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縣地質災害
㈠ 四川省萬縣市滑坡群災害災情評估
一、萬縣市自然地理及地質災害概況
(一)地理位置及自然地理概況
萬縣市地處四川盆地東部邊緣,上距重慶327km,下距宜昌321km,是長江流域的主要港口之一。1978年國務院批准,列為長江旅遊線上對外開放城市。為適應長江三峽經濟區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1992年國務院批准撤銷萬縣地區設立萬縣市(地級),轄三區(龍寶、五橋、天城),八縣(開縣、忠縣、梁平、雲陽、奉節、巫山、巫溪、城口)。全市除南端小部分山地外,其餘為200~600m的丘陵區,海拔1075—1118m。其氣候屬亞熱帶濕潤性季風型氣候,年平均氣溫為18.1℃,霜期僅16天;平均降水量1185.4mm,平均年日照數1484.4h。城區境內主要有長江、薴溪河、龍寶河、五橋溪等河流,河網密度為0.28km/km2,徑流總量為1.36×106m3。
(二)地質環境及地質災害概況
1.地質環境
區內出露地層單一,主要為侏羅系中統上沙溪廟組第三段,局部殘存侏羅繫上統遂寧組。此外,第四系崩、坡積層分布較廣,沖、洪積層沿江零星分布。萬縣市城區處於萬縣市復向斜中萬縣向斜東北段。舊城區位於向斜軸部,新城區跨軸部和兩翼。區內未見較大斷層,但裂隙較發育,裂隙率多在0.31%~0.85%之間。本區屬川東弱震區,地震基本烈度小於Ⅵ度。其水文地質環境單一,地下水分布受構造、地貌及含水層空間展布的嚴格控制,主要有鬆散岩類孔隙水及紅層孔隙裂隙水兩類。區內工程地質岩組可分為堅硬岩石、半堅硬岩石及鬆散岩組三類。堅硬工程地質岩組由侏羅系中統沙溪廟組第三段長石砂岩、岩屑長石砂岩及長石石英砂岩組成。它的特點為厚度大、連續性好,抗風化能力較強。其中:半堅硬岩石工程地質岩組由泥岩、砂質泥岩夾長石砂岩構成,抗風化能力弱;鬆散岩類工程地質岩組主要分布在江、河岸邊及崩滑流堆積區,主要為亞粘土、輕亞粘土及砂卵礫石層或亞粘土含塊碎石,厚度10~20m,最厚達62m,結構復雜,物理力學性質差異大。
2.歷史地質災害概況
萬縣市城區的地質災害主要為危岩崩塌和滑坡,其它地質災害極為少見。據《萬縣地區五百年災害研究(1440~1990)》,建國前城區的地質災害計有6次(表11-29)。建國後,城區先後出現4起7個地段的滑坡和1980年6月多處的陡崖崩塌。現城區共有滑坡、危岩47處,體積23370.42×104m3。其中:滑坡19個,體積23014.30×104m3;危岩8處,體積356.12×104m3。平均面密度為0.78處/km2,面模數為384.26×104m3/km2(圖11-27)。
實際上,萬縣市城區有很大一部分座落在危岩之下的老滑坡體上。近年來,由於人類工程活動及自然因素的作用,部分地段產生了新的滑移變形,時刻顯示出潛在的災害危險。
二、地質災害災情評估研究范圍
本次研究僅於萬縣市長江西岸龍寶區的局部和天城區的局部,方里線坐標為X:36531.677~36539.299;Y:347.903~3413.570,面積約為23.54km2。包容了安樂寺滑坡、草街子滑坡、枇杷坪滑坡、太白岩崩滑體、吊岩坪崩塌體、五梁橋-萬二小崩滑體等六大滑坡(崩塌)群的災害源及其災害影響區。
圖11-27萬縣市城區滑坡崩塌危岩分布略圖
1—較老滑坡;2—較新滑坡;3—危岩;4—崩塌;5—滑坡台階;6—水系;7—萬縣市老城區
表11-29萬縣市城區建國前地質災害簡況
三、地質災害危險性評價
據有關地質資料分析,萬縣市城區的六大滑坡群在目前條件下,整體是穩定的,不穩定區主要分布在老滑體前緣或陡邊坡地帶。目前萬縣城區的整體活動跡象尚未見到,但新的、較小的活動跡象卻不時出現,如豆芽棚、康家坡、麥地坪、薴溪河兩岸、勝利路等等,都預示著本區潛在地質災害的危險。這些已出現的和潛在的災害危險,主要分布在六大滑坡群中,其次為映水坪及其以西隔河而峙的新滑動體。
本次危險性評價,採用單元面積評價法。即將研究區劃分為若乾麵積相等的單元,按照統一的評價標准,對每個單元逐一評價,然後再作整體評價。危險性評價統一標準的制定,是通過對六大滑坡群成生原因及新出現的災害活動特徵進行研究,找出地區致災因素而實現的。
本區危岩、滑坡的產生因素有自然因素及人為因素兩類。屬自然因素的有岩石性質與結構、地形坡度、坡高、降水、江水漲落、河流沖刷、地下水活動、地震。屬人類工程活動的有不合理開挖、不合理載入、不合理排水和澆灌。在上述諸多因素中,任何一個單因素都不足以引起地質災害的發生,致災只能是幾種因素的組合。在評價過程中,以上述因素進行評價並不合適,因為其中有一些因素屬於不恆定因素。去掉一些不恆定因素,再進行一些合並,共以四種因素作為危險性評價的基礎,即岩體工程地質條件、構造條件、地形地貌條件和氣象水文條件。
評價時,將此四項因素用系統工程層次分析法,求出各自的權值。然後以專家評分辦法,將分值乘以權值,求出各單元的危險性指數。其公式為:
WD=Qy·Y+Qg·G+Qx·X+Qs·S
式中:WD為單元內的危險性指數;Qy·Y、Qg·G、Qx·X、Qs·S分別為單元內岩體工程地質條件、構造條件、地形地貌條件、氣象水文條件分值與它們各自權值的積。在得出單元危險性指數後,即可作出研究區的危險性指數等值線圖(圖11-28)。
有了上述結果,再根據本區地質災害發育特點,考慮到可能發展為災害的現狀及預測的內容,將本區危險性分為極重(Ⅰ)、重度(Ⅱ)、輕度(Ⅲ)、無危險(Ⅳ)四級(表11-30)。
表11-30危險性分級指標表
圖11-28萬縣市地質災害危險性指數等值線圖
四、地質災害易損性評價
易損性通常分為物質、經濟和社會三類。本次評價時,因社會易損性基本無法量化,故只將物質及經濟易損性列入評價范圍。物質易損性轉化為貨幣價值。
就目前情況看,通過價值分布圖進行易損性評價是比較合適的辦法。在完成萬縣市研究區價值分布圖方面,本次研究是通過實地調研訪問、收集城市統計資料、抽樣調查等方法,獲得了土地、房屋、設備、室內財產等數據,然後對各利用類型土地進行了單位面積價值計算;最後將計算結果標示於城市規劃圖中,形成價值分布圖。與危險性評價一樣,易損性也進行分單元評價,以求出單元面積內的單位面積價值。其計算公式為:
地質災害災情評估理論與實踐
式中:ZY——單元易損性指數;
Wj——各類用地在單元中佔地百分數;
Yj——各類用地單位面積價值的常用對數。
在求出單元易損性指數後,便可繪制易損性指數等值線圖(圖11-29)。
上述工作成果中得出,萬縣城區的易損性高值區主要集中在城區的繁華區。其值為3.0(1000元/m2)以上的面積約為6.6km2,為研究區23.54km2的28.04%。需加以說明的是,易損性高值區中,有一小部分與現今狀況有差異。其原因為價值分布圖是在城市規劃圖基礎上計算的,個別地方規劃尚未實施,故與現狀有區別,如映水坪附近一帶。
五、萬縣市地質災害破壞損失評價
(一)災害強度的確定
在進入地質災害風險評價時,首先應確定的是災與非災。其辦法是危險性指數與易損性指數在單元內疊加,或以等值線疊加;表達式為:
QZ=WZ·YZ
式中:QZ——災害強度指數;
WZ——危險性指數;
YZ——易損性指數。
求取方法,仍以統一劃分的單元分別求取。所得之值,可繪制災害強度等值線圖,從而作出災與非災的判斷。該值及等值線圖又為災害的空間概率求取奠定了基礎。
(二)災害發生概率的確定
地質災害並非平均散布在每寸土地之上,即使在災害塊段內,其災害作用強度也有差異。地質災害不是每時每刻都在發生,它們常有自己的的活躍期和靜歇期。這樣,災害發生的概率,就包含了空間和時間兩種因素。災害發生概率的求取,是較准確地計算災害期望損失和判別地質災害風險程度的重要數據。
地質災害空間概率求取是在區內災害強度指數基礎上確定的。以區內地質災害強度的最高值為100%,再求出各級地質災害強度的百分數。以此作為不同地塊的地質災害空間概率。地質災害時間概率的求取依據《萬縣市地區五百年災害研究》之統計數及地域特徵進行校正,本區地質災害時間概率為26%(即每年有災0.26次)。空間概率和時間概率之積,即為本區各單元內的災害發生概率。依各單元之概率值,可作本區地質災害概率等值線圖(圖11-30)。
圖11-29萬縣市地質災害易損性指數等值線圖
圖11-30萬縣市地質災害概率等值線圖
地質災害概率值的大小,可反映本區各地塊易災程度。由此,將本區易災程度分為5級(表11-31)。
表11-31研究區災害概率及易災程度分級表
按照上述分級標准,本研究區各類易災區的分布面積為:Ⅰ類區3.848km2;Ⅱ類區6.094km2;Ⅲ類區11.089km2;Ⅳ類區2.419km2;Ⅴ類區0.09km2。
(三)地質災害破壞率的確定
地質災害破壞率,是指災害造成社會物質的損壞程度。這也是一種概率,與災害發生概率不同處,它反映的是災害的結果。破壞率的計量,小到一個建築物,大則為一個塊段或一個區域。在本次研究中,是以潛在地質災害區為單位,且以破壞性作用的面積為計算基礎,於是有了下述計算方法:
地質災害災情評估理論與實踐
式中:Pmin——研究區破壞率下限;
Hf——區內復活滑坡總面積;
Hz——區內崩滑體總面積;
Dn——豆芽棚滑坡裂隙、鼓丘總面積;
Dz——豆芽棚滑坡總面積。
經計算得出,本區之破壞率下限Pmin=4.02%。
將此值作為本區的破壞率下限,上限為100%。這一確定表明,下限是目前萬縣市地質災害處在總體穩定、局部活動的破壞狀況。當出現更多活動跡象時,破壞率則可能在4.02%~100%之間游動。
(四)地質災害損失計算
求取的地質災害損失是期望損失,不是災後統計的實際損失。其損失值通過下述模型求得:
地質災害災情評估理論與實踐
式中:Su——研究區地質災害期望損失/(元/a);
Mj——不同易災程度的面積/m2;
Yj——單位面積擁有價值/(元/m2);
Fcj——地質災害發生概率/%;
Pj——地質災害破壞率/%。
求取方法為,將災害概率等值線圖與易損性指數等值線圖輸入486微機,使兩圖疊合;採用ARC/INFO(地理信息系統)軟體完成計算。其結果為24.410億元/a。再用破壞率校正,分別得:
Su1=24.410×100%=24.410億元/a;
Su2=24.410×4.02%=0.981億元/a。
同樣,當三峽水庫蓄水,萬縣市部分被淹沒後的期望損失為11.773億元/a。經破壞率校正後為:
Suy1=11.773×100%=11.773億元/a;
Suy2=11.773×4.02%=0.473億元/a。
目前,採用Su2及Suy2作評價基礎,因為它最符合萬縣市目前的實際。
(五)萬縣市地質災害風險分區
在損失計算的基礎上,以ARC/INFO軟體支撐,在486微機上,通過重新組合的單位面積損失(WORTH*DACODE%)及其分級面積(SUB-AREA)顯示風險程度的差異(表11-32)。
表11-32萬縣市地質災害程度分級表
風險計算結果,除了以數字顯示外,並以圖形的形式顯示(圖11-31、11-32)。
六、萬縣市城區地質災害防治對策及費用分析
萬縣市城區大部座落在六大滑坡(崩塌)群上,崩塌、滑坡所造成的災害,長期侵襲著城區。三峽水庫蓄水後,萬縣市的地質災害風險區部分被淹沒。但防治地質災害仍是萬縣市必須做的工作。僅就研究區地質災害損失計算看,期望損失為9812.766萬元/a(1993年現價),而研究區面積僅為龍寶、天城兩區的一小部分,兩區的國民生產總值之和為165746萬元(1993年現價),與災害損失之比,地質災害損失竟達兩區國民生產總值的5.92%!可見損失之巨。現提出以下對策建議:①建立專門的地質災害管理機構;②制定切實可行的地質災害防治規劃;③制定地方性地質災害管理法規;④堅持做好地質災害監測預報工作;⑤開展地質災害科普教育,樹立全民防災意識;⑥開展地質災害的群防群治工作;⑦地質災害防治經費投入量按1/20「投保比」計,萬縣市現狀為9812.766×1/20=490.6萬元/a,淹沒後為4730萬元/a×1/20=236.5萬元/a。
圖11-31萬縣市地質災害風險分布圖(三峽水庫淹沒前)
1->577.76元/m2;2—577.76~419.16元/m2;3—419.16~301.15元/m2;4—301.15~214.03元/m2;5—214.03~150.00元/m2;6—<150.00元/m2
圖11-32萬縣市地質災害風險分布圖(三峽水庫淹沒後)
1—>577.76元/m2;2—577.76~419.16元/m2;3—419.16~301.15元/m2;4—301.15~214.03元/m2;5—214.03~150.00元/m2;6—<150.00元/m2
㈡ 庫區重慶奉節地震
現在科學家仍在探討如何防止發生大地震的問題,其主要思路在於,使岩石中專因受力而積累起來的能屬量,用認為措施逐步加以釋放,而不是聽其自然的突然釋放,以求變大震為許多不招致強烈破壞的小震。
目前的途徑是對那些有可能引地震的活動性斷裂注水,增加岩石的潤滑性,使斷裂帶逐漸發生微小的活動,逐步釋放所積累起來的能量。所以若干水庫注水以後曾引起地震發生,便是這一思路的可行性的體現。
樓主說了最近三峽在蓄水,並且感到一些震感,符合上面的條件。所以不必太過擔心。
㈢ 忠—武管道張家溝危岩治理工程
8.4.1張家溝危岩基本特徵
張家溝危岩(群)位於重慶市石柱縣黃水鎮張家溝左側斜坡,管道里程047+603~047+826。地理坐標:北緯30°05′10.9″、東經108°25′43.3″,高程(溝底)1325~1340m。川漢公路(省道)從張家溝左側通過,交通便利。
石柱縣屬於雲貴高原東北的延伸部分,為巫山大婁山中山區,齊耀山、方斗山近平行排列縱貫全境。地勢東南高、西北低,呈起伏狀下降。黃水鎮大風堡海拔高1934.1 m,西沱鎮陶家壩海拔僅119m。境內以中山、低山為主,兼有山原、丘陵,危岩所在地海拔高程1324~1400m。區內出露地層主要為侏羅系中統上沙溪廟組(J2s)砂岩夾泥質粉砂岩,砂岩呈中厚層狀,泥質粉砂岩呈中薄層狀。岩層產狀近水平,張家溝測得岩層產狀為55°∠4°
危岩(群)發育在侏羅系中統上沙溪廟組(J2s)長石石英砂岩地層中,危岩所在的張家溝溝底高程1325~1340m,危岩所在高程1340~1400m,臨空高度20~75m。在順管道約200m范圍段,共發現6個危岩體,自上游往下游依次編號為A、B、C、D、E、F(圖8-7),危岩體之間相距10~40m。單個危岩體積300~2300m3。
8.4.1.1危岩地形地貌特徵
張家溝自西向東流,旱季(調查期間)流量約5l/s,溝底寬度一般在10~30m。危岩發育在張家溝的左側斜坡,處於張家溝向南彎拐的突出斜坡部位。斜坡坡度40°~60°,局部陡崖(危岩)部位近直立。根據陡崖(危岩)分布高程,可分出兩級,下一級基腳部位高程1350~360m,臨空高度(距管道高度)20~30m左右,分布有A、C、D、E等4個危岩體;上一級1380~1400m,臨空高度(臨下級危岩頂部高度)也為20~30m左右,分布有B、F等2個危岩體。兩級危岩陡崖之間有10~30m寬窄不等的緩坡過渡帶。
8.4.1.2危岩空間形態結構
根據現場地質調查測繪資料,繪出各個危岩體的剖面如圖8-8~圖8-12。這些危岩體的一些基本特點是:後緣拉裂張開,正面上懸下凹。後緣拉張裂縫寬數厘米至數十厘米,一般都是上寬下窄。前緣臨空面,由於岩層的差異風化和剝蝕,危岩體下部均出現不同程度的內凹岩腔,使得危岩上部岩體懸空。外傾的拉張裂縫與內凹的岩腔聯合控制下,使得危岩體呈現「頭重腳輕」的不穩定狀態(照片8-19~照片8-23)。
圖8-7 張家溝危岩(群)平面分布示意圖
各危岩體規模特徵列於表8-4。
表8-4 各危岩體規模特徵
危岩體發育在侏羅系中統上沙溪廟組(J2s)細粒長石石英砂岩,岩性堅硬,產狀平緩,層理傾角在10°以內。堅硬的近水平產出的岩體,易於形成高陡的斜坡,從而有利於危岩體的孕育。
岩層中發育節理,節理主要兩組,一組傾向南東、傾角中等到陡傾(120~130°∠60~70°);另一組傾向南西、傾角中等到陡傾(210~220°∠60~70°)。由於張家溝在此段由南東流轉向北東流,使得拐點上游與下游左岸斜坡分別與其中一組節理平行,從而節理成為危岩體的控制結構面。
促使危岩體形成的另一個因素是卸荷作用。新構造運動以來渝東—鄂西地區強烈隆升、河流快速下切,陡峻的山坡中卸荷作用強烈。順坡向的節理在卸荷作用下易於張開。兩組節理分別平行和垂直於邊坡臨空面。
圖8-8 A危岩體剖面圖
照片8-19 A危岩體後側裂縫
圖8-9 B危岩剖面圖照片
照片8-20 B危岩體仰視
圖8-10 C危岩剖面圖
照片8-21 C危岩後側裂縫
圖8-11 D危岩剖面圖
照片8-22 D危岩及後側裂縫
圖8-12 E危岩剖面圖
照片8-23 E危岩體及後側
8.4.1.3岩石物理力學特徵
危岩體所在地層為侏羅系中統上沙溪廟組(J2s)厚層-塊層狀砂岩,基岩較完整,表層岩石中等到弱風化。採取了一些岩塊及結構面樣品,試驗結果見表8-5,結構面抗剪強度參數見表8-6。根據試驗參數及類比相似地質條件的岩體物理力學性質,給出張家溝危岩岩體的物理力學建議參數(表8-7)。
表8-5 危岩岩塊物理力學試驗成果
表8-6 危岩結構面抗剪強度檢驗成果
表8-7 張家溝危岩岩土物理力學參數建議值
8.4.2危岩穩定性分析
8.4.2.1危岩變形宏觀分析
張家溝危岩群各個危岩體後側均不同程度的發育拉張裂縫,縫最寬處近1m;各個危岩體兩側均見到裂縫,它們很可能是相互貫通的;裂縫切割深度大,接近基腳部位。從正面看,危岩體中下部內凹,上部突出。從空間上看,危岩體幾乎是「站立」在陡坡上,且「頭重腳輕」,所以,危岩體呈不穩定狀態。
相鄰兩危岩體之間地形上呈一缺口,此缺口是老危岩體崩塌後留下的,一些部位還可觀察到危岩崩塌後岩壁上留下的滑動擦痕。
影響危岩體穩定的因素包括降雨、風化剝蝕及地震動。降雨、特別是特大暴雨時,危岩後側裂縫可能積水,形成靜水壓力,給危岩體增加了側向的推力;由於存在差異風化剝蝕,危岩體下部均出現了岩腔,在進一步風化的條件下,支撐力降低,最終導致危岩崩塌;當遇到地震動如地震時,震動力可能導致危岩崩塌。
8.4.2.2危岩穩定性計算分析
危岩後部裂縫張開,按危岩順底部滑面滑動,即單平面滑動計算其穩定性。假定滑動面的強度服從庫侖-莫爾判據。
由於該地區地震基本烈度為Ⅵ度,故而不將地震因素列入考慮范疇。
張家溝危岩體經過計算,得出穩定性系數η=1.17,處於臨界~欠穩定狀態,存在潛在危險。而危岩體下方正是忠縣—武漢輸氣干線,一旦發生危岩體的破壞,將直接威脅整個忠縣—武漢輸氣管道線。
8.4.3危岩危害性評價
8.4.3.1計算方法
根據根據運動學原理,在各種邊坡坡面條件下,落石會產生不同運動狀態。
1)墜落
當塊體在陡峭邊坡下落,在自重作用下,基本不受阻擋時,會產生自由落體運動。落石速度為:
山區油氣管道地質災害防治研究
式中:v為塊體崩落速度(m/s);
g為重力加速度(9.8m/s);
H為崩落點至計算點高度(m)。
2)滑動
當塊體的自重下滑分力大於摩擦力時,即mgsinα>T時,塊體將發生向下的滑動。根據功能原理,落石速度為
山區油氣管道地質災害防治研究
式中:v0為塊體滑動運動初速度(m/s);
H為滑動點至計算點垂直高度(m);
f為滑動摩擦系數;
α為坡角。
3)滾動
塊體在初速度和加速度的作用下,會發生滾動理想的剛體運動學中,滾動不考慮接觸面的彈塑性變形,而在實際的工程中往往要考慮彈塑性問題,邊坡坡面會在接觸點處產生彈塑性變形,從而阻礙塊體的運動.考慮彈塑性變形時,根據機械能守恆定律,得塊體的速度:
山區油氣管道地質災害防治研究
式中:r為塊體慣性半徑(m);
a為球體或柱體的半徑(m);
k為滑動摩阻系數(m);
h為滑動開始點至計算點的垂直距離(m)。
4)彈跳
彈跳時,塊體做斜拋運動,由運動學基本原理,塊體做斜拋運動時的速度為:
山區油氣管道地質災害防治研究
式中:v0為落石的初速度(m/s);
vx為任一時間沿x方向的速度分量(m/s);
vy為任一時間沿y方向的速度分量(m/s);
β為初速度方向與斜坡坡面的夾角;
t為碰撞發生開始至計算點的時間(s)。
發生碰撞前的運動軌跡方程為:
山區油氣管道地質災害防治研究
式中:x為沿x方向的位移分量(s);
y為沿y方向的位移分量(s)。
在下一次碰撞發生前的瞬間塊體速度為:
山區油氣管道地質災害防治研究
根據牛頓的碰撞理論,下一次碰撞開始後,由於碰撞中產生的動能損失,需要將初速度乘以恢復系數。在落石計算中,恢復系數可以根據現場推石試驗或者由崩塌遺跡的岩塊位置利用上述公式,經過多次試算得到,則碰撞結束後的初始速度為:
山區油氣管道地質災害防治研究
式中:Rt為切向恢復系數;
Rn為法向恢復系數。
5)動能的計算
計算速度的最終目的是通過動能公式計算能量,以便選取防護措施,動能的計算公式為:
山區油氣管道地質災害防治研究
式中:v為塊體速度(m/s);
m為塊體質量(kg);
E為塊體動能(k J)。
8.4.3.2計算結果
1)A危岩
A危岩相對位置低,危岩墜落時初速度為0,計算得危岩的運動路徑、運動過程中速度變化及能量變化的結果分別如圖8-13、圖8-14、圖8-15所示。
A危岩重4378.5t,危岩在斜坡下部覆蓋層處停止,由4m/s驟減至0,需在覆蓋層處消耗0.5×105KJ的能量,能量巨大,足以把覆蓋層連同管道一起推走。一旦危岩墜落,必然摧毀管道。
圖8-13 A危岩運動路徑
2)B危岩
B危岩相對位置較高,計算得危岩的運動路徑、運動過程中速度變化及能量變化的結果分別如圖8-16、圖8-17、圖8-18所示。
B危岩墜落後直接砸中管道的概率約40%,此時速度近25m/s,總動能近4.5×105KJ。危岩墜落,有可能摧毀管道。
3)C危岩
計算得C危岩崩塌後的運動路徑、運動過程中速度變化及能量變化的結果分別如圖8-19、圖8-20、圖8-21所示。
C危岩墜落後在斜坡下覆蓋層界線上有一個落地點,此時速度近13m/s,總動能近9×105KJ。一旦危岩墜落,必然摧毀管道。
4)D危岩
計算得D危岩崩塌後的運動路徑、運動過程中速度變化及能量變化的結果分別如圖8-22、圖8-23、圖8-24所示。
從危岩可能運動路徑分析,D危岩墜落後都會在管道附近(距管道5m以內)有落地點,此時速度近14m/s,總動能近3.5×105KJ。一旦危岩墜落,必然摧毀管道。
5)E危岩
圖8-14 A危岩動能變化曲線
圖8-15 A危岩速度變化曲線
計算得E危岩崩塌後的運動路徑、運動過程中速度變化及能量變化的結果分別如圖8-25、圖8-26、圖8-27所示。
從危岩可能運動路徑分析,E危岩墜落後都會在管道附近(距管道5m以內)有落地點,此時速度近9m/s,總動能近2×105KJ。一旦危岩墜落,必然摧毀管道。
6)F危岩
圖8-16 B危岩運動路徑
圖8-17 B危岩動能變化曲線
計算得C危岩崩塌後的運動路徑、運動過程中速度變化及能量變化的結果分別如圖8-28、圖8-29、圖8-30所示。
從危岩可能運動路徑分析,F危岩墜落後都會在管道附近(距管道5m以內)有落地點,此時速度近18m/s,總動能近2×105KJ。一旦危岩墜落,必然摧毀管道。
圖8-18 B危岩平均速度變化曲線
圖8-19 C危岩運動路徑
8.4.4治理方案
張家溝地質環境條件差,危岩集中,在本次勘察的200餘米長地段,共發現了6個危岩體,單個危岩體體積小者300餘立方米,大者2000立方米以上。危岩體後緣裂縫寬大,前側下部存在岩腔,呈三面臨空狀態。進一步剝蝕風化或遇強降雨、地震等條件下,危岩體有失穩的可能。歷史上有崩塌留下的痕跡,溝中有崩塌留下的巨型塊石。管道敷設在斜坡坡腳,上距危岩30~50m。若危岩崩塌滑落,勢必會摧毀管道,從而對管道安全構成嚴重威脅。所以,對危岩進行治理非常有必要。
圖8-20 C危岩動能變化曲線
圖8-21 C危岩平均速度變化曲線
治理的總體思路是:①對危岩體逐一進行加固,防治其崩塌;②對管道進行保護,遇危岩崩塌時不致破壞管道。針對這兩條治理思路,提出兩種治理方案:
一是對各個危岩體設置支撐柱+錨桿。岩腔部位設置鋼筋混凝土支撐柱,通過錨桿將支撐柱與危岩體聯結,錨桿穿過危岩後側控制結構面進入穩定岩體一定深度,使支撐柱、危岩體及基岩成為一個整體,達到防治危岩崩塌滑落的目的。
圖8-22 D危岩運動路徑
圖8-23 D危岩動能變化曲線
二是管道上設置鋼筋混凝土拱架。拱架的作用相當於蓋板,但能承受的沖擊力更強,因為危岩體規模大、勢能大,崩塌岩塊到達管道附近時會有很大沖擊力。
在具體實施中採用了二者結合的治理方案,即:在上部採用錨索錨固的方法將即將下墜的、規模較大的岩體或塊石進行固定,防止崩塌;下部的管道採用拱形結構梁加覆蓋的方法進行防護,保障了管道的安全。
竣工見照片8-24、照片8-25。
圖8-24 D危岩平均速度變化曲線
圖8-25 E危岩運動路徑
㈣ 2020年重慶忠縣農村自建房超占該怎樣算罰款
2020年,重慶忠縣農村自建房超站需要進行拆除,並進行罰款五萬元以上
㈤ 三峽大壩的危害有哪些
三峽大壩的危害主要是對生態環境的影響。
三峽大壩項目建設與運行過程中產生了生產廢水、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壩前漂浮物、危險固體廢棄物等造成了環境破壞。
中國三峽集團始終關注項目建設與運行過程中的污染防治工作。通過科學的管理、有效的措施、先進的設備。
有效控制、減少施工粉塵的產生,消除、減緩雜訊影響,努力營造清潔、健康的環境。由於長江上游各城市大量生活生產垃圾沿江而下,2013年,清理三峽壩前水面漂浮物6. 52萬平方米,共出動各類清漂船隻2700多船次,清漂人員1.2萬多人次。
三峽壩前清漂效率持續提高,基本實現了漂浮物全部被打撈上岸並運送至華新水泥廠進行無害處理。
向家壩水電站蓄水後,水庫聚集了大量的漂浮物。2012年10月11日,向家壩水電站開始壩前清漂工作,每天投入人工約300人,作業船隻16艘,採取人工打撈、抓鬥抓取、船隻拉網、江面攔截等方法進行清理。
各種漂浮物打撈後現場進行破碎加工,由地方相關木業公司進行環保回收利用。2013年,累計清理漂浮物約3萬噸。
(5)忠縣地質災害擴展閱讀:
建設意義:
三峽工程是迄今世界上綜合效益最大的水利樞紐,在發揮巨大的防洪效益和航運效益。三峽大壩建成後,形成長達600公里的水庫,採取分期蓄水,成為世界罕見的新景觀。
工程竣工後,水庫正常蓄水位175米,防洪庫容221.5億立方米,總庫容達393億立方米,可充分發揮其長江中下游防洪體系中的關鍵性骨幹作用。
並將顯著改善長江宜昌至重慶660公里的航道,萬噸級船隊可直達重慶港,將發揮防洪、發電、航運、養殖、旅遊、南水北調、供水灌溉等十大效益,是世界上任何巨型電站無法比擬的。
㈥ 誰有渝委發2006 18號文件謝謝!急需!
【來源:重慶日報】 為認真貫徹科學發展觀,全面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三峽工程開發性移民方針和中央領導關於做好三峽庫區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市委二屆九次全委會專題研究了加快庫區產業發展,著力解決移民就業的若乾重大問題,並作出如下決定。
一、庫區工作面臨的新形勢和新任務
(一)庫區工作進入以移民搬遷為主向以加快經濟社會發展為主轉變的新階段,實現移民「穩得住、逐步能致富」已成為重大而緊迫的任務。三峽移民工程實施以來,我市移民遷建工作取得了巨大成就,移民搬遷安置任務已完成規劃總量的90%以上,庫區基礎設施明顯改善,經濟社會發展加快,城鄉面貌顯著變化,社會總體保持穩定。但必須清醒地看到,三峽庫區仍是全市產業發展最薄弱、就業矛盾最突出、基礎設施制約嚴重、生態環境脆弱、社會事業發展滯後、穩定壓力較大的區域。其中最主要的矛盾是產業空虛,移民就業率低,部分移民生計困難。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必須繼續弘揚三峽移民精神,千方百計做好工作,集中精力解決好產業發展和移民就業問題,促進移民在「搬得出」的基礎上實現「穩得住、逐步能致富」。
(二)抓住加快庫區產業發展、著力解決移民就業這個關鍵,努力建設經濟繁榮、社會和諧、生態良好、人民安居樂業的新庫區。站在「十一五」發展新的起點上,我們要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和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戰略思想,充分認識做好三峽庫區移民工作是統籌城鄉之重、富民興渝之要,突出抓好加快產業發展、著力解決移民就業這個關鍵,持續推進庫區移民遷建、經濟社會發展、生態環境建設和社會和諧穩定四大歷史性任務,使庫區發展跟上全市經濟社會發展步伐,成為我市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增長點。
二、工作目標及指導原則
(三)工作目標。未來5年,庫區發展要實現以下目標:
———產業發展水平大幅提高,基本形成庫區優勢特色產業體系,每個區縣建起2-3個支撐性產業,庫區二、三產業增加值翻一番,地方財政收入翻一番以上。
———有就業能力的城鎮移民基本實現就業,農村移民富餘勞動力基本轉移就業,城鎮調查失業率年均降低1個百分點以上,城鄉移民年均收入增長8%以上。
———健全職業技能培訓體系,移民技能素質普遍提高,基本普及高中階段教育,初中畢業生升入高中階段教育的比例達到85%以上。
———生態環境質量明顯提升,長江幹流重慶段水質總體達到Ⅱ-Ⅲ類標准,森林覆蓋率達到40%以上。
———移民搬遷安置要確保2006年汛後實現156米水位蓄水,2008年底基本完成三峽移民搬遷任務。
———構建庫區和諧社會,建設平安庫區,維護社會穩定,營造良好發展環境。
(四)指導原則。以科學發展觀統領庫區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始終堅持做好移民工作與促進區域經濟發展相結合,在移民搬遷中更加註重經濟發展,以加快經濟發展促進移民安穩致富;堅持加快發展與改革開放相結合,著力為產業發展創造充滿活力的體制環境和對外開放環境;堅持政府引導與市場主導相結合,在加強政府統籌規劃和政策引導的同時,更加註重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堅持統一部署與分類指導相結合,因地制宜,突出重點,區別政策,促進各區縣競相發展;堅持注重當前與著眼長遠相結合,在著力抓好產業發展和解決移民就業的同時,注重培育「自強不息、開拓開放」的人文精神,解決好社會發展、生態環境建設等事關長遠的問題,實現庫區可持續發展。
三、加快庫區產業發展
(五)科學規劃產業發展。因地制宜面向市場選擇產業項目,切實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完善「十一五」產業發展規劃,在市級各項規劃中明確庫區相應產業發展內容。優化庫區產業布局,依託交通干線,發揮區域性中心城市、縣城、重點中心鎮的輻射帶動作用,以線串點,以點帶面,引導產業向特色園區集中,形成特色產業鏈、產業集群和產業基地。從主城區結構調整中退出且符合庫區產業發展方向和環保要求的項目,優先布局在有條件的庫區區縣。
(六)確定產業發展的主要任務。統籌庫區產業發展,堅持集約發展、節約發展、清潔發展和安全發展,重點發展資源加工型、生態環保型和勞動密集型產業。
發展優勢特色工業。加快建設萬州鹽氣化工園區、長壽天然氣石油和精細化工基地、涪陵化肥基地。抓好綠色食品、特色農副產品、紡織服裝等加工工業。採用先進技術和清潔生產工藝,發展礦產資源深加工。
發展有優勢的建材工業和裝備製造業。發揮長江黃金水道和深水港優勢,發展臨港工業。培育一批銷售收入10億元以上的重點工業企業。
大力發展現代農業。充分利用庫區豐富的動植物資源,發揮龍頭企業的帶動作用,深入推進「農業產業化百萬工程」。重點發展優質柑橘、草食牲畜、優質糧油、榨菜、中葯材、蠶桑、筍竹、甘薯、無公害水產等優勢產業帶和特色產業區,推動規模化種養殖生產和經營,建成一批現代農業生產示範基地、農產品加工基地和出口基地。實施移土培肥工程,改善庫區耕地質量。發展多種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和農村經紀人,推進農業服務社會化。
把旅遊業發展成為庫區支柱產業。構建長江三峽國際生態旅遊試驗區。打造一批精品旅遊景區(點),突出自然生態觀光、人文攬勝、休閑度假、農業觀光和民俗體驗等特色旅遊。提升旅遊文化品位,加強旅遊宣傳促銷,提高長江三峽國際旅遊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譽度。發展長江三峽遊船(艇)經濟。大力開發具有特色的旅遊商品。完善旅遊基礎設施,暢通旅遊環線。引進外商獨資或控股旅行社。加強旅遊管理人才培訓。以旅遊業發展帶動庫區交通運輸、餐飲服務等服務業發展。
提高商貿流通業水平。建設萬州、涪陵、開縣、奉節等區域性商貿中心。發展農產品、輕工產品等大中型批發市場和特色專業市場,拓展巫山、巫溪、石柱等省際邊貿市場。構建工業品下鄉進村和農產品出村進城雙向流通網路。把萬州、涪陵、長壽等建成區域性物流中心。
(七)分類指導區縣產業發展。各區縣要堅持從自身實際出發,有所為有所不為,因地制宜形成自身產業特色。鼓勵工業基礎較好的渝北、長壽、巴南、江津等區縣大力推進新型工業化,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現代製造業和現代服務業。鼓勵有資源優勢和加工基礎的萬州、涪陵、豐都、忠縣、開縣、雲陽、石柱等區縣發展礦產資源加工業和農副產品加工業。工業發展基礎和條件較差的奉節、巫山、巫溪等縣要把發展勞務經濟作為第一經濟。武隆、奉節、巫山、巫溪等旅遊資源豐富的區縣要把旅遊業發展成為支柱產業。各區縣要有選擇地培育1-2個農業產業化主導產業。
(八)做好項目的儲備、審批和實施工作。圍繞重點產業發展和產業鏈建設,市和區縣都要建立項目庫,制定評價標准,分類確立重點儲備項目、重點扶持項目、重點推進項目和主城區企業向庫區擴散項目,加強協調,動態管理,跟蹤落實,扶優扶強。建立項目申報、審批快速通道。
(九)強化庫區招商引資。把發展開放型經濟作為庫區經濟發展的大戰略,以特惠政策、特殊背景、特定資源和特別感情,擴大產業招商引資規模。庫區15個區縣引進國內外資金5年達到500億元以上。市級有關部門和區縣政府要加大庫區項目的推介力度。要創新招商形式,發揮市場中介組織、政府駐外機構在招商引資中的橋梁作用,採取專業招商、代理招商、以商招商等多種形式,努力擴大招商成效。鼓勵企業通過轉讓經營權、出讓股權、並購重組等方式吸引國內外投資。每年在庫區舉辦一次招商引資洽談會。建設誠信庫區,改進相關服務,優化投資環境。
(十)抓好能源和土地等要素供給。做好天然氣指標的爭取和銜接工作,優先保障庫區產業發展用氣。加強庫區重要礦產資源勘查。推進庫區重大水電、火電項目建設,完善電網建設,加快抽水蓄能電站、核電站等項目前期工作。在做好土地規劃、堅持節約用地的基礎上,對庫區產業及基礎設施建設項目用地要重點安排,予以保證。
(十一)改善產業發展的交通運輸條件。強化在建工程的施工組織和擬建項目的前期工作。庫區區縣高速公路覆蓋率達到90%以上,實現縣與縣之間、邊界縣與市外至少有一條二級以上公路連通。完善庫區鐵路網路。建設沿江重點港區,充分發揮長江黃金水道作用。完善萬州機場安全設施建設和營運功能,增強機場對周邊的輻射作用。
(十二)支持產業技術創新和人才引進。增加庫區科技投入,加快技術創新體系建設。組織實施庫區星火產業帶建設規劃。建設區縣級產業促進中心和科技公共服務平台,推進科技成果轉化、應用技術推廣培訓和科技示範園區建設。支持區縣、企業與高校、科研院所建立緊密的產學研結合機制,加速科技成果產業化步伐。發展有特點的庫區科研機構。實施萬名優秀人才助推庫區建設工程,開展院士專家庫區行,選派科技副區縣長、科技CEO、科技特派員、博士服務團成員、優秀大學生服務庫區等活動。定期舉辦重慶庫區緊缺人才招聘會,加強庫區區縣與對口支援地區人才交流合作,實施三峽之光訪問學者培養計劃和企業藍領緊缺人才培訓計劃,為庫區企業培訓更多的工程技術和經營管理人才。
四、著力解決移民就業
(十三)把非公有制經濟作為庫區產業發展的主力軍和解決就業的重要渠道。貫徹落實國務院關於發展非公有制經濟的意見和我市的配套政策措施,在庫區大力發展非公有制經濟。既要培育大型骨幹企業、明星企業,又要扶持發展有競爭力的中小企業。鼓勵非公有制企業並購、租賃、承包國有和集體企業。幫助非公有制企業解決創業、技術創新、融資和法律保護等問題。支持庫區非公有制企業申請國家中小企業發展基金,落實各金融機構的中小企業信貸扶持計劃。加快建設中小企業創業基地。
(十四)大力發展勞務經濟。把發展勞務經濟作為庫區移民就業的重要途徑和庫區經濟的重要產業。精心打造三峽勞務品牌,採取政府引導、中介介紹、職校推薦、駐外企業帶動、勞務能人帶領、駐外機構聯絡等多種方式,有組織地開展勞動力輸出。引導和支持農民工利用血緣、人緣、地緣關系,更多地轉移勞動力。積極拓展市外、海外勞務輸出市場。強化移民勞動力輸出地與輸入地就業供需銜接,建立主城區與庫區區縣勞務對接機制。
(十五)廣辟城鎮移民就業渠道。按照政府引導、市場調節、自主擇業的就業原則,大力發展就業容量大的勞動密集型產業,增加移民就業機會。在基礎設施建設和各類公益事業發展中優先吸收移民就業。吸引外出打工成功人士返鄉創業、興辦企業吸納移民就業。鼓勵和支持移民以多種方式自主創業、自謀職業、外出務工。
(十六)加強移民勞動力就業技能培訓。發展中高等職業教育,把萬州、涪陵等地建設成為庫區的職教基地。用好國家職業教育發展專項補助資金,每年資助3萬名庫區城鄉家庭子女就讀職業學校。用市級財政性資金對移民子女、城鎮享受低保人員子女和農村貧困家庭子女就讀職業學校給予資助。對移民實行3個月至半年免費培訓並實施3個月內指導性就業,對中長期培訓給予定額補貼。整合移民、勞動、扶貧、教育、農業、工業、建設等各類培訓資源,創新培訓和管理方式,擴大培訓規模,提高培訓質量。加強高技能人才培養,逐步提高中級以上技工比例。推廣校企聯合、定向培訓、訂單培訓等模式。
(十七)搞好勞動力市場建設和農民工服務管理。在全市各區縣建設機制健全、運行規范、服務周到、監督有力的勞動力市場,組織各類企業到庫區招聘人員,為移民就業提供優質服務。認真執行《國務院關於解決農民工問題的若干意見》和《重慶市進城務工農民權益保護和服務管理辦法》的規定,搞好農民工的服務和管理。切實解決農村勞動力轉移後子女託管、土地轉包等問題,解除農民工的後顧之憂。為農民工提供法律援助,保護農民工的合法權益。
五、強化支持庫區發展的政策措施
(十八)用好支持產業發展的政策。國家下達的三峽庫區產業發展基金,主要用於庫區產業項目的貸款貼息、投資補助等。三峽庫區產業發展基金要按照向庫區重點區縣、重點產業和重點項目傾斜的要求切塊到區縣。市級工業結構調整資金、商貿結構調整資金、旅遊結構調整資金、三農投入等市級資金,也要加大用於庫區的比重,按項目予以安排。制定並落實關於三峽電優惠電價供給庫區企業政策的具體措施。擇優扶持、鼓勵一部分企業和區縣率先實現產業發展的突破。各項支持庫區發展的政策,對移民任務較重、移民就業壓力較大的萬州、開縣、雲陽、涪陵、奉節、忠縣、豐都、巫山8個區縣,都要給予重點支持。
(十九)實施移民就業扶持政策。移民在城鎮自主創業或與企業簽訂勞動合同就業,從2006年起區別不同情況,參照下崗失業人員享受再就業優惠政策。對從事個體經營的城鎮移民,給予定額定期稅費減免優惠。制定按實際招用移民人數給予企業稅費地方所得部分先征後返的政策,鼓勵全市各類企業安置移民就業。
(二十)落實移民後期扶持和社會保障政策。對水庫農村移民後期扶持標准、扶持年限和扶持方式,要嚴格按照國務院關於全國水庫移民後期扶持政策執行。原三峽發電中提取的三峽移民後期扶持基金,要定向用於城鎮移民的生活救濟、生產扶持和就業培訓等。逐步推進城鎮移民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生育保險制度的建立和完善,逐步開展農村養老保險試點。加強城鎮困難移民最低生活保障,做到應保盡保。做好農村移民五保供養、特困救助、城鄉醫療救助工作。
(二十一)加大對庫區財政稅收支持力度。將三峽庫區列為我市公共財政預算安排重點支持區域,加大財政轉移支付力度。市級收取的庫區區縣新增建設用地土地有償使用費,全部通過土地開發整理復墾項目安排到庫區各區縣。由國家及市裡負責建設的基礎設施項目,免除庫區貧困區縣的配套資金。全面落實對落戶庫區的屬於國家鼓勵類產業(包括旅遊業)的各種內外資企業減按15%稅率徵收企業所得稅的優惠政策,在庫區新辦交通、電力、水利、郵政、廣播電視等內資企業自獲利年度起,第一年至第二年免徵企業所得稅,第三年至第五年減半徵收企業所得稅。
(二十二)強化庫區金融支持。積極向國有商業銀行推薦庫區重點產業項目,做好協調工作。落實國家開發銀行、農業發展銀行支持庫區產業化項目的政策性貸款。組建市級融資擔保公司,為庫區產業發展提供融資擔保。重組萬州商業銀行,增強其為庫區發展服務的功能。幫助農村信用社擴大存款規模,提高資產收益率,消化不良貸款,進一步發揮其支持庫區建設與發展的骨幹作用。引導發展各類民間信用擔保機構和合作保險機構,設立和完善三峽庫區保險機構。
(二十三)爭取國家部委和兄弟省市對口支援。繼續爭取國家部委對三峽庫區的行業指導、資金和項目支持,盡可能促進各部委組織本系統力量對口支援庫區。積極爭取兄弟省市在為庫區落實經濟合作項目、引進技術、輸出勞務、培訓人才、交流幹部、援建社會公益項目等方面,每年都能有實質性進展。十一五期間,力爭引進名優企業50戶以上,訂單培訓10萬名移民輸送到對口支援省市就業。
(二十四)建立主城區牽頭、重點企事業單位及社會各界參與的對口支援庫區區縣的新機制。主城七區、北部新區要分別對口支援庫區移民重點區縣,每年幫助引進1-2個產業項目,優先接收移民就業,互派掛職幹部,培訓管理人員、移民及其子女,籌措資金援建社會事業項目。鼓勵主城區企業到庫區興建工廠或建立生產基地、銷售網路,引導市級8大投資集團、工業企業50強、商貿企業30強幫助庫區區縣建設基礎設施、發展產業項目。完善進入主城落戶的政策,擇優安置庫區進城務工人員落戶。市內各高校、科研院所和重點中職學校及主城區重點中小學、重點醫療單位,要對口支援庫區人才培訓、技術幫扶和支教、支醫。教師、醫生、技術人員到庫區服務,實行同等條件下優先晉升中高級技術職稱。動員和支持退休的高技能人才到庫區服務。鼓勵各民主黨派和工商聯採取多種形式支持庫區發展。
六、推動庫區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二十五)切實做好移民搬遷安置工作。穩定移民機構和人員,繼續加大工作力度,確保按期完成三、四期移民遷建任務。切實解決移民搬遷安置中因實際搬遷安置移民人數超過規劃指標所需增加的移民安置補償以及因三峽水庫蓄水水位抬高等因素引發的相關突出問題。
(二十六)統籌庫區城鄉協調發展。走集約型城鎮化道路,以城帶鄉,以工促農。建設萬州、涪陵兩大區域性中心城市,堅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制定把萬州建成重慶第二大城市的相關政策。支持庫區有條件的區縣政府所在地加快發展成為中等城市或小城市,重點建設一批中心鎮,強化城鎮產業支撐。新農村建設政策重點向庫區傾斜,優先安排千村推進百村示範工程建設項目。十一五期末,實現鄉鎮公路通暢,村級公路村村通且其中50%通暢。加快庫區農村電網改造和農村六小工程建設,大力發展農村沼氣池。建成開縣鯉魚塘水庫,完成中小型水庫除險加固。新建或改擴建鄉鎮水廠,確保145萬農村人口飲水安全。抓緊開展朱楊溪水利樞紐工程等重大項目前期工作。主城區土地出讓金增提的5%向庫區重點水利工程傾斜。以整村推進為重點,深化庫區農村扶貧開發。
(二十七)加強庫區環境保護和生態建設。重點實施碧水行動和綠地行動,啟動三峽庫岸生態屏障工程建設。2007年基本完成三峽水庫周邊綠化帶建設。嚴格庫區水環境保護與治理。繼續推進退耕還林工程,防止水土流失。啟動消落帶綜合整治工程。全面推進庫區城鎮生活污水、垃圾處理設施及配套管網運輸系統建設。用好國家對庫區污水處理廠運行費適當補助的政策,逐步提高污水、垃圾處理收費標准,確保污水和垃圾處理設施正常運行。完成庫區三期地質災害防治工程,建立和完善覆蓋庫區的地質災害監測預警體系。在特色工業園區進行循環經濟試點。
(二十八)促進庫區經濟與社會協調發展。控制人口增長,提高人口素質,促進可持續發展。2006年底前全面實現兩基目標。解決普九欠債、中小學危房改造和移民淹沒學校搬遷欠債問題。基本普及高中階段教育,實現職業教育、普通高中學生比例大致各佔50%。支持發展民辦職業教育,鼓勵社會捐資助學。加強庫區公共衛生服務,爭取國家支持解決庫區淹沒醫療衛生單位搬遷欠債問題,確保每個鄉鎮有一個合格的衛生院、每個村有一個合格的衛生室。2007年將庫區區縣全部納入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試點范圍。進一步完善庫區疾病預防控制、醫療救治和衛生監督體系。加快實施十百千萬農村基層文化建設工程,爭取將庫區區縣納入文化資源共享工程試點。推進廣播電視村村通、電影放映2131、電視進萬家和萬村書庫工程,不斷豐富廣大移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實施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程。搞好文物發掘保護和利用。
七、維護庫區社會和諧穩定
(二十九)加強移民思想政治工作。健全區縣、鄉鎮(街道)、村(居委會)三級思想政治工作網路。宣傳黨的方針政策,加強移民思想引導和心理疏導,增強移民的機遇意識、自強意識和開拓開放意識,以發展成就、先進典型凝聚人心、鼓舞士氣。把做好移民思想政治工作與解決他們最直接、最關心、最現實的問題結合起來。深入開展黨員幹部移民工作示範崗、移民先鋒工程活動。優先安排投資,在移民重點村按五位一體的標准建設村級社會公共服務中心。
(三十)完善移民穩定工作機制。堅持把移民穩定工作放在庫區工作的突出位置,按照屬地管理原則落實各級黨委、政府穩定工作責任制,積極主動地做好穩定工作。完善市、區縣、鄉鎮和村四級移民信訪穩定聯動網路,強化鄉鎮和村社穩定工作力量,鄉鎮要明確專人負責信訪和穩定工作,設立村級信訪聯絡員。建立健全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和信訪機制,區縣分管領導每月排查一次,區縣主要領導每兩月排查一次,市維護穩定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每季度排查一次,分類梳理,對重點個案實行限時掛牌督辦,把各類不穩定矛盾和信訪問題解決在基層,化解在萌芽狀態。
(三十一)依法維護庫區社會穩定。深入開展法律法規宣傳和法律援助,增強移民的法律意識,引導移民通過正常渠道和法律途徑表達利益訴求,維護移民合法權益。嚴厲打擊各類違法犯罪活動。全面掌握庫區社會動態,完善突發事件處置的機構和預案,提高處置突發事件能力。
八、加強庫區工作的組織領導
(三十二)切實加強對庫區工作的領導。堅持把庫區工作作為全市工作的重中之重。市委每年至少對庫區工作開展一次專題調研,及時研究解決庫區發展中存在的重大問題。完善市委常委、市政府黨員副市長重點聯系和指導庫區區縣工作的制度。加強庫區區縣領導班子建設,充實從事經濟工作特別是工業經濟工作的領導幹部,選好配強區縣班子特別是黨政一把手。相對穩定幹部隊伍。強化基層組織建設,實施強基工程,鞏固和發展先進性教育成果,充分發揮庫區各級黨組織、廣大黨員在改革發展穩定中的戰斗堡壘作用和先鋒模範作用。加強庫區幹部學習貫徹全會精神的培訓。市和區縣各級幹部要改進領導方式和工作作風,重心下沉,努力解決好移民最盼、最急、最憂的熱點和難點問題。
(三十三)層層落實工作責任。強化區縣加快產業發展、解決移民就業的工作責任,層層抓好落實。落實產業發展目標責任制,每一個重點產業項目都要明確相應的職能部門或工作班子,責任到人,以利於考核獎懲。落實解決移民就業的工作職責,各區縣及市級有關部門要搞好移民身份清理,建立全市移民個人檔案,實行培訓就業的動態管理。掌握移民培訓和就業情況,摸清底數,做到解決培訓就業對象到人。制定移民就業幫扶方案,明確就業渠道,供需對接,做到解決培訓就業措施到人。健全工作責任制,確立目標,分解任務,做到解決培訓就業責任到人。移民勞動力輸出地、市內接收地各級黨委和政府要加強協作,主動配合,共同做好移民就業工作。市級各部門要從本部門職責出發,為庫區工作提供主動、高效、優質服務,制定支持庫區發展的具體實施方案,落實已出台的各項政策,積極爭取國家部委支持解決相關重大問題。
(三十四)完善庫區工作評價考核體系。制定對庫區工作分類、分檔次的科學評價考核體系,嚴格實行年度考核,作為班子評價和幹部選拔任用的重要依據,形成倡導求真務實、干當前、想長遠的督導考核和激勵機制。鼓勵各區縣奮發圖強,競相發展,努力爭先升位。每年召開庫區工作會議進行總結和表彰,對工作取得明顯成效的區縣、部門和單位予以獎勵,對工作成績突出的幹部予以表彰、重用。對因工作不努力造成產業發展不快、移民就業解決不好的區縣和對庫區工作支持不力、服務不到位的部門和單位,要追究相應責任。
(三十五)加強黨風廉政建設和庫區各類資金監管。嚴格執行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建立健全與庫區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的教育、制度、監督並重的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有效預防和堅決懲治腐敗行為。堅持庫區黨政領導一把手負全責的資金管理責任制,根據規定的資金用途,確保每一分錢都要用在移民重建家園、發展產業、解決就業和長遠生計上。實行鄉鎮會計委派制度和村財民理鄉代管。堅持和完善移民工作監督網路制度和審計監督制度,加強對資金使用的監管,規范資金的使用和管理。
(三十六)弘揚三峽移民精神推動庫區創新創業。大力弘揚以愛國、奉獻、協作、拼搏和創新為內涵的三峽移民精神,並根據新的形勢不斷充實和升華,在全社會進一步形成關心、支持和積極參與三峽庫區發展的良好氛圍。把三峽移民精神宣傳與開展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緊密結合起來,激勵全市人民特別是庫區廣大幹部群眾發揚自強不息、開拓開放的人文精神,創新創業,勤勞致富。
市委號召,全市各級黨委、政府和廣大幹部群眾,要把中央關懷和政策支持轉化為加快庫區發展的強大動力,抓住機遇,解放思想,求真務實,負重自強,以鍥而不舍的韌勁、攻堅克難的拼勁和大膽探索的闖勁,共同創造幸福生活,盡快把三峽庫區建成經濟繁榮、社會和諧、生態良好、人民安居樂業的新庫區!
主題詞:經濟社會發展 三峽庫區 決定
發:各區縣(自治縣、市)黨委,市委各部委,市級國家
機關各部門黨組(黨委),各人民團體黨組,大型企業
和高等院校黨委。
中共重慶市委辦公廳
2006年6月20日印發
(共印80份)
來源: 華龍網 2006-06-21 05:32
㈦ 國土資源部關於公布第三批地質災害群測群防「十有縣」名單的通報
國土資源部通報 2011 年增刊第 6 期
今年以來,在黨中央、國務院的正確領導下,地方黨委、政府高度重視,相關部門密切配合,國土資源系統積極努力,全國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取得顯著成效。各級國土資源主管部門在全力做好汛期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同時,結合實際,採取多種措施,繼續深入開展地質災害防治 「十有縣」建設,推進群測群防體系建設的規范化、標准化。通過開展 「十有縣」建設,有效提升了基層地質災害防治能力。
為激勵先進、樹立典型、推動工作,根據 《國土資源部關於開展地質災害群測群防 「十有縣」建設的通知》 (國土資發 〔2009〕46 號)精神,部決定公布河北省石家莊市元氏縣等 471 個縣 (區、市)為地質災害群測群防 「十有縣」(名單見附件)。
希望各 「十有縣」總結經驗,再接再厲,爭取更大的進步和成績。同時,希望其他地區以他們為榜樣,在今後的工作中扎扎實實做好地質災害防治的各項工作,努力開創地質災害防治工作新局面,為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和經濟社會發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附件: 第三批地質災害群測群防 「十有縣」名單
國土資源部
二〇一一年十二月三十一日
附件
第三批地質災害群測群防 「十有縣」名單
(共 471 個)
河北省 (15 個):
石家莊市元氏縣,保定市曲陽縣、滿城縣,秦皇島市盧龍縣、山海關區,唐山市豐潤區、古冶區、開平區,張家口市懷安縣、萬全縣、涿鹿縣、蔚縣、產業聚集區,承德市雙橋區、雙灤區
山西省 (4 個):
大同市左雲縣、靈丘縣,晉城市高平市、陵川縣
遼寧省 (8 個):
阜新市阜新蒙古族自治縣,葫蘆島市綏中縣,錦州市凌海市、黑山縣、北鎮市、義縣,撫順市新賓縣,沈陽市康平縣
吉林省 (13 個):
德惠縣、農安縣、榆樹縣、永吉縣、舒蘭市、延吉市、安圖縣、龍井市、琿春市、和龍市、圖們市、撫松縣、長白縣
江蘇省 (14 個):
南京市下關區、鼓樓區、六合區、玄武區、雨花台區、高淳縣、溧水縣,鎮江市丹陽市,常州市新北區,蘇州市高新區、太倉市、常熟市、張家港市,淮安市盱眙縣
浙江省 (20 個):
臨安市、建德市、餘姚市、寧海縣、溫州市鹿城區、溫州市龍灣區、永嘉縣、平陽縣、洞頭縣、諸暨市、嵊州市、蘭溪市、東陽市、義烏市、衢州市衢江區、衢州市柯城區、仙居縣、麗水市蓮都區、遂昌縣、雲和縣
安徽省 (7 個):
祁門縣、石台縣、貴池區、懷寧縣、太湖縣、繁昌縣、裕安區
福建省 (25 個):
福州市長樂市、連江縣、羅源縣、晉安區,廈門市思明區、湖裡區,寧德市福安市、霞浦縣、古田縣、莆田市仙游縣、荔城區、秀嶼區,漳州市詔安縣、漳浦縣、雲霄縣、龍海市,三明市泰寧縣、建寧縣、明溪縣、寧化縣、梅列區、三元區,南平市政和縣、松溪縣、光澤縣
江西省 (27 個):
上饒市信州區、橫峰縣、弋陽縣、鄱陽縣、萬年縣,撫州市東鄉縣、南城縣、金溪縣、崇仁縣、臨川區,九江市湖口縣、永修縣、德安縣、都昌縣、廬山區,吉安市泰和縣、井岡山市、永豐縣、萬安縣,贛州市章貢區、寧都縣、尋烏縣,宜春市樟樹市、萬載縣、靖安縣,萍鄉市蓮花縣,南昌市安義縣
山東省 (14 個):
煙台市芝罘區、萊山區、福山區、牟平區、經濟技術開發區,蓬萊市,龍口市,萊州市,招遠市,棲霞市,萊陽市,長島縣,萊蕪市鋼城區,淄博市臨淄區
河南省 (19 個):
鄭州市滎陽縣、上街區,洛陽市伊川縣、嵩縣、宜陽縣,三門峽市陝縣、澠池縣,信陽市光山縣、固始縣,平頂山市魯山縣、郟縣,駐馬店市遂平縣、確山縣,許昌市長葛市,焦作市修武縣,南陽市淅川縣、內鄉縣、桐柏縣、南召縣
湖北省 (23 個):
武漢市蔡甸區、江夏區,咸寧市嘉魚縣,孝感市大悟縣、安陸市、孝昌縣、雲夢縣,鄂州市鄂城區,黃岡市麻城市、浠水縣、蘄春縣、武穴市、黃梅縣、紅安縣、團風縣、黃州市,宜昌市當陽市,襄陽市宜城市,荊門市鍾祥市、京山縣,隨州市隨縣、廣水市,十堰市武當山特區
湖南省 (40 個):
長沙市嶽麓區、長沙縣、望城縣,衡陽市南嶽區、衡南縣,株洲市炎陵區、攸縣,湘潭市韶山市,邵陽市洞口縣、邵陽縣、城步縣,岳陽市湘陰縣,常德市澧縣、臨澧縣,張家界永定區,益陽赫山區,郴州北湖區、宜章縣、安仁縣、嘉禾縣、臨武縣、桂東縣、桂陽縣,永州零陵區、祁陽縣、藍山縣、江永縣,懷化洪江區、洪江市、會同縣、中方縣、新晃縣、通道縣、靖州縣,婁底婁星區,湘西州古丈縣、龍山縣、鳳凰縣、瀘溪縣、保靖縣
廣東省 (36 個):
廣州市荔灣區、白雲區、從化市,佛山市三水區,韶關市始興縣、南雄市,河源市龍川縣、紫金縣,梅州市五華縣、蕉嶺縣,惠州市惠東縣、博羅縣、龍門縣,汕尾市陸豐市,江門市新會區、恩平市,陽江市陽春市、陽東縣,茂名市信宜市、高州市、化州市、電白縣,肇慶市高要市、德慶縣、封開縣、廣寧縣,清遠市陽山縣、英德市、連州市,揭陽市普寧市、揭西縣、惠來縣,雲浮市雲城區、羅定市、雲安縣,順德區
廣西壯族自治區 (18 個):
柳州市城中區、魚峰區、柳南區、柳北區,田陽縣,那坡縣,凌雲縣,西林縣,龍勝各族自治縣,樂業縣,靖西縣,百色市右江區、陸川縣,興安縣,臨桂縣,陽朔縣,大化瑤族自治縣,南丹縣
海南省 (9 個):
瓊海市、萬寧市、三亞市、儋州市、東方市、定安縣、澄邁縣、屯昌縣、樂東縣
重慶市 (20 個):
渝中區、大渡口區、江北區、九龍坡區、南岸區、合川區、雙橋區、銅梁縣、榮昌縣、璧山縣、梁平縣、城口縣、豐都縣、墊江縣、忠縣、開縣、巫溪縣、石柱縣、秀山縣、酉陽縣
四川省 (22 個):
成都市新津縣、龍泉驛區、青白江區、雙流縣,自貢市富順縣,瀘州市合江縣,德陽市廣漢市,綿陽市北川縣、梓潼縣,遂寧市船山區、安居區、蓬溪縣、射洪縣、大英縣,甘孜州康定縣、丹巴縣,阿壩州汶川縣、理縣、茂縣、松潘縣、九寨溝縣、黑水縣
貴州省 (14 個):
貴陽市清鎮市、小河區、白雲區、花溪區,遵義市匯川區,安順市關嶺縣,黔東南州凱里市、鎮遠縣、劍河縣、三穗縣、黎平縣、榕江縣,黔西南州冊亨縣、望謨縣
雲南省 (47 個):
昆明市安寧市、石林縣、富民縣、晉寧縣、嵩明縣,昭通市魯甸縣、永善縣、綏江縣,曲靖市富源縣,玉溪市澄江縣、江川縣、通海縣、峨山縣、元江縣,保山市隆陽區、施甸縣,楚雄州楚雄市、牟定縣、武定縣、祿豐縣,紅河州蒙自市、建水縣、石屏縣、瀘西縣、彌勒縣、屏邊縣,文山州硯山縣、廣南縣,普洱市寧洱縣,西雙版納州景洪市、勐海縣、勐臘縣,大理州大理市、鶴慶縣、祥雲縣、洱源縣、雲龍縣、彌渡縣,德宏州瑞麗市、梁河縣,麗江市古城區、寧蒗縣,怒江州蘭坪縣、瀘水縣,臨滄市鳳慶縣、永德縣、鎮康縣
西藏自治區 (5 個):
日喀則地區亞東縣,林芝地區察隅縣、波密縣,昌都地區芒康縣,山南地區洛扎縣
陝西省 (17 個):
西安市周至縣、高陵縣,渭南市華陰市、潼關縣,寶雞市隴縣、鳳縣,咸陽市涇陽縣、永壽縣,漢中市勉縣,銅川市宜君縣,商洛市丹鳳縣、山陽縣、柞水縣,榆林市清澗縣、子洲縣,延安市寶塔區、宜川縣
甘肅省 (29 個):
蘭州市紅古區、安寧區、肅北蒙古族自治縣,瓜州縣,玉門市,武威市涼州區,景泰縣,岷縣,天水市麥積區,秦安縣,和政縣,積石山縣,成縣,兩當縣,徽縣,西和縣,禮縣,康縣,宕昌縣,卓尼縣,慶陽市西峰區,華池縣,平涼市崆峒區
青海省 (14 個):
大通縣、湟中縣、互助縣、化隆縣、樂都縣、同仁縣、德令哈市、貴德縣、同德縣、門源縣、祁連縣、玉樹縣、雜多縣、瑪多縣
寧夏回族自治區 (2 個):
吳忠市紅寺堡區、鹽池縣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9 個):
伊寧縣、伊寧市、昭蘇縣、庫爾勒市、和靜縣、且末縣、輪台縣、若羌縣、烏恰縣
㈧ 三峽庫區局部構造與地質災害關系
三峽庫區滑坡分布與局部構造發育存在密切的關系。 體現為: 第一, 局部構造特點決定滑坡體存在形式, 例如橫谷地段, 背斜樞紐傾伏決定局部順向坡形成, 造成背斜核部滑坡體的存在; 第二, 裂隙的組合形式、 組數及與河流流向關系對滑坡的形成、 規模具有明顯的控製作用, 特別是區域性節理方向很可能代表滑坡體的滑動方向; 第三, 不同期次構造復合部位是滑坡發生的主要集中區, 例如奉節地區作為三個區域性構造的復合部位, 復雜構造應力場條件下形成的五組構造節理與滑坡形成關系密切; 第四, 前期構造「反轉」變形是在薄皮構造控制下滑坡形成的一種可能形式。
一、 橫谷地段滑坡的形成與局部構造的關系
長江三峽庫區幹流橫谷地段主要分布於重慶—涪陵及奉節—巫山地區, 橫谷地段的滑坡主要是由於褶皺樞紐的傾覆或翹傾原因所造成。 由於褶皺樞紐傾覆或翹傾, 在褶皺核部形成特殊結構的順向坡或反向坡, 這種順向坡與縱谷條件下形成的順向坡相比, 橫向延伸短, 構造范圍小, 形成的滑坡體規模小, 庫岸破壞強度低。橫谷地段形成褶皺滑坡體的條件是, 在褶皺的形成過程中發育大量的縱向和橫向張節理, 同時存在褶皺傾伏或翹傾或者褶皺疊加而造成的樞紐傾伏或翹傾方向的改變, 坡體的結構也隨之改變。在該地段滑坡體的演化破壞方向總體表現是: 在背斜部位斜坡的破壞表現為以核部中心向兩側發展, 滑坡多出現於背斜核部; 在向斜部位斜坡的破壞表現為由兩側向中心發展。
發育於重慶銅鑼峽局部向斜部位的三處滑坡——雞公咀、堰塘灣、雞冠石整體上表現為由兩側向中心規模逐漸減小(圖4-1; 表4-1), 相反銅鑼村滑坡正好位於背斜的核部; 又如在魚咀鎮與木魚鎮之間的明月峽背斜處, 褶皺樞紐具有南傾特徵, 在其左岸形成局部順向坡結構, 滑坡主要集中於背斜核部, 並且具有向兩側發展的特徵, 而在長江右岸則以崩滑體和變形體為主, 規模較左岸明顯變小, 同樣具有由中心向兩側發展的特徵(表4-2)。
圖4-12 雞扒子滑坡形成演化過程與局部構造關系
圖4-13 舊縣坪滑坡形成演化過程與局部構造關系
㈨ 最近惠州到重慶忠縣路況如何,有沒有漲水淹路,泥石流之類的
您好!最近從廣東惠州至忠縣的高速公路通行正常,沒有受泥石流、滑坡、水毀等地質災害影響。
㈩ 忠縣山脈河流地形地圖
忠縣位於重慶東部,介於東經107°3′至108°14′、北緯30°03′至30°35′之間。東西回長66.45公里,答南北寬60.15公里,幅員面積2187平方公里。
忠縣境內低山起伏,溪河縱橫交錯,其地貌由金華山、方斗山、貓耳山三個背斜和其間的拔山、忠州兩個向斜構成,最高海拔1680米,最低海拔117米,屬典型的丘陵地貌。忠縣是全國400個地質災害防治重點縣之一,易發生山體滑坡等地質災害。
忠縣地處暖濕亞熱帶東南季風區,屬亞熱帶東南季風區山地氣候。溫熱寒涼,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日照充足。年降雨量1200毫米,相對濕度80%。
注:完全沒有問題!請及時採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