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質工程 » 不屬於中國地質山水東北區的二級分區

不屬於中國地質山水東北區的二級分區

發布時間: 2021-03-09 00:22:52

中國地質災害的分布

中國地質災害種類繁多,分布廣泛,活動頻繁,危害嚴重。1949年以來,因地震死亡近30萬人,傷殘近百萬人,倒塌房屋1000多萬間;共發生大型崩塌3000多處,滑坡2000多個,中小型崩塌、滑坡、泥石流則達40多萬處。全國有350多個縣的上萬個村莊、100餘座大型工廠、55座大型礦山、3000多千米鐵路受崩塌、滑坡、泥石流的嚴重危害。除北京、天津、上海、河南、甘肅、寧夏、新疆以外的省、區、市都發現有岩溶塌陷災害,總數近3000處,塌陷坑3萬多個,塌陷面積300多平方千米。據不完全統計,在全國20多個省、區內,發生礦山采空塌陷180處以上,塌陷坑1595個,塌陷面積達1000多平方千米(段永侯等,1993)。各類地質災害每年造成上千人死亡,經濟損失高達300億元。

地質災害的發育分布與地形地貌、地質構造、新構造運動、岩土體類型、水文地質條件、氣象水文及植被條件、人類工程活動等關系密切。因此,我國地質災害的區域分布具有東西分區、南北分帶的特點,華北、東北、西北諸省,荒漠化作用強烈;西南山區降雨多而集中,崩塌、滑坡、泥石流災害頻繁發生;東部平原區地面沉降、地裂縫廣泛發育;沿海諸省,海水入侵、海岸侵蝕等強烈發育。

從中國大陸的地勢階梯來看,第一級階梯海拔4000m以上,氣候寒冷,凍脹、融沉、泥流、雪崩等災害發育;第二級階梯海拔高度在1000~2000m,在第一與第二級階梯過渡地帶,地形切割強烈,崩塌、滑坡、泥石流、水土流失等分布廣泛,災度高;東部廣大平原、盆地區屬三級階梯,地形平緩,人口稠密,人類活動強烈,地面沉降、海水入侵、塌陷、淤積等災害發育。

2008年1月國土資源部發布的《全國地質災害防治「十一五」規劃》,科學地劃分了地質災害易發區和重點防治區。滑坡、崩塌、泥石流和地面塌陷地質災害高、中易發區,主要分布在川東渝南鄂西湘西山地、青藏高原東緣、雲貴高原、秦巴山地、黃土高原、汾渭盆地周緣、東南丘陵山地、天山、燕山等地區;地面沉降和地裂縫地質災害高、中易發區,主要分布在長江三角洲、華北平原、汾渭盆地、松遼平原。地質災害重點防治區有16個,即長江三峽庫區滑坡重點防治區、川滇南北構造帶泥石流滑坡崩塌重點防治區、鄂西湘西中低山滑坡崩塌重點防治區、湘中南岩溶丘陵盆地地面塌陷滑坡重點防治區、雲貴高原滑坡崩塌地面塌陷重點防治區、滇西橫斷山高山峽谷泥石流滑坡重點防治區、桂北桂西岩溶山地丘陵崩塌地面塌陷重點防治區、浙閩贛丘陵山地群發性滑坡重點防治區、陝北晉西黃土滑坡崩塌重點防治區、黃土高原西南滑坡泥石流重點防治區、隴南陝南秦巴山地泥石流滑坡重點防治區、新疆伊犁滑坡泥石流重點防治區、珠江三角洲地面沉降地面塌陷重點防治區、長江三角洲地面沉降重點防治區、華北平原地面沉降重點防治區、東北中俄界河河岸崩塌重點防治區。

小結

地質災害既具有自然屬性,又具有社會經濟屬性,是二者的對立統一體。這是我們了解地質災害,進行地質災害調查、評價、治理,應具有的基本概念。

復習思考題

1.地質災害的涵義是什麼?

2.地質災害的屬性特徵是什麼?

3.地質災害的分類分級方案有哪些、內容是什麼?

Ⅱ 我國水土流失類型區的劃分(二級分區)

中國水土流失類型分區:
北緯38以北地區——風力侵蝕位置區
分布地區:新、青、甘肅、蒙
侵蝕方式:吹 蝕
形態表現:沙化和沙漠、戈壁
北緯38-35——風蝕水蝕類型區
分布地區:甘肅、內蒙、陝西、山西
侵蝕方式:風蝕為吹蝕,水蝕為面蝕和溝蝕
形態表現:局部沙化和鱗片狀沙堆,溝谷縱橫。地面破碎
l北緯35以南——水蝕類型區
分布地區:淮河,長江、珠江流域一些省區和海南台灣
侵蝕方式:面蝕為主,溝蝕次之
一二級地形台階區的高山及東北寒溫帶地區——融凍侵蝕類型區
侵蝕方式:泥流蠕動
重力侵蝕類型區

Ⅲ 全國地質災害防治區劃分區特徵

地質災害防治區既是客觀劃分地質災害形成的地質環境條件,又反映了地質災害防治方向。根據區域地質災害的類型、規模、分布,以及區域地質條件、人類工程活動規律、地質災害防治方向將全國分為6個地質災害防治區(表5.1;圖5.1):①東部平原丘陵山地地質災害防治區(Ⅰ);②東南丘陵山地地質災害防治區(Ⅱ);③西北內陸盆地地質災害防治區(Ⅲ);④黃土高原地質災害防治區(Ⅳ);⑤西南山地地質災害防治區(Ⅴ);⑥青藏高原地質災害防治區(Ⅵ)。

表5.1 全國地質災害防治分區特徵簡表

5.2.1 東部平原丘陵山地地質災害防治區(Ⅰ)

本區包括黃淮海平原、燕山山地、呼倫貝爾高原、大興安嶺及其以東的廣大地區,東界為國境線和海岸線。在地貌上位於我國地貌的第三級階梯,以平原為主,東北平原邊緣為丘陵山地。行政區劃包括我國東北地區的遼吉黑三省和內蒙古東北部,環渤海地區的天津、北京東南部、河北大部和山東西部,長江三角洲地區的江蘇大部、上海和浙江杭州,以及黃淮地區的河南東部和安徽北部。該區人口密度大,工業發達是我國的主要經濟區之一。

華北平原和松遼平原存在不同程度的地面沉降。華北平原自新生代以來一直是斷續沉降地帶,第四紀沉積極為發育,其沉積厚度受基底起伏的控制,一般為200~600m,坳陷區最厚達1000m以上。華北平原地面沉降量大於200mm的地區達42120km2,大於1000mm的地區為755km2,大於300mm的面積達18718km2,大於500mm的面積達6430km2。松嫩平原規模大、地形平坦,巨厚的鬆散沉積物的岩性主要為砂石及砂礫石,並含湖沼相的淤泥質土、泥炭、厚度為6~10m,結構鬆散,多呈層狀分布。承壓水含水層廣泛分布。地面沉降和地裂縫大部分集中於大慶油田採油井口附近,在大慶市區已形成兩個面積為2000~3000km2的東西向大漏斗,其中心區地下水位埋深近50m。普遍發生房裂、牆體傾斜和地裂。

本區突發性地質災害主要分布在山東中部、遼寧東部和西部、吉林東部以及黑龍江東部的山地地區。地質災害分布比較密集、危害較大且能代表本區地質環境和地質災害類型的典型地段有兩處:一是遼寧撫順等礦區滑坡、泥石流發育地段;二是黑龍江雞西七台河地面塌陷發育地段。

從危害程度看,截至2002年共有58.76萬人受地面塌陷、地裂縫災害威脅,潛在災害損失為41.16萬元。受地裂縫、地面塌陷災害威脅較嚴重的市(縣)主要分布在遼寧撫順市露天區,江蘇徐州市、銅山縣,黑龍江七台河市。

該地區地質災害防治重點是華北平原、長江三角洲和松遼平原等地區的地面沉降和地裂縫,以及遼寧、黑龍江等礦區的地面塌陷。

5.2.2 東南丘陵山地地質災害防治區(Ⅱ)

本區包括我國東南部淮陽山地和長江中下游及其以南的廣大區域,東界為海岸線。在地貌上位於我國地貌的第三級階梯,為低山丘陵,地形切割和風化作用強烈,風化層厚度大,植被發育。行政區劃上包括浙江大部、安徽南部、湖北中東部、湖南東部、江西、廣東、河南南陽。該區的突出特點是人口眾多,密度大。

本區地質災害以滑坡、崩塌、泥石流為主,滑坡、崩塌以小型土質滑坡、崩塌為主,主要分布在安徽南部、浙江中部、江西西部、廣東東北部、福建中東部地區。本區東部以突發性地質災害為主,西部以采礦引起的地面塌陷為主。地質災害分布比較集中、危害較大的且能代表本區地質環境和地質災害類型的典型地段有3處:一是閩、粵、浙東南低山丘陵滑坡、崩塌發育地段;二是皖南、浙西北中低山滑坡、地面塌陷發育地段;三是贛西、湘南低山丘陵滑坡、地面塌陷發育地段。

據1999~2001年縣(市)地質災害調查資料,本區因地質災害造成1096人死亡,直接經濟損失59582萬元。造成死亡人數最多的是滑坡災害,共617人死亡;其次是泥石流災害,死亡196人;地面塌陷、崩塌造成死亡人數分別為162人和121人。滑坡所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約佔地質災害所造成經濟損失的73.14%。

1990年9月浙江平陽縣山外村滑坡,規模117m3,造成5人死亡,14人受傷,100餘人輕傷,毀房1073間,直接經濟損失達1100萬元。

1987年安徽省績溪縣荊州鄉方家灣村滑坡,規模5000m3,造成35人死亡,直接經濟損失達45萬元。

該區地質災害防治重點是台風降水和人類活動作用引發的滑坡、崩塌和泥石流。

5.2.3 西北內陸盆地地質災害防治區(Ⅲ)

本區范圍東界為大興安嶺的西麓,南界自小騰格里沙漠,沿集寧東南部的丘陵地北坡,向西穿過黃土高原的北緣,沿祁連山和昆侖山的北麓直至我國最西部的帕米爾高原,西界和北界為國境線。包括新疆大部、甘肅北部、內蒙古西部和中部、寧夏北部。這一地區的特點是人口密度小,經濟欠發達,主要地質災害為發育在山前地區的滑坡、泥石流。

本區地質災害主要分布在新疆中部。地質災害分布比較集中且危害較大。地質災害類型的典型地段主要有新疆伊犁谷地滑坡泥石流發育地段。

據1999~2001年縣(市)地質災害調查資料,本區因地質災害造成342人死亡,直接經濟損失2605萬元。其中滑坡災害造成253人死亡。

圖5.1 全國地質災害防治區劃重點防治區圖

該區地質災害防治重點是交通干線、礦產基地、居民地突發性地質災害防治。

5.2.4 黃土高原地質災害防治區(Ⅳ)

本區位於黃河流域中部,其范圍在長城一線以南,秦嶺、伏牛山以北,西以烏鞘嶺、日月山為界,東抵呂梁山。包括青海東部、甘肅東部、寧夏南部、陝西北部、山西及河北西部。

本區位於我國地貌的第二級階梯,主體海拔為1000~2000m,黃土厚度一般為50~100m,最厚可達250~300m,是世界上黃土分布最廣,沉積最厚的區域,也是滑坡和泥石流的發育區。區內煤炭等礦產資源豐富,是我國的主要能源基地,采礦引起的地面塌陷與地裂縫問題突出。

本區新構造運動活動強烈,地形切割較強烈,溝谷比較發育,河流不斷侵蝕岸坡,常在河、溝谷形成深達10~30m的陡坎。

本區地質災害主要分布在山西中南部、陝西中南部、甘肅南部、寧夏南部,以及青海西寧地區。西部以突發性地質災害為主,東部以采礦引起的地裂縫和地面塌陷為主。地質災害分布比較密集、危害較大且能代表本區地質環境和地質災害類型的典型地段有兩處:一是黃土高原南緣與秦嶺過渡地帶滑坡泥石流發育地段,主要包括陝西藍田、鳳縣、寶雞市,甘肅鎮原、永清、武山、天水、禮縣、會寧,青海西寧、民和、湟中。二是晉中南地面塌陷地裂縫發育地段,主要包括山西陽泉、沁源、陽城、襄垣、婁煩、翼城、陽城、河曲、榆次。

本區滑坡主要發育於黃土、第四系含礫粘土、亞砂土、亞粘土、粉土和新第三系泥岩中,土質滑坡占滑坡總數的72%,古近系砂礫岩次之,其他時代較老的地層中僅少量發育。黃土、軟弱層狀泥岩岩組,軟弱層狀千枚岩組和斷層破碎帶以及殘坡積層構成了本區的易災岩組。

據1999~2001年縣(市)地質災害調查資料統計,本區73.87%的突發性地質災害主要發生在雨季的7~8月,具有明顯的季節變化規律。值得注意的是雖然突發性地質災害主要發生在7~8月,但崩塌略有不同,52.2%的崩塌發生在7~8月,47.8%發生在3~6月和9~10月。區內地質災害的分布與活動均具有周期性變化規律。但各種地質災害周期時距不一。地質災害的周期主要受活動斷裂、地震、新構造運動以及降水和人類活動等因素的制約,其中地震和降水的控製作用更為突出。

滑坡和泥石流的主要誘發因素為暴雨。據統計,近20年來81%以上的滑坡形成於暴雨之後,99%以上泥石流形成於暴雨之後。

崩塌的誘發因素除暴雨外,人為工程活動對崩塌的誘發作用也非常明顯,據統計,57%崩塌是暴雨誘發的,41%由人為工程活動引起。人為工程活動主要是邊坡坡腳開挖和破壞植被等。另據統計,有5.8%的崩塌是地震誘發的。

1999~2001年縣(市)地質災害調查資料表明,本區因地質災害造成1203人死亡,直接經濟損失達5億元。泥石流災害造成死亡人數最多,達838人;其次是滑坡災害,死亡231人。

1985年8月12日發生的甘肅省武山縣樺林溝泥石流,造成溝口天局村徹底被毀,死87人,傷212人,沖毀房屋408間,沖走牲畜82頭,糧食20多萬斤,直接經濟損失253萬元,災情之嚴重令人觸目驚心。1999年7月,該溝再次暴發泥石流,將溝口1000餘畝小麥全部沖毀,造成經濟損失35萬元。據不完全統計,武山縣由於地質災害造成的死亡人數高達217人,直接經濟損失3400萬元,其危害范圍遍及全縣各個鄉鎮。

1920年,海原地震引起1處滑坡,即導致77人死亡。

1985年10月4日,陝西省藍田縣因開挖坡腳和暴雨引起的黃土崩塌,造成11人死亡。

該區地質災害防治重點是重要城市礦區、交通干線黃土滑坡、崩塌和泥石流,以及汾渭盆地地面沉降和地裂縫。

5.2.5 西南山地地質災害防治區(Ⅴ)

本區位於我國中部山區,其范圍在秦嶺以南,經武當山,雪峰山,以雲開大山西緣一線為東界,西達岷山、橫斷山和哀牢山以東,南為國界。包括雲南東部、貴州、廣西大部、重慶、四川東部、湖北西部及甘肅和陝西南部、河南西部。

這一地區地貌上處於我國地勢的第二級階梯,地形上,以切割強烈的山地、高原為主,新構造活動和地震強烈,氣候條件復雜。

本區主要易滑岩類有泥岩、頁岩、凝灰岩、片岩等軟弱岩層。易崩岩層有灰岩、砂岩等軟弱岩層相間的地層。為突發性地質災害最為發育的地區。

本區地質災害在6個區中最為發育,主要分布在甘肅南部、湖北大部、湖南西北、貴州北部以及廣西北部地區。西部以突發性地質災害為主,地面塌陷和地裂縫主要分布在貴陽-安順和六盤水地區。地質災害分布比較集中,危害較大且能代表本區地質環境和地質災害類型的典型地段有5處:①青藏高原東緣滑坡、泥石流發育區;②長江三峽地區滑坡、崩塌發育區;③秦巴山地滑坡、泥石流發育區;④雲貴高原滑坡、泥石流發育區;⑤湘南丘陵滑坡、地面塌陷發育區。

據1999~2001年縣(市)地質災害調查資料,本區滑坡和泥石流的主要誘發因素是暴雨。據統計,滑坡86.6%為暴雨誘發,泥石流97.28%是暴雨誘發。本區因地質災害造成4714人死亡,直接經濟損失27.35億元。造成死亡人數最多的是滑坡災害,死亡2063人;其次是泥石流,死亡1317人。地面塌陷死亡人數為14人。

1979年11月,四川省雅安市雨城區北郊鄉發生泥石流,死亡146人,毀壞房屋320間,農田572畝,阻斷道路5處,直接經濟損失800萬元。

1991年9月23日,雲南省昭通市盤河鄉發生規模為4050萬m3的滑坡,造成216人死亡。

2003年7月11日23時,受特大暴雨影響,四川省丹巴縣距縣城33km的巴底鄉邛山溝,發生特大泥石流災害,造成18人死亡,33人失蹤,71人被困,沖毀省道211線1000餘m,人行便橋5座,經濟損失嚴重。

該區地質災害防治重點是局地暴雨和地震引發的較大規模的滑坡、崩塌和泥石流,雲、貴、桂岩溶地區和礦區的地面塌陷。

5.2.6 青藏高原地質災害防治區(Ⅵ)

本區范圍北起昆侖山、阿爾金山和祁連山,南至喜馬拉雅山,西抵國界,東達岷山、橫斷山和哀牢山,是我國大江大河的發源地。包括西藏、青海大部、雲南和四川西部、新疆和甘肅南部邊緣。

本區處於我國地貌的第一級階梯。山地海拔在3000~4500m以上,峽谷相對高差為2000~3000m,35°以上陡坡占總區域的20%以上。該區地質災害以自然形成的崩塌、滑坡、泥石流等突發性災害為主,災害體的規模較大。本區易產生滑坡和崩塌的岩性主要為泥岩、片麻岩以及板岩和碎石土等。這一地區的另一突出特點是人口密度小,經濟欠發達。

本區地質災害主要分布在四川西部、西藏東南部、雲南西部、青海東部。地質災害分布比較集中,危害突出的地段有兩處:一是易貢藏布流域泥石流和滑坡發育區;二是青藏高原東緣滑坡和泥石流發育區。

據統計,1970~2001年因地質災害造成1966人死亡,直接經濟損失12.53億元。滑坡災害造成死亡人數最多,為1519人,其次是泥石流災害,造成403人死亡。

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雲南省元陽縣地質災害成災20餘次,導致553人死亡,410人受傷,直接經濟損失3.98億元。1989年1月28日,位於縣城中心的大禮堂後山發生大規模滑坡,15萬m3的滑體以每小時19.7~35.0cm的速度向下滑動。1月31日,縣電影院、文化局等10餘處房屋被毀,城中心縣城建局大樓至老幹部活動室一帶的地面明顯隆起。城區供水、供電、通訊幾次中斷,公路被毀,92棟房屋成危房,28個單位和203戶居民被迫緊急疏散,城區近50%的居民不同程度受到滑坡的影響,造成直接經濟損失3000多萬元。

2000年4月9日晚8時左右,西藏林芝地區波密縣易貢藏布河扎木弄溝發生大規模山體滑坡,歷時約10分鍾,滑程約8km,高差約3330m,截斷了易貢藏布河(河床高程2190m),形成長約2500m,寬約2500m的滑坡堆積體,其面積約5km2,最厚達100m,平均厚60m,體積2.8~3.0億m3

該區地質災害防治重點是凍融作用和復雜地質環境條件下在河流和道路兩側形成的泥石流和滑坡。

Ⅳ 中國地質大學有幾個校區,校區各在什麼地

中國地質大學只復有1個校區制,是武漢校區。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校區地址:湖北省武漢市洪山區魯磨路388號。中國地質大學是教育部直屬全國重點大學,是國家批准設立研究生院的大學中國地質大學(武漢)位於武漢東湖之畔,南望山麓。

學校以地球科學為主要特色,擁有地質學、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2個國家一級重點學科,學科涵蓋理學、工學、文學、管理學、經濟學、法學、教育學、藝術學、哲學等門類。學校是全國文明單位、湖北省最佳文明單位。

(4)不屬於中國地質山水東北區的二級分區擴展閱讀:

中國地質大學簡介:

中國地質大學是教育部直屬全國重點大學,是國家批准設立研究生院的大學,是國家「211工程」、教育部「優勢學科創新平台」項目建設的大學;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位於武漢東湖之畔,南望山麓。學校是全國文明單位、湖北省最佳文明單位,擁有國家4A級旅遊景區——逸夫博物館。

Ⅳ 中國地質科學院水文地質環境地質研究所

中國地質科學院水文地質環境地質研究所(簡稱水環所)始建於1956年,是全國唯一專門從事水文地質、工程地質、環境地質研究的國家公益性科研機構,是全國水文地質環境地質調查和地下水資源評價的科技支撐單位和技術發展核心,是全國水文地質環境地質專業編圖中心。

「973」項目啟動會上為特聘專家頒發聘書

2009年承擔地質調查工作項目11項、地質調查工作內容1項,在研國家自然基金項目4項、973項目1項所屬課題2項、國家科技支撐項目課題4項、國土資源部公益性行業科研專項2項、國土資源部百人計劃項目2項、國土資源大調查安排的科研項目1項、基本科研業務費項目16項、中國地質科學院重點開放實驗室專項2項。獲批2010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2項、青年基金1項。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973計劃)項目「華北平原地下水演變機制與調控」喜獲科技部立項並啟動,所長石建省研究員擔任項目首席科學家,總經費4500萬元。

所長兼黨委副書記石建省(中)、副所長張發旺(右一)、副所長張永波(左一)

2009年,水環所獲國土資源部科學技術獎一等獎1項、省部級二等獎2項,榮獲首屆全國地源熱泵行業評選活動「2009年度系統地質勘察優秀企業」稱號。全年科研人員發表SCI、EI檢索論文3篇,各種科技期刊和學術會議上共發表論文98篇,其中核心期刊論文90篇,出版專著4部。

2009年科研成果

全國地下水資源及其環境問題綜合評價及專題研究:地質調查項目,負責人為石建省研究員,主要成員包括張發旺、張翼龍、王貴玲、陳宗宇、張光輝、張永波、劉少玉等。項目闡明了我國北方平原(盆地)地下水系統的演化趨勢;劃分了該區地下水系統,對比了華北平原、東北平原、西北內陸盆地地下水系統間的差異性。提出了地下水功能評價方法,首次建立了北方地區地下水功能評價指標體系,並完成了北方八大平原(盆地)的功能評價與區劃。系統總結了北方各平原(盆地)地下水數值模擬方法、應用狀況以及模型建立條件;建成了基於大型資料庫的地下水資源數據共享與動態評價平台,整合完成了北方八大平原(盆地)地下水資源與環境實體資料庫,實現了動態評價服務。重新評價了我國北方各主要地下水盆地的地下水資源及其開發利用潛力,系統分析了地下水資源變化的影響因素和各主要平原(盆地)地下水開采程度的差異。

地下水動態評價平台

中國地下水系統劃分

華北平原地下水污染調查與評價:該項目為地質調查計劃項目,項目負責人為張兆吉,主要參加人員包括費宇紅、錢永、李亞松、王昭、陳京生、張鳳娥等。通過對地下水污染的調查、采樣和測試技術的詳盡研究,研製了采樣設備,建立了有機污染分析測試體系,提出了新的評價方法。通過對華北平原區14萬km2開展的1:25萬和對重點地下水污染區開展的1:5萬地下水污染調查發現:不用任何處理直接可以飲用的地下水(I—Ⅲ類)佔36.49%,經適當處理可以飲用的地下水(Ⅳ類)佔24.25%,有39.26%的地下水(V類)需經專門處理後才可利用。華北平原地下水污染的特點:①污染檢出指標多、超標少;②多為點狀污染,分布廣,多集中在城市周邊和重化工開發區及影響帶范圍內;③以淺層地下水污染為主。項目成果入選中國地質學會2009年度十大科技進展。

野外現場測試水樣

全國主要城市環境地質調查評價項目:屬於地質大調查項目,負責人為劉長禮研究員,參加人員有侯宏冰、張禮中、張雲等。項目完成了浙江、雲南、四川、甘肅等15省區196個地級以上城市環境地質調查評價,建立了188個城市地質環境資料庫,為177個城市的規劃、建設、管理及汶川災區災後重建提供了地質依據。項目組查明152個城市地質災害特徵與發展趨勢,為78個城市地質災害防治、49個城市地下水保護與污染治理、13個城市地下熱水開發利用、17個城市建築地基適宜性利用提出了合理的對策建議,為75個城市論證了後備地下水資源208處,為17個城市未來垃圾的填埋處置初選了26個場地,編制了中國主要城市環境地質圖集、各類圖件共2168張。

中國地質環境分區與城市主要環境地質問題圖

項目成果

珠江三角洲地區地下水污染調查評價:地質調查項目,負責人孫繼朝研究員,主要成員有荊繼紅、黃冠星、劉景濤、陳璽、張玉璽、王金翠、向小平等。項目探索了地下水污染調查評價工作流程、技術方法、編圖內容,完成了地下水污染防治區劃,編制了具有創新性的地下水污染防治系列圖件。自主研發了定深取樣設備並獲得國家專利,創新性地提出了「層次階梯」地下水污染評價方法,為該地區地下水污染防治和地下水資源保護提供了科學依據和應用平台,也為我國其他類似地區開展地下水污染調查提供了經驗和示範。計劃項目和專題研究成果均被評審為優秀,這是我國首次完成的區域性地下水污染調查評價成果。

全國地熱資源現狀評價與區劃:地質調查項目,負責人為王貴玲研究員,成員包括藺文靜、陳德華、劉志明、陳浩、張薇、楊會峰等。項目收集匯總了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的地熱井、溫泉開發利用資料,修編了「中國地熱資源利用現狀圖」、「中國地熱資源分布圖」等圖件,編制了《淺層地熱能勘查開發技術規程》,完成了《全國地熱資源現狀評價及區劃技術要求》及《全國地熱資源現狀評價與區劃編圖技術要求》的編制工作。開展了地熱資源評價方法研究,提出了我國山區對流型和沉積盆地型地熱可開采資源量計算方法,提出在全國進一步開展地熱資源勘查評價的建議及工作部署。

中國地熱資源利用現狀圖

中國地熱資源分布圖

河套平原地下水資源及其環境問題調查評價:地質調查項目,項目負責人為石建省研究員和張翼龍教授級高工,主要成員包括劉海坤、趙華、楊會峰、葉浩、陳宗宇、張永波等。2009年開展了河套平原1:10萬第四紀地質和水文地質調查、水文地質物探和鑽探、測試分析、遙感解譯等工作,對調查區內的土地利用、鹽漬化、沙漠化及與地質環境相關的地方病狀況有了較詳細的了解;建立了野外包氣帶水鹽運移試驗場;對河套平原已建立地下水模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總結,並提出建模思路,初步建立起區域水資源優化配置模型。同時,還建立了河套平原區地下水同位素剖面和社會經濟資料庫系統,為開展地下水循環演化研究奠定了基礎。

在內蒙古畢克齊鎮利用RAS—24淺震儀探測水文地質結構

黃河流域基岩區侵蝕成因及預測預報:科技部科研院所社會公益項目,負責人為石建省研究員和葉浩研究員。主要完成人員包括程彥培、侯宏冰、石迎春、郭嬌、吳利傑、王強恆等。主要研究內容是砒砂岩的侵蝕機理。項目經過3年研究表明,粉紅色的砒砂岩抗侵蝕性相對最強,灰白—紫紅色交錯互層的砒砂岩抗侵蝕性相對最弱;利用「3S」技術,對砒砂岩溝邊線的蝕退進行了預測。預測結果表明,砒砂岩的侵蝕不但與岩石的地層組合有關,而且與地表覆蓋物的厚度和鬆散程度有關;提出在現有水土保持工程的基礎上,應針對地表不同類型的覆蓋沙進行重點治理,以減輕該地區岩土侵蝕的強度。

水岩作用模擬試驗裝置

污灌區水土污染自然衰減調查評價:該項目為地質調查項目,負責人為張翠雲研究員,項目組主要成員包括何澤、張勝、殷密英、李正紅、馬琳娜等。經過多年的努力,成功建立了微生物分子生物學檢測高新技術。該技術由微生物DNA提取純化、擴增、DGGE分析和測序等多個環節組成。目前利用該技術完成了28m深包氣帶土樣和地下水樣DNA提取純化、擴增、DGGE分析和測序,取得了國內首批厚層包氣帶和地下水樣微生物DNA數據,為污染物在包氣帶和地下水中的自然衰減評價提供了依據。

污灌區地下水微生物 DNA提取純化結果

典型地區1:5萬水文地質調查示範:地質調查項目,負責人為王貴玲研究員,主要成員包括楊會峰、陳德華、陳浩、張薇、范琦、劉志明、藺文靜、梁繼運等。開展了水文地質調查、水文地質物探、水文地質鑽探、水文地質試驗(抽水試驗和滲水試驗)、水化學樣品採集、同位素樣品採集,工程測量等工作。查明了水動力場、水化學場的空間分布特徵,對水文地質參數進行了精細刻畫。詳細研究了1:5萬水文地質調查技術方法體系,對各種圖件的表達內容和編制方法進行進一步地總結和優化,制定了1:5萬水文地質調查的編圖技術要求。

項目組進行水位測量

鄂爾多斯能源基地能源開發與地質環境互饋效應調控研究:水環所與德國蒂賓根大學應用地質中心、美國馬薩諸塞大學合作開展的項目,中方負責人是張發旺研究員,中方主要參加人員有陳立、張勝、趙紅梅、侯新偉等。項目組歷經3年多研究,開創性地提出了利用採煤塌陷區深厚包氣帶作為接納儲蓄大氣降水的關鍵技術;首次提出黃土地區石油污染土壤原位微生物修復技術,為一定規模原位修復石油污染土壤起到了示範作用;利用德方提供的魯爾礦區環境整治規劃和產業結構調整的經驗,優化了大柳塔礦區和銅川礦區的地質環境整治規劃方案。

石油污染土壤原位修復試驗

Ⅵ 山東是屬於東北嗎

山東不屬於東北,屬於華東。

東北地區包括:黑龍江、吉林、遼寧、內蒙古東部、河北北部。

山東,是華東地區的最北端省份。因居太行山以東而得名,簡稱「魯」,省會濟南。先秦時期隸屬齊國、魯國,故而別名齊魯。

山東地處華東沿海、黃河下游、京杭大運河中北段,西部為黃淮海平原,連接中原,西北與河北省接壤,西南與河南省毗鄰,南及東南分別與安徽、江蘇兩省相望。

山東中部為魯中山區,地勢高突,泰山是全境最高點;東部為山東半島,伸入黃海、渤海,北隔渤海海峽與遼東半島相對、拱衛京畿,東隔黃海與朝鮮半島相望,東南均臨黃海、遙望東海及日本南部列島。

山東是儒家文化發源地,儒家思想的創立人有曲阜的孔子、鄒城的孟子,以及墨家思想的創始人滕州的墨子、軍事家孫子等,均出生於今山東。姜太公在臨淄建立齊國,成就了齊桓公、管仲、晏嬰、鮑叔牙、孫武、孫臏、鄒衍等一大批名人志士;齊國還創建了世界上第一所官方舉辦、私家主持的高等學府——稷下學宮。

(6)不屬於中國地質山水東北區的二級分區擴展閱讀:

山東省位於中國東部沿海、黃河下游,北緯34°22.9′—38°24.01′、東經114°47.5′—122°42.3′之間。境域包括半島和內陸兩部分,山東半島突出於渤海、黃海之中,同遼東半島遙相對峙;內陸部分自北而南與河北、河南、安徽、江蘇4省接壤。 山東東西長721.03千米,南北長437.28千米,全省陸域面積15.58萬平方千米。

Ⅶ 中國地質災害預警區劃

根據中國地貌格局、地質環境特徵及其與降雨引發型崩滑流地質災害關系統計分析結果,以全國性分水嶺或雪線為界,考慮長時間周期、大空間尺度的氣候區劃和地質環境條件,將全國分為7個預警大區(圖5.1):

圖5.1 中國地質災害預警區劃圖(台灣省專題資料暫缺)

A東北山地平原區;

B大華北地區;

C中南山地丘陵區;

D西南中高山區;

E黃土高原區;

F北方乾旱沙漠區;

G青藏高原區。

在預警區劃(7大區劃分)基礎上,分區開展預警模型建立工作。分區界限:

(1)A/F大興安嶺—七老圖山

漠河—鳳水山(1398m)—古利牙山(1394m)—太平嶺(1712m)—興安嶺(1397m)—巴代艾來(1540m)—罕山(1936m)—黃崗梁(2029m)—七老圖山

(2)A/B雲霧山—長白山

小五台山(2882m)—赤城—雲霧山(2047m)—七老圖山—阜新—鐵嶺—莫日紅山(1013m)—白頭山

(3)B/E太行山—中條山

小五台山(2882m)—恆山(2017m)—北台頂(3058m)—陽曲山(2059m)—歷山(2322m)—華山(2160m)

(4)E/F毛毛山—靖邊—東勝—小五台山

海晏—仙密大山(4354m)—毛毛山(4070m)—景泰—定邊—靖邊—榆林—東勝—豐鎮—小五台山(2882m)

(5)EB/DC秦嶺線—伏牛山—大別山—括蒼山

海晏—龍羊峽—同仁—鳥鼠山(2609m)—武山南—鳳縣—太白山(3767m)—首陽山(2720m)—秦嶺—華山(2160m)—全寶山(2094m)—老君山(2192m)—太白頂(1140m)—雞公山(744m)—霍山(1774m)—安慶—九華山(1342m)—黃山(1873m)—桐廬—括蒼山(1382m)—北雁盪山(1057m)

(6)F/G阿爾金山—祁連山

公格爾山(7649m)—慕士塔格山(7509m)—賽圖拉—慕士山(6638m)—烏孜塔格(6250m)—九個達坂山(6303m)—阿卡騰能山(4642m)—阿爾金山(5798m)—大雪山(5483m)———祁連山(5547m)—冷龍嶺(4849m)—毛毛山(4070m)

(7)C/D老君山—梵凈山—岑王老山

老君山(2192m)—武當山(1612m)—大神農架(3053m)—建始—來鳳(>1000m)—酉陽—梵凈山(2494m)—佛頂山(1835m)—雷公山(2179m)—岑王老山(2062m)—富寧

(8)D/G九寨溝—察隅

武山—九寨溝—雪寶頂(5588m)—馬爾康—爐霍—新龍—巴塘—察隅

注:括弧內為高程點(m)。

Ⅷ 你知道中國的地貌景觀分區么

西北的風沙抄地貌,東北的黑土襲地貌,凍融地貌。南方的丹霞地貌,紅層地貌。青藏高原的冰川地貌,凍土地貌。河流附近的流水地貌,海岸附近的海蝕地貌和海積地貌。黃土高原的黃土地貌,西南地區的喀斯特地貌,長白山燈火山附近的火山構造地貌。一些高大山地,高原邊緣的重力地貌(滑坡,坍塌,蠕動,措落)。

Ⅸ 中國各地地質狀況

1、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國土資源廳(國土環境資源廳、國土資源局、國土資源和房屋管理局、房屋土地資源管理局):管理2、各地質勘查局、各有色地質勘查局、各煤田地質局、各核工業地質局、各冶金地質局
3、中國地質調查局:隸屬於國土資源部,副部級事業單位。
4、中國冶金地質總局(中國冶勘總局):直屬於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管理的正部級事業單位。
5、中國煤炭地質總局(涿州):直屬於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管理的正部級事業單位。
6、中國核工業地質局:隸屬於中國核工業集團公司。
7、中化地質礦山總局(涿州):隸屬於中國昊華化工(集團)總公司。
8、中國建築材料工業地質勘查中心:隸屬於中國中材集團公司。
9、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黃金指揮部。
10、有色金屬礦產地質調查中心:隸屬於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
11、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以東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責任公司為主)
12、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即新星石油有限公司)
13、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以海洋石油勘探開發研究中心為主)
14、中國鹽業總公司(即中鹽勘察設計院)
15、延長油礦管理局(陝西省)
16、中聯煤層氣有限責任公司
17、北京中色資源環境工程有限公司

地質院校:
1、中國地質大學(原武漢地質學院、北京地質學院)
2、吉林大學(原長春地質學院)
3、成都理工大學(原成都地質學院)
4、長安大學(原西安地質學院)
5、石家莊經濟學院(原河北地質學院)

《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印發地質勘查隊伍管理體制改革方案的通知》(國辦發[1999]37號)
(一)將原地質礦產部所屬的在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的地質勘查單位統一劃歸到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由省級人民政府國土資源主管部門歸口管理,並逐步實行企業化經營。
(二)組建中國地質調查局,作為國土資源部所屬的組織實施國家基礎性、公益性、戰略性地質和礦產勘查工作的事業單位。具體職能和編制由國土資源部報中央機構編制委員會審定。
(三)各工業部門所屬地質勘查隊伍要根據不同情況積極推進改革。冶金、有色、輕工、化工、建材等部門所屬的地質勘查單位,可以從各自部門的實際情況出發,改組為企業或進入企業集團,具體實施方案由國家經貿委與各工業局研究確定。中國核工業總公司可以從所屬地勘隊伍中保留一支從事放射性礦產勘查的精幹隊伍,其餘與原地質礦產部所屬地質勘查單位同步進行屬地化、企業化改革,具體實施方案由國防科工委研究確定。武警黃金地質勘查部隊的改革,按照中央軍委和國務院的有關決定執行。輕工局所屬部分地勘單位,並入中國鹽業總公司。

一、地質部地勘系統
中國地質調查局:2001年成立,隸屬於國土資源部,副部級事業單位。
天津地質研究所(天津地調中心)
沈陽地質研究所(沈陽地調中心)
南京地質研究所(南京地調中心)
宜昌地質研究所(宜昌地調中心)
成都地質研究所(成都地調中心)
西安地質研究所(西安地調中心)
青島海洋地質研究所
廣州海洋地質調查局
中國國土資源航空物探遙感中心
中國地質調查局發展研究中心 (全國地質資料館)
國土資源部實物地質資料中心
國家地質實驗測試中心
中國地質環境監測院
中國地質圖書館
中國地質博物館
水文地質工程地質方法技術研究所
勘探技術研究所
探礦工藝研究所
探礦工程研究所
鄭州綜合利用研究所
成都綜合利用研究所
中國地質科學院(院機關):
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研究所
中國地質科學院礦產資源研究所
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力學研究所
中國地質科學院水文地質環境地質研究所
中國地質科學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學勘查研究所
中國地質科學院岩溶地質研究所
各省市區地質勘查局(組建地質調查院)全部下放。

原石油地質系統於1997年成立中國新星石油公司,2000年劃歸中國石化集團。

二、冶金地勘系統(原冶金部地質勘查總局)
中國冶金地質勘查工程總局(中國冶勘總局),成立於2001年。
中國冶勘總局一局(華北局):燕郊:第一地質勘查院(燕郊)、中冶地勘岩土工程總公司(原冶金部第一勘察基礎工程總公司)、河北天元地理信息科技工程有限公司、秦皇島天元五一五鑽探工程有限公司(2006年從中冶地勘岩土工程總公司分出):原編制為:一隊:遷安;二隊:衢州;515隊:秦皇島;516隊:宣化;518隊:邯鄲;520隊:邢台;522隊:唐山;物探隊:灤縣;水文隊:定州;超硬材料研究所:探礦技術研究所:燕郊;測繪大隊:燕郊;建築規劃設計院:職工醫院:二級甲等;子弟學校:
中國冶勘總局二局(原華東局606隊):福州:第二地質勘查院、福建岩土工程勘察研究院、一隊、二隊、三隊、四隊。
中國冶勘總局三局:太原:311隊、312隊、314隊、316隊、地勘院、岩土總公司。
中國冶勘總局山東局:濟南:2個專業公司,4個綜合地質隊、2個專業地質隊、2個勘查院、1個測試中心和1所高級技工學校:山東正元資源勘查研究院、新疆地質勘查院(烏魯木齊,外派單位)、山東正元地理信息工程有限公司
中國冶勘總局中南局:武漢,分布在湖北、湖南、廣西三省八市:603隊:大冶;604隊:孝昌; 605隊:襄樊;606隊:黃石;607隊:宜都;608隊:黃石;609隊:黃石;水文隊:黃陂。
中國冶勘總局西北局:西安:西北地質勘查院(西安,原西安地質調查所);五隊(酒泉);六隊(漢中);烏魯木齊地質調查所。
中國冶勘總局地球物理勘查院:保定,國內三大航空物探隊伍之一。
中國冶勘總局遙感技術應用中心:北京
中國冶勘總局昆明地質調查院:昆明,原西南局昆明地質調查所。
中國冶勘總局廣州地質調查所:廣州
四川省(西南)、遼寧省(東北)冶金地質勘查局和冶金華東地質勘查局(安徽省)已下放。

三、煤炭地勘系統(即中國煤炭地質總局)
中國煤炭地質總局:總部原涿州,現遷北京豐台。
江蘇煤炭地質局:常州,勘探一隊、二隊、三隊、四隊、五隊、物測隊、機械研製中心、勘探研究所、江蘇長江機械化基礎工程公司。
浙江煤炭地質局:杭州,浙江華廈工程勘察院,浙江華廈建築基礎工程公司,浙江煤炭測繪院等。
廣東煤炭地質局:廣州新市鎮,152地質隊、201地質隊、202地質隊和江南基礎工程公司。
廣西煤炭地質局:柳州
湖北煤炭地質局:武漢,125隊、182隊、物探測量隊、地質勘查院和湖北省地質勘察基礎工程公司。
青海煤炭地質局:西寧,105勘探隊、132勘探隊、物測隊、勘查院4和青海岩土工程勘察咨詢公司。
第一勘探局:邯鄲,119勘探隊、129勘探隊、173勘探隊、物測隊、科教中心、地質勘查院、技術研究中心。
第二勘探局:北京,機械研製中心,建築工程公司,地質制圖印刷中心。
水文地質局:邯鄲,水文地質工程地質環境地質勘察院、四個水文地質隊和物探、基礎工程、機電安裝、物資供應、地能空調、污水治理等六個專業公司。
航測遙感局:西安
中煤地質工程總公司:北京
煤炭資源信息中心:涿州
地球物理勘探研究院:涿州
幹部學校(黨校) :涿州
中煤地質報社:涿州
河北省(邢台)、山西省、內蒙古、東北(沈陽)、吉林省、黑龍江省、安徽省(蚌埠)、福建省、江西省、山東省(泰安)、河南省、湖南省(株洲)、四川省、貴州省、雲南省、陝西省、甘肅省、寧夏、新疆煤田地質局已下放。

四、核地勘系統(原中國核工業總公司地質總局)
核地勘隊伍組建於1955年,現有6個地區性地質局、52個地質大隊以及研究院所、工廠、醫院等90個縣團級以上企事業單位,分布於26個省、自治區、直轄市。
中國核工業地質局(核工業地質調查院):核工業北京地質研究院為其業務支撐單位,以6個地區核地質研究所為主體,組建6個核工業地質調查分院,核工業航測遙感中心、核工業西北地質局216大隊、核工業西北地質局208大隊、核工業東北地質局243大隊作為專業勘查隊伍。
6個地質局所在省的48個地勘單位,以省為單元,整體屬地化,組建遼寧省(東北)、江西省(華東)、湖南省(中南)、廣東省(華南、由韶關遷花都)、四川省(西南)、陝西省(西北)核工業地質局,其餘16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29個單位屬地化後(組建了河南省(信陽,原308大隊)、貴州省、甘肅省、青海省等4個核工業地質局),由省級人民政府指定的部門管理。

五、有色地勘系統(中國有色金屬工業總公司地質勘查總局)
有色金屬礦產地質調查中心(有色地調中心):成立於2001年,北京地質調查所、桂林地質調查所、新疆地質調查所、地質資料館、北京礦產地質研究院。
北京中色資源環境工程有限公司(中資環):成立於2003年,北京索坤技術開發有限公司、北京遙感中心、北京測繪院、北京中色物探有限公司(原物化探中心)、河北有色測繪公司。
19個地質勘查局全部下放:
1.天津華北地質勘查局(天津市地質調查總院,含河北):原華北有色地質勘查局,下轄514隊(承德)、517隊(石家莊)、519隊(保定)、地質四隊(秦皇島)、普查大隊(燕郊)、核工業247隊(寶坻,原屬核工業東北地質局)等六個地質隊和一所職工大學(保定),在天津局本部設有天津市地質勘查總院、地質研究所。
2.內蒙古有色地質勘查局
3.遼寧省有色地質勘查局
4.吉林省有色地質勘查局
5.黑龍江省有色地質勘查局
6.江蘇省有色金屬華東地質勘查局:南京。下轄805(六合)、806(徐州)、807(南京)、809(南京)、810(南京)、813(南京)、814隊(鎮江)、研究所(南京)、測繪院(鎮江)、礦產開發研究院(南京)、南京岩土工程勘查院。
7.浙江省有色地質勘查局:紹興,前身為重工業部南京地質勘探公司802隊。
8.河南省有色地質勘查局:鄭州,下轄勘查總院、一隊、二隊、三隊、四隊、五隊、六隊、七隊。
9.湖南省有色地質勘查局:長沙,下轄一總隊(郴州)、二總隊(湘潭)、214(株洲)、217(衡陽)、245(吉首)、247(長沙)、研究院(長沙)、礦業信息研究中心(長沙)等局屬正處級事業單位16個。
10.江西省有色地質勘查局:南昌,江西金源地礦集團公司。下設「五隊、三院、三中心」等11個事業單位。
11.廣東省有色地質勘查局
12.廣西有色地質勘查局
13.海南省有色地質勘查局
14.貴州省有色地質勘查局:貴陽,下轄一總隊(清鎮)、二總隊(六盤水)、三總隊(遵義)、物化探總隊(清鎮)、五總隊(安順)、六總隊(凱里)、地質勘查院(貴陽)。
15.西南有色地質勘查局(昆明,含四川)
16.西北有色地質勘查局(西安,屬陝西省正廳級事業單位,有12二級單位,分布於西安、臨潼、咸陽、寶雞、漢中、商洛等地)
17.甘肅省有色地質勘查局
18.青海省有色地質勘查局
19.新疆有色地質勘查局

六、化工地勘系統(原化工部地質礦山局)
中化地質礦山總局(中國明達化工礦業總公司):涿州,隸屬於中國昊華化工(集團)總公司。16家地質勘查院(河北、內蒙古、吉林、黑龍江(阿城)、江蘇(徐州)、浙江、福建、泰安(鉀鹽地質)、河南、山東、湖北(荊州)、湖南、廣西、貴州(遵義南白)、雲南、陝西)、1家地質研究院(化工地質調查總院(地質研究總院))、1家職工醫院。遼寧省(錦州)、安徽省(馬鞍山向山)、廣東省(花都)、四川省化工地質勘查院(彭州軍樂)等4家已下放。
七、中國建築材料工業地質勘查中心(建材地調中心):
原國家建築材料工業局地質公司,轄26個各省、市、區總隊,現隸屬於中國中材集團公司。

八、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黃金指揮部
九、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東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責任公司:原為成立於1974年徐水的石油地球物理勘探局,後總部遷涿州,2004年更現名。
十、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海洋石油勘探開發研究中心:高碑店,原為海洋石油勘探局。
十一、中國石化集團:新星石油有限公司
原地質礦產所屬石油地質單位於1997年成立中國新星石油公司,各石油地質局改稱石油局,2000年整體並入中國石化集團。
華北石油(地質)局:鄭州
東北石油(地質)局:長春
華東石油(地質)局:南京
中南石油(地質)局:長沙。
西南石油(地質)局:成都,地質勘察總公司
西北石油(地質)局:烏魯木齊
上海海洋石油(調查)局:
廣州海洋石油(調查)局:2001年劃歸中國地址調查局。

十二、中聯煤層氣有限責任公司
十三、中國鹽業總公司:中鹽勘察設計院(前身是輕工業部鹽業勘探隊):長沙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