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8月氣象地質災害
❶ 從( )的6月1日起,中央電視台天氣預報節目中正式發布全國地質災害氣象預報預警
從2003年6月1日起,中央電視台天氣預報節目中正式發布全國地質災害氣象預報預警信息.
❷ 2020年南寶山受地質災害影響嗎
2020年南寶山受地質災害影響嗎?無論哪裡,如果在地質災害的時候都會受到一些影響,比如說地震或者火山泥石流等等,洪澇災害都是非常影響非常大的。
❸ 年國家地質災害氣象預警服務
5.8.1 技術准備
5.8.1.1 工作情況
2008 年度國家級地質災害氣象預警預報服務在 5 月 1 日至 9 月 30 日開展,每日一次。由於汶川地震和台風活動以及強降雨影響,2008 年加強並延續了預警預報值班。5月 13 日以後針對地震災區加密了預報頻次,由每日 1 次增加為 2 ~ 3 次,增加了 60 次。預警預報期也從 9 月 30 日延續到 10 月 4 日( 台風「海高斯」登陸) ,11 月 5 日又增加了 1次,增加了 6 天。
2008 年預警預報值班共 159 天,製作預警預報產品 213 份。在中央電視台發布地質災害預警預報信息 94 次( 其中 4 級 93 次,5 級 1 次) ,在中央人民廣播電台發布 94 次,在中國地質環境信息網上發布 176 次( 3 級以上) ,在國土資源部政府網上發布 94 次。
由於汶川地震區山坡岩土體更加鬆散破碎、餘震不斷、強降雨天氣頻繁出現的情況,加強了地質災害預警預報工作。主要是加密了預報頻次,適度提高了地質災害預報等級。製作地質災害預警預報產品的頻次從每日 1 次增加到每日 3 次,分別在中央電視台早晨 7 點、中午 12 點和晚上 7 點 30 分氣象節目發布,並在中央電視台多個頻道、中央人民廣播電台隨氣象節目一起滾動播出,同時在中國地質環境信息網上實時發布。警示當地居民和搶險救災人員注意防範地震餘震和降雨引發的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質災害; 警示臨時居住帳篷和救災場所的百姓要避開山體斜坡、河流溝口等易發地質災害的部位,提醒沿山路行駛的車輛和行人要注意山體滑坡、崩塌落石和泥石流。
適當增加地質災害氣象預警預報的頻次的工作流程為: 國家氣象中心提出,經與中國地質環境監測院會商後聯合發布。西太平洋洋面生成( 強) 熱帶風暴後,若預測可能影響中國大陸,國家氣象中心提前告知中國地質環境監測院,以便針對東南沿海的地質災害氣象預警預報做好前期准備工作。
5.8.1.2 預警產品計算
( 1) 集成了兩代預警模型
為了便於新舊預警模型並行使用、相互校驗,提高預警預報計算結果的精確性,新的預警預報系統軟體中將第一代預警模型( 臨界雨量模型) 、第二代預警模型( 顯式統計預警模型) 集成在同一系統中( 圖 5.35) 。
第一代預警模型( 臨界雨量模型) : 基於雨量站點的地質災害預報,預警計算在雨量站點上完成,在雨量站點上生成不同等級的預警等級點。
第二代預警模型( 顯式統計預警模型) : 以剖分的網格( 10km ×10km) 為單位,在每個預警網格上計算預警產品值。
圖 5.35 兩代預警模型集成使用
( 2) 可採用分步式計算與一站式計算兩種計算方式
分布式計算主要是分為: 氣象數據自動導入-預報產品計算兩步進行,便於預警產品計算之前先完成下載雨量、數據導入、數據分布查看等操作( 圖 5.36) 。一站式計算: 將數據導入、產品計算從頭到尾一步完成,便於日常預警值班的方便快捷。
圖 5.36 分步式計算與一站式計算兩種計算方式
5.8.1.3 數據管理
( 1) 雨量數據自動下載
當氣象部門將前期實況雨量和次日的預報雨量上傳到 FTP 地址上後,無論是一站式計算,還是分布式計算方式,預報員使用預警軟體時第一步就是直接從 FTP 上下載數據,下載完畢後自動提示,並直接導入軟體系統參加計算。
中國地質災害區域預警方法與應用
( 2) 數據自動備份
根據日常工作需求,軟體實現在計算完成後,完成原始雨量數據的自動備份、預警產品結果的自動備份( 圖 5.37) 。
圖 5.37 數據自動備份
原始雨量數據備份到目錄「D: 2008rain 701」
Copy ftp: / /129.179.10.68 / c-cma / a-forecast /0701 / 整個文件夾。
預警產品結果數據備份到目錄「D: 2008results 701」
Copy 「data publish 」下的 3 個文件:
gt080701.doc; gt080701.txt; 080701.bmp; 080701.jpg;
Copy 「data result 」下的 3 個文件 080701.w l; 080701.w p;
Copy 「data station 80701.w t」
5.8.1.4 數據查詢
數據查詢功能中,除地質背景環境條件查詢( 圖 5.38,首先在圖層管理欄內打開要查詢的地質環境條件數據,然後使用「查看屬性」來查看相應的地質環境條件) 外,本次軟體改進中主要增加了較強大的雨量數據的查詢功能。
雨量查詢功能主要是基於雨量站點的原始查詢、統計查詢以及數據導出等功能。通過右鍵點擊「站點查詢」,即可得到各雨量站點的信息,主要包括: 實況雨量、累計雨量、14 時雨量、條件查詢 4 個選項卡。
圖 5.38 地質背景環境條件查詢
實況雨量: 查詢結果是所選雨量站點的逐日 24h 雨量值( 圖 5.39) 。累計雨量查詢結果是所選雨量站點的逐日累計雨量,系統設計為累計 7d 的雨量。
圖 5.39 雨量查詢窗口
14 時雨量: 查詢結果是當前日期 8 時至 14 時的 6h 實況雨量、經過計算得到的當前日期 14 時至昨日 14 時的實況雨量。
條件查詢: 主要是一些較復雜的定製查詢功能和查詢結果導出功能。可以通過選擇站號、站名、起始日期、終止日期,進行不同時間段各個雨量站點的累計雨量查詢( 圖5.40) 。
圖 5.40 條件查詢
5.8.1.5 預警產品修正
地質災害預警預報產品自動完成後,預報員可根據經驗或會商結果對預警產品進行修正。關於預警產品修正依據方面,增加了分省易發區圖; 產品背景數據補充縣界、縣名以及地貌簡圖。
( 1) 增加了分省( 區、市) 易發區圖( 圖 5.41)
圖 5.41 分省( 區、市) 易發區圖
( 2) 修正了產品背景數據( 圖 5.42,圖 5.43)
圖 5.42 中國地貌底圖
圖 5.43 預警區縣界縣名
5.8.1.6 軟體界面與顯示
軟體界面作了進一步的完善; 圖層顯示標准化等,如不同雨量用不同的顏色大小進行標記; 不同預警等級的顏色也給出相應的顏色顯示標准。
( 1) 軟體界面
從每日預警值班的角度,進一步完善和簡化了預警軟體界面,圖層控制管理窗口使用更加清晰方便( 圖 5.44) 。
圖 5.44 完善後的軟體界面
( 2) 圖層顯示標准化
不同雨量用不同的顏色大小進行標記。關於當日 8 點、14 點雨量顯示的相關約定根據雨量大小( 子圖號均為 34) ( 圖 5.45) :
圖 5.45 8 點實況雨量顯示標准化
≥250mm: 深紅色( 253) ,RGB 為 151 31 23; 子圖寬度和高度均為 60;
100 ~ 250mm: 粉紅色( 183) ,RG B 為 255 0 191; 子圖寬度和高度均為 50;
50 ~ 100mm: 藍色( 5) ,RG B 為 0 0 255; 子圖寬度和高度均為 40;
25 ~ 50mm: 淺藍色( 19) ,RG B 為 135 135 255; 子圖寬度和高度均為 30;
10 ~ 25mm: 綠色( 90) ,RG B 為 0 175 0; 子圖寬度和高度均為 20;
< 10mm: 淺綠色( 7) ,RG B 為 0 255 0; 子圖寬度和高度均為 10。
( 3) 預警等級顏色標准化
( RGB,圖 5.46)
圖 5.46 預警等級顏色標准化
5.8.1.7 矢量化網上發布
將發布的預警產品格式改為矢量化格式,從而實現預警產品查詢的方便快捷和精確定位( 可直接查詢到縣級行政區域) ( 圖 5.47) 。根據需要可實現雨量數據的實時顯示與查詢; 同時,能夠滿足每日多次預警產品的發布需求。
圖 5.47 改進的矢量化網上發布及放大後效果
5.8.2 5 級地質災害警報區
2008 年汛期,共發布了 1 次 5 級預警預報信息。我們對這次預報的地質災害發生情況進行了調查。
5.8.2.1 5 級地質災害預警預報情況
2008 年 7 月 20 日下午,中國地質環境監測院收到中國氣象局的天氣預報: 未來 24 小時( 7 月 20 日 20: 00 ~7 月 21 日 20: 00) 甘肅南部、四川中部和北部、陝西西南局部、寧夏南部局部等地震影響區,以及吉林東南部、遼寧東部有暴雨( 50mm) 。其中甘肅南部局部、四川中部局部和北部局部,以及吉林東南局部有大暴雨( 100mm) 。
針對氣象局降雨預報和預測暴雨地區的地質環境條件,經過與被預警區省級地質災害預警預報技術單位和氣象局會商,我們發布了如下預警預報信息: 今日 20: 00 至明日 20:00,甘肅南部、四川中部和北部、陝西西南局部、寧夏南部局部等地震影響區,以及吉林東南部、遼寧東部局部發生地質災害可能性較大( 3 級) 。其中,甘肅南部局部、四川中部局部和北部局部等地震重災區發生地質災害可能性大或很大( 4 ~5 級) ( 圖 5.48) 。
圖 5.48 7 月 20 日降雨預報等值線和地質災害氣象預警預報區域
5.8.2.2 地質災害發生情況與地質環境條件
根據四川、甘肅國土資源廳地質環境處獲得反饋信息,7 月 20 日晚至 7 月 22 日期間,四川省東南部發生較大地質災害 47 處; 甘肅省南部發生較大地質災害 8 處。
四川省 7 月 20 ~22 日發生的地質災害主要分布在四川省東部和中南部。在地質環境分區上分別屬於盆地東華鎣山平行嶺谷地質環境區和峨眉山高中山地質環境區。
盆地東華鎣山平行嶺谷地質環境區: 以剝蝕構造地形為主,背斜成山向斜成谷,山高谷深,嶺谷相間,山嶺海拔 700 ~1700m,間以石灰岩槽狀谷地或山間小盆地,山間盆地一般海拔 300 ~500m,相對高差 100m 左右。地形坡度 30° ~35°,背斜山地區較陡。侏羅系分布最廣( 達 80%以上) 。地層岩性為泥岩、砂質泥岩、岩屑長石砂岩、粉砂岩不等厚互層組成軟硬相間的岩體主要組合。構造呈北東—北北東走向,由一系列平行的狹長不對稱箱狀背斜組成,斷裂少見。區域地殼屬間歇性面狀抬升,地殼活動較強。區域最大地震震級為 5.75 級,地震基本烈度為Ⅵ-Ⅶ。
峨眉山高中山地質環境區: 以高中山地貌為主,地勢由北向南漸增,海拔 1000 ~3700m,切割深度 500 ~1000m,地形坡度15° ~40°,山坡上緩下陡,山頂圓緩,溝谷狹窄。地層包括下古生界的碳酸鹽岩、變質岩,以及中生界的砂岩、泥岩和火山噴發的玄武岩等。軟硬相間的岩體組合,類型較多,岩層較破碎。構造以南北向的褶皺、斷裂為主,兼有北東向、北西向斷裂切割,地層錯落,岩層破碎,地殼活動較強,地震烈度為Ⅷ度。滑坡、崩塌、泥石流較發育。
甘肅省發生的地質災害主要分布在隴南山地。該地區屬西秦嶺山地,地勢西高東低,海拔 2500 ~4500m,地形強烈切割,水文網發育,相對高差 1000 ~2000m,屬中高山地形。岩土體類型以變質岩岩組、碳酸鹽岩岩組為主,碎屑岩類和黃土零星分布。年平均降雨量一般為600mm,7 ~ 9 月 3 個月降雨量佔全年的 65% ,多暴雨。植被覆蓋率達 30% ~ 46% 。屬於滑坡、泥石流中等-高-極高發育地區。
5.8.2.3 預警預報效果分析
7 月 20 日對甘肅南部局部、四川中部局部和北部局部等地震重災區發布了 4 ~ 5 級的地質災害預警預報。7 月 21 ~22 日,地質災害大量發生,實際發生區在四川東南部和甘肅南部。甘肅南部和中部局部的預報是准確的,四川北部沒有報準的原因是實際降雨發生了偏移。20 日預報的暴雨中心是南部局部、四川中部局部和北部局部等地震重災區,而實際暴雨中心卻落在了四川東南部和甘肅南部以及陝西西南部( 圖 5.49) 。
5.8.3 2008 年預警預報效果分析
本章選取 2008 年 7 月和 8 月的預報情況進行分析。
5.8.3.1 成功預報情況分析
實際計算時,如果當日僅有 1 個預報區,則按 1 個區計算; 如果有多個預報區,則按實際預報區個數計算,3 級、4 級和 5 級區共同參與計算。採用第 3 章 3.7 節建立的計算公式,計算出 2008 年 7,8 月預報准確率( 表 5.11) 。
圖 5.49 7 月 21 日預報降雨、實際降雨與地質災害點分布對比
表 5.11 2008 年 7,8 月預報准確率
表 5.11 列出 7 月共發布 93 個預報區,有 30 個准確預報區,平均預報准確率為32.26% 。8 月共發布 64 個預報區,有 14 個准確預報區,平均預報准確率為 21.88% 。每日預報准確率的變化從 0 ~100%均有,顯示地質災害發生的准確情況具有一定的隨機性,同時與降雨量的情況有一定的關系,是一個復雜的過程,造成預報准確率較低。遇到大范圍強降雨出現時,預報准確率會有所提高。
5.8.3.2 空報情況分析
實際計算時,如果當日僅有 1 個空報區,則按 1 個區計算; 如果有多個空報區,則按實際個數計算,三級、四級和五級區共同參與計算。空報率和准確率之和為 1。採用第 3 章 3.7建立的計算公式,計算出 2008 年 7,8 月空報率( 表 5.12) 。
表 5.12 2008 年 7,8 月空報率
根據表 5.12 空報率的計算結果,7 月的平均空報率為 67.74%,8 月的平均空報率為78.12% ,空報率較大,主要是因為預報降雨與實際降雨偏差較大所致。
表 5.13 2008 年 7,8 月漏報率
2008 年 7 月 20 日預報降雨和實際降雨情況可以看出,兩個預報 100mm 的地區,其中一個降雨量不到10mm,另一個區中最大降雨量僅為40mm,降雨中心完全偏離預報區域,且降雨中心最大降雨量為 73mm,與預報 100mm 相差 27mm( 圖 5.50) 。
圖 5.50 7 月 20 日預報雨量與實際雨量對比圖
5.8.3.3 漏報情況分析
採用第 3 章 3.7 建立的計算公式,計算出 2008 年 7,8 月漏報率( 表 5.13) 。
根據表 5.13 顯示的計算結果,7 月的平均漏報率為 66.87% ,8 月的平均漏報率為86.54% ,漏報率較大,主要是因為地質災害預報是針對比較大的雲團或台風等強對流天氣引起的地質災害的預報准確率較高,而對於局地暴雨等天氣情況引發的地質災害預測較低。
5.8.4 暴雨日數與地質災害
將汛期( 5 ~9 月) 全國暴雨日數與地質災害點分布疊加( 圖 5.51) 。
顯示暴雨日數較大的地區集中分布在廣東南部、廣西南部、湖北東部等地。圖 5.52 暴雨日數分段與單位面積地質災害點統計,災害點密度較大的區域集中在暴雨日數在 3 ~5 日之間,而在暴雨日數 >10 日的區域地質災害點密度並不是最大的,即總體上,暴雨日數分布與地質災害點密度分布對應關系不好。
圖 5.51 2008 年 5 ~9 月全國暴雨日數與地質災害點分布( 台灣省專題資料暫缺)
圖 5.52 2008 年 5 ~9 月全國暴雨日數分段與單位面積地質災害點統計
5.8.5 強降水過程引發地質災害分析
2008 年汛期( 5 ~ 9 月) 全國共有 8 次強降水過程,在地質災害多發區引發了大量的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
( 1) 2008 年 5 月 25 ~31 日強降水過程
2008 年 5 月 25 ~ 31 日,華南大部,特別是廣西、貴州、廣東局部發生一次強降水過程,過程降水量達 50 ~200mm。在全國多個省份引發了 365 處重大地質災害。其中: 湖南 206處,廣西 32 處,貴州 17 處等( 圖 5.53) 。
圖 5.53 2008 年 5 月 25 ~31 日強降水過程與地質災害點分布( 台灣省專題資料暫缺)
從圖5.54降水量分段與單位面積災害點個數統計來看,過程降水量在50~200mm范圍內,地質災害點密度均較大,特別是過程降水量大於200mm的區域,主要分布在廣西東北部、廣東中北局部地區,地質災害點分布更為集中,密度達7.4處/100km2;過程降水量為150~200mm的區域,覆蓋了貴州、廣西兩省(區)交界地區,密度也較大,達2.8處/100km2。從全國統計來看,5月25~31日88.8%的地質災害點位於累積雨量50~100mm范圍內,全國地質災害點主要是由本次強降水過程引發的。
圖5.54 2008年5月25~31日降水量分段與單位面積地質災害點統計
(2)2008年6月6~19日強降水過程
2008年6月6~19日,在我國的華南大部,特別是廣東、廣西、江西等地持續出現強降水過程,過程降水量達200~800mm。全國多個省份596處災害點。其中:江西147處,廣西126處,湖南88處,廣東55處,浙江33處,雲南23處等(圖5.55)。
圖5.55 2008年6月6日~19日強降水過程與地質災害點分布(台灣省專題資料暫缺)
從圖5.56降水量分段與單位面積災害點個數統計來看,過程降水量在200~800mm范圍內,地質災害點分布最多,佔全國災害點總數的70.5%。過程降水量大於800mm的區域,主要分布在廣東的東南局部,為地質災害不易發地區,沒有災害點出現;過程降水量400~800mm的區域基本覆蓋了廣東、廣西、江西、浙江、安徽等省(區)的山地(地質災害高發區),地質災害分布最為廣泛,地質災害點密度為4.6~6.4處/100km2;過程降水量200~400mm的區域覆蓋了雲南、重慶、湖南等地,地質災害分布廣泛,災害點密度為6.4處/100km2。可見,本次大范圍地質災害的發生主要受到此次強降水過程的控制。
圖5.56 2008年6月6~19日降水量分段與單位面積地質災害點統計
(3)2008年7月6~10日強降水過程
2008年7月6~10日,華南大部、貴州東部、江南中西部、江漢東部、江淮西部、黃淮中東部、吉林北部等地出現了貫穿南北的強降水過程,全國多個省份共76處重大災害點,其中:廣東13處,湖北13處,安徽9處,廣西2處等。
從圖5.57降水量分段與單位面積災害點個數統計來看,隨著過程降水量增大,地質災害點密度明顯呈現增多趨勢,特別是過程降水量介於100~300mm的區域,地質災害分布點密度為0.8處/100km2;過程降水量大於300mm的區域,主要分布在廣東的東南局部,為地質災害不易發地區,沒有災害點出現;過程降水量在0~100mm范圍內,也有大量災害點分布。可見,此次強降水過程分布廣泛,除降水中心災害點個數較多外,在其他降水范圍內仍有很多災害點分布。
圖5.57 2008年7月6~10日降水量分段與單位面積地質災害點統計
(4)2008年7月20~24日強降水過程
2008年7月20~24日,四川盆地、黃淮、江淮等地普降暴雨到大暴雨,過程雨量50~200mm。在多處引發了大量地質災害,其中四川50處,湖北29處,湖南26處,陝西7處,重慶6處,貴州6處等。
從圖5.58降水量分段與單位面積災害點個數統計來看,災害點密度最大的區域過程降水量主要介於100~150mm之間,主要分布在四川、湖北、湖南等地質災害多發區,而在過程降水量更大(>200mm)的區域,災害點密度反倒相對較小,主要是因為這部分區域主要位於山東、河南、湖北等省份的地質災害低易發區。可見山區或者說地質災害多發區的災害發生,主要受到強降水過程的控制,也即只有強降水過程落在地質災害多發區時,地質災害才會大量發生。
(5)2008年7月31日至8月2日強降水過程
2008年7月31日至8月2日,安徽、江蘇局地出現強降水過程,累計降雨量50~200mm,局地250~530mm。最大降雨中心位於安徽的東北局部(>300mm),無災害點發生;次級降雨中心位於安徽南部,為災害多發區,引發災害10處。
圖5.58 2008年7月20~24日降水量分段與單位面積地質災害點統計
從圖5.59降水量分段與單位面積災害點個數統計來看,也反映了這一特點,災害點主要分布在過程降水量100~300mm的區域。在10~100mm覆蓋的其他區域,有一些災害點零星分布。
圖5.59 2008年7月31日至8月2日降水量分段與單位面積地質災害點統計
(6)2008年8月13~17日強降水過程
2008年8月13~17日,長江中上游、江淮地區等地大部分地區出現大到暴雨、局部大暴雨,降雨量普遍在50mm以上,湖北南部和東部、湖南西北部、河南東南部、安徽西部等地有100~200mm,部分地區超過200mm。在湖北、湖南、重慶等地引發大量災害。其中湖南27處,湖北14處,四川12處,貴州6處,陝西3處,重慶2處。
從圖5.60降水量分段與單位面積災害點個數統計來看,災害點密度最大的區域主要集中落於降水量大於200mm的區域,因為該區域位於湖南西北局部地區,降水強度的大幅度集中[24h降水量湖南桑植(164.4mm)、通道(113.4mm)、平江(108.0mm)破歷史同期記錄],引發了大量的群發地質災害。
(7)2008年8月28~29日強降水過程
2008年8月28~29日,湖北、安徽、重慶等地兩天累計雨量一般有50~250mm。在湖北引發了7處,重慶引發了4處地質災害。
從圖5.61降水量分段與單位面積災害點個數統計來看,災害點主要集中分布在過程降水量大於50mm的區域,該區域主要位於湖北、湖南北部、重慶大部兩日累積雨量基本都達到暴雨級別,降雨強度大,地質災害頻發。
圖5.60 2008年8月13~17日降水量分段與單位面積地質災害點統計
圖5.61 2008年8月28~29日降水量分段與單位面積地質災害點統計
(8)2008年9月22~27日強降水過程
2008年9月22~27日,四川省9個縣(市)降了大暴雨;北川縣連續5d出現暴雨;彭山和新都2個縣(市)日降水量突破9月歷史極值。地震災區部分地方道路中斷,山體滑坡和泥石流頻發,重大災害點達40處(圖5.62)。地質災害點密度最大區域位於100~200mm降水量區域,其次為50~100mm區域。
從圖5.63降水量分段與單位面積災害點個數統計來看,災害點主要集中分布在過程降水量100~200mm的區域,主要位於四川西部南北延伸地帶。
5.8.6 台風暴雨引發地質災害分析
2008年汛期(5~9月)全國共有6次台風登陸我國大陸,帶來了豐富強降水,對於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的發生起到了一定的引發作用。
(1)熱帶風暴「風神」(6月25~29日)
6號熱帶風暴「風神」6月25日清晨在深圳登陸。受其影響,廣東、福建、廣西、江西、湖南等地降大到暴雨,在廣東、江西、浙江、廣西等省(區)引發了大量的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質災害。
從不同降水量分段的災害點密度來看,過程降水量在50~400mm之間時,災害點分布較多,特別是100~200mm、300~400mm過程降水量時,災害點密度分別達到了1.2處/100km2和1.6處/100km2。而降水量大於400mm的區域主要集中在廣東東南沿海局部地區,災害少發(圖5.64)。本時段的地質災害點主要是由於台風帶來的集中降水引發的。
圖5.62 2008年9月22~27日強降水過程與地質災害點分布(台灣省專題資料暫缺)
圖5.63 2008年9月22~27日降水量分段與單位面積地質災害點統計
圖5.64 熱帶風暴「風神」(6月25~29日)誘發災害點分布統計
(2)熱帶風暴「海鷗」(7月19~20日)
7號熱帶風暴「海鷗」7月15日下午在菲律賓以東海面上生成。17日在台灣省宜蘭縣登陸,18日在福建省霞浦縣再次登陸。受其影響,福建、廣東、浙江、江西等地相繼出現暴雨到大暴雨,在廣東、福建兩省引發了7處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小型災害(圖5.65)。
圖5.65 熱帶風暴「海鷗」(7月19~20日)誘發災害點分布統計
本次降水過程具有降水面積相對集中的特點,過程降水量大於50mm的區域面積較小,災害點集中分布在過程降水量100~150mm的局部區域。
(3)熱帶風暴「鳳凰」(7月28日至8月2日)
第8號熱帶風暴「鳳凰」於7月25日下午在西北太平洋洋面上生成,28日早晨在台灣省花蓮登陸,同日22時在福建省福清市再次登陸,登陸時為台風強度(中心附近風力12級)。受其影響,浙江東南部、福建中北部等地普降大到暴雨,部分地區大暴雨或特大暴雨;長江口、福建、浙江等地出現8~10級大風,局部達14級。在安徽、福建、廣東、江西等省份引發了35處群發型地質災害。
過程降水量大於300mm的區域主要集中在安徽東部與江蘇交界地區,屬地質災害不易發區,無災害點分布。而過程降水量在100~300mm的區域主要分布在福建、廣東、安徽南部等地質災害多發區,降水集中,地質背景環境條件脆弱,地質災害大量發生(圖5.66)。
圖5.66 熱帶風暴「鳳凰」(7月28日至8月2日)誘發災害點分布統計
(4)強熱帶風暴「北冕」(8月7~9日)
強熱帶風暴「北冕」8月6日傍晚在廣東省陽西縣沿海登陸,登陸時中心附近最大風力有10級;並於7日下午在廣西東興市沿海再次登陸,登陸時中心附近最大風力有8級。受其影響,華南大部以及雲南普降大到暴雨,局部降大暴雨或特大暴雨,過程最大降水量超過400mm。引發130處地質災害,其中:四川50處,湖北29處,湖南26處,陝西7處,重慶6處,貴州6處等。
從過程降水量分段的災害點密度來看,降水量大於200mm的區域分布在廣西南部的局部區域,地質災害低發。而降水量50~100mm的區域分布在雲南東部、廣西中部、廣東中部等災害多發區,災害點密度達1.4處/100km2(圖5.67)。
圖5.67 強熱帶風暴「北冕」(8月7~9日)誘發災害點分布統計
(5)強台風「森拉克」(9月14~16日)
強台風「森拉克」於9月14日凌晨在台灣省宜蘭縣沿海登陸,登陸時中心附近最大風力為15級(48m/s)。「森拉克」具有發展快、強度強,移動慢、路徑異常,正面襲擊台灣,影響台灣和東海時間長等特點,降水集中在福建東北沿海、浙江東南沿海局部,無典型的台風引發災害報告(圖5.68)。
圖5.68 強台風「森拉克」(9月14~16日)誘發災害點分布統計
(6)強台風「黑格比」(9月23~27日)
強台風「黑格比」於9月24日晨在廣東省電白縣沿海登陸,登陸時中心最大風力達到15級(48m/s)。「黑格比」帶來的強降水過程與強熱帶風暴「北冕」相似,地質災害點密度最大的區域過程降水量介於100~200mm之間,在廣東、廣西、雲南等地引發了大量地質災害(圖5.69)。
圖5.69 強台風「黑格比」(9月23~27日)誘發災害點分布統計
5.8.7 第一代與第二代區域預警系統應用對比
以2007年7~8月和2008年7~8月空間預報准確率核算,前者約為40%,後者約為27%,但後者預警面積僅為前者的四分之一,大大減少了預警區域,等於減少了防災相應成本。
採用兩套系統以2008年5月1~15日實際預警情況開展了對比分析(表5.14)。
表5.14 2008年汛期第一代與第二代區域預警系統應用對比
結論是,第二代預警系統在繼承第一代系統臨界雨量判別優勢的基礎上,突出反映了區域地質環境條件,在預警准確度、精細度等多個方面有較大改進。
❹ 2020年8月1日什麼地方地震了
你好,如果你想知道什麼地方地震,你可以在你手機下載網路App。軟體。諸葛天氣預報。他能。准確的告訴你幾點幾分下雨和地震。
❺ 2020年8月,為啥這么多關於台風的謠言,你看看墨跡天氣裡面,近期都是1-3級風,有兩次台風造謠了
不能說是謠言,因為預報把並不能特別准確,裡面會有很多因素摻雜,隨時可能發生變化,只是提醒各位注意
❻ 2020年8月3日至2020年8月9日的天氣怎麼樣
8月3日 星期一 多雲間陰天,有分散性陣雨、雷陣雨26/34度;
8月4日 星期二 多雲間陰天,有分散性陣雨、雷陣雨27/33度;
8月5日 星期三 多雲間陰天,有分散性陣雨、雷陣雨26/33度;
8月6日 星期四 多雲間陰天,有陣雨、雷陣雨27/32度;
8月7日 星期五 陰天,有中到大雨 27/31度;
8月8日 星期六 陰天,有中到大雨 26/29度;
8月9日 星期日 陰天,有小到中雨 26/32度。
❼ 2020年8月3日北京空氣中主要有害物是什麼
8月3日,北京空氣中主要有害物質是霧霾,灰塵等
❽ 2020年7月底8月初華北地區會地震嗎
地震目前情況下不可能會提前預測得到的。
地震是地球內部。振動引起的地面的強烈震動或者破壞性的一種自然災害。是由於地球運動到一定程度,而形成的一種現象。我們對地球內部不可能觀察更不能夠預測。
所以說,2020年7月底八月初,華北地區會不會有地震?這個真的是還非常難以預料的。
❾ 四川哪些地方受水災了
2020年7月24日至日,綿陽市鹽亭、北川、梓潼、三台、平武等縣區普降中到大雨,局地大暴雨。截至25日13時,「7·24」暴雨導致綿陽市鹽亭、三台、北川、遊仙、梓潼5個縣(市、區)17個鄉鎮受災,受災人口10839人,無因災死亡、失蹤人口。
無因災受傷人口,農作物受災面積333.52公頃,直接經濟損失1267.49萬元。災情發生後,四川綿陽市應急管理局立即調度全市各地受災情況,並迅速派出快反組前往受災嚴重的地區靠前指揮救災,調動專業力量開展搶險和保障工作。經搶險作業。
道路基本恢復、通訊部分恢復,群眾得到安置。截至目前,全市共出動應急、水利、交通、消防、電力、通信、鄉鎮等救援隊伍30餘支530餘人,緊急轉移安置335人,其中,分散安置319人,集中安置16人,無被困人口。
(9)2020年8月氣象地質災害擴展閱讀:
2020年8月3日,省防汛抗旱指揮部和省地質災害指揮部舉行2020年第三次全體會議,專題會商當前全省防汛減災和地災防治形勢。記者從會上獲悉,受副高外圍氣流影響,未來10天我省多降雨,尤其盆地西部多強降雨,持續降雨將造成局部地方累積雨量較大。
需防範滑坡、泥石流、山洪等次生災害。8月6日-9日,盆地自西向東會有一次強降雨天氣過程,其中西部、中部有大到暴雨,局部大暴雨﹔川西高原和攀西地區陰天有陣雨或雷雨,局部中到大雨。8月歷來都是四川洪澇災害頻發期。
今年入汛以來,我省共發生9次明顯降雨過程,含4次區域性暴雨天氣過程,全省降水量較常年同期略偏多。50條河流發生超警戒水位洪水、20條河流發生超保證水位洪水,比常年同期偏多1倍以上。8月我省共有5次降雨過程,盆地大部和攀西地區降水量較常年均值偏多1-2成。
岷江、沱江上游、涪江上游、大渡河中下游、青衣江、渠江、長江上游7大主要江河的支流可能出現明顯漲水過程,部分支流水位可能超警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