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雪祥中國地質大學
❶ 煤中微量元素和礦物富集的同沉積火山灰與海底噴流復合成因
摘 要 煤中常量、微量元素和礦物的富集往往是多種地質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運用低溫灰化、X射線衍射分析、帶能譜儀的掃描電子顯微鏡、逐級化學提取、電離耦合等離子體質譜等方法對雲南硯山晚二疊世煤的礦物學和地球化學特徵進行了研究,提出了煤中微量元素和礦物富集的同沉積火山灰與海底噴流復合模式(或成因類型)。研究發現,硯山礦區M9煤層硫分含量很高(St,d=10.65%),屬於超高有機硫煤(So,d=9.51%)。礦物組成主要有β-石英副像、透長石、鈉長石、白雲母、伊利石、黃鐵礦以及少量的高嶺石、斜長石、鈣鎂黃長石、金紅石和片鈉鋁石。煤中高度富集的微量元素F(841μg/g),V(567μg/g),Cr(329μg/g),Ni(74μg/g),Mo(204μg/g)和U(153μg/g)。該煤中的礦物質主要有3個來源:①高溫石英、透長石、白雲母和伊利石等是泥炭聚積期間酸性火山灰降落到泥炭沼澤後的產物;②鈉長石和片鈉鋁石以及以上超常富集的微量元素是在泥炭聚積期間,基性-超基性海底噴流侵入到閉塞缺氧的泥炭沼澤中所致;③稀土元素,Nb,Y,Zr和TiO2等親石元素來源於盆地南部的越北古陸。除了物源供給以外,硯山礦區煤的礦物學和地球化學異常是同沉積酸性火山灰和基性-超基性海底噴流共同作用的結果。
任德貽煤岩學和煤地球化學論文選輯
煤中常量和微量元素以及礦物是煤形成和演化地質歷史過程的產物,Ren等人[1]和任德貽等人[2]總結了煤中微量元素富集的成因機理,並提出了5種富集模式,即陸源富集型、沉積的生物作用富集型、岩漿熱液作用富集型、深大斷裂-熱液作用富集型和地下水作用富集型。含煤地層中的火山灰蝕變黏土岩夾矸(Tonstein)對研究區域地質歷史演化和煤層對比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3,4]。對中國西南地區晚二疊世煤中發育的Tonstein的研究表明[4~6],晚二疊世早期的火山噴發以鹼性火山灰為主,晚二疊世中晚期以酸性為主。煤中的Tonstein可能會對煤的地球化學特徵產生重要影響[7]。影響西南地區晚二疊世煤中微量金屬元素富集的因素很多,但低溫熱液是主控因素[8,9]。賦存在煤中的同沉積火山灰(分布在煤中有機質中的火山灰,不包括Tonstein)有較少報道[7],而海底噴流對煤中礦物和元素富集的影響尚未見諸報道。本文對雲南硯山局限碳酸鹽台地型煤層的礦物學和地球化學進行了研究,提出了煤中礦物和微量元素富集的同沉積火山灰與海底噴流復合模式。該文提出的煤中微量元素和礦物的富集模式,可以為新型金屬礦床的尋找提供借鑒。
一、地質背景
硯山礦區位於雲南省東南部(圖1),其含煤地層為上二疊統吳家坪組(P2w)和長興組(P2ch)[10],該區M9煤層是典型的局限碳酸鹽台地型煤層。M9煤層位於上二疊統吳家坪組的中部,厚度為1.91m,其頂板為富含生物碎屑的隱晶灰岩,底板為炭質泥岩或含炭泥灰岩。含煤沉積的主要物源來自盆地南部的越北古陸(圖1)。
圖1 硯山礦區位置圖和晚二疊世古地理圖
二、研究方法
共採集硯山干河M9煤層全層刻槽樣品3個,編號分別為YS-1,YS-2和YG。同時,自上而下共采分層刻槽樣品3個,編號分別是Y-3-1,Y-3-2和Y-3-3,這3個分層的厚度分別為0.70,0.67和0.54m。
運用光學顯微鏡、帶能譜儀的掃描電子顯微鏡、低溫灰化和X射線衍射儀對礦物的種類、存在狀態進行了研究。利用顯微鏡光度計對煤中顯微組分的形態和鏡質組反射率進行了測定。運用X射線熒光光譜儀對煤中常量元素的含量進行了測定,F和Hg分別運用離子選擇性電極和冷原子吸收光譜法進行了測定,Cl採用艾士卡混合劑熔樣-硫氰酸鉀滴定法測定;B利用電離耦合等離子體原子發射光譜測定;其他微量元素採用電離耦合等離子體質譜進行了測定。
三、結果與討論
1.煤化學特徵
雲南硯山晚二疊世M9煤屬於中灰(27.51%)、高硫(10.65%)的高煤化程度的煙煤(貧煤)。由於M9煤層中有機硫含量高達9.51%,又稱之為超高有機硫煤(表1)。這種超高有機硫煤在自然界中非常罕見。在中國,此類型煤僅在貴州貴定(So,d=8.57%)和廣西合山(So,d=3.42%~6.46%)有報道[11,12]。
表1 雲南硯山晚二疊世M9煤的工業分析、全硫和形態硫測試結果 單位:%
注:6個樣品均值.M—水分;A—灰分;V—揮發分;St—全硫;Ss—硫酸鹽硫;Sp—硫化物硫;So—有機硫;ad—分析基;d—乾燥基;daf—乾燥無灰基。
2.煤中礦物的種類、賦存特徵和成因
煤中常見的礦物一般有黏土礦物、硫化物礦物、石英和方解石[13]。利用低溫灰化+X射線衍射分析、光學顯微鏡和帶能譜儀的掃描電子顯微鏡觀察後發現,硯山M9煤層中的礦物組合較為異常,主要礦物有透長石、β-石英副像、白雲母、伊利石、鈉長石、黃鐵礦,還有少量的片鈉鋁石、斜長石、鈣鎂黃長石、銳鈦礦和金紅石。
黃鐵礦:主要呈浸染狀或莓球狀分布在基質鏡質體中,其粒徑較小,大部分小於20μm。煤中黃鐵礦的賦存形態表明,它屬於海水影響下的產物。泥炭聚積期間,海水中的硫酸根離子被硫酸鹽還原菌還原成硫化氫後與沼澤中的Fe離子反應而形成[14]。
β-石英副像:主要呈細小的、晶型較好的顆粒分布在基質鏡質體中,其絕大部分顆粒小於10μm,橫切面近六邊形(圖2(a)),有的有熔蝕現象、柱面不發育。從其形態特徵可以推斷屬於高溫成因。
透長石:粒徑較小,絕大部分小於10μm,有的晶形保存較好(圖2(b),(c)),有的發生了熔蝕,被熔蝕的透長石有時僅保留模糊的外形,有的透長石熔蝕現象較為嚴重,僅留有殘缺不全的邊緣,內部被鈉長石所替代或片鈉鋁石(NaAl(OH)2CO3)所充填(圖2(c))。
白雲母:呈長條狀分布在基質鏡質體中。
鈉長石:晶形較透長石完整(圖2(d)),簡單雙晶發育,部分鈉長石發生了熔蝕現象(圖2(c)),有的鈉長石充填在被熔蝕了的透長石內部。
伊利石:呈不規則團塊狀、長條狀、絮凝狀(圖2(e))或浸染狀分布在煤的基質鏡質體中。
此外,M9煤層中還有少量的斜長石、金紅石、鈣鎂黃長石和高嶺石等礦物分布在基質鏡質體中。
雖然煤系地層中酸性火山灰蝕變黏土岩夾矸中的高溫石英非常普遍[3,15],但在煤中和有機質緊密聯系的高溫成因的石英卻鮮有報道。硯山M9煤層中高溫成因的石英其外形仍然依β石英成副像(圖2(a))。β石英和透長石是高溫相的產物。該煤中高溫石英-透長石-白雲母礦物組合是泥炭聚積期間酸性火山灰降落到沼澤中的產物。由於這些礦物的粒徑很小,並且均勻地分布在煤的有機質中,推測當時的火山口距沼澤較遠,並且降落到沼澤中的火山灰的數量較少,尚不足以形成所謂的火山灰蝕變黏土岩夾矸(Tonstein)。在M9煤層中尚未發現Tonstein層,硯山礦區位於與Zhou等人[4]所圈定的西南地區Tonstein的分布范圍之外,而在此范圍內,晚二疊世火山活動較為強烈,在煤層中形成多層的Tonstein。
圖2 M9煤中的礦物賦存特徵
陸源碎屑供給和後生作用等均可在煤中形成伊利石[13]。但M9煤層中的伊利石並非陸源碎屑成因,也不是後期熱液作用的產物。降落到M9煤層的沼澤中的酸性火山灰玻璃質在泥炭聚積期間和成岩作用早期蝕變形成高嶺石,隨著成岩作用的增強和在偏鹼性的介質環境條件下,大部分高嶺石轉變為伊利石,有些伊利石還保留著火山灰絮凝狀的結構特徵(圖2(e))。Burger等人[5]、周義平和任友諒[6]的研究表明,在雲南東部和貴州西部上二疊統煤系地層的Tonstein中黏土礦物(高嶺石-伊利石)的組成比例與煤的變質程度密切相關,在煙煤階段,高嶺石占優勢,到無煙煤階段,絕大部分高嶺石蝕變為伊利石。硯山M9煤中火山灰性質和西南地區的火山噴發物的特徵相吻合,即在晚二疊世中晚期以酸性為主。
煤中的長石和白雲母一般被認為是陸源碎屑成因的礦物[13,16]。但硯山M9煤層中的長石並非陸源碎屑成因。M9煤中的鈉長石與火山成因的透長石、高溫石英亦不是同期成因的產物。鈉長石有時充填在被熔蝕的透長石內部,是在透長石發生溶蝕後形成的,其形成時間晚於透長石,表明鈉長石是從熱液中自生的。因此,可以推斷在泥炭聚積期間,火山灰降落到泥炭沼澤並且經過了一定的蝕變作用後,又有基性-超基性的海底噴流形成的熱液進入到泥炭沼澤中,形成了鈉長石和少量的片鈉鋁石和斜長石等礦物。片鈉鋁石在煤中尚未見諸報道[13,17,18],是一種水熱成因的礦物[19~21]。片鈉鋁石記錄了深部幔源-淺部殼源之間的物質轉移,是流體運移後留下的產物,並且形成於富鈉離子的鹼性流體介質條件[21,22],該礦物的存在進一步證明了海底噴流侵入到了泥炭沼澤。
片鈉鋁石和鈉長石的賦存狀態排除了這兩種礦物屬於後生熱液的可能性:①M9煤中的後生裂隙極不發育,尚未發現充填於後生裂隙的長石和片鈉鋁石;②鈉長石在煤層中順層理分布(圖2(f)),顯示出同沉積的特徵,而非後生熱液成因;③該煤中的礦物組成的平面分布的差異性極不明顯,鈉長石在該煤層中普遍存在,在研究者1988年採集的樣品和2006年採集的樣品中均富集鈉長石等礦物(樣品採集間隔18a);而後生熱液成因的礦物往往在煤層中具有局部富集的特徵,含量分異明顯。
3.煤中常量和微量元素的豐度、賦存狀態和成因
表2列出了硯山M9煤中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的含量及其與中國大部分煤、世界大部分煤的對比。從中可以看出,硯山干河M9煤中的元素有如下特徵:與中國大部分煤和世界大部分煤中微量元素的均值相比,硯山煤中F(841μg/g),V(567μg/g),Cr(329μg/g),Ni(74μg/g),Mo(204μg/g)和U(153μg/g)等微量元素的含量超常富集(表2)。該煤中V,Cr,Mo和U的均值分別是中國常見煤的16.2倍、21.4倍、63.9倍和63.5倍。
雖然陸源碎屑供給通常是煤中微量元素的一個重要來源,硯山M9煤中的稀土元素,Nb,Y,Zr和TiO2等親石元素反映了越北古陸物源物質組成特徵。越北古陸是加里東褶皺帶瀘江帶,以酸性岩體為主[25,26]。但硯山煤中高含量的V,Ni,Cr,Mo和U是不能用陸源供給所能解釋的。與超基性和基性岩相比,酸性岩中的V,Ni,Mo,Cr等元素均較低,U的含量雖然較高,但其含量也僅為3.5μg/g[27],不足以提供煤中如此高含量的U。
這些高含量的元素也不是上面所敘述的酸性火山灰降落到泥炭沼澤形成的,酸性火山灰並不富集這些元素,何況降落到泥炭沼澤中的酸性火山灰的量比較少。
尚無證據表明這些元素是地外來源。這些元素(包括S在內)也不是正常海水能夠提供的,海水中的硫酸鹽濃度是一定的,並且泥炭聚積是在一種滯留的、受限的局限碳酸鹽台地,影響泥炭沼澤的新鮮海水並不能得到及時的補充。
表2 硯山M9煤層元素的含量及其與中國大部分煤、世界大部分煤的對比
硯山M9煤層中富集的元素及其元素的組合特徵類似於中國南方早寒武紀的黑色頁岩(包括石煤),然而硯山煤中元素比黑色頁岩中的賦存形式和來源復雜得多,既有火山的、陸源碎屑的、生物的、海水的,還有海底噴流的。硯山煤的地球化學異常可能是在泥炭聚積期間,海底噴流攜帶的金屬元素V,Ni,Mo,U,Cr以及S和F等沿深大斷裂搬運沉積至泥炭沼澤的結果。海底噴流從鎂鐵質-超鎂鐵質岩中淬取了V,Ni,Cu和Mo,並可能與下伏的富U的岩漿層提供的物質混合在一起,搬運沉積到局限碳酸鹽台地的泥炭沼澤中,缺氧的環境和沼澤中豐富的有機質(高等植物和低等生物菌藻類)為元素的長時間活化和富集提供了條件。鮑學昭等人[28]研究表明,海底噴流作用可帶來大量的U元素。
雖然低等生物對有機硫和一些金屬元素富集有貢獻,但M9煤中如此高含量的硫和金屬元素也不是硫細菌所能夠提供的。該煤層的乾酪根δ13C‰(PDB)值為-22.8‰~-23.7‰,N的含量並不高(0.67%~0.69%),具有腐殖煤的特徵,因此成煤植物的主體還是高等植物。但是,菌藻類在其生長和死亡後降解過程中,可在元素富集、改變環境pH和Eh值、改變水體中元素平衡系統和元素沉澱等方面對煤中有機硫和金屬元素的富集發揮重要作用。
在微量元素的組合方面,以有機態結合的V/(V+Ni)=0.88,缺氧環境中有機質的V/(V+Ni)>0.5,而氧化條件下<0.4[29]。從硯山M9煤的U/Th關系(圖3)中可以看出,投點均落入U/Th=1~100區域,另外,U/Th比值很高(8.9~35.2),說明泥炭聚積時受到熱液影響較為強烈[30,31]。用Th-U的關系式Ua=UTotal–Th/3(其中Ua為自生U)可以說明缺氧條件[32],M9煤的Ua為107~176μg/g,而M7煤的Ua僅為17μg/g,表明M9煤的泥炭聚積時顯著缺氧。
將硯山M9煤層中的Zn,Ni和Co元素含量投入Cronan的Zn-Ni-Co三元圖中(圖4),這些點均落入熱水沉積區,顯示了熱水沉積的特徵[33]。
圖3 硯山M9煤層的U/Th關系圖
圖4 硯山M9煤層的Zn-Ni-Co圖解
關於硫的來源和賦存狀態,由於現行的有機硫含量的確定方法(GB/T214-1996,GB/T215-2003和ASTMD3177/4239和D2492-2)是用全硫減硫化物硫和硫酸鹽硫所獲得的,這些方法尚不能證明這些硫就是有機的。硯山M9煤中的賦存狀態值得深入研究。這些高含量的硫可能是海底熱泉帶入到封閉的沼澤中,並且均勻地分布在煤的有機質中,而被認為是所謂的「有機硫」。
綜上所述,雲南硯山M9煤層的礦物組成和一些元素的超常富集是同沉積火山灰與海底噴流共同作用的結果,該煤層礦物質的富集成因是一種新的復合富集模式。至於貴州貴定和廣西合山晚二疊世煤是否受到同沉積酸性火山灰的影響還需進一步研究。
在煤中微量元素的利用方面,由於該煤中的V,Cr和U含量很高,它們在煤的燃燒產物(如飛灰)中可能進一步富集,如果能對這些元素進行提取,可以實現煤炭經濟的良性循環發展,也為新類型的金屬礦床研發提供借鑒。
四、結論
雲南硯山M9煤是局限碳酸鹽台地基礎上形成的煤層,屬於超高「有機硫」煤。該煤中礦物的種類和組合特徵(β-石英副像、透長石、鈉長石、白雲母、伊利石、斜長石、鈣鎂黃長石、片鈉鋁石)和超常富集微量元素(F,V,Cr,Ni,Mo和U)是同沉積酸性火山灰和海底噴流共同作用的結果。該煤層中的微量元素和礦物的富集成因機制是一種新的富集模式(或成因類型)。
參 考 文 獻
[1] Ren D Y,Zhao F H,Wang Y Q et al. Distribution of minor and trace elements in Chinese coals. Int J Coal Geol,1999,40: 109 ~ 118
[2] 任德貽,趙峰華,代世峰等 . 煤的微量元素地球化學 . 北京: 科學出版社,2006
[3] Bohor B F,Triplehorn D M. Tonsteins: Altered volcanic-ash layers in coal-bearing sequences. Geol Soc Am,Spec Paper285,1993. 44
[4] Zhou Y P,Ren Y L,Bohor B F. Origin and distribution of tonsteins in late Permian coal seams of southwestern China. Int J Coal Geol,1982,2: 49 ~ 77
[5] Burger K,Zhou Y P,Tang D Z. Synsedimentary volcanic-ash-derived illite tonsteins in Late Permian coal-bearing formations of southwestern China. Int J Coal Geol,1990,15: 341 ~ 356
[6] 周義平,任友諒 . 中國西南晚二疊世煤田中 TONSTEIN 的分布和成因 . 煤炭學報 . 1983,8( 1) : 76 ~ 88
[7] Dai S F,Ren D Y,Hou X Q et al. Geochemical and mineralogical anomalies of the late Permian coal in the Zhijin coalfield of Southwest China and their volcanic origin. Int J Coal Geol,2003,55: 117 ~ 138
[8] Dai S F,Ren D Y,Tang Y G et al. Concentration and distribution of elements in Late Permian coals from western Guizhou Province,China. Int J Coal Geol,2005,61: 119 ~ 137
[9] Dai S F,Li D H,Ren D Y et al. Geochemistry of the late Permian No. 30 coal seam,Zhijin Coalfield of Southwest China: Influence of a siliceous low -temperature hydrothermal fluid. Appl Geochem,2003,19: 1315 ~ 1330
[10] 中國煤田地質總局 . 黔西川南滇東晚二疊世含煤地層沉積環境與聚煤規律 . 重慶: 重慶大學出版社,1996
[11] 雷加錦,任德貽,唐躍剛等 . 貴定超高有機硫煤硫的聚積模式 . 科學通報,1994,39( 15) : 1405 ~ 1408
[12] Shao L Y,Jones T,Gayer R et al. Petrology and geochemistry of the high-sulphur coals from the Upper Permian carbonate coal measures in the Heshan Coalfield,southern China. Int J Coal Geol,2003,55: 1 ~ 26
[13] Ward C R. Analysis and significance of mineral matter in coal seams. Int J Coal Geol,2002,50: 135 ~ 168
[14] 代世峰,周義平,任德貽等 . 重慶松藻礦區晚二疊世煤的地球化學和礦物學特徵及其成因 . 中國科學 D 輯: 地球科學,2007,37( 3) : 353 ~362
[15] Zhou Y P,Bohor B F,Ren Y L. Trace element geochemistry of altered volcanic ash layers ( tonsteins) in Late Permian coal-bearing formations of eastern Yunnan and western Guizhou Provinces,China. Int J Coal Geol,2000,44: 305 ~324
[16] Bouka V,Peek J,Sykorova I. Probable modes of occurrence of chemical elements in coal. Acta Montana,Ser B: Fuel,Carbon,Mineral Process,Praha,2000,10( 117) : 53 ~ 90
[17] 唐修義,黃文輝 . 中國煤中微量元素 . 北京: 商務印書館,2004. 6 ~ 11
[18] Kural O. Coal. Istanbul: Istanbul Technology University,1994. 1 ~ 494
[19] Stevenson J S,Stevenson L S. The petrology of dawsonite at the type locality,Montreal. Can Mineral,1965,8: 249 ~252
[20] Stevenson J S,Stevenson L S. Contrasting dawsonite occurrences from Mont St-bruno,Quebec. Can Mineral,1978,16: 471 ~ 174
[21] Coveney R M,Kelly W C. Dawsonite as a daughter mineral in hydrothermal fluid inclusions. Contrib Mineral Petrol,1971,32: 334 ~ 342
[22] 高玉巧,劉立 . 含片鈉鋁石砂岩的基本特徵及地質意義 . 地質論評,2007,53( 1) : 104 ~ 113
[23] Yudovich Ya E,Ketris M P. Toxic Trace Elements in Coal. Ekaterinburg: Komi Scientific Center,Institute of Geolo- gy,Ural Division,RAS,2005. 1 ~ 655 ( in Russian)
[24] Yudovich Ya E,Ketris M P. Valuable Trace Elements in Coal. Ekaterinburg: Komi Scientific Center,Institute of Geol- ogy,Ural Division,RAS,2006. 1 ~ 538 ( in Russian)
[25] 李東旭,許順山 . 變質核雜岩的旋扭成因-滇東南老君山變質核雜岩的構造解析 . 地質論評,2000,46 ( 2) :113 ~ 119
[26] 陳翠華,何彬彬,顧雪祥,等 . 右江盆地中三疊統濁積岩系的物源和沉積構造背景分析 . 大地構造與成礦學,2003,27( 1) : 77 ~ 82
[27] Vinogradov A P. Average contents of chemical elements in the principal types of igneous rocks of the earth's crust. Geochemistry,1962,7: 641 ~ 664
[28] 鮑學昭,張阿利 . 鈾釷的地球化學及對地殼演化和生物進化的影響 . 岩石礦物學雜志,1998,17( 2) : 160 ~ 172
[29] Lewan M D,Maynard J B. Factors controlling enrichment of vanadium and nickel in the bitumen of organic sedimentary rocks. Geochim Cosmochim Acta,1982,46: 2547 ~ 2560
[30] Bostrom K. Genesis of ferromanganese deposits-diagnostic criteria for recent and old deposits. In: Rona P A,Bostrom K,Laubier L,et al,eds. Hydrothermal Processes at Seafloor Spreading Centers. New York: Plenum Press,1983.473 ~ 489
[31] 吳朝東,楊承運,陳其英 . 湘西黑色岩系地球化學特徵和成因意義 . 岩石礦物學雜志,1999,18( 1) : 26 ~ 39
[32] Wignall P B. Black Shales. Oxford: Clarendon Press,1994. 1 ~ 127
[33] 葉傑,范德廉 . 遼寧瓦房子鐵錳結核礦床微量元素特徵 . 見: 中國科學院地球化學研究所礦床地球化學開放研究實驗室 . 礦床地球化學研究 . 北京: 地震出版社,1994. 80 ~82
( 本文由代世峰、任德貽、周義平、Chen-Lin Chou、王西勃、趙蕾、朱興偉合著,原載《科學通報》,2008 年第 53 卷第 24 期)
❷ 青年地質科技獎的授予情況
到目前為止 ,475名優秀青年地質工作者獲此殊榮,其中授予金錘獎95名,銀錘獎380名。同時有21名金、銀錘獎獲得者榮獲了中國青年科技獎。「青年地質科技獎」已經成為中國地質學會的品牌,在地質界具有很高的知名度,產生了廣泛的社會影響,獲獎者絕大多數已成為地質科技工作的骨幹。(下附部分獲獎者名單) 中國地質學會青年地質科技獎(1989年)金錘獎獲獎名單
(5名按姓氏筆畫排序) 姓 名 工 作 單 位 毛景文 中國地質科學院礦床地質研究所 石彥民 大港石油管理局勘探開發研究院 李建潮 中國地質大學 (北京) 高延林 青海省科學技術委員會 董樹文 安徽省地質科學研究所 銀錘獎 (17名按姓氏筆畫排序) 姓 名 工 作 單 位 王安建 長春地質學院 馬昌前 中國地質大學 (武漢) 李小彥 西安煤炭科學研究院 李長江 浙江省地質礦產研究所 李繼江 山東省第三水文工程地質大隊 李榮清 湖南省地質科學研究所 朱玉磷 福建省閩西地質大隊 汪振文 新疆地礦局第六地質大隊 張 韜 寧夏地礦局礦產地質調查所 張明泉 蘭州大學地質系 張哨楠 成都地質學院 張德潤 地礦部航空物探遙感中心 楊閩中 建設部綜合勘察研究院 羅 雲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黃紹甫 廣西石油勘探開發指揮部 聶風軍 中國地質科學院礦床地質研究所 康豹成 河北省綜合研究地質大隊 中國地質學會第三屆青年地質科技獎(1991年)金錘獎獲獎名單
(7名按姓氏筆畫排序) 姓 名 工 作 單 位 石崑山 河南省地礦廳第三地質探礦隊 湯良傑 地質礦產部西北石油地質局 吳景勤 核工業總公司華東地質勘探局 陳 駿 南京大學地球科學系 周國平 中國地質科學院礦床地質研究所 徐學純 長春地質學院地質系 晏建國 中國有色金屬工業總公司西南地質勘查局 317 銀錘獎 (31名按姓氏筆畫排序) 姓 名 工 作 單 位 萬渝生 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研究所 王會祥 塔里木石油勘探開發指揮部地質研究大隊 王英民 成都地質學院 王鶴齡 湖北地質實驗研究所 劉金山 湖南地礦局 405 隊普查分隊 劉蒙華 中國地質科學院沈陽地質礦產研究所 華佑南 中國地質科學院南京地質研究所 朱筱敏 石油大學石油地質系 朱儒峰 內蒙古地礦局第二區調隊一分隊 阮利民 冶金部第一地質勘查局地質探礦技術研究所 吳澄宇 中國地質科學院礦床地質研究所 張超群 廣東茂名礦產公司 李乃勝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李兆慧 河南省煤田地質勘探公司第一勘探隊 周 翊 中南工業大學地質勘查及城鄉建設工程系 林暢松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羅先熔 桂林冶金地質學院 鄭國東 中國科學院蘭州地質研究所 侯建軍 北京大學地質系 段太忠 江漢石油學院地質系 郝梓國 中國地質學會地質學報編輯部 欒文樓 河北地質學院 殷躍平 地礦部環境地質研究所 秦克章 有色金屬總公司北京地質研究所 耿 弘 雲南省地質環境監測總站 閻子忠 寧夏地礦局第二水文地質工程地質隊 黃建閩 建設部綜合勘查研究院 舒 航 冶金部第一地質勘查局地質探礦技術研究所 蔣少涌 中國地質科學院礦床地質研究所 潘 懋 北京大學地質系 戴鳳岩 中國地質科學院天津地質礦產研究所 中國地質學會第四屆青年地質科技獎(1993年)金錘獎獲獎名單
(9名按姓氏筆畫排序) 姓 名 工 作 單 位 陳踐發 中國科學院蘭州地質研究所 龐忠和 中國科學院地質研究所地熱研究室 侯增謙 中國地質科學院礦床地質研究所 胡雄健 浙江省地礦局第七地質隊 趙文智 石油天然氣總公司勘探開發研究院 徐錫偉 國家地震局地質研究所 郭英廷 中國礦業大學北京研究生部 黃潤秋 成都地質學院工程地質研究所 溫 寧 地礦部廣州海洋地質調查局第二海洋地質調查大隊 銀錘獎(30名以姓氏筆劃排列) 姓 名 工 作 單 位 王 劍 地礦部成都地質研究所 王恩志 清華大學水利水電工程系 王照林 山西省地礦局 215 隊物探分隊 韋星林 有色總公司江西地勘四隊三分隊 甘盛飛 沈陽黃金學院地質系 曲國勝 國家地震局地質研究所 任書才 河北省地礦局第三水文地質工程地質大隊 劉代志 中南工業大學地球物理勘察新技術研究所 劉樹文 北京大學地質學系 杜楊松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科研處 李延河 中國地質科學院礦床地質研究所 邱小平 中國地質科學院區劃室 何思為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探工系 汪東波 有色總公司北京礦產地質研究所 張光輝 地礦部水文地質工程地質研究所 陳衍景 北京大學地質系 邵益生 建設部城市地下水資源研究中心 苗培森 山西省地礦局區調隊 羅 強 西南石油學院 周平根 地礦部環境地質研究所國土地質研究室 周永章 中國科學院地球化學研究所廣州分部 胡 凱 南京大學地球科學系 郜建軍 地礦部石油地質研究所 賀安生 湖南省地質研究所 郭正堂 中國科學院地質研究所 黃運飛 中國兵器工業部勘察研究院 藍先洪 地礦部海洋地質研究所 賴旭龍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古生物教研室 蔡耀軍 水利部能源部長江勘測技術研究所 漆家福 石油大學 (北京)地球科學系 中國地質學會第五屆青年地質科技獎(1995年)金錘獎獲獎名單
(共10名按姓氏筆畫排序) 姓 名 工 作 單 位 王宗起 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研究所 朱立新 地礦部物化探研究所 吳吉春 南京大學 周瑤琪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鄭永飛 中國科技大學 姜欽華 北京大學地質系 胡聖標 中國科學院地質研究所 郝 芳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秦四清 中航勘察設計院 舒 航 中國礦業大學 銀錘獎 (共40名按姓氏筆畫排序) 姓 名 工 作 單 位 萬 力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於青春 中國地質大學( 武漢) 方維萱 有色西北地勘局物化探總隊 王 駒 核工業北京地質研究院 王 清 長春地質學院 王京彬 有色北京地質研究所 馮慶來 中國地質大學 任戰利 西北大學地質系 劉 震 石油大學(北京) 劉小宇 核工業北京地質研究院 劉曉春 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力學研究所 孫曉明 中山大學地質系 許文良 長春地質學院 宋 彪 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研究所 張正偉 河南地質科研所 張祖海 江西有色地勘局地研所 張曉培 長春地質學院 張獻民 河北地質學院 李江海 北京大學地質系 李建平 中國科學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 楊夕輝 雲南地礦局三隊 沈樹忠 中國礦業大學 邵龍義 中國礦業大學 陳松嶺 中南工業大學 周樂堯 浙江省地質礦產研究院 屈建軍 中國科學院沙漠研究所 施 斌 南京大學 閭國年 南京大學 唐金榮 冶金勘察研究院 唐勝利 煤炭科學院西安分院 賈愛林 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 章雨旭 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研究所 續世朝 山西地勘局區調隊 銀劍釗 中國地質科學院礦床地質所 黃 海 地礦部地質技術勘查院 龔漢松 海南地礦開發局高新爆破技術公司 傅雪海 江蘇煤田地質勘探研究所 彭少梅 廣東省地質科學研究所 蔣泰然 地礦部石油地質研究所 解習農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中國地質學會第六屆(1997年)青年地質科技獎--金錘獎獲獎名單
(共10名按姓氏筆畫排序) 姓 名 工 作 單 位 何慶成 地礦部環境地質所 李功伯 中國地質大學 (北京) 蘇俊青 大港石油地勘院 林承焰 石油大學 ( 華東) 范洪海 華東地質局 270 所 侯泉林 中科院地質所 徐義剛 中科院廣州地化所 高 俊 地礦部地質研究所 董國臣 河北地勘局 潘葆芝 長春科技大學 銀 錘 獎 ( 共 40 名按姓氏筆畫排序) 姓 名 工 作 單 於學峰 山東省第二地勘院 毛先成 中南工業大學 王文武 化工部遼寧地勘院 王世澤 西南石油局 王建鋒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王春亮 山西地勘局 216 鄧吉牛 有色北京地質所 田昇平 化工部化學礦產院 全裕科 華北石油地質局規劃設計院 劉 傑 寧夏石炭井礦務局 劉再華 地礦部岩溶地質所 劉俊來 長春科技大學 孫友宏 長春科技大學 朱雲鶴 地礦部南京地礦所 湯 彬 華東地質學院 邢紅星 第三地勘局勘查院 吳培康 石油勘探開發中心 張立東 地礦部沈陽所 張伯友 中科院廣州地化所 張招崇 地礦部地質所 張振福 山西地礦局地調隊 李 曉 中科院地質所 李志群 有色西南地質所 李俊建 地礦部天津地礦所 楊學明 中國科技大學 楊忠芳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楊振宇 地科院地質力學所 肖舉樂 中科院地質所 陸建軍 南京大學地質系 陳遠榮 桂林礦產地質院 陳海弟 中南地勘局 侯恩科 西安礦業學院 施澤進 成都理工學院 柳建新 中南工業大學 趙 平 中科院地質所 徐貴來 核工業北京地質研究院 聶高眾 國家地震局地質所 顧雪祥 成都理工學院 賴紹聰 西北大學地質系 薛良偉 河南省地科所
中國地質學會第七屆(1999年)青年地質科技獎獲獎名單
金錘獎8名(按姓氏筆畫排序) 姓名 工 作 單 位 劉財 長春科技大學地球物理系 劉福來 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所 孫占亮 山西地勘局區調地質隊 陳國忠 甘肅地勘局第三地質隊 周翠英 中山大學地球科學系 秦克章 有色總公司北京礦產地質研究所 蔡忠 石油大學(華東)資源系油藏地質研究所 譚永傑 中國煤田地質總局 銀錘獎26名(按姓氏筆畫排序) 姓名 工作單位 於海峰 天津地質礦產研究所 王駿 中國新星石油公司規劃院勘探所 王常明 長春科技大學土木工程系 王登紅 中國地質科學院礦床所 劉國平 有色北京礦產地質研究所 李忠 中國科學院地質所 李國平 河南有色地勘局地質所 楊曉平 中國地震局地質研究所 楊曉明 化工部遼寧地質勘查院 邱檢生 南京大學地球科學系 陳漢林 浙江大學地球科學系 周訓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水資與環境工程系 周紹智 山東省魯南地質工程勘察院 武威 建設部綜合勘察設計院 姜月華 南京地質礦產研究所 賀文華 湖南省地勘局418隊 凌水成 湖南有色地質勘查局 徐揚青 煤炭部武漢設計研究院 徐旭輝 中國新星石油公司實驗地質研究院 康鳳新 山東省地勘局地礦處 麻土華 浙江省地質礦產研究所 黃同興 廣西地質調查研究院 賴健清 中南工業大學地質系 譚承軍 中國新星石油公司西北石油局規劃設計院 黎良傑 中航勘察設計研究院 魏祥榮 核工業華東地質局二七O研究所 中國地質學會第八屆(2001年)青年地質科技獎--金錘獎
(10名按姓氏筆畫排序) 姓名 工作單位及職務 化建新 中兵勘察設計研究院 王 成 核工業西北地質局二一六大隊 孫繼敏 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 朱自強 中南大學應用地球物理所 汪東波 北京礦產地質研究所 周新源 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塔里木油田分公司 鄭和榮 中石化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 祝文亮 天津市大港油田公司油氣勘探開發技術研究中心 郝世俊 煤炭科學研究總院西安分院 廖立兵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銀錘獎(42名按姓氏筆畫排序) 姓名 工作單位 馬 明 長江委綜合勘測局長江岩土工程總公司 王惠初 天津地質礦產研究所 史長義 中國地質科學院物化探研究所 劉 敏 華東師范大學地理學系 劉長禮 中國地質科學院水文地質環境地質研究所 劉傳虎 勝利油田有限公司物探研究院 劉貽燦 安徽省地質調查院地質研究所 劉海泉 中國建築材料工業地質勘查中心山東總隊 匡立春 新疆油田公司測井總監 呂修祥 石油大學(北京) 呂曉光 大慶油田有限責任公司勘探開發研究院 呂新彪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資源學院 紀友亮 石油大學(華東) 許強 成都理工大學 閆相賓 中石化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 吳德文 有色金屬礦產地質調查中心 張永波 中國地質科學院水文地質環境地質研究所 張起鑽 廣西有色地質勘查總院廣西地質礦產勘查開發局 張德民 廣東煤炭地質局(廣州中煤江南基礎工程公司) 李青 廣西地質礦產勘查開發局科技處 李曉昭 南京大學地球科學系 楊計海 中海石油研究中心南海西部研究院 汪時成 中國石化新星公司 陳占成 山東省魯南地質工程勘察院 陳建文 青島海洋地質研究所 周志芳 河海大學土木工程學院 虎維岳 煤炭科學研究總院西安分院水文所 鄭建平 中國地質大學地球科學學院 姜在興 石油大學(華東)地球資源與信息學院 趙英俊 核工業北京地質研究院 唐書恆 中國煤炭地質總局第一勘探局 唐建明 中國石化新星公司西南石油局第二物探大隊 唐輝明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工程學院 徐學義 西安地質礦產研究所 秦玉英 中石化新星石油公司華北石油局井下作業大隊 符鞏固 湖南省地質調查院湘東礦產地質調查所 曾義金 中石化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德州鑽井研究所 曾大乾 中原石油勘探局勘探開發科學研究院 溫書亮 中海石油研究中心勘探研究院 董雲鵬 西北大學地質系 魯安懷 北京大學地球與空間科學學院 翦知湣 同濟大學海洋地質與地球物理系 中國地質學會第九屆(2003年)青年地質科技獎-金錘獎名單
(7名按姓氏筆畫排序) 姓名 工作單位 鄧運華 中海石油(中國)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 劉四新 吉林大學地球探測科學與技術學院 何宏平 中國科學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 尚彥軍 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 秦明寬 核工業北京地質研究院 龔士良 上海市地質調查研究院 謝用良 中石化西南分公司勘探處主任工程師 銀錘獎名單(34名按姓氏筆畫排序) 姓名 工作單位 萬余慶 中國煤炭地質總局航測遙感局 雲露 中石化西北分公司勘探開發規劃設計研究院地勘所 毛德寶 天津地質礦產研究所,研究室主任 王玉往 有色北京礦產地質研究所 韋國深 廣西地質勘查總院 丘學林 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甘行平 中國地質科學院勘探技術研究所 劉亮明 中南大學地學與環境工程學院 劉繼東 甘肅煤田地質局 孫煥泉 勝利油田有限公司 況軍 新疆油田公司勘探開發研究院 吳文鸝 中國地質科學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學勘查研究所 吳珍漢 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力學研究所 張發旺 水文地質環境地質研究所 張光學 國土資源部廣州海洋地質調查局 李天斌 成都理工大學 李細根 核工業二一六大隊四分隊 邱楠生 石油大學(北京)盆地與油藏研究中心 陸現彩 南京大學地球科學系副教授 陳昌彥 北京市勘察設計研究院 周建波 吉林大學地球科學學院 周荔青 中石化股份公司華東分公司 武恆志 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西部分院 侯讀傑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姚建明 陝西省煤田地質局185隊 徐貽贛 江西省地礦局贛南地質調查大隊 桑樹勛 中國礦業大學資源與地球科學學院 袁訓來 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 郭建強 中國地質調查局水文地質工程地質技術方法研究所 焦鵬程 中國地質科學院水文地質環境地質所 韓士洲 煤炭科學研究總院西安分院 韓穎 山西省地質調查院太原分院 雷從眾 新疆油田分公司採油二廠 譚成軒 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力學研究所 中國地質學會第十屆(2005年)青年地質科技獎金錘獎獲獎名單
(10名按姓氏筆畫排序) 姓 名 工作單位及職務 劉剛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國土資源信息系統研究所 劉志飛 同濟大學 江同文 塔里木油田公司勘探開發研究院 李素梅 石油大學(北京)盆地與油藏研究中心 苗愛生 核工業二0八大隊二分隊 夏群科 中國科技大學地球和空間科學學院 庹先國 成都理工大學科技處 鹿化煜 中國科學院地球環境研究所 潘彤 青海省有色地質礦產勘查局 戴福初 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 銀錘獎名單(40名按姓氏筆畫排序) 姓 名 工作單位及職務 李文勇 廣州海洋地質調查局礦產所 甘甫平 中國國土資源航空物探遙感中心 劉紅櫻 南京地質礦產研究所 徐宏峰 中國建築材料工業地質勘查中心浙江總隊 陳曉東 中國地質科學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學勘查研究所 張元動 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 代世峰 中國礦業大學(北京) 陳正樂 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力學研究所 趙志丹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地學院 程國明 中國地質環境監測院 何高文 廣州海洋地質調查局海洋礦產地質調查所 張進德 中國地質環境監測院 張異彪 上海海洋石油局第一海洋地質調查大隊 張守林 北京礦產地質研究院 聶振龍 中國地質科學院水文地質環境地質研究所 楊振京 中國地質科學院水文地質環境地質研究所 程建遠 煤炭科學研究總院西安分院地震勘探研究所 覃建雄 成都理工大學地球學院 張生根 中石化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 馬保松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工程學院 楊文清 陝西省煤田地質局一八六隊 於 軍 江蘇省地質調查研究院環境地質研究所 琚宜太 中國冶金地質勘查工程總局二局 沈春勇 中水顧問集團貴陽勘測設計研究院地質分院 楊自安 有色金屬礦產地質調查中心北京資源勘查技術中心 王文峰 中國礦業大學資源與地球科學學院 王岳軍 中國科學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 劉光祥 中國石化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無錫石油地質研究所 許以明 湖南省湘南地勘院地質調查所 陳志宏 中海石油(中國)有限公司湛江分公司 胡新麗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工程學院 彭和求 湖南地質調查研究院 李國彪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地質調查研究院 陳仁義 中國地質調查局資源評價部 張延軍 吉林大學建設工程學院 馮亞生 海南水文地質工程地質勘察院 王秉璋 青海省地質調查院區調分院 王昆 中國水電顧問集團昆明勘測設計研究院地質分院 汪 珊 中國地質科學院水文地質環境地質研究所 謝文衛 國土資源部勘探技術研究所 中國地質學會第十一屆(2007年)青年地質科技獎金錘獎獲獎名單
(10名按姓氏筆畫排序) 姓 名 工作單位及職務 於翔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王書來 北京礦產地質調查院 祁生文 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 李三忠 中國海洋大學 周心懷 中海石油(中國)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 溫志堅 核工業北京地質研究院 葛曉立 中國國土資源航空物探遙感中心 董月霞 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冀東油田分公司 覃小鋒 廣西區域地質調查研究院 韓忠 武警黃金部隊第六支隊 銀錘獎名單(40名按姓氏筆畫排序) 姓 名 工作單位及職務 萬玲 廣州海洋地質調查局 豐成友 中國地質科學院礦產資源研究所 仇建軍 河南省有色金屬地質礦產局第三地質大隊 牛富俊 中國科學院寒區旱區環境與工程研究所 王之軍 中非地質工程勘查研究院 王清華 中國石油塔里木油田公司 葉曉濱 中國地質環境監測院 任雲生 吉林大學 劉東輝 福建省121煤田地質勘探隊 劉忠群 中國石化華北分公司勘探開發研究院 劉陶勇 核工業二一六大隊 江山紅 中國石化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石油鑽井研究所 閆臻 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研究所 何衛紅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何黃生 江蘇煤炭地質局物測隊 張永雙 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力學研究所 張禮中 中國地質科學院水文地質環境地質研究所 張傳林 中國地質調查局南京地質礦產研究所 張吉壽 雲南地礦資源股份有限公司 張家菁 江西省地礦局贛東北大隊 李連生 中國石化河南油田分公司 李鐵軍 中國石化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 單玄龍 吉林大學 和志軍 有色金屬礦產地質調查中心南方地質調查所 林全勝 福建省閩西地質大隊 武雄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鄭元平 紫金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金勝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侯樹仁 核工業二〇八大隊 趙振宏 中國地質調查局西安地質礦產研究所 徐品 山東省地質環境監測總站 晏鄂川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翁愛華 吉林大學 袁文偉 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 郭華明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郭彥民 中國石油遼河油田勘探開發研究院 高文龍 北京國電華北電力工程有限公司 黃偉強 中國石油新疆油田公司 董瀚 甘肅省地礦局第三地質礦產勘查院 廖忠禮 中國地質調查局成都地質礦產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