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質工程 » zh中國地質科學院研究生部

zh中國地質科學院研究生部

發布時間: 2021-03-07 22:04:27

中國地質科學院有哪些研究所位置都在哪裡其中哪些比較容易考呢

中國地質科院北京有地質所,礦產所,地質力學所,京外有水環所,岩溶所;要看你考哪個方向的了,搞礦的就去礦產所,搞水文的就去水環所;都不是很難。

Ⅱ 中國地質科學院的科研機構

中國地質科學院下設16個全國性、區域性、專業性的研究機構,1個國家級地質博物館,以版及50多個實權驗室。辦有20多種專業刊物。 1976年成立於桂林。設有區域岩溶地質、岩溶水文地質、岩溶工程地質、岩溶探測技術、岩溶地質科技情報、實驗分析等研究室。主要研究解決中國岩溶形成發育規律、岩溶水資源的形成條件、分布規律及其探測方法,以及岩溶區國民經濟建設中的岩溶資源的開發利用,環境治理、岩溶地質災害問題和有關技術方法問題;開展國家性岩溶資料的綜合、總結和研究、發展岩溶地質理論和岩溶探測技術,為中國岩溶區的國土整治、規劃服務

Ⅲ 答案准確至少再加百分!跪求關於中國地質科學院考研的問題! 1,那裡的地質工程好考嗎2,2011和2010年初試

好考是相對的。和這個級別的院校和科研單位相比,性價比很高。但是偏研究方迴向。
如果地質工程答的話,我建議還是去地大和吉大這些出身的院校,更接近生產,在地質單位的校友資源也更為強大。
有時候真的不是分數高名氣響地位高的院校更好找工作。
地科院最大的好處是研究生待遇好,徐志琴掛帥,又有溫和李照顧,發錢很多很多,不是地大吉大之流能比。

Ⅳ #中國地質科學院#中國地質科學院碩士研究生畢業出來能幹嘛呀。。。

也要看專業啊。現在地科人才的收入真的是兩級分化嚴重,一線的工資低,崗位少,研究生,博士生收入比較高,工作崗位也多。目前總的來說,地質、石油行業發展前景不太好。 來自職Q用戶:符先生

Ⅳ 中國地質科學院的地質專業研究生好考嗎有知情者留下QQ好嗎

幹嘛考這個單位的研究生,很糟糕的單位,主要是這里的人不專心學術,專心整人,人際關系復雜。建議考慮其他單位。

Ⅵ 中國地質科學院科學院 研究生待遇

中科院的不知道,地科院的樓上純屬胡說
公費,全免,研一 600-800,研二研三800-1200 ,保送和自己考沒區別
另外老師給的其他的也不少,主要看老師吝嗇不吝嗇了

Ⅶ 中國地質科學院的研究員是什麼級別

不同等級的不同檔次
在中國科學院的職稱體系裡,研究員是自然科學研版究系列崗位的一權種,他(她)們通常都會培養碩士生和博士生。自然科學研究系列專業技術崗位各設置12個等級,研究員崗位設4個等級,分別對應國家通用專業技術崗位等級一級到四級, 對應於教育事業單位的教授一級到教授四級。其中研究員一級應為中國科學院院士或中國工程院院士。副研究員(高級工程師)崗位設3個等級、助理研究員(工程師)崗位設3個等級、研究實習員(助理工程師)崗位設2個等級。在這種場景下,研究員通常翻譯為Professor或者Full Professor。

Ⅷ 有誰考過中國地質科學院的研究生

俺考了,咋的了。。。

Ⅸ 考研報中國地質科學院力學研究所的碩士研究生怎麼樣

一、地科院與中國地質大學(北京)聯合培養碩士研究生:
地科院與中國地質大學(北京)聯合培養碩士研究生按照「中國地質大學(北京)2015級研究生入學報到須知」(詳見附件)要求和時間到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報到,按照校方有關通知辦理相關手續。
二、地科院培養碩士研究生:
地科院培養碩士研究生將在中國科學院大學雁棲湖校區完成為期一年的基礎課集中學習,因此須按照中國科學院大學的有關要求和時間到中國科學院大學報到,中國科學院大學定於2015年9月14日開學。請登錄中國科學院大學迎新服務網(http://e.ucas.ac.cn/YINGXIN/UIL/ShowIndex.aspx)查看報到有關具體事項和選課事宜。
(一)報到時間及地點
9月7日-9月8日每天8:00-17:00,到中國科學院大學雁棲湖校區(北京市懷柔區懷北庄)辦理新生報到手續,請勿提前來校。有特殊原因確實不能按時報到的,應及時向院研究生部書面請假。根據《中國地質科學院研究生學籍管理實施細則》,報到時間最多推遲兩周,逾期將取消入學資格。
(二)報到乘車路線
乘車到達中國科學院大學玉泉路校區(北京市石景山區玉泉路19號甲),然後乘坐學校統一安排的車輛到雁棲湖校區報到。
到玉泉路校區乘車路線:
北京站:乘2號線地鐵,復興門或建國門轉乘1號線地鐵到玉泉路站下,A1(西北口)出口向西50米即到;

Ⅹ 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研究所

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研究所是我國學科比較齊全、人員結構較為合理、設備比較完善的綜合性地學基礎研究機構,主要從事基礎性、公益性、戰略性和前沿性的基礎地質調查和基礎地質研究工作,同時承擔地質學、地球物理學和地球化學專業研究人才教育和培養任務。地質研究所現有在職職工180人,10個專業研究室。研究領域包括:區域地質、地質編圖及資料庫建設;大地構造與全球構造;生命起源、古生物群落與地層對比;前寒武紀地質與早期地殼生長;新生代地質與現代地質生態環境;超高壓變質作用與超高壓變質帶;岩石學、礦物學與地球物質科學;大陸動力學與地幔動力學;成礦地質背景與區域成礦學;深部地球物理探測與岩石圈結構及地球動力學;同位素地質理論、方法體系與應用。

副所長高錦曦

副書記、紀檢書記沈琳

所長、黨委書記侯增謙研究員

2008年總收入約1.73億元,比2007年增長17%。各類科研項目總經費15283.63萬元,其中國土資源大調查項目3657萬元,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186.4萬元,科技支撐項目876萬元,汶川地震科學鑽探專項經費2075萬元,深部探測技術與實驗研究等項經費3870萬元,基本科研業務費450萬元,地質及礦產資源勘查經費815萬元,其他科技項目經費2624餘萬元。

2008年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1項,獲國土資源科學技術獎一等獎1項。

2008年公開發表論文150篇,其中SCI檢索刊物論文78篇,包括國際SCI論文32篇。公開發表專著1部,中英文版1:250萬地質和礦產圖4幅。據中國科技信息研究所統計,2008年本所論文發表數量在國內地學類機構排在第7位,已連續3年在全國地學研究機構中位居前10位,是國土資源系統唯一的研究所。研究所現任領導班子包括:所長、黨委書記侯增謙,副所長耿元生、高錦曦,副書記、紀檢書記沈琳。

2008年度重要科研成果

全國1:100萬地質圖空間資料庫:屬中國地質調查局基礎地質調查與研究工作項目,項目負責人丁孝忠研究員。首次系統編制了全國1:100萬地質圖地理底圖(國際分幅),並建立了相應的資料庫;系統編制了64幅1:100萬國際分幅地質圖並建立了全國1:100萬地質圖空間資料庫,編寫了全國1:100萬地質圖空間資料庫編圖說明書、分幅圖元數據及核心元數據。填補了全國1:100萬地質圖空間資料庫的空白,健全了國家基本比例尺地質圖空間資料庫系統。自主開發研製了1:100萬地質圖資料庫檢查系統,具有自動進行圖幅數據檢查、快速修改等功能;研製開發了全國1:100萬地質圖空間資料庫管理系統,該系統具有較強的空間數據檢索、屬性數據檢索、多級地質要素屬性查詢,以及1:100萬國際標准圖幅元數據查詢等功能。

中國地質科學院年報.2008

地球的化學、生物與環境演化的同位素研究:屬中國地質調查局基礎地質調查與研究工作項目,項目負責人朱祥坤研究員。在國內首次建立了Cu、Fe、Zn、Mg、Ca同位素的MC-ICPMS高精度測定方法和配套的樣品化學純化方法,所建方法精度達國際同類實驗室的先進水平;在鞍山地區獲得了一批新的年齡和地球化學數據,進一步驗證了鞍山地區38億年岩石的存在,初步確定了鞍山群形成時代為25億年前,進一步完善鞍山地區太古宙構造—岩漿演化的年代學格架,總結了鞍山地區太古宙地殼演化規律;對前寒武紀幾個重要時段多種化學沉積岩石進行了Si、O、S等同位素研究,在冀東和五台地區發現了與質量無關的S同位素分餾現象,探討了這些元素的同位素組成變化與環境和生物演化的關系;對冀北、遼西的J-K地層進行了同位素精細定年,為陸相地層J-K界線年齡的確定、年代學格架的建立和遼西生物群演化研究提供了重要依據;對太平洋深海多金屬結核和結殼進行了3He同位素與元素地球化學多重示蹤研究,初步查明了富鈷結殼記錄的海洋氣候環境的演化規律,通過與10Be定年方法對比,初步建立了測定富鈷結殼形成時代和生長速率的地外3He新方法。

大陸碰撞造山帶成礦作用:屬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項目,項目負責人侯增謙研究員。項目選擇青藏高原3個成礦帶中的3個典型代表(即驅龍斑岩銅礦、玉龍斑岩銅礦和大陸槽稀土礦床),通過典型礦床詳細解剖和成礦帶區域成礦對比,揭示其成礦過程,建立碰撞造山帶adakite質斑岩成礦模型,揭示碰撞帶陸內環境REE超常富集機理,為構築大陸碰撞成礦理論框架奠定堅實基礎。本項目歷經4年研究,提出了大陸環境斑岩銅礦成礦新模型,突破了傳統的岩漿弧環境斑岩銅礦成礦理論;提出了大陸碰撞帶或造山型REE礦床概念,建立了造山型REE礦床新模型,豐富和發展了礦床學理論;以大陸碰撞帶Cu和REE礦床成礦模型研究為基礎,孕育和建立了大陸碰撞成礦理論新框架。本項目共發表論文38篇,其中,SCI收錄論文29篇。本項目與「973」項目共同組織出版了中英文專集7部。項目實施的4年中,共培養博士6人,碩士8人,3位博士後出站;與一批國際同行開展了廣泛的合作研究,已經形成了一支團結協作、富於創新、成果豐碩並有一定國際影響的研究團隊。

Fe-Mn結殼表面樣品鐵同位素組成隨深度的變化關系

朱祥坤研究員在漢諾壩野外考察

大陸典型成礦帶深部作用與成礦模式

譚庄—沈丘凹陷中生界沉積、構造特徵與有利儲層預測:屬國土資源部油氣資源中心「全國油氣資源戰略選區調查與評價」專項:東秦嶺—大別造山帶兩側油氣資源戰略選區研究之專題。主要完成人員:曠紅偉、柳永清、楊飛、彭曉波、劉燕學等。項目主要依據地質和地球物理技術研究華北南部大別山造山帶北側周口坳陷內譚庄—沈丘凹陷的中生界下白堊統。重點是層序地層、沉積體系和有利儲層分布與構造特徵的研究,核心是分析下白堊統層序地層格架內的沉積體系展布及有利儲層發育特徵,進一步結合地球物理解釋的中生界內幕構造特徵和綜合研究,確定有利的油氣勘探目標。通過課題實施,在下白堊統內幕構造、沉積相及其展布特徵、有利儲層分布以及綜合評價與優選勘探目標研究上取得一系列成果,體現了一定的理論研究和生產應用意義。

譚庄—沈丘凹陷下白堊統永豐組下段地層等厚圖

譚庄—沈丘凹陷下白堊統永豐組下段有利勘探目標綜合評價圖

內蒙古1:25萬西老府幅區域地質圖

內蒙古1:25萬多倫幅區域地質圖

內蒙古1:25萬多倫幅、西老府幅區調修測及蒙南—冀北地區晚中生代地層格架與重要地質事件和年代地層系統研究:屬地調項目。主要完成人員:柳永清、魏文通、劉增效、姚寶鋼、趙華平、王永、遲振卿、江小均、劉燕學、曠紅偉等。項目完成1:25萬多倫幅(K50C002002)、西老府幅(K50C002003)區調修測面積27395km2,開展了蒙南—冀北地區晚中生代地層格架與重要地質事件和年代地層系統以及相關基礎地質研究,取得一系列重要的基礎地質研究成果。系統查明了區內興蒙造山帶或華北地塊北緣構造單元的物質組成、地層序列、形成時代;調查和研究了東西向、北東向構造—岩漿岩帶的物質組成、形成時代、構造背景及演化,深入調查與研究了晚中生代火山—沉積作用與盆地演化;在主要構造(帶)屬性、區域構造格架以及晚中生代地層格架、重要地質事件和年代地層系統、探討晚古生代—晚中生代地層、岩漿作用、盆地、區域構造發育演化,以及第四系地層和古地理環境調查與研究等諸多方面,取得明顯進展和系列成果。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