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質工程 » 地質災害十大特點

地質災害十大特點

發布時間: 2021-03-10 16:55:46

地質災害的概念及特徵

(1)地質災害的概念

聯合國減災組織(UNDRO)(1984)對災害的定義是:一次在時間和空間上較為集中的事故,事故發生期間當地的人類群體及其財產遭到嚴重的威脅並造成巨大損失,以致家庭結構和社會結構也受到不可忽視的影響。

災害也就是地球表面因自然變異、人為因素或二者共同作用所引發的對人類生命財產、生活生產和生存發展條件造成的危害。災害的種類很多,根據主導成因可分為自然災害、人為災害、自然人為災害、人為自然災害,每一類災害又可進一步劃分出多個災種。

地質災害(GeologicalDisaster)是指在地球內動力、外動力或人為地質動力作用下,地球發生異常能量釋放、物質運動、岩土體變形位移及環境異常變化等,危害人類生命財產、生活與經濟活動或破壞人類賴以生存與發展的資源、環境的現象或過程。

地質災害包含了致災動力條件和災害事件的後果兩個方面的含義。動力條件包合了外營力、內營力及人為活動的影響。災害事件的後果強調的是對人類生命財產和生存環境產生影響或破壞。若某種地質過程僅僅改變地質環境,並沒有破壞人類生命財產或影響生產、生活,則不是地質災害。

(2)地質災害的屬性特徵

地質災害既有自然屬性,又有社會經濟屬性。自然屬性是指與地質災害的動力過程有關的自然特徵,如地質災害的規模、強度、頻次以及孕育條件,變化規律等。社會經濟屬性主要指與成災活動密切相關的人類社會經濟特徵,如人口和財產的分布、工程建設活動、資源開發、經濟發展水平、防災能力等。

地質災害的屬性特徵主要有:①地質災害的必然性與可防禦性;②地質災害的隨機性和周期性;③地質災害的突發性和漸進性;④地質災害的群體性和誘發性;⑤地質災害的成因多元性和原地復發性;⑥地質災害的區域性;⑦地質災害的破壞性與「建設性」;⑧地質災害影響的復雜性和嚴重性;⑨人為地質災害的日趨顯著性;⑩地質災害防治的社會性和迫切性。

㈡ 貴州省地質災害有哪些特點

貴州省地質地理條件特殊,地質環境脆弱,按照國家地質災害防治規劃劃分,全省均為地質災害易發區,是全國地質災害的重災區之一,具有「全、重、多」的特點。根據貴州省已完成的74個縣(市)地質災害調查資料分析研究結果,全省有高易發區8個,面積3.8萬km2,中易發區16個,面積11.5萬km2,低易發區10千,面積2.3萬km2。目前己查明地質災害點8905處,其中,對人和財產構成威脅的隱患點6618處。據統計,2003~2007年,貴州全省共發生地質災害1933起,直接經濟損失約2.65億元。成功避讓了71起地質災害,避免3429人傷亡和8292萬元的經濟損失。
貴州省是一個地質災害嚴重多發的地區,主要有以下特點:
(一)種類多:由於貴州省地處雲貴高原向廣西丘陵平原過渡的斜坡地帶,地質災害中常見的類型有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縫等。而貴州的地裂縫常常是崩、滑、塌在地表的一種反映。其中,對人民生命財產危害最嚴重的地質災害類型主要為滑坡、崩塌和泥石流。貴州省地質災害以中小規模為主(佔90%以上),大型或巨型較少。但幾乎每年都有重大級以上的地質災害發生。一般情況是自然因素引起的地質災害規模較小,而人為誘發的地質災害產生的規模則相對較大。1993年以來全省共發生重大級以上的地質災害58起,其中死亡30人以上或經濟損失l000萬元以上的特大級災害有18起,而且或多或少都有人為因素的影子。
(二)分布廣:在地域的分布上,貴州全省9個地(州、市)每年均有不同程度的地質災害發生,但最頻發的主要集中在遵義、畢節、六盤水、黔西南和銅仁地區,其分布與地理地貌、地質構造、岩土結構、氣候等有著密切的關系。經統計分析,全省突發性地質災害主要發生在5—9月,平均每月發生突發性地質災害40—60起,佔全年發生地質災害總數的35—90%,是地質災害高發期;其次是4月和10月,平均每月發生地質災害10起左右,佔全年發生地質災害總數的5—l0%左右,是地質災害中發期;1—3月、11—12月兩個時段,每月發生突發性地質災害1—3起,佔全年發生地質災害總數的0.5—1.0%,是地質災害低發期。
(三)易誘發:根據資料統計,地質災害發生的主要誘發因素有大氣降水自然因數和人類工程活動影響的作用。由於貴州境內多屬山地,受地形地貌的影響,降雨在區域和季節上存在著巨大的差異性。除普降暴雨誘發群發性地質災害以外,因為局地暴雨而誘發的突發性地質災害也是貴州省的一大特徵。在工程施工建設中,由於防災意識不強,人們在工程建設中常不自覺地出現一些不合理的工程活動,例如不合理的規劃選址、不切實際的工程設計、不合理的切坡、采砂、採石、地下水開采等人為誘發地質災害現象也較為突出;隨著礦產資源開發強度的增加,采區內地表移動變形迅速發展;再加上陡坡墾植,植被破壞等原因,導致地質體失穩因素增加或加劇,地質災害隱患呈高速增長的趨勢。特別是貴州省煤炭等礦產資源豐富,隨著國民經濟的發展,對資源開發力度高速增長,采空區導致的地面不均勻沉降、地面塌陷、地裂縫等地質災害日漸突出,甚至還進一步導致邊坡失穩,崩塌、滑坡、泥石流的產生。在各大礦區各種地質災害在迅速增長,無論在災害隱患點的數量、規模、危險性、危害性都在呈指數級增長的趨勢,受脅人口、受脅的工程設施和財產在不斷增多,危害很大。
(四)影響大:一是造成人員傷亡和重大經濟損失。據不完全統計,自1993年以來,貴州全省共發生突發性地質災害5012起,其中造成有人員傷亡的237起,造成1090人死亡,29人失蹤,直接經濟損失達23.98億元。平均每年發生地質災害358起,造成人員傷亡的約17起,死亡80人左右,直接經濟損失接近2億元。二是破壞城鎮、礦山、企業。地質災害的頻繁發生,摧毀了大量城鄉建築設施、耕地、工廠和交通干線。如烏江源頭的大方縣城滑坡、中游地段的思南、石阡、沿河等縣城滑坡,印江縣城的岩口、杉樹完小滑坡,赤水大同滑坡等,滑坡體規模大,危害嚴重。三是破壞鐵路、公路、航道,威脅交通安全。如1996年6月1日,黃平縣重安江泥石流致死22人,失蹤13人,毀橋1座,經濟損失1000萬元;2003年5月11日1時55分,黔東南州三穗縣台烈鎮台烈村三穗至凱里高速公路平溪特大橋3號橋墩附近發生滑坡,造成35人死亡,1人受傷,16間工棚被毀,直接經濟損失大於1000萬元;2003年12月14日13時05分,黔西南州望謨縣在建的岜饒鄉鄉村公路在岜饒鄉頂棚村隴逛組梨樹坪路段發生山體滑坡,造成民工死亡10人,重傷7人,輕傷12人。四是破壞水利、水電工程。如1996年9月19日凌晨1時,印江縣岩口發生山體滑坡,方量260萬m3,造成3人死亡,2人失蹤,滑體阻斷印江河,形成堰塞湖,上游10餘公里的朗溪鎮l座小型電站、2個提水站、4個村1830戶居民房屋及3000畝良田被淹沒,直接經濟損失達1.5億元。五是影響資源開發,阻礙山區經濟發展。隨著經濟工程建設活動的加速發展,與工程建設活動有關而發生人員死亡的地質災害有加劇的趨勢。如2003年發生與工程建設有關的地質災害死亡人數較2002年上升了4.7倍(2002年5起13人,2003年是8起62人)。2004年12月3日凌晨3時40分左右,貴州省納雍縣騌嶺鎮左家營村岩腳組N側400米處陡崖臨空面發生一起山體基岩崩塌事件,造成44人死亡,13人受傷的特大地質災害。造成騌嶺一帶煤礦停采達半年,造成了巨大的經濟損失。

㈢ 什麼是地質災害 地質災害的基本特點與分類

地質災害,地來質學專業源術語,是指在自然或者人為因素的作用下形成的,對人類生命財產、環境造成破壞和損失的地質作用(現象)。如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裂縫、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及沼澤化、土壤鹽鹼化,以及地震、火山、地熱害等。
地質災害的分類,有不同的角度與標准,十分復雜。按危害程度和規模大小分為特大型、大型、中型、小型地質災害險情和地質災害災情四級。就其成因而論,主要由自然變異導致的地質災害稱自然地質災害;主要由人為作用誘發的地質災害則稱人為地質災害。就地質環境或地質體變化的速度而言,可分突發性地質災害與緩變性地質災害兩大類。前者如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縫,即習慣上的狹義地質災害;後者如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等,又稱環境地質災害。 根據地質災害發生區的地理或地貌特徵,可分山地地質災害,如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平原地質災害,如地質沉降,如此等等。

㈣ 地質災害特點與發育規律研究

山東半島城市群地區地質災害的分布特點反映了其形成機制的差異性和普遍性,表現在動力來源、與形成動力的關聯度、形成時間、形成過程、成災的關聯性與可控性、危害程度等方面。

一、地面變形災害

地面變形災害是指發生在近地表且以變形為主的地質災害,包括地面沉降、地裂縫、地面塌陷。

1.地面沉降

工作區內地面沉降主要發生於魯北平原,即東營市,主要形成原因是深層地下水開采和油氣開采。

在1985年國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和山東省地震局進行現代形變測量時就已發現東營市地面沉降,東營-墾利地面沉降量最大為80mm。2000年,地震部門對該區部分高程點進行了高程復測,高程點地面沉降量為248~397mm。

2002~2003年,有關部門通過對東營地區地面沉降觀測點共43個點的監測結果分析發現,沉降量在30mm及30mm以上的有7個點,20mm~29mm的有14個點,10mm及以下的有5個點,其餘在11~19mm之間。

上述地面沉降監測資料表明,魯北平原區處於整體沉降中,局部的深層地下水強采區和油田集中區地面沉降已具有一定規模,應盡快建立工作區地面沉降監測體系。

2.地裂縫

地裂縫多分布在環渤海平原區、礦區、煙台、青島、威海城區及震區。有的地裂縫系抽排水所致,有的與地面沉降伴生,有的是地震等內動力作用的結果。2005年1月18日發生在山東乳山的4.3級地震在宏觀震中梅家形成了3條長達20m以上的地裂縫。地裂縫屬於衍生地質災害,當發育明顯時具有潛在的危害性,並具突發性、群發性、不可控制性。

日照五蓮市於里鎮—管帥鎮—汪湖鎮一帶發育一個地裂縫,走向北東,全長25km,寬約2km,總面積約100km2。目前已有3個鄉鎮28個村莊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約2萬人受災,13875間房屋產生裂縫,其中無法居住的危房達10410間,坍塌房屋達500間;206國道多處產生橫向裂縫;2座大壩及部分渠道產生變形及裂縫。其經濟損失巨大,災害隱患嚴重。初步勘查結果表明,其產生的主要原因為構造活動地震及附近采礦等人為因素影響造成的。

3.地面塌陷

山東半島地區地面塌陷有兩種。一種是采空塌陷,在礦山開采過程中,由於未對采空區進行填充或永久性支護,上方岩層在自重的作用下發生下沉,造成地面大范圍塌陷。另一種是岩溶塌陷,在碳酸鹽岩類地層分布地區,由於無節制超量開采岩溶地下水,或礦山排水不當,造成地下水動力條件改變引起地面塌陷。山東半島城市群地區岩溶塌陷主要分布於淄博辛店水源地附近(尹建中,1996)。

二、斜坡環境變異災害

斜坡環境變異災害是指發生在沿海山坡和海底斜坡地帶,由於重力失衡形成的岩石、土壤和泥沙的整體化塌落現象,包括滑坡、崩塌和泥(石)流,具有成因復雜、衍生性、潛在危害性、分布廣、突發性、群發性,多數可控。

崩塌、滑坡、泥石流多發生於變質岩、侵入岩、寒武系石灰岩組成的中低山丘陵區,具有突發性強和一定的隱蔽性等特點,一旦發生常造成較大的經濟損失和人員傷亡事故。工作區內濟南、淄博、煙台、青島均有崩、滑、流地質災害發生。

重力地質災害的主要表現形式為渣石流、崩塌等。近年來,此類事故時有發生,招遠金礦玲瓏選礦廠因連降大雨,尾礦庫因山洪造成尾礦砂順流而下,沖毀果園10餘畝、莊稼地25畝,淤塞小型水庫1座,此次事故還使3km長的河道淤積,經濟損失35萬元。

崩、滑、流的形成與地形地貌、氣候的關系均比較密切,魯中南低山丘陵區和魯東丘陵區均有發育,工作區內則在濟南、淄博、煙台、青島較發育,各城市崩塌、滑坡、泥石流發生情況詳見綜述部分表32。

由綜述部分表32可以看出,工作區內已發崩塌138處、滑坡67處、泥石流74處。調查得知區內泥石流災害多為礦產開採的廢渣堆形成的渣石流。

三、流體災害

流體災害是指山各種流體引起的各種地質災害,包括海岸侵蝕、海水入侵、風暴潮、海嘯、黃河尾閭擺動、坑道突水、港口淤積等。內、外動力對於這些地質災害的形成均有貢獻,其成因復雜。上述地質災害多具有潛在的危害性、不可控性、群發性(個別災種也可單獨發生),其中的風暴潮、海嘯和坑道突水還具有突發性。

1.海(咸)水入侵

(1)海水入侵的演化歷史和重點入侵地段現狀分布

1976年在工作區內的壽光、寒亭、萊州等地的地下水動態長期監測井中首先發現水質變咸、Cl濃度增高等海(咸)水入侵現象,當時僅為幾處孤立的點狀入侵,整個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發展比較緩慢,入侵面積小,為發生階段。80年代中後期,入侵面積迅速擴大,入侵速度達最大,整個萊州灣東、南沿岸連為一片,為快速發展階段。90年代以來,海水入侵速度減慢,局部地段有減弱趨勢,為緩慢發展階段。

據調查統計,現階段山東半島地區海水入侵總面積1351.7km2(表8-1)。

表8-1 山東半島地區海(咸)水入侵統計

(2)海水入侵的演化趨勢

環渤海山東地區海(咸)水入侵發展經歷了3個階段:①20世紀70年代的初始階段;②80年代的快速發展階段;③90年代以來由於降水量有所增加,各地對海(咸)水入侵的危害有了足夠的認識,並採取了一定的限采措施,海水入侵總體處於減緩階段。

萊州灣東岸海水入侵主要以第四系地層為入侵通道,由於下伏基岩岩性為變質岩、花崗岩,透水性極弱,所以該區以海平面與基岩頂面交線作為最大入侵線。根據這一原則可確定海水入侵最大線位置。萊州灣東岸龍口平原區如不採取切實有效的地下水限采措施,地下水位將持續下降,海水入侵將最終危及整個龍口平原,最大入侵距離將達14.2km。其他地區入侵線已接近最大入侵線,不會再有大幅擴展。萊州灣南岸盡管第四系厚度較大,但鹹水入侵並不會無限度地向內陸入侵,而是與地下水位負值漏斗規模、漏斗中軸線位置有關,最大入侵線位於負值漏斗南側水力坡度恰為原始水力坡度時的位置,根據目前萊州灣南岸地下水開采布局、開采程度分析,地下水負值漏斗位置和規模不會再有較大變化,所以可依據現狀漏斗情況確定最大入侵線。今後咸-鹵水入侵的發展主要集中於廣饒、壽光西部和昌邑市,未來將向內陸入侵3~15km,其他地區已接近入侵終止線,面積不會有太大擴展。

環渤海山東地區除萊州灣沿岸外,其他地區海水入侵均發生於主要河流入海口平原,入侵區附近第四系展布范圍相對較小,第四系基底岩性緻密,裂隙不發育,使得海水入侵的范圍受到一定限制,且當地政府對入侵區地下水採取了一系列的限采措施,海水入侵得到遏制,有些地區入侵范圍有縮小趨勢。所以近期上述地區海水入侵總體上將維持現狀,不會有較大變化。

2.風暴潮

山東沿海風暴潮的空分布有一定規律性,在萊州灣南岸,以風潮型春季風暴為主;在黃海沿岸以台風風暴型為主,主要發生在夏季。渤海南岸1993年11月初發生的一次大風暴,將黃河海港兩側的大部分護岸壩掏空,部分油田勘探壩被沖斷成幾段。

風暴潮向內地入侵少則5~10km,多則20~30km。1938年7月17日渤海南岸的風暴潮向陸地入侵達30km。1964年4月5日的風暴潮位達4.77m,使25個村5305戶2.33萬人受災,3萬畝農田穀物不生。風暴潮過後常瘟疫流行,海水入侵使大片農田鹽鹼化,淡水資源受污染,生態環境惡化,其產生的副作用常是幾年難已消除,特別是對農業生產的影響常常是長期的。

3.海岸侵蝕

山東半島陸地海岸線長3121km,主要為基岩海岸(佔2/3,主要分布在山東半島的東部、東南部、東北岸)、淤泥質海岸和沙質海岸(主要分布在魯北沿海、萊州灣沿岸、膠州灣沿岸)。海岸侵蝕普遍存在,形式多樣,程度不一,是一種災害性的海岸地質現象。山東半島的海岸侵蝕已給沿岸居民帶來了嚴重的經濟損失,對沿岸經濟發展造成嚴重威脅。

工作區內海岸侵蝕較嚴重的地區有蓬萊—屺姆島和黃河三角洲海岸。

4.港口、水庫、海灣的淤積

港口、水庫及海灣的淤積通常是由兩方面造成的,其一是由於相鄰陸區水土流失給海區帶來大量的泥沙;其二是不合理的海岸工程布局改變海水流場而發生淤積。前者如膠州灣,對比1980年與1935年的面積發現,膠州灣總面積減少了112km2(高振華,1985;王文海,1985),年平均減少2.8km2,每年減少灘塗2.5km2。煙台、威海兩市9條大河每年流入大海的泥沙達577.7×104m2。威海市遠遙船塢是1963年投入80萬元建成的,僅僅使用了10年,就被淤平報廢。關於不合理海岸工程布局造成的海區侵蝕與沉積發生變化的實例更多,如青島市第一和第二海水浴場前沿不合理的海岸工程改變了流場,造成兩個浴場的沙子被不同程度地帶走。

5.其他流體災害

黃河尾閭擺動主要分布於黃河三角洲地區。自1855年以來,山東河段共決口45次,山於黃河含沙量高,易淤、易決、易徙。作為地上懸河的黃河河道的疏通與河堤的加固對於防禦與減少其危害性至關重要。

坑道突水主要分布於招掖金礦井分布區。坑道突水是山東省近年來頻發且較為嚴重的地質災害,主要源於越界開采、亂開濫采、排水不當。

四、水土環境變異災害

所有水質和土質的惡化現象均屬於水土質變異,包括地下水污染、水土流失、沙土液化和土地鹽鹼化。這些地質災害多數由外動力作用引起,均表現為潛在的危害性。除地下水污染外,其餘均為衍生地質災害;除沙土液化外,均可控制;沙土液化具有突發性。

五、其他地質災害

1.潛在地質災害

潛在地質災害主要是指本來可以避免但由於不合理的規劃而造成的災害。其中最主要的是把工程建在斷裂帶上,這種建築如同在建築物下埋了一顆炸彈。此種情況在許多城市都可以見到。

2.古河道、古潮溝

古河道主要分布於渤海沿海地區、萊州灣、黃海近海地區。(海底)古河道岩相的多變性和結構的不穩定性是妨礙沿岸與海底工程的制約性地質災害因素。

古潮溝主要分布於萊州灣、黃海西部淺海區。由於古潮溝內部與周邊岩性的差異性,決定了其工程地質環境的亞穩定性。

3.海底隆起、底辟

海底隆起主要分布於萊州灣、黃海地區。無論是構造成因還是重力或沖刷侵蝕作用所致的海底隆起,均構成了橫向失穩性地貌單元,是工程施工的妨礙因素。

底辟主要分布於萊州灣、黃海地區。底辟是由於構造活動性或密度的差異所形成的海底隆起形象,其以不穩定性為主要特點,是海底工程應予以避讓和重點防禦的限制性地質災害因素。

4.氣相災害

氣相災害是指由地下天然氣等氣體所引發的各種地質災害,主要為海底淺層氣。成因復雜,具有潛在危害性、突發性、單發性和不可控性。

海底淺層氣主要分布於渤海灣、萊州灣、黃海近海海底。海底鬆散沉積物中的天然氣在構造、鑽探等外力作用下形成噴沙和泥山,可顛覆海上鑽井平台,是海底工程的潛在危害源。

㈤ 地質災害的基本特點

地質災害勘查不同於一般建築地基的岩土工程勘察,其特點至少包括如下幾方面。(1)重視區域地質環境條件的調查,井從區域因素中尋找地質災害體的形成演化過程和主要作用因素。(2)充分認識災害體的地質結構,從其結構出發研究其穩定性,(3)重視變形原因的分析,並把它與外界誘發因素相聯系,研究主要誘發因素的作用特點與強度(靈敏度)。(4)穩定性評價和防治工程設計參數有較大的不唯一性,霄表現為較強的離散性,應根據災害個體的特點與作用因素綜合確定,進行多狀態的模擬計算。(5)目前尚未研究出具有昔適性的穩定性計算方法(也許並不存在),現有的方法都有較多的假定條件。(6)勘查階段結束不等於勘查工作結束,後續的工作如監測或施工開挖常常能補充、修改勘查階段的認識,甚至完全改變以前的結論。因此,地質災害的勘查有者延續性特點,即使是非常認真詳細的工作,也不能過於希望畢其功於一役。(7)地質災害勘查方法選擇是強讕應用經驗與技巧,尋求以最少的工作量和最低的投資,獲得最佳的勘查效果,(8)勘查工作量確定的最基本原則是能夠查明地質體的形態結構特徵和變形破壞的作用因襄t滿足穩定性評價對有關參數的需求,而不拘於一般的勘察規程。在此前提下,勘查工作量越少越好,使用的勘查方法越少越好,勘查設備越簡單越好,勘查周期越短越好。一般而言,勘查工作量依據地質災害體的規模、復雜程度和勘查技術方法的效果綜合確定。(9)勘查隊伍是實現勘查目標、選擇合理勘查方法和優化勘查工作量的關鍵。從事地質災害勘查的工作實體應在地質技術^才,勘查設備和室內分析試驗等方面具備條件,井擁有相應的資質證書。

㈥  我國地質災害發育的基本特點

與世界其他國家和地區相比,我國地質災害具有以下幾個方面的特點:

1.類型多、分布廣、危害大

我國地質災害類型多、災種全、危害大,這是我國地質災害發育的基本特點之一,也是世界上任何國家難以比擬的。根據我國地質災害已有案例和地質災害的物質組成、動力作用、破壞形式及破壞速率,將我國地質災害初步分為十大類38種(見表13-1),全國31個省、區、市,幾乎無一不受到地質災害的危害和生態環境惡化的威脅,每年災害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達200億元。

2.具有區域性和群發性

我國地質災害的分布受地形地貌、地質條件、緯度分帶的制約,我國地質災害具有明顯的地域特徵和區域變化規律:在我國西部山區是崩塌、滑坡、泥石流等突發性地質災害的高發區;黃土高原及大片紅層丘陵地區,水土流失和滑坡相當嚴重;西部內陸盆地與內蒙古高原,沙漠化、鹽鹼化十分突出;地面沉降、地裂縫、海水入侵、海岸侵蝕與淤積主要分布於在我國東部平原及沿海地帶;岩溶塌陷主要分布在西南山區和部分北部山地丘陵區。

表13-1我國地質災害類型表

許多地質災害不是孤立發生或存在的,往往以點、群形式發生,形成災害體系或災害鏈。前一種災害的結果可能是後一種災害的誘因,或是災害體系或災害鏈的某一環節。如斜坡岩土位移災害大都與降雨有關,先崩塌或滑坡,後形成泥石流,待能量消失後,才達到新的平衡。因此任何孤立的單災種調查評價都難以准確地反映災害的實際危害程度。

3.具有持久性和周期性

地質災害一旦形成便難以恢復其原貌,其發展過程是不可逆轉的。我國沿海城市和東部平原,地下水超量開采,誘發了大面積的地面沉降、地裂縫、水質污染,許多地區深層地下水均已降至80m左右,比海平面低70多m,這一環境演化將是持久的。此外,滑坡、泥石流具有一年到幾百年不同尺度的活動周期。

4.具有與社會的同步性

受人口增長、經濟發展的雙重壓力,我國地質災害有災種增多、頻度增高,危害性增大的趨勢。50年代初期,地面沉降、地裂縫僅在個別省、區和城市發現,至90年代,已遍及20多個省區,且范圍逐步擴大,速率明顯加快。據統計,四川省建國以來,人口翻了一番,而崩滑流山地災害翻了三番多。人口增長、經濟發展、受災因素增多,小災釀成大災,這是我國地質災害的重要發展趨勢。

5.緩變型地質災害日益加劇

緩變性地質災害主要指地面沉降、水土流失與土地沙化等,這些災害的發展,使生態環境日益惡化,人類賴依生存的資源逐漸減少或枯竭。內蒙古據近30年統計,全區土地沙漠化面積擴大了近10.66萬km2,每年以3000km2的速度不斷向外擴展。我國黃土高原水土流失面積達43萬km2,年侵蝕模數8000t/(km2·a)。全國嚴重的水土流失已波及25個省區市。

深入研究並掌握我國地質災害的發育特點和活動規律有助於地質災害勘察研究工作的部署及防災、減災、環境保護政策和規劃的制定。

㈦  中國地質災害主要成災特點

地質災害是自然災害中的一個重要類型。它與乾旱、洪水、台風、風暴潮、地震等自然災害相比,雖然具有許多共同之處,但由於形成條件、活動過程、破壞方式等的不同,使之具有獨特的成災特點。認識這些特點,對於分析地質災害災情構成,進行災情評估是非常必要的。

一、地質災害數量特別多,但單點災害的危害范圍都比較小,因此是屬於漫布的「星點狀」災害

如前所述,經調查確認,我國大陸發生過活動或具有明顯潛在活動危險的各種地質災害體數以萬計,如果加上那些發育在人口比較稀少的偏僻邊遠地區的地質災害體,則可能達幾十萬,甚至幾百萬處。

這些災害雖然並非每年全都活動,但它們廣泛分布在各個地區,每年至少有幾千或上萬處活動,其中對人類生命財產造成比較嚴重破壞的達幾百處到上千處。同其它自然災害相比,地質災害的數量佔有優勢。

雖然地質災害的數量多,但其影響的范圍和成災規模一般都比較小,在眾多種類的地質災害中,只有地面沉降等少數環境型災害的影響面積可達幾百平方公里以上,其它如崩塌、滑坡、泥石流、岩溶塌陷、地裂縫等地質災害的規模都比較小。據一些地區調查結果,最大規模的崩塌、滑坡體體積為幾千萬立方米。它們的破壞范圍一般在1km2以下,最大不超過10km2。一般泥石流主溝長度為幾公里到十幾公里,泥石流總量為幾萬到幾十萬立方米,除大規模群發性泥石流外,一般破壞范圍不超過幾十平方公里。岩溶塌陷和地裂縫災害分布的局限性更大,其破壞范圍一般在1km2以下。從成災的行政范圍看,一般單點災害僅危害幾個村鎮,一般群發性災害危害十幾個鄉鎮,大規模群發性災害危害幾個縣(市)。這與其它自然災害相比,成災范圍要小得多。特別是洪澇、乾旱、台風等災害,一般危害范圍達幾個縣(市),大規模災害危害范圍達幾個省或十幾個省,更是地質災害難以對比的。

基於這一成災特點,在進行災情評估時,深入分析災害活動的危險性,根據災害規模確定危害區是十分重要的。具體途徑是:在對單一的或局部的地質災害災情進行點評估時,在確定災害危害區後,就可以比較准確地調查統計受災體數量和受災體價值,進而核算期望損失;在對一個地區或區域地質災害災情進行面評估或區域評估時,採用抽樣調查方法,根據評估區災害點數量、單點平均危害范圍、平均受災體價值密度以及災害平均活動概率等參數,就可核算地區地質災害的年均期望損失。

二、在一定條件下,某些地質災害與其它自然災害同時或連續發生,形成破壞比較嚴重的災害群或災害鏈

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裂縫災害的這一特徵表現得最為突出。這幾種災害的誘發因素主要是地震和暴雨,因此在強烈的地震或暴雨的同時,常常引發大量的崩塌、滑坡、泥石流和地裂縫災害。例如1976年5月29日雲南龍陵7.3級、7.4級地震誘發的大規模滑坡活動,造成了2萬人傷亡,毀壞房屋9間,耕地12000多畝、森林5000多畝。1988年11月6日雲南瀾滄-耿馬7.6級地震導致嚴重的地裂縫、崩塌、滑坡等災害,在極震區出現長達幾十公里,寬幾厘米到幾米的地裂縫和大量的崩塌、滑坡體,因此4.8萬公頃農田和上千畝森林以及大量水利工程被毀壞,175個村莊、5032戶居民因受危岩、滑坡的嚴重威脅而被迫搬遷。1976年7月23日,北京市密雲縣東北部地區因暴雨促使23條溝谷暴發泥石流,造成104人死亡、20491畝耕地和3574間房屋被沖毀。

地質災害除了受地震、暴雨洪水等自然災害控制,與之相聯發生外,不同的地質災害也有時因具有密切的成生聯系而相聯發生。其中比較經常出現的現象是在泥石流溝谷流域內,通常還發育有大量的崩塌(危岩)體、滑坡體,暴雨後首先發生嚴重的崩塌、滑坡活動,而後由此形成的大量碎屑物融入洪流,轉化成泥石流災害。這種類型的災害,在我國西南的川、滇等地區非常普遍。本項目中作為典型實例的四川省漢源縣、重慶市北碚區醪糟坪滑坡-泥石流災害都是這種類型的災害。

在災情評估時注意地質災害的這一特徵是非常必要的。因為首先關繫到災情的界定。例如,我國大部分泥石流災害是由暴雨洪水造成的,所以其活動過程常常和山區洪水同步發生,在絕大多數災情報告中,對洪水災害和泥石流災害沒有界定區分,籠統歸於泥石流災害;甚至還有的把只含有少量泥砂碎屑固體物質,但尚沒有達到泥石流標準的洪水災害也作為泥石流災害。這些偏差,顯然擴大了泥石流災害的災情。此外,在進行地質災害災情評估分析某種地質災害危險性的時候,需要充分分析某一災害在災害鏈中的位置,這對於確定災害的發生概率及規模是十分必要的。

三、地質災害分布廣泛,但不同地區地質災害發育水平和成災規模不同

不同類型、不同規模的地質災害幾乎覆蓋了中國大陸的所有區域。但由於地質自然條件和社會經濟條件的差異,使不同地區地質災害的發育程度和破壞程度顯著不同。

從全國范圍看,地質災害的區域變化具有比較明顯的方向性:從西向東、從北向南——從內陸向沿海,地質災害不斷趨於嚴重。這種變化把中國陸地分成特點顯著不同的兩大地質災害區域,大致以長白山、燕山、賀蘭山、巴顏喀拉山、念青唐古拉山一帶為界,其西北部區域地質災害輕微,東南部區域地質災害嚴重。

我國西北部地區主要由高山、高原和一些大型內陸盆地組成,氣候寒冷乾燥,人類活動微弱。該地區主要地質災害為土地沙漠化、凍融等。雖然地質災害分布十分廣泛,但大部分地區發育種類單一,加上人口密度和經濟密度低,所以破壞程度低。

東南部地區主要由沿海平原、低山丘陵及其與西北部高山、高原過渡的山地組成。區域的氣候冷暖和降水豐枯變化劇烈,歷史時期和近年來人類活動也相對頻繁而強烈,大部分地區發育有三種以上比較嚴重的地質災害。與此同時,該區域人口稠密,城鎮和大型企業及骨幹工程密布,所以地質災害破壞強烈。受地質自然條件的影響,該區內地質災害亦有一定的地區性差異。地質災害特別嚴重的地區除分布在台灣島外,還集中分布在黃淮海平原、黃土高原和川滇山地地區,斜貫中國東南區域,成為中國大陸內地質災害發育種類最多,發生頻度最高,危害最嚴重的地區。

這一特點通過中國區域地質災害風險分析與區劃,得到明顯反映。

四、地質災害時間分布具有不規則的周期性和不斷嚴重化趨向

地質災害的時間分布亦很不均勻,不同類型地質災害時間變化特點不一。

我國崩滑流災害具有比較明顯的周期性變化特點。45年來,形成了1951~1962年、1963~1975年、1976~1987年和1988年以後的4個周期性變化過程。每個周期延續時間為11~13a。前3個周期的災害峰值分別出現在1957~1958年、1971~1972年、1981年。其它類型地質災害的周期性變化不突出。

除一些災害具有周期性變化規律外,大部分地質災害十分突出的共同特點是在不同形式的反復消長變化中不斷發展而日趨嚴重。其具體表現就是災害發生的頻次越來越高,強度越來越大,造成的損失越來越重。

崩滑流災害雖然發生周期性消長,但各周期並不是等強度的交替,而是以一波高於一波的逐期高漲的形式不斷發展。在以10a為單位的不同時段中,自50年代到80年代,其發生頻次以3.3~4.8的速率呈階梯狀增加。地面沉降災害的日益嚴重化趨向更加突出。在中國地面沉降發展歷史中,50年代屬於初始階段,60年代屬於發展階段,70年代以後進入急劇發展階段。全國約70個地面沉降城市中,有80%是70年代中期以後才形成的。地面塌陷和地裂縫也是在70年代以後在我國迅速發展,並成為影響廣泛的重要地質災害;在此之前雖然也有發生,但多屬於局部性活動,並沒有形成嚴重危害。濱海地區的海水入侵也是在70年代以後才迅速發展成災的。

地質災害日趨嚴重的原因除自然條件影響外,主要是由於近年來我國人口不斷增長,資源開發和工程建設等活動迅速發展,對地質自然環境的破壞日益嚴重所造成的。

根據地質災害的這一特點,在進行預測評估時,需要將歷史分析與趨勢分析結合起來,才能得出可靠結論。

五、中國地質災害具有比較嚴重的潛在危險性

今後時期,盡管一些局部地區的地質災害可望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和治理,但就全國范圍的地質災害發展趨勢看,將繼續延襲幾十年來的發展勢頭,進一步趨於廣泛化和嚴重化。這種形勢是地質自然條件和社會經濟條件的進一步變化所決定的。從地質自然條件看,國內外許多科學家從不同角度預測了未來全球環境的發展趨勢。大部分專家認為,在今後一個時期,地球以至更大系統的天體運動有可能進入一個更加復雜的變異階段。在這種形勢下,地殼運動可能更加活躍,全球氣候可能出現更加強烈的異常,因此人類面臨著環境進一步惡化的嚴重挑戰。從我國社會經濟條件看,今後一個時期,人口將進一步增長,城市化進程將進一步加劇,更大規模的資源開發和工程建設活動,不僅在沿海地區繼續進行,而且將逐步向中、西部地區發展。在這種情況下,中國大部分地區地質災害的發育程度和破壞程度均將不斷提高,從而使我國地質災害達到前所未有的嚴重程度。

根據控制我國地質災害發展的各方面條件分析,未來幾十年內,在全國性地質災害普遍發展的背景下,一些地區有可能急劇發展。這些地質災害急劇發展地區主要分布在長江、黃河等大江、大河中上游的黃土高原、川滇山地以及海南和閩粵沿海的部分地區,其次在天山、青藏高原的局部地區。目前這些地區的地質災害比較嚴重,但由於人口和經濟密度較低,所以造成的危害尚不十分突出,今後一旦進行大規模經濟開發,就會出現嚴重的地質災害威脅。

根據地質災害的這一特點,在進行地質災害災情評估時,要有充分的前瞻性,就是既要深入認識歷史災害過程,又要充分考慮地質災害的潛在危險。

六、人類活動和社會經濟條件是地質災害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

各種地質災害並不是孤立存在的。不同災害之間以及地質災害與其它多種相關因素之間密切相聯,構成復雜的地質災害系統。這個由多方面變數組成的復雜系統,具有相對完整的獨立性。從更廣闊領域看,它是自然災害系統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從地質災害系統的內部組成看,其主體系列由各種地質災害組成;相關系列由有關的地質自然條件和社會經濟條件組成。所有這些內容組成地質災害系統內部的不同子系統或不同層次。

社會經濟條件之所以是地質災害系統中的重要內容,是由於社會經濟條件與地質災害具有十分密切的相互作用機制:一方面人類的各種社會經濟活動,直接或間接地影響了地質環境演化和地質災害的形成與發展;另一方面地質環境和地質災害直接或間接地制約了社會經濟的發展。綜觀中國幾十年地質災害的發育情況,其范圍、頻度、強度和破壞程度等與我國人口和經濟發展具有大致同步消長的正相關關系。因此幾十年來中國地質災害的發展史,實質上是地質自然歷史與社會經濟歷史的綜合反映。未來時期,隨著各項事業的發展,社會經濟條件與地質災害的相互影響還將進一步加強,因此社會經濟條件在地質災害系統中的地位將會顯得更加重要。

基於這一特點,在進行地質災害災情評估時,應充分考慮人類活動和社會經濟條件對災情的影響。具體而言,在分析地質災害活動危險性時,要研究人類資源開發、工程建設和防災活動的作用;在分析地質災害的破壞效應和損失程度時,要研究受災體價值密度和不同受災體對災害的抗禦能力;在地質災害防治分析時,要研究地區防治能力和可能效益。

㈧ 我國地質災害的發育及危害特徵

我國是世界上地質災害特別嚴重的國家之一,地質災害種類多、頻度高、強度大、連續性強、分布面積廣、危害程度大。已有資料表明,較嚴重的地質災害有7類近30種,全國共發育特大型崩塌51處、滑坡140處、泥石流149處;大型崩塌3000多處、滑坡2000多處、泥石流2000多處;中小型崩塌、滑坡、泥石流達40多萬處;岩溶塌陷近3000處,塌陷坑3萬多個,塌陷面積累計達3000km2以上。全國有350多個縣的上萬個村莊、100多個大型工廠、55座大型礦山、3000km以上的鐵路受崩塌、滑坡、泥石流的嚴重危害。全國1/2以上國土面積和2/3以上城市明顯受到不同地質災害的威脅,各種地質災害除破壞環境、資源,直接威脅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外,還危害到城市、交通和工程建設,影響社會穩定,對國民經濟持續發展構成嚴重威脅。據統計,近年來平均每年死於常見地質災害的人數達千人以上,超過了洪澇災害的死亡人數;平均每年因常見地質災害造成的經濟損失高達270億元,佔全部自然災害損失的1/4。

我國地質災害發育具有明顯的區域性特徵,全國范圍內大致可劃分為4個地質災害大區:①東部平原以地面沉降、地面塌陷為主的地質災害大區;②中部丘陵山區以斜坡變形破壞為主的地質災害大區;③青藏高原及大小興安嶺北段地區以凍融為主的地質災害大區;④內陸高原、盆地以乾旱、半乾旱風沙為主的地質災害大區。

㈨ 地質災害的屬性特徵

地質災害既有自然屬性,又有社會經濟屬性。自然屬性是指與地質災害的動力過程有關的自然特徵,如地質災害的規模、強度、頻次以及孕育條件、變化規律等。社會經濟屬性主要指與成災活動密切相關的人類社會經濟特徵,如人口和財產的分布、工程建設活動、資源開發、經濟發展水平、防災能力等。自然屬性與社會經濟屬性是一個統一的整體。

李鐵峰等(1996)、潘懋等(1997)、張梁等(1998)較系統地總結了地質災害的屬性特徵。

1.地質災害的必然性與可防禦性

地質災害是地質作用的產物,是伴隨地球運動而生並與人類共存的必然現象。人類通過探索研究,可以掌握地質災害發生、發展的條件和分布規律,進行科學的預測預報,採取適當措施,有效地防禦地質災害的威脅。

2.地質災害的隨機性和周期性

地質災害是在多因素影響下由多種動力作用形成的,其發生的時間、地點和強度具有很大的不確定性,是復雜的隨機條件。受地質作用周期性規律的影響,地質災害亦具有周期性特徵。

3.地質災害的突發性和漸進性

按災害發生和持續時間的長短,地質災害可分為突發性地質災害和漸進性地質災害兩大類。突發性地質災害具有驟然發生、歷時短、爆發力強、成災快、危害大的特徵,如地震、火山、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均屬突發性地質災害。漸進性地質災害是指緩慢發生,以物理的、化學的和生物的變異、遷移、交換等作用逐步發展而產生的災害,主要有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地面沉降、煤田自燃等。

4.地質災害的群體性和誘發性

許多地質災害不是孤立發生的,常常具有群發性的特點,而且一種災害的結果可能成為另一種災害的誘因。如我國西南地區,因為有大量潛在的危岩和滑體,暴雨後極易發生崩塌、滑坡,由此而轉化成泥石流災害。

5.地質災害的成因多元性和原地復發性

多數地質災害的成因具有多元性,受氣候、地形、地貌、地質構造和人為活動等綜合因素的制約,某些地質災害具有原地復發性。如川藏公路沿線的古鄉冰川泥石流,一年內曾發生70餘次,國內罕見。

6.地質災害的區域性

受區域地質條件的控制,地質災害的空間分布具有區域性的特點。我國「南北分區,東西分帶,交叉成網」的區域構造格局,對地質災害的分布起著重要的制約作用。

7.地質災害的破壞性與「建設性」

地質災害對人類而言,主導作用是破壞;相對而言,有時可能具有「建設性」作用,如上游水土流失可為下游提供肥沃的土壤。

8.地質災害影響的復雜性和嚴重性

地質災害對人類社會、經濟的影響具有長久性、復合性等特徵。

9.人為地質災害的日趨顯著性

由於人口的急增,人類需求快速增長,經濟開發活動日益強烈,地質環境日益惡化,導致大量次生地質災害發生,如地面沉降、海水入侵、土地荒漠化等。

10.地質災害防治的社會性和迫切性

地質災害給災區社會經濟發展造成廣泛而深刻的影響,有效防治地質災害,保護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㈩ 地質災害及其基本特性

地質災害指給人類生命財產、生產活動和生存與發展造成危害的地質事件。由地質作用引起或地質條件惡化導致的自然災害都劃歸為地質災害。

地質災害既具自然屬性,又具社會屬性。自然屬性是指地質災害都是一種自然地質現象,社會屬性是指地質災害必須對人們的生命財產或資源、環境造成危害,否則,稱其地質現象。地質災害的屬性特徵如下:

1)地質災害的必然性和可防禦性。地質災害是地球物質運動的產物,是伴隨地球運動而生並與人類共存的現象。但通過科學調查、研究,揭示並掌握地質災害發生、發展的條件和分布規律,進行科學的預測預報和採取適當的防治措施,就可能對地質災害進行有效防禦。

2)地質災害的隨機性和周期性。地質災害是在多種動力作用下形成的,其發生時間、地點和強度等具有很大的不確定性,可以說,地質災害是復雜的隨機事件。受地質作用周期性規律的影響,地質災害也表現周期性特徵,多具有季節性規律。如每年的雨季往往是地質災害多發季節。

3)地質災害的突發性和漸進性。突發性地質災害大都以個體或群體形態出現,具有驟然發生、歷時短、爆發力強、成災害快、危害大的特徵,如地震、崩塌、滑坡、泥石流等。漸進性地質災害是指緩慢發生的,以物理的、化學的和生物的變異、遷移、交換等作用逐步發展而產生的災害,主要有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地面沉降等。

4)地質災害的群體性和誘發性。地質災害常常具有群發的特點,如在山區,崩塌、滑坡、泥石流等災害往往成群體發性。也可能一種地質災害的發生,是後一種災害的誘因或災害鏈中的一環,如崩塌、滑坡往往是泥石流形成區固體物的主要來源。

5)地質災害的成因多元性和原地復發性。每一次地質災害的成因均不相同,並都是多元因素作用的結果。某些地質災害具有原地復發性,如泥石溝復發頻繁。

6)地質災害的區域性。地質災害的形成通常受地質條件的控制,因此,其空間分布也呈現區域性的特點。受我國地形、地質條件的限制,我國地質災害可劃分為4個大區:東部平原沉降區,以地面塌陷和礦井突水為主;中部山地崩滑區,以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災害為主;西部高原凍土區,主要災害是凍融、泥石流;西北部草原沙漠區。

7)地質災害的破壞性與建設性。地質災害對人類的主導作用是多種形式的破壞,但有時地質災害對人類會產生有益的建設性作用。如山區斜坡帶發生的崩塌、滑坡堆積為人類活動提供了相對平緩的台地,人們常在古滑坡體居住或耕作。

8)地質災害影響的復雜性和嚴重性。地質災害的發生、發展有其自身復雜的規律,對人類社會經濟的影響還表現出長久性、復合性等特徵。重大地質災害常造成大量的人員傷亡,使基礎設施遭受破壞,生產停頓或半停頓,社會經濟遭受巨大的直接或間接損失。

9)人為地質災害日趨顯著。由於人口的急劇增長,各種經濟開發活動愈演愈烈,許多不合理的人類活動使地質環境日益惡化,導致大量次生地質災害的發生。如過量開采地下水引起地面沉降、海水入侵和地下水污染,礦業活動引發崩塌、滑坡、泥石流、水資源枯竭、水質污染,過度放牧導致土草地退化、土地荒漠化等。

10)地質災害防治的社會性和迫切性。地質災害除了傷害人員,破壞房屋、鐵路、公路、航道等工程設施,造成直接經濟損失外,還破壞資源和環境,給災區社會經濟發展造成廣泛而深刻的影響。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