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質災害切坡建房
① 全國地質災害的主要類型、等級劃分與基本災情
2.1.1 地質災害的主要類型
根據《地質災害防治條例》,本書所指的地質災害種類主要是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沉降、地面塌陷、地裂縫。
根據地質災害對人民生命財產或環境造成明顯破壞的速度,通常將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稱為突發性地質災害,將地面沉降和地裂縫稱為緩變性地質災害。
2.1.2 地質災害的等級劃分
根據《地質災害防治條例》,地質災害共分為4個等級。其主要依據是:人員傷亡情況和經濟損失的大小。具體分級如下:
1)特大型:因災死亡30人以上,或者直接經濟損失1000萬元以上;
2)大型:因災死亡10人以上、30人以下,或者直接經濟損失500萬元以上、1000萬元以下;
3)中型:因災死亡3人以上、10人以下,或者直接經濟損失100萬元以上、500萬元以下;
4)小型:因災死亡3人以下,或者直接經濟損失100萬元以下。
需要指出的是,上述災害等級的劃分只是以致災地質體所造成的災害損失為依據的。它與致災地質體的規模,比如:以崩塌、滑坡、泥石流的變形岩土體的數量為依據進行劃分的規模,並沒有直接的必然聯系。巨型滑坡體造成的災害並不一定就是大型或特大型的。但是致災地質體的規模與災害受體(廠礦、市鎮和基礎設施等)的人口密度、經濟價值、人群的防災減災意識和措施等,也有著密切的關系。在大型或巨型致災地質體分布的地區,如果人口稀少、沒有重要的工程設施,也不一定會造成高等級的地質災害。但在發展經濟的過程中,這樣的地區畢竟具有高地質災害風險,或者說具有重大地質災害隱患,值得人們在進行經濟建設規劃中,在防災減災方面給予充分的注意。反之,在中小型致災地質體分布的地區,如果人口較為集中、工程設施的經濟價值較高,也有可能造成中、高等級的地質災害。因此,在這些地區,對那些中小型致災地質體也必須給予足夠的重視。
2.1.3 全國地質災害的基本災情
2.1.3.1 總體損失
我國是世界上地質災害最發育、危害最嚴重的國家之一。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地面沉降和地裂縫災害在我國31個省(區、市)均有分布。
據不完全統計,1995~2003年,全國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等突發性地質災害共造成10499人死亡和失蹤、65356人受傷、575億元的財產損失,平均每年死亡和失蹤1167人、財產損失64億元(圖2.1,圖2.2)。
全國有21個省(區、市)82個城市存在較嚴重的地面沉降。其中,有監測資料的14個城市的地面沉降面積已經超過6.4萬km2。據估算,這14個城市由於地面沉降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超過800億元,平均每年27億元以上。1921~2000年的80年間,僅上海市區地面沉降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已達176.6億元,平均每年2.2億元;間接經濟損失達2943.07億元,平均每年36.8億元(據上海市地質環境監測總站資料)。
據不完全統計,全國24個省(區、市)已發現地裂縫1232多處,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在17.5億元以上。
圖2.2 1995~2003年全國突發性地質災害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情況(據2002年和2003年《中國地質環境公報》資料)
2.1.3.2 區域分布情況概述
我國地質災害的區域分布情況如圖2.3所示。
滑坡、崩塌、泥石流災害具有區域性分布規律。就全國來說,西南地區的雲南、四川、重慶、貴州等省(市),中南地區的湖南、廣東、廣西等省(區),西北地區的陝西、甘肅等省,以及華東地區的江西、湖北、福建、江西等省,滑坡、崩塌、泥石流災害的發生頻度最高,危害程度也最為嚴重;西南、西北地區的滑坡、崩塌、泥石流的規模往往較大,而東南部地區多發育小規模和淺層的滑坡。
地面沉降主要分布在我國東部平原地區,其中又以沿海城市和華北平原等地區最為嚴重。發生地面沉降的城市或地區有的孤立存在,有的則密集成群或斷續相連形成大面積的地面沉降區(帶)。黃淮海平原的天津-滄州-衡水-德州-濱州-東營-濰坊地區和長江三角洲的嘉興-上海-蘇州-無錫-常州-鎮江-南通地區,就是地面沉降十分嚴重且密集分布或斷續相連已形成地面沉降區(帶)的地區。
地面塌陷在岩溶地區和礦山開采地區廣泛分布。其中,岩溶塌陷在中南和西南地區的岩溶地區廣泛分布,且以廣西、雲南、貴州、四川和重慶5個西部省(區、市)最為嚴重,這5個省(區、市)內岩溶塌陷的數量可佔全國岩溶塌陷總數的78%;礦山開采塌陷則以黑龍江、遼寧等省礦山分布區最嚴重。
地裂縫主要集中在汾渭盆地、太行山東麓平原、大別山東北麓平原地區,已形成3個規模巨大的地裂縫密集帶。
2.1.3.3 地質災害主要成因簡述
(1)自然條件是決定地質災害發生的基本條件
區域性和地區性的地質、地貌、氣候等自然條件,控制著災害性地質作用發生的可能性,以及發育的程度和特點。
岩土體鬆散破碎的山地丘陵區,地形起伏、溝壑縱橫,具有孕育滑坡、崩塌、泥石流災害的有利地形地質條件。而其中的降水集中分布區,又往往是崩塌、滑坡、泥石流多發的地區。
暴雨、強降雨或連續降雨是誘發上述地質災害的主要因素。據統計,我國由於降水誘發的崩塌、滑坡、泥石流災害佔全國崩塌、滑坡、泥石流災害總數的65%,而其中由暴雨誘發的又在降水誘發的災害中佔到66%以上。這使得我國滑坡、崩塌、泥石流災害的主要分布區也大多與年降水量較高、特別是暴雨集中的地區相一致。
具有厚度較大的鬆散沉積物、且其中蘊涵豐富地下水的平原、盆地與河谷地區、岩溶發育的可溶性岩石分布區,是地面沉降、地面塌陷和地裂縫災害的多發區。這是地質、水文地質條件對地質災害控制性的又一表現。
(2)人類活動越來越成為引發地質災害的重要因素
誘發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沉降、地面塌陷和地裂縫災害的人類活動,突出表現在工程開挖(如修路、切坡建房)、礦山開采、不合理抽取地下水和石油開采等方面。
在山地和丘陵區,修建鐵路、公路、房屋等工程,經常採用切坡、削坡等手段整理工程場地,採石、采礦開挖山坡和堆棄尾礦,都改變了原有的地形地貌,在很多情況下破壞了地面與斜坡的穩定性。這種變化本身,以及在其他有關因素的作用下,往往足以引發上述災害。據統計,全國由於上述各種人類活動引發的崩塌、滑坡、泥石流災害佔全國上述災害總數的50%以上。
不合理的地下水抽取、石油開采和礦山地下采空,改變了這些地區的地質結構,是引發地面塌陷、地面沉降和地裂縫災害的重要原因。
隨著經濟與社會的發展,上述人類工程活動的范圍和強度正在不斷加大,而且在發展過程中,對於規劃布局與地質災害的關系認識不足,使得人類活動誘發的地質災害不斷增多,形成了地質災害日益嚴重的局面。
② 汪民副部長在全國汛期地質災害防治工作視頻會議上的講話
國土資源部內部情況通報 (2011 年第 53 期)
(2011 年 4月12日,根據錄音整理)
同志們:
今天我們召開全國汛期地質災害防治工作視頻會議,主要任務是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重要部署,總結 2010 年工作,研判形勢,全面部署安排今年汛期地質災害防治工作。
剛才,廣東、四川、雲南、甘肅四省廳的同志分別發言,總結了本地區 2010年地質災害防治情況,提出了今年的工作任務,明確了防控措施,我都非常贊成。2010 年地質災害嚴重,但是我們的應對成效明顯,展示了國土資源系統良好的精神風貌。在重大地質災害面前,廣大國土資源系統幹部、職工和群測群防監測員,發揚不畏艱險、勇於奉獻的可貴精神,表現出了應急響應、快速處置的過硬作風,為保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作出了重要的貢獻。藉此機會,我代表國土資源部黨組,代表徐紹史部長,向長期奮戰在地質災害防治崗位上的廣大幹部職工表示衷心的感謝和崇高的敬意!
下面,受徐紹史部長委託,我代表部黨組講四點意見。
一、2010 年地質災害防治取得顯著成效
2010 年是新中國成立以來地質災害最為嚴重的一年。全國共發生崩塌、滑坡、泥石流等災害 30670 起,造成 2915 人死亡失蹤,直接經濟損失 64 億元,分別比2009 年增長 1.8 倍、5.0 倍和 2.6 倍。
去年全國地質災害有四個特點: 一是泥石流造成大量人員傷亡。全國共發生泥石流 1988 起,佔地質災害總數的 7%; 造成 2300 多人死亡失蹤,占人員傷亡總數的 80%。二是人員傷亡集中在西部局部地區。5 至 9月,在甘肅、陝西、雲南、四川和貴州等地,降雨引發地質災害 5283 起,造成 2492 人死亡失蹤。三是群發性地質災害數量較多。6 ~8月,廣西、福建、陝西、四川先後發生近 2000 起,造成近200 人死亡失蹤和大量的財產損失。四是地質災害發生范圍增加。除西南、西北、東南等往年易發區外,海南、吉林等地發生的地質災害數量分別超過當地前數年甚至數十年的總和。
2010 年災情極其嚴重,但防災成效也非常顯著。在黨中央、國務院的正確領導下,地方各級黨委、政府高度重視,相關部門密切配合,國土資源系統各級管理部門積極努力,全國共成功預報地質災害 1166 起,避免人員傷亡近 10 萬人、直接經濟損失 10 億元,這是 1998 年以來成功避免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最多的一年。
成效的取得,主要得益於以下四個方面。
(一)部署及時周密,貫徹落實堅決有力
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地質災害防治工作。2010 年,中央領導同志170 多次作出重要批示,並親臨抗災一線,指導搶險救災工作。中央政治局常委會專門研究部署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災害搶險救援工作,《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對地質災害防治工作作出全面安排。黨中央、國務院的部署,為我們指明了工作的方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國土資源部黨組多次召開會議研究地災防治,徐紹史部長親自帶隊先後多次赴災害現場指導搶險救災,深入災害多發區開展調研和督促檢查。徐紹史部長在 2010 年全國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現場會議等多個重要場合,多次強調思想上要更加重視,把重點放到防災減災上來; 工作上要更加主動,把地質災害防治作為生命任務納入經濟社會發展的總體部署; 措施上要更加有力,要確保落實到位。國土資源部機關相關司局、中國地質調查局和地方各級國土資源部門堅決貫徹落實徐紹史部長的指示要求,積極組織,周密安排,綜合防災體系得到進一步加強。
一是早研判、早安排、早部署,精心謀劃全年工作。國土資源部黨組在 2010年初就認真分析研究地質災害防治面臨的形勢,對防治工作作出全面部署。通過13 次視頻會、50 多次發文發電,對防治工作進行再動員、再部署、再落實。各省(區、市)共召開地質災害防治會議近 300 次、發文部署防治工作近 600 次。
二是再排查、再巡查、再檢查,突出汛期地質災害防範。120 余次派出由部領導和司局負責同志帶隊的工作組檢查指導,組織 238 名專家長期駐守 18 個重點省份。部領導多次赴災害多發區深入調研,指導推動各地工作。各地充分發揮群測群防體系作用,組織專業力量長期駐守地質災害易發區指導防災工作,做到雨前排查、雨中巡查、雨後復查,累計派出督促檢查組 500 余次。
三是強化落實,推進重點地區地質災害防治。部多次召開會議、派出工作組,加強對地震災區、泥石流災區和三峽庫區等的幫助和指導。汶川地震災區國土資源部門加強監督指導,在重災區派駐應急搶險小分隊,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部指導青海省開展了玉樹地震災區隱患排查和勘查、應急處置、地災危險性評估、資源環境承載力與恢復重建選址評估、地災防治專項規劃編制等工作,指導甘肅省在舟曲泥石流災區開展了隱患排查、防治規劃編制和災後地質災害工程治理,為抗災救災和恢復重建作出了積極貢獻。三峽庫區充分發揮監測預警系統和綜合立體監測網的作用,強化專業監測和群測群防,確保了 175 米蓄水的順利進行。
四是加強管理,在建工程地質災害防範成效顯著。針對 2009 年水電等施工現場發生地質災害造成嚴重人員傷亡的情況,通過對建設項目和礦山企業地質災害評估情況進行公示和督導、發現問題限期整改等措施,不斷加強防範工作。2010 年水電等施工場所基本未因地質災害造成大的人員傷亡。
(二)應急反應迅速,搶險處置有力有效
一是健全應急防災機制,完善應急支撐體系。擴大了部級地質災害應急專家庫,建成省級應急專家庫,部省應急專家達 1688 人。派出 7 個區片巡查組駐守重點省份,累計 1000 餘人次開展巡查指導。採集國土資源系統應急裝備信息,全國12 個省配備應急視頻會商設備 27 套。研究制定了 《應急技術支撐體系建設方案》、《應急值班制度》、《專家管理辦法》、《應急處置技術要點》等文件和技術標准。抽調人員成立國土資源部地質災害 (臨時)應急辦公室,建成了 17 個省級地質災害應急中心。
二是及時啟動應急響應,嚴防造成二次災害。70 多次派出工作組赴現場協助地方進行應急處置,部領導 30 餘人次緊急趕赴搶險一線,徐紹史部長先後赴貴州、甘肅、四川、雲南等地指導搶險救災。在開展搶險救災的同時,組織做好隱患點應急排查,防止造成更大的傷亡,全年未出現二次災害造成人員傷亡事件。各地共組織應急工作組超過 600 次,累計組織 7000 餘人次開展督促檢查和應急處置工作。
三是提高監測預警能力,狠抓臨災轉移避險。進一步完善群測群防體系。對發現的隱患點及時落實監測責任和採取應急處置措施,對一些已出現變形跡象的隱患點提前組織轉移受威脅的群眾,避免了大量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2010 年 8月,四川綿竹清平鄉發生特大山洪泥石流災害,由於監測預警到位、預案啟動堅決,3000 多人成功避險。我聽說後,既感到非常高興,也感到壓力很大。這是臨災避險最成功的,但如果沒有成功,後果將不堪想像。去年,發生重大災情造成損失的,主要是大災。進行地災防治,主要應立足防大災、應大急、救大險。中國這么大,大災有可能在哪裡發生呢? 除了做好調查、勘查,摸清情況,完善體制機制,做好基礎工作之外,就是要大打一場人民戰爭,把群眾動員起來,強化監測預警,狠抓臨災避險,確保哪裡有情況發生,那裡就有及時反應,最大程度減輕人民群眾生命財產損失。
四是密切關注災情險情,強化信息收報工作。為及時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領導同志重要批示,部著力增強地質災害災情險情信息採集、報送的能力和效率,接到報告和信息後,及時了解情況,保持動態跟蹤。2010 年,共向國務院上報各類文件 33 次,向國務院總值班室報送值班信息 169 期。未發生信息誤報、緩報、漏報的情況。各地加強值守,及時報送地質災害災情險情及後續處置工作情況,向部報送各類防災信息數千份。
(三)積極主動服務,著眼長遠精心謀劃
一是夯實基礎,提高基層地質災害防治能力。建成 847 個群測群防有組織、有規劃、有經費等 「十有縣」。升級了全國地質災害群測群防信息系統,實現群測群防點全覆蓋。聯合中國氣象局,在全國 30 個省 (區、市)、253 個市、1265 個縣開展地質災害氣象預警預報,同時在中央電視台天氣預報節目中加播啟動應急響應信息等內容。
二是消除隱患,開展隱患點工程治理。2010 年,中央財政投入 14 億元特大型地質災害治理專項資金,投入 8 億元支持甘肅舟曲開展災後重建地質災害防治。目前,中央財政已初步形成在三峽庫區、地震災區、甘肅舟曲等重點地區投入防治專項和面上開展特大型地質災害防治的點面結合、重點突出的資金安排格局。在此帶動下,各地的資金投入也大大增加。
三是加強宣傳,增強全社會防災減災意識。針對基層開展地質災害防治評估、巡查、預案、宣傳、人員 「五到位」宣傳培訓活動和重點地區應急管理培訓,累計培訓 10 萬餘人。通過各大媒體現場報道、系列追蹤、專家訪談等多種形式宣傳地質災害防治,取得了很好的社會效益。部聯合河北、重慶開展多點連發特大型地質災害應急演練,指導各地共開展應急演練 371 次,參與人數達 4 萬多人。以桌面推演的形式模擬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災害應急處置過程,總結完善應急流程並向全國推廣。
四是謀劃未來,推進防災減災長效機制。推進建立地質災害調查評價體系、監測預警體系、防治體系和應急體系,積極建議國務院出台加強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政策措施。在重慶、北京組織多領域院士、專家召開 「西部復雜山體重大地質災害防治學術研討會」和「全球災變事件與重大地質災害戰略研究會」,分析重大地質災害異常多發的原因,研判趨勢,為防治決策提供依據。各地也根據區域情況,加強成災條件、機理和模式的研究。
(四)抓住關鍵,充分發揮群測群防作用
各地積極推進地質災害群測群防體系建設,按照部要求,深化縣級地質災害防災體制和機制建設,多方爭取工作經費,不斷提高隊伍素質,進一步發揮基層黨員、幹部和骨幹群眾的地質災害防範主力軍作用。我們大約有十多萬個群測群防監測員,在地方各級黨委、政府的領導下,群測群防監測員不畏艱險,不分晝夜,准確監測,成功預報,在最危險、最困難的環境中執行著最崇高的生命任務,他們踐行著服務人民群眾生命權利的最高價值准則,守護生命,守護家園。2010 年成功預報地質災害 1100 多起,避免了約十萬人的傷亡。國土資源部及時召開全國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現場會,總結工作,交流經驗,並以通報表揚、頒獎晚會等形式,大力弘揚群測群防監測員踐行服務於人民群眾生命權利最高價值准則的核心理念。
二、充分認識地質災害防治的嚴峻形勢
2011 年,影響我國地質災害發生的地質地貌條件、地震、乾旱和降雨等極端氣候等多方面因素仍然存在,地質災害防治形勢依然嚴峻。
(一)我國特殊的地質條件和頻發的極端氣象導致地災多發
我國地形地貌復雜多樣,山地丘陵分布廣泛,地質不穩定區域大。地震發生頻率高,汶川和玉樹特大地震造成山體松動、岩體破碎,加劇了地質不穩定性,盈江地震對地質環境的影響也可能在汛期顯露。受地理、經濟等條件制約,不少地方特別是西部地區部分群眾仍居住在深山峽谷中,受到地質災害的直接威脅。近年來,我國極端氣候異常,乾旱、暴雨時有發生,極易誘發雨洪地質災害。據氣象部門預測,2011 年夏季我國黃淮、江淮等地區降水較常年偏多,登陸的熱帶氣旋同期偏多,局地強降雨發生的頻率增加、強度增大。從 2010 年的情況看,主汛期雨情、水情異常復雜,引發的地質災害問題十分突出,既有排查出來的老隱患點成災,也有不在群測群防體系中的新地災點成災,還有一些如貴州關嶺、四川漢源、甘肅舟曲等大規模、高速度、遠距離的滑坡、泥石流或多種災害疊加並發的重大地質災害。這些災害常常突如其來,猝不及防。
(二)防範意識還不強,防範措施還不足
當前,還有一部分幹部群眾缺乏地質災害防治知識,對地質災害的辨識能力和避讓意識薄弱。地質災害防治還沒有完全成為各項規劃和建設的前置條件,大量城鄉和工程建設單位往往只重視工程施工,不重視地質狀況勘查和地災隱患排查,工程往往選址在地質災害隱患點上,劈山修路、切坡建房、造庫蓄水等工程施工誘發了大量滑坡等地質災害。一些山區的縣城、鄉鎮和村莊由於地理條件和歷史因素所致,本身就建在了滑坡體或者泥石流沖洪積扇上,由於種種條件尤其是經濟條件限制,暫時沒有能力全部實施搬遷,一旦發生地質災害極易造成重大損失。
(三)地質災害防治能力建設仍然不足,防治工作依然存在薄弱環節
目前,國土資源部門地質災害防治專職管理人員很少,越往基層人員越少,部分縣 (市)甚至一個專職人員都沒有; 現有的監測機構對地質災害防治的技術支撐能力不足,全國還有大量市、縣沒有設立地質災害監測機構。由於機構、人員以及經費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約,地質災害調查和監測預警覆蓋面窄、空白區大,許多地質災害隱患點該搬遷的沒有搬遷,該治理的沒有治理。全國已經開展的地質災害調查的精度也不高,已查出的隱患點往往因防治經費限制而無法實施防治工程,而已治理的工程又普遍沒有維護費用,即便三峽庫區也是如此。我國地質災害監測預警體系很不健全,僅對三峽庫區等少數地區和個別重點工程實施了專業監測,其餘大部分地區只能實行群測群防監測。群測群防員絕大多數是兼職人員,沒有必要補助,沒有配備基本裝備,工作條件艱苦,風險也很大,承擔了遠遠超過其能力的監測任務。
總之,對於當前防災形勢的嚴峻性和任務的艱巨性,我們始終要保持清醒認識,關於 2011 年地質災害防治,總的要求就是要始終堅持把人民群眾生命安全放在高於一切的位置,堅持做好抗大災、應大急、搶大險的各項充分准備,堅持把問題估計得更充分一些,把措施制定得更周全一些,把工作做得更扎實一些,牢牢把握防災的主動權,堅決避免重大人員群死群傷事件,最大可能避免和減少人民群眾生命財產損失。
三、重點做好防災減災的幾項工作
(一)做好地質災害防治規劃的編制和實施
《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明確提出,要加快建立地質災害易發區調查評價體系、監測預警體系、防治體系和應急體系,加大重點區域地質災害治理力度。4月6日,國務院通過了 《全國中小河流治理和病險水庫除險加固、山洪地質災害防禦和綜合治理總體規劃》,力爭用 5 年時間,基本解決防災減災體系薄弱環節的突出問題,其中,對地質災害調查評價、監測預警、搬遷避讓和治理均作出了重點安排。此外,地質災害防治規劃已列入國務院審批計劃,目前正處於完善階段。《國務院關於加強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決定》也在抓緊報批。
這些都是黨中央、國務院對我國防災減災體系建設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是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維護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工作。我們務必要認真學習、深刻理解,切實做好貫徹落實。一是要加緊編制山洪地質災害防禦專項規劃的實施方案,前三年著重開展調查評價、重點集鎮勘查,完善縣級監測預警信息共享平台和群測群防體系,後兩年著重開展搬遷避讓和治理工程。二是要積極准備,做好 《國務院關於加強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決定》出台後的貫徹落實。三是要抓緊編制本地區地質災害防治 「十二五」規劃,並爭取把主要防治內容納入到本地區的 「十二五」規劃中去。重點考慮四方面,一是全面加強調查評價,提高工作程度,特別要加大對人口密集區、重要基礎設施周邊區地質災害危險性的評價力度,安排必要的工程勘查,建立健全隱患排查制度。二是突出抓好監測預警體系建設,完善監測預報網路,加強預警信息發布手段建設,提高群測群防水平。三是加快構建綜合防治體系,統籌各方資源,同步開展地質災害、水土保持、中小河流整治、易災地區生態環境綜合治理,加大地質災害搬遷避讓和工程治理力度,著力消除隱患。四是強化臨災應急避險,建立完善地質災害應急體系,完善應急避險各種手段,提高臨災避險能力。
(二)切實加強機構建設
中央編制辦公室已經批准部成立地質災害應急管理辦公室,並增加司局級領導職數,國土資源部地質災害應急技術指導中心也已經中央編制辦公室批復,即將掛牌成立。各地要大力推動本地區地質災害應急管理機構和應急技術支撐機構建設,要將機構建設作為今年一項重要工作來抓。特別是地質災害多發易發的省份,要力求在今年取得突破性進展,已建立省級地質災害應急機構的省份,要著力向市級延伸。
(三)強化特大型防治項目管理
近年來,中央財政逐年增加特大型地質災害防治預算資金,力度還將進一步加大。各地要積極推動加大本級財政對地質災害防治資金投入力度,多渠道籌集防治資金,並嚴格按照財政部、國土資源部 《關於印發 〈特大型地質災害防治專項資金管理暫行辦法〉的通知》(財建 〔2009〕463 號)和國土資源部辦公廳 《關於加強特大型地質災害防治項目管理的通知》 (國土資廳發 〔2009〕81 號)的要求,加強資金、項目管理,按規定上報資料。對存在數據弄虛作假、未按規定管理使用專項資金、未及時向部報送等情況的省份,部將扣減或取消下年專項資金預算指標,並予以通報批評。情節嚴重的,要依法予以查處。
(四)繼續提高基層防災能力
推進防災能力建設,提高基層地質災害防範的意識和預警預報、組織協調、應急避險、軟硬體支持等方面能力。一是會同氣象部門,進一步將預警預報工作向縣(市、區)延伸,未開展此項工作的地質災害多發易發市 (地、州)、縣 (市、區)要努力在今年完成。二是要大力開展重大地質災害隱患點演練。對威脅學校、醫院、村莊、集市等人員密集場所的重大隱患點,要於每年汛期前至少組織一次應急避險演練。通過演練明確受威脅群眾撤離的信號、路線、應急避災場所等,明確分工,明確責任,明確要求。三是繼續完善地質災害應急平台。按照國土資源應急平台體系建設標准,整合已有資源和基礎,更新數據,實現地質災害應急防治遠程會商和應急指揮。
(五)突出群測群防
進一步提升群測群防能力,發揮群測群防體系的重要作用。一是繼續扎實深入推進地質災害群測群防 「十有縣」、「五條線」和基層 「五到位」建設,著力解決群測群防體系中存在的經費不足、技術含量低、監測人員素質參差不齊等問題。二是要大力宣傳群測群防體系的作用,大力宣傳成功避險的典型案例,鼓舞士氣、提振信心。地質災害宣傳工作不僅要宣傳地質災害造成的重大損失,更重要的是宣傳我們群測群防監測員在政府的領導下,不畏艱險,守護生命,成功預報,應急避險,避免更大人員傷亡的成績。今年,部將繼續邀請 100 名特別優秀群測群防監測員來京進行經驗交流。
(六)扎實做好防範工作
一是做好排查巡查,汛期前各地都要開展一次全面的隱患排查工作,將所有威脅人員和財產安全的隱患點及時納入防範體系,加強對在建施工場所防災工作的監督指導,特別要注意上游發生崩塌、滑坡和泥石流形成堰塞體,後期降水使堰塞體突然潰決,形成高落差、大體量、快速度的特大泥石流災害。要堅持雨前排查、雨中巡查、雨後復查,動態監控地質災害隱患點的變化情況。
二是做好值班和信息報送,要嚴格按照有關規定報送地質災害災情、險情。根據 《國家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規定,特別重大和重大地質災害事件,要在事件發生後的 4 小時內迅速向部報告。對尚未抵達現場、無法核實的災情險情,要將已掌握的情況通過傳真、電話等方式及時報部。
三是做好應急處置,遇有災情、險情要及時啟動應急響應,組織有關人員趕赴現場協助地方政府開展搶險救災,重點要做好受威脅人員的轉移和二次災害的防範。
四是強化重點地區防治工作。三峽庫區要做好庫水位漲落期間的地質災害防範,重點是開展全面的巡查排查,落實隱患點的群測群防監測或專業監測,尤其是汛前水位消落以及高水位條件下庫岸的穩定性監測,要做到定人、定點、定時進行巡查和監測。要充分發揮專業技術隊伍的支撐作用,做好預案的落實和應急處置工作,努力保障百萬移民生命財產和航運安全以及三峽工程正常運行。汶川及玉樹地震災區和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災區,應充分依託以群測群防為主的監測體系做好日常防範工作,重點時段要派駐專業隊伍指導協助地方做好防災工作。東南、華南、西南等山地丘陵區要著重防範台風和強降雨引發的點多面廣的突發性災害,要特別防範引發人員傷亡的崩塌、泥石流災害。華北、西北黃土地區要做好黃土塬邊緣崩塌、滑坡、溝口泥石流災害的防治。新疆等地要密切關注氣溫變化情況,做好積雪融水引發地質災害的防範。
四、總結經驗,探索建立地質災害防治新機制
各地要在認真總結近兩年行之有效的一些做法和切實可行的一些經驗的基礎上,把它上升為制度或者規范,進一步完善防災減災的體系建設。要積極探索全社會共同參與的地質災害防治新機制,結合本地實際制訂鼓勵政策,吸引社會資金參與地質災害防治工作。要加大統籌力度,推動地方整合地質災害防治與山區脫貧、生態移民、新農村建設、小城鎮建設、小流域整治、土地整治、礦產資源開發等方面的政策。請各地於 4月底前將本地區在地質災害防治方面好的做法和經驗報部地質環境司。部將派出部領導帶隊的工作組赴各地進行防治新機制調研、汛期地質災害防治督促檢查和抗旱找水打井現場回訪,並通報有關情況,適時召開地質災害防治新機制經驗交流會,推廣先進典型經驗。
同志們,今年是 「十二五」的開局之年,又是建黨 90 周年,做好地質災害防治工作事關我國經濟平穩發展和社會穩定大局,意義深遠、責任重大。各地務必要立足於抗大災、應大急、救大險,切實將各項防災措施落到實處,最大限度地減少地質災害造成的損失。我相信,有黨中央、國務院的堅強領導,有各地政府的高度重視,有相關部門的鼎力支持,有全系統齊心協力的工作,我們一定能夠把地質災害防治這個崇高的生命任務完成好,努力向中央和人民交上一份滿意的答卷。
國土資源部辦公廳
二〇一一年四月二十日
③ 工程經濟活動引發的突變型地質災害
我國專門的地質災害統計制度建立時間較晚,目前缺乏標准統一、時間序列完整的地質災害數據。1949~1998年的地質災害數據主要依據國土資源部地質環境司編輯的《中國地質災害與防治》和國家計委國家經貿委災害綜合研究組編輯的《中國重大自然災害與社會圖集》[35,36]。1999~2008年的地質災害數據主要依據國土資源部發布的《中國地質環境公報》(2001~2008)。
從圖4-17和圖4-18可以看出,從1949年到2008年,我國地質災害發生頻次隨時間發生高低起伏的周期性變化,但總體上呈增加的趨勢。據不完全統計,近50年來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災害形成了1951~1962年、1963~1975年、1976~1987年和1988年以後4個周期性變化過程,每個周期延續時間為11~13年。這4個周期災害峰值分別出現在1958年、1972年、1981年和1998年[37]。按照時間序列分析理論,地質災害發生頻次包括3個成分:周期性成分、趨勢性成分和隨機性成分。周期性成分可能與氣候變化相關,地質災害的高發期往往發生在高降雨量的年份。趨勢性成分可能主要與人類工程經濟活動相關,隨著人類工程經濟活動強度的增加,地質災害發生頻次隨之增加。據《中國地質環境公報》(2002)統計,2002年人類活動誘發的突發性地質災害佔56%。廣西2002年發生的重大突發性地質災害中,有83%是由於人類活動誘發,人類活動誘發的地質災害造成的死亡人數占死亡總人數的92%,誘發地質災害的人類活動突出表現在切坡建房、礦山開采、修路、開挖水渠等。廣東2002年發生的重大突發性地質災害中,有83%是由於人類活動誘發,其中採石、采礦誘發的占人類活動誘發總數的50%。福建2002年發生的重大突發性地質災害中,有82%是由於人類活動誘發,其中切坡建房誘發的占人類活動誘發總數的94%。
圖4-17 1949~1998年全國重大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災害發生頻次變化圖
圖4-18 1999~2008年全國突發性地質災害發生頻次變化圖
突變型地質災害發生頻次區域差異明顯,中南部山地丘陵區為密集發生區。地質災害發生頻次在區域上的總體態勢表現為南方多北方少,中部多,西北和東北少(圖4-19)。突發性地質災害最為集中的省區有湖南、福建、重慶、安徽、廣東、陝西、江西、雲南、四川、廣西等。突發性地質災害集中在中南部省份的主要原因有:山地丘陵區集中分布,地表地質體天然穩定性差;降雨頻繁,天氣多變,地表物理風化嚴重;鐵路、公路等工程分布密集,對山地丘陵擾動強度大。圖4-20給出了1999~2008年各省地質災害造成的年平均死亡人數情況。年平均死亡人數大於100人的省份依次為雲南、四川;年平均死亡人數小於100人大於50人的省份依次為湖南、陝西、廣東、貴州;年平均死亡人數小於50人大於10人的省份由高到低依次為重慶、福建、廣西、山西、浙江、江西、甘肅、湖北。在地質災害嚴重的省份,地質災害不僅造成了較大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而且嚴重威脅著國土資源和生態環境安全,影響了本區域經濟社會的健康和快速發展。
圖4-19 1999~2008年平均年發生地質災害頻率分布示意圖
圖4-20 1999~2008年各省地質災害年平均死亡人數示意圖
④ 亂挖亂填可能誘發地質災害
對新農村而言,保留一定的地形起伏,不僅可以有效地保護地質生態環境,保內留泥石流等容的行洪通道,還可以使建築物錯落有致,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新農村品位。過度追求場地的絕對平整,不僅會增加建設費用,而且因之形成的挖、填方邊坡還可能成為滑坡隱患,填方厚度較大時,還可能導致地面和建構築物基礎不均勻沉降問題。南方不少農村經常在植被茂密但岩層風化強烈的斜坡地段開挖,形成圈椅狀邊坡圍成的場地,而又不能採取必要的支護,暴雨時,極易遭受滑坡災害。
丘陵山區切坡建房,邊坡土體風化強烈,穩定性差,極易發生滑坡(江西瑞金,2005)
斜坡原狀
人為改造(切坡和填坡)邊坡上建房很危險
⑤ 分布規律與演變趨勢
一、時空分布
1.滑坡
滑坡的活動時間主要與誘發滑坡的各種外界因素有關,如地震、降雨、風暴潮及人類活動等。大致有如下規律:
(1)同時性:有些滑坡受誘發因素的作用後,立即活動。如強烈地震、暴雨、風暴潮發生時和人類活動,如開挖、爆破等,都會有大量的滑坡出現。
(2)滯後性:有些滑坡發生時間稍晚於誘發因素的作用時間。如降雨、融雪及人類活動之後。這種滯後性規律在降雨誘發型滑坡中表現得最為明顯,該類滑坡多發生在暴雨、大雨和長時間的連續降雨之後,滯後時間的長短與滑坡體的岩性、結構及降雨量的大小有關。一般來說,滑坡體越鬆散、裂隙越發育,降雨量越大,則滯後時間越短。此外,人工開挖坡腳之後,堆載及水庫蓄、泄水之後發生的滑坡也屬於這類。由人為因素誘發的滑坡的滯後時間的長短與人類活動的強度大小及滑坡體的原先穩定程度有關。人類活動強度越大,滑坡體的穩定程度越低,則滯後時間越短。
滑坡的空間分布主要與地質和氣候因素有關。通常下列地帶是滑坡的易發和多發地區:
(1)江、河、湖(水庫)、溝的岸坡地帶,地形高差大的峽谷地區。山區、鐵路、公路、工程建築物的邊坡地段等。這些地帶為滑坡形成提供了有利的地貌條件;
(2)地質構造帶之中,如斷裂帶、地震帶等。通常斷裂帶中岩體破碎、裂隙發育,則非常有利於滑坡的形成;
(3)易滑(坡)岩、土分布區。鬆散覆蓋層、黃土、泥岩、花崗岩、頁岩、煤系地層、凝灰岩、片岩、板岩、千枚岩等岩、土的存在為滑坡的形成提供了良好的物質基礎;
(4)暴雨多發區或異常的強降雨地區。在這些地區中,異常的降雨為滑坡發生提供了有利的誘發因素。
上述地帶的疊加區域,就形成了滑坡的密集發育區。如本市青田、慶元、景寧、龍泉、雲和等縣(市)較為這種典型地區,滑坡發育密度大,危害較為嚴重。
2.崩塌
崩塌發生的時間大致有以下規律:
(1)降雨過程之中或稍微滯後。降雨過程主要是指特大暴雨、大暴雨及較長時間連續降雨。這是出現崩塌最多的時間,發生頻率最高,而且呈突發性。本市主要發生在4~9月份。
(2)開挖坡腳過程之中或滯後一段時間。因工程(或建築場)施工開挖坡腳,破壞了上部岩體(土體)的穩定性,常常發生崩塌。崩塌的時間有的就在施工中,這以小型崩塌居多,較多的崩塌發生在施工之後一段時間里,常見發生在1~3年時間內。
(3)水庫蓄水初期及河流洪峰期。水庫蓄水初期或庫水位的第一個高峰期,庫岸岩土體首次浸沒(軟化),上部岩土體容易失穩產生崩塌。
(4)強烈的機械震動及大爆破之後。
3.泥石流
泥石流的發生時間具有如下規律:
(1)季節性:泥石流的暴發主要是受連續降雨、暴雨,尤其是特大暴雨等集中降雨激發。因此,泥石流發生的時間規律是與集中降雨時間規律相一致的,具有明顯的季節性。一般發生於多雨季節。本市境內主要發生在6~9月份。
(2)周期性:泥石流的發生受雨、洪的影響,而雨、洪總是周期性地出現。因此,泥石流的發生和發展也具有一定的周期性,且其活動周期與雨、洪的活動周期大體一致。當雨、洪兩者的活動周期相疊加時,常常形成一個泥石活動周期的高潮。
(3)泥石流的發生,一般是在一次降雨的高峰期,或是在連續降雨稍後。
二、控制因素
本市地質災害的分布完全受岩性、構造、地形地貌、水文地質等自然地質條件和人類活動的控制。
1.地質災害分布受岩性的控制
不同的工程地質岩類中,地質災害的類型和發育程度有明顯的差異,滑坡主要發生在鬆散的岩土體中(如變質岩、花崗岩風化區);崩塌(坍塌)主要分布在火山碎屑岩等地區。
2.地質災害分布受構造的控制
地質構造對地質災害(隱患)點變形破壞的影響性非常明顯,地質災害(隱患)點往往分布在構造控制地區。主要有以下特徵:
第一,構造結構面通常構成崩塌和岩滑的邊界,崩塌後緣壁不是斷裂帶組成,就是沿一組或兩組節理(或多組)追蹤而成,如交通干線的一系列崩塌(坍塌、塌方)等,如青田縣山口蠟石礦邊坡崩塌等地質災害。
第二,斷裂相交或復合部位,如景寧縣毛洋滑坡、青田鉬礦5號礦脈塌陷等均是受地質構造控制。
第三,岩層的傾向和傾角也控制著地質災害的發育程度和規模,如雲和縣朱村上灣岩滑、松陽縣玉岩鎮烏岩滑坡等地質災害。
從全市地質災害分布可以看出,百分之六十的地質災害(隱患)點分布在麗水—餘姚深大斷裂及其次級北東、北北東向斷裂帶兩側,地質災害與麗水—餘姚深大斷裂帶之間的關系有待於進一步深入調查研究。
3.地質災害受地形地貌的控制
不同的地貌單元,地質災害的發育程度相差明顯,境內地質災害主要發生在西部和東部的低山、丘陵區、中部河谷平原區則極為少見。
地形條件控制著地質災害的臨空條件。斜坡愈陡,地質災害愈發育。以土質滑坡為例,凡斜坡坡度大於25度以上者,均易產生滑坡和土體開裂。不同類型的地質災害往往分布於不同的地形地貌部位。
一是降雨型滑坡大多分布在峽谷坡腳臨空邊坡一帶,或坡度轉折的斜坡部位;切蝕型滑坡多分布於山區溝谷兩岸和傍山依水而建的道路或零散居民的房舍;潛蝕型滑坡一般發育在較平緩的斜坡和引水渠塘岸坡地帶。
二是剝蝕-卸荷型崩塌多分布在突兀山脊、孤峰、斷層崖和江河溪谷兩岩的陡峭懸崖地帶;
三是採掘型崩塌多分布於含礦地層之上的陡處。
4.地質災害受水文地質條件的控制
水文地質條件對地質災害的影響主要表現為:
一是大多降水的滲入及地表徑流沖蝕對地質災害的控制,麗水市絕大多數滑坡、泥石流、山體開裂(地裂縫)等地質災害,這些地質災害點在大氣降雨和地表水的破壞作用下,形成災害。
二是地質災害與改變坡本原有水文地質條件有關,如人工修路、切坡建房等,迅速改變了地下水運動條件,增大水力坡度,改變地下水流向,促使邊坡變形。
三是庫區回水對地質災害的影響,如玉溪庫區、石塘庫區等,這些點以土滑為主,其前緣均受水庫回水的淹沒,長期淹沒沖蝕,將導致這些地質災害點的前緣失穩。
5.地質災害受降雨強度的控制
據統計分析得出,境內絕大多數滑坡、崩塌等都因受連續降雨或暴雨而產生地質災害,由於短時間降雨強度大,雨水來不及排泄,因而積聚於斜坡岩土體中,對斜坡岩土體的軟化,降低摩擦力,增大靜水壓力,而產生地質災害。
麗水市降雨時間一般是每年5月~9月降雨量較大,從多年平均降雨量分析,每年6月、7月、8月三個月的降雨量最大,從地質災害的調查結果也表明6月、7月、8月產生的地質災害最多,即在6月、7月、8月三個月中連續降大暴雨時則地質災害的形成率更高,尤其是土質滑坡更為明顯,因松軟土體易被飽和軟化,降低摩擦力,使斜坡土體向臨空方向產生下滑,而在其他時間地質災害發生較少。土質滑坡的周期性明顯受降雨周期的控制,變形周期為1~2年者居多,表現十分突出。人工切坡、爆破採掘、降雨等因素引起的地質災害,它們常常表現出滯後相關的特點,按滯後時間可分為滯後伴生型、短滯後型、長滯後型。
(1)滯後伴生型:降水後不久隨之產生,如因修水渠、修公路切坡所引起的滑坡多屬此類。資料表明,一般在半年內可形成滑坡。
(2)短滯後型:滯後期一般為1~4年。切蝕型土滑和切蝕型岩滑多屬此類。
(3)長滯後型:滯後期一般在5年以上,如礦山采礦、採掘掏空山體使山體破壞形成山體開裂、崩塌等地質災害。
三、地質災害演變趨勢分析
據麗水市地質災害特點和現有資料統計分析,隨著社會、經濟發展,尤其交通、水利工程、村鎮建設及過度的林業砍伐均能極大誘發地質災害的發生,麗水市的地質災害有愈演愈烈的發展趨勢。
(1)從歷年發生地質災害的次數統計,1987年以前地質災害發生較少;1988年起地質災害發生頻率提高,發生較大級地質災害年發生次數均在7起以上;1994、1996、1998年三度達到高峰,發生較大規模的地質災害10~20餘起。
(2)從地質災害發生的規模上看,20世紀80年代以前,地質災害的規模一般較小,以零星孤立出現為主;從90年代起,地質災害發生的規模不斷擴大,尤其是近年來,常常具有多種災害疊加成群出現和長期活動的特徵,危害程度不斷增加。
(3)從地質災害分布的地域看。早期災害出現地點多為工程建築較多的城鎮和交通沿線,而今,地質災害在麗水市各縣(市)均有出現,並集中分布在以往認為工程地質條件尚好的景寧、龍泉、慶元、青田等縣(市)的山區。
由此可見,麗水市地質災害的發展趨勢是十分嚴峻的。
⑥ 禁建區能申請宅基地嗎
不能制。
第五條 農村村民建造住宅必須符合鄉(鎮)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城鄉規劃。鼓勵自然村向中心村,下山移民、脫貧小區集聚;鼓勵統建、聯建和建造公寓式住宅,控制獨立式住宅。
嚴格控制用地規模,人均建設用地指標應當符合有關規定。
嚴格控制地質災害易發區內和利用山體切坡建房,確實無法避讓的,應治理達到安全要求後方可建造。
第六條 農村村民建造住宅應當與舊村改造、土地整理、宅基地復墾相結合,充分利用原有的宅基地、村內空閑地和村周邊的丘陵坡地,嚴格控制佔用耕地建造住宅,不得在基本農田保護區內建造住宅。
第七條 農村村民建造住宅(包括新建、擴建、移建、拆建)應當依法辦理用地審批手續。涉及佔用農用地的應當依法辦理農用地轉用報批手續;涉及交通、林地、水利等用地的,還應分別取得有關部門的許可或同意。
⑦ 地質災害發展趨勢初步分析
綜合上述調查統計與分析資料可知:
1983~年的10年間,全國共發生滑坡、崩塌、泥石流災害30569起,平均每年發生569起,造成529人死亡和失蹤(段永侯等,1993);1995~2003年間共發生滑坡、崩塌、泥石流災害66913起,平均每年發生7435起,造成1168人死亡和失蹤;
1992年全國地面沉降城市或地區45個,沉降面積為48655km2;到2002年全國地面沉降城市或地區已經增加到82個,沉降面積超過6.4萬km2。
同時,過去的50幾年間,大型與特大型地質災害發生的數量也一直呈上升趨勢,特別是20世紀80~90年代,這種發展更呈現出急劇上升的態勢(圖2.20)。
(2)礦產資源的無序開采和開采量的不斷增加,將加劇地質災害的惡化
多年來,我國的國民經濟一直在快速穩步地增長,1970年、1980年、1990年、2002年國內生產總值分別為2253億元、4518億元、18548億元和104791億元。經濟的增長總是伴隨著對資源的消耗和環境的破壞。從1990年到2001年,中國石油消費量增長100%,天然氣增長92%,鋼增長143%,銅增長189%,鋁增長380%,鋅增長311%,10種有色金屬增長276%。在資源開采和環境改造的過程中,總是伴隨著人為引發的地質災害。露天采礦引起崩塌、滑坡、泥石流,地下采礦引起地面塌陷、地面沉降和地裂縫等災害。
地下水日趨減少和用水量不斷增加的矛盾,將進一步加劇地面沉降和地裂縫災害。新一輪全國地下水資源評價結果顯示,我國北方地區和平原地區地下水資源呈減少趨勢,1984年以來的近20年間,北方地區和平原地區的地下水可采量分別減少了56億m3和309億m3。但是,近20年來全國用水量急劇增長,地下水開采量以平均每年25億m3的速度增長。目前,北方已經有相當一部分地區地下水處於超采狀態,其中河北省整體超采,北京、天津、呼和浩特、沈陽、哈爾濱、濟南、太原、鄭州等一些大中城市地下水已經超采或嚴重超采。目前,全國300多座城市不同程度地存在缺水問題。過量開采地下水和地下水位普遍降低是誘發地面沉降和地裂縫的主要因素。全國至少有40座城市由於不合理開采地下水而誘發了地面沉降,在河北平原和西安、大同、蘇錫常等地區,過量開采地下水還導致了地裂縫災害。據預測,到2030年,我國地下水年需求量達781億m3,年缺口超過100億m3,地下水日趨減少和用水量不斷增加必將引起地下水的過量開采,如果再繼續過量開采地下水的話,以上地區地面沉降和地裂縫災害會呈進一步加劇趨勢。
(3)城市化發展使地質災害呈加劇趨勢
城市是人口和人類工程活動十分集中的地區。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的加速,城鎮中不合理的人為工程活動引發的地質災害將愈加突出。我國許多山區城市,如重慶、蘭州、大連、十堰、攀枝花等,由於城市無限制地膨脹,向山要地,上山建城,嚴重破壞了山體天然平衡,成為滑坡、崩塌災害嚴重的城市。平原城市為滿足發展需要,用水量不斷增加,進而過量開采地下水,已經有50座以上的城市引發了地面沉降。中國正處在傳統農業社會向現代化社會過渡階段,已進入城市化發展加速階段。從1978年到2003年,我國城市數量由193個增加到688個,建制鎮由2173個增加到20312個,市鎮總人口由1.7億人增加到4.56億,佔全國總人口的比重由17.9%提高到36.1%。預計到2010年,中國城市人口比例將增加到45%,21世紀中葉將達到60%~70%,城市人口數量將達到10億~11億,中國城市數量將突破1000個,百萬人口以上的城市將達到126個。據測算,到2050年,全國平均每年將有1200萬人從鄉村轉移到城市,國家每年將投入8000億~9000億元人民幣進行城市基礎建設,以適應城市化進程的要求。隨著我國經濟建設的快速發展,中國東部各大主要城市如北京、天津、上海、廣州、杭州、南京等城市進入了一個大規模重新規劃改造的新時期。「十五」期間,廣州、天津、北京、南京、深圳、沈陽、杭州、上海、哈爾濱、青島等地斥資2000億元用於地鐵與軌道交通建設。隨著我國西部大開發戰略的實施,青藏鐵路與歐亞大陸橋沿線地區將有一批城市要新建、擴建,同樣面臨著地質災害逐漸加劇的問題。
因此可以認為,隨著城市的發展,平原地區和內陸盆地因過量開采地下水引發的地面沉降災害和地裂縫災害將呈加劇趨勢;山地丘陵區,在切坡建房、采礦、修路與降雨的共同作用下,滑坡、崩塌、泥石流和地面塌陷災害將亦呈加劇趨勢。
(4)西部開發將使地質災害加劇
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加快西部地區的經濟發展,是黨中央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但西部地區自然環境脆弱,地質構造復雜,是地質災害種類最多、活動最強烈的地區。據遙感資料,上百萬處崩塌、滑坡、泥石流災害點廣泛分布在西部各省(區、市)。根據歷年災情統計,四川、重慶、雲南、貴州、陝西、甘肅等西部省份一直是我國地質災害最發育、危害最嚴重的地區,新疆、西藏和青海的一些地區災害也十分嚴重。位於西部地區的天蘭鐵路、寶成鐵路、成昆鐵路和黃河、長江上游的水利樞紐工程遭受崩塌、滑坡、泥石流等災害危害的也十分嚴重。西部開發涉及諸多領域,資源開發和基礎設施建設是其中的重點,「十五」期間,西部鐵路大中型項目基建投資預計將達1000億元,到2005年西部鐵路預計將達到1.8萬km。這些經濟活動對生態環境以及地質災害將產生重要影響,有可能導致資源、環境的進一步惡化和地質災害的急劇發展。
(5)自然條件變化使地質災害呈加劇趨勢
1)氣候變化與地質災害。暴雨或連續降雨是誘發地質災害的主要因素。近幾年的統計分析表明,全國降雨誘發的突發性地質災害佔63%,其中,暴雨誘發的又占降雨誘發突發性地質災害的66%以上。而且,突發性地質災害的發生與降雨量的年內變化和年季變化呈正相關關系,即,每年汛期突發性地質災害的發生量佔全年的60%以上,降雨量偏高的年份也是地質災害多發的年份。
地球氣候處於不斷的變化之中。氣象系統的觀測記錄和研究預測表明,自1961年以來全球陸地和海洋表面的平均溫度呈上升趨勢,20世紀升高了0.6℃左右。2001年政府間氣候變化專業委員會完成的第三次評估報告表明,按照其設計的1990~2100年間溫室氣體和氣溶膠排放的35種構想,預計到2100年全球平均地面溫度將比1990年上升1.4~5.8℃,即全球平均溫度每10年將升高0.14~0.586℃。全球氣候變暖後,不僅氣候平均值會發生變化,而且天氣、氣候嚴重偏離其平均狀態的極端事件出現頻率也會隨之發生變化。觀測記錄還顯示,北半球中高緯度地區,大雨和極端降水事件有增多趨勢。
大雨和極端降水事件增多,將導致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質災害加劇。因為大雨和極端降雨最容易誘發大范圍的群發型滑坡、崩塌、泥石流災害,而且往往造成十分嚴重的後果。例如:福建省三明市歷史上很少發生滑坡、崩塌和泥石流災害,但是2002年6月16日,該地區遭遇了一場百年不遇的強降雨,在建寧、將樂、寧化等5個縣內暴發滑坡和泥石流,造成40人死亡,1.2億元財產損失。2002年7~9月,廣東省連山、深圳、信宜、翁源、樂昌、五華等縣(市)遭遇百年不遇的暴雨,所誘發的滑坡、崩塌和泥石流災害,造成42人死亡,3.6億元財產損失。2001年6月18日至19日,因連續暴雨,湖南省邵陽市綏寧縣暴發嚴重滑坡、崩塌和泥石流地質災害,全縣12個鄉鎮受災,受災面積達112km2,受災人口達21萬(佔全縣總人口的60.8%),造成嚴重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2002年,新疆伊犁地區連續降雨,持續降雨時間和降雨量都突破了歷史極值,在9個縣(市)誘發了滑坡、泥石流196處。大量事實證明,我國和世界各地正處於一個氣候劇烈變化期,旱、澇、風暴將更加頻繁,因此,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將更加活躍。
另外,大氣降水具有周期性的枯豐變化。從20世紀90年代至今,我國北方大部分地區降水屬偏枯年份,進入21世紀以後,偏枯時期即將結束,北方部分地區將進入降水偏豐時期,降水量會較前十幾年有明顯增多的趨勢。在降水量增多,水動力條件增強等因素影響下,北方部分地區今後地質災害的發生頻率會隨降水量的變化而逐漸增大。
2)地震活動與地質災害。地震活動是突發性地質災害的重要影響因素。我國是世界上大陸地震活動最為頻繁和強烈的國家,地震活動總體呈現頻度高、強度大、分布范圍和影響面廣、區域差異明顯的特點(劉江等,2001)。目前,全國有41%的國土面積、71%以上的省會城市和直轄市以及120多個人口大於50萬的城市,位於基本烈度為Ⅶ度和Ⅶ度以上的高烈度區。地震活動使岩層破碎、山體失穩、鬆散固體物質增多,從而觸發山體發生滑坡、崩塌、泥石流。如1973年2月6日,四川甘孜州發生一次7.9級地震,觸發了滑坡137處。據預測,我國21世紀初期地震活動仍處於活躍狀態期。因此,西部、華北和東部沿海地區,因地震而誘發的地質災害也將十分頻繁。
綜合上述,人為活動和氣候變化等因素的特點都促進了地質災害的發生頻度和密度的增長。但是,由於近幾年全國加大了有關地質災害的防災減災宣傳和防治力度,發布了《地質災害防治條例》,建立了地質災害群測群防體系,開展了汛期地質災害預報預警工作,使各級政府和人民群眾的防災減災意識明顯增強。因此,地質災害造成的人員傷亡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控制。但是,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國家和社會資產的價值將越來越高,各類基礎設施、建築物等的分布密度會越來越大,因此地質災害造成的經濟損失仍可能呈一定的增長趨勢。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大大提高,人們對生命和健康將更加重視,因此同樣程度的地質災害所造成的心理和社會影響將更加嚴重。
⑧ 地質災害危險區劃分與評價
地質災害危險性分區是在地質災害易發區基礎上進行的。地質災害的易發性代表了地質災害是否具備形成條件和發生地質災害的難易程度。而地質災害的危險性則包括了地質災害的活動程度、威脅的范圍、易發程度和誘發因素,是地質災害形成的可能性。仍然採用信息量法進行計算。
一、地質災害危險性評價指標體系
控制和影響地質災害形成的地質條件很多,但歸納起來主包括兩方面的條件,即地質災害形成的基礎條件和誘發條件。依此,可建立地質災害危險性評價指標體系(圖6-12)。
1.地質災害活動程度
地質災害活動程度主要是指地質災害活動的歷史。在本次地質災害危險性評價中,主要考慮地質災害活動的點密度和面密度,將其作為地質災害危險性分區的依據。但地質災害活動的歷史只能說明地質災害的過去,而未來地質災害活動程度怎樣,危險性大小主要取決於地質災害的形成條件及誘發因素。
2.地質災害形成條件
地質災害形成條件包括主要控制因素和影響條件。本次地質災害危險性區劃評價中主要選取斜坡結構類型、工程地質岩組、水文地質條件、斜坡幾何形態、斷裂構造和人類活動等條件。
3.地質災害威脅范圍
地質災害一旦發生,其可能影響的范圍,即存在地質災害危險的范圍。本次確定的地質災害威脅范圍主要包括易發區本身斜坡地帶,同時也包括溝谷底部及河流、水庫內的一定范圍。
圖6-12 地質災害危險性程度評價指標體系圖
4.地質災害誘發因素
誘發因素是指能夠使地質環境系統向著地質災害發生的方向演化或者導致地質災害發生的內動力和外動力地質作用。本區誘發條件主要包括地震、降雨和人類工程活動。但由於本區地震活動相對較弱,而且能夠代表地震活動程度的地震烈度和地震動峰值加速度在縣域內區別不大,因此本次危險性評價中未考慮地震活動的影響因素。參與評價的主要誘發因素為降雨和人類工程活動。
二、地質災害危險性分區
1.評價指標的量化
危險性評價採用信息量法進行計算,用1:50000地形圖提取基礎地理信息,從遙感影像中提取植被圖層,利用降雨量等值線圖提取降雨指標,人類工程活動主要從地形圖和靈台縣發展規劃中提取,得到各種評價指標的圖層,根據實際調查資料可以獲得地質災害的點密度和面密度,並將這些指標引入GIS操作系統中。
2.基於GIS的信息量分析模型迭加計算
採用基於GIS的信息量分析模型進行迭加計算,通過計算諸影響因素對斜坡變形破壞所提供的信息量值,作為區劃定量指標,既能正確地反映地質災害的基本規律,又簡便、易行、實用,且便於推廣應用。計算原理與過程如下:
信息預測的觀點認為,滑坡與崩塌等地質災害的產生與否與預測過程中所獲取信息的數量和質量有關,是用信息量來衡量的,即:
圖6-13 靈台縣地質災害危險性分區圖
依據地質災害危險性分區結果,充分考慮地質災害防治規劃工作的開展,綜合靈台縣地貌、岩土特徵、地質構造、年降雨分布規律及人類活動程度等特點,將靈台縣滑坡、崩塌、泥石流災害危險程度劃分為地質災害高危險區、中危險區、低危險區和極低危險區,根據地質災害分布、組合特徵又進一步劃分為16個亞區(表6-4)。
4.危險性分區評價
(1)地質災害高危險區(Ⅰ)
靈台縣地質災害高危險區面積232.49km2,占總面積的11.35%。包括6個地質災害高危險亞區,即黑河北岸梁原鄉橫渠—付家溝—官村—朱家灣—杜家溝—景家莊子地質災害高危險亞區(Ⅰ1)、黑河南岸梁原鄉張家塬—溫家莊—東門—朱家灣高地質災害危險亞區(Ⅰ2)、達溪河北岸沿線地質災害高危險亞區(Ⅰ3)、達溪河南岸中台鎮—蒲窩鄉—新開鄉邵寨鎮黃土梁峁丘陵地質災害高危險亞區(Ⅰ4)、邵寨鎮黃土梁峁丘陵地質災害高危險亞區(Ⅰ5)和獨店鄉什字塬北部黃土梁峁丘陵地質災害高危險亞區(Ⅰ6)。本區所處地貌單元主要為黃土梁峁溝壑區及黃土丘陵區。岩性主要為第四系黃土和白堊系紫紅色泥岩、砂岩、砂礫岩,地表黃土覆蓋厚度較大,黃土大都向沖溝傾斜。局部地形坡度較大,區內工程地質條件差,岩土層的表層風化較嚴重,本區人類活動比較強烈,溝谷邊坡人口比較密集,人類活動對環境的改造極為強烈,主要包括建房切坡、開挖窯洞、修路等,人為活動誘發滑坡、崩塌的可能性較大。本區植被稀疏,以農作物為主,不利於水土保持。丘陵區溝谷大多處於壯年期或幼年期,侵蝕作用比較強烈。在汛期遇暴雨和連陰雨天氣容易形成滑坡、崩塌災害。特殊的岩土條件和氣象條件為地質災害的形成提供了可能性。本區也是全縣滑坡、崩塌地質災害最嚴重的地區。
表6-4 地質災害危險程度分區說明表
(2)地質災害中危險區(Ⅱ)
靈台縣地質災害中危險區面積604.03km2,占總面積的44.12%,地質災害為災滑坡,崩塌、泥石流和不穩定斜坡。包括4個地質災害中危險亞區,即黑河北岸梁原鄉黃土梁峁丘陵地質災害中危險亞區(Ⅱ1),黑河南岸-什字塬以北黃土梁峁丘陵地質災害中危險亞區(Ⅱ2),什字塬以南-達溪河以北黃土梁峁丘陵地質災害中危險亞區(Ⅱ3),達溪河南岸中台鎮蒲窩鄉新開鄉邵寨鎮廣大黃土梁峁丘陵地質災害中危險亞區(Ⅱ4)。本區岩性為第四系中上更新統黃土覆蓋於白堊系砂礫岩、砂岩、泥岩基岩之上,厚度不等,在降水作用下容易沿黃土與基岩的接觸面形成滑坡。區內人類工程活動相對較強,人口比較多。人類工程活動比較強烈主要表現是為各種目的而進行的切坡,加大了崩塌、滑坡的臨空面。黃土層岩石風化破碎,節理裂隙發育,為災害中易發區。丘陵區溝谷大多處於壯年期或幼年期,侵蝕作用比較強烈,溝坡多為階狀陡坡。在汛期容易形成滑坡、崩塌災害。災害點分布在村莊周圍、公路沿線、河谷邊坡地帶。地質災害一旦發生,危害較大。
(3)地質災害低危險區(Ⅲ)
靈台縣地質災害低危險區面積912.48km2,占總面積的44.53%,地質災害發育較少,危險性相對較小。包括6個地質災害低危險亞區,即梁原鄉王家溝黃土塬地質災害低危險亞區(Ⅳ1)、黑河寬闊河谷地質災害低危險亞區(Ⅳ2)、什字塬地質災害低危險亞區(Ⅳ3)、達溪河河谷地質災害低危險亞區(Ⅳ4)、邵寨鎮黃土塬地質災害低危險亞區(Ⅳ5)、百里鄉林場地質災害低危險亞區(Ⅳ6)。本區黃土塬區及黃土小台塬區和寬闊的河谷區工程地質條件很好,地形平坦,雖然人類工程活動較頻繁但很少發生地質災害,百里鄉林場區植被茂密,人煙稀少,人類工程活動較少,人類工程活動弱,地質環境相對優越,為地質災害低危險區。
⑨ 江西贛州最近會地震
我市發布四級地質災害氣象預警 專家建議:各相關部門應嚴格落實防範措施,確保人民生命財產安全 本報訊 呂強、記者朱俊興、胡中報道:記者昨日從贛州市氣象局獲悉,我市綜合當前全市地質、降雨等方面情況,昨日向全市發布了地質災害氣象預警。 據了解,根據前期降雨、地質情況和我市氣象台發布的天氣預報,經贛州市氣象、水文、地質災害防禦技術中心聯合會商,預計今晚8時至5月31日晚8時,章貢區、贛州經濟技術開發區、贛縣、於都縣、南康市、信豐縣、石城縣、寧都縣、興國縣、瑞金市、會昌縣、安遠縣、上猶縣、崇義縣、大余縣的地質災害氣象預警等級為4級;尋烏縣、定南縣、全南縣、龍南縣的地質災害氣象預警等級為3級,上述區域內發生地質災害的可能性較大。 相關專家建議,各地應迅速將上述預警信息傳遞到有關責任人、監測人和受威脅的鄉村居民;密切關注天氣變化,加強監測雨情、水情、險情,及時通報;嚴格落實山洪地質災害聯戶防範責任制,及時啟動防禦預案;加強值班和地質災害的監測、巡查;地質災害重點防護區和隱患點,特別是山區房後有高陡坡切坡建房的住戶、中小學校、交通道路、橋梁隧道、在建工程、工礦企業及旅遊景點等要重點防範,發現異常情況時迅速轉移人員,確保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加強各類水庫、山塘的現場巡查、值守,以確保安全。 相關新聞 今起部分縣市將有暴雨 本報訊 呂強、記者朱俊興、胡中報道:記者昨日從贛州市氣象局獲悉,受高空低槽和中低空切變線共同影響,從今天起,我市將有一次暴雨和強對流天氣過程,降雨相對集中。 根據目前氣象資料分析,預計今天白天多雲轉陰有陣雨或雷陣雨,其中,北部、西部縣市有中陣雨或雷陣雨,雷雨來時,局部可伴有強雷電、短時強降雨和雷雨大風等強對流天氣;今晚到明天,全市陰有大雨到暴雨,其中瑞金市、興國縣、寧都縣、石城縣有暴雨。雷雨來時,局部可伴有強雷電、短時強降雨和雷雨大風等強對流天氣;30日我市中部以北縣市有中陣雨或雷陣雨,南部、東南部有大雨;過程雨量60毫米至80毫米,局部120毫米以上;31日中部以北雨停轉陰,南部、東南部陰有陣雨或雷陣雨;6月1日至2日受低層切變影響,全市仍有一次中等強度的降雨過程。 沒地震 干什麼要寫這個哦騙人的
⑩ 地質災害的種類及成因
一、地質災害的定義
(一)定義
地質災害是指由於地質營力或人類活動而導致地質環境發生變化,並由此產生各種危害或嚴重災害,使生態環境受到破壞、人類生命財產遭受損失的現象或事件(汪新文主編,1999)。地質災害按成因可分為兩類,一類是自然地質災害,如地震,火山噴發,滑坡,泥石流;另一類是由於人類活動引起的地質災害,如地面沉降等。
(二)特點
地質災害與氣象災害、生物災害一樣是自然災害的一個主要類型,具有突發性、多發性、群發性和漸變影響持久的特點,並且容易造成較大的人員傷亡和巨大的經濟損失(段永侯等,1993)。地質災害中以突發性、群發性小型土質滑坡、崩塌為主。直接誘發因素是集中性強降雨;山區切坡建房、修路等工程活動是產生崩塌、滑坡、泥石流的重要因素;群眾防災意識淡薄、避災自救知識缺乏是造成人員傷亡的主要原因。而地震、火山噴發這樣的地質災害發生的頻率相對來說比較小,但是它的破壞性是巨大的。
二、地質災害的種類及成因
(一)地震
地震是岩石圈在內力作用下突然發生破裂,地球內能以地震波的形式強烈釋放出來,從而引起一定范圍內地面震動的現象。引起地震的原因很多,據此可以分為構造地震、火山地震和沖擊地震,人類活動引起的地震還可以稱為誘發地震(宋春青和張振春,1996)。構造地震是構造變動特別是斷裂活動所產生的地震,約佔全球地震總數的90%。其中大多數又屬於淺源地震,因此對建築物的破壞程度很大,波及的范圍很廣,常引起生命財產的重大損失,汶川地震就屬於此種類型。
人們根據地震的活動地區,在地理上劃分出幾條主要的地震活動帶。環太平洋地震帶,約80%的淺源地震都發生在這一帶內;地中海—南亞地震帶,帶內亦發生破壞性地震以及很少的深源地震。此外,還有北極—大西洋海嶺地震帶、東太平洋海隆地震帶、西印度洋地震帶、東非地塹地震帶等次要地震帶。
(二)火山噴發
火山噴發是地幔物質在地球內部動力的作用下不斷運動,當岩漿中氣體成分游離出來使內壓力增大到一定極限時,岩漿就會順地殼裂隙或薄弱地帶噴出地表,形成火山噴發。根據火山通道的形狀可分為裂隙式噴發和中心式噴發。裂隙式噴發是岩漿沿一個方向的大斷裂或斷裂群上升,噴出地表;中心式噴發則是噴發物沿火山喉管噴出地面,平面上成點狀噴發。
人們根據火山的活動性,將火山劃分為死火山、活火山和休眠火山三種。如今,地球上已發現的活火山共有523座,其中有455座在陸地上,有68座位於海底(李克,2005)。死火山大約20000餘座。這些火山在地理分布上有一定的規律性,他們大多集中在幾個主要的火山帶上。如環太平洋火山帶、大洋中脊火山帶、阿爾卑斯—喜馬拉雅火山帶、東非裂谷火山帶。
火山噴發形成典型的火山地貌景觀,有火山錐,如海南瓊山馬鞍嶺,山西大同火山錐;火山口;火山湖,也叫火口湖,如吉林延邊長白山天池;堰塞湖,黑龍江五大連池和鏡泊湖;火山溶洞;火山瀑布等。
(三)滑坡
滑坡是指斜坡上的土體或岩體在重力的作用下和其他因素的影響下,沿著一定的軟弱面整體的向下滑動。滑坡經常發生在粘土質為主的土層或泥質岩及變質岩的分布區。俗稱「走山」、「垮山」、「地滑」、「土溜」等。滑坡的形成與氣象水文、地層岩性、地質構造、地形地貌、外營力改造和人類工程活動等因素密切相關。鬆散土體和高陡的斜坡是形成滑坡的內因,河流沖刷及淘蝕是產生滑坡的外因,人類工程活動和降雨是發生滑坡的主要誘發因素。
另外,產生滑坡的基本條件是斜坡體前有滑動空間,兩側有切割面。例如中國西南地區,特別是西南丘陵山區,最基本的地形地貌特徵就是山體眾多,山勢陡峻,溝谷河流遍布於山體之中,與之相互切割,因而形成眾多的具有足夠滑動空間的斜坡體和切割面,廣泛存在滑坡發生的基本條件,滑坡災害相當頻繁。
(四)泥石流
泥石流是在山區的溝谷中,因暴雨、洪水等充足的水源激發的含有大量泥沙石塊的特殊的洪流。泥石流具有暴發突然,運動快速,來勢兇猛,破壞力強,成災率高等特點。泥石流的形成有三個必備的條件:①地勢陡峻,山高溝深,流域面積大;②有大量的鬆散的物質;③在短時間內有充沛的水量。泥石流粘度大、容量高、具有重大沖擊力,具有很大的破壞性,在我國的南方地區,暴雨、洪水過後經常會出現這種地質災害。
泥石流發生機制是陡峭的河床堆積物由於暴雨而飽和,進而在其表面產生水流,堆積物失去力學的穩定性而開始滑動形成泥石流。另外,崩塌土塊在其運動過程中,破壞了結構,而又有水的供給也可以形成泥石流。泥石流的發育過程與氣候環境的變化有關,如冰川的消融,冰體填充山谷,阻塞成湖,山坡重力侵蝕加劇;與季風在一個地區的盤踞時間的長短有關;與一個地區的植被繁盛也有關系;泥石流還與區域地質構造運動的強弱、地勢起伏和岩石軟硬有關。
(五)地面沉降
地面沉降,又稱為地面下沉或地陷,它是在人類工程經濟活動影響下,由於地下鬆散地層固結壓縮,導致地殼表面標高降低的一種地質現象。
地面沉降主要發生於大型沉積盆地和沿海平原地區的工業發達城市及油氣田開采區。其特點是涉及范圍廣,下沉速率緩慢,往往不易被察覺;在城市內過量開采地下水引起的地面沉降,其波及的面積大;地面沉降具有不可逆特性,就是用人工回灌辦法,也難使沉降的地面回復到原來的標高。近年來,在軟土等不良工程土體較發育地區,由於人類工程活動造成的基礎不均勻沉降現象成為影響大型工程建設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地面沉降對於建築物、城市建設和農田水利設施危害極大。
三、中國的主要地質災害
中國是一個面積廣闊、資源豐富的國家,面積廣闊又決定了中國的地形地貌、地質構造以及氣候條件的復雜性。因此中國的地質災害分布廣泛,類型多樣,發生頻繁。中國常見的地質災害有地震、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沉降、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等。
(一)中國地震災害的分布特點
中國處在世界兩個最活躍的地震帶上,東瀕臨環太平洋地震帶,西部和南部是歐亞地震的經過區域,因此中國的地震災害比較頻繁同時它也是中國主要的地質災害。
(1)中國地震分布特點是東少西多,地質構造特點是以東京105°為界分為東西兩部分。中國西部地區是世界上大陸地震最活躍、最強烈和最密集的地區。環太平洋地震帶對中國台灣及其附近海域影響最大。
(2)華北區、台灣地區地震多發的成因是該區處在亞歐板塊與太平洋板塊的交界帶,地殼活動強烈。西南地區地震、滑坡、泥石流多發的成因是由於印度洋板塊和亞歐板塊的擠壓碰撞。
(二)崩塌、滑坡、泥石流的分布特點
中國泥石流的分布明顯受地貌、地質和降水條件的控制,集中分布在階梯狀地形的過渡帶上,尤其是沿大斷裂、深大斷裂發育的河流溝谷兩側(馮天駟,1998)。其中雲南、四川、甘肅、陝西、西藏等地區是中國泥石流的多發地區。同時西南地區也是中國崩塌、滑坡等發育的主要地區。
(三)地面沉降分布特點
地面沉降活動主要發生在中國東部地區,尤其以沿海城市和華北平原等地區最嚴重。在該區域內,發生地面沉降的城市或地區有的是孤立存在,有的則是密集成群或斷續相連,形成大面積的地面沉降帶。
(四)水土流失的分布特點
水土流失是指:在水力、重力、風力等外營力作用下,水土資源和土地生產力的破壞和損失,包括土地表層侵蝕和水土損失,亦稱水土損失。
20世紀90年代末全國水土流失總面積356萬平方千米,占國土面積37%,其中:水蝕165萬平方千米,風蝕191萬平方千米,在水蝕和風蝕面積中,水蝕風蝕交錯區水土流失面積為26萬平方千米。水土流失分布范圍廣、面積大。西部12省(區、市)(桂、蒙、陝、甘、寧、青、新、川、貴、滇、藏、渝)占國土面積70.78%,土壤侵蝕(均指微度以上侵蝕,下同)面積107萬平方千米,佔全國土壤侵蝕面積的82.61%,水土流失最嚴重,分布面積最大;中部10省(冀、晉、遼、吉、黑、皖、贛、豫、鄂、湘)占國土面積24.28%,土壤侵蝕面積49萬平方千米,佔全國土壤侵蝕面積的14.64%,水土流失較嚴重;東部10省、市(京、津、滬、蘇、魯、浙、閩、台、粵、瓊)占國土面積8.13%,土壤侵蝕面積9萬平方千米,佔全國土壤侵蝕面積的2.74%,流失相對較輕。
(五)土地沙漠化分布特點
中國現有荒漠化土地共計262萬平方千米,約占國土總面積的27%。廣泛分布在中國西北、華北、東北等地區,以新疆、甘肅、青海、內蒙古、寧夏、陝西、山西、河北等省(區)最嚴重。全國荒漠化面積和荒漠化程度不斷地增加。荒漠化不僅使中國的耕地面積不斷減少而且對中國的環境造成嚴重的破壞,使中國的旱災、沙塵暴等災害不斷地嚴重(國土資源部地質環境司、宣傳教育中心,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