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地質大學王恆
⑴ 找礦哲學及《找礦哲學概論》在找礦哲學戰略行動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吳鳳鳴
(全國地學哲學委員會)
摘 要 本文論述了找礦哲學在我國的發展歷程,以及《找礦哲學概論》對找礦哲學發展的作用。
關鍵詞 找礦哲學 戰略
前言
1981年,筆者有幸參加中國自然辯證法研究會成立大會,在地質專業組討論中,共同發起成立「地質學辯證法專業組」,推舉張文佑院士為學術帶頭人,責成筆者起草《倡議書》,1982年4月3日研究會鍾林副理事長宣布批准成立以張文佑為首的7人「地質學辯證法專業組籌備組」,筆者被選為副組長,參與了籌備工作。由於筆者對自然辯證法僅有一般幹部水平,難以承擔起這項任務,迫切加強學習。
在籌備期間,偶然在《中國礦業報》上讀到了朱訓發表的《正確處理地質找礦中辯證關系》一文,如獲至寶。文章以馬克思主義哲學觀點,系統地運用辯證唯物論和歷史唯物論的方法,剖析我國地質找礦工作,是一篇充滿地質學辯證法的論文。於是我把自己的學習的心得以匯報形式,專程向鍾林、龔育之、於光遠等匯報,得到他們一致的高度評價和稱贊,並決定責成筆者多方設法邀請朱訓同志能在成立大會上做專題學術報告。
1983年4月,地質學辯證法專業組成立及首屆學術年會上,朱訓同志親臨大會,並作了《正確處理地質找礦中辯證關系》學術報告,不僅活躍了大會的學術氣氛,也大大提高了研究會的聲譽。
從此我便與自然辯證法研究會,特別是地學哲學專業委員會結下幾十年不解之緣,也得到了這個難得的學習馬克思主義哲學理論的機會。其中朱訓同志的找礦哲學及其《找礦哲學概論》問世後,有過更多的學習機遇,參加過歷次的座談會、研討會,受益匪淺。特別是《找礦哲學概論(俄文版)》譯成後,受朱訓同志的委託對俄譯本做過核校,雖然作用不大,但對全面領會《找礦哲學概論》基本理論內涵是很深刻的。
《找礦哲學概論(俄文版)》、《找礦哲學概論(英文版)》的出版,使這一具有中國特色的找礦理論走向世界,進入國際學術論壇,進行國際學術交流,是具有歷史意義的。
一、《找礦哲學概論》受到中央領導及學術界的重視與高度評價
1992年《找礦哲學概論》問世後,受到中央領導人及理論界、地學界的重視與高度評價。
(1)1992年10月31日,時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的李瑞環同志在閱讀《找礦哲學概論》後,在《請地礦部同志轉達我的一點意見》(以下簡稱《我的一點意見》)中,對該書做了高度評價,他說:「我看過朱訓同志寫的《找礦哲學概論》。這本書在運用馬克思主義哲學指導找礦工作方面進行了有益的探索,對其他行業也有啟示作用。我希望更多的同志像朱訓同志那樣,自覺運用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原理指導生產和工作,從而推動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事業更快地發展。」
1992年11月4日~7日,為落實李瑞環同志信中的精神,中國自然辯證法研究會地學哲學委員會和江西省地質礦產局聯合發起在南昌市召開了全國找礦哲學研討會,有來自全國的地質礦產部門的專家、學者、教授、高級工程師近60人參加了討論,會上交流找礦哲學論文近40篇。朱訓教授在會上做了《關於找礦哲學的若干問題》的學術報告,與會代表認真學習了李瑞環同志的《我的一點意見》與《賀信》,他說:「中國自然辯證法研究會地學哲學委員會召開座談會,討論找礦哲學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情。」大家倍感親切,共同認為,李瑞環同志重視和倡導專業人員學習和運用馬克思主義哲學來指導專業科研工作,這在當前我國現代化建設深化進程中,更具有理論指導意義和現實意義。
代表圍繞找礦哲學議題,展開了熱烈的討論,認為《找礦哲學概論》是從哲學高度總結了新中國誕生以來我國地礦工作的歷史經驗,在此基礎上開辟了哲學研究為經濟建設服務的重要領域,創立了一個以馬克思主義原理為指導、有實踐內容的找礦哲學學科體系,顯示了作者在自然觀、科學觀和方法論上創造性的思維,是一項由中國特色的地學哲學研究成果。
(2)1993年1月20日,中國科協、中國自然辯證法研究會,為落實李瑞環同志的批示,在北京召開了高層次找礦哲學座談會,特邀請首都理論界、哲學界、地礦專家,以及科技、新聞界知名人士,對《找礦哲學概論》中找礦哲學理論內涵、范疇、結構、體系及現實意義作了評論。
中國自然辯證法研究會理事長、原中宣部副部長龔育之主持座談會,並發表以發揚理論同實踐相結合的優良傳統為題,稱贊朱訓同志的《找礦哲學概論》正是體現和繼承了這種優良傳統和典範。
國務委員、國家科委主任宋健院士專門發來賀電:「欣悉中國科協和中國自然辯證法研究會舉行找礦哲學座談會。這是我國科技界、理論界響應江澤民同志關於全黨要認真學習馬克思主義唯物辯證法,落實李瑞環同志關於找礦哲學的指示,推動各行各業自覺運用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原理指導生產和工作的一項重要活動。我看過朱訓同志寫的《找礦哲學概論》。這本書在理論與實踐的結合上進行了有益的探索,在建立哲學應用學科方面邁出了可喜的一步。如果我們各行各業的領導同志都能結合工作實際,進行這種探索和研究,就會大大提高辯證思維能力,從而推動改革開放、現代化建設和科技事業更快的發展。」
(3)1995年,出版了《找礦哲學的理論與實踐》,這是在朱訓同志主持下,編撰成的一部闡明找礦哲學及《找礦哲學概論》的綜述性論述與解讀,在《找礦哲學概論》的基礎上,力求理論系統化,整理了江西找礦哲學研討會的成果,地礦部總工程師找礦哲學學習班的資料,以找礦若干實例闡明馬克思主義辯證唯物論在找礦勘查中的引導作用。
(4)1995年,為迎接1996年第30屆國際地質大會首次在中國召開,組織力量翻譯出版了《找礦哲學概論(俄文版)》和《找礦哲學概論(英文版)》。
1996年8月,第30屆國際地質大會在北京召開。筆者是大會代表,受地學哲學委員會秘書處委託,帶去《找礦哲學概論(俄文版)》、《找礦哲學概論(英文版)》各數十冊。國際地質學史協會秘書長、美國天體地質物理學家阿爾文(Marven,U.B.)教授對該書高度評價,說「西方地質學家一般不願論及哲學,認為談哲學有一定爭論性和風險性,盡量迴避,……而中國同行,把哲學理論應用於地球科學研究,用於找礦,並取得成就,創立了獨特的找礦理論,是一大創舉,我一定好好閱讀……」
討論會結束後,筆者專訪了俄羅斯地質學家奧澤洛娃(Ozerova,N.S.)、舍巴科娃(Shibakova,V),指著俄文版說,俄羅斯地質界一直把地學哲學作為一個專題研究,屬於高層論壇,但還未作為一個學科,而且近年來研究者越來越少,至少「找礦哲學」概念,更少人問津,你們已撰寫出專著出版,值得認真學習和借鑒……
當前《找礦哲學概論》有中文版(1993年、2008年增訂版)、英文版、俄文版,以及俄羅斯科學院費多爾丘克院士摘譯的莫斯科版,對推動國際間的學術交流,促進有中國特色的找礦哲學理論走向世界,進入國際學術論壇起著開創性的作用。當前《找礦哲學概論》在國內外學術界的影響日益擴大與深化。
(5)2000年8月25日,全國地學哲學委員會召開地學哲學研究回顧研討會,對17年來研究會的研究成就進行了一次回顧與總結,參加研討會的有副理事長王子賢、蔣志、石寶珩、杜樂天、吳鳳鳴、畢孔彰、王恆禮等。
(6)2008年6月27日,全國地學哲學專業委員會舉辦「朱訓同志地學哲學思想與科學發展觀並紀念地學哲學委員會成立25周年研討會」。會上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央黨校、中國人民大學、中國地質大學的知名學者余謀昌、吳義生、余際從教授對朱訓同志的哲學思想及找礦哲學做了高度的理論上的概括,與哲學邏輯上的精闢分析。
二、《找礦哲學概論》的基本哲學理論內涵
2008年8月25日,筆者在全國地學哲學專業委員會的《找礦哲學概論》再版座談會上的發言(詳見《地學哲學通訊》2008年第2期)中首先提出《找礦哲學概論》是地學哲學成就中標志性的論著。
《找礦哲學概論》是地學哲學的一面旗幟,它已形成或日趨完善了自己的理論體系,是一部具有創新思維的、標志性的理論著述,其中心論題,論證了作為應用哲學一門獨立分支學科的基本理論和原理。
(1)五律:即主體客體一致律、階梯序次遞進律、系統發展協調論、點面結合律、過程轉化律。
(2)五論:即唯物論、認識論、辯證論、矛盾論、主體論。
(3)該書2008年版本增加了找礦哲學的價值論,凸顯出找礦自身的經濟觀,拉近了找礦哲學為國家的經濟建設整體性。
這三點充分體現出馬克思主義的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哲學思維,作為一門獨立的應用哲學分支學科,不但拓展了地學哲學研究的領域,更重要的是豐富了哲學學科的內涵。
三、找礦哲學理論形成的物質基礎和社會背景
1992年,《找礦哲學概論》出版前夕,我國地礦事業發展的實力已令世人所稱贊,可以說《找礦哲學概論》的基本思想和基本原理是在我國地礦事業取得輝煌成就的基礎之上形成、發展的,也是建立在百萬地質大軍長期的地質實踐基礎之上的。這里引一點歷史資料加以論證:1993年張文駒副部長在元旦新聞發布會上的宣稱:「1978~1992年14年間累計發現大中型礦產地1450處,探明儲量的已有149種,有15種,諸如:石油、天然氣、金、銀,各居世界第三位……」1992年朱訓部長在慶祝地礦部建部40周年發表的專論《發展地礦事業,促進四化建設》更有充分的論述,這里就不加贅述。這1450處大中型礦床的發現,主要是靠「找」、靠「找礦哲學」得來的。這時期我國已是礦種齊全、儲量豐富、設備精良、人才積聚的號稱百萬地質大軍的資源大國。就朱訓同志個人的地質實踐,當年指揮德興銅礦的大會戰,這是大家所公認的,作為地礦部的帶頭人,上述所列地礦系統的成就,基本上都是親身經歷過的,多年來豐富的領導地質大軍的實踐,通過思維的升華,從自然王國到必然王國的過渡,創造出新的理念,這完全是符合創新思維的發展理念過程。《找礦哲學概論》中的找礦理論的形成,就是以這些雄厚的物質為基礎的。
四、成礦理論是找礦哲學認識論與方法論的理論升華
眾所周知,礦業的發展是推動礦床學及其成礦理論研究的原動力。千百萬礦產地是靠「找」、「找的哲學」而來的。那麼,何處去找?如何來找?那就要靠從地質實踐中得來的理論——中國成礦理論來指導。實踐也證明:中國成礦理論的發展與找礦哲學的理論是完全互動的,是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理論指導下的找礦的認識論和方法論,是找礦哲學理論是先導,是成礦理論的總結和升華,是從形象思維到抽象思維的突破和飛躍,是從自然王國向必然王國的過渡,它們相互滲透、互為交叉、耦合,中國成礦理論已呈現出繁花似錦、異彩斑斕的景象。我認為:中國成礦理論的繁榮和發展,也是找礦理論形成和發展的基礎和重要條件。
1.礦床學的特點
從學習礦床學課認識到:礦床學屬於地球物質科學的組成部分,專事研究礦物的來源、演化、運動機制、成礦類型及其時空規律的學科,是地質科學中一門理論性和應用性很強的綜合性分支,其特點是:具有多樣性、多解性、復雜性等,由於礦體形態、產狀、類型不一,分布不均,又有頗大的區域差異性。因此,礦床學在成礦理論方面也是學科繁多,學派林立,諸如接觸交代成礦論、圍岩蝕變成礦論、熱液成礦論、岩漿(火山)成礦論、花崗岩化成礦論、混合岩化成礦論、同生成礦論、改造-疊加成礦論、外生礦床陸源汲取成礦論等。這些傳統經典型的成礦理論,在我國找礦勘探進程中,都有過輝煌的戰績,也有的是屬於「非此即彼」一元論的理念,有一定的局限性。
2.中國成礦理論的哲學內涵
新中國誕生以來,中國礦床-地質學家潛心學習馬克思主義哲學理論,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原理和方法,不斷深化認識礦床學及其成礦理論自身固有的哲學內涵:內生與外生、深成與淺成、開放與封閉、均一與非均一、漸變與突變、膨脹與收縮、運移與沉澱、氧化與還原、飽和與稀釋、同生與原生、尖滅與圈閉等。在這些理論哲學內涵的基礎上,通過自己地質找礦的實踐中,不斷涌現出新的思維,創造出新的理論概念。
五、列舉三個哲學找礦的典型實例
(1)遠期的。大慶油田以兩論(《矛盾論》與《實踐論》)為指導,發現大慶油田,甩掉「中國貧油論」的帽子,驗證了中國陸相生油理論,顯示出馬克思主義哲學的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反映論的勝利,也顯示出形而上學的唯心論、先驗論的破產。大慶油田兩論起家,已早有共識,這里不再贅述。
(2)近期的。曹妃甸南堡油田的發現是哲學找油的典範。2008年在渤海灣畔之冀東海域曹妃甸港區,構造上屬於黃驊凹陷帶,構造十分破碎,用發現者的話來說,「一個盤子落地,又踏上幾腳,地質結構十分復雜,多年來久攻不克。」他們經過認真的總結,組織大家學習,通過學習《找油哲學》,認識到「找到油的地方,是在人們的腦海里。」這一認識論上的突破,隨之,在勘探方法上也有了質的改變,歷經艱苦的攻堅,連續奮戰,終於拿下了南堡油田,在儲量上雖然不如想像那麼大,但在認識論與方法論上被稱為「石油哲學」。
(3)據《中國礦業報》2011年9月22日報道:《山東省地礦局第六地質大隊深部找礦重大突破紀實》。他們在2007~2009年在焦家、寺庄等地先後找到稱之為「五朵金花」超大型金礦,在理論創新總結中,提出「階梯式」成礦模式,筆者聯想到朱訓教授在《找礦哲學概論》中,就曾論及到的「階梯序次遞進律」一節,初步對照分析中認為在認識論上確有相互印證之處,只是有宏觀與具體實踐之別。筆者認為「階梯式」成礦理論的創建,是否可以歸於「階梯序次遞進律」的地質實踐的檢驗與論證?至少也是哲學找礦的一個實例吧?
⑵ 學習找礦哲學的體會
王世稱1 王恆禮2 王微1 許亞明1
(1.吉林大學 2.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摘 要 本文結合找礦實例,論述了學習找礦哲學的體會。
關鍵詞 找礦哲學 實例 科學發展觀
在學習找礦哲學的過程中,通過找礦實踐,慢慢認識到找礦哲學的重要性。
朱訓同志是我們的老部長,他的著作我們是當做指示來研究和執行的。我們首先對找礦哲學進行了系統的學習,來指導我們的找礦工作。我們按找礦哲學的理論與方法,總結了我們找礦工作的經驗和教訓,是聯系實際工作學習的,這樣我們慢慢體會到找礦哲學的重要性。
在系統學習找礦哲學的過程中,在對找礦哲學理論有了一定的認識後,特別是通過學習李瑞環同志和宋健同志對《找礦哲學概論》的批示、國土資源部徐紹史部長和各位部長們的批示後,使我們認識到找礦哲學是國土資源部制定方針、政策、指導思想和工作布局的理論依據,因此,我們應當認真學習找礦哲學。
一、理論聯系實際學習找礦哲學
(一)對找礦哲學概念的理解
找礦哲學可以稱為礦產勘探哲學。找礦哲學是研究找礦、勘查領域的哲學問題。從找礦勘探工作的總體上,研究礦產勘查活動的普遍問題和一般規律。找礦哲學是自然界和社會界本質關系的科學。找礦哲學是馬克思主義哲學與礦產勘查理論方法及勘查實踐相關聯的紐帶和橋梁。
馬克思主義哲學是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是找礦工作的行動指南,其本質是理論聯系實際,解決實際問題。
找礦哲學是通過科學的找礦理論反映到找礦實踐,又通過找礦實踐的理論總結指導找礦。找礦哲學的作用不僅僅是認識地質找礦規律,更重要的是應用這些規律為人類找出更多的礦產資源,為人民服務。
(二)在學習找礦哲學理論的基礎上學習找礦哲學的研究方法
朱訓同志指出:研究找礦哲學的研究方法有5種:聯系分析方法、類比分析方法、綜合信息分析方法、矛盾分析方法和反復分析方法。找礦哲學的研究方法是研究找礦哲學的技術路線。需要在找礦實踐過程中,按找礦哲學研究方法總結找礦的經驗。
1.聯系分析方法
找礦哲學研究的首要問題是理論聯系實際。對分析處理礦產勘查活動中的各種問題,進行全面分析。特別是對國民經濟的方針、政策和礦產勘查活動的關系進行全面的分析;對國家找礦工作的總體目標和任務進行全面分析。
根據國家目標任務,研究找礦前提和找礦標志,研究完成國家目標和任務的工作方法。要充分應用地質學原理及方法、地球物理原理及方法、地球化學原理及方法、遙感地質原理及方法、水文地質原理及方法、環境地質原理及方法、工程地質原理及方法,從不同角度研究地質體和礦產資源體的特徵,在保護環境的前提下,做好找礦工作。
2.類比分析方法
研究國內外環境保護和找礦的成功經驗及方法,建立各種類比分析方法的地質體和礦產資源體模型,應用類比分析方法,指導環境保護和找礦工作。
3.綜合信息分析方法
應用國內外的環境保護和找礦經驗,去粗取精、去偽存真。要由此及彼,由表及裡,在大量的綜合資料中,提取反映本質的信息,綜合各種信息,提出合理的技術路線。
4.矛盾分析方法
研究各種地質體和礦產資源體的個性和共性,結合具體實際問題,找出找礦的突破口及關鍵環節。提出實現目標的技術路線。
5.反復分析方法
根據地質體和礦產資源體的隱蔽性、區域性、多解性等特徵,進行反復實踐,反復認識方能深入了解目標。
二、應用找礦哲學理論與方法進行找礦的幾個實例
(一)遼寧省鐵礦密集區綜合信息預測
1.傳統鐵礦山生產模式
遼寧省鞍山市是我國的鋼城,也是中國的老礦業城市。按傳統的礦業管理模式,進行鐵礦床的找礦、勘探、提交勘探報告、提交礦山企業設計,開展鐵礦山的建設和開發。鐵礦山生產有一定的服務年限,鐵礦山只要按開采設計執行,就完成國家任務了。按這個模式,礦山到了服務年限,就閉坑關門了。全部人員轉入另一個礦山。礦山的閉坑是必然規律。鞍山市的大孤山、櫻桃園、弓長嶺等礦山均是這樣模式。
2.運用找礦哲學理論與方法的新認識
鐵礦床的集合是以鐵礦床密集區的形式分布的,而不是孤立的獨生子。它們是以「鶴立雞群」的形式分布的。這里的「鶴」是指大型、超大型礦床,這里的「雞群」是指中、小型鐵礦床。它們之間是有機關聯的整體。因為鐵礦床密集區有隱蔽性,需要有一個認識過程。因此,已知鐵礦床外圍有「姊妹」鐵礦床是必然的客觀規律。
(1)鞍山式鐵礦床是老鐵礦山,早年的研究工作方法單一,缺乏綜合方法研究,鐵礦床均用孤立的單一方法找礦,勘查報告缺乏有機關聯整體的鐵礦床密集區研究,各種地質方法、物探方法缺乏有機關聯的綜合分析研究,因此,必然存在較多的鐵礦產資源潛力等待找尋和開發。
(2)需要向有關領導們匯報,與有關同志研究新的技術路線。首先是全面分析研究以往地質、地球物理、地球化學和遙感資料。鞍山鐵礦床的資料是分散的,航空物探資料和區域地質資料在遼寧省地質局,地面大比例尺物探資料和礦床勘探資料在遼寧省冶金地質局,主管單位是遼寧省國土資源廳。我們專門向遼寧省省長張文岳同志進行了書面匯報、向遼寧省國土資源廳的廳長們也作了專門的匯報,得到了領導們的大力支持,並委託遼寧省冶金地質勘探局具體執行,遼寧省地質局提供了區域航磁、重力及區域地質資料,形成了大協作的局面。
(3)對遼寧省東部已知鐵礦床的航磁和重力資料進行了系統關聯和對比分析,經過研究表明:鞍山鐵礦床為條帶狀鐵礦石,具有順層磁化特點,鐵礦床的總體特徵為以感磁異常為主,磁鐵礦礦石的比重較大,具有磁性較強的地球物理特徵。
通過開展綜合信息重、磁解釋,選擇在黑石砬子地區開展地面1:1萬磁法測量,進行地面磁法解釋和鑽探工程驗證,已證明其是一個大型鐵礦床。這些具體工作是遼寧省冶金地質局總工程師任群智帶領其團隊完成的。
(二)遼寧省青城子鉛礦床綜合信息預測
遼寧青城子鉛礦床在開采中也存在問題。青城子鉛礦床是老礦山,早期專門開采鉛礦石,找礦、勘探和開發均以鉛礦石開采為目標。按傳統模式管理礦山工作,對已知鉛礦脈進行了追索,圈定開采鉛礦石。對礦脈的認識是北東向,並進行鑽探和坑道開采。青城子礦山已到了服務年限,資源緊張是必然的趨勢。
遼寧省有色地質勘探局總工程師鄧功權同志建議應用綜合信息的找礦方法探索一下。在遼寧省地質局局長鄭惠平同志的支持下,開展了這項科研工作。
從遼寧省地質勘查局提供的區域化探資料了解到,青城子區域化探不僅有鉛元素異常,而且有銀和金化探異常。因此,運用綜合分析方法研究了青城子多金屬礦床密集區。
1.通過綜合信息解釋對青城子礦床密集區有了新認識
通過磁法構造解釋取得了新認識:其控礦構造是網路式的。青城子礦床密集區總體構造方向為北西向,青城子多金屬鉛礦床密集區的走向方向也是北西向。北東向鉛礦脈組代表北西向多金屬礦床密集區的寬度。早期研究對礦床密集區構造體系缺乏全面分析,沒有運用綜合信息構造解釋全面觀察構造。
2.對多金屬礦床密集區內礦床的共生和伴生缺乏綜合分析
青城子多金屬礦床密集區明顯沿北西走向分帶,多金屬礦床密集區北西端為金元素異常;中間為鉛元素異常與已知鉛礦床吻合;多金屬礦床密集區的東南端為銀元素異常。這一新認識使青城子老礦山恢復了青春。
通過遼寧省有色地質勘查局查證,青城子多金屬礦床密集區的北西端找到了大型金礦床、東南端找到了大型銀礦床。該項工作在全國有色系統進行了推廣,並舉辦了全國學習班。
(三)遼寧省貓嶺應用反復分析方法發現了大型金礦床
1.重新認識五龍和四道溝石英脈型金礦床
遼寧省鴨綠江邊有五龍和四道溝石英脈型金礦床。五龍金礦床規模比較大,而四道溝金礦床規模小,勘查儲量只有1噸。四道溝金礦床提交金礦勘探報告已有10年,但金礦床資源不緊張,不知原因何在。
我們建議進一步研究四道溝金礦床。通過研究和再認識,結果表明:四道溝金礦床不僅有石英脈型金礦床,而且還有韌性剪切帶型金礦床。我們提出了遼寧省蓋縣組片岩可能是金礦礦源層的重要新認識,建議遼寧省地質局局長鄭惠平同志和遼寧省地質礦局總工程師馬元韜同志對蓋縣組片岩分布范圍全面開展1:5萬金元素為主化探次生暈研究工作。
2.運用綜合信息理論與方法檢查金化探異常
對礦源層的新認識受到了傳統觀點的反對。但得到遼寧省地質局第五地質隊隊長齊玉興同志的大力支持。在齊玉興同志的領導下,對貓嶺金異常進行了綜合方法異常查證,取得明顯經濟效益。
馮一多同志對貓嶺化探異常進行了認真現場觀察,發現毒砂和磁黃鐵礦與金元素異常相關聯,通過鏡下鑒定磁黃鐵礦和毒砂礦物中有金的交代殘留體,證明金礦賦存於毒砂和磁黃鐵礦中,通過找尋毒砂和磁黃鐵礦可以找到金礦。我們通過磁法找尋磁黃鐵礦,再通過電法找尋毒砂和磁黃鐵礦,磁法異常和電法異常與金化探異常是吻合的綜合信息異常。
運用綜合信息方法對異常開展查證,找到了大型金礦床。國土資源部在貓嶺金礦現場舉辦了學習班,在全國推廣應用。
(四)學習找礦哲學理論探索地震地質研究
地震地質工作是世界性難題,又是最大的自然災害之一,因此,需要開展深入研究。我國地震科學家們已經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取得了豐碩的成果。但還需要從找礦哲學角度對這些研究成果提出新認識。
李四光先生生前認為地震是可以預測的,並指出要研究安全區、安全島和地震活動帶,為我國地震研究工作指明了方向,需要我們繼承和發展這項研究工作。
我國地震局的專家們做了大量國內和世界地震的研究工作,積累了豐富資料,發表了大量的高水平科學專著和論文,其成果具有國際先進水平。
我國地質部門積累了豐富的地質、地球物理、地球化學和遙感地質資料,但這些資料尚沒有應用於地震地質研究工作,應當發揮這些資料的作用。
我國各個省(區、市)、市、縣均有地震歷史的記載,但尚沒有開展系統總結和開發。因此,這些資料需要地質學家和地震學家們開展聯合科學攻關。
1.運用聯系分析方法研究地質找礦工作和地震地質工作的關系
地質找礦工作和地震地質工作是有機關聯的整體。它們同屬於地球內動力作用的顯示。地殼褶皺構造的形成源於地球內動力作用。地殼厚度變化是受地殼內動力作用控制的。因此,研究地殼厚度變化,就是研究地殼內動力的變化,一般是通過莫霍面的變化規律顯示的。我們通過研究中國莫霍面陡變帶分布圖,發現所有礦床密集區和地震密集區均分布於莫霍面陡變帶上。地震密集區和礦床密集區是有機關聯的整體。可以應用礦產預測的理論與方法,探索研究地震預測的方法。
2.應用類比方法研究成礦預測和地震預測的關系
按成礦作用劃分成礦系列,可以劃分為變質成礦系列、岩漿成礦系列、沉積成礦系列和火山成礦系列。從地震地質研究角度分析成礦系列規律,將會發現變質成礦系列和岩漿成礦系列分布區,這些地區地殼是相對穩定的,為安全區;沉積成礦系列和火山成礦系列分布區,地殼是不穩定的,為地震密集區的分布范圍。在地震密集區內可能存在變質岩塊體和岩漿岩塊體,它們為安全島。根據這一認識,我們已經編制了全國地震密集區和礦床密集區分布圖。
3.應用綜合信息分析方法研究地震
我們目前所用的地質圖均是二維的,是表面信息。而自我國地震源的深度一般為30千米左右。因此,要以地質體和礦產資源體為單元,開展地質、地球物理、地理化學和遙感綜合信息解釋。
我們在成礦系列、礦產區劃和地震區劃研究的基礎上,通過信息轉換規律研究有以下幾點認識:
(1)在變質岩分布區,變質成礦系列分布區,一般具有正重力剩餘異常和正磁異常,它們代表正變質岩系分布區;具有正重力剩餘異常和負磁異常分布區,代表負變質岩系,這些地區地殼是相對穩定的,為安全區。
(2)在岩漿岩分布區,岩漿岩成礦系列分布區,一般具有負重力剩餘異常和正磁異常,這些地區地殼也是相對穩定的,為安全區。
(3)在火山岩分布區,火山岩成礦系列分布區,一般具有負重力剩餘異常和火山跳躍磁場,這些地區地殼是相對不穩定的,為地殼不穩定帶。
(4)在沉積岩分布區,沉積成礦系列分布區,一般具有負重力剩餘異常和負磁異常,這些地區地殼是相對不穩定的,為地殼不穩定帶。
4.應用矛盾分析方法和反復分析方法研究綜合信息構造格架
地震主要是構造地震。地震源主要位於深源。因此,需要利用地質、物探和遙感綜合方法研究構造格架。要開展重力環型和線型構造格架研究;開展磁法環型和線型構造格架研究;開展遙感環型和線型構造格架研究。研究表明:礦床密集區和地震密集區均位於環型和線型構造交匯處。
5.用歷史唯物主義理論與方法研究地震規律
(1)從地質歷史觀點研究地震。地震和成礦作用是相伴隨的,成礦作用一定會伴隨地震。古地震研究的標志均在沉積岩和火山岩分布區。
(2)從人類歷史觀點研究地震。各地區地震歷史記載表明:地震發生的位置基本是不變的,地震發生是具有周期性的。因此,安全區、安全島和地震活動帶的位置基本是不變的,是可以預測和圈定的。
6.地震標志和找礦標志有相似性
通過研究表明:
(1)在沉積岩區和火山岩區分布的河流、湖泊、水系、泉水和地熱與地震密集區是相伴隨的,這些地區的河流、湖泊、水系、泉水和地熱可以作為地震預報標志。
(2)在沉積岩區和火山岩區分布的放射性礦床與地震作用存在著關聯關系。這些地區的放射性異常可以作為地震預報標志。
(3)地震源(地震中)和放射性礦床、泉水、湖泊、河流、水系同受重力和航磁的環型和線型構造格架控制,它們是有機關聯的整體。
三、學習科學發展觀要與學習找礦哲學結合起來
科學發展觀同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一道,確定為黨必須長期堅持的指導思想。用科學發展觀思想武裝頭腦,指導找礦實踐,推動找礦工作。在科學發展觀的道路上奮力開拓找礦工作,必然會出現美好的找礦前景,為國家找到更多的礦產資源。人類對找礦工作的新認識是無限的。
堅持用科學發展觀的眼光觀察地質問題,用科學發展觀的思想分析地質問題,努力做科學發展觀的實踐者和推動者,不斷提高,謀劃發展地質科學,努力統籌發展地質科學,努力提高地質工作的能力,為人類服務。
⑶ 譚錫疇的參考文獻
〔1〕 孫雲鑄,王曰倫.追念中國地質礦產勘探工作者譚錫疇先生.地質學報回,1954,34(1):答11—15.
〔2〕 王仰之,譚錫疇.中國地質,1988(4).
〔3〕 王恆禮,王子賢,李仲鈞.中國地質人名錄,(「譚錫疇」條目),中國地質大學出版社,1989:249—250.
〔4〕 李春昱,潘雲唐.礦產地質專家譚錫疇.中國現代地質學家傳(第一卷)(黃汲清,何紹勛主編),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1990:65—75.
⑷ 思想政治教育學院
思想政治教育學院成立於年6月,是中國地質大學(北京)黨委貫徹中央16號文件和中宣部、教育部5號文件精神,加強學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大舉措。學院是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科研和學科建設的歸口管理部門。學院現有教職工18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8人,講師5人,其中,具有博士學位的10人。學院還根據發展和教學需要聘有多名校內外兼職教師以及博士和碩士生導師。學院院長由校黨委副書記劉志方兼任,鄒世享為院黨總支書記,副院長申健,辦公室主任李鳳。學院下設3室2所,即馬克思主義原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和德育3個教研室,應用心理學、高等教育學2個研究所。學院前身為1952年11月成立北京地質學院時學校政治輔導處下設的政治科(政治課小組),1953年正式成立政治教研室,劉普倫、白治雲先後任教研室主任,王鍾秀任黨支部書記。1959年,成立哲學教研組。「文革」前期,郝惠庄任教研室主任,後成立了核心組,組長是曹文滿。1969年政治教員全部下放到江西峽江縣仁和公社五七幹校勞動。1970年,政治教員由五七幹校調回到當時的湖北地質學院宣傳部政治課小組工作。1975年正式遷校到武漢,1978年武漢地質學院北京研究生部正式成立,王恆禮擔任研究生政治理論課的教學任務。1982年,北京開始招收本科生,恢復政治教研室,王子賢任主任,王恆禮任副主任。1992年,學校組建了社科系,徐振曦任系主任,王恆禮任副主任。1994年,成立人文經管系,下設馬列教研室,與德育教研室(隸屬宣傳部)共同負責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教學。1998年,成立人文經管學院,由馬克思主義理論教研室承擔學校的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工作。自2002年開始招收碩士生,如今已在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學和應用心理學等專業累計招收碩士生260餘人,其中194人已經畢業走上相應的工作崗位。2010年開始招收思想政治教育專業博士生,現有14人在讀。思想政治教育學院成立以來,繼承和發揚老一輩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的優良傳統,在學科建設、科學研究和教育教學、人才培養等方面獲得多項優秀成果。學院現有思想政治教育二級學科博士點,馬克思主義、教育學、應用心理學、科技哲學、科學社會主義與國際共產主義運動5個碩士學科點。學院先後獲得國家社科基金課題2項,教育部社科基金、北京市社科規劃項目、教育部重大委託項目、北京市教工委思想政治教育專項等省部級課題15項,中央高校專項課題13項。出版專著教材28部,獲得省部級、協會學術成果一、二、三等獎14項。本科生4門思想政治理論課全部建成校級精品課,教育質量明顯提升,研究生培養水平不斷提高,目前在校研究生80餘人。
⑸ 地質學科技人物史研究與慎守之界
蔡克勤 陳寶國 員雪梅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老一輩地質學家是中國地質學發展的親歷者和見證者,他們或留學師從世界級學術大師,回國後成為地質學學科和學術理論的奠基者和引領者;或在中國大地上成長和推動中國地質事業發展,在教育、地質勘查、學術研究等領域作出突出貢獻。地質學科技人物史研究,依他們的學術成長經歷為主線,真實反映其求學歷程、師承關系、工作經歷、學術研究、重大成果等,將鮮活地豐富我國地質學科學技術發展歷史,推動和發展學術傳統,從而為准確把握未來地質科學事業發展的方向提供參照和借鑒。深入研究他們學術思想的形成、發展、成熟的全過程,探討他們取得重大科技成果的歷程、方法、關鍵節點、關鍵因素,及其背後的精神動力,解剖他們成功攀登科學高峰的社會環境、科研和工作條件、文化氛圍和物質基礎,進而探求我國地質學學科和事業發展規律,科技人才成長規律,學術傳承和學術傳統的發揚光大,都有重大的啟迪意義。
地質學史專業委員會翟裕生主任在《地質學史論叢·5·》(2009)的序中指出:自1980年地質學史研究會成立以來,地質人物史一直是學史研究的重點,「努力探索人物的學術思想、治學道路的深邃境界,使人物研究更具深入和理性特點」。這是人物史研究的正確方向。這方面已有人物傳記和年譜出版,也有論述重大地質成果和機構建設中先驅者的事跡與貢獻,緬懷和紀念前輩業績;更有一批前輩學者的文集出版,系統地收集了他們的學術著作,部分未刊出的手稿、文獻資料和照片等,使這些人物的人生歷程得以生動地展現,為人物史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一、借人傳事 借傳述史
我國有人物傳記的歷史傳承,《史記》開創了傳記文體,有帝王本紀和各色人等的列傳;但一部二十四史,稱得上與科學技術相關的人物,幾無蹤跡可尋。科學家傳記或科技人才史,在我國還是一門年輕的分支學科。特別是以謹嚴的學術梳理見長,闡發人物學術和治學道路的著作,尚不多見;但是他們的事功、德行、思想、個性,都將為後輩學人展示深刻的人生智慧,引導我們去思考人生目的、意義和價值,鼓舞後人在學術道路上奮發進取,這是值得深入開掘的園地和學史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
綜觀已有的人物史研究,李四光、黃汲清、丁文江、翁文灝、謝家榮等已有較優秀的研究成果,不僅傳主是中國地質學的奠基人,早期各級地質機構創立者和地質事業的領導者,而且他們投身地質學研究的時代,正是20世紀初中國從封建社會轉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時代;除丁文江外,他們都迎來了新中國,為新中國地質事業作出了卓越貢獻。因此,借人傳事,借傳述史,是人物史研究的主要途徑。
2012年科學出版社出版了馬勝雲等編著的《李四光和他的時代》一書,以收集到的李四光和其他人物間的書信為史料,是考證李四光生平事跡的准確史實,尤為難得的是其中刊布了諸多名家手跡,彌足珍貴。參以《李四光傳》(陳群等,1984,人民出版社)和《李四光年譜續編1889~1971》(馬勝雲等,2011,地質出版社)等研究資料,為我們的人物史研究樹立了典範。
為此,以李四光研究為例略作申述。李四光年僅16歲在日本留學期間成為同盟會創建會員,22歲(1911年10月)參與武昌起義,任湖北軍政府理財部參議(後任實業司司長)。袁世凱竊奪革命成果後,憤而辭職,24歲赴英國留學,先學采礦,後轉入學習地質學。他以《中國之地質》為題的學位論文,獲伯明翰大學自然科學碩士學位。他在學位論文中寫有如下的字句:「今天,我們要求新一代的黃帝子孫們認識到自己肩負的責任,也許並非為時已晚」。李四光無論是投身革命,還是選擇地質學,都與國家前途、民族命運和振興中華緊密相連。
李四光開創中國冰川學研究的貢獻,已有諸多文章述及,我們綴拾部分史料,以表述學者的學術思想和學術途徑的由來。李四光本人在《揚子江流域之第四紀冰期》(1933)一文中披露,他研究冰川的興趣萌生於家鄉傳說的巨石——「打牛石」(當地傳為此巨石系天上金牛星下界作亂,天公拋下此巨石,趕走金牛星),年僅12歲的他對此留下深刻印象。這是片麻岩巨礫,遺留在江漢平原的冰川漂礫。在英國學成之後,他曾赴歐洲考察了阿爾卑斯山的冰川地質。1921年他帶領北京大學地質系學生在河北沙河縣沙源嶺和山西大同口泉一帶發現冰川漂礫(帶有擦痕的巨礫)、U形谷地和圓滑的孤丘等,從而確認中國存在第四紀冰川活動。當他把這些材料攜回北京,在中國地質學會第三次年會(1922年)上報告這些發現。在場的瑞典學者安特生(J.G.Andrson 時任農商部顧問)和加拿大籍學者步達生(D.Black)都表示懷疑,甚至斷言第四紀時期中國緯度過低(與阿爾卑斯山相比),形不成冰川。後來,李四光在《地質工作者在科學戰線上做了些什麼》的演講中,回憶此事時用了「他輕視地置之一笑」記述了那一刻的場景。1931年夏,李四光率北大地質系學生赴江西廬山實習,並先後三次在廬山研究冰川遺跡,從遺留的冰川堆積物和冰川運動痕跡,到地形、地貌,劃分出鄱陽、金井、木樓三個冰期和考證其時代,從而奠基了李四光作為中國第四紀冰川學研究第一人的學術地位。1922年當李四光將《華北挽近冰川作用的遺跡》一文,用英文發表在英國的《地質雜志》(V.59,No1.P14~21)上時,國際地學界對第四紀大冰蓋之說尚存爭議,他在文章中說:「任何為了搞清這個問題的嘗試,都必須在野外進行」。1940年他在華南調查時,再度著有《鄂西川東湘西桂北第四紀冰川現象述要》一文。這些史實表明,作為一位偉大的科學家,在科學問題面前是勇敢而嚴謹的。1941年美國學者戴特拉(轉引自周耀華《廬山第四紀冰川的三次大論爭》,1972,天地縱橫,尹培基主編,地質出版社出版)發表的文章中,確認中國第四紀冰川的存在。1942年9月,李四光在《科學工作的幾個基本問題》一文中說:「干科學工作的人們,第一要有勇氣,要有毅力……僅靠高談闊論,世界上就沒有你立足的地方」。又說:「說而不行,行而不動,用力不準確,都不是科學的精神」(1942,建設研究,8卷第一期)。以上引述的史料,大致勾畫出李四光奠定中國冰川學的學術研究過程。
1958年《中國第四紀研究委員會》成立,李四光為首任主任委員,1959年他已70歲高齡,仍在北京西山模式口、八大處、香山、潭柘寺等處調查冰川遺跡,對三家店東北隆恩寺南的山坡上有冰溜擦痕先後觀察三次。如果以李四光開創的中國冰川學出發,還可進一步梳理地質歷史時期的冰川堆積,如1923年李四光考察三峽地質,識別出最古老的「南沱冰磧層」(新元古界,距今約650~740Ma),中國冰川研究者的師承關系,直到現代冰川研究,包括冰心的氣候學證據等,轉入到冰川學的學科史研究。因此,因傳述史,不僅反映時代風雲,也是學科史研究的重要組成部分。
我們還要從《年譜續編》中引述李四光早年的一首題為《詠鐵錐》的新體詩,發表於1921年11月9日的《北京大學日刊》上。全文如下:「山巍巍,水洄洄,好一個玲瓏世界。再過百萬年,可祗剩得幾堆塵土,幾堆余灰。這是迷。破迷還賴我鐵錐。工作復工作,莫道吃虧,我們今天定要作出一塊紀念碑。還要待誰?!」。地質學中的「迷」,實實在在地存在而且很多,李四光破解中國第四紀冰川之謎,無疑是一塊高聳的科學紀念碑。我們認為,人物史研究應該通過史實、學術記錄(本人或同時代人的學術評價)和多方面史料,還原人物科學攻關的全貌和全過程,從而撰寫前輩的科學作風和學術傳承。
二、史蘊風雲際遇,文傳時代潮流
每個人物都在一定的時代生活,其性格、情感、際遇、行為無不打上時代的烙印;然而作為個體人物,他的學習、工作、生活經歷,特別是科學工作和科技貢獻,則不可能與時代之間都產生一一對應關系。人物研究的魅力在於發現天才人物與其科學貢獻之間的關系。每個時代之中,千變萬化的個人性格、人生際遇各不相同。這種個性,特別是工作經歷和環境成就了人物的獨特性。如果不從研究人物的學歷和工作經歷,包括家庭和社會環境,性格和情感、個人際遇、工作條件,以及對科學問題引發的興趣,探索的方法和途徑,那就很難寫出為什麼作這項研究,以及如何做的。因此,人物史研究必須收集相當系統的資料,篩選與研究主旨相關的史料,並對史料之間的關系進行必要的梳理和有依據的推理分析,將史實合理地形成論證鏈,並在此基礎上作出客觀的評價。作為科技人物史的學術評價,應減少研究者本人的主觀評價,更多地引證同時代同行科學家的評價、學術觀點和成果的引用情況。
如前輩地質學家中的翁文灝,無疑是地質科學史上有重大影響的人物,他前後主持中國地質事業達30多年,1926年任中國地質調查所所長(之前有4年為代所長),1932年創辦清華大學地質系,在地質學科史上首建燕山運動構造旋迴,可以說在地質學領域頗多建樹,中華民國時期的中國地質事業史與他有密切的關系。但他1932~1949年步入政界,曾任經濟部長、行政院院長,1951年回歸新中國。他的歷史際遇如此,對他的研究更多是從民國人物角度,傳寫他的人生軌跡。如李學通著《翁文灝》(1996,蘭州大學出版社)和《翁文灝年譜》(2005,山東教育出版社),潘雲唐著《翁文灝年譜》(1989,《中國科技史料》,10卷4期),張淑岩著《翁文灝的石油業績》(2006,石油工業出版社),以及其他回憶紀念文章,對翁文灝的學術經歷及歷史背景做了有價值的表述和大量的搜集整理工作,但對他學術貢獻的研究,以及翁文灝作為一個科學家和社會活動家在特定的社會環境背景下的宏觀作用及個性研究還比較粗略,數量也不多。在中華民國時代,翁文灝的政治和社會地位明顯高於李四光,但在地質學領域無論是個人的建樹,還是對地質科學的貢獻而言,李四光應是世界級的學術大師。這是大時代風雲際會中,個人歷史軌跡不同所致。作為1912年獲國外博士學位的翁文灝,最早的海歸人士,在地質學科技領域的貢獻必然受到限制。
三、求真的心態 慎守的分界
科技人物史研究主要依據史料,許多前輩學者作古多年,或身後蕭條,史料難覓;或僅有後輩親屬、學生等的斷片記憶,有的雖事同而說法不同;或史料輾轉引述,以致失真。這是人物史研究中常見的現象。需要研究者在史料矛盾、錯亂和訛誤中進行鑒別,務求得到傳主和相關人物生平事跡的准確史實。完成從史料到史實,還是研究的第一步。作為學術性人物研究,重點應落在學術思想的形成和發展過程,深入剖析和論述其學術成果,從而使史料與學術貢獻掛鉤,真實反映前輩學者學術科研活動的軌跡,關鍵節點和重要的科學資料,反映其學術成果的科學意義所在。以此豐富我國地質學科技發展的歷史資料,弘揚學術傳統。
作為人物史研究或傳記寫作,需要對史料的骨架進行合情合理的構建。與年譜編制不同,對人物所處的時代背景、工作環境、科研項目、地質考察的收獲、國內外同類研究的概況等,都有所理解,進而謹嚴地論學析理,梳理出和敘述好人物的事功德行,學術思想形成和發展過程。研究者選取的人物,特別是深入了解後,往往萌生出對人物的熱愛與尊敬,行文敘事不免帶有濃烈的感情。這方面需要研究者掌握情感的度,客觀冷靜是史學研究者的必要素養之一。同時,評價學術成果和貢獻時,也需要有分寸感。科技人物的學術活動和貢獻,往往延續多年,分別體現在不同時期的學術專著和論文中,切忌將相關材料籠統地歸類,或排列成流水賬。最好能將不同時期的學術成果的前後關聯性吃透和理解,從而闡明學術發展和成熟的過程。
應該說,地質學科技人物史研究有相當的難度,不僅要深入理解專業性很強的學術研究成果,更要深入人物的學術思路探究,作為非同專業的研究者常會彷徨於外,尤難深研人物的人生智慧和作出判斷。人物史研究的學術(學位)論文,要以首尾貫注的文筆析事論理,先要確立論文的框架,細究章節之間的邏輯關系。為了做到敘事有血有肉,達到寫出可感可觸的鮮活人物形象,切忌羅列學術活動和史料,尤應注意運用好史料中的某些細節和生活小事,適當引入相關結構中,體現人物的思想和精神境界,使筆端流瀉出感情,行文才能情趣盎然。
以上是我們在研究人物史和指導研究生學位論文中的一些體會,不當之處,請讀者指正。
參考文獻
[1]中國地質學會地質學史專業委員會,中國地質大學地質學史研究所.地質學史論叢·5·.北京:地質出版社,2009
[2]王恆禮,王子賢,李仲鈞.中國地質人名錄.武漢:中國地質大學出版社,1989
[3]馬勝雲,馬越,馬芝.李四光年譜續編.北京:地質出版社,2011
[4]馬勝雲,馬越,馬芝.李四光和他的時代.北京:科學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