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地質災害防治成員單位
❶ 國土資源部辦公廳關於召開全國地質災害防治優秀群測群防監測員交流會的通知
國土資電發〔2011〕139 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國土資源主管部門:
為總結交流地質災害群測群防建設經驗,經研究,部決定召開全國地質災害防治優秀群測群防監測員經驗交流會。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會議內容: 部分地區國土資源管理部門同志和優秀群測群防監測員介紹工作經驗,部領導作重要講話。
二、出席及參加人員: 部領導、優秀群測群防監測員、各省級國土資源主管部門地質環境處帶隊人員。
三、會議時間: 2011 年 10月10 ~11日,10月9日報到。
四、會議地點: 北京市中苑賓館 (北京市海淀區高粱橋斜街 18 號)。
五、有關事項:
(一)各省級國土資源主管部門遴選優秀群測群防監測員代表,組織匯總他們的先進事跡材料,包括個人簡介、先進事跡材料、照片等 (控制在 500 字左右),於 9月23日前形成文件報部環境司,並發電子郵件至 zhuohongchun@ 163.com。各地優秀群測群防監測員分配名額見附件 1。
(二)請各省級國土資源主管部門填寫會議報名回執 (附件 2),並於 9月23日前傳真至部環境司。
聯系人及電話: 張永偉 010 -66558575 13869130958
卓弘春 010 -66558322 13810000842
王海強 010 -66558321
傳真: 010 -66558316
附件: 1.優秀群測群防監測員分配名額 (略 )
2.會議報名回執 (略)
國土資源部辦公廳
二〇一一年九月十六日
❷ 國土資源部辦公廳關於貫徹落實國務院加強地質災害防治工作決定的通知
國土資廳發〔2011〕54 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副省級城市國土資源主管部門:
2011 年 9月7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 《貫徹落實國務院關於加強地質災害防治工作決定重點工作分工方案的通知》 (國辦函 〔2011〕94 號),要求牽頭部門加強協調,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加強組織領導和督促檢查,並組織制定本地區貫徹落實措施,確保 《國務院關於加強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決定》 (國發 〔2011〕20 號)各項政策措施落到實處,現就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認真學習領會 《決定》精神
國發 〔2011〕20 號文件體現了黨中央、國務院對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高度重視,是以人為本、關注民生的重大舉措,是指導我國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綱領性文件。各地要認真組織學習,深刻領會國發 〔2011〕20 號文件提出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和工作目標、主要任務和措施等方面的精神。
二、制定貫徹落實意見和分工方案
各地要結合本地區地質災害防治實際情況,積極主動協助同級地方人民政府制定 《貫徹落實國務院關於加強地質災害防治工作決定的意見和重點工作分工方案》,進一步細化和分解重點工作,明確本地區地方人民政府和各相關部門的職責和任務,將具體任務、目標和措施落實到單位,落實責任人,要提出具體時間要求,確保國發 〔2011〕20 號文件的各項政策措施落到實處,並將省級貫徹落實決定的意見和分工方案於 2011 年 11月底前報部。
三、扎實推進各項工作
各地要強化地質災害防治組織、協調、指導、監督職能,全面開展隱患調查評價和動態巡查,在此基礎上抓緊編制實施本地區地質災害防治 「十二五」規劃,加強監測預報預警,提高群測群防水平; 加快實施搬遷避讓,科學開展工程治理;強化基層地質災害防範,協助相關部門做好搶險救災,提高應急處置能力,建立地面沉降、地面塌陷和地裂縫等災害的防控機制,加大地震災區、三峽庫區地質災害防治力度。
四、構建部門間密切協作機制
各地要加強溝通協調,與氣象、水利部門建立地質災害監測預報預警信息共享平台; 密切與工信、廣電等部門合作,加強預警信息發布; 要求相關部門編制和實施城市總體規劃、村莊和集鎮規劃、基礎設施專項規劃,要包括地質災害防治內容,在易發區進行工程建設,應嚴格按規定開展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嚴防人為工程活動引發地質災害; 加強人口密集區、重要設施周邊地質災害防治。努力形成「分工明確、各負其責、聯防聯動、協同防災」的地質災害防治新機制,構建部門間密切協作機制。
五、督促檢查貫徹落實情況
各地要以學習貫徹國發 〔2011〕20 號和國辦函 〔2011〕94 號文件為契機,將督促檢查各地、各相關部門貫徹落實情況作為今後一段時期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一項重點工作,總結和推廣好的經驗和做法,進一步提升地質災害防治水平。
國土資源部辦公廳
二〇一一年十月九日
❸ 四川省哪個單位有地質災害治理工程施工單位乙級資質證書
這個問題非專業人士不能回答。成都理工大學「地質災害防治與地質環境保護實驗室」是國家級重點實驗室,那裡的老師能夠回答你的問題。給你個電話試試:028- 84073193 。
❹ 「8·」 四川省瀘州市古藺縣銀匠灣滑坡災害
1 引言
2014年8月18日凌晨5時30分,四川省瀘州市古藺縣龍山鎮順和村九社銀匠灣發生一起大型山體滑坡,造成29間房屋倒塌,道路中斷,土地損毀。由於災前預警及時,採取提前避讓、主動避讓措施得力,11戶42人無一傷亡。
2 地質災害特徵
2.1 區域地質環境條件
2.1.1 氣象條件
古藺縣屬亞熱帶與暖溫帶過渡季風氣候區,四季分明,氣候溫和。區內相對高差較大,在太陽輻射、大氣環流和地貌類型等因素的綜合影響下,造成地區氣候垂直差異大,立體氣候顯著。區內降雨量多集中在5月~8月,約佔全年降雨量的65%。
2.1.2 地形地貌
調查區位於位於四川盆地南部,地貌上總體屬於低山區斜坡地貌。區內地形總體特徵為北低南高,滑坡區域標高約832~872m,相對高差約40m。區內南側滑坡上部相對較陡,下部稍緩,地形坡度約15°~30°;滑坡體下方為耕作台地,台地前緣為緩傾斜切割形成的河溝;滑坡坡體多為林地及耕作地,植被較茂盛,坡體上有農戶住房,坡頂距離鄉村公路較近。
2.1.3 地層岩性
調查區上覆土層主要為第四系碎石土,推測為老滑坡堆積體,厚度較大,滑坡區域周圍局部分布有第四系粉質黏土,厚度不一。下伏基岩主要為二疊系棲霞組石灰岩、梁山組砂泥岩和頁岩,滑坡范圍內未見基岩出露。
2.1.4 地質構造
本區在區域構造上屬揚子准地台滇黔川鄂台拗大婁山褶皺構造帶,位於川滇和川黔徑向構造帶之間,區內斷裂和褶皺極為發育。出露地層為二疊系棲霞組石灰岩、梁山組砂泥岩和頁岩,岩層產狀約335°~348°∠18°~30°。古藺縣地震基本烈度為Ⅵ度,區內地震活動較弱,造成的危害程度輕微。
2.1.5 水文地質條件
調查區內滑坡前緣(主滑方向下方)有一沖溝,沖溝內流水為季節性流水,斜坡區內地表水主要是降水形成的地表徑流和沖溝流水,地表徑流主要由兩側及後緣陡坡匯入滑坡區內,沖溝內及斜坡上的大氣降水沿地勢匯入斜坡前緣低谷處發育的河溝中,該河溝為常年性流水,平均流量約為0.52m3/s,對斜坡前緣土體常年沖刷淘蝕,該河溝與滑坡體下緣高差約40m。另外,調查區內局部為水田。
區內地下水以上層滯水、孔隙水為主,由大氣降水、地表水補給。上層滯水賦存於碎石土和粉質黏土中,孔隙水賦存於鬆散層碎石土和強風化砂泥岩、頁岩中,裂隙水主要賦存於基岩裂隙中。
2.2 地質災害特徵
2.2.1 災害體特徵
該滑坡位於古藺縣龍山鎮順合村9社,該滑坡在20世紀90年代曾發生過一次滑動。2014年6月18日早晨,在持續的強降雨作用下,銀匠灣滑坡再次發生大規模滑動(照片1)。此次新發生的滑坡體後緣位於斜坡南西側,高程857~872m,滑坡後緣形成了貫通的長約100m的弧形裂縫,土體下錯2~10 m;滑坡體前緣剪出口位於斜坡中下部(北東側)沖溝處,現已被上方下滑土體覆蓋;滑坡體兩側可見平行張裂縫,裂縫寬1~7cm,局部已貫通;此次滑動區域橫寬約100m,縱長約250m,滑坡體厚度2~10m;滑坡體積約1.5萬m3,滑坡主滑方向約25°。該滑坡為小型土質老滑坡,其滑動形式為推移式,變形強烈部位主要集中於滑坡體中後部(照片2)。
照片1 古藺縣銀匠灣滑坡全貌
照片2 滑坡體中後部強烈破壞區
2.2.2 災害體成因初析及評價
(1)滑坡成因機制初析
調查區內斜坡地形較陡,斜坡上淺表第四系主要為老滑坡堆積的碎石土體且厚度較大是滑坡形成的內因,持續強降雨形成的地表水的沖刷和下滲是主要外因。地表水體下滲,增加了滑體重度,降低了結構面抗剪強度,滑體土沿堆積層內部的軟弱結構面在重力作用下發生滑動而形成滑坡。影響滑坡形成的主要因素包括:
一是地形及地表水因素。滑坡處地形較陡;上覆第四系為老滑坡碎石土堆積體,地層結構較鬆散,力學性質較差;當持續強降雨時,斜坡上形成地表徑流,地表水下滲,進入到滑體內一直到基覆界面,降低了滑面(帶)的抗剪強度,增加滑體重度,造成土體內部結構狀態發生改變,從而使滑坡的穩定性降低。
二是地層因素。滑坡體主要由第四系老滑坡碎石土堆積體組成,地層結構較鬆散,土質成分主要為粉質黏土,在地下水等外力作用下容易產生變形破壞,長期浸泡,局部土體易軟化。
(2)滑坡分析評價
據現場調查,此次滑坡於今年雨季持續強降雨時發生,該滑坡為一老滑坡復活,滑坡所處斜坡此前即存在局部蠕動現象,穩定性一般;此次滑動後目前該滑坡暫無新產生的明顯變形或繼續滑動的跡象,但局部仍有蠕動變形,由於該滑坡為老滑坡堆積體,且堆積的碎石土厚度較大,在持續降雨或大暴雨的狀況下有重新滑動的可能。
同時,在滑坡區域外側右方的斜坡(滑坡體下方沖溝右側),其下方靠近河溝處,坡度較陡,土層較厚,局部產生了滑塌,且可見數十米的拉裂縫,土體下錯約0.3m。該斜坡中部有兩土房,其院壩和牆體也可見裂縫,這表明滑坡體有向此方向發展的可能,若下方滑塌持續發展,對此該斜坡上兩戶居民將產生一定影響。
2.3 災情險情
8月18日凌晨5時30分,龍山鎮順和村九社銀匠灣發生山體滑坡,造成29間房屋倒塌,道路中斷,土地損毀1畝,直接經濟損失500餘萬元。
3 地質災害成因分析及趨勢判斷
3.1 成因分析
(1)切割地貌發育,滑坡前後緣高差大。該點所處區域屬低山區斜坡地貌,滑坡下方為耕作台地,台地前緣為河流,為切割溝谷地形;有一小沖溝從滑坡體下方穿過,坡體多為林地及耕作地,植被較茂盛,坡頂距離鄉村公路較近。滑坡前後緣高差近50m,地形坡度約15°~30°。
(2)地層岩性復雜。滑坡區域推測為滑坡堆積體,堆積體以碎石土為主,厚度較大,滑坡周圍局部分布有粉質黏土,厚度不一,下伏基岩為二疊系棲霞組石灰岩、梁山組砂泥岩和頁岩,滑坡范圍內未見基岩出露。
(3)地表水豐富。滑坡前緣有一沖溝,沖溝內流水為季節性流水,雨季時坡面上少量雨水通過岩土層孔隙裂隙滲入地下,沖溝內的大氣降水則匯入下方溝谷河流中,該河流為常年性流水,與滑坡體高差近40m。
(4)地下水充足。區內地下水以上層滯水、孔隙水和裂隙水為主,由大氣降水、地表水補給。上層滯水賦存於碎石土和粉質黏土中,孔隙水賦存於碎石土和強風化砂泥岩、頁岩中,裂隙水主要賦存於基岩裂隙中,水文地質條件總體較簡單,強降雨極易使土體水分飽和並失穩下滑。若再遭遇強降雨天氣過程,極易造成該滑坡下滑造成危害。
3.2 趨勢判斷
滑坡體主滑方向下方(斜坡右側)為一沖溝,現沖溝內堆滿了上方滑坡體滑下的碎石土,並在沖溝內形成了泥石流,大量土夾石攜帶溝兩側植被和農作物一起流向了下方河溝,對河溝產生了一定堵塞作用。目前,該沖溝上方泥土基本趨於穩定,暫未向下方滑動,據綜合判斷,該泥石流全部淤塞河道並形成堰塞湖的可能性較小。
4 地質災害應急防治
4.1 應急響應及搶險救災
監測員王俊書和郭登華每天早中晚都在隱患點對確定的監測點位進行測量記錄,雨天除在雨前、雨中、雨後監測外還分班24小時值守。2014年8月16日,接到古藺縣國土資源局地質災害預警平台信息後,監測員立即將雨情信息傳達到監測點受威脅農戶,8月17日,瀘州市境內普降大到暴雨,古藺縣最大降雨量為相鄰的永樂鎮達到174.6mm,龍山鎮147.7mm。8月18日凌晨1:30,監測員王俊書在隱患點上巡查發現滑坡前緣出現土體變形開裂和垮塌現象,監測點位變化明顯,他預計災害可能發生,隨即用半導體喇叭呼喊各農戶按照地質災害防災預案撤離路線迅速撤離,沿著上下兩條田間道朝滑坡體東方村民郭登書房屋院壩處集合,把負責聯系人逐戶清點、核對人員,幫扶老人快速撤離。凌晨2:00時,隱患點上的15戶65人已全部撤離完畢,同時,另一名監測員郭登華立即將重大險情向順和村委、龍山鎮政府、國土緊急報告,鎮上啟動應急預案,凌晨3:10點,順和村民兵、龍山鎮政府、派出所及國土所工作人員陸續趕赴現場支援撤離避險,劃定危險區,禁止群眾返回隱患點。
4.2 應急處置
接到重大險情報告後,順和村委、龍山鎮政府立即啟動防災員,第一時間趕赴現場,開展撤離、搶險、安置受災群眾、現場警戒等工作,副鎮長萬其龍現場指揮,落實監測員王俊書、郭登華、村長王傑、國土所陳祖平、派出所民警分工負責對進入滑坡體的4條田間小道和1條機耕道進行封堵,防止撤離村民返回家中,村支書付行來領民兵和參與人員協調周邊農戶房屋對未落實臨時安置的群眾進行安置。
災情發生後,市、縣國土資源部門組織專業技術人員和駐瀘督導地勘單位趕赴現場,開展劃定地質災害危險區、加強巡查、排查及監測,防止次生災害發生的工作,並初步選定災後重建住房地址。古藺縣政府領導率相關部門迅速趕赴現場指揮搶險救災,妥善安置受災群眾,確保受災群眾有飯吃、有水喝、有衣穿、有住宿、有醫療,並發送了食用油、大米和衣物、醫葯等救災物資,同時確定災後重建方案和搬遷避讓補助補助,受災群眾思想得到安慰,情緒穩定,對災害重建充滿信心。通過4個月的努力受災的26戶群眾新建住房主體基本完工,春節前大部分能搬入新居。
5 經驗與啟示
(1)各級黨委政府和防災部門高度重視。四川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將地質災害防治工作作為「生命工程」來抓。為踐行這一要求,市委、市政府在全市開展了地災防治集中專項整治,開展了大宣傳、大演練、大排查、大整治。將地災防治工作納入各級政府的目標考核,對已排查出的地災隱患點,逐點建立並落實防治責任制,市級以上監測點落實一名縣級領導負責,縣級監測點落實一名科級領導負責。逐級逐點落實防災責任,地質災害應急指揮部成員單位積極參與處置,為本次成功避險打下堅實的基礎。
(2)堅持監測預警機制。在轉折性天氣過程中,適時與氣象部門會商,密切關注雨情變化趨勢,動態發布監測預警信息,已形成自上而下地質災害預警預報發布機制。在8月18日古藺縣龍山鎮順和村九社銀匠灣滑坡發生前,省、市、縣國土資源部門根據氣象部門雨情通報,密集動態發布地質災害預警信息。預警信息迅速傳達至古藺縣龍山鎮順和村九社銀匠灣地質災害隱患點專職監測員,專職監測員及時發現險情,及時發出預警,是本次成功避險的重要前提。
(3)建立基層專職監測員隊伍。按照省廳要求,市、縣政府建立完善了專職監測員隊伍,並要求每個監測點配備2名以上專職監測員,每年對專職監測員進行培訓,全面提高專職監測員監測水平和應急處置能力。在本次降雨期間,古藺縣龍山鎮順和村九社專職監測人員工作扎實。堅持汛期地質災害隱患動態排查、巡查,按要求實施24小時不間斷監測、巡查,發現險情後,及時發出預警,立即上報採用半導體喇叭、呼喊等方式要求災害點上的人員按照演練的路線立即撤離至安全區,人們經常把監測員稱作地質災害前線宣傳員、指揮員、保安員。是隱患點群眾的生命衛士。
(4)嚴格執行「三避讓」措施。一旦發布地質災害氣象預警信息,果斷按照預案組織群眾提前預防撤離,8月16日至18日強降雨期間,全市就實施提前主動避讓31處隱患點809人,其中古藺縣實施主動避讓24處608人。8月17日,龍山鎮雨量已達到147.7mm,17日下午黃昏時,順和村九社滑坡監測點就做好一旦災害來臨,村民投親靠友、就近安置、人員撤離路線、預警信號等准備工作。在夜間發現險情後,才能果斷組織群眾有條不紊地進行撤離。
(5)通過培訓演練提升群眾防災避險意識。近年來,全市通過政府主導、部門組織、群眾參與的方式,組織開展了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防災避險宣傳培訓與應急演練,群眾防災識災和自防自治能力大幅提升。發生地質災害的龍山鎮順和村九社銀匠灣地災隱患點每年都由鎮政府組織開展一次地質災害應急逃生演練,災害來臨時,群眾才能按既定線路迅速撤離。
❺ 地質災害屬哪個部門管
由國務院國土資源主管部門會同國務院建設、水利、鐵路、交通等部門結合地質環境狀況組織回開展全國的地質答災害調查。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國土資源主管部門會同同級建設、水利、鐵路、交通等部門結合地質環境狀況組織開展本主管區域的地質災害調查,在調查的基礎上編制相應的地質災害防治規劃。
(5)四川省地質災害防治成員單位擴展閱讀:
《地質災害防治條例》主要確立了如下三項原則:
1、是預防為主、避讓與治理相結合,全面規劃、突出重點的原則;
2、是自然因素造成的地質災害,由各級人民政府負責治理;人為因素引發的地質災害,誰引發、誰治理的原則;
3、是地質災害防治的「統一管理,分工協作」的原則;國務院國土資源主管部門負責全國地質災害防治的組織、協調、指導和監管工作。國務院其他有關部門按照各自職責負責有關的地質災害防治工作。
❻ 四川有幾家,地質災害整治乙級資質。知道的朋友介紹一家。謝謝!
地質災害治理工程乙級資質施工單位要求:岩土工程、工程地質、工程測內量、工程預算專業技容術人員和項目經理、施工員、安全員、質檢員等管理人員總數不少於三十名;近三年內獨立承擔過五項以上小型地質災害治理工程施工項目,有良好的工作業績;具有與承擔中型地質災害防治工程施工相適應的施工機械、測量、測試與質量檢測設備。
❼ 關於對全國地質災害防治工作進行通報的通知
國土來資電發〔2011〕122 號
各省 (區、源市)國土資源主管部門:
為了加強地質災害信息和有關材料報送工作,經部領導同意,自 2011 年 8月份起,我辦將在 《地質災害防治工作通報》中對各省 (區、市)開展地質災害防治工作情況進行通報,通報主要內容如下:
一、上報地質災害災情、險情及成功預報等信息情況。
二、抽查應急值班情況。
三、組織開展應急演練情況。
四、落實發文情況。
五、報送文件情況。
六、其他需要通報的情況。
《地質災害防治工作通報》每月初印發,主要對上一月情況進行通報。希望各省 (區、市)高度重視,認真做好地質災害信息和有關材料報送工作。
國土資源部
二〇一一年七月二十二日
❽ 地質災害防治工作領導小組應由哪些單位組成
國土、氣象、水利、地質、環境這幾個部門提供專業支撐,政府辦、發改委、財政提供行政和財務支撐,公安、交通、電信提供安保和交通、通訊等支撐,並至少由政府分管領導直接負責。
❾ 國土資源部關於通報表揚全國地質災害防治優秀群測群防監測員的決定
國土資發〔2010〕210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國土資源廳(國土環境資源廳、國土資源局、國土資源和房屋管理局、規劃和國土資源管理局):
近年來,在黨中央、國務院的正確領導下,全國各級國土資源部門加強地質災害群測群防體系建設,形成了政府主導全社會共同參與的地質災害防治局面。通過群測群防,做到早期預警,提前避讓,有效保護了大批群眾的生命和財產安全。群測群防監測員肩負著「守護生命、守護家園」的生命任務,踐行服務於國民生命權利的最高價值准則,在地質災害防治工作中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涌現出一大批保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可歌可泣的先進事跡。為弘揚群測群防監測員大無畏的奉獻精神,鼓勵群測群防監測員繼續做好地質災害防治監測工作,特通報表揚韓立成等501名同志為「全國地質災害優秀群測群防監測員」,其中王棟等100名同志為「全國百名特別優秀地質災害群測群防監測員」,王慧英等10名同志為「全國地質災害群測群防十大傑出監測員」。
希望各位優秀群測群防監測員以榮譽為動力,再接再厲,努力工作。希望廣大群測群防工作人員和國土資源戰線所有同志以他們為榜樣,堅持以人為本,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以對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高度負責的態度,扎扎實實做好地質災害防治監測的各項工作,努力開創地質災害防治工作新局面,為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宏偉目標和經濟社會發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附件:1.全國地質災害優秀群測群防監測員名單
2.全國百名特別優秀地質災害群測群防監測員名單
3.全國地質災害群測群防十大傑出監測員名單
國土資源部
二〇一〇年十二月二十四日
附件1
地質災害防治這一年2010
地質災害防治這一年2010
地質災害防治這一年2010
地質災害防治這一年2010
地質災害防治這一年2010
地質災害防治這一年2010
地質災害防治這一年2010
地質災害防治這一年2010
地質災害防治這一年2010
地質災害防治這一年2010
地質災害防治這一年2010
地質災害防治這一年2010
地質災害防治這一年2010
地質災害防治這一年2010
地質災害防治這一年2010
地質災害防治這一年2010
地質災害防治這一年2010
附件2
全國百名特別優秀地質災害群測群防監測員名單
(100名)
北京市:
王棟、王繼銀
天津市:
丁利
河北省:
高占闊、車延國、張濤
山西省:
徐躍幫、陳志靈
內蒙古自治區:
付引兵、王富強
遼寧省:
馬立
吉林省:
郭平、王長會
黑龍江省:
劉波
江蘇省:
戚道志、趙士平、孔國華
浙江省:
王慧英、金秀劍、王國根
安徽省:
談友根、文冬狗、陳朝儒
福建省:
虞祥友、王錦發、卓萬生、陳明乾、王正根
江西省:
郭紅梅、盧全良、洪新明
山東省:
孫志軍、佟琳琳、傅沂慶、王家榮
河南省:
崔軍懷、侯偉、趙常海、張耀亭
湖北省:
陳霞東、楊年喜、鄭志明
湖南省:
李金鋼、闕浩賢、羅衛軍、張先雨、黃孝田、鄧愛華
廣東省:
劉人勇、周月銳、李乾流、屈昌任
廣西壯族自治區:
梁良、梁忠林、雷依麗
海南省:
李榮東、霍青青
重慶市:
董山樑、鄧汝學、李德俊、黃興斗、冉紹平
四川省:
劉如松、楊雲、牟懷清、石祥坤、和金成、肖文啟、盧小松、阿的木呷、毛澤順、舒培源、熊堂英、徐勝、饒玉剛、程忠慶、劉富春、黃傑、廖應祥、王華林
雲南省:
陳立昌、周萬吉、周光偉、高祥明、楊懷志、周艷萍、習紹祥
西藏自治區:
次仁瓊達、旦增
陝西省:
黃鋒、鄧曉衛、張宏舉、張忠平
甘肅省:
馮永明
青海省:
曹有仁、馬升皓、李玉軍
寧夏回族自治區:
周金明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巴合提克·阿班、劉濤
附件3
全國地質災害群測群防十大傑出監測員名單
(共10人)
浙江省:
王慧英
福建省:
虞祥友
廣西壯族自治區:
梁良
重慶市:
董山樑
四川省:
劉如松、楊雲、舒培源
雲南省:
陳立昌
陝西省:
黃鋒
青海省:
曹有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