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青島誨洋地質研究所張勇
❶ 山東海洋學院何時更名為青島誨洋大學校、校牌是誰寫的
山東海洋學院何時更名為青島誨洋大學?校、校牌是誰寫的嗯嘍與我
❷ 中國海洋研究史的近代海洋研究
近代中國的海洋科學研究,是從20世紀初開始的。開創中國近代海洋研究的學術團體,主要有:中國地學會、中國科學社、中華海產生物學會和太平洋科學協會海洋學組中國分會。中國動物學會和中國地理學會也開展過一些海洋研究活動。
1909年成立的中國地學會,從地學科學的角度,對海洋地理、海洋地質、海產生物和海洋氣象等進行研究,並通過其會刊《地學雜志》,宣傳海洋科學知識。1914年創辦的中國科學社,為促進中國近代海洋科學的發展作出過積極的貢獻。該社的著名生物學家秉志、伍獻文、王家楫、朱元鼎、陳兼善、陳子英、張璽、曾呈奎等,都是中國近代海洋生物研究的先驅者。中華海產生物學會是中國專事海洋生物學研究的學術團體,1931年7月在廈門大學正式成立,陳子英為主要負責人。每年暑期在廈門舉辦研究活動和海產生物講習班。太平洋科學協會海洋學組中國分會於 1935年4月10日在南京成立,丁文江任主席。該會是綜合性海洋科學研究團體,擬定了研究發展計劃,但多數沒有實現。
1922年,海軍部設立海道測量局,中國的海道測量工作開始起步。至1935年,該局共繪出圖30餘幅,編有《水道圖志》一冊。建於1928年的青島觀象台海洋科,是中國第一個海洋水文氣象和生物觀測研究機構。中國科學社籌建的青島水族館也由該科管理。海洋科主辦刊物《海洋半年刊》。
1937年下半年至40年代末,中國的海洋科學研究絕大部分陷於停頓。1941年4~10月,由馬廷英、唐世鳳等組成的福建東山海洋考察團,是抗日戰爭期間國內惟一的一次海洋考察。這期間,在國內外堅持進行海洋生物學研究並取得成果的,有朱元鼎、曾呈奎、鄭重等。其中,朱樹屏研究成功的人工海藻培養液第10號配方,為許多國家所採用。抗日戰爭勝利後,童第周在山東大學、馬廷英在台灣大學、唐世鳳在廈門大學分別創立海洋研究所。廈門大學還設立了海洋學系。
這時期研究的學科多偏重於海洋生物、海洋地理、海洋地質和海洋水文氣象方面。
海洋水文氣象研究 1916年竺可楨發表《中國之雨量及風暴說》,論述了海洋氣候對中國大陸氣候的影響,以及台風生成的原因和侵襲中國的路徑;1925年和1934年,他又先後發表《台風的源地與轉向》和《東南季風與中國之雨量》,把沿海的天氣現象與海洋環境因素的變化聯系起來。青島觀象台台長蔣丙然編著的《中國海及日本海海水溫度分配圖》,繪出了周年平均等溫線圖、周年變差等溫線圖及各月等溫線圖共12幅,並對海水溫度變動的原因作了說明。
海洋生物研究 當時有兩個研究中心,南方集中在廈門,北方集中在青島。主要的海洋生物考察有:1927年,中山大學生物系主任費鴻年組織海南島沿海生物考察。1934年,中國科學社生物研究所等 6個單位組織海南生物科學採集團。從30年代初開始,國立北平研究院動物研究所先後對山東沿海的海產動物進行多次調查;1935~1936年組建張璽任領隊的膠州灣海產動物採集團,出版調查報告4期3卷。1935年6~12月,中央研究院動植物研究所組織了渤海和山東半島沿海的海洋學和生物學調查,由伍獻文、王家楫、唐世鳳負責,考察內容包括海洋物理、海產生物和漁業,考察報告於1937年 2月出版。由於重視實地考察,因而對海洋生物分類、形態的研究取得了一些成果。其中,海洋動物的研究以海洋魚類、海洋甲殼動物和海洋軟體動物為主。
海洋地理地質研究 主要圍繞著海洋歷史地理和海岸變遷等方面進行研究,其成果多發表在《地學雜志》、《地理學報》和地質調查所出版的刊物上。 當代中國的海洋科學
發展概況 1950年8月,中國科學院在青島成立水生生物研究所海洋生物研究室,於1959年1月擴建為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1952年,成立山東大學海洋系。1959年 3月,建立山東海洋學院。隨後,陸續建立了一批海洋科學研究機構。1964年建立了國家海洋局。到1983年,中國科學院、國家海洋局、教育部、地質礦產部、石油部、農牧漁業部、交通部和沿海省、市、自治區,建立各種海洋科研調查機構100多個(見中國海洋科學研究機構)。
30多年來,中國的海洋科研部門進行了大量的考察和科研工作。50年代初期,對海洋生物、海洋水文開展了調查研究。1953年,在趙九章教授指導下,有關單位在青島市小麥島建立了中國第一個波浪觀測站,開始波浪研究工作。同時,一些單位開始研究天津新港泥沙洄淤問題,河流入海河口的演變規律,以及中國近海水聲學考察工作。1956年,國務院科學技術規劃委員會編制12年科學技術發展規劃,海洋科學技術發展第一次被列入國家的科學技術規劃。
1957~1958年,中國科學院海洋生物研究所進行了渤海及北黃海西部海洋綜合調查,並與水產部黃海水產研究所、海軍和山東大學海洋系等單位協作,完成了多次同步觀測。1958~1960年,國家科委海洋組組織全國60多個單位,進行全國海洋綜合調查。1959年,地質部第五物探大隊和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協作,開始在渤海海域進行以尋找石油資源為目標的海洋地球物理調查。同年,地質部航空測量大隊對整個渤海和沿海地區,進行了中國首次海上航空磁力測量。60年代後期以來,為尋找海底石油和天然氣開展了大規模的海洋地質和地球物理調查。1974年,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綜合考察了西沙群島海域。1976~1980年,國家海洋局根據中國第一次遠程運載火箭試驗的要求,在太平洋中部特定海區進行綜合調查。1978~1979年,國家海洋局等部門參加了第一次全球大氣試驗,在中太平洋西部進行調查、試驗。1980~1985年,國家海洋局等組織中國沿海10省、市、自治區進行全國海岸帶和海塗資源綜合調查。1983年,國家海洋局進行了北太平洋錳結核調查和南海中部綜合調查。1984年,中國首次派出南極考察隊進行南大洋和南極大陸科學考察。同年,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對南沙群島鄰近海域進行了綜合考察。
除上述大型海洋考察活動之外,中國從50年代開始還定期進行海洋水文標准斷面調查、海道測量,並進行了中美長江口海洋沉積合作調查、海底電纜路由調查等。
中國的海洋科學考察工作,獲得了大部分中國近海和部分遠洋的資料,為海洋科學研究和海洋開發利用提供了重要資料。
❸ 冰川的資料要和李四光有關聯
試論第四紀冰期與環境的關系
摘要:第四紀是地質發展史中最新的一章,自然界在此時發生了一系列重大事件,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第四紀冰期的出現。第四紀冰期的出現,明顯地改變了地球的自然面貌,無論大陸和海洋,都發生了一系列巨大的變化,即冰川還對陸地表面進行塑造,引起全球海平面的升降以及海陸輪廓的變化。同時,對生物界影響最大的,表現為喜冷生物群的發展的分布區的擴大。第四紀冰期與間冰期的交替,直接影響地球的氣候變冷與冷暖波動。
關鍵詞:第四紀冰期 生物界 海面升降 氣候
1冰期與間冰期的特徵
冰期 ice age 具有強烈冰川作用的地史時期。又稱冰川期。冰期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冰期又稱大冰期,狹義的冰期是指比大冰期低一層次的冰期。大冰期是指地球上氣候寒冷,極地冰蓋增厚、廣布,中、低緯度地區有時也有強烈冰川作用的地質時期。大冰期中氣候較寒冷的時期稱冰期,較溫暖的時期稱間冰期。大冰期、冰期和間冰期都是依據氣候劃分的地質時間單位。大冰期的持續時間相當地質年代單位的世或大於世,兩個大冰期之間的時間間隔可以是幾個紀,有人根據統計資料認為,大冰期的出現有 1.5 億年的周期。冰期、間冰期的持續時間相當於地質年代單位的期。 在地質史的幾十億年中 ,全球至少出現過 3 次大冰期,公認的有前寒武紀晚期大冰期、石炭紀-二疊紀大冰期和第四紀大冰期。冰川活動過的地區,所遺留下來的冰磧物是冰川研究的主要對象。第四紀冰期冰磧層保存最完整,分布最廣,研究也最詳盡。在第四紀內,依冰川覆蓋面積的變化,可劃分為幾個冰期和間冰期,冰蓋地區約分別占陸地表面積的30%和10%。但各大陸冰期的冰川發育程度有很大差別,如歐洲大陸冰蓋曾達北緯48°,而亞洲只達到北緯60°。
2第四紀大冰期總體印象
2.1第四紀大冰期冰川分布
根據地質記錄,大約在晚第三紀即距今1400~1100萬年前冰期即已開始,但到第四紀才出現冰期和間冰期交替的現象。在冰期最寒冷時期,北半球高緯地區形成大陸冰蓋,格陵蘭冰蓋把格陵蘭和冰島全都覆蓋了;勞倫大冰蓋覆蓋了整個加拿大,並向南延伸到紐約和辛辛那提一帶;斯堪的那維亞冰蓋達到北緯48°,幾乎把歐洲的一半都掩埋住,冰蓋最大厚度約達3000m;西伯利亞冰蓋占據了西伯利亞北部,大約達到北緯60°;許多高山地區,如阿爾卑斯山、高加索山、喜馬拉雅山等都出現了較大規模的山地冰川。在南半球,南美南端、澳大利亞東南部、紐西蘭等地也都發現第四紀冰川的遺跡。這些冰川曾經發生過多次進退,並且每次活動都遺留下具有特色的冰川堆積物。第四紀冰川活動歷史就是根據冰磧物的研究結果而恢復的。
2.2第四紀冰期劃分與對比
歐洲阿爾卑斯山區是研究第四紀冰川的典型地區。1909年,德國A.彭克和E.布呂克納根據阿爾卑斯山冰川沉積物研究結果,劃分為恭茲、民德、里斯、玉木4個冰期和3個間冰期(表1)。其後,世界各地根據當地冰川沉積物研究的結果都劃分出相應的冰期,並與阿爾卑斯山冰期對比(表1)。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經過對歐洲阿爾卑斯山冰川沉積的研究,認為典型的4次冰期是距今70—80萬年以來發生的冰期,在這4次冰期之前又劃分出多瑙和比伯兩次冰期。 在30年代,李四光根據對廬山冰川遺跡的研究,把中國第四紀冰川劃分為鄱陽、大姑、廬山3個冰期。近年對中國西部新疆、祁連山、西藏、雲南等地高山冰川進行了深入研究,在3000m以上的高山地帶發現距今約1萬年的冰川遺跡,如遺留在高山頂上的冰川湖,稱這次冰期為大理冰期。第四紀冰川是客觀存在,氣候曾經出現多次寒暖交替也是事實。但對中國東部是否普遍存在過第四紀山地冰川,當前還存在著爭論。
表1 北半球第四紀冰期對比
地質時代 中國東部 西馬拉雅山地區 阿爾卑斯 北歐 美國
全新世Q4 冰後期 冰後期 冰後期 冰後期 冰後期
晚更新世Q3 大理冰期
廬山-大理間冰期廬山冰期 珠穆朗馬冰期 玉木冰期
里斯-玉木間冰期里斯冰期 威契色爾冰期
埃姆間冰期
薩勒冰期 威斯康辛冰期
桑加蒙間冰期
伊利瑙冰期
中更新世Q2 大姑-廬山間冰期大姑冰期 加布拉間冰期
聶聶雄拉冰期 民德-里斯間冰期民德冰期 霍爾斯廷間冰期
埃爾斯廷間冰期 雅茅斯間冰期
堪薩期冰期
早更新世Q1 翻陽-大姑間冰期翻陽冰期 帕里間冰期
希夏邦馬冰期 貢茲-民德間冰期
貢茲冰期
多瑙-貢茲間冰期
多瑙冰期
比伯冰期 瑪諾間冰期
埃爾伯冰期 阿夫東間冰期
內布拉斯加冰期
3第四記古氣候概述
3.1 第四紀古氣候
第四紀氣候以全球變冷為最突出特徵,表現為冰川作用的盛衰和氣候的移動,即冰期和間冰期的更替。地四紀冰期鼎盛時,全球大陸有20%~30%的面積為冰川覆蓋,據R.F.弗林特估計,總面積達44.38×10 平方公里,而現在僅有10%的面積被冰川覆蓋。第四紀古氣候變遷的主要因素是溫度的降低,但氣溫的下降值與維度和海拔高度有關。冰期時,高緯地區溫度降低最大,中緯度地帶的氣溫比現在平均低8 ~12 ℃,低緯地區降低最小。在相同緯度地區,大陸氣候區,氣溫下降值大,海洋氣候區,下降值小。第四紀全球溫度並非直線下降,而是波動式的周期性變化,因此,表現為冰期與間冰期的周期性交替。
冰期時各大陸的氣候條件及冰川規模並不相同。位於海洋性氣候區的歐洲和北美,溫度低,濕度大,有利於冰川的形成和發展;在大陸氣候控制下的亞洲大陸北部,氣溫雖然非常低,但濕度小,屬與干寒氣候,不利與冰川的形成和發展。中緯度大陸內部,冰期時因反氣旋強盛,濕度小,降水稀少,風力作用占優勢,因而形成的是大面積的沙漠和黃土,即現代中緯的沙漠黃土帶,冰川不發育。
冰期發展的各個階段,氣候條件也有所不同。初期溫度開始下降,相對濕度增高,出現濕冷氣候,冰川急速發育。當冰川發展到最盛時期,地面被冰雪覆蓋,反射加強,蒸發減弱,溫度繼續下降,濕度相應下降,降水量也隨減少,於是出現典型的乾冷冰期氣候。冰期末期,溫度逐漸升高,冰川開始消融,相對濕度仍然很低,出現干涼或干溫氣候。冰期時氣候帶向低緯方向移動,在山嶽區向山麓依動。
3.2 中國東部的第四紀古氣候
我國東部的氣候雖然長期處在東亞季風控制下,但在第四記期間由於受全球性冰期與間冰期的影響,冬夏季風的極峰位置發生周期性南北移動,多次出現冷暖干濕交替現象.冰期,亞洲內陸冷高壓勢力增強,冬季風加劇,極鋒南界移至西南太平洋和南海一帶.此時我國東部正處於冷高壓的前鋒地帶,溫度低,濕度小,缺少足夠的水分,難以形成冰川,廣大地區植被稀疏,地面裸露,在盛行的西北風作用下,有利於風塵的搬運和堆積,形成大面積的黃土.有些地方冰緣現象發育,如河北陽原虎頭梁頂黃土期的融凍褶皺,九屬於晚耕新世晚期的冰緣現象.東北地區濕度略高,冰緣凍土十分發育,猛獁象,披毛犀喜冷動物群廣泛分布.
間冰期,亞洲內陸變為低壓中心,西伯利亞的冷高壓勢力減弱,極峰位置北移,一年之中夏季風占優勢,太平洋暖濕氣流長屈直入到大陸內部,控制了東亞大陸的氣候變化.氣候溫暖濕潤,有利於河湖發育,植物繁茂,繁殖了喜暖的犀牛,象等動物群.這個時期南北之間的氣候差異減弱.
綜上所述,我國東部在特定的季風環境中,第四紀期間的氣候是嚴寒與乾燥同時出現,潮濕與溫暖同時存在,但在冰期和間冰期的最盛期更增強了他們的大陸性和海洋性,使氣候環境或更加嚴酷或更為適宜,
3.3中國西部的第四紀古氣候
我國西部深居亞洲大陸內部,大陸性乾旱氣候占統治地位,又因地勢起伏劇烈,氣候垂直分帶明顯.第四紀以來高山地區被山嶽冰川覆蓋,至今高山上仍有山地冰川.青藏高原高寒地區發育了永久凍土層.喜馬拉雅山南坡,降水豐富,海洋性冰川發育,冰川到達山麓地帶.各大盆地發展成乾燥沙漠氣候,形成鹽湖和沙漠.
西部高山冰川作用的特徵有以下幾點:
(1) 古冰川分布只限於山嶽地區,並被大型的沙漠盆地所隔開;
(2) 由於冰川所在緯度及隆起高度不同,接受的降水量不同,冰川發育規模也有差異;
(3) 古冰川類型與現今的高山冰川大體相同,主要是冰斗冰川,山谷冰川和覆蓋冰川,但古冰川規模遠比現在大;
(4) 高山冰川在第四紀期間從未全部消融,只有規模大小之。
西部冰期與間冰期劃分及其氣候特徵
(1)希夏邦馬冰期:發生在早更新世,其雪線的現代高程位於6200~7000米。
(2)帕里間冰期:在海拔4000米高度分布有湖相沉積,代表涼爽到溫暖濕潤氣候。
(3)聶聶雄拉冰期:發生在中更新世,冰川規模最大。
(4)加布拉間冰期:發生在中更新世晚期,主要有湖相沉積,據孢粉分析,植被變化為針葉混交林—松櫟林—松,木蘭混交林。推測當時年平均溫為5~7℃,降水量1000~1500毫米。湖盆周圍有殘留的紅土風化殼。屬於溫暖濕潤氣候。
(5)珠穆朗瑪冰期:發生在晚更新世,冰川遺跡保存完整,又兩次大規模發展階段。
(6)冰後期:早期教溫和,晚期教冷,並有小冰期發生。現年的年平均氣溫為0℃。
4 第四紀海面變遷
4.1第四紀海面變遷及其原因
許多地質跡象表明,第四紀期間大洋面的位置並非永恆不變,它時而升高,時而降低,從而引起了多次滄海桑田的變遷。海面升降改變著海陸間的輪廓,世界上許多大陸架時隱實現,有時升出水面成為陸地,有時隱沒在海底為廣闊的淺海,這種變遷在地質歷史上層出不窮,溝通亞洲與北美大陸的白令海峽,在第四紀期間就曾多次出露水面成為兩大洲之間的陸橋,成為新舊大陸生物群交往重要通道。
引起海面變遷的主要原因,一是構造運動,一是氣候波動,這兩種因素對海面變遷的影響並不完全相同,但有時互相交叉又互不易區分。
冰期,大洋中的部分海水以冰川形式固結在陸地上,不能隨正常的大氣循環及地表徑流回到海洋,因此水體減少,水層減薄,導致洋面下降.間冰期,氣候轉暖,冰川消融,大量融水回到海洋,海水體積增加,水層加厚,導致海面上升.這種海面升降變化是全球性的,而非局部性的,而且具有同時性的特點,海面升降的幅度也相近似.但因各地區構造運動的干擾,同一時期海面升降的標志高度相差懸殊.就目前的研究,第四紀晚期海面下降的最低點比現今海面約低130米,海面上升達的最高點比現今海面大約高10米左右。
4.2 中國海域的海面變遷
中國東部各海域自更新世以來曾發生過多次海面升降,特別是晚更新世初以來,沿海平原普遍發生過三次明顯的較大規模的海浸和海退.這些滄海桑田的變化,無論在大陸上或海底都留下了一系列遺跡。東部平原的海相層主要分布在各大河流下游及三角洲地區,如華北平原,蘇北平原及長江下游平原,都有若干海相沉積埋藏在平原深處,其分布范圍可從現在海岸向內陸延伸近百公里,甚至沿河谷上塑數百公里。從微體化石分析,東部地區大體平行於海岸線排列的白洋淀—微山湖—洪澤湖—太湖等湖泊,第四紀期間都曾程度不同地經受海浸影響,我國東部諸海域的海底廣泛地遺存著陸相或濱岸相沉積層及相關的生物化石,表明這里曾經歷了數次海退而出露在海面以上成為陸地。
4.2.1 渤海海面的變遷
渤海周圍既有構造上升區,也有大范圍的下沉區,河北平原就是新生代以來的主要沉降區,組成平原的第四系有陸相沉積層和海洋沉積層,晚更新世以來渤海發生至少發生過三次較大規模的海拔浸和兩次海退,其中以距今15,000年前的海退規模最大,海面下降的幅度可達-130米左右,三次海退的命名是根據海浸所達到的最遠而定的。
滄州海浸:發生在晚更新世早期的一次海浸,海岸線可達滄州附近,北段可達白洋淀以東地區.自西向東誰深逐漸加大,在黃驊以東的高灣至南排河一帶水深達10~20米。山東萊洲灣西岸水深達40米。
獻縣海浸:這次海浸范圍較大,海相層分布廣泛,向西可達河北獻縣一帶。海相層厚度達20餘米,黃驊縣的歧口至鹽山縣城為主要沉積區,向西逐漸變薄,至獻縣附近尖滅。在山東萊洲灣一帶的博興,恆台,該海相層也廣泛分布。
黃驊海浸:此次海浸發生在全新世,海浸范圍,在遼東灣北岸達到盤山地區,渤海灣西岸可達寶堤,天津,文安,黃驊地區,萊洲灣西岸到達廣饒地區。當時的海面比現今的海面高2~4米左右。
4.2.2 黃海海面的變遷
第四紀期間黃海海面變化的形式各地不一,在隆起的基岩海岸有高出海面的階地,在沉降海岸平原深處埋藏有海相層,在廣闊的淺海底上有淹沒的陸相沉積及於其相關的生物化石。晚更新世,黃海同渤海一樣,經歷了若干次海面升降過程。全新世的海浸,海水向陸地伸入100~200公里,南黃海的岸線可能位於洪澤湖~高郵湖一線,水深達30~40米。
4.2.3 東海海面的變遷
杭州灣以南的東海沿岸地區,第四紀以來為褶皺隆起帶,更新世海浸不明顯,全新世海浸規模擴大。更新世晚期,東海發生大規模海退,當時的海面下降到-150至-160米,大陸架變成陸地,一些大型的哺乳動物曾群居於此。
5第四紀冰期時的生物界
5.1第四紀冰期時生物的演變
在第四紀時期,主要受氣候波動即冰期與間冰期多次更替的影響。有些哺乳動物隨著氣候條件的改變而發生遷徙,並為適應新的環境而發生變異;有些則不能適應氣候條件的變化以及自身的演化而絕滅;同時在新的環境中,也有新屬,新種的出現。在各大陸之間,陸生哺乳動物區系因氣候變化發生交流,最明顯的是第四紀冰期所引起的海退,各大洲之間出現陸橋,從而成為動物遷移的通道。歐亞大陸和北美大陸之間的白令陸橋是動物群交流的重要通途,使東西兩大陸的動物群存在著很多相似性,這種情況一直延續到近代。例如。馬類起源於北美,通過陸橋移到了歐亞大陸,而象類則通過陸橋從歐亞大陸遷到了北美大陸。
第四紀冰期氣候的出現,加速了植物群的分化和演變。草本植物高度繁榮,它們多由木本植物演化而來,生態類型也發生了很大變化,一年一枯一榮,利用種子或根部延續生命。第四紀植物逃避惡劣氣候的另一途經,就是大規模遷徙,即隨著冰期與間冰期的更替,植物群發生頻繁的遷徙。植被帶的遷徙有三個方向:一是受緯度方向控制,沿著南北方向遷移,這是全球性的移動;第二是受經度方向的控制,沿東西方向的遷移;第三是受地形高度的控制,在山嶽地區植物群做垂直方向運動。在北半球第四紀冰川鼎盛時期,大陸冰蓋和永久凍土區的范圍擴大,植物帶發生顯著移動,北方耐干寒的植物向南遷移,喜濕熱的植物帶向低緯方向壓縮。間冰期氣候轉暖,植被帶又向高緯方向移動。全球各個地區由於自然地理環境的不同,植物遷移的距離和方向並非完全一致,遷移過程中也並非所有的屬種皆能回到原來的分布區。
5.2我國第四紀冰期植物群的特點
總的來說,第四紀冰期我國的植物群主要是由雲杉、冷杉、松等組成的寒溫帶針葉林,這種針葉林在第四紀各次冰期中所達到的南界各有不同,南北各地造林樹種也不一樣。但是這種森林不是生長在冰盛時期,而是出現在盛冰期以前和以後,即在冰期來臨和結束時期。盛冰期中很多地區為乾草原或不毛之地,間冰期中,則以亞熱帶,暖溫帶闊葉林為主,但各次間冰期中,造林樹種也不相同,北方各地孢粉組合中溫帶樹種偏高,南方的則以亞熱帶樹種為主。不論寒溫帶針葉林或是亞熱帶闊葉林,其南北界線各冰期間冰期都有差異。總之,我國第四紀冰期植物群,隨地勢,氣候和地區不同,各有其不同的發展過程和階段,決不是全國統一的,更不是第四紀以來都於現代差不多。
6.結論
總結以上所述,我們可以了解到第四記冰期的出現對環境起了一系列的影響。首先冰期出現導致氣候變冷,又因間冰期的交替出現,使氣候出現冷暖波動。由於冰期和間冰期的更替,導致生物遷移和海平面變化。植物隨冰期和間冰期大陸冰蓋的進退,發生周期性南北遷徙現象,植被移動范圍最大可達緯度30°。冰期來臨時,地球表面大量水分以冰的形式積累在大陸冰蓋和山地冰川中;間冰期時冰蓋和冰川融化,大量的水回歸海洋。而生物的遷移也因海域變遷發生連鎖效應。因為在冰期內,許多淺海灘露出海面,甚至使原來為海水隔絕的大陸或島嶼有部分相連,為生物遷徙提供了條件。
本論文在張志沛、姚改煥老師的指導、幫助下完成,特此感謝!
參考文獻;
[1].曹家欣.第四紀地質[M].北京:商務印書館.1983年.136~184
[2].中國地理學會冰川凍土分會.中國科學院蘭州冰川凍土研究所.中國第四紀冰川冰緣學術討論文集[M].北京.科學出版社.1985年.90~109
[3].劉鴻雁 第四紀生態學與全球變化[M].北京:科技出版社,2002年.64~87
[4].李四光.第四紀冰川[M].科學出版社.1975年
[5].景才瑞,劉會平.論中國的第四紀冰期與間冰期[J].成都理工學院學報1999年.
[6].張京生,李向海.中國第四紀冰川研究的里程碑—《中國第四紀冰川與環境變化》[J].2006年.
[7].劉時銀,永建,李晶,上官冬輝,張勇.中國西部冰川對近期氣候變暖的響應[J].2006年
---------------------------------------------------------------------
李四光
李四光,原名仲揆,1889年10月26日出生,古生物學家、地層學家、大地構造學家、第四紀冰川學家、地質學家。蒙古族。湖北黃岡人。1919年和1927年分別獲英國伯明翰大學碩士和博士學位。曾留學日本和英國。早年加入同盟會,參加辛亥革命。曾任北京大學地質系教授、中央研究院地質研究所所長。1949年10月19日,尚是漂泊國外之時,他已被任命為中國科學院副院長。歸國後,他長期擔任著政府地質部部長和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主席。李四光歷任第二、三、四屆全國政協副主席,地質部部長,中國科學院副院長,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主席,世界科學工作者協會副主席。
他是中國地質學的先驅之一,創立了地質力學,並為中國石油工業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早年對蜓科化石及其地層分層意義有精湛的研究。提出了中國東部第四紀冰川的存在。用力學觀點研究地殼運動及其與礦產分布的規律,建立了新的邊緣學科「地質力學」和「構造體系」概念。畢生倡導以力學觀點研究地質構造的發生、發展及組合的規律,認為各種構造形跡是地應力活動的結果,建立了「構造體系」的概念,創建了地質力學學派。提出新華夏構造體系三個沉降帶有廣闊找油遠景的認識並為大慶、勝利等油田的發現所證實。開創了活動構造研究與地應力觀測相結合的預報地震途徑。晚年發表的「天文、地質、古生物資料」對我國學科大交叉的倡導產生深刻影響。對中國地質教育、地質科學和地質事業的發展作出了巨大的貢獻。1955年選聘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學部委員)。著有《地球表面形象變遷的主因》、《中國北訓之科》、《中國地質學》、《冰期之廬山》、《地質力學概論》及文集《天文、地質、古生物》等。1971年4月29日,李四光因病逝世,享年82歲。
李四光,出生於湖北省黃岡縣回龍鎮下張家灣村的一個鄉村教師家庭。童年隨父親入村塾讀「四書」、「五經」,學寫詩文。他勤奮好學,愛好勞動。由於常聽父親講甲午中日海戰,中國慘敗,清政府腐朽無能、喪權辱國的故事,他從小就萌懷著滿腔的愛國熱情。他暗下決心,長大後一定要為中國爭氣,學會造船,打敗帝國主義的侵略。1902年,兩湖開辦新學堂,李四光離開家園,到了省城武昌,考入西路高等小學堂。由於他每次考試成績都名列前茅,因此學習未滿兩年,沒有畢業就被湖北省選派官費留日深造。1904年7月,到達東京,入宏文書院習日語。
1905年8月,由孫中山先生親自主盟加入中國同盟會,成為第一批會員中年齡最小的會員。孫中山見其年輕,勉勵他要「努力向學,蔚為國用」。從此李四光更加堅定了刻苦學習,報效中華的決心。1907年7月,考入大阪高等工業學校舶用機關科,學習造船機械。初步實現了他為祖國學習造船的心願。1910年7月,畢業歸國,任武昌湖北中等工業學堂教師兼工場場長。第二年秋夏之交,參加清廷舉行的留學生回國第六次廷試,成績優等,獲「工科進士」稱號。同年10月10日,武昌起義成功,推翻了清政府,武昌成立了鄂軍都督府,李四光先任都督府理財部參事,後被選為湖北省實業部部長,1912年改為實業司司長。不久,袁世凱竊權,篡奪了革命果實,辛亥革命失敗。李四光懷著郁悶的心情,憤然辭去了實業司司長的職務。計算自己年齡還不太大,不如再讀書10年,准備一份力量。1913年7月,獲臨時稽勛局通知,官費保送留英學習,入伯明翰大學。考慮到為祖國造船,不能沒有鋼鐵,要鋼鐵就得先搞冶煉,因此先學了采礦一年,又感到采礦離不開地質,再又決定轉到理科地質系,開始專攻地質學。走上了「科學救國」的道路。
李四光在英學習期間,在導師W.S.包爾頓(Boulton)教授的指導下,他一面博覽群書,一面實地調查,不僅在學術上造詣日深,而且在文字語言上提高也很快。英、日、德、法各國文字,均可運用。他視野遼闊,信息敏捷,基礎知識深廣。1918年6月,在伯明翰大學通過了畢業論文《中國之地質》的答辯,獲自然科學碩士學位。
畢業後,他婉謝了國外的高薪聘請,1919年考察歐陸地質後,接受了國立北京大學校長蔡元培先生的聘書,於1920年5月,回到了北京,出任北京大學地質系教授,他一面為祖國精心培育人才,一面積極參與北京大學一些重要的校務活動。在不少重要的科學研究工作中,取得了創造性的成就。他聲譽日著,很快成為當時北京大學的名教授之一。1927年冬,應蔡元培邀請,南下到上海,參加中央研究院地質研究所的籌建工作。1928年1月,中央研究院地質研究所成立,李四光任所長,一直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時為止。抗日戰爭爆發前,仍兼任北京大學地質系主任和教授。
1934—1936年,根據中英兩國交換教授講學的協議,應邀赴英講學,在倫敦、劍橋、牛津、都柏林、伯明翰等8所大學,講授中國地質學。講稿整理後在倫敦正式出版《中國地質學》,此書除英文版外,還有俄文譯本和摘要漢譯本。學術界給予很高的評價。英國李約瑟(JosephNeebham)博士稱作者為「最卓越的地質學家之一」。1936年回國途中過美國,在他的學生朱森協助下,對美國地質做了一次由東到西的實地考察。回國後住在廬山做第四紀冰川研究工作。第二年「七七」事變,全國燃起了抗日烽火。李四光率領中央研究院地質研究所同仁,輾轉內遷。
1938—1944年夏,基本上以桂林良豐為基地,依靠廣西地方當局的支持,開展了廣西地質的調查研究,填制了廣西地質圖。並多次長途跋涉考察南嶺東段地質,考察川東、鄂西、湘西、桂北和貴州高原等地的第四紀冰川遺跡。撰寫了大量的學術論文。其間還創辦了桂林科學實驗館,親任館長,為戰時研製必要的科研實驗器材和儀器。1944年11月,日軍入侵,中央研究院地質研究所再度搬遷重慶。由於旅途過度疲勞,李四光病倒在沙坪壩,幸醫療及時,愈後健康顯著減弱。1945年4、5月間,應重慶大學、中央大學聯合邀請,向兩校地質系師生作《地質力學之基礎與方法》的學術報告。這是他20多年來研究地質力學的第一次總結。1945年8月15日,日軍宣布投降,全國人民無不歡欣鼓舞。但是,不久出現了內戰陰霾,李四光為此憂心忡仲,焦慮不安。
1946年秋,離開重慶東下直抵上海養病,未去南京,此時他有祖國雖大,似乎難覓容身之地的感觸。待到1948年2月,借出席在倫敦召開的第18屆國際地質學會,偕夫人許淑彬乘船再度赴英,並經挪威接受奧斯陸大學授予的哲學博士學位。1949年10月1日,李四光在英倫海峽之濱得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喜訊,特別興奮。立即准備起程回國,為了擺脫國民黨駐英大使館的阻撓,獨自化名先行,經巴黎至巴塞爾,等候夫人一道至義大利登輪,在海上漂泊數月,1950年4月6日經葉劍英派人接應,由香港到達廣州,終於回到了祖國。5月6日到北京,及時地會見了中央領導周恩來、董必武等同志,作了長時間的交談。
李四光回到新中國後,除擔任中國科學院副院長外,還任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國委員會委員。在中華全國第一次自然科學工作者代表大會上,被選為中華全國自然科學專門學會聯合會主席。9月,中國地質工作計劃指導委員會成立,李四光任主任委員。1952年9月,中華人民共和國地質部成立,李四光任部長,直到1970年地質部改為計委地質局時才離職。1958年9月,中國科學技術協會成立,李四光被選為主席。同年1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69年4月,出席中國共產黨第九次全國代表大會,被選為第九屆中央委員會委員。1970年8月,任中國科學院黨的核心小組第一副組長和國務院科教組組長。1971年4月29日逝世,享年82歲。
❹ 貫徹《地質資料管理條例》 做好海洋地質資料匯交
宋宏偉
(青島海洋地質研究所檔案館,青島266071)
摘要 地質資料是地質工作的歷史記錄,是地質工作所有成果的記載,是國土資源的信息載體,是進行地球科學研究、國防建設、交通設施建設的基礎資料,是我們認識和研究地球、保護地球、合理利用礦產資源的重要基礎信息資源。地質資料的積累和提供利用對促進國民經濟建設的可持續發展、減少地質工作資金的重復投入有重要意義。國務院於2002年頒布了《地質資料管理條例》,對地質資料的管理方式和利用方式進行了重大改革,完善了地質資料的統一匯交制度;確立地質資料的公開利用制度;強化了對地質資料匯交人權益的保護制度。地質資料管理條例是地質礦產業重要的行政法規。它的出台和實施對我國海洋地質工作產生重要的影響,將有利地推動海洋地質資料管理和服務水平的提高。海洋地質成果資料匯交工作已經全面展開,目前海洋地質成果資料匯交工作呈現出一個新局面。
關鍵詞 地質資料;管理條例;海洋地質;匯交
1 地質資料管理制度發展的歷史回顧
地質科學是一門獨立的學科。地質資料是地質工作重要的組成部分。黨和國家對地質資料的管理從新中國成立初就十分重視,制定了一系列地質資料統一匯交管理制度。早在1952年,中央人民政府地質部就設置了地質資料司,收集管理全國各地的地質資料,後改為全國地質資料局,負責採集全國各種地質礦產資料。1957年我國就建立了統一管理制度,管理范圍增大,不僅包括地質勘探和礦產開發各部門,還包括鐵路、公路、水利、電力等基礎設施行業所形成的地質資料。1958年地質部發布《全國地質資料匯交暫行辦法》,首次明確全國統一地質資料匯交管理制度。1963年5月國務院批准《全國地質資料匯交辦法》,以法規的形式確立了地質資料統一匯交制度。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1988年國務院批准發布《全國地質資料匯交管理辦法》,次年地質礦產部頒布《全國地質資料匯交管理辦法實施細則》。其後各省先後發布省級地質資料匯交管理辦法。地質工作是經濟建設的先行,是國民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基礎,當我國進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改革後,從1994年以來,針對地質工作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為了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對地質資料管理制度進行了深入細致的調查研究,在廣泛聽取各方面意見的基礎上,加強公共服務、借鑒國外通行做法,2002年3月國務院公布《地質資料管理條例》,於2002年7月1日實施。地質資料管理制度的不斷發展歷史走過了45年的光輝歷程,從空白到不斷完善。
2《地質資料管理條例》 實施的重要意義
新中國成立以來,通過實施地質資料統一匯交制度,各資料館已積累了大量的地質資料,這是地質工作特有的一筆巨大財富。據統計全國和省兩級地質資料館及有關單位保存的各類地質成果資料約42萬種;原始地質資料155萬檔;各類岩心總長度2471萬米;標本99萬件;副樣1443萬件,這是國家寶貴財產。這些地質資料是千千萬萬地質工作者幾十年艱苦努力爭取的寶貴成果,是國家投入上千億資金和大量的人力物力而形成的無形資產。這些寶貴的地質資料曾在地質科學礦產資源勘探開發、環境保護、地質災害的防治、國防建設、工程建設等方面發揮了巨大的作用。隨著我國經濟的迅速發展和社會的不斷進步,對地質資料的需求和利用越來越大,地質資料重要性越發重要,由於受原有的地質資料管理制度的限制,明顯束縛了地質資料服務於經濟建設,舊的管理制度已不能適應國土資源管理事業發展的新形勢和社會各界對地質資料公開利用及信息共享的要求,因此《地質資料管理條例》的頒布,對我國地質礦產工作及國民經濟的發展有重要的意義。
《地質資料管理條例》是對1988年的《全國地質資料匯交辦法》的一次重大修改,主要體現在三方面:一是加強地質資料管理,完善了地質資料統一匯交制度。明確規定地質資料統一匯交到國務院和省級兩極人民政府地質礦產主管部門。地質資料是國土資源的信息載體,它的積累是保管和利用的基礎,直接影響地質資料作用的發揮。地質資料匯交是一種資料收集方法,是國家利用法律的手段強制從事地質工作的單位向國家報告其地質工作情況和地質工作成果,以維護國家主權和資源所有權,積累信息的最有效方式。二是確立了地質資料公開利用制度,減少地質工作資金的重復投入。《地質資料管理條例》明確規定,除保密和受保護的資料外,任何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及外商都可憑合法證件到地質礦產主管部門下屬的地質資料館或委託地質保管單位查詢、復制地質資料。在我國上百萬人用數百億資金大規模地進行地質勘查的歷史,可能不會再現了。今後的礦產資源勘查將是在詳細研究現有勘查成果資料的基礎上,慎重地部署工作區域,以求最大的投資回報。因此作為社會公益事業的地質資料越詳盡越好。三是保護地質資料匯交人的合法權益。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匯交義務人不匯交資料的原因就是擔心其合法權益得不到有效的法律保護。在規定的礦業權有效期內,匯交人匯交的其他地質資料符合規定條件的,有權要求設置一定期限的保護,在保護期內還可以實行有償使用。
3《地質資料管理條例》 是一部重要法規,它的出台和實施對我國海洋地質工作將產生重要和深遠的影響
《地質資料管理條例》的貫徹實施將對我國海洋地質工作實行根本性轉變並產生推動作用。海洋地質調查研究和礦產資源勘查研究是我國經濟建設的重要基礎之一。海洋地質工作必須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經過分析研究取得新的有價值的科研成果。《地質資料管理條例》為建立一種積累海洋地質資料、提供全社會利用、充分發揮海洋地質資料在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機制提供了法律保障,使海洋地質工作更加緊密地與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相結合,更加主動地為經濟和社會服務。我國建立了一支龐大的海洋地質調查體系,形成了大量的海洋調查資料,如生物、水文、氣象、化學、地質、地貌等區域性綜合調查資料,形成寶貴的海洋地質資料,這些資料為我國海洋區域的科學研究開發利用提供了基礎資料和科學依據。
《地質資料管理條例》出台,為建立積累海洋地質資料、提供社會利用、充分發揮海洋地質潛在的經濟和社會效益的機制提供了法律保障。貫徹實施《地質資料管理條例》,可以有力地推動海洋地質資料管理和服務水平的提高,使海洋地質資料不僅為海洋地質調查、油氣資源勘查大洋礦產資源調查服務,而且為國家政府指定政策、規劃、如何保護礦產資源、保護環境、研究我國海洋地質事業的發展發揮更大的促進作用,推進海洋地質工作成果及時轉化為社會生產力擴大服務領域和在全社會的影響,是海洋地質工作更加緊密地與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相結合,主動地為國家經濟和社會發展服務,推動海洋地質工作實現根本轉變。
《地質資料管理條例》的貫徹實施打破海洋地質資料封鎖、提高海洋地質研究水平,都將產生積極的影響。科學的不斷發展,改革的不斷深入,海洋地質勘查開發部門的增加,打破信息封鎖實現信息資源共享是必然趨勢。實現為全社會提供海洋地質資料服務,可以避免海洋地質工作的重復勞動,節約資金的投入和時間的浪費,提高工作效率,降低調查風險。我國海域遼闊,目前在渤海、黃海、東海、南海四個海區,按不同專業和應用目的進行一系列海洋地質調查研究工作,積累了珍貴的資料。對這些資料資源共享會取得良好的經濟效益。同時可促進海洋地質事業的對外開放、引進國外的先進技術和資金。提高海洋地質調查研究水平,建立科學的研究體系,從而有利地促進我國地球科學研究的健康發展。
4 做好海洋地質資料的匯交
海洋地質資料是在海洋地質工作過程中形成的記錄和認識。是在海洋地質調查、深海大洋調查、礦產資源調查及綜合研究中所形成的成果資料。海洋地質資料同樣有大量的原始資料;珍貴的成果資料;還有不可多得的實物地質資料。
海洋地質原始資料種類繁多。特別是調查資料有多種載體類型。這些直接採集形成的原始資料包括多學科的調查資料,如地球物理的地震剖面及聲吶資料、地球化學的取樣記錄、水文地質的站位數據、地質綜合分析數據和測量數據等。
海洋地質成果資料具有多學科性。如海洋地質調查資、海洋地質礦產資源調查、海洋構造研究、地形地貌調查,海洋沉積研究、海洋地球物理調查、區域海洋綜合調查研究。多學科的各項工作取得了大量的調查成果和研究成果。成果資料包括調查和研究文字報告及附圖附表和說明書,還有海洋區域資料庫及說明書。
海洋地質實物資料是直接採集的實物標本,包括岩心柱狀樣、表層樣、化學水樣、古生物標本、大洋錳結核標本,其中岩心柱狀樣占實物資料的90%。
地質資料匯交是一種資料收集的重要方法。《地質資料管理條例》明確規定,國家利用法律手段強制從事地質工作的單位向國家報告其地質工作情況和地質工作成果,海洋地質資料的匯交同樣遵循《地質資料管理條例》的規定,履行匯交人的義務。這是積累海洋地質資料的最有效方式。
5 海洋地質資料匯交應注意的問題
做好海洋地質資料匯交前期的指導工作。加強電子文檔製作的宣傳力度,加強培訓工作,提高製作電子文檔的工作效率。在科研課題運作過程中要明確匯交資料的規定和要求,尤其是成果資料的紙介質和電子文檔形式及內容相一致。在做好資料歸檔立卷工作同時,做好電子文檔的製作工作,減少工作中易出現的錯誤,提高工作效率。
做好電子文檔資料的匯交工作。電子文檔資料的製作和匯交是《地質資料管理條例》貫徹實施以來的一項全新的工作。所有匯交的海洋地質資料均要製作電子文檔資料,改變幾十年匯交紙介質資料的歷史,也給匯交工作帶來新的工作任務。加之製作電子文檔的要求比較繁瑣,給匯交工作帶來很多麻煩。因此,完成好電子文檔的資料匯交是海洋地質工作的一項全新任務。
做好海洋地質資料的檢查工作。由於海洋地質資料種類繁多、專業不同,給資料檢查驗收工作帶來諸多困難。必須採取隨時發現問題隨時糾正的方法,保證在規定的時間內,更好地完成海洋地質資料的匯交工作。
做好海洋地質資料的保密和保護工作。海洋地質資料涉及面廣,對外合作的地質資料屬於國家秘密,按國家保密法,做好保密登記工作。海洋地質資料需要保護的,做好保護資料的申請工作。《地質資料管理條例》已規定需要保護的可在5年內予以保護,並可再申請5年保護期。在匯交資料的同時,做好保護工作。
參考文獻
[1]綦占勝.貫徹《地質資料管理條例》做好海洋地質資料匯交.中國檔案,1998.(5).
❺ 2009年10月19日中國青島籍貨輪「德新海」號在印度洋索馬里東海岸附近水域遭海盜劫持,引發了人們對全球化
(1)影響:美洲開始淪為歐洲的殖民地,促進了世界物產(或文內明)的交流和傳播,促進了西歐資本容主義的發展,世界市場開始出現.人類走向整體世界,促進了人類向工業文明的轉型。
(2)原因:殖民擴張,販賣黑奴使整個非洲長期處於貧窮落後狀態;政局動盪,長期戰亂;「冷戰」結束後,國際恐怖主義呈現泛濫趨勢;地理位置和個人因素等。 (3)看法:經濟全球化是世界經濟發展的必然趨勢,各國應該順應這一趨勢,在積極主動的參與中謀求發展。但是經濟全球化是一把雙刃劍,在加速世界經濟繁榮的同時也加劇了全球競爭中的利益失衡,發達國家是最大的受益者,而發展中國家處於劣勢,因此對發展中國家來說,要規避其中的風險,趨利避害,制定合理對策迎接挑戰。 ❻ 張勇的成果情況 1987 年至 2006 年初,專著 3 部(《傅大士研究》、《趙州錄》、《趙州從諗研究文獻輯注》),合著 2 部( 《華人華僑網路全書》之社區民俗卷、《唐代白話詩派研究》) ,學術論文或譯文逾 100 篇,散文、詩歌等數十篇,在日本、韓國、新加坡、馬來西亞、中國港澳台地區的著名出版社和學術刊物上 (如台灣法鼓文化出版社、台灣《漢學研究》、《敦煌學》,香港《語文建設通訊》、 《詞庫建設通訊》,日本 《禪文化研究所研究紀要》、《中國研究》) ,在大陸核心刊物、 CSSCI 刊物、中央級刊物等上 (如《文史》、《文學遺產》、《中國史研究動態》、《敦煌學研究》、《古漢語研究》、《四川大學學報》) ,公開出版或發表。在博士論文基礎上修改而成的專著《傅大士研究》,全面超越了近百年來國內外的研究、特別是日本學者的研究, 乃目前 海內外研究傅大士的最新、最重要的成果,是綜合研究中國佛教人物的成功之作,受到季羨林、饒宗頤、入 矢 義高 ( Iriya Yoshitaka) 等國際著名學者,北京大學《華林》、《中國宗教年鑒》、《普門學報》、《中國禪學》等海內外著名學術刊物和年鑒的高度評價,成就為學術界公認;該書已經在台灣、大陸出版 3 次。部分論文被收入中國敦煌研究院編《百年敦煌學術文庫》、台灣《法藏文庫 · 中國佛教學術論典》、中國社科院編《中國古史研究二十年隋唐卷》、日本《東洋學文獻類目》和《 INBUDS 收錄論文リスト》、韓國學者任大熙編纂的《魏晉南北朝隋唐史論著目錄》、中國台灣《漢學研究論文目錄》、中國人民大學《報刊復印資料》等。 ❼ 中國海洋大學海洋地球科學學院 學校隸屬關系:教育部 電話:0532-2032460 學校所在地:山東省青島市魚山路5號 傳真:0532-2032401 郵政編碼:266003 網址:http://www.ouc.e.cn/diqiu/index.htm 一、專業設置 自1999年以來,海洋地球科學學院設理學地質學專業(海洋地質方向)和工學勘察技術與工程兩個本科專業。2003年新增地球信息科學與技術專業。2003年學院3個專業計劃招生90名。地質學專業(海洋地質學方向)為山東省重點學科。海洋地球科學學院現有海洋地質學、地球化學、地球探測與信息技術3個碩士點和海洋地質學博士點。現有碩士研究生86名,博士研究生67名。2003年計劃招收碩士研究生80名,博士生45名。學院現已成為以海洋地質為特色、地質理論與地球物理方法交叉滲透、理工結合、教學與科研相長的綜合性學院。 二、地質類教師隊伍現狀及隊伍建設 學院現有教師51名,有院士1人,教授22人,副教授12人,講師7人,工程師5人,實驗員5人。其中,博士生導師13人,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27人,占教師人數的48%(另有12人在攻讀博士學位)。其職稱與年齡結構見表1。 表1 海洋地球科學學院教師職稱和年齡結構一覽表 從表1可以看出,學院擁有一支高學歷、高職稱,年齡結構合理的教師隊伍。其中,既有科研能力強,教學經驗豐富,基礎理論扎實,在國內外具有一定影響的一代老教師,又有一批學歷高、科研起點高的中青年教師。他們學術思想活躍,勇於探索,在海洋地質學和地球物理學各個方面已取得輝煌業績,已成為各學科學術帶頭人。 李慶忠院士,是我國物理地震學的奠基人,他的波動地震學的基本思想,最早發表在題為《地震波的基本性質——復雜斷塊油田的反射波異常波和干擾波》的20萬字長篇論文中,最早提出「積分法繞射掃描疊加」偏移歸位的方法,獲得了我國第一條疊加偏移剖面,其構造成像准確、斷層清晰,推廣應用後獲得了重大經濟效益。在勝利油田商河西地區僅僅兩年內就探明石油儲量5400萬噸。他在國際上首次提出了「三維地震勘探」的方法原理,並在勝利油田首次進行了三維地震勘探的早期實驗。該成果在美國SEG第48屆年會上首次宣讀,得到了國內外學者專家的高度評價。目前,三維地震勘探已成為石油物探普遍應用的重要勘探手段,為國家的石油工業做出了巨大貢獻。1995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楊作升教授,博士生導師,現任中國海洋大學海洋地球科學學院河口海岸帶研究所所長,主要從事海洋沉積學、沉積礦物地球化學、陸架河口沉積動力學方面的研究。曾獲教育部科技進步二等獎3 項(分列一、二、五)、三等獎3 項(分列一、二、三),全國及省科技大會獎1項(一),「八五」科技攻關重大成果1 項、「九五」攻關優秀成果1 項。山東省專業技術拔尖人才,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代表性論文13 篇。在研項目主要有:黃河口攔門砂形成演化及治理對策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負責人);黃河口水下岸坡快速蝕退對黃河入海水砂銳減的響應(教育部項目,項目負責人);黃河口水下岸坡快速蝕退過程研究;中德政府間合作項目泥質沉積物輸運數學模擬(項目負責人,中德合作項目)。 翟世奎教授,博士生導師,1999年3月至今,任中國青島海洋大學海洋地球科學學院院長兼海洋地球化學研究所所長,現任中國海洋大學副校長。兼任國際海洋科學研究委員會中國委員會委員,現代海底熱液活動及其成礦作用研究中國工作組組長。近年來先後主持承擔國家「八五」攻關等課題10餘項,以及現代「海底熱液成礦機制及成礦理論」國家傑出青年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參編的《東海地質》專著獲中科院科技進步一等獎,主持完成的「沖繩海槽地形地貌及地質地球物理勘測」獲中科院科技進步二等獎,主編和參加完成專著或工具書8部,翻譯出版工具書《海洋科學大網路》1部。2001年出版《沖繩海槽的岩漿作用與海底熱液活動》專著(海洋出版社,2001)。 曹志敏教授,博士生導師,多年來從事礦物學、岩石學、礦床學及地球化學教學與研究,致力於稀貴金屬,有色金屬地質地球化學、礦床成因、成礦規律與金屬礦物學、礦相學研究,近年在分散元素成礦作用領域做出了優異成績。共負責和已完成科研項目20餘項,其中包括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5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課題1項、國家重點基礎研究規劃項目「973」和國家重點科技攻關項目課(專)題等8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際合作重點項目、日本文部省國際合作項目等6項;曾獲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1項、地礦部科技成果二等獎1項、四川省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三等獎2項;出版專著《龍門山泥盆系鉛鋅礦床》、《大水溝獨立碲礦床——世界首例碲化物脈型礦床地質地球化學》、《哀牢山蛇綠岩帶金礦地質》等7部,在《Ro.J.of Mineralogy》、《SCIENCE lN CHINA》、《Scientia Geologica Sinica》、《中國科學》、《科學通報》、《地質學報》、《礦物學報》、《地質論評》等刊物發表論文60餘篇。1997年入選地礦部「百名跨世紀科技人才培養計劃」,1998年曾獲「四川省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稱號。現任中國地學哲學研究會理事和山東地質學會副理事長、中國海洋湖沼學會海洋地質分會理事;美國科學促進會(American Advanced Association of Sciences,USA)、紐約科學院(New York Academy of Sciences,USA)和國家地理學會(National Geographic Society,USA)會員等。 王修田教授,留英博士。現從事地球探測與信息技術專業。現主要主持MBP(Model Based Processing)地震資料處理與解釋一體化軟體系統的研製與開發工作。目前承擔「863」「復雜構造與中深層地震處理技術」項目。在地球物理軟體開發方面取得可喜成果。 李廣雪教授,博士生導師。主持國家專項課題2項,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項、參加1項,主持山東省青年基金1項、重點基金1項,參加國際合作項目2項、部級項目3項,局級項目1項,主持地方項目3項,作為技術骨幹參加較大型(50萬元以上)海洋工程地質應用開發項目10餘項。發表被SCI、EI收錄的論文6篇。獲地礦部科技成果三等獎2項;論文獲青島市自然科學優秀學術論文一等獎1項。 近幾年來,在海洋大學黨、政領導的大力支持下,學院黨、政領導加大了學院師資隊伍建設的力度。根據事業留人、感情留人和條件留人並舉的原則,親自走出去,請進來,引進包括院士、博士生導師和省級拔尖人才在內的一批高層次人才。另外,積極支持和鼓勵現有教師攻讀在職博士,發揮他們在教學、科研方面的專長作用。目前,學院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有27人,已超過教師人數的50%以上。已經形成了以院士、博士生導師、校聘關鍵崗位教授為各學科學術帶頭人,以具有博士學歷的中、青年教師為骨乾的學術梯隊,為學院今後的發展,為取得更大的教學、科研成果奠定了重要基礎。 三、人才培養 學院地質類本科專業近幾年招生保持在60~90人,2002年上半年在院本科生達360人,約佔全校在校生的6.2%左右。學院自建系以來,已向國家輸送了2300多名地質類高級專門人才。目前,學院每年有地質學專業(海洋地質學方向)和勘察技術與工程本科畢業生75人左右。他們基本上以50%的比例考取海洋大學、同濟大學、科學院海洋研究所(青島、廣州)、國家海洋局各海洋研究所、科學院地質研究所等單位的碩士研究生繼續深造。其他部分畢業生在國家各沿海城市(青島、大連、上海、廣州)的相關單位和油田(勝利油田、遼河油田和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就業,從事專業技術和管理工作。他們當中有些已經走上重要的領導崗位,有的已成為有突出貢獻的專家、教授。如李士先(1960屆)曾擔任山東招遠功勛地質隊總工程師,在膠東金礦成礦理論和找礦工作中做出了重大成就,成為國家級有突出貢獻的科學家;路九華(1965屆)在海洋石油勘探開發方面做出重大貢獻,被評為國家級有突出貢獻的科學家。學院畢業生的主體在我國沿海的海洋研究機構工作,已成為科研和管理方面的骨幹力量。畢業生中有相當一部分參加過國家重大海洋研究工作,如極地考察、海上導彈發射降落區的區域環境調查、大洋錳結核調查、東海大陸架及沖繩海槽的綜合研究、南海大陸邊緣及中央盆地綜合研究等,為我國海洋地質事業的發展、資源開發及海洋工程建設做出了重要貢獻。 四、辦學優勢與特色 當代人類社會面臨著人口、資源、環境3大難題。人類要維持自身的生存、繁衍和可持續發展,就必須充分利用佔地球總面積71%以上的海洋——這塊地球上有待開發的藍色疆土。因此,海洋權益、海洋資源、海洋環境和海洋開發等已成為世界各國普遍關注的焦點。特別是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和陸地資源的日趨匱乏,圍繞著海洋的國際競爭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將更加激烈。因此,加強海洋地質學科的研究,培養大批海洋地質人才是我國面對海洋世紀參與國際競爭的當務之急。 人類在地球上生活和從事各種生產活動,一切生活資料和生產資料均要取自於地球。人類為了更好地索取和保護地球資源,就必須認識地球。現代地球科學認為,認識地球就必須首先認識海洋。海洋地質科學作為與海底、海洋岩石圈關系最為密切的自然科學,不僅在解決資源,環境與人類的可持續發展方面繼續發揮關鍵的作用,而且,將成為探索海洋深處的奧秘,認識地球運動規律的前沿學科。 中國海洋大學是全國較早進入「211工程」的高校之一,把海洋大學建設成為高水平的特色大學是落實《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的要求和實際行動。根據李嵐清副總理關於青島海洋大學是特色學校,要保留發展它的特色的指示精神,由教育部、山東省政府、青島市政府、國家海洋局對海洋大學的共建項目的正式啟動,將為改善海洋大學的辦學條件,發展海洋特色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山東省是我國的海洋大省,「海上山東」建設項目實施10餘年來,已取得可喜的成果。青島不僅是海洋科技力量集中的城市,又是自然環境、生活環境優越的海濱城市,已經具備了增進國際、國內的海洋地質科技交流,吸引國內外海洋地質科技人才的得天獨厚的條件。另外,中國海洋大學乳山分校的建成啟用,以及嶗山分校的即將建立啟用,均將為海洋地球科學學院的發展提供良好的發展機遇和優越的空間優勢。 五、學科建設 隨著貫徹落實《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的精神,進一步解放思想和教育觀念的討論,學院辦學的思路更加明確,採取了「努力突出海洋特色,切實強化地質之本,對內優化資源配置,對外發揮群體優勢」的基本思路,在辦學方面,努力實踐「加強基礎、拓寬專業、強化實踐、培養素質」的辦學目標。主要措施有以下幾方面:①加強了海洋地質專業學生的數學基礎,改地質學專業學3類數學為1類數學,提高了畢業生終身教育和考研的能力;②打通了勘查技術與工程專業與地質學專業、工程地質專業的壁壘,在勘查技術與工程專業融進了海洋地質學、工程地質的部分課程,拓寬了考研和就業的渠道,深受用人單位的歡迎;③重視實踐教學環節,強化學生的動於能力,在實習經費有限的情況下,為確保野外教學實習安全高效地實施,把學生的野外表現與實習成果結合評定實習成績,並把教學實習的時間從酷暑季節調整到春暖花開的4月,提高了實習的效率,確保了野外實習的質量;④認真貫徹落實教育部12號文件精神,堅持教授上講台講課的原則,積極鼓勵教師開展教學方法的研討,定期開展教師多媒體教學觀摩表演,積極鼓勵教師開展教學研究,撰寫教學研究論文;⑤積極鼓勵教師編寫、出版具有海洋特色的高質量的教材,學院教師先後出版了《海洋地球化學》、《海洋自生礦物》、《近代海洋地質學》、《海洋地質學》、《海岸工程環境》、《第四紀環境演變》等海洋特色鮮明的教材。上述措施的實施,使學院本科生教學水平明顯提高,研究生考取率逐年上升。目前,平均考研率為30%,高者已達50%。一次性就業率逐年提高,2003年一次性就業率達到100%。 六、實驗室建設 學院現有部級重點實驗室和省級重點實驗室各一個。其中海底資源與探測技術為部級重點實驗室,下設海底資源與成礦作用、地球物理探測與信息處理技術海底沉積和工程環境研究方向;地質學基礎教學實驗室為山東省一類實驗室,下設普通地質學、礦物學、岩石學、地史古生物學等實驗方向。 七、「九五」以來的科研概況 近幾年,由於師資隊伍建設水平的提高,學院的科研工作得以快速地發展,承擔的科研項目經費成倍增加,科研項目出現了由陸向海、由橫向到縱向、低層次向高層次和由小到大的轉變。目前,學院在研項目30餘項,其中國家專項課題2項,「973」課題2項,「863」課題6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4項,山東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3項。「十五」期間學院累計科研經費達5000多萬元。學院為「科技興魯」和建設「海上山東」在「魯南建港」、「山東核電場選址」、「中韓光纜路由調查」、「黃河泥砂沖淤穩定性模型的建立」,「勝利油田埕島海域底積穩定性研究」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貢獻。目前學院承擔的主要科研項目有翟世奎教授承擔的西北太平洋環境調查項目(國家專控項目,1600萬),趙廣濤教授承擔的「6000m海底有纜觀測與采樣系統——電視抓鬥的研製」(863項目,268萬)、曹志敏教授承擔的「大洋成礦環境FIA感測器與長期定點探測技術」(863項目,500萬),王修田教授承擔的「復雜構造與中深層地震處理技術」(863項目,280萬)。已取得的標志性成果有 1)分散元素碲聚集成礦的關鍵因素,曹志敏等,1994~2000年先後獲四川省科技進步二等獎(1995)、原地礦部科技成果二等獎(1998)、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1999)和四川省科技進步三等獎(2000)。該項研究通過解剖在我國四川發現的世界首例碲獨立礦床,主要分析分散元素在特定地質條件下的聚集機理,探討成礦遠景等問題,總結其成礦機制和成礦規律。研究結果表明分散元素不是絕對分散,在一定的有利地質構造因素、地球化學和物理化學條件下,碲不僅能夠形成獨立礦床,而且可以形成大而富的礦床,對成礦理論和地球化學研究都具有重要的科學價值。 2)典型河口沖淤災害預測技術研究,楊作升等,2001年,項目成果被科技部、財政部、國家計委和國家經貿委聯合評為「九五」國家重點科技攻關計劃優秀科技成果。完成了黃河口專題研究,首次觀測到河口入海泥沙異重流過程全貌,揭示了周期性特點和作用機制,建立了河口泥沙異重流新模型。建立了沖淤演變的控制系統模型和人工神經網路模型,反映了黃河斷流的影響。建立了河口第一個泥沙及環境多因子沖淤預測動力模型。研究成果在黃河三角洲治理中獲得了良好效果。 3)淺海工程勘察與評價研究及其在埕島油田的應用(應用成果),姜效典等,2001年,項目獲教育部科技進步二等獎。這是一項應用研究項目,是多年在為勝利油田淺海開發(埕島油田)技術服務的基礎上所獲得的成果。埕島油田是我國惟一自主開發的淺海大油田,年產原油200多萬噸,本校已為本油田開發過程中的井場,平台施工安全等方面完成項目10餘項,項目金額已超過1000萬元,為油田的開發做山了突出貢獻,為學校創造效益200多萬元。 4)現代黃河三角洲沉積作用機理研究(理論成果),李廣雪等,在國外刊物發表論文10篇,SCI收錄6篇、EI收錄4篇,論文獲青島市自然科學優秀學術論文一等獎、山東省自然科學三等獎。對現代黃河口動力沉積作用機理開展詳細研究,發現黃河口濱海區切變鋒,證明切變鋒是造成黃河口地區快速沉積的主要動力原因之一;證明河口內潮汐敏感段的存在,對感潮段在潮周期內的動力和沉積規律進行了研究;證明黃河下游高含沙量下的水流變性,研究提出黃河三角洲上的河道在高含沙量下水流態發生變性,揭示了黃河高含沙造成的水流結構的特殊性。 5)翟世奎教授等2001出版的《沖繩海槽的岩漿作用與海底熱液活動》著作,2003年獲教育部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2002-088)。著作系統地論述了在沖繩海槽岩漿作用與現代海底熱液活動研究中所取得的新成果和新認識。現代海底熱液活動是近十幾年迅速發展起來的國際熱點,熱液成因多金屬礦床是繼大洋錳結核之後所發現的又具有開發遠景的海底礦產資源;熱液流體與大洋沉積物和大洋玄武岩之間的相互作用是影響化學元素全球循環的重要因素,海底熱液活動對海水化學成分的影響很可能不亞於大陸入海河流的影響;研究熱液流體的化學成分可以用於用來判斷地下深處所發生的化學反應,進一步闡明溫壓條件超出我們取樣能力范圍的地質作用過程;海底「熱液生物」、「黑暗生物鏈」以及「深部生物圈」等概念的提出及研究成果已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人類對諸如生命起源這種重大科學問題的傳統認識,很可能會導致新理論的建立。因此,該著作必將為促進我國海底岩石學與現代海底熱液活動的研究做出貢獻。 八、國際交流與合作 學院按照「面向世界,面向未來,面向現代化」的辦學思路,在黃河口、長江口、東海、沖繩海槽、太平洋等地區的科學研究與美國,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亞、德國、挪威等國家建立了廣泛的合作關系。「九五」期間,學院成功舉辦了「中日地下水學術交流會」。多次邀請國外專家來院進行學術交流。學院目前有6名中、青年教師在國外進修學習。學院與國外學術團體建立了進行長期國際交流的關系,並委派專家擔任一定職務,其中,翟世奎教授擔任國際海洋科學研究委員會中國委員會委員、現代海底熱液活動及其成礦作用研究中國工作組組長。楊作升教授長期擔任國際海洋地理專業委員會委員。曹志敏教授長期擔任美國科學促進會(American Advanced Association of Sciences,USA)、紐約科學院(New York Academy of Sciences,USA)和國家地理學會(National Geographic Society,USA)會員等職務。 (撰稿:欒光忠) ❽ 世界上有哪七大洋 世界上只有四大洋。 1、太平洋 太平洋是世界上最大的洋,位於亞洲、大洋洲、美洲和南極洲之間,總面積17868萬平方千米,平均深度3957米,最大深度11034米,體積70710萬立方千米。 太平洋中有許多海洋生物,目前已知浮游植物380餘種,主要為硅藻、甲藻、金藻、藍藻等;底棲植物由各種大型藻類和顯花植物組成。太平洋的海洋動物包括浮游動物、游泳動物、底棲動物等,總的數量未見報道。太平洋的許多海洋生物具有開發利用價值,成為水產資源最豐富的洋。 2、大西洋 大西洋是地球上的第二大洋,面積約9165.5萬平方米。大西洋位於歐洲非洲和南北美洲之間,自北至南約1.6萬千米,東西最短距離2400多千米。 大西洋的生物分布特徵是:底棲植物一般分布在水深淺於100米的近岸區,其面積約占洋底面積的2%;浮游植物共有240多種,主要分布在中緯度地區;動物主要分布在中緯度區、近極地區和近岸區,哺乳動物有鯨和鰭腳目動物,魚類主要以鯡、鱈、鱸、鰈科為主。 3、印度洋 印度洋是地球上第三大洋,位於亞洲、南極洲、大洋洲和非洲之間,總面積約為7617.4萬平方千米。 印度洋也有豐富的生物資源。浮游植物主要密集於上升流顯著的阿拉伯半島沿岸和非洲沿岸。浮游動物主要密集於阿拉伯西北部,主要是索馬里和沙烏地阿拉伯沿岸。底棲生物以阿拉伯海北部沿岸為最多,由北向南逐步減少。 印度洋的魚類有30000000種,目前的漁獲量約400萬噸,主要是鯷魚、鮐魚和蝦類,還有沙丁魚、鯊魚、金槍魚。 4、北冰洋 最小的洋,約1478.8萬平方千米。北冰洋處高寒地帶,浮游植物生產力比其它洋區少10%。魚類有北極鮭魚,鱈魚等。哺乳動物有海豹、海象、鯨、海豚、北極熊等。 (8)中國青島誨洋地質研究所張勇擴展閱讀四大洋礦產資源 1、太平洋 太平洋也有豐富的礦產資源。目前,礦產資源勘探開發工作主要集中在大陸架石油和天然氣、濱海砂礦、深海盆多金屬結構等方面。 2、大西洋 大西洋的礦產資源有石油、天然氣、煤、鐵、硫、重砂礦和多金屬結核。加勒比海、墨西哥灣、北海、幾內亞灣是世界上著名的海底石油、天然氣分布區。 3、印度洋 科威特、沙烏地阿拉伯和澳大利亞沿海等印度洋海域均發現了油氣資源。波斯灣海底石油儲量為120億噸,天然氣儲量7.1萬億立方米。印度洋也有多金屬結核資源,但資源量低於太平洋和大西洋。 4、北冰洋 北冰洋已發現兩個海區有油、氣遠景,其海底也有錳結核等礦床。 ❾ 斷塊構造學派的倡導人張文佑及其著述 **問題:中國大地構造學派倡導者及其主要論著?張文佑(1910—1985年),1934年北京大學地質系畢業,進入中央研究院地質研究所,一直在李四光指導下,從事構造地質學研究,1942年發表《廣西山字型構造的雛形》;同時也深受阿爾岡地質力學分析的影響和啟迪,重視岩石構造學的研究,從岩石節理力學著手,通過野外和室內觀測,進行分析與研究,1944年發表《剪力節理與張力節理之初步觀察》(在李四光指導下),1948年發表《測量節理應注意的幾點》以及《劈理節理發育之初步探討》等。 由於他去國外地質考察與學術交流機會較多,1945—1947年在英國劍橋大學凱文迪許實驗室學習X光晶體結構,在華盛頓陳列館學習礦物學,在德國匹茨堡學習煤岩學,其中,特別是1953年隨同中國科學院訪蘇代表團,歷時三個多月考察與交流,吸收蘇聯地質學家的成就,了解蘇聯學者的槽台學說,啟迪了他歷史分析與力學分析的構造思想。特別是蘇聯大地構造學派理論,對他構造思想的發展影響深遠,曾發表《蘇聯地質科學的特點》等文中有所闡述,1960年再次赴蘇訪問,首先接受了蘇聯大地構造學家裴偉的深大斷裂理論,沙茨基的正向斷裂和斜向斷裂理論,豐富了他所從事多年的有關X形斷裂理論;同時使他認識到正確理解大地構造與沉積作用和岩漿活動之間的密切關系。 1946年赴歐洲,考察了西阿爾卑斯推覆構造,認識到地層層序對構造形變的重要作用,逐步加深和豐富了早已形成的地質構造的歷史分析和地質力學分析思想。1955年當選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中國科學院地質研究所副所長、所長、名譽所長。 50年代初,自然科學家開展了馬克思主義哲學學習,他能結合自己大地構造理論,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原則,指導自己研究大地構造學認識論和方法論,發表一些重要論文,諸如,《中國大地構造的發展——學習辯證唯物主義點滴體會》、《辯證唯物主義在大地構造發展過程中的體現》等;1956年張文佑主編了新中國的第一張大地構造圖(1∶800萬),1959年再編《中國人地構造圖》(1∶500萬)及撰編《中國大地構造綱要》;70年代中,板塊構造學說傳入國內,中國大地構造各學派,各自吸收對自己理論有益的內核來豐富中國大地構造學理論,他先後發表《「斷塊」與「板塊」》、《斷塊大地構造學說的理論與實踐》,發展和論證了斷塊大地構造學說,是斷塊大地構造學說學術帶頭人。 編制的中國斷塊大地構造圖(1∶1000萬),1983年他領導和主編了《中國及鄰區海陸大地構造圖》(1∶500萬),全面系統地顯示出中國及其鄰區的大地構造格局,相繼發表《斷塊構造導論》及《中國及鄰區海陸大地構造》專論。 張文佑先生一生著述200餘種,除上述引述外,在大地構造論著中有影響的論著尚有以下。 (1)專著(包括合作與主編): 《中國大地構造綱要》(1959年科學出版社) 《中國及鄰區海陸大地構造圖》(1:500萬)(1983年,科學出版社) 《中國及鄰區海陸大地構造》(1986年,科學出版社) 《華北斷塊區的形成與發展》(1979年,科學出版社) 《斷塊構造論文集》(1982年,科學出版社) 《斷塊構造導論》(1984年,石油工業出版社)等。 (2)論文200全篇,其中主要有: 《中國大地構造學發展與成就》(《科學通報》,1953年12期) 《中國大地構造研究工作中存在的一些問題》(《科學通報》,1955年6期) 《中國地台區的發育輪廓》(《科學記錄》,1958年7期) 《從中國大地構造特徵談中國大地構造單位的命名》(《科學通報》,1959年2期 《略談地殼的垂直運動和水平運動問題》(《地質科學》,1959年6期) 《中國主要斷裂構造系統的應力分析》(《科學通報》,1960年19期) 《鋸齒狀斷裂的力學形成機制》(《構造地質問題》,1965年,科學出版社) 《對中國東部油田的初步看法》(《石油會議報告》,1965年) 《弧形構造和力學成因及其與淺源地震的關系》(《科學通報》,1973年2期) 《從斷塊錯動和層間滑動初步探討震際空間分布和震源力學狀態的關系》(《地質科學》,1973年4期) 《關於「定凹探邊」「定凹探隆」以及華北斷塊油田的連片問題》(《石油部會議上的報告》,1974年) 《初論斷裂的形成和發展及其與地震的關系》(《地質學報》,1975年1期) 《中國斷裂構造體系的發展》(《地質科學》,1977年3期) 《斷裂與斷塊大地構造學說的理論發展與實踐意義》(《現代科學技術簡介》) 《從斷塊看板塊》(《科學通報》,1980年) 《中國及相鄰海域中新生代盆地類型及含油氣遠量》(1987年) 詳見《紀念張文佑院士誕辰100周年》(科學出版社,2009年)。 【筆者的點滴追憶】 (1)1956—1959年,正是筆者在中國科學院地質研究所構造研究室進修期間,研究室正忙於張文佑先生主編的第一張1∶800萬的大地構造圖及其說明書《中國大地構造綱要》(中國地質學會編印),自然也就參與其中,僅是在張先生授意下,搜集和翻譯一些相關資料,其中特別是蘇聯大地構造學派的文獻、資料,諸如:沙茨基、裴偉、楊申等的論文以及他們在討論會上的發言記錄等。 當時蒐集和翻譯的大量文獻中,有的編入上述的《地殼發展的規律性與區域大地構造》譯文集中,其中一部分也是本書第一篇中的部分資料的原始文獻;也有的文獻,諸如沙茨基院士主編的蘇聯及其鄰區大地構造圖及其楊申院士主編的《蘇聯及其鄰區大地構造圖說明書》,由常承法與筆者翻譯整理後,1958年由科學出版社正式出版,張先生是十分重視這個文獻,認為這是蘇聯大地構造及其學派多年研究成就的精華,也是世界上研究大地構造學的典範,編圖過程中對大地構造分區及其原則,多有啟發和借鑒,特別是在設計圖例中起了導航作用,在反映境內大地構造基本特徵和基本格架上,也起了重要參考和應用作用。 正像張文佑院士在「中譯序」中歸納出六大優點,諸如:圖例系統,以不同時期劃分出不同的褶皺帶;再以構造層顯示各構造單位的發展歷史;再用不同顏色表示不同時期的構造單元,其中有關大地構造術語的使用和定義等,都對我們有啟迪和借鑒作用。 中國大地構造圖及其《說明書》「草稿」徵求單位及其專家意見後,受到高度評價,又迫於國家經濟建設上的需要,從1958年起,「草稿」的編撰,列入研究所重點研究項目,1959年列入該所向共和國建國十周年獻禮項目,並推薦給科學出版社出版。 筆者又作為出版社的責任編輯,帶著任務進修,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參與討論定稿全過程,賦予更多的學習機會。記得在編撰後期,《說明書》改為《綱要》時,認定了中國地殼的活動性比較大,許多基底構造基本上露出地表,各種褶皺和斷裂構造發育較為完整等先決有利條件,又總結了前人的編圖的經驗,諸如李四光先生1929年發表的中國構造型式,也汲取了黃汲清先生運用沉積古地理分析方法,製作的1∶1200的中國地質構造圖,又吸取了沙茨基院士主編的蘇聯及其鄰區大地構造圖(1∶500萬)和楊申主編的《說明書》的先進經驗和編圖的原創方法,以當時張文佑先生的大地構造新思維,運用地質力學分析與古地理沉積建造分析相結合的編圖原則和方法,也就是大地構造學界熟悉的「地質力學析與歷史分析」相結合的理論觀點產物。 1957年「草稿」在徵求各界意見中,也曾送至蘇聯科學院地質研究所,當時所長沙茨基還專門組織蘇聯大地構造學家進行過討論,參加討論的有:楊申院士、柯西金院士、克魯泡特金、伊萬諾夫等;他們都是比較了解中國構造特點,或曾發表過有關中國大地構造論文的學者,有些建議比較具體,諸如提出中國地台分裂,活動性大,而地槽區活動性小,基底斷裂多,對蓋層構造和岩漿活動起了控製作用;有的學者認為深斷裂對中國地台演變起了重要作用,但考慮在圖面上顯示出深斷裂的控製作用形式和難度等。 1958年由於中蘇施實合作項目,中科院地質研究所邀請了蘇聯大地構造學者來華共同研討中國大地構造的特點及大地構造圖的編繪原則與方法,來華參加討論的蘇聯者有Ю.А.柯西金、M.C.納基賓娜、Н.Л.赫拉斯科夫,在北京友誼賓館應邀討論的還有北京地院蘇聯專家Г.Е.梁布興,長春地院蘇聯專家A.C.霍敏多夫斯基等人;應邀參加討論的中國大地構造學派的學術帶頭人有:喻德淵、陳國達、張伯聲、孫殿卿、李承三等;筆者有幸地旁聽過兩次討論會和座談會,由於是中蘇大地構造學派的群英會,學術氣氛濃厚,針對中國大地構特徵及構造輪廓和格架,各抒己見,爭論頗多,就是有關大地構造術語及其概念內涵,也難有統一的理解,至於編圖的原則方法和圖例也有不同的爭議。通過旁聽討論會,對進一步認識和了解中國大地構造理論知識,受益匪淺。 會後又專門分別徵求李四光、黃汲清、馬杏垣等的意見,最後根據集思廣益,汲取各派建議,又一次進行大量修改和補充,由於筆者是「綱要」的責任編輯,參與了整個修改過程,由於幾乎是重新編撰,拖的時間較長,動員力量擴大而集中,苦戰近年,終於在1959年作為「共和國建國十周年獻禮」項目,中國大地構造圖及其《說明》——《中國大地構造綱要》正式出版,1982年獲得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 筆者之所以在此介紹這段成圖成書過程,是想表達中國第一張大地構造圖及其說明書《中國大地構造綱要》的出版,是有其一段艱巨過程,既是張文佑先生構造理論的代表作,也汲取了國內外的精華,採取了集思廣益的方針,是一部具總結性的論著。 (2)70年代初,隨著板塊構造理論的傳入,張文佑先生在汲取了板塊學說基礎上編制了中國斷塊大地構造圖(1∶1000萬),提出中國大地構造的基本輪廓新觀點,以「斷塊構造」為特徵,劃分出5個發展階段,10個發展時期的斷塊構造理論的發展。 1983年他以斷塊構造理論為基點,以地質力學分析與地質歷史分析相結合的原則,組織領導專門隊伍編制與編撰《中國及鄰區海陸大地構造圖》及《中國及鄰區海陸大地構造等》,邀請北京大學的錢祥麟教授、何國琦教授等,南京大學的施央申教授等,中科院海洋研發所的李永植、范時清,南海海洋研究所劉昭蜀等院內外有關地質機構構造專業人員,其主力動員地質研究所構造地質研究室的業務人員承擔。 筆者作為科學出版社承擔這專業圖及其《說明書》出版的責任編輯,參與了1979年張文佑先生進行項目的論證會,1981年地學部在青島召開的《中國及鄰區海陸大地構造圖》及其說明書的評審會議,會上受到高度評價和重視,有力地鼓舞了參與者的信心,有力地推動了這個項目的勝利完成。 在編繪及編撰過程中,筆者也參與多次討論會和定稿會(廣州),由於熟悉情況,因而附註內容較多。 《中國及鄰區海陸大地構造圖》及《中國及鄰區海陸大地構造》專著,是在張文佑先生提出「斷裂體系與斷塊構造」理論後對中國及其鄰區海陸大地構造研究的新成果,在編圖原則,自然以「斷裂體系與斷塊構造」理論新觀點為基礎,仍然貫穿他的地質力學分析與地質歷史分析相結合的基調,不同的是運用了更多更豐富的海洋地質、地球物理、深部地質,以及遙感地質的最近資料和成果。 藉助構造圖的綜合型式來表達與闡述中國及鄰區海陸大地構造的基本特徵,構造分區與歷史演化,進而探討大陸型地殼、大洋型地殼的發生、發展及其相互轉化的關系。 ❿ 海洋地質與第四紀地質是核心期刊嗎 海洋地質與第四紀來地質》自(雙月刊,CN 37-1117/P,ISSN0256-1492)創刊於1981年9月,由中國地質調查局青島海洋地質研究所主辦、科學出版社出版。主要刊登海洋地質學及海陸第四紀地質學及各分支學科、邊緣學科的具有前沿性、創新性和探索性的學術論文;側重報道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國家重點項目以及國際合作項目的最新研究成果;突出中國海區、大洋地質和「三極「地區研究報道特色;注重海區與大陸、區域性與全球變化對比研究。 熱點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