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質災害應急演練意義
① 始興縣年山洪地質災害應急演練活動實施方案
始興縣國土資源局 始興縣水務局 羅壩鎮人民政府
(2013年3月18日)
為認真貫徹落實《地質災害防治條例》和《國家防總關於加強山洪災害防禦工作的意見》,提高我縣山洪地質災害防治責任部門的快速反應能力、決策應對能力及廣大受山洪地質災害威脅群眾防災避災能力,增強全民的防災減災意識,完善搶險救災體系。特別是山洪地質災害防治宣傳教育要從孩子做起,提高在校師生對山洪地質災害的應急能力,進一步提高孩子的防災減災意識,確保學校師生在災害來臨時能從容應對,最大限度地減輕災害造成的損失,為此,始興縣國土資源局、始興縣水務局、羅壩鎮人民政府決定聯合舉辦一次山洪地質災害應急疏散演練。為確保該演練活動圓滿成功,特製定本方案。
一、演練目的和意義
本次山洪地質災害避險應急演練,在於加強山洪地質災害防治的宣傳和教育,增強學校師生的防災減災意識,提高學校師生防災抗災自救能力,熟悉逃生路線,達到在發生災害時,有序、迅速的引導學生安全疏散,確保全校師生的生命安全。通過安全緊急疏散演習,讓學生學到安全防護知識,達到遇事不慌、積極應對、自我保護的目的和提高抗擊突發事件的應變能力。
二、演練的任務
1.模擬情景
受連續強降雨的影響,羅壩河河水暴漲,且多處山體發生大面積崩塌,大量的砂石在山洪沖擊下已形成強大的泥石流,預計1小時後泥石流前鋒到達羅壩中學,正在學校上課的300多名師生的生命安全受到嚴重威脅,情況非常緊急。
2.模擬災情等級
中型地質災害。
3.演練內容
立即啟動山洪地質災害應急預案4級響應,迅速組織全校師生在最短時間快速有序安全撤離,相關職能部門各司其職。
三、演練時間
2013年3月22日15:00。
四、演練地點
始興縣羅壩中學,疏散管理、疏散的集中地點和路線由羅壩中學負責擬定。
五、演練的組織安排
(一)主辦和承辦單位
始興縣國土資源局、始興縣水務局、羅壩鎮人民政府、羅壩中學。
(二)成立演練指揮領導小組
總指揮長:譚聰禮 縣國土資源局局長
現場指揮長:范立生 縣水務局副局長,主持工作
副指揮長:李祥軍 羅壩鎮人民政府副鎮長,盧海燕 始興縣國土資源局紀檢組長,鍾細油 縣水務局副局長,張宗榮 羅壩中學校長。
成員:縣國土資源局、縣水務局、羅壩鎮政府、羅壩中學相關人員。
指揮領導小組下設綜合聯絡組、應急撤離疏散組、災害監測組、應急救護組、後勤保障組5個工作組。
(三)邀請觀摩的有關部門及領導
(1)縣政府周順明副縣長。
(2)羅壩鎮黨委書記、鎮長和有關領導,縣國土資源局各國土資源所所長,縣水務局有關人員。
(四)工作小組組成與工作職責
(1)綜合協調組:由縣國土資源局盧海燕、華建明,縣水務局鍾細油、萬志文和羅壩鎮李祥軍組成工作組。華建明、萬志文負責演練的統籌和總體布局工作,盧海燕負責演練當天的現場主持工作,李祥軍負責現場處理、音響設備、會場布置、協調、督促和指揮演練活動的相關事宜。
(2)應急撤離疏散組:由羅壩中學安排人員,具體負責組織全校師生快速有序撤離到指定地點。
(3)災害監測組:由縣國土資源局陳展輝擔任組長,抽調5名協管員為組員(李步城、劉旺龍、王縣路、李嘉彬、朱芳),具體負責災害動態監測。
(4)應急救護組:由縣國土資源局聶小英擔任組長,組員由羅壩政府安排3名醫護人員,國土資源局派2名協管員(張俊、熊通);負責提供現場醫療衛生安全保障。
(5)後勤保障組:由縣國土資源局范雪軍擔任組長,抽調8 名協管員為組員(杜義銘、盧德利、莫遠明、鄧貴榮、陳玉嫦、吳怡芬、謝智、朱德華)。負責發放應急安置的撤離學生所需的基本生活保障物品。
(6)交通安全保障組:
由羅壩派出所派人擔任組長。抽調5名警員負責演練現場維護和學生撤離疏散交通安全的保障。
七、演練膳食安排
3月22日上午,演練工作人員午餐安排在鎮政府食堂,具體由羅壩鎮政府李祥軍安排,晚餐視情況再定。
八、演練流程
指揮長宣布演練開始→三防辦、礦管股接到羅壩鎮國土資源所的災情匯報,經實地核實後向指揮長匯報,並建議啟動山洪地質災害應急4級響應→指揮長接到災情報告後,指示立即啟動地質災害應急預案4級響應→各工作小組前來向指揮長報道→指揮長下達任務→啟動撤離信號→開始組織撤離→組織撤離小組向指揮長報告撤離情況→指揮長指示妥善安排撤離師生的善後工作→災害監測小組匯報最新災情→指揮長指示做好撤離後的災情監測和評估工作→廣播→指揮長宣布演練圓滿結束→領導點評,具體如下:
(1)指揮長:「現在我宣布始興縣國土資源局、始興縣水務局、始興縣羅壩鎮人民政府、始興縣聯山洪合地質災害應急疏散演練現在開始」。
(2)主持人:「羅壩鎮國土資源所在地質災害巡查中發現,由於連日來的持續強降雨,羅壩河上遊河水暴漲,且多處山體發生大面積崩塌,大量的沙石在山洪沖擊下已形成強大的山洪泥石流,預計1小時後山洪泥石流前鋒到達羅壩中學,正在學校上課的300多名師生的生命安全受到嚴重威脅,情況非常緊急,立即將情況報告了縣國土資源局負責地質災害防治管理的礦管股和縣三防辦」。
(3)「三防」、礦管股(由萬志文向指揮長報告):「報告指揮長,接羅壩鎮國土資源所報告,由於連日來出現持續強降雨,羅壩河上遊河水暴漲,且多處山體發生大面積崩塌,大量的沙石在山洪沖擊下已形成強大的山洪泥石流,預計1小時後山洪泥石流前鋒到達羅壩中學,正在學校上課的300多名師生的生命安全受到嚴重威脅,情況非常緊急。建議立即啟動山洪地質災害應急預案4級響應。」
(4)現場指揮長:「同意立即啟動山洪地質災害應急預案4級響應,請各應急工作組馬上開展工作,盡快將全校師生撤離到安全地點。」
(5)災害監測小組(列隊跑步來到指揮長面前,組長報告):「報告指揮長,災害監測小組前來報到,請指示」。
(6)指揮長:「請密切監測泥石流的動向,隨時報告險情」。
(7)災害監測小組(組長):「是」(馬上帶隊跑步撤離)。
(8)應急救護小組(列隊跑步來到指揮長面前,組長報告):「報告指揮長,應急救護小組前來報到,請指示」。
(9)指揮長:「請立即開展應急救護工作,最大限度確保所有受傷人員得到救護。「
(10)應急救護小組:「是」(馬上帶隊跑步撤離)。
(11)後勤保障小組(列隊跑步來到指揮長面前,組長報告):「報告指揮長,後勤保障小組前來報到,請指示」。
(12)指揮長:「請做好應急救援後勤物資的保障,妥善安排撤離人員的生活。」
(13)後勤保障小組:「是」(馬上帶隊跑步撤離)。
(14)應急撤離疏散小組(列隊跑步來到指揮長面前,組長報告):「報告指揮長,應急撤離疏散小組前來報到,請指示」。
(15)指揮長:「請立即組織全校師生撤離到安全地帶,確保在撤離過程中的安全,避免踩踏事故的發生」。
(16)應急撤離疏散小組:「是」(立即帶隊去組織撤離)。
(17)主持人:「全校師生請注意,全校師生請注意,地質災害緊急撤離通知,地質災害緊急撤離通知,請全校師生立即停止所有教學活動,所有學生在任課老師的帶領下,快速有序的撤離到安全地帶,在撤離過程中請老師和同學們不要慌亂,發揚互幫互助的精神,避免踩踏事件的發生。」(發出撤離警報:吹哨)
(18)開始撤離。
(19)撤離完畢,應急撤離疏散小組前來報告:「報告指揮長,全校師生共300人,已全部撤離到安全地帶,無一人受傷,請指示。」
(20)指揮長:「請妥善安排全校師生的生活,並繼續監測滑坡體的動向。」
(21)災害監測小組(組長):「報告指揮長,經現場監測,山體滑坡體目前暫時處於穩定狀態,可解除警報,我們將繼續做好監測工作。」
(22)指揮長:「同意解除警報,請盡快做好災害評估,為下一步的治理工作做好准備。
(23)主持人宣布:「演習圓滿結束,下面請縣政府周順明副縣長對本次演習作點評,大家掌聲歡迎。」
2013年地質災害應急演練選編
② 沙河鄉張家村小嶺滑坡地質災害應急演練方案
盧氏縣國土資源局 沙河鄉人民政府
(2013年6月18日)
為進一步提高地質災害的應急反應能力,提高廣大人民群眾的防災避災意識,根據工作要求,經鄉政府研究決定,在沙河鄉張家村小嶺舉行一次突發地質災害應急預案演練,通過這次演練,可保證在發生突發地質災害的情況下,各部門能夠迅速、高效、有序的安全撤離危險區群眾,做好地質災害的防災避災和搶險救災應急工作,最大限度地減輕地質災害造成的損失,維護人民群眾生命和財產的安全。
一、應急預案演練的任務
本次演練的任務是:沙河鄉張家村小嶺組遭受連續降雨、強降雨等因素的誘發,滑坡有可能產生速滑趨勢的緊急情況下,及時啟動《突發地質災害應急預案》,在鄉人民政府的領導下,組織各相關部門各司其職,用最短的時間組織滑坡危險區內的24戶63名群眾快速有序安全撤離,盡快採取防災減災有效措施。
二、應急演練的原則
演練工作遵照:
1.以人為本、避讓為主的原則;
2.統一領導、分級負責的原則;
3.反應迅速、措施果斷的原則;
4.部門配合、分工協作的原則。
三、應急預案演練背景
沙河鄉張家村柏樹坡組滑坡在2009年10月遭遇連陰雨後曾發生滑動,造成房屋等財產損壞,由於撤離群眾及時,未發生人員傷亡。目前該滑坡坡體長度200,寬300米,直接威脅著在滑坡體上居住的村民24戶63人生命財產的安全。滑坡體目前處於初期蠕滑階段,遇連續降雨(大雨、暴雨)等因素的作用,滑坡損失可能產生突然滑動,滑坡穩定性極差,有速滑的趨勢。
該滑坡隱患點編制有《應急預案》,受威脅群眾持有「防災避險明白卡」。
四、演練時間
2013年6月18日9:00。
五、應急預案演練的實施步驟
(一)應急預案演練預備工作
1.召開應急預案演練預備工作會議
會議由鄉人民政府召集,鄉政府工作人員、國土所、相關部門人員、張家村委會幹部及村民小組長等參加(會議時間定5月28日8:30在鄉政府會議室召開)。
會議內容:
(1)鄉人民政府領導講話,通報進行地質災害應急搶險救災預案演練工作的目的意義、標准要求有關部門的工作任務等情況;
(2)座談應急預案演練方案實施的有關問題。
2.演練工作人員分工
(1)鄉人民政府領導講話,通報進行地質災害應急搶險救災預案演練工作的目的意義、標准要求有關部門的工作任務等情況;
(2)座談應急預案演練方案實施的有關問題。
3.演練工作人員分工
(1)指揮長:陳東旺
主要職責:全面負責應急搶險救災工作;決定啟動應急預案;指揮應急搶險工作。
(2)副指揮長:王向東 黨委委員,人大副主席,董靖峰 黨委委員、武裝部長、副鄉長,馮賀 黨委委員、副鄉長,常海濤 副鄉長,劉軍良 副主任科員。
主要職責:傳達聯絡各部門工作;協助總指揮做好各項後勤會務及有關演練物資准備等相關事宜;組織應急搶險救災工作;協調各部門工作;負責調查、監測及工作的策劃。
(3)六個應急工作組演練職責:
綜合聯絡組:由王向東任組長,成員由鄉政府辦公室及鄉防汛指揮部辦公室組成。任務為:組織制定應急處理和搶險救災方案,包括指揮部審定後送應急搶險小組組織實施;負責應急搶險救災工作情況與信息的搜集、匯總形成書面材料向指揮部負責人報告;掌握現場搶險救災工作進度,及時預測災情發展變化趨勢,並研究對策;負責聯絡應急搶險轉移組、交通治安管理組、災情調查監測組、醫療衛生組、後勤物資保障組、災後重建組工作。
治安管理組:由董靖峰任組長,成員由鄉政府及有關部門工作人員組成,任務為:迅速組建交通治安管理隊伍;維護災害現場社會治安秩序和交通秩序;負責災區治安和刑事案件的偵破工作;對地質災害區現場實施戒嚴封鎖;組織災區現場治安巡邏保護。負責疏散受災區內無關人員,協助應急搶險組轉移災區人員及財產。完成現場搶險救災指揮部交辦的其他工作。
應急搶險轉移組:由馮賀任組長,成員由鄉政府及其有關部門工作人員組成。任務為:迅速組織人員赴災區現場搶險救災,負責組織、指導遇險人員開展自救和互救工作;負責統一調集、指揮現場救災工作的安全措施,搶救遇險人員和轉移災害現場的國家財產;完成現場搶險救災指揮部交辦的其他工作。
災險情調查監測組:由常海濤任組長,成員由鄉政府及其有關部門工作人員組成。任務為組織專家開展現場調查,查明災害形成的條件、印發因素、影響范圍和人員財產損失情況,確定地質災害登記;設立專業監測網點,對災害點現狀穩定性進行監測和評估;對提供再次發生地質災害提出能夠阻止或延緩再次發生災害的措施;提供災害發生地詳細准確的氣象預報;提出人員財產的撤離、轉移最佳路線和災民臨時安置地點的意見;完成縣地質災害搶險救災指揮部交辦的其他工作。
醫療衛生組:由劉軍良組長,成員由鄉政府及其有關部門工作人員組成。任務為:迅速組建、調集現場醫療機構救治隊伍;負責聯系、制定、安排救治醫院,組織指揮現場受傷人員接受緊急救治和轉送醫院救治,減少人員傷亡;負責調集、安排醫療器材和救護車工作;負責向上級醫療機構求援;認真搞好災區的衛生防疫工作,確保在災情發生後不發生各類傳染性疫病。
後勤物資保障組:由董靖峰組長,成員由鄉政府及其有關部門工作人員組成。任務為:負責搶險救災經費及時足額到位;負責災民的臨時安置工作;負責救災物資的調運、儲存和發放;為災民提供為此基本生活必需品和搶險救災人員的生活保障。確保搶險救災指揮通訊聯絡的有限暢通。
(二)應急預案演練工作準備
(1)綜合聯絡組全面負責各項准備工作的協調與籌劃。
(2)治安管理組應熟悉沙河鄉張家村柏樹坡組的災害危險性及危險區內的相關情況,制定交通管制及災區安全保衛的措施,解決有關問題,准備封鎖公路、道路通行的禁牌及進入危險區的警示標志。
(3)災情調查監測組應熟悉沙河鄉張家村小嶺組地理環境及滑坡情況,設立監測標志和監測記錄。
(4)應急搶險轉移組、後勤保障組應熟悉沙河鄉張家村小嶺組的地理環境及滑坡情況,悉記群眾撤離避讓路線、災民安置地點及衛生搶救所的臨時設置地點的有關情況,做好搶險救災及物資儲備調運及有關設備裝備與調運工作。
(5)醫療衛生組熟悉災民臨時安置地的有關情況,准備救護車及相關救護醫療器械等,確保搶險救災或演練應急之用。
(6)鄉政府組織應急搶險小分隊,小分隊由鄉基層民兵組成,人員50人左右,統一著裝,培訓演練。
(7)做好撤離群眾的引導工作,確保演練順利完成。
(三)應急預案演練工作
應急演練
5月28日8:00—8:30鄉政府會議室召開演練工作協調預備會議。
(1)鄉政府領導講話。
(2)應急演練工作的安排;布置演練工作(時間進度安排);車輛安排。
(3)演練工作程序安排。
上午9:00全體演練單位及張家村委會待命。
9:10時,接沙河鄉張家村報告:「因昨天連續大雨,沙河鄉張家村小嶺出現嚴重險情,監測資料表明滑坡後緣裂縫向兩側不斷延伸,寬度已增大40厘米左右,滑坡有明顯下滑趨勢,要求國土資源所盡快派人調查處理。」
9:15,國土所:向鄉人民政府匯報;向國土資源局報告;國土資源局派出應急小分隊立即開赴現場開展調查,進行險情評估及應急處理。
9:25:國土局領導接應急小分隊報告:沙河鄉張家村小嶺組滑坡活動性增強,後院裂縫長度達到300米,寬度已增大到0.4米,且裂縫之間出現多處落水洞,直徑最大達0.8米,裂縫兩次發生明顯垂直位移,前緣局部已滲出渾水,據測定裂縫以3厘米/小時快速發展,滑坡處於臨滑狀態。建議盡快報告鄉政府,啟動鄉突發地質災害應急預案。
9:30:國土資源所所長向鄉人民政府報告情況,建議啟動鄉突發地質災害應急預案。
鄉人民政府向縣政府匯報,經縣同意,「啟動鄉突發地質災害應急預案」,成立「鄉地質災害應急搶險指揮部」,通知「鄉地質災害應急搶險指揮部」的各成員單位立即趕赴張家村小嶺組集中待命。
10:00,指揮部設在沙河鄉張家村委會,沙河鄉張家小嶺組為集合地點,各組長向指揮部報道,原地待命。
10:10:國土資源所所長向指揮部介紹該滑坡地質災害有關情況,匯報災情態勢,發展趨勢,提出對策及建議。
10:20:指揮部:下達命令。
命令:治安管理組,在村口封鎖進入危險區的公路、村東進入滑坡危險區的街道;同時設置警戒,除搶險既阻礙人員外,其他人員不得進入該危險區域,對災區實施治安巡邏,保障災區安全。
應急搶險轉移組:鳴鑼通知危險區域的村民按原定路線有序安全轉移。應急搶險組要組織50人的民兵預備役人員火速趕往災區,按照原定的編制目標任務快速趕到災區實施搶救,迅速組織災區人員和物資快速有序安全撤離到各安置點。
災情調查監測組:繼續跟蹤監測災情,有情況迅速報告。
醫療衛生組:組織鄉衛生醫療搶救隊伍進入災區,進行傷、病員的搶救及轉移工作。
後勤物資保障組:負責轉移到各臨時安置點的災民安置工作,解決好災民的吃、住等問題,確保救災搶險指揮的通訊與聯絡的暢通。
10:30:撤離開始。
10:50:撤離完畢。
11:00:應急搶險組報告:全線撤離完畢。已設好警界、切斷電源水源。
治安管理組報告:通往危險區的公路、道路已封鎖,警戒工作有條不紊進行。
後勤物資保障組報告:撤離群眾基本安置妥當。
醫療衛生組報告:撤離過程中只有三人因摔跤受輕傷,已得到緊急處理,臨時醫療點已建立,工作正常開展。
災情調查監測組報告:據監測組監測,滑坡區已穩定,降雨也已停止,建議召開指揮部會議,研究解除封鎖警界事宜。
11:10:指揮部召開會議,下達命令:解除公路、道路封鎖、警界。由災情調查監測組繼續監測,有情況及時報告;災後重建組負責對危房進行鑒定,提出災民回遷和重建方案,報政府批准實施。
11:15:到各災民轉移臨時安置點看望災民撤離安置情況。
11:40:演練工作講評會。
12:00:宣布演練結束。
2013年地質災害應急演練選編
③ 余干縣地質災害應急演練方案
余干縣人民政府
(2013年5月)
為認真貫徹落實《地質災害防治條例》,充分檢驗《余干縣突發性地質災害應急預案》效果,卻實提高我縣地質災害防治責任部門的快速反應能力、決策應對能力及廣大受地質災害威脅群眾的防災避災能力,完善搶險救災體系,經縣政府研究,決定於2013年5月28日舉行地質災害應急演練,為確保此次演練活動圓滿成功,特編制本方案。
一、目的意義
地質災害具有突發性、不可預見性,做好地質災害防治工作,是認真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以人為本、執政為民的重要體現,是履行政府社會職責和公共服務職能的重要內容。近年來我縣在汛期間曾現多處地質災害及隱患點,位屬省地質災害重災區之一。全縣共有地質災害隱患點40餘處,涉及社庚、梅港、黃埠、楊埠、石口、漁池湖、禾斛嶺、楓港、李梅林場九個鄉鎮場33個村委會。目前,正值地質災害多發的主汛期,開展好地質災害應急演練工作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
二、組織領導
為保障此次地質災害應急演練圓滿成功,特成立余干縣地質災害應急演練領導小組:
組長:胡偉 縣委副書記、縣人民政府縣長
常務副組長:陳文宏 縣委常委、縣人民政府副縣長
副組長:王詩樂 縣人武部政委,張忠 縣公安局政委,戴雄亞 縣人民政府辦公室主任,張綠浪 縣國土資源局局長
成員:艾向榮 縣委宣傳部副部長,李親雲 縣財政局局長,盛新德縣民政局局長,陣軍 縣氣象局局長,李道輝 縣交通運輸管理局局長,吳克儉 縣水利局局長,張小劍 縣環保局局長,盧平 縣衛生局局長,王夢文 縣安監局局長,段百達 縣教育局局長,史俊 縣文化局局長,陣昇平 縣電信公司經理,程朝涼 縣移動公司經理,江欣華 縣人民政府應急辦主任,徐建立 縣公安局副局長,王曉文 縣建設局副局長。
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和14個工作組。
1.辦公室(設在縣應急辦)
主任:江欣華 縣人民政府應急辦主任
成員:從相關單位抽調人員。
工作職責:具體負責處理、協調、督促和指揮演練活動相關事宜。
2.協調組
組長:戴雄亞 縣人民政府辦公室主任
成員:張綠浪 縣國土資源局局長,江欣華 縣人民政府應急辦主任,林媛 石口鎮政府鎮長
工作職責:負責演練活動總協調。
3.導演組
組長:王詩樂 縣人武部政委
成員:丁雪龍 縣人武部副部長,戴雄亞 縣人民政府辦公室主任,張綠浪 縣國土資源局局長。
工作職責:負責演練籌劃、腳本編寫、組織指揮訓練及演練現場指揮及指揮部搭建。
4.地質專家組
組長:張綠浪 縣國土資源局局長
副組長:吳琳善 縣國土資源局副局長
成員:朱國輝 國土局應急指揮中心主任、工程師,邱誠縣國土資源局辦公室主任、工程師,彭站華 國土資源局勘查規劃設計室主任、工程師
工作職責:負責調查了解災情、險情,根據災情監測組提供的天氣情況和動態監測結果進行分析預測,及時向指揮部提供相關建議。
5.宣傳報道及資料組
組長:余曉明 縣委宣傳部副部長
副組長:李海波 縣國土資源局儲備中心主任,張榮文 縣人武部政工科科長。
成員:從縣委辦、政府辦、宣傳部、人武部、國土資源局、文化局等部門抽調人員。
工作職責:負責擬制《宣傳報道工作實施方案》,起草領導講話稿,製作並安裝縣城至演練場地道路兩旁可視范圍內和演練場地宣傳標語、展板;負責演練場地、場景和觀摩檯布置,音響安裝;負責編現場的解說詞,演練專題片及範本資料的製作以及涉及演練相關文件資料草擬、收集、整理、列印、發放、歸檔和工作總結的編寫。
6.緊急救助轉移組
組長:丁雪龍 縣人武部副部長
副組長:塗利斌 縣國土資源局副局長、執法監察大隊長
成員:從縣人武部、國土資源局、地災應急小分隊、民政局、武警中隊、消防大隊、交通局、教育局、水利局抽調人員組成。
工作職責:負責制定《轉移災民實施方案》,組織人員救援、轉移災民、學生,轉移物資、牲畜,負責轉移車輛管理調度。
7.災民安置組
組長:彭建成 縣民政局書記
副組長:董結亮 縣國土資源局副書記
成員:從縣民政局、國土資源局、財政局、建設局、供電分局、糧食局、電信公司、水利局等部門抽調人員。
工作職責:負責制定《轉移災民安置救助實施方案》和《物資保障方案》,落實災民轉移安置場地,搭建安置帳篷;搶險救災物資的籌備、供應、發放。
8.醫療衛生監督組
組長:周華榮 縣衛生局書記
副組長:湯鳴華 縣國土資源局副局長
成員:從縣衛生局、疾控中心、人民醫院、國土資源局等部門抽調人員組成。
工作職責:負責制定《醫療衛生實施方案》,准備醫療救助器具及葯品;災民安置點的衛生防疫消殺和演練災民的傷病檢查治療等工作。
9.災情監測組
組長:吳琳善 縣國土資源局副局長
副組長:吳小衛 縣氣象局局長
江波 縣水利局防汛辦副主任
成員:從縣國土資源局、氣象局、水利局等部門抽調人員,並在突情監測組下設地災監測小分隊。
工作職責:負責制定《災情監測實施方案》,利用多媒體製作天氣預報和地質災害點監測幻燈顯示圖,並在演練活動緊急會議上按圖匯報;分析衛星雲圖氣象雨量,將監測情況及時上報地質專家組。
10.演練場地協調及群眾工作組
組長:林媛 石口鎮政府鎮長
副組長:彭如玉 縣教育局書記,塗利斌 縣國土資源局副局長、執法大隊長
成員:從石口鎮政府、國土局、教育局等部門抽調人員。
工作職責:負責演練活動模擬場地(王化村後源組)用地青苗補償兌現;對參演群眾和師生的宣傳組織動員;參演道具(含牲畜)的准備、參演群眾善後工作處理及群眾維穩。
11.演練場地平整及觀摩台搭建組
組長:王曉文 縣建設局副局長
副組長:吳國華 縣國土資源局副局長
成員:從縣建設局、國土資源局等部門抽調人員。
工作職責:負責演練觀摩、安置場地平整、觀摩台搭建及善後工作。
12.交通運輸道路保暢組
組長:李道輝 縣交通運輸管理局局長
成員:從縣交通運輸管理局抽調人員組成。
工作職責:制定演練活動《交通運輸保障實施方案》,負責涉及演練活動區域道路保暢工作。
13.安全保衛及道路保暢組
組長:張忠 縣公安局政委
成員:從縣公安局、交警大隊抽調人員
工作職責:制定《安全保衛實施方案》;負責演練活動全過程交通秩序的維護、管制;規劃演練場地車輛停放位置和安全警界限設置;災民安置點的治安巡邏;觀摩團成員及參演人員的安全保衛等工作。
14.接待組
組長:熊芳 縣政府辦公室副主任
副組長:湯鳴華 縣國土資源局副局長
成員:從縣政府辦、國土資源局、衛生局、公安局等部門抽調人員。
工作職責:負責制定《演練活動接待方案》、《演練活動接待指南》,安排觀摩團人員的食宿和衛生、安全保衛等工作。
15.後勤保障組
組長:熊欣健 縣人民政府辦公室副主任
副組長:齊成農 縣市政管理局局長,胡雄輝 縣供電公司經理,程小華 縣人武部後勤科科長。
成員:從縣政府辦、城管局、供電分局、人武部、國土資源局等部門抽調人員。
工作職責:負責演練活動期間所有後勤保障,演練場地供水、供電(動力線)管線架設;完成應急演練領導小組交辦的其他任務。
三、演練內容參演單位具體人數及有關要求
(一)演練內容
(1)災情設想。余干縣石口鎮周邊遭受連續強降雨天氣,位於該鄉湖濱、東灣村附近的山體,在強降雨、土質松動等因素的誘發下,變形發展加劇,逐漸發生崩塌。縣人民政府接到報告後,立即進入搶險救災准備程序,在接到鄉鎮要求支援報告和專家提出啟動縣級預案建議後,果斷決定啟動《余干縣突發性地質災害應急預案》,縣各相關部門各司其職,以最短的時間趕赴受災現場,組織災區群眾撤離,解救、安置被困人員,對受傷人員實施救護。
(2)演練內容。模擬發生突發性地質災害後,按照《余干縣突發性地質災害應急預案》,分迅速組織動員,實施緊急和有序救助,災後群眾生活安排的三個主過程,具體全部的應急程序如下:①預警預報;②國土資源動態監測;③緊急會議;④組織自救;⑤啟動預案;⑥集結出發;⑦戰前動員;⑧啟動救助、地質災害監測處置;⑨安置災民;⑩慰問災民;11演練結束。
(二)演練單位
縣人武部、縣政府應急辦、國土資源局、駐縣武警、消防、地災應急小分隊、民政局、氣象局、交通運輸管理局、水利局、環保局、建設局、公安局、衛生局、教育局、林業局、安監局、廣電局、財政局、畜牧局、電信公司、石口鎮。
(三)參演單位專業隊伍、人數以及演練前需准備的物品
(1)縣人武部、預備役部隊及民兵應急分隊60人。負責准備起爆器3個,歐姆表2隻,其他參演單位所需的迷彩服,十字鎬、鏟子、鋼釺等用具。
(2)武警中隊10人。准備每人所需的十字鎬、鏟子、鋼釺等救援工具。
(3)消防武警官兵5人。負責消防車輛、消防器材、防毒面具、生命探測儀、登高救援等設備的准備。
(4)公安及交警30人。負責治安和交通管制警示標志、3隻搜救犬的准備,協助國土資源局采購相關爆破器材。
(5)縣國土資源局50人。負責宣傳資料、標語、地質災害監測設備的准備,購買炸葯10箱,電雷管100個,銅鑼8個,各應急分隊對旗等工作。
(6)縣衛生局10人。負責准備兩輛120急救車輛以及急救器材、衛生防疫消殺和演練災民的傷病檢查治療器材。
(7)縣交通運輸管理局10人。准備至少2台以上交通標志車輛。
(8)縣民政局10人。負責救災、慰問物資、及10頂以上帳篷的准備,負責填報安置災民相關表卡。
(9)石口鎮20人。負責演練前組織宣傳和群眾發動、場地青苗補償兌現和協調。
(10)縣建設局4人。負責組織指揮演練場地平整和觀摩台搭建,負責准備2台推土機、2台挖掘機參加演練;
(11)縣教育局3人。負責參演學生50人的組織和動員。
(12)縣電信公司3人。負責准備電話機10部,現場通信的保障。
(13)縣氣象局2人、縣移動公司2人、供電分局10人、自來水公司3人、縣水利局4人、縣安監局3人、縣環保局3人,按各自工作職能准備相應器材。
(14)石口鎮組織工農村村組幹部 15人。負責演練前演練區域村民的動員和群眾會的召集,青苗費補償的協商兌現。
(15)參演群眾100人。由梅港鄉和縣國土資源局負責組織,其中:群眾演員50人及群眾代表50人,並落實好演練服裝。
(16)參演隊伍共計332人。
(四)參演要求
(1)各參演單位具備制式服裝的需著制服,其他單位統一著裝迷彩服,村、組幹部、群眾按農民要求著裝。
(2)各參演單位需在5月15日前提供相應的標志、符號標實給後勤保障組,統一佩帶由國土資源局制發的隊旗。
(3)各參演單位自備車輛、器械、物資,確保預演及演練正常進行。
(4)各參演單位必須按規定人員及時間要求參加預演及演練,確保任務圓滿完成。
(5)涉及制定相應工作方案的工作組須於5月10日前將方案送宣傳報道及資料組備案。
四、訓練、演練階段劃分
(一)准備階段
4月10日—20日,演練場地選址及論證,確定演練場地,擬制初步方案。
4月29日—30日,向省國土資源廳及市人民政府書面匯報演練方案,演練場地規劃及策劃;縣人民政府組織召開協調會議,研究方案,明確任務,組織參演單位前往演練場地現地勘察,受領任務。
(二)分業訓練階段
5月10日—22日,各參演單位完成本單位分業訓練。
(三)協同訓練階段
5月23日—24日開展協同訓練。5月25日演練綵排。
五、演練時間、地點、方法和原則
時間:5月28日(星期二)。
地點:梅港鄉王化村委會後源組。
方法:在演練指揮部的統一領導下,採取統一組織、實景演練、上導下演的方式實施。
原則:以人為本、避讓為主;統一領導、分級負責;反應迅速、措施果斷;部門配合、分工協作;整合資源、軍民結合。
六、演練總結
演練結束後,宣傳報道及資料組負責資料收集整理、歸檔,及時向上級業務部門書面匯報演練情況。
2013年地質災害應急演練選編
④ 藍田縣三官廟鎮過風嶺村突發性地質災害應急演練預案演練方案
藍田縣國土資源局、三官廟鎮人民政府
(2013年10月)
為進一步提高突發地質災害的應急反應能力,提高廣大人民群眾的防災避災意識,根據「十有縣」創建的工作要求,縣國土資源局和三官廟政府決定,在三官廟鎮過風嶺村舉行一次突發地質災害應急預案演練,通過演練,使各部門在發生突發地質災害的情況下,能夠迅速、高效、有序的安全撤離危險區群眾,做好地質災害的防災避災和搶險救災應急工作,最大限度地減輕地質災害造成的損失,維護人民群眾生命和財產的安全。
一、應急預案演練的任務
本次地質災害應急預案演練的任務是三官廟鎮過風嶺遭受連續降雨、強降雨等因素的誘發滑坡,有可能產生速滑趨勢的緊急情況下,及時啟動《突發地質災害應急預案》,在鎮人民政府的領導下,組織各相關部門,各司其職,用最短的時間組織滑坡危險區內的15戶50名群眾快速有序安全撤離,盡快採取防災減災有效措施。
二、應急預案演練的原則
地質災害應急預案演練工作遵照:
(1)以人為本、避讓為主的原則;
(2)統一領導、分級負責的原則;
(3)反應迅速、措施果斷的原則;
(4)部門配合、分工協作的原則。
三、應急預案演練背景
過風嶺滑坡因遭遇連陰雨可能發生滑坡,將造成房屋等財產毀壞,由於撤離群眾及時,未發生人員傷亡。目前該滑坡坡體長度50~100米,寬0.2米,厚約5~8米,體積約1000立方米。該滑坡的危害性極大,直接威脅著在滑坡(坡腳)體前緣下居住的村民15戶50人生命財產的安全。滑坡體目前處於初期蠕滑階段,遇連續降雨(大雨、暴雨)等因素的作用,滑坡隨時可能產生突然滑動,滑坡穩定性極差,有速滑的趨勢。
該滑坡隱患點編制有單點「應急預案」,受威脅群眾持有「防災避險明白卡」。
四、應急預案演練的組織
1.由鎮人民政府組織實施。
2.邀請觀摩的有關部門領導:
(1)市國土局的領導;
(2)縣地質災害防治領導小組成員;
(3)各鎮分管領導和國土所長。
五、演練時間
1.預演練時間:2013年10月30日10:00;
2.正式演練時間由縣國土資源局和三官廟鎮確定(2013年10月30日)10:00—12:00。
六、應急預案演練的實施步驟
(一)應急預案演練預備工作
1.召開應急預案演練預備工作會議
會議由鎮人民政府召集,鎮政府工作人員、橫嶺國土所、衛生院、派出所,相關部門人員、過風嶺村委會幹部及村民小組長等參加(會議時間暫定10月30日8:00在鎮政府會議室召開)。
會議內容:
(1)鎮人民政府領導講話,通報進行地質災害應急搶險救災預案演練工作的目的意義、標准要求及有關部門的工作任務等情況;
(2)座談應急預案演練方案實施的有關問題。
2.演練工作人員分工:
(1)指揮長:張森 三官廟鎮鎮長
主要職責:①全面負責應急搶險救災工作;②決定啟動應急預案;③指揮應急搶險工作。
(2)副指揮長:夏建良 三官廟鎮副書記
主要職責:①傳達聯絡各部門工作;②協助總指揮做好各項後勤會務及有關演練物資准備等相關事宜;③負責新聞媒體報道工作。
(3)副指揮長:陳余浩 黨委委員副鎮長
主要職責:①組織應急搶險救災工作;②協調各部門工作;③負責調查、監測及工作的策劃。
(4)六個應急工作組演練職責:
綜合聯絡組:由許恩朝任組長,成員由武裝部、鎮政府辦公室、派出所、國土所、衛生院等組成。任務:組織制定應急處理和搶險救災方案,報指揮部審定後送應急搶險小組組織實施;負責應急搶險救災工作情況與信息的搜集、匯總形成書面材料向指揮部負責人報告,並同時向上級主管部門報告;掌握現場搶險救災工作進度,及時預測災情發展變化趨勢,並研究對策;負責聯絡應急搶險組、交通治安管理組、災險情調查監測組、醫療衛生組、後勤物資保障組、災後重建組工作。
交通治安管理組:由派出所所長何平利任組長,成員由鎮政府及其有關部門工作人員組成。任務:迅速組建交通治安管理隊伍;維護災害現場社會治安秩序和交通秩序;負責災區治安和刑事案件的偵破工作;對地質災害區現場實施戒嚴封鎖;組織災區現場治安巡邏保護。負責疏散受災區內無關人員,協助應急搶險組轉移災區人員及財產。完成現場搶險救災指揮部交辦的其他工作。
應急搶險組:由夏建良任組長,成員由鎮政府及其有關部門工作人員組成。任務:迅速組織搶險隊和民兵預備人員趕赴災區現場組織搶險救災,負責組織、指導遇險人員開展自救和互救工作;負責統一調集、指揮現場施救隊伍,實施現場搶險救災;負責實施搶險救災工作的安全措施,搶救遇險人員和轉移災害現場的國家財產;完成現場搶險救災指揮部交辦的其他工作。(負責群眾的有序、快速撤離,安全到達指定地點。負責協助群眾撤離牲口。(3頭牛、5隻羊)負責協助群眾搬運生活用品(2輛架子車、鍋灶等)。
災險情調查監測組:由國土所所長邵國權任組長,成員由鎮政府及其有關部門工作人員組成。任務為組織專家開展現場調查,查明災害形成的條件、引發因素、影響范圍和人員財產損失情況,確定地質災害等級;設立專業監測網點,對災害點現狀穩定性進行監測和評估;對可能再次發生地質災害提出能夠阻止或延緩再次發生災害的措施;提供災害發生地詳細准確的氣象預報;提出人員財產的撤離、轉移最佳路線和災民臨時安置地點的意見;完成地質災害搶險救災指揮部交辦的其他工作。
醫療衛生組:由衛生院院長程續濤任組長,成員由衛生院及其相關部門工作人員組成。任務:迅速組建、調集現場醫療救治隊伍;負責聯系、指定、安排救治醫院,組織指揮現場受傷人員接受緊急救治和轉送醫院救治,減少人員傷亡;負責調集、安排醫療器材和救護車輛;負責向上級醫療機構求援;認真搞好災區的衛生防疫工作,確保在災情發生後不發生各種傳染性疫病。(①准備醫療器械、葯品等救護工具,完成簡單的救治、包紮。②負責借還2個擔架,並負責撤離2名傷員(用擔架抬傷員到救護室)。③安排衛生院准備4名醫護人員,並要求著白大褂,聽診器)
後勤物資保障組:由許恩朝任組長,成員由有關部門工作人員組成。任務:負責搶險救災經費及時足額到位;負責災民的臨時安置工作;負責救災物資的調運、儲存和發放;為災民提供維持基本生活必需品和搶險救災人員的生活保障。確保搶險救災指揮通訊聯絡的優先暢通。①負責借還帳篷,並搭建拆除;②向災民發放救災物品(礦泉水、麵包等)。
會務組:由陳余浩任組長,成員有程勤、薛新峰。任務:負責橫幅的懸掛和回收;救災帳篷的編號和黏貼;會場的布置,音響、桌椅的借還擺放;會議報到、接待參會領導。
(二)演練場地分布
1.設置救災演練觀摩台一處(設桌子三個,椅子五把,擴音設備)
上懸橫幅:三官廟鎮過風嶺突發性地質災害預案演練觀摩台
2.設救災演練指揮部一處(設桌子一個 椅子兩把 擴音設備)
上懸橫幅:藍田縣三官廟鎮過風嶺突發性地質災害預案演練指揮部
3.現場
上懸橫幅:西安市藍田縣三官廟鎮過風嶺村突發性地質災害預案演練現場會
4.四頂災民臨時安置帳篷
1頂醫療救助帳篷。(內設四條板凳、兩張床),1頂放牛養牲口的場地。
5.觀摩督導領導車輛停放。
沿路有序停放(掉頭後停好)
6.應急預案演練工作準備
(1)綜合聯絡組全面負責各項准備工作的協調與籌劃。
(2)交通治安管理組應熟悉過風嶺村災害危險性及危險區內的相關情況,制訂交通管制及災區安全保衛的措施,解決有關問題,准備封鎖公路、道路通行的禁牌及禁止進入危險區的警示標志。
(3)災險情調查監測組應熟悉過風嶺村地理環境及滑坡情況,設立監測標志和監測記錄等。
(4)應急搶險組、後勤保障組應熟悉過風嶺村的地理環境及滑坡情況,悉記群眾撤離避讓路線、災民臨時安置地點及衛生搶救所的臨時設置地點的有關情況,做好搶險救災及物資儲備調運及有關設備裝備與調運工作。
(5)醫療衛生組熟悉災民臨時安置地的有關情況,准備救護車及相關救護醫療器材等,確保搶險救災或演練應急之用。
(6)鎮政府組織應急搶險小分隊,小分隊由鎮基層民兵組成,人員30人左右,統一著裝,培訓演練。
(7)做好緊急撤離群眾的引導工作,確定相關典型形象的演練。
7.應急預案演練預演工作。
10月30日上午召開演練預備會議,統一協調有關工作,明確有關部門、單位及有關人員的工作任務,標准及要求,制訂完善公布有關演練的方案、措施、辦法等,廣播站等,鎮政府、派出所、國土所、衛生院和過風嶺村委會、村民小組召開參加演練區域內的全體群眾會議,進行廣泛深入的宣傳,提高廣大群眾的防災避災意識,確保各種形象人員落實及演練各種措施。10月30日10:00時進行預演。
七、演練工作程序
1.應急演練
10月30日8:00—8:30鎮政府會議室召開演練工作協調預備會議,參加人員:鎮政府工作人員、橫嶺國土所、衛生院、派出所,相關部門人員和過風嶺村幹部、村民小組長等。
(1)鎮政府領導講話;
(2)鎮分管應急工作演練工作的安排。
2.三官廟鎮過風嶺突發性地質災害應急預案演練流程;
(略)
2013年地質災害應急演練選編
⑤ 國土資源部關於做好地質災害應急演練工作的通知
國土資電發〔2011〕96 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副省級城市國土資源主管部門,部應急技術指導中心:
開展應急演練是防治地質災害的重要有效措施,是 《國務院關於加強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決定》提出的明確要求。2010 年 8月,四川綿竹清平鄉發生特大山洪泥石流災害,當地政府按照防災預案應急演練過的程序,及時組織群眾撤離,5000 多人成功避險。為做好地質災害應急演練工作,現就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高度重視應急演練工作。當前,已進入主汛期,各地要按照部的統一部署和部領導在全國汛期地質災害防治工作視頻會的要求,把應急演練作為今年汛期地質災害防治一項重要工作來抓,主管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領導要親自抓,務求實效。
二、著力開展重大隱患點應急演練。我國南方部分地區前旱後澇,旱澇驟轉,汶川、玉樹震區山體破碎,岩石松動等,當前地質災害防治形勢異常嚴峻。為此,對威脅學校、醫院、村莊、集市等人員密集場所的重大隱患點,各地至少要組織一次避險應急演練。通過演練明確受威脅群眾撤離的信號、路線、應急避災場所等,明確分工,明確責任,明確要求,並做好必要的生活物品准備等工作。
三、發揮應急技術指導中心作用。各地需要技術支持的,可與部應急中心聯系。應急中心要加強指導,及時並切實做好應急會商或現場技術指導。
四、請各地認真組織,及時總結經驗,並於 6月底、7月底、8月底分別將本轄區內開展應急演練的進展情況報部環境司。
國土資源部辦公廳
二〇一一年六月十六日
⑥ 昭通市昭陽區盤河鄉年地質災害應急演練工作情況
昭通市昭陽區人民政府
(2011年6月)
為認真貫徹落實國土資源部、雲南省國土資源廳《關於開展突發性地質災害應急演練的通知》文件精神,凸顯「以人為本」的原則,宣傳地質災害防災避險知識,防止和減少突發性地質災害給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造成危害及損失,為全市防災避險提供實踐經驗,昭通市昭陽區於2011年6月14日在昭陽區盤河鄉新華村進行了地質災害演練,圓滿完成了地質災害應急演練任務。
一、基本情況
2011年6月14日,在昭陽區盤河鄉新華村遭受連續降雨、強降雨等因素誘發泥石流,極有可能造成大面積災害,嚴重威脅村民房屋,共計40人的生命財產安全的緊急情況下,昭陽區人民政府及時啟動《地質災害應急預案》和《昭陽區盤河鄉新華村地質災害應急搶險救災演練方案》,於當日9:30組織應急辦、國土資源、公安、消防大隊、財政、建設、交通、公路、民政、衛生、廣播電視、氣象等部門和發生地質災害所在的盤河鄉人民政府組成治安保障、應急搶險、災情調查、醫療衛生、災民安置、工程搶險、氣象預報、後勤保障等八個工作小組,在規定的時間內按各自職責進駐現場,救災指揮部及時發布應急救災命令,災情調查組按事先約定信號通知群眾及時、安全、有序地撤離到安全區(安置區),在人員、財產沒有受到損失的情況下,安全、順利、圓滿地完成了演練工作。參加此次應急演練人員有礙276人,達到了預期目的。
二、主要做法
(一)演練前期工作扎實有效
(1)領導高度重視。區委、政府高度重視,由區政府辦牽頭,立即召集國土資源、民政、盤河鄉人民政府等單位和部門主要領導參加的專題工作會議,傳達學習了上級有關做好地質災害應急演練工作的指示精神,在會上,區國土資源局局長就地質災害演練工作的目的、意義進行了專題解答和動員,主管副區長就如何搞好演練工作進行了工作部署,此次應急演練工作由盤河鄉政府負責組織實施。
(2)成立組織機構。按照上級通知要求,迅速成立防災應急演練指揮部,由盤河鄉鄉長任指揮長、分管國土工作的副鄉長任副指揮長,應急辦、國土、公安、消防大隊、財政、建設、交通、公路、民政、衛生、廣播電視等部門和單位為成員,指揮部下設辦公室,由國土所所長任辦公室主任,主要負責方案的起草、下發,演練工作上、下關系的協調,指揮部日常事務的管理和文字材料的上報工作。
(3)深入實地調研。分管副鄉長親自帶領相關人員多次到現場調研,了解實地情況,並就參演演員的撤離路線、撤離信號發布,群眾安置區、演練車輛的行車路線、帳篷的搭建、停車區域、演練方案的制訂等反復斟酌,多次修改和完善,並對演練方案進行了多次演練和檢驗,確保了萬無一失。
(二)演練過程嚴謹貼近實戰
(1)演練工作「假戲真做」。在演練動員會上,應急演練指揮長要求參演的群眾演員,各個職能部門組成的八個應急小組一定要高度重視,積極投入,嚴密組織「假戲真做」。從實戰的角度從嚴錘煉參演群眾演員和各個應急小組,讓觀摩的上級領導一目瞭然,給其他有地質災害隱患點村鎮當好榜樣,摸索方法,總結經驗,並向全市進行推廣。
(2)部門配合密切。在演練過程中,各個環節、流程銜接順利無空檔;群眾演員士氣高昂,全身心支持地質災害演練工作;部門熟悉方案快,進入角色狀態准,取得的效果反響大、廣。特別是國土、民政、消防大隊、公安等部門單位密切配合,互相協作,有事不推諉,不扯皮,從嚴從難從實戰角度演練自己的方案和人員。
(3)現場氣氛濃厚。各個參演單位及部門進入參演現場後,都能積極主動轉換角色,全身心投入到演練中,特別是當受災群眾聽到受災信號撤離現場時,所有人員都進入災區幫助群眾搬運東西,攙扶老人、病人撤離災區,並迅速轉移到安全區進行安置,許多老百姓都說「還真有的像受災一樣」。
(三)演練後期工作周密細致
(1)推廣經驗和做法,演練工作結束後,鄉政府將演練全過程製作成專題教育片在電視台分時間分順序進行播放,通知到村組人員按時收看,用以教育群眾。
(2)組織全區有地質災害監測點的鄉、村主要領導觀摩了6月14日的現場演練,增加直觀感。
(3)針對演練工作方案在演練過程中存在的一些疏忽和不足,區政府應急辦要求各部門及單位進一步完善和補充工作方案。
三、存在的問題
一是部分群眾對地質災害演練的目的、意義和重要性認識不足;二是演練方案有待於更進一步完善;三是部門聯動需進一步加強;四是經費不足。
四、下一步打算
(1)利用電視專題、新聞報道、室外橫幅、廣告等手段,大造聲勢,營造氣氛,加大地質災害演練工作的宣傳教育力度和方法;
(2)針對不同地域,不同時期分次進行了多次演練,提高政府應急處置能力和群眾自我保護及防災避險意識。
昭通市昭陽區盤河鄉地質災害演練方案
昭通市昭陽區盤河鄉屬地質災害多發地區,特別是滑坡泥石流頻繁。為使我鄉在地質災害來臨時能把損失降至最低,最大限度地保護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特製定此地質災害演練方案。必須嚴格執行。
(1)地質災害演練一年一至三次,演練地點選擇在地質災害多發村寨,由鄉人民政府主持,國土所牽頭聯合各部門及演練村寨群眾共同實施演練。
(2)首先發放地質災害防範知識宣傳資料並進行講解。
(3)假定地質災害滑坡泥石流發生點,地質災害監測員吹哨報告情況、泥石流走向、流速、流量,群眾撤離危險區域的撤走方向。
(4)村、組幹部和村民代表立即組織群眾安全有序地撤離地質災害危險區域,並清點撤出人員和財產情況,立即上報。
(5)假定地質災害撤離危險解除後,鄉政府分管領導組織、由國土所牽頭各部門、村、組及受災群眾對災害等級、人員及財產損失情況作出調查評估,並立即上報。
(6)作出災後治理和從建方案,立即上報相關部門。
(7)此方案報鄉政府備案後下發至鄉屬各部門、各村、組嚴格實施。
組織村民撤離地質災害危險地段
⑦ 南海區年地質災害應急演練工作方案
為進一步提升地質災害突發事件應急處置能力,提高突發性地質災害應急預案的可操作性,最大限度減少因災害造成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南海區國土城建和水務局(國土)與西樵鎮人民政府擬於2013年11月19日(星期二)在西樵鎮登山大道開展地質災害聯合應急演練。為確保該演練活動的順利完成,特製定以下工作方案。
一、指導思想
堅持「預防為主,避讓與治理相結合」的工作原則,突出「以人為本」的工作思路,以突發地質災害臨災應急為重點,強化組織領導。
二、目的和意義
西樵是全區地質災害防治壓力較大的地區之一,全鎮共有地質災害隱患點11處,對住戶存在威脅的地質災害隱患點共2處,開展好地質災害應急演練工作具有重要意義。通過本次應急演練,提高廣大群眾應對突發地質災害的防災意識和自救能力,提升地質災害突發事件應急處置能力,檢驗和提高突發性地質災害應急預案的可操作性。
三、演練背景及內容
受連續強降雨影響,西樵山滑坡地質災害點監測責任人在巡查時發現登山大道北側邊(西二街後側)山坡和西樵山碧玉洞內山坡出現小量山體崩塌,有發生較大山體滑坡地質災害跡象,情況危急。巡查人員發現後立即將該情況向西樵國土所報告,西樵國土所接報後立即向南海區國土城建和水務局(國土)和西樵鎮應急辦電話報告,並馬上趕赴現場核實情況。區國土城建和水務局(國土)接報後立即將情況電話報告區應急辦和市國土資源和城鄉規劃局,並邀請佛山地質局派專家趕赴現場開展應急調查工作。經對現場調查核實,險情重大,可能直接威脅西二街周圍民眾和景區遊客的安全。根據《佛山市南海區突發地質災害應急預案》,區國土城建和水務局(國土)及時向區政府分管領導報告相關情況,區政府決定立即啟動區、鎮兩級突發地質災害應急預案,成立地質災害應急指揮部,並及時通知指揮部各成員單位迅速做好搶險救災准備。
四、演練時間及地點
演練時間擬定於2013年11月19日(星期二)9:00,地點在西樵鎮登山大道北側(西二街後側)山坡和碧玉洞景區內。
五、參演嘉賓
(1)領導嘉賓:市局領導、區有關領導。
(2)觀摩嘉賓:各鎮街國土所所長或分管地災副所長、工作人員1~2名。
六、演練組織機構及職責
為加強組織領導,確保演練順利進行並取得預期效果,成立地質災害聯合應急演練指揮部。
指揮長:黃頌華 西樵鎮鎮長
副指揮長:張堅和 西樵鎮
成員:潘汝海 區國土城建和水務局(國土),陳世榮 區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李永添 區應急辦,李昱文 區氣象局,葉 瑞 區三防辦,羅麗容 西樵鎮,瀋海泱 西樵鎮,鄒子文 西樵鎮,李潤來 西樵鎮,龍華強 西樵鎮,陳仲文 西樵鎮,洪榮亨 西樵鎮,劉光勇 區國土城建和水務局(國土),蔡纓 區國土城建和水務局(國土),潘國雄 西樵鎮黨委辦、應急辦,何有新 西樵鎮國土城建和水務局,譚錫強 西樵鎮社會工作局,潘永波 西樵鎮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鄒紹華 西樵鎮衛生和人口計劃生育局,陳俊勛西樵山風景名勝管理處,謝展明 西樵鎮國土城建和水務局(國土),劉建華 西樵鎮國土城建和水務局(水利),陳小澤 西樵鎮環境運輸和城市管理分局(執法),羅文顯 西樵鎮市政辦,余富津西樵鎮武裝部,歐美萍 西樵鎮宣傳文體辦,黃伯佳 西樵派出所,葉巨行 西樵交警中隊,賀檢枚 西樵消防中隊,李賢能 西樵交管所,區玉標 西樵廣播站,黃作 南海區第四人民醫院,李如職 西樵鎮衛生監督分所,饒傑 西樵鎮供電所,張月 官山自來水公司,曾紅一 西樵電信分局,黎健雄 東碧社區
應急演練指揮部下設7個工作組,其成員及工作職責如下。
1.統籌聯絡組
組長:洪榮亨
成員:蔡纓、潘國雄、潘永波、陳俊勛、謝展明
工作職責:負責制定應急演練工作方案;負責演練物資的准備;負責召開籌備會議明確演練流程和相關單位工作職責;負責演練的統籌組織和綜合協調工作。
2.治安交通組
組長:鄒子文
成員:葉巨行、陳小澤、冼觀慶、李賢能、羅文顯
工作職責:負責維護災害現場及周邊的社會治安和交通秩序;對地質災害區現場實施戒嚴圍蔽;負責疏散災區內無關人員,協助應急搶險救援組轉移災區群眾及遊客;完成指揮部交辦的其他工作。
3.應急搶險組
組長:李潤來
成員:一組(西二街北側):余富津、預備役10人、消防5人
二組(碧玉洞):賀檢枚、預備役10人、消防5人
工作職責:迅速組織民兵預備役和消防中隊趕赴災區現場組織搶險救災;完成指揮部交辦的其他工作。
4.調查監測組
組長:李潤來、洪榮亨
成員:一組(西二街北側):何有新、謝展明、林海佳、梁永權、劉光勇、趙亞甜
二組(碧玉洞):潘永波、劉建華、林剛健、張東平、梁寶蔭
工作職責:組織專家開展現場調查,查明災害形成的條件、引發因素、影響范圍,確定地質災害等級,對災害點現狀穩定性進行監測和評估,制定搶險方案;提出人員撤離、轉移最佳路線和災民臨時安置地點的意見;完成指揮部交辦的其他工作。
5.醫療防疫組
組長:羅麗容
成員:鄒紹華、陳志晃、黃作、李如職
工作職責:迅速組建、調集現場醫療救治隊伍;負責聯系、指定、安排救治醫院,組織指揮現場受傷人員接受緊急救治和轉送醫院救治;負責調集、安排醫療器材和救護車輛;負責災區和避險點的衛生防疫工作,確保在災後無大疫。
6.災民安置組
組長:瀋海泱
成員:譚錫強、黎健雄
工作職責:負責撤離群眾和遊客的安置工作;負責救災物資的發放;負責避險點的管理維護。
7.宣傳報道組
組長:龍華強
成員:歐美萍、區玉標、潘永波、謝展明。
工作職責:負責做好演練前後宣傳報道、現場拍攝、影響製作等工作。(具體為廣播站安排三支攝像槍分別在指揮部和兩個搶險現場三個點進行全場拍攝;安監辦安排兩部DV,一部輔助拍攝碧玉洞的遊客疏散至西樵高級中學應急避難場所的全過程,一部輔助拍攝指揮部現場全過程(受災群眾資料登記現場);國土所安排一部DV輔助拍攝西二街北側的全過程(群眾疏散現場)。
七、應急預案演練隊伍及大型物資籌備
(一)應急預案演練參演單位專業隊伍、人數以及演練前需准備的物品。
(1)武裝部,民兵預備役22人。
(2)公安、交警、城管、消防各10人、負責准備公安、交警、城管、消防車各2輛。
(3)國土城建和水務局(國土)10人及建設辦5人。
(4)衛生和人口計劃生育局10人(含第四人民醫院和衛生監督所)。負責准備1輛120急救車及急救器材、衛生防疫消殺和演練災民的傷病檢查治療器。
(5)交管所2人。准備1台公交車,負責搭乘受災群眾按照既定路線撤離。
(6)社會工作局及東碧社區各5人,負責安置撤離的群眾和遊客。
(7)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5人,負責影像輔助拍攝和應急帳篷安裝。
(8)宣傳辦2人、廣播站3人負責宣傳報道和影像拍攝。
(9)市政辦4人,負責准備水馬。
(10)供電、供水、電信各2人,安排供電、供水、電信車各1輛。(穿著工作服,負責搶修水電等線路)
(11)參演群眾和遊客共50人。其中,居民30人,由東碧社區負責聯系召集;遊客20人,由西樵山風景管理處組織。
(二)應急演練基礎物資籌備工作
應急演練基礎物資由應急辦和國土所負責,具體負責應急演練現場布置、避險安置點選取和相關裝備、物資籌備等工作,具體內容包括:
應急演練地點:指揮部、避險安置點;
現場指揮部:桌椅、條幅、隊伍標示牌;
避險安置點:椅子、標示牌、礦泉水30箱、一般帳篷10個、應急帳篷2個等;
裝備、物資籌備:
(1)勘查、監測裝備:皮尺、捲尺等;
(2)搶險裝備:擔架(由醫院提供)、安全帽(各參演人員提前一天到黨政辦領取)、雨具(雨衣、雨鞋、雨傘);
(3)應急物資:彩條布、沙袋;
(4)其他:疏散標示、攜帶型小廣播、口哨、警示隔離帶、警示牌、水馬、對講機8台等。
八、應急演練方案
(一)第一階段:險情報告(演練前一天預拍,主持人陳述)
9:30,地質災害巡查人員發現西樵鎮登山大道北側(西二街後側)山坡和碧玉洞景區內山坡出現小量崩塌,山體前緣出現裂縫,土體隆起,後緣裂縫急劇加大加寬,出現山體滑坡跡象,情況危急。
9:35,地質災害巡查人員立即向西樵國土所報告現場情況,描述滑坡前兆。西樵國土所接到電話後,立即向區國土城建和水務局(國土)和鎮政府報告,並由西樵國土所會同地質災害專家趕赴現場指導防災避險工作。
9:40,區國土城建和水務局(國土)接到電話後,立即電話向區局領導及區政府(區應急辦)匯報相關情況。經地質災害應急專家趕赴險情現場開展應急調查,初步判定地質災害級別及誘發因素、災害規模等。
(二)第二階段:啟動預案
9:45,區、鎮兩級政府接報後啟動《突發地質災害應急預案》,成立地質災害聯合應急指揮部,指揮部臨時設置在西樵鎮綜治信訪維穩中心。(主持人陳述)
副總指揮(張堅和,指揮部):「報告總指揮,據區國土城建和水務局報告,西樵鎮登山大道北側(西二街後側)山坡和碧玉洞景區內山坡出現少量崩塌,山體前緣出現裂縫,土體隆起,後緣裂縫急劇加大加寬,出現山體滑坡跡象,情況危急。」
總指揮(黃頌華,指揮部):「立即摸查險情,盡快疏散周圍群眾,准備投入搶險。請立即通知「區地質災害應急指揮部」的各成員單位趕赴西樵鎮指導和協助搶險救災;通知西樵鎮政府迅速組織鎮相關部門按照地質災害疏散應急預案組織人員撤離至安全區域。」
區政府(區應急辦)(李永添,指揮部):「西樵鎮登山大道北側(西二街後側)山坡和碧玉洞景區內山坡突發地質災害,南海區突發地質災害應急預案現已啟動,請區地質災害應急指揮部各成員單位馬上趕赴西樵鎮指導和協助搶險救災,應急指揮部設在西樵鎮綜治信訪維穩中心。」
各工作組:從北門票房(演練開始前集合點)到西樵鎮綜治信訪維穩中心停車場集合(車輛按指定位置停在綜治信訪維穩中心門前,人員列隊跑步進入指定集合點,縱向列隊)。
副總指揮(張堅和,指揮部):「報告總指揮,各工作組已集合完畢,請指示。」
總指揮(黃頌華,主席台前):「西樵鎮登山大道北側(西二街後側)山坡和碧玉洞景區內山坡突發地質災害,西樵鎮山體滑坡搶險預案現已啟動,請應急辦根據國土及地質災害應急專家組調查評估結果研究制定並迅速實施搶險方案;鎮社會工作局、東碧社區居委會、西樵山風景管理處根據人員撤離方案組織西二街一帶居民及碧玉洞景區內的遊客撤離至西樵鎮綜治信訪維穩中心,並做好安置工作;鎮衛計局馬上聯系就近醫院,在避險安置點設置醫療點,對受傷群眾和遊客進行救護;鎮衛生監督分所,對避險安置點開展衛生防疫;武裝部馬上組織預備役、消防中隊趕赴現場開展搶險;西樵派出所、交警中隊、城管分局馬上趕赴現場開展搶險現場及周邊民居的治安保衛工作,疏導交通,保障搶險車輛進出暢通。請各工作組按照要求,根據各自職責迅速行動,及時匯報進展情況。」
(三)第三階段:搶險救災
9:55,(李潤來(西二街北側)、洪榮亨(碧玉洞))、區國土局、鎮國土所、應急專家組開展險情調查、災害體監測和評估工作,摸清誘發成因、災害體規模和災害級別等,並報應急辦、制定現場搶險、避險方案,准備應急物資。
應急專家組(趙亞甜,搶險現場)(對講機):「經調查,因持續強降雨導致山體土質松軟出現淺層滑動面,碧玉洞景區內滑坡體長約5米,寬約3米,平均厚度約1米,總量約15立方米;而登山大道北側(西二街後側)滑坡體長約20米,寬約5米,平均厚度約5米,總量約500立方米,屬小型滑坡。經監測發現,滑坡體仍在蠕動滑移,可能直接威脅到登山大道北側(西二街)居民和碧玉洞景區內遊客的人員安全,危險性較大,險情等級屬中型。建議立即用彩條布對滑坡體進行覆蓋,疏通周圍排水溝,在滑坡體下方堆砌沙袋進行臨時支護,盡快疏散受威脅人員。」
副總指揮(張堅和,指揮部):「報告總指揮,經調查,因持續強降雨導致山體土質松軟出現淺層滑動面,碧玉洞景區內滑坡體長約5米,寬約3米,平均厚度約1米,總量約15立方米;而登山大道北側(西二街後側)滑坡體長約20米,寬約5米,平均厚度約5米,總量約500立方米,屬小型滑坡。經監測發現,滑坡體仍在蠕動滑移,可能直接威脅到登山大道北側(西二街)居民和碧玉洞景區內遊客的人員安全,危險性較大,險情等級屬中型。應急專家組已完成初步調查,建議立即用彩條布對滑坡體進行覆蓋,疏通周圍排水溝,在滑坡體下方堆砌沙袋進行臨時支護,盡快疏散受威脅人員。請總指揮下達指示。」
總指揮(黃頌華,指揮部):「同意按專家組意見開展搶險救災,盡最大努力保障受威脅人員的人身安全,各搶險隊伍立即投入搶險工作,交通治安保障組封鎖進入滑坡危險區的村道,同時設置警戒線,除搶險救災人員外,其他人員不得進入該危險區域;對災區實施治安巡邏,保證災區安全。」
副總指揮(張堅和,指揮部):「專家組繼續開展監測工作;監測預警組盡快劃定危險區范圍,圍拉警戒線,懸掛警示牌和指示標志牌;搶險救災組負責全面搶險救災工作,搶險加固失穩邊坡,轉移受威脅群眾和財產;安置救助組負責受災群眾按預定路線有序的避讓撤離至臨時安置點,開展救助工作。」與此同時,東碧社區居委會和西樵山風景管理處工作人員組織相關人員撤離至西樵鎮綜治信訪維穩中心。
10:10,鎮武裝部組織預備役和消防中隊分兩組,到地質災害點按照區鎮國土部門和應急專家組的指導開展應急搶險工作。西樵派出所、交警中隊、城管分局到達搶險現場,圍拉警戒線,實施安全警戒,疏導交通,保障搶險車輛進出暢通。西樵建設辦、供電、供水、電信部門到達搶險現場,檢查樓房、供電、供水、通信情況,保障水、電、通信不受影響(建設、供電、供水、電信部門演練前提前一天拍攝)。交管所聯系一台公交車在西樵綜治信訪維穩中心接送受災群眾和遊客至西樵高級中學應急避難場所。南海區第四人民醫院接到鎮衛計局通知,到達西樵鎮綜治維穩中心設立臨時醫療點,救護受傷群眾和遊客(東碧社區和風景處分配派一名人員扮演傷者(紅葯水製造傷口),現場模擬受傷包紮)。鎮社會工作局、東碧社區在綜治中心內負責撤離人員的疏導和安置工作(現場派發礦泉水、登記資料等)。鎮應急辦、社會工作局、安監局組織人員,安裝應急帳篷。
10:15—10:35間,兩個搶險現場的搶險隊伍按照應急專家的應急搶險方案,用彩條布對滑坡體進行覆蓋,疏通周圍排水溝,在滑坡體下方堆砌沙袋進行臨時支護。
10:35,(李潤來,搶險現場):「報告副總指揮,經過1個多小時的搶險、疏散和監測,受威脅人員已全部安全轉移,滑坡險情已得到基本控制,滑坡上部鬆散泥石已清理干凈,滑坡范圍沒有繼續擴大,險情基本排除。」(匯報的同時,兩個搶險現場的人員開始集隊回西樵綜治信訪維穩中心集合)。
(四)第四階段:險情解除
10:40,副總指揮(張堅和,指揮部):「報告總指揮,經過1個多小時的搶險、疏散和監測,受威脅人員已全部安全轉移,滑坡險情已得到基本控制,滑坡上部鬆散泥石已清理干凈,滑坡范圍沒有繼續擴大,險情基本排除。請指示。」
總指揮(黃頌華,指揮部):「巡查預警人員繼續做好監測工作,發現異常,要立即報告。」
(五)第五階段:總結
11:00,各救援隊員集中綜治中心,縱向列隊,副總指揮、總指揮作總結發言。
2013年地質災害應急演練選編
2013年地質災害應急演練選編
⑧ 文山地質災害應急演練方案
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人民政府
(2011年5月)
富寧縣是雲南省12個國家級一類防洪縣之一,「防大洪,搶大險,應對突發性地質災害」任務艱巨。舉行此次演練旨在貫徹「安全第一、常備不懈,以防為主、全力搶險」的防洪防災方針,檢驗各防災減災指揮部成員單位在富寧縣城遇到暴雨引發洪水並發突發性滑坡地質災害時對防洪搶險調度、險情搶護、群眾轉移、安置維穩工作協調和執行能力,克服麻痹和僥幸心理,進一步建立統一、快速、協調、高效的防洪搶險和應對突發性地質災害機制機制,確保富寧縣城安全度汛,提高應對災害和搶險救災能力。為此,在2011年5月12日「防災減災日」文山防災減災演練在富寧縣舉行。此次演練,省、州及8縣(市)組織了觀摩團進行全程觀摩。文山人民政府副州長親臨現場,並宣布演習開始。現將綜合演練中的地質災害應急演練情況報告如下。
一、目的意義
地質災害具有突發性,甚至不可預見性。做好地質災害防治工作,是認真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以人為本、執政為民的重要體現,是解決民生問題的基本要求,是我國現代化建設的基本保障,是履行政府社會職責和公共服務職能的重要內容。加強地質災害防治工作,是國土資源管理部門的一項歷史使命。近年來,特別是「5·12」地震之後,各級黨委人民政府以及國土資源主管部門高度重視民生和地質災害防治工作,更加註重提升國土資源部門地質災害防治工作水平和提高地質災害臨災狀態下責任部門搶險救災應急反應能力,更加關心縣、鄉(鎮)、村、組四級群測群防體系的建設,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
富寧縣是文山州地質災害重災區之一,全縣共有地質災害隱患點117處,對住戶存在威脅的地質災害隱患點共54處,共威脅到745戶2884人,其中2011年度重要監測隱患點29個。目前,正值地質災害多發的主汛期,開展好地質災害應急演練工作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
二、演練的任務
本次地質災害應急預案演練的任務是:富寧縣新華鎮新興社區仁和村小組滑坡隱患遭受連續降雨、強降雨等因素的誘發,滑坡有可能產生的緊急情況下,及時啟動《富寧縣突發地質災害應急預案》,通過防災減災演練,進一步提高富寧縣應對突發地質災害的應急反應能力,提高廣大人民群眾的防災避災意識,一旦臨災能迅速有序安全撤離避讓,最大限度地降低地質災害造成的損失,進一步完善各部門的公共安全事故應急預案,維護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
三、演練的原則
以人為本、避讓為主的原則。
統一領導、分級負責的原則。
反應迅速、措施果斷的原則。
部門配合、分工協作的原則。
四、演練背景
新華鎮仁和村小組滑坡位於該村左側,該滑坡形成於2006年6月,在村子左側可見明顯拉張裂縫組,且裂縫已基本貫通,裂縫總體走向210°,長約320米,寬10~50毫米;2010年9月以來,遇連續降雨(大雨、暴雨)等因素的作用,導致裂縫擴展明顯加劇,目前該項滑坡處於加速變形過程中,有整體失穩的可能性,直接威脅著滑坡體上仁和村小組和滑坡體下方富寧縣高速公路收費站共計287名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
該山體滑坡隱患點編制有「防災方案」,受威脅群眾持有「防災避險明白卡」。
五、演練時間
2011年5月12日9:00~11:30。
六、預警演練准備
(一)預演
時間:2011年5月11日15:00。
(二)演練指揮部組成人員及各工作組職責
1.防災減災演練總指揮:王毅(縣委書記、縣長);指揮長:崔同富(縣委副書記)
主要職責:
(1)審查批准防災減災演練方案;
(2)發布防災減災演練命令;
(3)主持一級預警會商;
(4)簽發一級預警通知。
2.演練常務副指揮長:楊秀祥(縣委常委、常務副縣長、縣防汛抗旱指揮部指揮長)
主要職責:
(1)負責演練全面工作;
(2)主持二級預警會商;
(3)簽發二級預警通知。
3.演練副指揮長及其職責
韋勝輝(縣委常委、政法委書記):負責受災群眾轉移到安全地點。
韋思亮(縣委常委、副縣長):負責搶險救災物資供應,做好受災群眾善後安置等工作。
孟軍(縣委常委、縣委辦主任):負責搶險救災各項工作的綜合協調,督促檢查救災工作。
李艷紅(副縣長):負責受災群眾及搶險隊伍的醫療救治及衛生防疫。
張泉龍(副縣長):負責預警系統電力、通訊搶修維護,保障電力供應、通訊暢通。
蔣捷(副縣長、公安局局長):負責社會治安、交通管制及現場應急搶險等工作。
陳宗友(某部隊領導):負責駐富部隊搶險隊伍的調集指揮。
張國林(縣人武部部長):負責組織民兵應急分隊投入搶險救災。
李思學(縣公安邊防大隊大隊長):負責組織邊防大隊官兵及時深入受災現場開展搶險救災任務。
穆雪鋒(縣公安消防大隊大隊長):負責組織消防大隊官兵及時深入受災一線開展搶險救災任務。
黃志宏(縣國土資源局局長):負責演練具體工作;報告地質災害情況;協調州局及上級有關部門。
4.9個應急工作組及其演練職責
(1)綜合協調聯絡組(車輛3輛,15人)
組長:孟軍(縣委常委、縣委辦主任);
副組長:蒙俊生(縣政府辦主任);
成員:毛啟光(縣委辦副主任、縣委農辦主任);
肖平永(縣政府辦副主任);
黃晶(縣委政府督查室副主任);
王炳旭(縣委辦信息股股長);
彭華勇(縣政府辦綜合股股長);
黃仕剛(縣政府辦綜合股副股長);
陸仕標(縣民政局辦公室主任);
夏振東(縣國土資源局辦公室主任);
夏振東(縣國土資源局辦公室主任);
張永周(縣民政局救災股股長);
李金毅(縣林業局辦公室主任);
李連紅(縣農業局辦公室主任);
攝像記者:韋榮;
照相人員:王炳旭;
聯絡員:徐加俊。
職責:掌握現場搶險救災工作進度,協調和督查各組演練;完成演練指揮部交辦的其他工作。
(2)群眾轉移組(50人)
受災群眾安置點設置在:縣第一中學操場。
組長:韋勝輝(縣委常委、政法委書記);
副組長:杜卓春(新華鎮人民政府鎮長);
梁富(縣公安局副局長);
曾正廷(縣人武部副部長);
肖平永(縣政府辦副主任);
鄧發東(縣農業和科學技術局局長);
成員:各部門人員;
攝像記者:李芳晶;
照相人員:新華鎮一名幹部;
聯絡員:韋登格。
職責:組織被圍困人員轉移到指定安置點,確保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完成演練指揮部交辦的其他工作。
(3)應急搶險組(消防車輛2輛,電力搶修車1輛,裝載機4台,人員150餘人)
組長:楊秀祥(縣委常委、常務副縣長);
副組長:張國林(縣人武部部長);
成員:由縣公安、交通、水務、教育局,邊防一團,縣人武部,縣公安消防大隊,縣公安邊防大隊,新華鎮,電力公司工作人員組成;
總聯絡員:徐加俊。
職責:迅速組織各專業應急小組趕赴現場組織搶險救災,負責組織、指導遇險人員開展自救和互救工作;負責統一調集、指揮施救隊伍,實施現場搶險救災;搶救遇險人員;保障電力供應;掌握災情並報告指揮部;完成演練指揮部交辦的其他工作。
(4)災險情調查監測組(車輛2輛,人員10人)
組長:蔣捷(副縣長、公安局局長);
副組長:黃志宏(縣國土資源局局長);
成員:由縣國土局、縣氣象局、縣安監局和新華鎮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工作人員組成;
總聯絡員:夏振東。
任務:組織專家開展現場調查,查明災害形成的條件、引發因素、影響范圍和人員財產損失情況,確定地質災害等級;設立專業監測網點,對災害點現狀穩定性進行監測和評估;對可能再次發生地質災害提出能夠阻止或延緩再次發生災害的措施;提供災害發生地詳細准確的氣象預報;提出人員財產的撤離、轉移最佳路線和災民臨時安置地點的意見;完成縣地質災害搶險救災指揮部交辦的其他工作。
(5)交通治安秩序維護組(車輛5輛,人員40人)
組長:蔣捷(副縣長、縣公安局局長);
副組長:張恃海(縣公安局副局長、交警大隊大隊長);
成員:由縣公安、交警大隊、新華鎮政府工作人員組成;
攝像記者:吳光斌;
照相人員:縣公安交警大隊一名幹警;
聯絡員:楊禮貴。
職責:組建交通治安管理隊伍;維護災害現場社會治安秩序和交通秩序;對搶險救災現場實施交通管制;組織災區現場治安巡邏保護;負責疏散現場無關人員,協助應急搶險組轉移災區人員及財產;完成演練指揮部交辦的其他工作(下設交通管制、治安巡邏兩個專業小組)。
(6)網路通訊技術保障組(20人)
組長:張泉龍(副縣長);
副組長:龍源濤(縣文化廣播電視體育旅遊局副局長);
周招祥(縣電子信息管理局局長);
成員:趙祖旭(電信富寧分公司經理);
馮天文(移動富寧分公司經理);
張兵(聯通富寧分公司經理);
攝像記者:婁芳華;
照相人員:縣國土資源局局、電信局各一名幹部;
聯絡員:儂科偉。
下設網路技術保障、通訊保通保障兩個小組。
職責:負責提供演練所需對講機,並充足電量、編排序號;負責演練期間通訊暢通,安排1~2輛通信搶修車對通信基站進行搶修;完成演練指揮部交辦的其他工作。
(7)醫療救護組(人員20人)
組長:李艷紅(副縣長);
副組長:楊靜珍(縣衛生局局長);
成員:班峰(縣衛生局副局長);
農光城(縣衛生局副局長);
張金龍(縣醫院副院長);
徐文善(縣疾控中心副主任);
醫護工作人員15人;
攝像記者:劉剛;
照相人員:縣衛生局一名幹部;
聯絡員:李代艷。
職責:迅速組建、調集現場醫療救治隊伍;負責現場緊急救治和衛生防疫;安排2輛救護車開展救護,同時在團部附近搭建臨時救護所;完成演練指揮部交辦的其他工作。
(8)物資保障及善後安置組(車輛4輛,其中部隊2輛、地方2輛,人員20人)
組長:韋思亮(縣委常委、副縣長);
副組長:肖義慶(縣民政局局長);
陳明抒(縣財政局局長);
付聯翔(縣發改局局長);
龍源飛(縣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局長);潘文明(縣經濟商務和外事局局長);
柏祖斌(縣民政局副局長);
成員:由以上單位工作人員組成;
攝像記者:翟正文;
照相人員:縣民政局一名幹部;
聯絡員:農榮。
職責:負責搶險救災經費及時足額到位;負責災民的臨時安置工作;負責防汛救災物資的調運、儲存和發放;為災民提供維持基本生活必需品和搶險救災人員的生活保障;完成演練指揮部交辦的其他工作。
(9)新聞采訪發言組(人員10人)
組長:肖義雄(縣委宣傳部副部長);
副組長:龍原濤(縣文化廣播電視體育旅遊局副局長);
成員:由宣傳部、廣電局記者組成。
職責:負責防災減災演練的現場報道、采訪等工作,負責演練對外宣傳、報道,並明確新聞發言人發布新聞;完成指揮部交辦的其他工作。
七、應急預案演練的實施步驟
(一)應急預案演練預備工作
1.召開應急預案演練預備工作會議
會議由縣人民政府召集縣地質災害防治領導小組成員、相關部門領導、仁和村小組村小組長等參加。
(會議時間:定於5月11日9時。會議地點:江口縣政府會堂)。
會議內容:
(1)縣人民政府王毅縣長講話,通報進行地質災害應急搶險救災預案演練工作的目的意義、標准要求及有關部門的工作任務等情況。
(2)座談應急預案演練方案實施的有關問題。
2.參演單位專業隊伍、人數以及演練前需准備的物品
(1)縣人武部、民兵應急分隊、武警中隊共40人。負責其他參演單位所需迷彩服、十字鎬、鏟子、鋼釺等器材的准備。
(2)消防武警官兵6人。負責消防車輛、消防器材、防毒面具、生命探測儀等設備的准備。
(3)縣公安及交警20人。負責治安和交通管制警示標志。
(4)縣國土資源局30人。負責宣傳資料、標語、地質災害監測設備的准備,各應急分隊隊旗等工作。
(5)縣衛生局20人。負責2輛120急救車輛以及急救器材、衛生防疫消殺和演練災民的傷病檢查治療器材的准備。
(6)縣交通局20人。保證至少2台以上交通標志車輛的准備。
(7)縣民政局12人。負責救災、慰問物資、安置災民相關表卡的填報准備,其中帳篷至少准備3頂以上。
(8)仁和村小組180人。富寧縣高速公路收費站10人負責演練前組織、宣傳發動、群眾轉移。
(9)縣建設局4人。負責組織指揮演練場地平整和觀摩台搭建。
(10)縣教育局3人。負責參演學生60人的組織和動員。
(11)縣電信公司5人。負責准備電話機10部,現場的通信保障。
(12)縣氣象局2人、縣移動公司2人、縣供電公司8人、縣自來水公司3人、縣水利局4人、縣安監局3人、縣環保局3人,按各自工作職能准備相應器材。
(13)新華鎮幹部15人。負責演練前演練區域村民的動員和群眾會的召集。
(14)參演師生60人。由縣第一中學(縣教育局局負責組織落實好人員及演練服裝的准備。)
參演隊伍共計440人。
3.應急預案演練工作準備
(1)綜合聯絡組全面負責各項准備工作的協調與籌劃。
(2)交通治安管理組熟悉仁和村小組滑坡的災害危險性及危險區內的相關情況,制定交通管制及災區安全保衛的措施,解決有關問題,准備封鎖公路、道路通行的禁牌及禁止進入危險區的警示標志。
(3)災險情調查監測組熟悉仁和村小組滑坡的地理環境及滑坡情況,設立監測標志,全站儀監測安置地點和監測記錄等。
(4)應急搶險組、後勤保障組熟悉仁和村小組滑坡的地理環境及滑坡情況,悉記群眾撤離避讓路線、受災群眾臨時安置地點及衛生搶救所的臨時設置地點的有關情況,做好搶險救災及物資儲備調運及有關設備裝備與調運工作。
(5)醫療衛生組熟悉受災群眾臨時安置地的有關情況,准備救護車及相關救護醫療器材等,確保搶險救災或演練應急之用。
(6)其他各組做好相關准備工作
(二)演練工作程序
1.2011年5月12日9:00時全體演練單位在縣第一中學操場待命
9:10接新華鎮人民政府報告:「因昨夜連續大雨,新華鎮新興社區仁和村小組出現嚴重險情,簡易監測資料表明滑坡體與後緣母體裂縫加寬,滑坡隨時可能發生,要求縣國土局盡快派人調查處理。」
9:15縣國土局領導:
(1)向縣人民政府匯報;
(2)縣國土局派出應急小分隊立即趕赴現場開展調查,進行險情評估及應急處理,設立全站儀監測點。
9:25縣國土局領導接應急小分隊報告:「新華鎮新興社區仁和村小組滑坡活動性增強,寬度已增大到0.2米,滑坡體處於臨滑狀態。建議盡快報告縣人民政府,啟動縣突發地質災害應急預案。」
9:30縣國土局領導向縣人民政府報告情況,建議啟動縣突發地質災害應急預案。
通知縣地質災害防災應急指揮部的各成員單位立即趕赴仁和村小組集中待命。
9:40指揮部設在太平中學會議室,太平中學體育場為集合地點,各組長向指揮部報到,原地待命。
9:50縣國土局局長向指揮部介紹該滑坡地質災害有關情況。
縣氣象局局長報告天氣情況。
縣國土局局長匯報災情態勢、發展趨勢,提出防患對策及建議。
10:00指揮部:下達命令。
命令:交通治安管理組:封鎖進入危險區的縣鄉公路、進入滑坡危險區的村道;同時設置警戒,除搶險救災人員外,其他人員不得進入該危險區域,對災區實施治安巡邏,保證災區安全。
群眾轉移組:使用音響設備放警報信息或鳴鑼緊急通知危險區域的群眾按原定路線有序安全轉移;應急搶險組,要組織的民兵預備役人員和其他搶險救災人員一共計150人火速趕往災區,按照原定的編制序列目標任務快速趕到災區實施搶救,迅速組織災區師生和物資快速有序安全撤離到安置點。
災情調查監測組:繼續跟蹤監測災情,有情況及時報告。
醫療衛生組:組織醫療衛生緊急搶救隊伍進入災區,進行傷、病員的搶救及轉移工作。
後勤物資保障組:負責轉移到各臨時安置點的受災群眾安置工作,認真做好各安置點受災群眾的宣傳思想鞏固工作,解決好災民的吃、穿、住等問題,確保救災搶險指揮通訊與聯絡的暢通。
10:10撤離開始。
10:25撤離完畢。
10:30應急搶險組報告:全線撤離完畢。已設好警界、切斷電源水源。
交通治安管理組報告:通往危險區的公路、道路已封鎖,警戒工作有條不紊進行。
後勤物資保障組報告:撤離群眾基本安置妥當。
醫療衛生組報告:撤離過程中只有兩人因摔跤受輕傷,已得到緊急處理,臨時醫療點已建立,工作正常開展。
災情調查監測組報告:據監測組監測,滑坡變化已趨穩定,建議召開指揮部會議,研究解除封鎖警戒。
10:35指揮部召開會議,下達命令:解除公路、道路封鎖、警戒。由災情調查監測組繼續監測,有情況及時報告;災後重建組負責對危房進行鑒定,提出受災群眾回遷和重建方案,報政府批准實施。
10:40指揮部領導到受災群眾臨時安置點看望受災群眾撤離安置情況。
10:45演練工作講評會。總指揮作演練講評。
10:55宣布演練結束。
11:10各搶險救災工作組在現場進行自我總結。
11:20召開演練總結會議。
緊急運送救災物資
救災物資
⑨ 沾益縣炎方鄉地質災害應急演練方案
(2011年7月)
一、指導思想
地質災害防治工作是事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的大事,要以踐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構建和諧社會的高度,提高對開展演練工作必要性的認識,認真開展演練工作並收到實效,找出不足進行彌補,更好地指導全縣地質災害防治工作,更好地維護人民群眾生命和財產安全。
二、演練目的
(1)通過實踐演練,進一步提高廣大人民群眾的防災意識和自救能力,防止災害造成群死群傷。
(2)增強工作主動性,根據實踐演練取得的效果和經驗,認真總結近年來災害應急處置工作中的經驗、教訓,以認識上,組織上、實踐訓練上等方面做好預防和處置准備,提高應變能力。
(3)加強宣傳,演練前向有關群眾和參與人員進行宣傳和通告,保證所有參與演練人員的積極性,熟悉演練程序,避免發性慌亂,確保參加實戰演練人員的絕對安全。
通過演練,增強有關工作人員的防災意識,從講全局、講政治的角度,充分認識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重要意義,對存在的災害隱患和自身工作存在的問題保持清醒的認識,突出以人為本的工作中心,明確工作重點,強化責任意識,全力以赴,達到不出事、少出事,確保災區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三、演練時間
2011年7月29日15:00—16:00。
四、演練地點
沾益縣炎方鄉卡居村委會壯德村民小組。
五、參演人員范圍
炎方鄉突發性自然災害應急指揮部成員單位、炎方鄉全體幹部職工、壯德村民小組群眾。
六、組織實施單位
沾益縣國土資源局、炎方鄉人民政府。
七、演練方案
(1)縣國土資源局根據氣象部門發布的地質災害三級預警信號,通知鄉、村、村小組地質災害監測責任人要立即上崗到位,加強進行區域和責任范圍內的巡查工作,對險情加強巡視和監控,同時決定啟動本地區應急預案。
(2)設置險情:①由於連日強降雨,壯德村民小組出現滑坡險情,需要將災害點受威脅的群眾及時轉移。②險情加大,撤離路線因山體滑坡、泥石流受阻,受災群眾無法以預定的路線撤離。指揮部立即指示應急搶險隊伍緊急趕到現場,進行緊急排險,確保受災群眾順利撤離。③災害點有老人因顧家私而不願撤離,工作組應組織人員進行說服。④對災害點各家各戶反復清查,確保人員全部撤離。
八、演練工作總結
(1)對演練中出現的協調溝通問題,及時進行總結,並制定解決方法。
(2)將演練成果進行總結,並作為我縣地質災害應急處理的方法。
(3)縣國土資源局有關人員組織總結材料,向上級政府、主管部門匯報。
2011年地質災害應急演練選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