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尼西亞地質災害多發的原因
『壹』 印度尼西亞號稱" 地質超市",原因是什麼其多發的地質災害有哪些
印尼所處的地理位置屬於地球板塊構造帶,地質活動頻繁。
地質災害內容
地震、海嘯、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凡是非人為因素的災害內容基本在印度尼西亞都能找到。
因為發生的較為全面,所以才有此稱呼。
『貳』 為什麼印度尼西亞地震頻繁
在地球板塊與板塊交接處易地震。印度尼西亞處在太平洋板塊、印度洋板塊、印澳板塊與歐亞大陸板塊的交界處,所以地震,火山爆發都很頻繁 ,還有海嘯,這都是地殼活動的結果。
『叄』 四川地質災害多發的原因
地中海-喜馬拉雅火山地震帶又稱「歐亞地震帶」,主要分布於歐亞大陸回,從印度尼答西亞開始,經中南半島西部和我國的雲、貴、川、青、藏地區,以及印度、巴基斯坦、尼泊爾、阿富汗、伊朗、土耳其到地中海北岸,一直還伸到大西洋的亞速爾群島。
橫貫歐亞兩洲及涉及非洲地區。其中一部分從堪察加開始,越過中亞,另一部分則從印度尼西亞開始,越過喜馬拉雅山脈,它們在帕米爾會合,然後向西伸入伊朗、土耳其和地中海地區,再出亞速海。歐亞地震帶所釋放的地震能量佔全球地震總能量的15%,主要是淺源地震和中源地震,缺乏深源地震。另外5%的地震能量釋放在海嶺地震帶。
這條地震帶也是近代地殼運動活躍的地帶,它又可分為幾個段落,其中印度北部是重要一段,稱「喜馬拉雅地震帶」,東西長約2400公里。
總之 地中海-喜馬拉雅火山地震帶位於亞歐板塊和印度洋板塊交界處,但是不相等
『肆』 印度尼西亞有「地質災害的超市」之稱,原因是什麼
一是處於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多火山地震活動;二是屬於島國,海洋災害多發;三是以熱帶雨林氣候為主,高溫多雨,易發生洪澇等
『伍』 印尼塔勞群島發生6.9級地震,印尼為何頻發地震等地質災害
印尼是一個非常危險的國家,它位於幾個構造板塊交界處,周圍火山環繞。該國版的島嶼權位於全世界最不穩定的一個區域。這周的火山爆發和由強震引發的海嘯,顯示印尼位於不穩定的地質構造上。作為全球最大的島國(由1.75萬座小島組成),印尼坐落在世界上最活躍的地震帶——環太平洋地震帶和世界第二大最活躍地震帶——阿爾卑斯帶之間。夾在這種地震多發帶中間,意味著這個島國會經歷全球最強的地震和最猛烈的火山爆發。據美國地質調查局(USGS)說,環太平洋地震帶學術上又稱環太平洋帶,是全球最強的一個地震帶,它的一系列斷層線從西半球的智利穿越日本和東南亞,一直延伸2.5萬英里(4.02萬公里)。
『陸』 印尼地質災害頻繁發生的原因
1:處於板塊交界處,地質活動活躍,易發生地震。
2:印尼是位於太平洋的島國,處熱帶,易受熱帶風暴的襲擊。
3:印尼是火山國,有400多座火山。
4:印尼全年雨水充沛,易發生水災,泥石流。
『柒』 地理試題:分析雅魯藏布江谷地地質災害頻繁的原因
雅魯藏布江谷地地質災害頻繁的原因:
位於板塊碰撞邊界;
地殼活動頻繁,內岩石破碎;
地形坡容度大,重力作用強;
位於季風氣候區,夏季降水集中,容易誘發滑坡、崩塌和泥石流等地質災害;
冬春季節乾旱多大風,河流兩岸裸露區域沙塵活動頻繁
雅魯藏布江谷地,位於喜馬拉雅山和岡底斯山-念青唐古拉山之間。一條大致東西走向的、同山脈平行的構造谷地。雅魯藏布江的上中游谷地阿布分為寬谷,寬約10-15公里,江水東流經東經95°附近大拐彎處,切穿喜瑪拉雅山脈,流向發生完全相反的轉折,即先東北流,切穿山脈後轉向西南流。這段河床坡降非常大,水力資源特別集中而豐富,是世界罕見的大峽谷。南流以後進入印度。
『捌』 (28分)印度尼西亞是世界上最大的群島國家,河流眾多而短小。根據下列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完成下列各題。
(1)位於熱帶雨林氣候區,降水豐富,河流眾多(2分);島嶼面積較小,縱深小,河流短小(2分)。 (2)雅加達6月—10月降水少,11月—5月降水豐富(2分)。6月—10月氣壓帶風帶北移,該地受東南季風影響(2分),雅加達位於季風背風坡,雨影區,降水少(2分)。11月—5月該地受赤道低壓帶或西北季風控制(2分),雅加達位於西北季風的迎風坡,降水豐富(2分)。 (3)輪胎生產優勢:世界上天然橡膠的主要生產國,原料豐富(2分);發展中的人口大國,具有充足和廉價的勞動力(2分);地處馬六甲海峽沿岸,海運便利。(2分) (4)地處亞歐板塊、太平洋板塊和印度洋板塊三大板塊的交匯處,地殼活動,地震,火山頻繁(2分);岩體破碎,土層疏鬆(2分);地形以山地丘陵為主,地勢起伏大(2分);降水量豐富,多暴雨易引發滑坡、泥石流(2分)。 『玖』 印度尼西亞有「地質災害的超市」之稱,原因是什麼 很簡單,因為印度尼西亞位於太平洋板塊,印度洋板塊和亞歐板塊交界地帶。所以地質活動很頻繁,如火山,地震等頻頻發生。由這些地質活動引起一系列的災害就多了,所以說、、、、、 『拾』 西南地區地質災害多發的原因是什麼 西南地區地抄質災害多發有自然原因和人為原因;首先西南地區處在板塊交界處,地殼活躍,多地震,岩石破碎;多山地地形,地勢起伏大,重力作用大;季風氣候,降水集中,夏季多暴雨。人為原因主要是防範和保護一是淡薄,人口稠密以及不合理的開發活動。 西南地區曾多次調整,直至1955年形成穩定格局:川、黔、滇、藏四地合稱為「西南四省(區)」;1997年恢復設立重慶直轄市,四省一區區劃格局部分調整,在此之後重慶、四川、貴州、雲南、西藏合稱為「西南五省(區、市)」。自然區劃概念下的西南地區,主要包括巴蜀盆地、雲貴高原、青藏高原南部、兩廣丘陵西部等地形單元,大致包括重慶、四川、貴州、雲南、西藏。 熱點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