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質災害調查試點四省份
A. 地質災害調查監測
完成抄全國1∶1萬工程地質調查1127平方千米,1∶5萬工程地質調查6530平方千米,1∶5萬災害地質勘查2200平方千米。各地成功避讓各類地質災害920起,安全轉移37926人,避免財產損失5.5億元。地質災害造成的死亡和失蹤人數同比減少12%,直接經濟損失減少42.7%。
長江三角洲地區全面建成地面沉降監測與控制體系,初步建立地面沉降主動防治和科學管理的決策機制。重慶巫山、奉節建立了具國際先進水平的地質災害實時監測預警示範站,為三峽工程庫區等國家重大工程建設區地質災害的監測預警提供了技術支撐。建立以專業的地質災害監測和群測群防相結合的雅安地質災害監測預警示範區和以區域地質災害監測為基礎的江西省地質災害氣象預警系統。西南山區城市、東南台風暴雨型、西北黃土地質災害監測預警示範工作取得良好進展。「萬村培訓行動」成效明顯,雲南昭通成功預報鹽津滑坡,避免2011人傷亡;四川達州成功預報青寧鄉岩門村滑坡,避免2251人傷亡。
B. 地質災害調查
進入世紀以後,在社會變革和科技進步的雙重驅動下,全球經濟進入快速發展階段。與此同時,自然災害發生頻次不斷增加,環境污染日益擴大,成為威脅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問題。據聯合國國際減災戰略機構統計,重大地質災害從1900~1909年的40次增長到2000~2009年的358次(圖6-3)。為了應對日益增多的自然災害所帶來的巨大挑戰,20世紀80年代末,聯合國大會上通過關於成立國家減災委員會的決議,提出「國際減輕自然災害十年」計劃,由此推動各國政府把減輕災害列入國家發展規劃。針對地質災害,專門成立了國際滑坡研究組等組織,實施全球地質災害編圖計劃。2000年聯合國通過了國際減災戰略,成立了相應的國際減災戰略機構,繼續推進各國的減災行動。2005年1月,第二屆世界減災大會在日本神戶召開,與會專家學者們一致呼籲加強區域綜合減災能力建設,提高應急管理水平,從而實現區域的可持續發展。目前,各個國家的地質調查部門均把地質災害的調查、監測和防治作為其重要的工作內容。
圖6-3 1900~2009年世界地質災害發展趨勢示意圖
美國地質調查局長期致力於滑坡、地震、火山等地質災害的研究和預警預報工作。經過長期的積累與努力,美國地質調查局成為世界公認的滑坡災害權威機構,設有國家滑坡信息中心,負責滑坡災害研究並提供實時災害信息。2000年,美國地質調查局制定了《國家滑坡災害減災戰略》,確定了美國減輕滑坡災害的重點工作方向,包括滑坡過程與發生機制研究、災害填圖與評估、實時監測、信息收集傳輸與解譯、指導與培訓、公眾教育、災害防治、應急反應與救災9大方向[8]。目前,正在執行滑坡災害項目2005~2010年規劃,強調採用新的機理模型和監測技術來研究滑坡災害。挪威地質調查局和挪威岩土工程研究所等機構聯合開發建立國家滑坡災害資料庫,對挪威境內的滑坡進行登記入庫,包括災害分布圖、危險性分區圖、滑坡歷史數據、災害評價資料等。從2004年開始,挪威地質調查局負責進行全國的滑坡災害填圖。澳大利亞1994年啟動的國家環境地質科學填圖協議,把災害調查、災害風險評估作為其中一項重要的內容。澳大利亞地球科學機構與地方政府合作進行滑坡災害調查與評估工作,重點對發生滑坡的區域開展災害預測,對滑坡易發區進行災害風險評估。日本泥石流災害發生頻繁,不得不投入大量的人力、財力進行泥石流災害研究,取得了顯著的成效。近年的研究工作重點強調利用先進技術建立泥石流原型綜合觀測系統,同時進行一系列規模大小不一的模擬實驗,開展泥石流產生、搬運和堆積機理的理論研究[9]。
近年來,國外地質災害調查的主要研究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
(1)地質災害資料庫及災害的風險填圖。例如,義大利建立了GEOS資料庫,收集的數據包括岩石、古今滑坡、對人造建築的損害、土壤最易過飽和和滑動的地區、河道特徵等。根據需要,可以繪制各種1∶10萬至1∶25萬比例尺的圖件,如脆弱性圖、洪水多發區圖等。加拿大啟動了自然災害填圖項目,目的是提供加拿大自然災害的背景信息,包括歷史事件數據和風險圖等。美國編制了自然災害風險圖,表明了易受各類自然災害危險的地區。
(2)地質災害預測和預警系統。在進行災害預警系統研究中,廣泛採用了現代化的技術方法。例如美國採用GIS技術確定各個地區對地震災害的脆弱性,並實時監控地質活動帶獲取相關數據。
(3)先進技術在地質災害調查中的應用。例如,採用遙感技術對中小流域地質災害進行區域性評價,查明地質災害時空分布規律,結合地面調查劃分地質災害危險性等級。同時將災害危險性等級與土地資源的可利用性聯系起來,使地質災害研究成果更容易為公眾所接受,擴大成果的應用服務。
(4)災害系統和災害鏈的研究。研究表明,各種地質災害的發生有著成生聯系,往往會發生連鎖反應,例如大洪水常伴生有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等災害。由於災害的共生性使災害事件和災害系統非常復雜,對單一災害的研究往往不能解決實質性的問題,各國加強了對地質災害系統的研究。
C. (三)地質災害調查
完成1∶5萬地質災害調查4萬平方千米,累計完成52萬平方千米。記錄回28萬多處地質災害及隱患點信息答,更新539個縣市地質災害數據,支撐省級地質災害防治信息化建設。在三峽庫區、四川蘆山和雲南魯甸地震災區等43個地區,開展1∶5萬崩滑流調查,基本查明災害形成地質條件和誘發因素,提高了預測准確性和危險性評估精度。開展珠三角、桂中、湘中、武漢、徐州和皖江城市帶岩溶塌陷調查,查明主要誘發因素,為防控岩溶塌陷災害、合理開發利用國土空間提供基礎資料。完善京津冀、長三角等重點地區地面沉降立體監測網,有效監控面積11萬平方千米。
D. 什麼是地質災害調查
用專業技術方法調查分析地質災害狀況和形成發展條件的各項工作的總稱。主要包版括調查災區地質災害分布權情況、形成條件、活動歷史與變化特點,災區社會經濟條件、受災人口和受災財產數量、分布及抗災能力,地質災害防治途徑、措施及其可行性等。
E. 注重民生服務發展努力拓展地質環境工作新領域
江蘇省國土資源廳
近年來,江蘇省國土資源系統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國土資源部的幫助指導下,認真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圍繞江蘇社會經濟發展,緊緊圍繞地質環境工作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這個主題,全面貫徹實施《地質災害防治條例》和《江蘇省地質環境保護條例》,努力構建地質環境保護體系,在地質災害防治、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治理、地質遺跡保護等工作中,樹立地質環境管理部門良好形象,推動地質環境管理事業發展等各項工作取得了顯著成績。現就地質環境工作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有關情況匯報如下。
一、加強法律法規體系建設,逐步實現地質環境保護法制化、規范化
為全面加強地質環境保護,依法開展地質環境管理,出台了《江蘇省地質環境保護條例》(以下簡稱《條例》)。為有效遏制江蘇省蘇錫常地區地下水過量開采帶來的地面沉降、地裂縫等地質災害,省人大常委會以立法出台了《關於蘇錫常地區限期禁止開采地下水的決定》。為有效保護自然景觀、生態環境和地質環境,省人大常委會做出了《關於限制開山採石的決定》。為貫徹實施《條例》,省政府、辦公廳、國土資源廳相繼出台了《關於加強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通知》、《江蘇省突發地質災害應急預案》、《江蘇省礦山環境恢復治理保證金收繳及使用管理辦法》、《關於加強廢棄露采礦山環境整治工作意見》、《關於開展「百礦環境整治」的實施意見》、《江蘇省礦山地質環境治理項目管理暫行辦法》等涉及地質環境保護各個方面的規范性文件。法律、法規和政府規范性文件,權威性高、覆蓋面廣,有效地把地質環境保護的責任分解落實到各級政府和有關部門,形成地質環境保護的合力,也為地質環境保護提供了法律和制度保障。
努力完善地質環境保護的規劃體系。從省級層面來說,目前已經通過政府同意出台實施的《地質災害防治規劃》、《礦山環境保護與治理規劃》,已完成編制《地下水污染防治規劃》、《地下水資源保護和開發利用規劃》、《地質遺跡保護規劃》。重點市、縣都進行相關規劃的編制,形成縱向貫通、橫向成網的規劃體系。通過這些規劃的編制和實施,對地質環境保護在時間和空間上作出總體安排和布局,防治地質災害,避免、減輕地質環境惡化,協調經濟建設、社會發展與地質環境保護的關系,實現地質環境的自然平衡和持續利用。
二、以人為本,積極做好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社會效益顯著
一是開展區域性環境地質調查與區劃。「十一五」期間開展了長江三角洲(長江以北)環境地質調查項目。該項目調查了長江三角洲(長江以北)地質環境背景條件,查明了揚泰通地區環境地質問題的類型、發育分布特徵及危害,弄清了沿江、沿海地區的軟土及港口、資源分布特徵,為長江三角洲(長江以北)地區制定發展建設規劃提供了科學依據。
二是開展地質災害調查評價。「十一五」期間開展《江蘇省縣(市)地質災害調查與區劃綜合研究》項目,全面總結了62個縣(市)區地質災害調查與防治規劃成果。地質災害調查點4391處(其中突發性地質災害點687處,不穩定斜坡點1643處),調查控制面積7.67萬平方千米(全省面積的75%),建立群測群防點397處,重新修編了地質災害易發區,劃定地質災害易發區面積7.28萬平方千米(其中,地質災害高易發區面積2467平方千米,中易發區面積5596平方千米),基本摸清了全省重大地質災害隱患點分布及危害程度,劃定了10個重點防治區,面積13370平方千米(全省總面積的13%),使江蘇省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從「家底不清」向「心中有數」轉變。
三是開展地質災害治理和監測預警。近兩年安排部署了國家和省財政補助的6個大型地質災害治理工程,各級政府高度重視地質災害危險點、隱患點治理,南京、鎮江、連雲港、徐州等市多渠道籌集治理配套資金,對重點地質災害隱患點和危險點進行了治理,有效消除了一批地災隱患(圖1)。2006年以來,多渠道投入專項治理資金3.86億元,實施治理和監測預警項目207個。2010年,省國土資源廳組織地勘單位趕赴地震災區綿竹市平鄉,投入災後重建工作,積極參與地質災害治理工作,完成了滑坡、泥石流項目22項,評審全部一次通過,獲得了一項優秀,十二項良好,受到四川省國土資源廳和當地政府的一致好評。
四是開展重點地區地面沉降(地裂縫)監測網建設。「十一五」期間,經省政府批准實施了「蘇錫常地區地面沉降預警預報系統工程」項目。近期,全省地面沉降重點監測范圍從蘇錫常地區拓展到長江三角洲江北(揚泰通)地區。初步建成了控制面積達3萬平方千米,含7組分層標、12座基岩標、259個GPS標石,5座地面沉降自動化監測站、1座地裂縫三維形變自動化監測站、1座GPSCORS站、5座基於中國北斗衛星1號系統的地面沉降監測站和蘇錫常地面形變監控中心的地面沉降監測網路。實現了地下水水位、地面沉降、地裂縫動態數據的適時監測與採集處理,全面提升了長江三角洲地區地面沉降監測自動化水平。監測數據顯示,蘇錫常地區自地下水禁采後水位明顯恢復,區域地面沉降速率控制在15毫米/年以內,沉降中心錫西地區控制在25毫米/年以內,控沉效果明顯(圖2)。
同時,開展蘇錫常地面沉降風險管理研究。系統分析蘇錫常地區地下水位恢復情況及地面沉降總體變化趨勢,進行地面沉降易發區評價與地面沉降控制管理區劃,推進了地面沉降控制與管理示範工程建設。
圖1 鎮江獅子山地質災害治理示範工程(綜合整治前後)
圖2 地面沉降防治成效
三、注重民生,大力開展礦山地質環境保護和整治,生態環境效益突出
「十一五」期間,實施了「江蘇省露采礦山地質環境調查評價」和「江蘇省礦山地質環境調查與評估」等項目,基本查明了全省礦山地質環境問題的類型、分布特徵及發展趨勢,總結出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治理模式,提出露采礦山環境保護與治理及管理對策。
隨著《江蘇省礦山環境保護與治理規劃》的實施,江蘇省加大礦山地質環境整治力度,以「百礦環境整治」以及列入省委環保優先十大工程的「山體保護復綠工程」、「工礦廢棄地恢復工程」等活動為抓手,穩步有序地推進治理工程。初步統計,2002年以來,全省多渠道投入資金近20億元。共實施治理項目近600個,治理面積5400餘萬平方米(其中採掘面1000餘萬平方米,露采礦山廢棄地近4400萬平方米),生態修復面積4500餘萬平方米。通過治理,一些重點區域如環太湖景區、滬寧高速、312國道,南京、無錫、蘇州等城市周邊的礦山地質環境有了根本性好轉,使昔日大面積裸露的「癩痢頭」式的採石礦山重現綠色生機,消除了因采礦形成的滑坡崩塌等地質災害隱患,改善和美化了廢棄礦山生態環境,有效利用了礦區廢棄地資源,取得了良好的環境效益、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圖3)。
圖3 無錫市雪浪山礦山地質環境治理工程(治理前後對比圖)
與此同時,徐州採煤塌陷地的治理也取得進展。在各級黨委、政府和相關部門的大力支持和共同努力下,近兩年,徐州市復墾治理採煤塌陷地3萬余畝,新增耕地1.7萬畝。
四、拓展領域,充分發揮水文地質、城市地質、旅遊地質、農業地質的基礎和重要服務作用
一是為保護地下水資源起到重要作用。「十一五」期間開展《長江三角洲(江蘇地區)地下水污染調查評價》和《淮河流域(江蘇地區)地下水污染調查評價》工作,基本查清了全省土地利用歷史和現狀、主要污染污染源類型、分布特徵以及污染對環境造成的影響,初步查明了全省平原地區地下水污染狀況。據調查,全省淺層地下水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重污染區佔全省面積52.9%。深層地下水雖然污染程度略低,但未受污染或受輕度污染區域也僅佔全省面積24.9%。同時,開展了地下水質量及污染評價,編制完成了《江蘇省地下水污染防治規劃》,為全省地下水污染防治和地下水資源保護、保障飲水安全提供科學依據。
二是為解決群眾飲水困難和應急抗旱發揮巨大功效。2011年初,蘇北地區遭遇60年不遇的大旱,省廳組織人員赴災區抗旱,23天鑿井50口,出水46口,成功率達92%,創當地找水打井新紀錄,受到當地政府的高度評價。
三是地熱地質工作拓寬新領域,為節能減排開辟了新的途徑。「十一五」期間,地熱資源勘查、開發取得新進展,在洪澤、泰州、張家港等地新發現地熱資源。截至目前,江蘇省現有地熱井120餘口,年利用地熱水約500萬立方米。2010年,南京市浦口區被國土資源部命名為「中國溫泉之鄉」。淺層地溫能是一種可再生的新型環保能源,推廣利用工作發展迅速。江蘇省地質礦產勘查局積極主動服務於地方經濟需要,承擔了「南京青奧村淺層地溫能勘查設計」、「南通水源熱泵系統熱交換模擬設計」等一批科研課題,承擔了「江蘇省淺層地溫能示範市、縣的勘查規劃項目」(揚州市、南通市、漣水縣)。淺層地溫能的市場規模逐年增大,僅江蘇地質工程有限公司年完成地源熱泵工程項目經營額就達6000萬以上。「十一五」期間開始准備的部省合作項目「南京市淺層地溫能資源調查」於2011年開始啟動,將對南京市淺層地溫能蘊藏潛力與應用前景進行詳查,這對江蘇省其他城市淺層地溫能調查起示範作用。江蘇省是經濟大省,也是能源消耗大省,經濟社會發展對新能源的需求十分迫切。3000米深的乾熱岩資源的預研究已經立項開題,並得到高校和研究院所的支持,從掌握的現有基礎資料看,江蘇省有望成為東部沿海地區首個獲得地殼深部乾熱岩資源的省份。
四是城市地質調查開始試點。2005年,中國地質調查局和南京市政府率先啟動了城市地質調查,2009年,省廳選擇經濟發展較快的蘇州市開展城市地質工作試點。目前,這兩個項目已經基本完成。其中,蘇州城市地質調查錄入鑽孔5萬多個,為城市規劃、建設發展及地下空間利用提供了強大的地質數據支撐(圖4)。
圖4 蘇州市城市地質調查數據
五是圍繞地質公園、礦山公園建設開展旅遊地質工作,加強地質遺跡保護工作。全省各級財政累計投入近7000萬元,用於地質遺跡保護和國家地質公園建設,一批地質遺跡得到有效保護。目前,全省已擁有3個國家級、3個省級地質公園(圖5),2個國家礦山公園(圖6)和1個省級地質遺跡保護區。
圖5 太湖西山國家地質公園
圖6 盱眙象山國家礦山公園
六是積極開展農業地質調查。「十一五」期間陸續開展了「江蘇省土地質量地球化學評估」、「江蘇省典型市縣級土地質量地球化學評估」、「無錫市耕地質量生態地球化學調查與等級評價」工作,基本摸清了本省及無錫市土地質量,為全省和無錫市土地規劃、整理和開發利用,促進農業經濟區劃和種植結構調整,加快土壤保護治理,制定經濟社會科學可持續發展計劃提供了依據。
F. 2005年全國地質災害詳細調查試點項目,當年已經知道的是丹巴縣全國3個地質災害詳細調查試點工作縣之一
第一批地質災害詳細調查,2005年試點示範3個項目(縣):
陝西延安寶塔區
雲南新平縣
四川丹巴縣
G. 全國地質災害調查規劃的指導思想、編制依據、基本原則和目標
6.2.1 指導思想
遵循自然地質環境規律,滿足社會經濟發展需要,以科學技術為依託,以促進全社會減災行動和增強減災效果為目的,貫徹《地質災害防治條例》,有效減輕由於地質災害造成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保證重大工程的安全。
6.2.2 編制依據
1)《地質災害防治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349號,2003.11.24)
2)國家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個五年計劃中長期鐵路網規劃;
3)國家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個五年計劃城鎮化發展重點專項規劃;
4)國家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個五年計劃水利發展重點專項規劃。
6.2.3 基本原則
(1)統籌規劃,重點突出
地質災害調查的部署需要與國家中長期規劃目標相結合,分階段、有步驟地開展工作。在當前應首先進行社會經濟發展亟須的地質災害調查與區劃工作,然後逐步開展對今後國民經濟建設發展有重大影響的基礎性、前瞻性的地質災害調查工作。
全面布置,分層次、分階段、按計劃在全國開展地質災害調查工作。在全面開展地質災害調查的同時,對重點地區提高調查精度;在部署調查時,優先安排山區,尤其是重大工程區的調查。
(2)深化調查內容,拓展服務領域
在注意地質災害自然特徵調查分析的同時,尤其要注意地質災害社會經濟屬性的調查研究;在注意地質災害直接破壞損失的同時,要加強地質災害深遠破壞和對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影響的調查分析;在對地質災害自然動力過程和直接原因調查分析的同時,要加強地質災害成災的人為因素和社會經濟背景的研究;在進行地質災害歷史和現狀調查的同時,要加強動態分析和預測評價;在進行定性分析的同時,要加強定量分析評價。
6.2.4 目標
(1)調查周期的確定
據不完全統計,近50年來,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災害形成了1951~1962年、1963~1975年、1976~1987年和1988以後的4個周期性變化過程,每個周期延續時間為11~13年。據統計,在以10年為單位的不同時段中,自20世紀50~90年代,其發生頻次以每年3.3~4.8次的速率呈階梯狀增加。同時氣候變化的周期也為10年。因此,地質災害調查的周期為10年。
(2)規劃目標
1)總體目標。查清我國地質災害,尤其是地質災害易發區地質災害發生的條件、特點與規律,為減少地質災害造成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提高地質災害的預警預報精度、降低人為誘發的地質災害的發生率,為地質災害監測網路和防治工作的合理布局提供基礎數據,為國土整治開發和重大工程建設提供防災資料,促進和保障我國人口、資源、環境和經濟的協調發展。
2)階段目標。近期目標(2004~2010年):①繼續開展全國山區和丘陵區地質災害普查,全面建立和完善地質災害群測群防系統;②開展平原區地質災害調查;③查清我國重要經濟區帶、地質災害高發區、重要交通干線地質災害發育分布規律,劃定地質災害高風險區;④查清我國重點建設的人口密集城市、礦業城市、地質災害高發的縣(市)地質災害發育分布規律,為縣(市)的城鎮(縣)的合理布局、功能區劃、土地利用規劃和各地區地質災害防治規劃的編制和修編提供依據;⑤依據《地質災害防治條例》,全面建立地質災害調查制度;⑥編制不同比例尺地質災害調查技術要求或標准、規范。遠期目標(2010~2020年):更深入地開展全國地質災害調查。依據國家經濟建設的整體布局,在重點建設區和地質災害高發區,有針對性地開展地質災害調查工作。
H. 我國地質災害調查現狀與存在問題的分析
6.1.1 歷史與現狀
(1)1991年原地質礦產部組織開展的以省為單位的全國地質災害現狀概查
1991年原地質礦產部組織實施了以省為單位的全國地質災害現狀概查,主要以收集資料和各省(區、市)上報的資料為主,較全面地對全國地質災害類型與現狀進行了總結。調查內容包括地質災害的類型、發生的重點區域、對國家和人民生命財產造成的損失以及地質災害發育特徵和分布規律等。根據收集整理的成果和萬余個典型地質災害點資料,匯編並出版了《中國地質災害》,編制出版了《中國分省地質災害圖集》。
(2)1992~2003年期間,原地質礦產部部署1∶50萬環境地質調查
1992~2003年,原國家計委和原地質礦產部組織開展了省(區、市)級(1∶50萬)地質災害調查與編圖,圈定滑坡等地質災害危險區;1996年為減災防災、提升國土整體的調查研究程度和水平,把此項工作擴展為以地質災害為主的環境地質調查,這是我國第一輪較全面地在全國開展的地質災害的調查。調查的主要目的是在概略查明各省(區、市)地質環境條件的基礎上,重點調查人類工程活動與地質環境的相互作用和影響,初步查明開發利用自然環境遇到的和引發的各種主要地質災害、特殊不良地質環境條件和環境地質問題的發育特徵和分布規律,作出現狀評價和發展趨勢預測,提出防治對策建議,為國家制定減災、防災、國土開發與整治、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規劃,以及地質環境監督管理,提供宏觀決策依據;保護地質環境,減少災害損失,促進經濟建設與地質環境的協調發展。
(3)1999年國土資源部啟動縣(市)地質災害調查工作
從1999年開始,作為國土資源大調查計劃的組成部分,國土資源部啟動以縣(市)為單元的地質災害調查工作。這項工作強調遵循「以人為本」的原則,專業人員與地方結合,大力推行群測群防體系。基本做法是採取專業調查和發動群眾查險、報險相結合的辦法,不強調按比例尺布線與布點。根據已掌握的情況和群眾報險線索,以鄉鎮、村莊、重要交通干線和工程設施為重點,逐步進行現場調查並注意發現地質災害隱患點、危險點。對隱患點、危險點綜合分析後,劃出地質災害易發區和防治區,初步建立起群測群防預警體系,包括:建立減災防災領導責任制;建立臨災避險群防體系;編制地質災害防災預案;建立汛期地質災害險情速報制度等。
1999年在進行10個縣的地質災害調查試點的同時,啟動了三峽庫區(包括宜昌市、巫山縣等在內的)19個縣(市)的地質災害調查,為大規模的地質災害防治工作提供了示範。截至2004年底,全國已經完成616個縣(市)的地質災害調查工作,為地方各級政府和國土資源管理部門組織地質災害「群測群防」和防治管理,為縣、鄉級地方政府行使減災職能,提供了重要依據。
縣(市)地質災害調查,是新一輪的地質災害調查,它注重減災防災實效,是普及地質災害防治知識,建設具有中國特色的地質災害防災預警體系的重要工作,已成為我國地質災害調查工作的新模式。
(4)大江大河流域的地質災害調查
如長江流域環境地質調查,黃河流域環境地質調查等。「七五」期間,開展了1∶20萬三峽工程庫區環境地質調查,1∶20萬攀西、六盤水、岷江流域、沱江流域環境地質調查,1∶10萬嘉陵江、大渡河等部分幹流環境地質調查,1∶10萬小江流域地質災害調查,對滑坡、崩塌和泥石流等地質災害的分布規律及其形成特徵進行了系統的調查工作。
(5)重點經濟地區較大比例尺的地質災害調查工作
各省(區、市)根據自身的具體特點,有針對性地開展了較大比例尺的地質災害調查工作。
1)城市地質災害調查。上海市從20世紀60年代初就開始了以防治地面沉降為重點的城市地質工作,系統地進行了地面沉降調查和長期監測。江蘇省從20世紀70年代起,先後圍繞南京、南通、常州、蘇州、無錫等10個中心城市,開展1∶5萬水文地質、工程地質和環境地質綜合勘查工作,分析研究了各中心城市地面沉降、地裂縫、地面塌陷的起因、現狀、發生發展特徵與規律。
2)礦山地質災害調查。20世紀80年代以來,在華東地區開展了不同比例尺的礦山地質調查工作,如兗滕—兩淮能源開發區環境地質論證、兩淮煤田煤炭開采環境地質調查等工作。遼寧、黑龍江等省先後在礦業城市開展了礦山地質災害調查。
3)其他類型地質災害調查。長江三角洲地區地下水資源與地質災害調查評價;鞍山西部隱伏岩溶塌陷地質災害勘查;黑龍江中俄界河1∶5萬塌岸地質災害調查。
(6)重大工程區地質災害勘查
三峽庫區開展了大比例尺的地質災害勘查與治理工作。
6.1.2 調查成果的應用
(1)為規劃和防災預案的編制提供依據
地質災害調查成果,成為全國各省(區、市)編制地質災害防治規劃和汛期地質災害防災預案的重要依據。
(2)為重大工程部署和城市安全提供基礎資料
地質災害調查成果為重大工程,如水庫移民選址,鐵路、公路和輸電、輸氣管線的選線,大江大河安全,城市規劃,基礎設施建設,提供了基礎資料。
(3)為地質災害監測和防治提供依據
縣(市)地質災害調查工作,基本查清了地質災害多發縣(市)、鄉、村所在地地質災害隱患點的分布,建立了地質災害群測群防體系,建立了地質災害調查信息系統,為合理地部署地質災害監測網提供依據。
(4)為提高公眾防災意識作出貢獻
通過地質災害調查,特別是縣(市)地質災害調查,提高了公眾,特別是地質災害高發區公眾的防災意識,提高了對地質災害認識的普及率。
6.1.3 存在問題的分析
地質災害調查工作,為我國地質環境保護、國土資源規劃開發提供了基礎資料。但是,隨著國民經濟的高速發展和城市化比率的不斷提高,三峽工程、西電東送、南水北調工程等需要提供大量基礎性、先導性的地質調查數據,我國的地質災害調查工作已越來越不適應社會發展和國家重大基礎設施建設的需要。存在的主要問題有以下幾方面:
(1)調查的對象和內容與國民經濟建設、社會發展結合不夠
以往的地質災害調查,偏重傳統的自然屬性研究,與人類工程活動及經濟建設結合不夠,服務領域較窄,在土地利用、城市規劃、重大工程建設、生態環境保護等方面的服務工作相對薄弱。
(2)調查工作不規范,調查的精度和廣度存在較大局限
過去開展的區域性地質災害調查,一般為中小比例尺,調查精度不能滿足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
1∶50萬全國地質災害調查,開始於「八五」,至2003年基本完成,歷時12年,技術落後,各省調查程度不一,災害規模分級標准不統一,絕大部分省份沒有建立相應的調查資料庫,給全國的數據匯總和綜合分析帶來困難。
縣(市)地質災害調查,遵循「以人為本」的原則,注重對地質災害隱患點的調查,淡化了對地質環境的調查。同時,縣(市)調查從全國角度來看,比較分散,很難形成全面的認識和評價。
區域性地質災害調查工作精度較低,比例尺小,缺乏重點地域的重點調查研究成果。
(3)調查的技術方法、標準的局限
在技術方面,沒有形成系統的標准和評價體系,工作程度偏低,工作中獲得的大量原始信息資料,相當部分未能建立資料庫,信息的社會化和開發利用程度低。
(4)調查的時效性的局限
在科學認識上,沒有按照地質災害發生的客觀規律,結合人類社會經濟發展的要求,有計劃地開展地質災害調查工作。
地質災害調查落後於地質災害發展的速度,由於原有的工作方法、思路和成果的表達方式陳舊,調查成果的信息化、網路化、社會化程度低,大多未與當地社會經濟發展現狀和發展方向相結合,或未考慮如何為社會經濟發展服務,從而影響成果向社會生產力的轉化,難以滿足政府和社會的實用性、實效性需求。
地質災害的調查評價滯後於生態環境保護、城市規劃、土地綜合利用、地質環境的合理開發利用、地質災害防治的需要。
(5)沒有建立地質災害調查制度
沒有建立地質災害調查制度,對地質災害調查的責任、周期、比例尺、內容等方面沒有明確的規定。
6.1.4 開展地質災害調查需求的分析
(1)我國地質災害分布廣泛,危害嚴重,地質災害動態變化,需要開展地質災害調查
我國是世界上地質災害最為嚴重的國家之一。全國僅大大小小的崩塌、滑坡災害危險點就有百萬處以上,每年還會出現幾萬至十幾萬處新的危險點。近年來因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等地質災害,平均每年有1000多人死亡,經濟損失高達數十億元,已經成為我國大部分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一大制約因素,引起了黨和政府、社會公眾的極大關注。經過十幾年的努力,地質災害調查工作取得了顯著成績。但由於以往基礎工作薄弱,對潛在的地質災害隱患情況底數不清,無法進行有效的災害預報預警,從而使防災工作處於被動狀態,因此,開展適當比例尺的全國地質災害調查和大比例尺的地質災害多發區的地質災害調查是十分必要的。
由於人類活動和自然條件的演變,地質災害也是動態變化的,為認清地質災害的分布規律,確保國家減災方案的科學性和准確性,要求反復開展地質災害調查。
(2)貫徹「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需要
《中國21世紀議程》提出了可持續發展的戰略目標,要實現可持續發展,避免人員傷亡,基礎就是建立在對我國地質環境和地質災害的全面認識上。國土整治與開發、重大工程和國民經濟社會發展布局,工業化進程的加快和城市化水平的迅速提高,為確保生產、生存、生活的安全,必須開展系統的地質災害調查工作。
(3)地質災害監測預警和減災工程的需要
為達到防災減災、保護資源環境、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國家將採取一系列的地質災害監測預警和減災工程行動。為科學、有效地開展地質災害監測,實施減災工程計劃,必須開展相應精度的地質災害調查。
(4)國家編制修訂地質災害防治規劃及其他規劃的需求
《地質災害防治條例》第十一條規定,國務院國土資源主管部門會同國務院建設、水利、鐵道、交通等部門,依據全國地質災害調查結果,編制全國地質災害防治規劃……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國土資源主管部門會同同級建設、水利、交通等部門,依據本行政區域的地質災害調查結果和上一級地質災害防治規劃,編制本行政區域的地質災害防治規劃……地質災害調查是國家編制修訂地質災害防治規劃的依據,同時也是指導各部門(行業)協調行動的依據。
I. 浙江省地質災害監測方法探討
趙建明1唐小明2
(1浙江省地質環境監測總站,浙江杭州,310007;2浙江省地質礦產研究所,浙江杭州,310007)
【摘要】浙江省是全國地質災害多發省份之一,但地質災害專業監測工作開展較晚,目前已經開展或正在開展的主要監測項目集中在滑坡、崩塌上。作者根據多年從事地質災害研究、監測經驗,系統分析了國內外滑坡、崩塌監測工作的現狀,為浙江省進一步開展以滑坡、崩塌為主的突發性地質災害監測提出了切實可行的建議。
【關鍵詞】地質災害監測方法探討
浙江省是全國地質災害多發省份之一。近年來隨著人類工程活動的加大,地質災害的發生次數明顯增多,分布面積不斷擴大,已成為我省四大災害之一。地質災害對人民的生命和財產構成越來越嚴重的威脅,直接影響國民經濟持續發展和社會安定。
我省最為突出的、危害最大的地質災害類型為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和地面沉降,除地面沉降屬緩變性地質災害外,其他均屬突發性地質災害。根據已完成調查與區劃的45個縣(市)統計,全省共有各類地質災害點5480處,其中滑坡3513處,佔64%,崩塌1511處,佔28%,泥石流、地面塌陷456處,佔8%。全省受地質災害威脅的人口為13.4萬人,潛在財產損失20.6億元。
地質災害監測是地質災害防治的重要手段與內容,其目的是通過一定的監測儀器或監測手段對已知的地質災害體進行形變、位移、地下水動態、應力狀態等特徵進行測量,分析、了解地質災害體的變形位移狀態及趨勢,為地質災害防治決策以及預報預警提供定量的數據。
1浙江省地質災害監測現狀
我省地質災害專業監測工作開展較晚,目前已經開展或正在開展的主要監測項目集中在滑坡、崩塌上,具體項目見表1。
長期以來,我省崩塌滑坡等突發性地質災害的監測仍然以群測群防為主要手段,並且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而專業監測開展較晚,應用范圍有限、監測手段偏少,監測網路尚需完善。我省滑坡崩塌的專業監測工作開始於20世紀90年代末,實施單位以高校為主,地勘單位介入較晚;監測對象以高速公路、治理後滑坡為主,未治理點的監測較少;監測方法以常規的絕對位移、相對位移、地下水水位以及雨量監測為主,應力監測、推力監測、地聲監測等尚未應用;既有地表位移監測,也有深部位移監測,但是兩者配合程度偏低。但是,通過幾年的實踐,我省在滑坡崩塌監測工作領域已經取得了長足的進步,積累了一定的經驗,並且培養了一批專業監測技術人員,為我省開展系統的專業監測奠定了基礎。
表1浙江省滑坡崩塌監測項目基本情況表
2國內外滑坡崩塌監測現狀
2.1滑坡崩塌監測的主要方法
滑坡崩塌監測儀器的設計目的概括起來主要有3個。第一是直接獲取滑坡崩塌體的變形特徵,包括地下變形、地表變形兩類;第二是間接獲取滑坡崩塌體的變形特徵,如地下水位、孔隙水壓、泉水量、地音、應力等測量,第三是滑坡崩塌相關因素監測,如降雨、地表水流量等。目前國內應用的主要監測方法可以歸納為:絕對位移監測、相對位移監測、聲發射監測、應力監測、地下水監測、地表水監測、地震監測、人類相關活動監測、宏觀地質調查監測。
2.2國外滑坡崩塌監測現狀
國外滑坡監測的研究與實踐走過了較長的過程,無論在感測器、數據傳輸與共享以及預測預報等領域均開展了大量的工作,目前處在一個較成熟的水平。其中美國、日本、義大利、瑞士、法國等發達國家的研究程度最高。滑坡監測已經由過去的人工用皮尺等簡易測量發展到儀器儀表監測,並逐步實現自動化、高精度、實時性的遙測系統。其中近年來最主要的進展在數據傳輸網路方面。圖1為美國地質勘探局(USGS)為監測連接內華達州與加利福尼亞州的50號公路兩側的多處滑坡設計並實現的活動滑坡實時監測系統(Real-Time Monitoring of active land-slides)。
近十年來,滑坡監測研究的一個熱點是時間域反射測試技術(TDR)的應用,它由美國的研究人員最早運用,目前已發展為一種成熟的滑坡監測技術。TDR技術因成本低、不易損壞、安裝簡易、觀測簡便、經濟實用、全孔連續測量、量程大等特點而得到廣泛的關注。
同時,監測系統與預警系統(Alarm system)的銜接也是目前國外研究的熱點,現階段國外較新的監測手段與技術包括 GPS監測、高解析度遙感監測、三維掃描測量監測等。同時,大量被利用的還有多種傳統的監測技術與方法,如全站儀為主要設備的位移測量、地下水位監測、降雨量監測、應力監測等。總之,縱觀國外地質災害監測的現狀,主要有以下特徵:
(1)新技術、新方法的大量使用與日趨成熟,其中主要是實時監測與數據傳輸,美國、日本等國家在這一方面的優勢比較明顯。
圖1滑坡實時監測網路結構
(2)監測的重點仍然以對交通、城鎮以及重要設施構成威脅的滑坡為主,如美國地質勘探局對加利福尼亞州50號公路滑坡體的監測、法國對 Séchilienne滑坡的監測、日本對岡山市Taguchi滑坡的監測等。目前還未見對小規模滑坡監測方法、監測技術的詳細報道。
(3)監測效果較好。由於實現了實時監測,監測數據能夠及時傳輸以供技術人員分析之用,所以在地質災害的監測效果方面有較好的表現。
2.3國內滑坡崩塌監測現狀
國內的地質災害專業監測工作雖然起步稍晚,但是發展的水平與國外相近。以往的專業監測主要集中在交通、水利水電等重要設施領域,近年來隨著技術的發展與國家基礎建設的投入不斷加大,地質災害專業監測工作逐漸得以推廣。
「九五」及「十五」期間開展了以國土資源部《地質災害監測預報與防治技術方法研究》、《滑坡、崩塌地質災害監測新技術開發》項目為代表的地質災害監測新方法、新技術的研究工作,其目的是「研製適用於滑坡、崩塌地質災害動態監測的新技術,實現低成本、高精度、自動化、快速、遙測和實時監測」。目前這一批項目已經完成並通過驗收,或即將提交驗收。香港與台灣地區是我國山地地質災害最發育的地區,港台學者在山地地質災害監測預警方面的調查與研究深度也較高。香港特區政府土木工程署通過建立一個覆蓋范圍廣闊的自動雨量計網路,為山泥傾瀉(即滑坡)警報系統的運作提供即時的雨量數據(圖2)。
該網路於1984年設立,現有86個雨量計分布全港各處。資料記錄、控制及處理系統可從設立的86個雨量計及另外24個由香港天文台運作的雨量計接收數據,根據雨量特徵及地質災害敏感分析在全港發布預警信息。台灣地區通過社區預警來提高山地災害的防災能力。三峽庫區是我國較早開展系統化地質災害監測的地區。到目前為止,除對危害程度較大的地質災害,如鏈子崖危岩、黃臘石滑坡等進行專業監測外,對其餘數以千計的地質災害點仍然以群測群防為主要監測手段。從我國一些比較典型的地質災害成功預報的實例來看,群測群防仍然是最為有效的監測措施,這一方面反映群測群防的必要性與實效性,另一方面又說明專業監測仍有待進一步加強。
圖2香港地區的雨量監測與預報(右圖黑點為雨量站位置)
概括而言,我國崩塌、滑坡地質災害監測現狀的基本特徵為:
(1)監測技術的研究的研製達到較高的水平,但是儀器的穩定性與使用年限仍有待進一步提高;
(2)一些較先進的監測技術與方法的研究取得顯著的成果,但是科技成果轉化為生產的速度慢、周期長;
(3)突發性地質的監測工作一般仍採用群測群防為主,群專結合的模式。
3 浙江省地質災害監測建議
在調研基礎上,對近階段開展我省地質災害監測工作提出以下建議:
3.1堅持走「群專結合,群測群防」的地質災害防治道路
群專結合、群測群防仍然是十分有效的地質災害防治手段。在三峽地區,雖然國家投入了大量資金用於重要滑坡崩塌點的監測,但是對規模小、數量多、危害面廣的小規模滑坡崩塌點,仍然採取群測群防為主的措施,並且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我省現查明各類災害點5000餘處,其中絕大多數以中、小型為主,尤以小型居多。對如此眾多的地質災害,必須加強群測群防網路建設。
3.2積極開展重要地質災害點的專業監測
對危險性大、穩定性差、成災概率高、災情嚴重和規模較大的地質災害點;或者對集鎮、村莊、工礦和重要居民點人民生命安全構成威脅的(一般威脅人員較多);造成嚴重經濟損失的;威脅公路、鐵路、航道等重要生命線工程和重大基礎建設工程的地質災害點應開展專業監測工作。
地質災害監測點建設,對尚未治理的滑坡可了解和掌握滑坡的演變過程,直接得到滑坡變形的位置、規模、位移方式、方向和速率等,及時捕捉滑坡災害的特徵信息,為滑坡的正確分析評價、預測預報及治理工程等提供可靠資料和科學依據;對已進行治理的滑坡,又是檢驗滑坡分析評價及滑坡防治工程效果的尺度。因此,專業監測是滑坡調查、研究和防治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又是預測預報信息獲取的一種有效手段。
3.3加強地質災害規律性研究,完善地質災害氣象預報(警)
在尚不具備准確逐點監測預報的情況下,加強區域趨勢預報是提高地質災害預報預警技術的重要手段。趨勢預報的基礎是規律研究,包括災害類型、成災機理、形成條件、誘發因素等。香港地區山泥傾瀉預測業務開展以來,共發布警報13次,其中1次誤報,另有2次漏報,結果較為滿意。
目前在全省25個重點縣(市)地質災害調查與區劃工作的基礎上,研製了 SPV-ANN/GIS突發性地質災害預報(警)系統,開展了浙江省突發性地質災害氣象預報(警)工作的試運行。隨著全省45個重點縣(市)地質災害調查與區劃工作的完成,對這些資料的深入開發與利用,完善地質災害氣象預報(警)系統是迫在眉睫的一項工作。要與浙江省水文勘查局、省氣象台密切合作,開展我省不同區域(小流域、地質單元或地質災害防治區)、不同災害類型的臨界降雨量研究,逐步提高地質預報(警)水平。
3.4密切注意國內外動態,逐步開展儀器研發
目前國家、國土資源部以及中國地質調查局都對低成本簡易監測儀器的研發十分關注,並鼓勵各省、各科研、生產單位開展這類儀器的研製與開發。我們將密切關注國內外在這一領域的研究動態,加強與高等院校、科研機構和儀器生產廠家的聯系,在條件成熟時開展簡易監測儀器的開發與研製。
首先,力爭將我省列為由中國環境監測院負責實施的《中國地質災害監測關鍵技術研究》項目的參與和試點省份,以建立適合我省地質災害監測的指標體系。同時密切關注我省正在進行滑坡監測的項目實施情況,如中國地質大學在我省重要示範地質災害點布置的裂縫監測儀器,如通過實踐證明監測手段有效、監測效果可靠,可與中國計量學院、浙江溫嶺南光地質儀器廠合作,在充分調研已有儀器的原理、性能、優劣勢的基礎上,通過改進其量程,增加自動測量與數據傳輸的功能,有針對性地進行改良與創新,達到較好的簡易監測效果。
J. 全國地質災害調查規劃的任務和部署
針對不同目的,服務不同領域,採用不同精度,從點、線、面三個層面全面部署全國地質災害調查工作(圖6.1)。
6.3.1 繼續完成全國山區和丘陵區的地質災害普查(1∶10萬)
至2008年,全面完成全國山區和丘陵區677萬km2的地質災害普查,全面建立地質災害群測群防監測體系,編制防災預案,從根本上切實保證人民生命安全。
(1)主要任務
1)在「以人為本」的原則指導下,查清地質災害或隱患的分布狀況,進行地質災害區劃;
2)通過調查,對地質災害的形成原因、發生條件、危害特點進行全面分析,劃定地質災害易發區;
3)積極為地方政府減災防災服務,協助地方政府建立健全群專結合的地質災害監測體系;
4)開展信息集成與綜合研究,研究地質災害易發區不同誘發因素對地質災害的影響,研究確定各誘發因素誘發地質災害臨界值的理論和方法,特別是山區降雨與地質災害發生的關系研究,研究地質災害預報預警的理論和方法,探索地質災害防治的更有效的手段,提高地質災害的預報預警能力;
5)通過調查,對地質災害隱患點建立檔案,建設地質災害信息系統。
(2)工作部署
地質災害普查區域為突發性地質災害發育的山區和丘陵區,以縣(市)為基本單元開展普查工作。目前全國山區與丘陵區及其過渡帶面積677萬km2,共計1583個縣(市)。按計劃到2005年,國土資源大調查將部署完成700個縣(市)的調查,面積約208萬km2。
2004~2005年,完成84個縣(市)地質災害普查。
2006~2008年,完成883個縣(市),469萬km2的地質災害普查,全面建立地質災害群測群防監測體系。
6.3.2 開展平原區1∶5萬~1∶25萬地質災害調查
在平原區,針對地面沉降、地裂縫和地面塌陷等地質災害,開展1∶5萬~1∶25萬地質災害調查。2008年之前,完成長江三角洲、華北平原、汾渭內陸盆地等地區共計16.1萬km2的地質災害調查;2010年之前,完成松嫩平原、遼河盆地、珠江三角洲等地區共計13.9萬km2的地質災害調查。
6.3.3 開展重要經濟區帶、重大工程區、地質災害高發區1∶5萬地質災害調查
2006~2010年,在14個地質災害高易發區(以突發性地質災害為主的區域150萬km2,以緩變性地質災害為主的區域20萬km2)、6個重大工程區和重要經濟區帶,為減少災害損失、保證重大工程合理部署和安全,開展1∶5萬地質災害調查,重點是地質災害隱患點的調查和評價。
(1)主要任務
1)編制「1∶5萬地質災害調查技術要求」;
2)制定「1∶5萬地質災害風險評價方法和標准」;
3)開展14個大區和6個重點工程區1∶5萬地質災害調查,進行風險區劃,提出防治建議;
4)建立調查資料庫。
(2)工作部署
2006~2007年,進行呂梁山以西的黃土高原區、隴東青南地區、秦巴山地區、川東-鄂西地區、長江三角洲地區、華北平原區、南水北調西線、西氣東輸、寶成輸油管線(1∶5萬)地質災害調查。
2008~2010年,進行湘西-黔西地區、青藏高原東緣區、橫斷山區、藏東南高山峽谷區、遼東-北京北山區、汾渭地區、江漢地區,中俄輸油管線、澀寧蘭天然氣管線、漢川天然氣管線(1∶5萬)地質災害調查。
(3)各區基本情況
1)突發性地質災害調查區:
a.呂梁山以西黃土高原滑坡、泥石流區。本區黃土節理發育,濕陷性強,為壟崗梁峁地貌。多暴雨久雨天氣,激發滑坡所需的臨界暴雨強度較低。
b.隴東、青南滑坡泥石流區。西秦嶺山地,海拔在2500~4500m之間,相對高差在1000~2000m之間,中高山地形。岩體類型以變質岩岩組、碳酸鹽岩組為主。西禮盆地、徽成盆地有碎屑岩類和黃土。年降水量一般為600mm。
c.秦巴山地滑坡、泥石流區。強烈上升的褶斷山地。地層岩石以變質岩和岩漿岩為主,並普遍有小面積黃土分布。斷裂發育。年降雨量在800~1200mm之間。
d.川東、鄂西滑坡、泥石流區。該區以中山地貌為主,坡陡谷深。地層從古生界到中生界皆有出露,以沉積岩建造為主,主要為碳酸鹽岩、碳酸鹽岩夾碎屑岩。年平均降雨量在1200~1800mm之間。e.湘西、黔西滑坡、泥石流區。該區地貌為高中山、中山,地形切割強烈。降水豐富。岩石以碳酸鹽岩及碎屑岩為主,斷裂發育。
2)礦業城市。東北地區擁有豐富的礦產資源,許多城市都是因為礦業開采而由小到大發展起來的,遼寧省的阜新、撫順、鞍山及黑龍江省的雞西、鶴崗、雙鴨山等都是這一類型的礦山城市。經過幾十年的開采,有的城市已經面臨著礦產資源枯竭等問題,即使部分城市礦產資源依然豐富,也同樣面臨著長期開采而引發的地質災害問題,地面塌陷、滑坡、崩塌是這類城市主要的地質災害。開展礦山城市地質災害調查,對加速東北老工業基地改造,促進地區經濟穩定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
6.3.6 建立和完善地質災害調查信息系統
地質災害調查信息系統建設的主要目標是,地質災害調查的數據採集、數據管理、綜合處理等全過程實施信息化,使地質災害調查工作能夠有效、快捷地應用地理信息系統、衛星定位系統、遙感技術,使地質災害調查信息的綜合處理能力得到提高,實現地質災害調查數據採集和綜合處理的標准化及快速化,把地質災害調查的傳統工作方式轉變為現代數字化工作方式,提升調查工作的技術水平,為實現野外採集、數據傳輸、數據綜合及信息服務的地質災害調查流程信息化奠定基礎。地質災害調查系統主要由野外採集系統與室內桌面處理系統組成。
其主要工作內容是:
1)基於地質調查移動計算機,選用掌上機或平板電腦,集成GPS技術、移動數據傳輸技術和地理信息系統技術等,根據地質災害野外調查數據模型,建立野外數據錄入系統、調查點定位系統、數據移動傳輸系統、野外素描圖編繪系統及多媒體影像編錄系統。
2)建立野外數據綜合管理系統。提供野外調查線路設計、野外調查工作部署、野外調查數據接受,野外數據集成管理等功能。
6.3.7 建立和完善地質災害區劃和風險區劃標准體系
建立1∶25萬、1∶10萬、1∶5萬和1∶1萬地質災害區劃和風險區劃指標體系,規范區劃方法和表達形式。
6.3.8 完善地質災害調查技術要求或標准、規范體系
完善1∶25萬、1∶10萬、1∶5萬和1∶1萬地質災害調查技術要求,形成規范的地質災害調查技術標准。
6.3.9 建立地質災害調查制度
建立健全地質災害調查制度,明確調查周期、調查內容、調查責任和資金來源,以保證地質災害調查工作順利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