行圖幅數據檢查、快速修改等功能;研製開發了全國1:100萬地質圖空間資料庫管理系統,該系統具有較強的空間數據檢索、屬性數據檢索、多級地質要素屬性查詢,以及1:100萬國際標准圖幅元數據查詢等功能。
中國地質科學院年報.2008
地球的化學、生物與環境演化的同位素研究:屬中國地質調查局基礎地質調查與研究工作項目,項目負責人朱祥坤研究員。在國內首次建立了Cu、Fe、Zn、Mg、Ca同位素的MC-ICPMS高精度測定方法和配套的樣品化學純化方法,所建方法精度達國際同類實驗室的先進水平;在鞍山地區獲得了一批新的年齡和地球化學數據,進一步驗證了鞍山地區38億年岩石的存在,初步確定了鞍山群形成時代為25億年前,進一步完善鞍山地區太古宙構造—岩漿演化的年代學格架,總結了鞍山地區太古宙地殼演化規律;對前寒武紀幾個重要時段多種化學沉積岩石進行了Si、O、S等同位素研究,在冀東和五台地區發現了與質量無關的S同位素分餾現象,探討了這些元素的同位素組成變化與環境和生物演化的關系;對冀北、遼西的J-K地層進行了同位素精細定年,為陸相地層J-K界線年齡的確定、年代學格架的建立和遼西生物群演化研究提供了重要依據;對太平洋深海多金屬結核和結殼進行了3He同位素與元素地球化學多重示蹤研究,初步查明了富鈷結殼記錄的海洋氣候環境的演化規律,通過與10Be定年方法對比,初步建立了測定富鈷結殼形成時代和生長速率的地外3He新方法。
大陸碰撞造山帶成礦作用:屬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項目,項目負責人侯增謙研究員。項目選擇青藏高原3個成礦帶中的3個典型代表(即驅龍斑岩銅礦、玉龍斑岩銅礦和大陸槽稀土礦床),通過典型礦床詳細解剖和成礦帶區域成礦對比,揭示其成礦過程,建立碰撞造山帶adakite質斑岩成礦模型,揭示碰撞帶陸內環境REE超常富集機理,為構築大陸碰撞成礦理論框架奠定堅實基礎。本項目歷經4年研究,提出了大陸環境斑岩銅礦成礦新模型,突破了傳統的岩漿弧環境斑岩銅礦成礦理論;提出了大陸碰撞帶或造山型REE礦床概念,建立了造山型REE礦床新模型,豐富和發展了礦床學理論;以大陸碰撞帶Cu和REE礦床成礦模型研究為基礎,孕育和建立了大陸碰撞成礦理論新框架。本項目共發表論文38篇,其中,SCI收錄論文29篇。本項目與「973」項目共同組織出版了中英文專集7部。項目實施的4年中,共培養博士6人,碩士8人,3位博士後出站;與一批國際同行開展了廣泛的合作研究,已經形成了一支團結協作、富於創新、成果豐碩並有一定國際影響的研究團隊。
Fe-Mn結殼表面樣品鐵同位素組成隨深度的變化關系
朱祥坤研究員在漢諾壩野外考察
大陸典型成礦帶深部作用與成礦模式
譚庄—沈丘凹陷中生界沉積、構造特徵與有利儲層預測:屬國土資源部油氣資源中心「全國油氣資源戰略選區調查與評價」專項:東秦嶺—大別造山帶兩側油氣資源戰略選區研究之專題。主要完成人員:曠紅偉、柳永清、楊飛、彭曉波、劉燕學等。項目主要依據地質和地球物理技術研究華北南部大別山造山帶北側周口坳陷內譚庄—沈丘凹陷的中生界下白堊統。重點是層序地層、沉積體系和有利儲層分布與構造特徵的研究,核心是分析下白堊統層序地層格架內的沉積體系展布及有利儲層發育特徵,進一步結合地球物理解釋的中生界內幕構造特徵和綜合研究,確定有利的油氣勘探目標。通過課題實施,在下白堊統內幕構造、沉積相及其展布特徵、有利儲層分布以及綜合評價與優選勘探目標研究上取得一系列成果,體現了一定的理論研究和生產應用意義。
譚庄—沈丘凹陷下白堊統永豐組下段地層等厚圖
譚庄—沈丘凹陷下白堊統永豐組下段有利勘探目標綜合評價圖
內蒙古1:25萬西老府幅區域地質圖
內蒙古1:25萬多倫幅區域地質圖
內蒙古1:25萬多倫幅、西老府幅區調修測及蒙南—冀北地區晚中生代地層格架與重要地質事件和年代地層系統研究:屬地調項目。主要完成人員:柳永清、魏文通、劉增效、姚寶鋼、趙華平、王永、遲振卿、江小均、劉燕學、曠紅偉等。項目完成1:25萬多倫幅(K50C002002)、西老府幅(K50C002003)區調修測面積27395km2,開展了蒙南—冀北地區晚中生代地層格架與重要地質事件和年代地層系統以及相關基礎地質研究,取得一系列重要的基礎地質研究成果。系統查明了區內興蒙造山帶或華北地塊北緣構造單元的物質組成、地層序列、形成時代;調查和研究了東西向、北東向構造—岩漿岩帶的物質組成、形成時代、構造背景及演化,深入調查與研究了晚中生代火山—沉積作用與盆地演化;在主要構造(帶)屬性、區域構造格架以及晚中生代地層格架、重要地質事件和年代地層系統、探討晚古生代—晚中生代地層、岩漿作用、盆地、區域構造發育演化,以及第四系地層和古地理環境調查與研究等諸多方面,取得明顯進展和系列成果。
Ⅳ 中國地質科學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學勘查研究所怎麼樣
簡介抄:中國地質科學院襲地球物理地球化學勘查研究所是國土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中國地質科學院所屬的專門從事勘查地球物理、勘查地球化學方法技術研究與應用的國家公益性科研機構,是我國科技創新體系的組成部分,又是中央基礎性公益性地質調查機構。是我國現代地質勘查行業物探和化探兩大學科的科研創新基地,相關應用基礎理論和新方法新技術研究開發、成果轉化的輻射源。
Ⅳ 中國地質科學院對「5·」汶川地震的快速反應與調查研究
2008年5月12日14時28分,在青藏高原東緣龍門山地區發生了汶川級強烈地震,成為繼2001年11月14日昆侖山口西8.1級地震之後在中國大陸發生的又一次強烈地震,造成了慘重的人員傷亡和巨大的財產損失。
面對「5·12」汶川8級地震突發災害,中國地質科學院組織專家,最先對發震動力學背景進行了科學分析,第一時間奔赴震中地區開展地表破裂變形與地震地質災害調查。隨後組織來自院本部、地質研究所、水文地質環境地質研究所和地球物理地球化學勘查研究所的80餘位科學家,系統開展地震科學鑽探選址、活動斷裂與地震變形觀測、地應力測量、地質災害地面調查、堰塞湖與水工環綜合評價。6位專家參加國家汶川地震專家委員會,編輯出版《汶川地震災區地震—地質災害圖集》,組織召開汶川地震動力學分析研討會,2位專家參加國土資源部抗震救災前方指揮部工作。在第33屆國際地質大會期間,組織汶川地震大型展覽,應邀作汶川地震、地震科學鑽、地表破裂等學術報告,受到國際同行的高度關注。組織申報汶川地震斷裂帶科學鑽探工程,2008年11月第一口地震科學鑽開工;組織落實國家專項、「973」課題、地質調查項目等科研任務,有效地調整了面向地質災害的學科結構和人才布局。
在2008年度科技成果匯報交流暨十大科技進展評選會,許志琴院士作汶川大地震發震背景與科學鑽探報告,董樹文、吳珍漢研究員作汶川大地震中國地質科學院的快速反應報告,評委會將「5·12汶川地震後中國地質科學院的快速反應與調查研究」評選為中國地質科學院2008年度科技特別進展。
中國地質科學院領導為首批赴震區調查組送行
第一時間組織開展發震動力學背景分析和地震地質災害考察
「5·12」汶川地震發生後,中國地質科學院專家以高度的責任心,最先對發震動力學背景進行了科學分析;5月14日董樹文、張岳橋研究員等科學分析了汶川地震發生動力學背景,彭華研究員等報道了汶川地震前地應力異常資料,並通過中國地質調查局《汶川地震簡報》(2,3)上報國土資源部。2008年5月15日許志琴、董樹文等參加中國地質調查局汶川地震機制會商會,討論了地震背景和機理。2008年5月18日通過新華社面向國內外發布發震構造背景、地震破裂性質和餘震長期活動的科學報告,全國各媒體紛紛轉載。
2008年5月16~24日,院組織以董樹文副院長為領隊,由吳珍漢研究員、張岳橋研究員、張永雙研究員、陳正樂研究員、楊農研究員、雷偉志副研究員、石菊松博士、施偉博士共9位專家組成的中國地質科學院地震地質災害考察隊,爬跋山涉水、風餐露宿,冒著生命危險,克服重重困難,深入地震重災區北川縣城、映秀鎮、陳家壩、青川縣城、關庄鎮與紅光鎮東部,實地考察活動斷裂、地震破裂與地震地質災害,獲得汶川8級強烈地震地表變形、地震災害和地震觸發地質災害第一手寶貴觀測資料。6月6日完成第一篇汶川地震地表破裂論文,7月份發表在《地質學報》(英文版)。
中國地質科學院考察隊向國土資源部抗震救災指揮部提交了多份有價值的考察報告,向當地政府和群眾提供了及時有效的地震科學知識及抗震救災建議,積極協助縣市抗震救災指揮部開展地震地質災害調查和應急排查工作。5月21日,董樹文研究員、張岳橋研究員、吳珍漢研究員在廣元市接受四川人民廣播電台、廣元市電視台、廣播電台聯合採訪,科學地解讀地震原因,解惑群眾驚恐和不安。
中國地質科學院專家第一時間趕赴震中區開展地震地質災害野外考察
a—在北川縣城南郊任家坪測量地表破裂變形;b—在關庄西北觀測東河口堰塞湖;c—接受地方電視台和廣播電台聯合採訪,普及地震科學知識
參加國家汶川地震專家委員會和國土資源部抗震救災工作
5月21日中國地質科學院6位專家被選為國家汶川地震專家委員會委員,許志琴院士任專家委員會副主任,趙文津院士、董樹文研究員、廖椿庭研究員、張岳橋研究員、吳樹仁研究員為專家委員會成員;5月28日組織召開首次汶川地震動力學分析研討會,對地震機理、地震預報及相關科學問題進行了深入討論;6月20日許志琴與董樹文等編輯出版《汶川地震災區地震—地質災害圖集》,為抗震救災和震後重建提供了重要參考資料;趙文津院士分析了我國大震地質、地球物理數據,對地震工作和地震預報工作提出建設性的意見。9月4日董樹文委員作為國土資源部代表出席了國務院新聞辦主持的「汶川地震專家委員會汶川地震新聞發布會」,介紹了地震—地質災害損失與防治工作。5月24日~6月24日,中國地質科學院韓子夜所長和吳珍漢研究員進入國土資源部抗震救災前方指揮部,在總指揮汪民副部長直接領導下開展工作,協調地震地質災害應急調查,深入汶川地震重災區實地考察地質災害,為抗震救災工作做出了積極貢獻。
6月1~25日,在國土資源部科技與國際合作司支持下,中國地質科學院組織開展了汶川地震綜合調查,許志琴院士任組長,龍長興所長和胡平副所長任副組長,分應急選址、地應力監測、活動斷裂與場址穩定性調查、科學鑽選址、物化探測量與監測5個小組,分別開展野外調查與觀測工作,獲得寶貴的多學科綜合觀測資料。5月23日~6月5日,中國地質科學院水文地質環境地質研究所受國土資源部委派,組織以張發旺副所長為領隊專家隊伍10餘人,奔赴汶川地震災區,圓滿完成了10個堰塞湖的調查評價任務,提交了6份技術報告,受到水利部抗震救災指揮部和武警水電官兵的充分肯定,為堰塞湖監測和治理工程設計施工提供了重要依據。6月下旬,地質力學研究所組織專家赴汶川地震震中地區,布設天然地震觀測台站,為餘震精確定位和深部地震構造分析提供了重要的地球物理觀測資料;水文地質環境地質研究所根據國土資源部和中國地質調查局相關部署,組織專家赴甘肅隴南市和文縣,開展災後重建規劃地質安全與水土資源保障程度綜合評估,為災後重建的宏觀決策提供科學依據。
中國地質科學院組織專家積極投入汶川地震地質災害調查
a—國家汶川地震專家委員會董樹文委員出席9月4日汶川地震新聞發布會,介紹地質災害損失與防治工作;b—地質力學研究所龍長興所長帶領活動斷裂與場址穩定性調查骨幹成員抵達地震災區;c—地球物理地球化學勘查研究所技術人員在地震災區開展物華探野外測量;d—水文地質環境地質研究所張發旺副所長與武警水利專家討論堰塞湖災害隱患及治理方案;e—地質研究所地震科學鑽選址組專家在野外測量地震變形和同震位移;f—地質力學研究所何長虹副書記帶領專家在震中地區了解地震災情並選擇天然地震觀測地點
組織實施汶川地震斷裂帶科學鑽探工程
在汶川地震專家委員會和國土資源部指導下,在中國地質調查局直接領導下,中國地質科學院許志琴院士帶領有關專家策劃並組織申報「汶川地震斷裂帶科學鑽探工程」,得到溫家寶總理等領導及時重要批示。2008年11月第一口地震科學鑽開工,成為世界上響應地震最快的地震科學鑽探工程。汶川地震科學鑽探工程將採用先進鑽探工藝,對汶川地震和復發微震的源區進行直接取樣,開展地質構造、地震地質、岩石力學、化學物理、地震物理、流變學等多學科觀測、測試分析和綜合研究,揭示控制斷裂作用和地震發生的物理過程和化學作用,為地震監測、預報或預警提供基礎數據和重要信息,促進地震科學發展。
汶川地震科學鑽探工程一號孔開鑽儀式
徐紹史部長向汶川地震斷裂帶科學鑽探工程中心主任王學龍副局長和首席科學家許志琴院士授牌
組織第33屆國際地質大會汶川地震大型展覽與專題報告
2008年8月中國地質代表團參加在挪威奧斯陸舉行的第33屆國際地質大會上應組委會特邀作汶川地震學術報告,舉辦了汶川地震大型展覽,展版面積18m×3m(圖3);董樹文研究員在「地質災害」每日主題會上作了題為「汶川地震災情與中國地質科學家反應」的報告,許志琴院士在專題會議上作汶川地震科學鑽探學術報告,張岳橋研究員在國際岩石圈研究專題會上作有關汶川地震破裂與變形學術問題的報告,受到各國代表的高度關注。
副院長董樹文研究員在地質災害「每日專題」作汶川地震學術報告
第33屆國際地質大會汶川地震大型展覽
地質力學研究所全力以赴抗震救災
「5·12」汶川大地震,震撼了中國,震撼了世界。在祖國面臨大災大難的關鍵時刻,地質力學研究所沒有觀望,沒有等待,更沒有退縮,立即組織有關專家,無條件投入抗震救災行動,連夜展開震源機制分析,震情遷移分析,災情分析。在老所長董樹文副院長的組織領導下,緊急組成了調查組,第一時間奔赴災區,冒著生命危險,開展活動斷裂、地質災害調查,收集掌握寶貴的第一手科學資料,發揮專業優勢,為抗震救災提供科技支撐。隨後又多次派出專家組,前往災區開展相關工作;同時組織多名專家、研究生組成專家組,在局的統一部署下,緊急展開地質災害遙感解譯以及環境承載力評估等方面工作,他們不分晝夜地堅守在自己的崗位上。
地質力學研究所先後直接參加抗震救災一線工作的人員有62人,其中赴震區前線的人員有35人,堅守在後方的人員有27人;有3位專家進入國務院汶川地震專家委員會,有7位專家進入科技部專家組,為全國抗震救災工作提供科技支撐。在整個抗震救災行動中,地質力學研究所幹部職工無私無畏的精神,堅強有力的行動,卓有成效的工作,得到了各級領導和同行們的肯定和認可,得到了各種方式的表彰。地質力學專業委員會榮獲中國科協「抗震救災先進集體」稱號,張岳橋、楊農、雷偉志、施瑋分別獲得有組織評選的抗震救災先進個人光榮稱號。
地質力學研究所專家在地震災區開展地震變形與地質災害現場調查
地應力觀測站5月12日觀測到的地殼應力應變變化曲線
地殼應力應變變化曲線
地質力學研究所天然地震台網觀測的餘震震中分布圖
水文地質環境地質研究所專家赴四川災區調查堰塞湖險情
2008水文地質環境地質研究所專家赴四川災區調查堰塞湖險情年5月23日~6月2日,受中國地質調查局委派,水文地質環境地質研究所黨委、所領導抽調精幹力量張發旺、張兆吉、王貴玲、王建中、韓雙平、韓占濤、聶振龍、侯宏冰、藺文靜、錢永等10位同志,與水環地調中心的孫建平等5位同志、天津地調中心肖國強等3位同志一起到四川災區的綿陽、德陽兩個重災區調查堰塞湖險情。
震後的災區一片瘡痍,加之堰塞湖出現的地方均處於位於發震斷裂附近的深山中,是震災最嚴重的地方,道路山體滑坡、坍塌等非常嚴重,有些地段,山體松動,地勢險峻,隨時都有繼續垮塌的危險。
面對如此艱難險境,調查組成員不畏艱險,不顧勞累,連續作戰,只要天氣情況允許就出發。山裡道路往往已經被巨石堵塞,調查組只能徒步前進,沿途河谷狹窄,兩側山體陡峭,許多地段岩體松動,搖搖欲墜,隨時有滾落的可能。如遇到餘震發生,後果不堪設想。5月25日下午,在四川青川縣又發生了震後的最大一次餘震,震級高達6.4級,此時,調查隊員剛剛從山中出來不到2個小時。
就是在這樣的條件下,調查組通過一星期的辛苦工作,配合水利部出色地完成了調查任務,提交了7個堰塞湖的調查報告,受到水利部抗震救災指揮部綿陽堰塞湖前沿指揮部的充分肯定,提出的建議已經被採納,用於堰塞湖的治理工程設計和施工中。
中國地質科學院年報.2008
水文地質環境地質研究所專家在地震災區調查評價堰塞湖險情
地球物理地球化學勘查研究所積極投入抗震救災及調查研究工作
「5·12」汶川8級地震突發之後,在國土資源部和中國地質調查局統一部署下,地球物理地球化學勘查研究所以高度的責任心和使命感,積極投入到抗震救災工作中去。
五月下旬,國土資源部選派人員組建部抗震救災前線指揮部,韓子夜所長受汪民副部長指派,擔任前線指揮部辦公室主任,除了辦公室的日常工作外,還負責指揮部的後勤工作。在韓子夜所長的帶領下,前線指揮部辦公室高效運轉,為部領導決策、統領所屬各單位在災區井然有序地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支撐。
汪民副部長、韓子夜所長及科研人員在至四川前線指揮部研討抗災工作
選址物探測量組在現場工作
物探測量組在布設測線
六月初經國土資源部再次統一調遣,地球物理地球化學勘查研究所先後派出兩批專家前往災區第一線參加抗震救災工作。由胡平副所長親自帶隊,統一指揮,兩批專家一行12人,攜帶7台套物化探設備,四輛越野車以及其它有關裝備,分成兩組積極投入到「汶川強震活動斷裂調查與災區重建場址穩定性評價」工作當中去。第一組即物化探監測組,主要進行了天然電磁場、地磁場和地氣監測工作,為餘震活動趨勢分析和活動斷裂調查提供了重要的數據。第二組即應急選址地球物理測量組,主要開展了EH4電磁測深和高密度電阻率法測量工作,為探明擂鼓盆地基岩埋深及構造發育情況和災後重建選址提供了重要依據。
另外,在此期間,地球物理地球化學勘查研究所分別派遣兩名同志前往災區參加了抗震救災捐贈儀器的驗收工作和國土資源作家協會的撰稿工作;還有三名同志被派駐京參加了部局機關抗震救災的保障和宣傳工作。
國家地質測試中心參加汶川地震斷裂帶科學鑽探(WFSD)—地下流體異常及地震前兆關系研究
目前已建設WFSD現場流體實驗室,利用在線脫氣裝置、質譜儀等,進行了實時流體監測,主要測定組分包括He,CH4,CO2,Ar,H2,O2,N2和氡。正隨鑽建立流體地球化學剖面,開展流體變化與地震前兆的相關性研究。
WFSD現場流體實驗室
WFSD現場在線脫氣裝置
Ⅵ 中國地質科學院水文地質環境地質研究所
截至2014年底,全所職工總數534人,其中在職職工310人,離退休職工224人;博士生導師8人,享受國務院政府津貼專家4人。專業技術人員中,院士1人,俄羅斯自然科學院外籍院士1人,正高級職稱40人,副高級職稱46人,中級職稱125人。內設8個綜合管理部門、16個技術業務部門、3個科研業務保障部門。國際水文地質學家協會中國國家專業委員會、中國地質學會水文地質專業委員會、地熱專業委員會、農業地質專業委員會、河北省礦泉水產品質量監督檢驗站掛靠所內。
發表論文122篇,其中SCI檢索論文21篇、EI檢索論文23篇。出版專著5部,獲得專利29項,1項專利技術實現轉讓,獲著作權1部。獲批12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石建省研究員獲「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稱號,盧耀如院士再獲河北省院士特殊貢獻獎,石建省、王貴玲研究員受聘全國首席科學傳播專家。國家實用新型專利「有機物污染水樣泵管口采樣器」成功轉化為產品,投入批量生產。榮獲國土資源科學技術二等獎1項,中國地質調查局、中國地質科學院2014年度地質科技十大進展1項,中國地質學會2014年度十大地質科技進展1項。
獲獎證書
領導班子由5人組成,所長、黨委書記石建省,副所長張永波、張兆吉、李援生,紀委書記張民福。
所長、黨委書記石建省(中),副所長張永波(右二),副所長張兆吉(左二),副所長李援生(右一),紀委書記張民福(左一)
年度重要科研成果
我國地下水污染調查建立全流程現代化取樣分析技術體系。成功研製系列取樣器並解決痕量組分採集技術難題,發展高效實用的現場調查技術及離線萃取技術,快速准確地查明了重點地區地下水污染狀況;通過高解析度遙感解譯調查土地利用類型與污染源分布;構建了有機分析實驗平台,對全國33個實驗室實現網路遠程質量監控。
大型盆地和東南沿海典型地區深部水文地質調查與綜合評價取得地熱資源勘查重大突破。在高溫地熱資源以及乾熱岩勘查、水熱型地熱資源調查評價、省會城市及地級市淺層地溫能調查評價取得重大突破,發現多處高溫地熱異常。西藏古堆高溫地熱顯示區地熱鑽探230米深度溫度達195 ℃,為我國目前地熱勘探中同深度溫度最高鑽井,川西地區高溫地熱鑽探填補了理塘、巴塘地熱鑽探空白。首次開展乾熱岩科學開發利用試驗研究,東南沿海地區乾熱岩鑽探選址取得進展,完成東南沿海乾熱岩資源潛力區地球物理勘查。
貴德縣扎倉溝乾熱岩鑽孔現場
中國地質調查局王學龍副局長聽取項目匯報
熱坑間歇噴泉
熱水塘沸噴泉
城市發展中的地質環境風險評估與防控關鍵技術研究與示範。以甘肅蘭州、天水的滑坡、泥石流為研究對象,攻克了滑坡、泥石流發生概率難以計算的難題,建立了滑坡、泥石流風險評價技術方法體系。以鄭州地面沉降為研究對象,研究了中原城市群地面沉降發生原因與機理,為中原城市地面沉降風險評價技術研究奠定了基礎。以石家莊、北京、洛陽為研究區域,研究了污染物在這些地區包氣帶中的遷移規律與包氣帶的防污能力,改進了地下水污染防污能力的評價方法技術,為地下水污染風險評估奠定了基礎。
全國地下水資源及其環境問題戰略研究。查明我國13個糧食主產區的分布范圍、農業種植現狀及其灌溉用水對地下水依賴狀況與趨勢、各糧食主產區地下水資源保障農田生產用水能力。首次查明地下水超采與灌溉農業之間關系、小麥、玉米等秋糧作物及蔬菜和耗水型果林用水對地下水超采影響程度和應調控閾以及節水灌溉與地下水資源優化配置機制。提出相對農民模式的綜合優化節水灌溉方案和實施對策,示範應用取得顯著生態環境和經濟社會效益。創編了我國「國家主要含水層圖工作大綱與技術要求」,全面完成《我國水工環地質工作發展史》出版稿,對發展我國水工環地質事業具有重要指導意義。
國家糧食主產基地黃淮海區灌溉農業的用水強度、對地下水依賴程度和地下水保障能力分布圖
祁連山大型煤炭基地土地覆蓋現狀解譯圖
重要能源基地水文地質環境地質調查。完成我國重要能源基地1∶5萬水文地質環境地質調查工作總體部署。先後開展了「青海重要能源基地水文地質調查」、「神東煤炭基地水文地質調查與老空區普查」和「晉東能源基地水文地質環境地質調查」。完成6個1∶5萬標准圖幅調查(面積約2520km2);實施一批探采結合井,總出水量約14736m3/d,有力地解決了礦區缺水問題。在多年凍土區融區控水規律、鄂爾多斯盆地直羅組強富水特性、典型岩溶泉域強徑流帶分布與演變、採煤條件下上覆含水層疏干破壞機理、礦區含水層保護理論技術、老空區老空水普查技術方法和1∶5萬水文地質編圖等方面取得一系列新成果。
巴丹吉林沙漠1∶5萬水文地質調查。完成巴丹吉林沙漠湖泊集中分布區野外調查任務,填補了我國沙漠區域水文地質調查空白。調查湖泊窪地133個、泉點29個、機民井88個,人工揭露地下水73處。初步查明沙漠東南部第四系沉積基底特徵和湖泊、地下水分布的規律。首次在沙漠腹地完成350米水文地質鑽探,揭露了第四系沉積基底和含水層結構,並首次獲取巴丹吉林沙漠水文地質參數,為沙漠區水文地質條件研究奠定了良好基礎。
中國工程院重大咨詢項目我國地熱資源開發利用戰略研究。通過全球地熱資源開發利用數據,對我國各類地熱資源開發利用情況以及開發利用用途進行分析總結,圈定具有開發利用前景的高溫、中低溫地熱區(田),提出地熱發電規模及遠景布局。查明我國乾熱岩資源分布,圈定若乾乾熱岩遠景分布區,提出我國地熱資源開發利用集約化目標及方向。開展了地下熱水資源開發利用現狀與趨勢研究,制定出我國地熱資源開發利用關鍵技術研究路線圖,為地熱資源管理提供決策依據。
群礦採煤驅動下含水層結構變異對區域水循環影響機制研究。初步查明采空區覆岩三帶宏觀分布規律,采場應力分布對覆岩裂隙發育特徵的影響特徵、關鍵層分布對覆岩裂隙發育特徵影響機理,分析總結了采動裂隙發展與含水層結構變異演化規律,基本掌握采空區裂隙發育特徵及滲透性變化規律,建立了典型礦區含水層空間結構變異數值模型,創造性提出采空區滲透性躍變曲面「橢拋凹形體」概念。
華北平原典型地區地下水回灌關鍵技術與工程示範。應用GMS軟體初步建立了試驗場三維地層結構圖,建立了勘察回灌區水文地質參數系列。建立完善了地下水回灌三維水流模型,發展了地下水高精度模擬技術和優控管理信息技術。完善了滹沱河沖洪積扇三維地下水流模型,採用嵌套技術建立區域模型與示範區模型的耦合模型;建立示範區地下水回灌主要污染組分的溶質運移模型,進行了地下水管理模型的演算法研究,初步形成地下水管理信息系統。
沙漠腹地水文地質鑽探
含水層結構破壞物理模擬試驗
地下水回灌試驗場立體圖
Ⅶ 中國地質科學院京區地質科研實驗基地
2013年1月31日,中國地質科學院京區科研實驗基地建設項目進入北京市擴大內需重內大項目綠色審批通容道(優先辦理),可極大縮短項目審批時間。
完成小三角綠地一級開發、征地、環評、交評、穩評、規劃、土地預審等系列工作,可研報告通過發改委投資中心評審。
京區地質科研實驗基地效果圖
京區地質科研實驗基地效果圖
Ⅷ 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力學研究所
截至2014年底,全所在職職工190人,其中具有博士學位的87人,研究員及教授級高工46人,副研究員及高級工程師、高級會計師47人。內設8個專業研究室、5個職能處室和2個公益服務部門;有2個部級重點實驗室、2個部野外科學觀測研究基地、1個局級重點實驗室、1個局業務中心和2個中國地質科學院重點實驗室。
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1項(參加),國土資源科學技術一等獎1項,二等獎1項。「山區公路城鎮危岩崩塌災害及工程高切坡減災理論與技術」獲得教育部科技進步獎。「泛亞鐵路大理至瑞麗沿線地質構造綜合研究」獲中國地質調查成果獎二等獎;獲發明專利2項:「基於微型樁群的滑坡防治方法」、「一種非常規氣的現場自動解析儀系統」;獲實用新型專利3項:「一種小型地震報警儀」、「一種帶有自動數據採集系統的岩土體原位直剪試驗裝置」、「0~60℃岩石線性熱膨脹系數的測量裝置」。
力學所參加的「膠東金礦理論技術創新與深部找礦突破」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2014年在研項目166項,總經費1.4億元,其科技部項目5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31項,地質調查計劃項目7項、工作項目46項,國土資源公益性行業科研專項項目5項,其他部委項目7項,基本科研業務費項目23項,相關單位委託項目45項;出版專著8部;以第一作者發表論文173篇,含SCI檢索論文55篇(國際SCI論文37篇),EI檢索論文23篇,中文核心期刊論文49篇。
領導班子由5人組成:所長、黨委副書記徐勇,黨委書記、副所長、紀委書記徐龍強,副所長趙越、侯春堂、馬寅生。
所長、黨委副書記徐勇(中),黨委書記、副所長、紀委書記徐龍強(右二),副所長趙越(左二),副所長侯春堂(右一),副所長馬寅生(左一)
年度重要科研成果
柴達木盆地油氣調查開辟了石炭系勘探新領域。明確柴達木盆地石炭系分布范圍和殘留厚度,發現柴達木盆地中新生界之下普遍發育石炭系;對柴達木盆地石炭系進行了劃分對比,編制了盆地上泥盆統—石炭系不同階段岩相古地理圖;證實柴達木盆地石炭系發育良好的烴源岩,具有很好的生油能力,發現大量的石炭系油氣顯示,油源對比證實其來源於石炭系烴源岩;研究表明柴達木盆地石炭系構造變形主要發生在新近紀末期,有利於石炭系成藏;同時通過柴東地區地震資料重新處理,初步確定10個石炭系圈閉。
華南大陸白堊紀大地構造演化過程及動力學研究取得新成果。通過對盆地沉積、構造變形和岩漿演化等資料的綜合分析,梳理了華南白堊紀大地構造演化過程,首次提出3階段伸展和擠壓交替演化模式。早白堊世早期(145~137Ma)擠壓作用,導致陸殼普遍加厚重融,形成大規模埃達克質岩、片麻狀花崗岩和混合花崗岩,與古太平洋板塊及北緣洋中脊的低角度俯沖作用密切相關。早—中白堊世(136~80Ma),華南處於弧後擴張的大地構造背景下,區域沉積—岩漿—變形演化與古太平洋板塊的俯沖作用相關,伸展—擠壓事件的幕式交替反映了弧後擴張過程中復雜的俯沖板片動力學。晚白堊世(80~65Ma),周緣板塊動力學發生重大調整,新特提斯構造域板片俯沖作用控制著新一輪地殼伸展裂陷和沉積—構造演化。
柴達木盆地石炭系烴源岩有機質成熟度圖
歐南地區石炭系頂面構造圖
霍布遜地區中生界底面構造圖
「華北克拉通中—新元古代多期裂解事件性質及其成礦專屬性」研究取得重要進展。發現狼山地區渣爾泰群變質火山岩夾層的鋯石U-Pb年齡為(804.1±3.5)Ma,結合前人發表的狼山渣爾泰群變質火山岩(805.0±5.0)Ma的鋯石U-Pb年齡結果,認為狼山地區渣爾泰群主體年齡為新元古代,時代在800~1100Ma左右。而渣爾泰山地區的渣爾泰群鋯石測年結果顯示,渣爾泰群時代為中元古代。狼山地區的渣爾泰群不同於東側渣爾泰山一帶渣爾泰群,以及白雲鄂博群和化德群,它是一套新元古代谷沉積組合。建議恢復狼山群名稱,專指分布於狼山地區的這套新元古代地層。內蒙古狼山地區新元古代狼山群的確定一方面填補了華北克拉通新元古代地層空白;另一方面,前人確定的狼山—渣爾泰山—白雲鄂博中元古代成礦帶實際上應該解體為中元古代和新元古代兩個成礦帶,狼山群中發育的大型海底火山噴流礦床成礦時代應該在新元古代之後。
(a)狼山、渣爾泰山、白雲鄂博地區中新元古代地層;(b)渣爾泰群測年結果;(c)狼山群測年結果
滑坡實時監測系統發布網頁
發揮地質調查科技支撐作用,提升西部山區防災減災水平。由中國地質調查局組織、地質力學研究所等單位實施的「西部復雜山區地質災害成災模式」計劃項目,經過4年的調查研究與科技攻關,完成了我國西部復雜山區重大地質災害成災模式與監測預警科學問題和應急處置關鍵技術研究,項目引入遙感解譯、災害詳查、GPS與InSAR地表監測、大型風洞試驗、現場物理模型試驗、數值模擬、力學數學分析等先進技術手段,開展了大型地質災害成災模式、早期識別、監測預警與防治對策等內容的綜合研究,提高了復雜山體地質災害早期識別水平和監測預警關鍵技術,建立了復雜山區地質災害實時監測與預警示範區,提高了地質災害應急快速加固與風險評估的技術方法理論水平,為我國西部復雜山體地質災害防災減災提供理論依據和技術支撐,推動了工程地質學科發展。
「青藏高原東南緣重要活動斷裂釐定與活動構造體系綜合研究」成果豐碩。通過詳細的活動斷裂解譯與調查、同震地表破裂填圖和古地震研究,查明了該區主要活動斷裂的分布與組成、活動性及歷史地震與古地震活動特徵,並獲得了該區高精度的地表破裂分布圖像。研究表明,玉樹活動斷裂帶構成了玉樹—鮮水河—小江斷裂系的尾端構造,屬典型的「Z」型左旋剪切張扭性變形帶,晚第四紀期間的左旋走滑速率可達4.0~5.4mm/a,調節了該區大部分的塊體擠出與旋轉變形量,是該區地震活動性最顯著的斷裂。古地震研究揭示,玉樹主幹走滑斷裂帶全新世期間的大地震原地重復間隔明顯不均勻,平均在千年以上,最長達近3000a。基於新發現的古地震活動規律,綜合判斷認為,該區玉樹斷裂帶上仍存在至少6段大地震危險程度不同的地震空區,估算的潛在大地震震級為Mw6.6~7.3不等。
玉樹斷裂帶東南段探槽西壁剖面(剖面的地貌部位(A)、沉積結構(B)及剖面編錄圖(C))
玉樹地震4周年紀念成果專輯
Ⅸ 中國地質科學院礦產資源研究所
截至2014年底,全所在職職工253人,其中,中國工程院院士2人,正高級職稱59人,副高級職稱61人;具有博士學位的157人、碩士學位的48人,在站博士後27人。內設13個研究室(中心)、6個職能處室和1個成果轉化中心;有2個部級重點實驗室。中國地質學會礦床地質專業委員會、中國礦物岩石地球化學學會礦物專業委員會掛靠資源所,主辦學術刊物《礦床地質》。
作為第一完成單位獲國土資源科學技術一等獎1項、二等獎1項,作為參加單位獲國土資源科學技術二等獎3項。獲中國黃金協會科學技術獎一等獎1項,獲發明專利3項。第一標注單位發表論文434篇,其中,國際SCI檢索論文44篇,國內SCI檢索論文30篇,EI檢索論文25篇。出版專著11部。獲中國地質調查局、中國地質科學院2014年度地質科技十大進展1項。
領導班子由6人組成:所黨委書記、所長傅秉鋒,所黨委委員、副所長張佳文、毛景文、王宗起、邢樹文、李基宏。
所黨委書記、所長傅秉鋒(左三),所黨委委員、副所長張佳文(左二)、毛景文(右三)、王宗起(左一)、邢樹文(右二)、李基宏(右一)
內蒙古包頭哈達門金礦集區20號和32號脈成礦理論研究及找礦預測獲中國黃金協會科學技術一等獎
年度重要科研成果
川西甲基卡花崗偉晶岩型礦床成礦機制再研究及找礦進展。配合「我國三稀資源戰略研究」在四川甲基卡礦區外圍的找礦突破,對甲基卡礦區花崗岩和偉晶岩中的熔體和富子晶包裹體進行了重點剖析,包裹體的組成和均一行為特徵表明該礦床的形成是花崗岩漿液態不混溶作用的產物,以此建立了以富H2O二雲母花崗岩為內因,高剝蝕程度和具有相對封閉、有限開放環境的構造變質穹窿體為外因的找礦模型,歸納出甲基卡式礦床的找礦標志,其主要包括:較大的成礦深度(約14千米),相對封閉的構造環境(構造—變質穹窿、硅鋁質圍岩、復式背斜軸部)與岩體和圍岩的冷縮斷裂並存,成礦岩體主要為二雲母花崗岩,花崗岩具有富H2O的特徵。根據此找礦標志,對川西—西昆侖的找礦前景進行了分析,認為甲基卡、可爾因和大紅柳灘等礦床具有相同的成礦模式和找礦標志,差別僅為剝蝕程度不同。建議:在可爾因外圍尋找甲基卡式礦床,在大紅柳灘礦區東南部加大找礦部署工作;在甲基卡外圍的瓦多、長征、容許卡等構造—變質穹窿區尋找甲基卡式礦床;在甲基卡礦區,根據變質分帶和二雲母花崗岩向北傾伏的特徵,在北部通過地球物理探測花崗岩體,尋找新的找礦靶區。
甲基卡礦區地質圖
甲基卡海子
大陸裂谷成鉀作用與江陵找鉀突破進展。全球板塊運動對表生成鉀控制明顯,即從古生代穩定克拉通海盆、中生代特提斯海盆成鉀,到新生代演變大陸裂谷成鉀,即表生成鉀模式發生了重大轉變,盆地成鉀從海水補給為主,轉變為以盆內來源為主、海水補給為輔;研究提出了裂谷小盆地成鉀理論。選擇江陵凹陷進行勘查與研究,實施4口深井,開展大量地震解釋等,獲得工程式控制制的鉀鹽預測資源量2億噸及其豐富的伴生硼鋰銣銫溴碘資源量;發現了固體鉀鹽成礦顯示。富鉀鹵水綜合開發研究顯示,鉀及伴生有益元素都能「吃干榨盡」提取;現已完成中試工廠設計,准備進入開發階段。
掃描電鏡圖像和X射線衍射圖像:白色氯化鉀(鉀石鹽)分布於灰色石鹽晶間,崗鉀2井鹽岩,3772米
c.光鹵石呈粒狀被包裹在石鹽中,崗鉀2井,4160.79~4160.99米;g.樣品鉀石鹽的X射線衍射譜圖
華南地區成礦規律與成礦背景研究進展。華南是全球中生代成礦最集中和最具代表性地區,為什麼在短時間有如此巨量金屬元素堆積成礦,是全球科學家關注的重要科學問題。此次研究鑒別出華南地區中生代存在230~210Ma,170~137Ma和135~80Ma三次大規模成礦峰期,空間上分布特點分別為東西向大陸板內、欽杭—南嶺中部—長江中下游三個區帶和大陸邊緣;相應成礦背景分別為碰撞後、斜俯沖擠壓和後俯沖伸展環境。發現135~80Ma形成的礦產發育於大陸邊緣的伸展盆地中,提出欽杭和長江中下游銅多金屬成礦帶與Izanagi板片在俯沖期間沿古構造單元結合帶被撕裂密切相關,認為長江中下游銅礦帶與其南側的江南古陸鎢礦帶同時平行產出是同一構造事件的產物,初步揭示翁文灝先生20世紀20年代發現的華南區域成礦分帶為一個中晚侏羅世復合成礦的結果。
華夏地塊及鄰區中生代礦產分布規律圖
長江中下游地區及鄰區中生代金屬礦產分布規律圖
長江中下游地區及鄰區中生代金屬礦產成礦動力學模型圖
全國重要礦產和區域成礦規律研究成果:完成了全國重要礦產和區域成礦規律研究成果報告及工作報告各一份,16個單礦種(礦組)全國匯總研究報告16份;全國單礦種成礦規律圖等四類系列圖件64份,各種圖表冊4份,建立了分礦種資料庫16個,匯總資料庫1個,全面完成了項目任務和目標。研究提出了全國統一的重要礦產和區域成礦規律研究技術要求,有效指導了省級成礦規律的研究工作;首次實現Ⅰ、Ⅱ、Ⅲ、Ⅳ級成礦區帶的全覆蓋;全面梳理並提出23個礦種礦產預測類型劃分方案,釐定出388個礦產預測類型。對17個單礦種進行研究,首次劃分了單礦種的成礦區帶。系統研究了17個成礦省的成礦規律,完善了各成礦省的區域成礦模式及區域成礦譜系,分析了找礦潛力,為礦產預測和勘查工作部署提供了科學依據。編制了《典型礦床成礦模式表冊》《典型礦床野外調查圖冊》及11886個成岩成礦同位素年齡數據匯編,為礦產預測和勘查評價提供科學基礎。在區域成礦規律研究方面:如「五層樓+地下室」新成礦模式、華南中生代岩漿成礦作用、華北板塊和准噶爾板塊南北兩側岩漿成礦的對稱性、大區域鎳礦分布等方面有重要創新。在貴州、湖南「低溫成礦域」中金、銻、汞礦的多期成礦作用以及我國弧形—山字型—旋卷—帚狀構造等大型變形構造與礦產的空間關系等方面提出了新認識,對發展及探討成礦理論有重要意義。培養了一批青年骨幹及19位博士、博士後等,出版專著10部,發表論文168篇。工作成果除為計劃項目的礦產預測直接應用外,在一些重要礦床,如廣西大廠錫多金屬礦床、江西淘錫坑鎢礦、盤古山鎢礦、貴州大竹園鋁土礦等礦床的勘查評價中起到了有效的指導作用,取得良好的找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