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質工程 »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二級教授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二級教授

發布時間: 2021-03-07 02:19:23

A. 中國地質大學到底有幾個 位置在哪

中國地質大學有兩個,分別是中國地質大學(北京)、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一、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學校地址:北京市海淀區學院路29號

中國地質大學簡稱地大,是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國土資源部共建的一所以地球系統科學為主體,應用科學、前沿科學,以及新興交叉學科協調發展的全國重點大學。系國家「211工程」、「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台」重點建設,國家「雙一流」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

中國地質大學創建於1952年,前身是院系調整時期由北京大學地學系以及清華大學、天津大學等校的地質、工程等系科合並組建的北京地質學院。於1960年被中央確定為全國重點高校。文革時期外遷。1975年整體遷至武漢,更名為武漢地質學院。

1987年,國家教委批准武漢地質學院更名為中國地質大學,在武漢、北京兩地辦學,總部設在武漢。2000年,進入教育部直屬高校序列。2006年,教育部、國土資源部簽署共建學校協議。

(1)中國地質大學武漢二級教授擴展閱讀

一、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學科建設

截至2016年12月,該校擁有2個一級國家重點學科(涵蓋8個二級國家重點學科),14個省部級重點學科,33個碩士學位一級授權點,116個碩士學位二級授權點。

13個博士學位一級授權點,59個博士學位二級授權點,17個工程碩士領域和MBA、MPA等10個專業學位授權點,13個博士後流動站。

二、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學科建設

學校大力構建以地球系統科學為主導的學科體系,積極發展應用科學、前沿科學,以及與社會經濟發展密切相關的信息、納米、材料、生物、能源、環保等新興交叉學科。

截至2014年4月,學校有8個國家級重點學科和16個省部級重點學科,擁有12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13個一級學科博士點和38個一級學科碩士點;具有高校教師碩士學位授予權。

在教育部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展中心發布的第三輪學科評估結果中,中國地質大學地質學、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2個學科排名全國第一,石油與天然氣工程排名第三,海洋學科排名第五;另有6個學科進入全國前二十名。

B. 武漢大學的四大名嘴是哪四個啊

尚重生、趙林、李工真和李敬一。他們的講座場場爆滿。
四大名嘴之尚重生
1、生平介紹
政治面貌: 無黨派人士
所屬單位: 武漢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
教 研 室: 政管院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教研室
最後學位: 博士;
最後學歷: 博士研究生
職 稱: 副教授
一級學科: 政治學
二級學科: 政治學其他學科
研究方向: 政治理論
2、同學們眼中的「社會解剖師」:
尚重生,以剖析社會獨到深入而聞名,素來有「社會解剖師」的稱號,他是一個具有「社會解剖師」美譽的人;一個被稱為武漢大學「四大名嘴」之一、被眾多學生視為「精神教父」、畢業多年還感激不盡的人;一個笑談自己在武大留校任教是因為輔導員騙他說給他找個「漂亮女朋友」的人……可以說,他的任何一段經歷,都能讓校園里的大學生們羨慕不已。此外尚重生老師言辭幽默、犀利、深刻,被譽為武漢大學「四大名嘴」之一,被眾多學生視為「精神教父」。他開設的公選課《當代中國社會問題透視》深受同學們的歡迎,走廊和門口都是慕名前來的同學,聽眾中除了武大學生外,還有很多校外的同學。
3、授課信息:
通識選修課《當代中國社會問題透視》
各類講座
4、經典語錄:
我上課不願意看PPT,免得我的思想PPT化了。
大學出大師,但「大師化」是規劃得出來的嗎?我說教三001出五個大師,而102,教室小點就出四個,行不行?
教育就是給國家培養母雞的。母雞長大了是會下蛋的。那些培養母雞的人都活不下去了,母雞能長得好嗎?能生出好的小雞來嗎?連蛋恐怕都下不出來。
「高舉老布希偉大旗幟,緊密團結在以柯林頓為首的黨中央周圍,將美國特色的資本主義社會推向前進!」有人說嗎?「高舉撒切爾夫人的偉大旗幟,緊密團結在布萊爾周圍,將英國特色的資本主義社會推向前進!」 有人說嗎?有些話我們聽習慣了就不覺得它的可笑了。

四大名嘴之趙林
1、生平介紹:
出生日期:1954年11月8日
出 生 地:北京市
工作單位:武漢大學哲學院
職 稱:教授、博士生導師
職務及兼職:全國外國哲學史學會理事、
全國宗教學學會理事、清華大學道德與宗教研究中心研究員
研究方向:西方哲學、西方文化
2、「百家講壇名師」:
他的專業課吸引了很多外院的同學旁聽,以至於本專業的學生都沒了位置;他曾經5次收到央視的邀請參與「百家講壇」的錄制;他的通識課總是人滿為患,全校最大階梯教室,常常里里外外被擠得水泄不通;他一有什麼「新聞」,常會引得武大學子沸騰,珞珈山水、校園廣播、茶前飯後,到處都充滿了關於他的話題……
他,就是被譽為武大「四大名嘴」之一的哲學學院教授趙林。他說:「想要成為一個真正受到學生熱愛的老師,不僅需要淵博的知識和深邃的睿智,還需要高尚的道德情懷和高超的授課藝術。」也許,這就是趙林為人、為師的秘笈。
趙林老師把他成功的秘笈歸納為:天職意識, 這種神聖的天職意識使趙林一直處於一種感動狀態,正是這種使命感使得他把三尺講台視為生命,以自己的學識、良心和激情去面對同學們。學識扎實,十多年來,趙林已出版了10部個人學術著作,在國內外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120餘篇,並和鄧曉芒教授合作撰寫了《西方哲學史》專業課教材。這些學術上的成績為其授課提供了扎實的學識基礎。激情投入,已畢業的2002級同學任飛說:「趙老師講得非常投入,除了學生的反應,沒有什麼能幹擾他的課堂。」
3、授課信息:
專業課《西方哲學史》
各類講座
4、經典語錄
一個教師在講課時如果不能感動自己,他也同樣不可能感動學生。
這就是我的講台,我一直站在這里!
在美麗的珞珈山麓執教二十載,最令我欣慰的是自己在歷屆學子心中播下的知識種籽,最令我感動的是每學期課程結束時同學們經久不息的掌聲。

四大名嘴之李工真
1、生平介紹
李工真,1952年12月28日出生於武漢。歷史學博士,武漢大學歷史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文革中老三屆(68屆初中)畢業生。1970年7月招工回城後在漢口江漢路「南京理發廳」做過8年理發師;恢復高考制度後,於1978年10月考入武漢大學歷史學系;1985年7月留校任教;1988-1990年留學德意志聯邦共和國特里爾大學,師從德國著名歷史學家庫爾特迪威爾(Kurt Düwell)教授,專攻德國現代化問題。
2、武漢大學的「活字典」:
李工真教授因學識淵博而被稱為「武大活字典」,是武漢大學「四大名嘴」之一(在當年李工真、趙林和易中天號稱武漢大學三大名嘴,文史哲各佔一個)。在武漢大學,李工真老師的講座總是場場爆滿,總有很多人得站著聽。李工真教授還多次應邀前往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南開大學、北京師范大學、廈門大學、中國地質大學、華中科技大學、華中農業大學等國內著名高等學府從事講學活動。
李工真老師給大家的印象是特別真誠直爽,在他的身上,根本看不到傳統知識分子那種「逢人只說三分話,未可全拋出一片心」的心機。作為歷史學研究者,他敢於針砭時弊,俠義直言,體現出了強烈的自由主義色彩。他經常鼓勵同學們要講真話辦實事,要有獨立思考的意識,不要盲從權威。很多時候,我們都可以看到李老師推著他的專車,和同學們邊走邊聊的情景。
3、授課信息
各類講座
4、經典語錄
那時候覺得一輩子就這樣,出不去了。不過我堅信,是金子,到哪裡都發光。即使做理發師,我也要做最好的那一個。
不論從我父親當初的地位和影響還是我現在的狀況來講,在中國做一個官不是一件難事。也有人給我提供過職位,只要我點頭,也就是個官了。可是我父親對我的期望就是做一個真正的知識分子,我想我做到了。
讀書受教育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希望每一個大學生珍惜現在的美好時光。在大學期間要勇於接受暴風雨,鍛煉自己。任何困境里,保持一個平衡的心態,努力把自己的事情做到最好,同時還要充實自己。是金子,哪裡都能發光,是人才,到哪裡都能登台。

四大名嘴之李敬一
1、生平介紹:
任教專業 文學-新聞傳播學類
在職情況:在職
所在院系:武漢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
出生年月:1946年11月
籍 貫:中國湖北省蘄春
職 稱:博士生導師、教授
學科及研究方向:新聞學與傳播學 中國傳播史方向
2、「詩意人生」:
李敬一老師的著作有《中國文學史》、《中國傳播史》、《中國傳播史論》、《壯哉唐詩》、《節目主持概論》、《唐詩宋詞名篇精選精講》、《司馬遷》、《休閑唐詩鑒賞辭典》等和合著五十餘部。被譽為武漢大學「四大名嘴」之一,曾進入「全國高校最有魅力老師」排行榜前五名。2003年至2005年先後在中央電視台《百家講壇》主講《怎樣欣賞中國古典詩詞》、《李後主和他的詞》、《屈原》、《司馬遷》;2008年6月至10月在北京電視台《中華文明大講堂》主講《壯哉唐詩》系列專題。
可以說李敬一老師的人生充滿了無限詩意。他可以沉醉於古典詩詞,細細品味一字一詞間的情感,又可以慢慢回味現代流行音樂中的獨特韻律。古今中外他信手拈來,詩詞歌賦他娓娓道來,課內課外他循循善誘。一個擁有充滿詩意人生的老師,在充滿詩意的課堂氛圍中,講述這充滿詩意的人生哲學。
3、授課信息:
中國傳播史研究
新聞道德與新聞法規
中國古代文學
各類講座
4、經典語錄:
其實最重要的信念就是熱愛生活,能多站在講台上一天就要多站一天。作為一個教師始終應該站在第一線,始終應該與同學站在一起。
他這樣評價《菊花台》:這是一首最有內涵的歌,也是一首最為含蓄的歌。古有宋玉悲秋,易安詠菊,但多是個人身世之感。而此詞的吟嘆卻給人一種歷史厚重。

除了這四位老師之外,還有傳授軍理知識的陸寶生老師、沿襲禮儀文化的李榮建老師、品味古典詩詞的秦平老師等等,同樣倍受同學們的青睞!
其實,就如同前面所說的,每一位教師都是用心在授課,他們傾注自己的青春來豐富我們的視野,他們奉獻汗水為我們的成功鋪路。他們都是名嘴,都是應受到我們尊敬的學者,都是武漢大學所有學生心目中的名師!
李工真老師是歷史學院的非常棒的老師,有幸會選他的課程,真的非常博學!

C. 武漢地質大學是211嗎

武漢是中部六省唯一的副省級城市和特大城市,也是全國重要的工業基地、科教基地和綜合交通樞紐。作為中部崛起的戰略支點,武漢匯聚了中部地區最為優質的高等教育資源。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看地處武漢的6所「雙一流」大學,它們實力一流,被認為是武漢地區最好的幾所大學。

華中科技大學

華中科技大學由原華中理工大學、同濟醫科大學、武漢城市建設學院於2000年合並成立,是當今國內享有最高盛譽的少數頂級大學之一。學校擁有7個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15個二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7個國家重點(培育)學科,14個A類學科(第四次學科評估)、19名院士,84名長江學者特聘教授、長江學者青年項目,73名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15名「973計劃」項目首席科學家。

在各種大學排行榜上,華中科技大學基本都排在國內前十。泰晤士高等教育2020世界大學排名,華中科技大學排世界第301-350位、中國內地第9位;U.S.News2020世界大學排名,華中科技大學排世界第245位、中國內地第9位;軟科2019中國最好大學排名,華中科技大學與南京大學並列排國內第7位。

武漢大學

武漢大學有超過120年的辦學歷史,底蘊深厚,學科建設水平高、師資力量雄厚。該校現擁有11位中國科學院院士、7位中國工程院院士、3位歐亞科學院院士、9位人文社科資深教授、22人次「973項目」(含國家重大基礎研究計劃)首席科學家、65位「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24位「長江學者獎勵計劃」講座教授、5個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17個二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6個學科為國家重點(培育)學科。

武漢大學是公認的國內十強高校之一,校友會2020中國大學排名,武漢大學與天津大學並列排國內第10;QS2020世界大學排名,華中科技大學排世界第257位、中國內地第8位。

武漢理工大學

武漢理工大學是教育部直屬全國重點大學、首批列入國家「211工程」和「雙一流」建設高校,並由教育部和交通運輸部、國防科技工業局共同建設。該校是教育部直屬高校中為建材建工、交通、汽車三大行業培養人才規模最大的學校。2010年以來,學校以第一完成單位獲國家科技獎勵15項,位居全國高校前列。

QS2020世界大學排名,武漢理工大學排中國內地高校第39位;軟科2019中國最好大學排名,武漢理工大學排國內第45位;U.S.News2020世界大學排名,武漢理工大學排世界第536位、中國內地第34位。一般認為,武漢理工大學是國內排名四十位左右的實力強校。

華中師范大學

華中師范大學是「211工程」重點建設高校、「985平台」建設高校、首批「雙一流」建設高校,也是國家培養中高等學校師資和其他高級專門人才的重要基地。學校學科建設水平較高,軟科2019中國最好學科排名,華中師范大學有心理學、教育學、政治學、圖書情報與檔案管理、體育學、中國史、統計學等7個學科排名進入國內前十。

科研方面,華中師范大學的表現更為亮眼。「十二五」期間,該校項目經費總量突破10億;國家社會科學基金年度項目立項數排名穩定在全國高校前十。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由原中南財經大學與原中南政法學院於2000年共同組建而成,隸屬於教育部,是國內實力最強的少數財經政法類院校之一。

近年來,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國家社科基金立項數穩定在全國高校前列,接連斬獲財經、政法類高校第一的名次。特別是2013年,該校獲得代表我國社會科學研究領域最高水平的「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人文社會科學)」9項,斬獲該獎項全部等次和類型,取得了相當驚艷的成績。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是教育部直屬「211工程」、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該校早在1960年就被確定為全國重點大學,是國內資歷最老的幾十所全國重點大學之一。學校環境優美,擁有國家4A級旅遊景區——逸夫博物館。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教育、科研、學術氛圍濃厚,設施齊備,師資力量在同類學校中處於較高水平,擁有中國科學院院士11人,國家「萬人計劃」入選者13人,「長江學者獎勵計劃」入選者19人,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16人。

好學校就是「金字招牌」,武漢地區的這6所大學,全是「雙一流」,其中2所位列國內前十(華中科技大學和武漢大學),它們不僅是武漢地區最有名氣的大學,也是被全國考生和就業市場認可的一流高校,它們是名副其實的「金字招牌」。

D. 嚴良的中國地質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

嚴良,男,1961年10月出生,湖北省大悟人。管理學教授,博士生導師。1983年7月畢業於河北地質學院地質經濟管理系,獲經濟學學士學位;1984年9月至1985年7月於哈爾濱工業大學管理學院進修學習; 1996年7月於華中理工大學管理學院學習,獲管理學碩士學位;1999年赴加拿大多所著名大學訪問交流; 2002年12月畢業於中國地質大學資源學院獲工學博士學位。現任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經濟管理學院院長,院學位委員會主席,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學位委員會委員,中國地質大學(武漢)人文社會學科學術委員會委員,中國管理現代化研究會理事,湖北省人文社會科學重點基地「中國地質大學資源經濟研究中心」副主任,武漢市社科院兼職研究員,中國地礦經濟研究會青年分會常務理事,湖北省技術經濟現代化研究會常務理事,武漢市系統工程學會常務理事,《工業工程與管理》理事。主要從事管理科學、市場營銷、資源管理工程等領域的教學與科研工作。
近年來他已獨立和合作出版教材、著作、譯著7部,已公開發表學術論文60餘篇,曾獲「湖北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湖北省優秀研究生指導教師」稱號。指導的研究生已有20餘人畢業,目前正指導的在讀博士生、碩士生17人(含留學生1人)。嚴良教授在教學和科研工作中中形成了自己的獨特的且行之有效的「嚴+良」式風格,並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中國地質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院長
中國地質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分學位委員會主席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學位委員會委員
湖北省青年社會科學研究會會員
武漢市社會科學研究院兼職研究員
湖北省技術經濟協會常務理事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人文社會學科學術委員會委員
中國管理現代化研究會理事
湖北省人文社會科學重點基地「中國地質大學資源經濟研究中心」副主任
武漢市社科院兼職研究員
中國地礦經濟研究會青年分會常務理事
湖北省技術經濟現代化研究會常務理事
武漢市系統工程學會常務理事
《工業工程與管理》理事 擔任課程:
本科生:《企業管理與技術經濟,《地質經濟管理概論》《市場營銷學》
研究生:《市場營銷學》
教學效果及獲獎情況:
1、由於教學態度嚴謹,教學效果良好,曾獲得「校級優秀教師」 、「校十大最受歡迎的老師」、「優秀指導教師」、「五好青年教(職)工」等稱號。
2、在教學中銳意改革與創新, 《市場營銷學 》教學中採用案例法教學,1/2英語授課,反映良好。 1、主持教學研究項目《中國地質大學地質類學科與文管學科交叉協進模式研究》,已按時完成,並獲得「優秀獎」。
2、主持教學研究項目《地學類碩士點與管理工程碩士點交叉協進模式》(研究生院立)。
3、參加地礦部教育科學研究項目《理工科院校實施藝術教育的作用及途徑研究 》。
4、參加全國95規劃國家重點科研項目《關於對民辦學校行政和師資隊伍管理過程理論和實踐的研究》。
5、負責校211重點學科 《工商管理》的建設項目,為負責人。
6、參與校級教學研究重點項目《工商管理專業系列課程體系研究》。 中國地質大學人文與管理學科同地質學科交叉協進的必要性、可行性探討 《人文與管理》(1997年第6期,第一作者)
中國地質大學人文與管理學科地質學科交叉協進的途徑 《人文與管理》(1998年第8期,第一作者) 人文與管理學科同地質學科交叉協進若干問題的思考 《現代高等教育》(1998年第1期,第一作者) 案例教學法及其在管理專業教學中的應用 《現代高等教育》(1999年第2-3期,第二作者) 文管學科科研在地學類院校發展中的思考 《中國科教論文選(一) 》(第二作者) 新制二級學院是我校管理學科發展國際化的突破口 《21世紀學科建設論文集》中地大出版社2000年5月 創新與實踐——高校教學與行政管理改革論叢 副主編,中地大出版社1999年10月 提高畢業論文質量之我見 第二作者 現代高教研究 2000.3 我校工商管理學科建設的現狀及對策 第一作者《走近21世紀》中國地質大學出版社 2002.12 公開出版:
1、《現代企業管理基礎》 (主編,中國地質大學出版社,1998年12月)
2、《地勘單位經營管理學》 (第二作者,中國地質大學出版社,1990年)
3、《管理學案例》 (副主編,中國地質大學出版社,2000年1月)
4、《商務營銷學》 (主譯 中信出版社)
校內出版:
1、《地質經濟管理概論》( 1990年)
2、《現代企業經濟管理》( 1995年)
3、《管理專業英語》( 1998年)
4、《管理學原理案例》( 1998年)
5、《現代企業制度概論》( 1997年) 企業營銷管理(譯著)中信出版社
現代企業管理基礎 中國地質大學出版社
現代市場營銷策劃——原理、理論與應用 中國地質大學出版社 (第二)
現代市場營銷策劃——案例及點評 中國地質大學出版社 (第二)
西部國土資源開發利用路徑選擇研究 《科技進步與對策》2002.11(中文核心期刊)
西部大開發存在的問題及建議初探 《科技進步與對策》2001.9(中文核心期刊) 西部礦產資源開發利用路徑選擇研究 《科技進步與對策》2002.12(中文核心期刊) 國內外礦產資源開發利用與環境保護對比 《國土資源》2002.2 論企業產權及其明晰標准 《科技進步與對策》 1999.7 (中文核心期刊) 中國西部概念及國土資源開發利用淺議 《2002資源環境經濟論壇》
個性---品牌的生命 《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導報》(1999年6月22日,理論探索版)
論品牌經理制 《科學學與科學技術管理》(2000年第7期)(全國科技期刊一等獎中文核心期刊)品牌延伸的風險及其對策 《海南經濟報》( 2000.5.30)我國網路營銷的限制因素及可行性分析 《技術經濟與管理研究》(2000年第10期)(中文核心期刊)國有企業產權關系明晰模式初探 《廣東金融》(1997年第4期) 抓大放小企業改革戰略淺議 《跨世紀的探索》(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出版)劉少奇的社會主義經濟模式觀及其對中國社會經濟的影響 《面向21世紀中國思想政治建設研究》(武漢工業大學出版社1997年出版)高科技產業與風險投資(上) 《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導報》(1999年5月18日 )(理論探索版)
高科技產業與風險投資(下) 《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導報》(1999年5月25日)(理論探索版)國有企業產權明晰若干問題研究 《科技進步與對策》(1999年第7期)談增殖稅納稅申報中非正常零申報的成因分析及對策 《人文與管理》(1999年10月) 27、開征遺產稅為期不遠 《湖北財稅》(2000年第1期)
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我國對社會主義經濟模式的探索及啟示 《社會主義研究》(2000年第6期)(中文核心期刊) 關於我國環保產業建設與發展的思索 《長江建設》(2000年第3期)(建設部優秀期刊) 論礦產資源產權及其明晰的意義 《科技進步與對策》(2000年第4期)(中文核心期刊) 我國高新區管理模式現狀與對策研究《科技進步與對策》(2000年第6期)(中文核心期刊)高校興辦產業的意義及作用探討——中國地質大學校辦產業現狀分析《人文與管理 》(2000年第1期)試論企業形象與企業家形象的配合 《經濟論壇》( 2000年第22期) (中國經濟類核心期刊)
淺析西部大開發中的若干問題 《2000年資源環境經濟論壇》
淺析武漢市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的問題及對策 《高科技與產業化》2002.1
我國資源型企業資源效率管理行為分析及政策建議 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 謝雄標,嚴良,程勝 2008,(1)
資源型企業可持續發展探討 統計與決策 嚴良 2008 20-186西部資源產業可持續發展淺析 管理學報 嚴良 2008 5-692 經濟發展與西部資源開發科技合作研究 統計與決策 嚴良 2008 1-111 西部礦產資源不合理開發的博弈分析 煤炭經濟研究 嚴良 2008 1-51論西部礦產資源開發利用的中觀管理 中國國土資源經濟 嚴良 2008 6-10

E. 關於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的問題急求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研究生院

2008年招收攻讀碩士學位研究生簡章

-------------------------------

初試參考書目 復試考試科目 同等學歷加試科目 招生信息查詢 通訊錄 網上咨詢 中國教育在線 網上報名

點擊★這里進入招生目錄查詢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座落在湖北武漢市風景秀麗的東湖之濱,是教育部直屬的首批設有研究生院的重點大學之一,是國家批准首批進行「211工程」建設的大學,經過50多年的建設,學校已經發展成為以理工為主,理、工、文、管、經、法、哲、教等學科協調發展的多科性大學。學校師資力量雄厚,現有中科院院士9人,國際高等科學院院士、俄羅斯科學院院士等6人,博士生導師114名,教授393名,副教授626名。在校學生總數2萬餘人,研究生4000餘人。學校學科門類齊全,覆蓋了哲學、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理學、工學、管理學等八大學科門類。2008年碩士生招生學科、專業有:一級學科16個,二級學科46個,自設學科14個,共77個學科、專業。

一、招生人數

2008年我校擬招收碩士研究生1280名。教育部等五部委委託我校面向西部地區12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建設兵團等招收少數民族定向碩士生(定向招生、定向培養、定向就業),招生計劃單列。

二、報考條件

(一)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願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品德良好、遵紀守法。

(二)考生的學歷必須符合下列條件之一:

國家承認學歷的應屆本科畢業生;

具有國家承認的大學本科畢業學歷的人員;

獲得國家承認的大專畢業學歷後,經兩年或兩年以上(從大專畢業到2008年9月1日,下同),達到與大學本科畢業生同等學力人員;

國家承認學歷的本科結業生和成人高校應屆本科畢業生,按本科畢業生同等學力報考。

(三)年齡一般不超過40周歲。

(四)身體健康狀況符合規定的體檢要求。

(五)推薦免試生必須是經畢業院校確認資格、在統考報名前通過我校復試並被接收的應屆本科畢業生。詳細內容請查閱我校研究生院網站有關通知。

(六)少數民族定向生報名條件按教育部等五部委文件規定執行。

(七)工商管理碩士[MBA]報考條件:大學本科畢業後有3年或3年以上工作經驗的人員;大專畢業後有5年或5年以上工作經驗的人員;已獲碩士學位或博士學位並有2年或2年以上工作經驗的人員,同時符合上述(一)、(三)、(四)各項要求。

三、報名及考試

1、2008年全國碩士研究生報考實行網上報名,在教育部規定時間內在中國研究生招生信息網(yz.chsi.com.cn)填寫報名信息。報考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的武漢市考生到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報名點報名考試;武漢市以外報考我校的考生選擇本地區報考點,以方便備考。已網報考生在規定時間到所選擇的報考點對網報信息進行現場確認(包括繳費、照相、確認信息),未參加現場確認的報名無效。

2、2008年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除了高等教育學、應用心理學、體育教育訓練學初試科目為三門外,其他學科、專業初試科目仍為四門。考試時間均為三小時。招生目錄中標明幾門課選一的均由考生在報考時自主選擇。初試科目參考書、復試科目名稱和同等學力加試兩門科目名稱及參考書分別列在本招生目錄之後,供考生參閱。報名及考試時間以教育部統一通知或報考點公告為准。

3、2008年我校有16個學科按一級學科招生,學科代碼為六位數,最後兩位為「00」;大部分學科、專業仍是按二級學科招生,學科代碼仍為六位數。2008年我校部分學科、專業的研究方向分屬不同的學院招生,請考生報名時注意正確選擇報考學院及研究方向。

4、2008年我校首次招收工商管理碩士[MBA],招生計劃單列。考試科目及代碼:199-MBA聯考綜合能力;299-MBA聯考英語。政治理論和外語口語測試在復試中進行,由我校命題。

四、資格審查

①考生持本人有效身份證、學歷證書或學生證(普通高校和成人高校應屆本科畢業生)和網上報名號到報考點進行報考資格初審並辦理確認手續;②在復試前,考生必須提供學歷證書原件、大學成績單等相關材料,對考生報考資格進行再次審查;③符合MBA報考條件的人員,資格審查表由所在單位人事部門填寫推薦意見。

五、復試、體檢及錄取

2008年碩士生招生復試將按教育部的有關規定,實行差額復試與淘汰機制,復試不及格者不予錄取。

復試內容包括專業課(筆試)、面試(含外語口語、專業能力及綜合素質)及實踐(實驗)能力考核。同等學力考生達到復試標准者,復試時需加試本專業的兩門本科階段主幹課程。

對通過復試的考生,根據教育部下達給我校的招生規模擇優錄取。對第一志願報考我校地質類艱苦專業和志願到西部地區就業的考生,在同等條件下優先錄取。

復試時考生參加我校統一組織的體檢,體檢不合格者不予錄取。

我校熱忱歡迎具有推薦免試資格的應屆本科生報考我校,有關工作在2007年10月底結束,詳情參閱我校研究生院網站《中國地質大學2008年接收校外免試推薦生辦法》。

六、收費及獎助學金

學校根據教育部有關精神,繼續執行現行公費研究生和自籌經費研究生政策。全日制碩士研究生(含自籌經費生)均享受每人每月300元的基本生活獎學金(每年按10個月計),以及每年1200元的科研經費補助(由導師負責安排使用)。學校積極推進「三助」(助研、助教、助管)工作,學校為研究生提供了一定數量的「三助」崗位供學生申請,從事「三助」崗位的研究生將享受200元—300元/月的補助。對於自籌經費的研究生將根據專業不同收取相應的培養費用,按專業不同和物價部門核準的收費標准,學習期間總的培養費為15000~24000元,按年度繳費。工商管理碩士[MBA]按物價部門核準的標准繳費。

七、單考生報考

2008年我校部分專業招收單考生,考生報名前,必須先向我校研究生院提出書面申請,經同意後方可報考。單考生必須選擇我校報考點報名、考試。單考生報考須同時滿足下列條件:

大學本科畢業後連續工作四年或四年以上;業務優秀,已經發表過研究論文(技術報告)或者已經成為業務骨乾的在職人員;經考生所在單位同意和兩名具有高級專業技術職務的專家推薦。單考生均由單位委託培養。本校職工不允許以單考生報考。

單考生初試科目名稱及代碼: ①111單考政治,②210單考英語,③610單考數學(非數學科目與統考生相同),④專業基礎課,考試科目名稱及代碼與統考生相同。其中,210單考英語內容為公共英語,滿分100分,專業英語及聽說能力測試在復試中進行。

八、其他

1、2008年我校招生的學科、專業中,凡按一級學科招生和報考自設學科點的按一級學科授學位;凡按二級學科招生的按二級學科授學位。學科名稱前帶「★」號的為自設學科點;學科名稱前帶「☆」號的學科,具有博士學位授予權。

2、2008年我校將繼續為用人單位招收委託培養碩士生,並可聯合培養。歡迎用人單位與我校研招辦聯系。

3、研究生招生辦公室恕不辦理教材郵購,有關事宜請聯系地大出版社市場部,電話:027—67883580。

4、我校研究生招生信息及成績查詢、復試名單、錄取查詢等均通過我校研究生院網站(graate.cug.e.cn)進行,不再向考生寄送成績單、復試通知等,請考生注意經常登陸網站查詢有關信息。另外在中國研究生招生信息網(yz.chsi.com.cn)及中國教育在線(www.eol.cn)上設有我校研究生招生咨詢平台,可供廣大考生網上咨詢。

F. 李四光地質科學獎的歷屆獲獎情況

附:歷屆李四光地質科學獎獲得者名單 李四光地質科學獎野外地質工作者獎獲得者:
劉鐵鑄 上海市地質礦產局,教授級高級工程師
張良臣 新疆地質礦產局,教授級高級工程師
陸忠驥 山東煤田地質勘探公司,高級工程師
周世泰 冶金部東北地質勘探公司,教授級高級工程師
胡惠民 湖北省地質礦產局,教授級高級工程師
梁珍廷 廣西有色地質勘探公司,教授級高級工程師
蔣興泉 核工業華北地質勘探公司,高級工程師
李四光地質科學獎地質科技研究者獎獲得者:
馬宗晉 國家地震局地質研究所,研究員(1991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
田在藝北京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研究員(1997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
劉寶珺 地質礦產部成都地質研究所,教授(1991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
杜樂天核工業北京地質研究所,研究員
汪仲英 地質礦產部探礦工程研究所,高級工程師
李四光地質教師獎獲得者:
丁中一北京大學地質系,副教授
張本仁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教授(1999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 李四光地質科學獎野外地質工作者獎獲得者:
王文傑 煤炭部福建煤田地質勘探公司,教授級高級工程師
李宏驥 地礦部山東省地礦局第六地質隊,教授級高級工程師
李崇佑 地礦部江西省地礦局調研大隊,教授級高級工程師
王集磊 有色甘肅地質勘探局,教授級高級工程師
劉廣潤 地礦部湖北省地礦局,教授級高級工程師
(1999年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
楊兆宇 上海海洋地質調查局,教授級高級工程師
鞏志根 核工業華南地勘局293大隊,教授級高級工程師
龔茂清 冶金部西南地勘局,高級工程師
李四光地質科學獎地質科技研究者獎獲得者:
鄧起東 國家地震局地質研究所,研究員(2003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
鄭綿平 地礦部礦床地質研究所,研究員(1995年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
於崇文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教授(1995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
許志琴 地礦部地質研究所,研究員(1995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
安芷生 中國科學院西安分院,研究員(1991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
李四光地質教師獎獲得者:
趙澄林 石油大學(北京),教授
游振東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教授 李四光地質科學榮譽獎獲得者:
張宗祜 地礦部水工地質研究所,研究員,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院士
劉光鼎 中國科學院地球物理所,研究員,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院士
肖序常地質礦產部地質研究所,研究員,中國科學院院士
李四光地質科學獎野外地質工作者獎獲得者:
袁秉衡 中國石油天然氣總公司石油物探局,教授級高級工程師
康玉柱 地質礦產部西北石油地質局,教授級高級工程師(2005年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
王光宇 地質礦產部廣州海洋地質調查局,教授級高級工程師
楊明桂地質礦產部江西省地質礦產局,教授級高級工程師
錢佐國 化工部地質礦山局雲南地質大隊,教授級高級工程師
何伯墀 有色西北地質勘探局,教授級高級工程師
許惠龍 煤田地質總局山西煤田地質局,教授級高級工程師
祝延修 武警部隊黃金指揮部九支隊,教授級高級工程師
李四光地質科學獎地質科技研究者獎獲得者:
殷鴻福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教授(1993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
劉國棟 國家地震局地質研究所,研究員
夏林圻地質礦產部西安地礦所,研究員
張文堂 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員
江天壽 地質礦產部探礦工藝研究所
李四光地質教師獎獲得者:
何繼善 中南工業大學,教授(1994年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
王維襄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教授 李四光地質科學特別獎獲得者(只頒發了這一次):
程裕淇地質礦產部,研究員,中國科學院院士 王鴻禎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
李四光地質科學榮譽獎獲得者:
孫殿卿地質礦產部地質力學所,研究員,中國科學院院士
劉東生 中國科學院地質所,研究員,中國科學院院士
馬杏垣國家地震局地質所,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
董申保北京大學,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
李四光地質科學獎野外地質工作者獎獲得者:
張雲湘 地質礦產部四川省地質礦產局,教授級高級工程師
王金琪 地質礦產部西南石油地質局,教授級高級工程師
馮志強 地質礦產部廣州海洋地質調查局,教授級高級工程師
楊俊傑 中國石油天然氣總公司長慶石油勘探局,教授級高級工程師
李萬程 中國煤田地質總局河南煤田地質局,高級工程師
王世忠 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黃金第14支隊,高級工程師
李四光地質科學獎地質科技研究者獎獲得者:
陳光遠中國地質大學(北京),教授
裴榮富 地礦部礦床地質研究所,研究員(1999年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
任紀舜 地質礦產部地質研究所,研究員(1997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
馮增昭石油大學(北京),教授
李四光地質教師獎獲得者:
郝石生 石油大學(北京),教授
張卓元 成都理工學院,教授 李四光地質科學榮譽獎獲得者:
楊遵儀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
韓德馨 中國礦業大學,教授,中國工程院院士
胡海濤地礦部水文地質工程地質勘查院,研究員,中國工程院院士
湯中立 地礦部甘肅省地礦局,教授級高級工程師,中國工程院院士
李四光地質科學獎野外地質工作者獎獲得者:
王永基 冶金部中南地質勘查局,教授級高級工程師
包家寶 地礦部江西省地質礦產局,教授級高級工程師
石禮炎 地礦部福建地質礦產勘查開發局,教授級高級工程師
丁貴明 石油天然氣總公司大慶石油管理局,教授級高級工程師
李文恆 煤田地質總局江西煤田地質局,教授級高級工程師
金慶煥地礦部廣州海洋地質局,教授級高級工程師(1997年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
李學仁 化工部四川化工地質勘查院,高級工程師
王秋華 中國石油天然氣總公司遼河石油勘探局,教授級高級工程師
李四光地質科學獎地質科技研究者獎獲得者:
熊光楚 有色北京地質研究所,教授級高級工程師
陳毓川中國地質科學院,研究員(1997年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
胡見義 北京石油勘探開發院,教授級高工(1997年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
王鶴齡 淮南理工學院,教授
李四光地質教師獎獲得者:
翟裕生 中國地質大學,教授(1999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
金景福 成都理工大學,教授 李四光地質科學榮譽獎獲得者:
郝詒純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
郭令智 南京大學,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
李廷棟 國土資源部,研究員,中國科學院院士
盧耀如 中國地質科學院水工所,研究員,中國工程院院士
李四光地質科學獎野外地質工作者獎獲得者:
管海晏 中國煤田地質總局航測遙感局,教授級高級工程師
楊雲嶺 勝利石油管理局,教授級高級工程師
楊繼良 大慶石油管理局,教授級高級工程師
殷先明 甘肅省地勘局,教授級高級工程師
黃兆洪 化工遼寧地質勘察院,教授級高級工程師
呂國安 甘肅有色地質勘查局,教授級高級工程師
覃慕陶 廣東省地礦局,教授級高級工程師
李四光地質科學獎地質科技研究者獎獲得者:
黃第藩 中國石油天然氣總公司北京開發院,教授級高級工程師
李思田中國地質大學,教授
袁學誠 中國地質勘查技術院,教授級高級工程師
陳旭 中國科學院南京古生物研究所(2003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李四光地質教師獎獲得者:
張一偉石油大學(北京),教授
盧良兆 長春科技大學,教授 李四光地質科學榮譽獎獲得者:
葉連俊 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員,中國科學院院士
楊 起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
張彭熹 中國科學院鹽湖研究所研究員,中國科學院院士
李四光地質科學獎野外地質工作者獎獲得者:
潘元林 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勝利石油管理局教授級高級工程師
蔣炳南 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新星公司西北石油局教授級高級工程師
潘龍駒 中國有色金屬礦產地質勘查中心地質資料館教授級高級工程師
王啟民 中石油大慶油田有限責任公司教授級高級工程師
吳奇之 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地球物理勘探局教授級高級工程師
駱耀南 國土資源部四川省地質礦產勘查開發局教授級高級工程師
姜劍虹 中國煤田地質總局黑龍江煤田地質局教授級高級工程師
王福同 國土資源部新疆地質礦產局教授級高級工程師
李四光地質科學獎地質科技研究者獎獲得者:
王鐵冠中國石油大學(北京)教授(2005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
龔再升 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教授級高級工程師
廖椿庭 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力學研究所研究員
蔣 志 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黃金指揮部教授級高級工程師
李四光地質教師獎獲得者:
杜汝霖 石家莊經濟學院(原河北地質學院)教授
何國琦 北京大學地質學系教授 李四光地質科學榮譽獎獲得者:
汪集暘中科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員、中國科學院院士
鍾大賚 中科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員、中國科學院院士
石耀霖 中科院研究生院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
多 吉, 西藏地勘局地熱地質大隊教授級高工、中國工程院院士
李四光地質科學獎野外地質工作者獎獲得者:
王保群 核工業地質局二一六大隊,教授級高級工程師
王培君中化地質礦山總局地質研究院,研究員
倪斌 中國煤炭地質總局,教授級高級工程師
秦震 四川省地質礦產勘查開發局,教授級高級工程師
姚伯初 國土資源部廣州海洋地質調查局,教授級高級工程師
何自新 中石油長慶油田分公司,教授級高級工程師
陳正輔 中石化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教授級高級工程師
李四光地質科學獎地質科技研究者獎獲得者:
趙文智 中石油中國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教授級高級工程師(2013年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
季強, 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研究所,研究員
李陽,中石化勝利油田有限公司,教授級高級工程師(2013年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
何漢漪 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教授級高級工程師
王成善 成都理工大學,教授(2013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
李四光地質教師獎獲得者:
劉本培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教授 李四光地質科學獎榮譽獎:
趙文津 中國地質科學院研究員、中國工程院院士
李四光獎野外地質工作者獎:
夏代祥 西藏地質礦產勘查開發局,教授級高級工程師
葉天竺 中國地質調查局,教授級高級工程師
童曉光 中國石油天然氣勘探開發公司,教授級高級工程師(2005年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
王雙明 陝西省煤田地質局,教授級高級工程師
李丕龍 中石化西部新區勘探指揮部,教授級高級工程師
王錫友 中國冶金地質勘查工程總局山東局,教授級高級工程師
黃永樣 廣州海洋地質調查局,教授級高級工程師
李文昌 雲南省地質礦產勘查開發局,教授級高級工程師
李四光地質科技研究者獎:
崔盛芹 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力學研究所,教授
張培震 中國地震局地質研究所,教授級高級工程師(2013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
蔡希源 中石化股份有限公司,教授級高級工程師
丁悌平 中國地質科學院礦產資源研究所,研究員
孫革 吉林大學,教授
李四光地質教師獎:
曾勇 中國礦業大學(徐州),教授
鄭亞東 北京大學,教授 李四光地質科學獎榮譽獎:
傅家謨,中科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
李四光獎野外地質工作者獎:
李惠,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查院
劉敬黨 ,中國化工地質礦山總局遼寧化工地質勘查院
朱偉林 ,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中海油有限公司科技委
張金帶,中國核工業地質局
周海民,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冀東油田公司
李干生 ,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科技開發部
徐水師,中國煤炭地質總局
劉玉書 ,四川省地質礦產勘查開發局106地質隊
李四光地質科技研究者獎:
陳均遠,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
馬永生,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勘探分公司(2009年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
王弭力,中國地質科學院
劉敦一 ,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研究所
周新源, 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塔里木油田分公司
李四光地質教師獎:
郝守剛 ,北京大學地球與空間科學學院
黃潤秋,成都理工大學 李四光野外地質工作者獎:
張善文, 中國石化股份勝利油田分公司 教授級高級工程師
閻鳳增 ,中國武警黃金指揮部 教授級高級工程師
李占游, 核工業二O三研究所 教授級高級工程師
鄧運華, 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 高級地質師(2015年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 )
陳才金,四川省地質礦產勘查開發局108地質隊 教授級高級工程師
王京彬,有色金屬礦產地質調查中心 教授級高級工程師
張 宏 ,內蒙古自治區地質調查院 教授級高級工程師
杜金虎 ,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 教授級高級工程師
李四光地質科技研究者獎:
楊經綏,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研究所 研究員
洪友崇, 北京自然博物館 研究員
彭善池,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 研究員
金之鈞,中國石化股份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 教授(2013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
李四光地質教師獎:
王世稱, 吉林大學 教授
朱筱敏,中國石油大學(北京) 教授 李四光地質科學獎野外地質工作者獎獲得者:
楊克明, 中國石化西南油氣分公司教授級高工
楊華, 中國石油長慶油田分公司教授級高工
董連慧,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地質礦產勘查開發局教授級高工
廖香俊, 海南省地質局(海南省海洋地質調查局)研究員教授級高工
王宇, 雲南省地質調查局省地質環境監測院教授級高工(二級)
熊盛青 ,中國國土資源航空物探遙感中心教授級高工
謝玉洪,中海石油(中國)有限公司湛江分公司高級工程師
朱恆銀,安徽省地質礦產勘查局313地質隊教授級高工
李四光地質科學獎地質科技研究者獎獲得者:
鄒才能, 中國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教授級高工
李子穎 ,核工業北京地質研究院研究員
汪嘯風, 武漢地質礦產研究所(原宜昌地質礦產研究所)研究員
宋國奇, 中國石化勝利油田分公司教授級高工
毛景文,中國地質科學院礦產資源研究所研究員
李四光地質科學獎教師獎獲得者:
武強,中國礦業大學(北京)教授(2015年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 )
唐輝明,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教授 李四光地質科學獎野外地質工作者獎獲得者:
夏慶龍 ,中海石油(中國)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
郭旭升, 中石化股份有限公司勘探南方分公司
趙賢正 ,中國石油華北油田公司
夏毓亮,核工業北京地質研究院
王香增,陝西延長石油(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丁俊,中國地質調查局成都地質調查中心
張訓華,青島海洋地質研究所
王佟,中國煤炭地質總局
李四光地質科學獎地質科技研究者獎獲得者:
宋岩,中國石油大學(北京)非常規天然氣研究院
徐義剛,中國科學院廣州地球化學所
杜時貴, 紹興文理學院
殷躍平,中國地質環境監測院
李四光地質科學獎地質教師獎獲得者:
舒良樹,南京大學地球科學與工程學院
顏丹平,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李四光野外地質工作者獎:
付鎖堂, 中國石油青海油田分公司 教授級高級工程師
王來明,山東省地質調查院教授級高級工程師
王振峰, 中海油湛江分公司 教授級高級工程師
郝蜀民,中國石化華北分公司 教授級高級工程師
燕長海,河南省地質調查院 教授級高級工程師
劉鴻飛, 西藏自治區地質調查院 高級工程師
范立民,陝西省地質環境監測總站 教授級高級工程師
潘彤,青海省地質礦產勘查開發局 教授級高級工程師
李四光地質科技研究者獎:
沈樹忠,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 教授(2015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 )
潘桂棠,中國地質調查局成都地質調查中心 研究員
侯增謙, 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研究所 研究員
蔣少涌,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教授
李四光地質教師獎:
彭建兵, 長安大學 教授
賴紹聰, 西北大學 教授

G. 中國地質大學的音樂系好嗎

看了很多回答,很多回答對你有誤導,我是音樂系畢業生,給你客觀的講一下吧。地大音樂系分為兩個方向,電子音樂製作和音樂表演方向,音樂系電子音樂專業起步比較早,師資主要是來源於武漢音樂學院,武漢音樂學院是國內電子音樂專業的創辦院校,當時的創辦人是武漢音樂學院已故教授劉健和吳粵北教授,吳粵北後面去了星海音樂學院、上海音樂學院和中央音樂學院,參與了星海和上音電子音樂系的創辦。所以從歷史上看,地大的音樂系電子音樂起步並不晚,因為在省會武漢,又緊鄰武漢音樂學院,然後藉助自身重點大學的平台,電子音樂專業在湖北僅僅落後於武漢音樂學院,在電子音樂製作方面,是要強於華中師范大學的,在全國也可以排得上號,全國應用電子音樂研究中心就在地大音樂系就是很好的說明。電子音樂製作專業的升學和就業還可以,學生保研除了保送本校外,還保送到中國傳媒大學、北京大學、北京師范大學;騰訊、網易、阿里的游戲音樂音樂設計,電視台音樂編輯、高校音樂製作教師很多都出自地大音樂系。音樂表演方向地大確實落後於很多學校,沒有太多專業優勢可言。從學校校角度看,音樂學院和中國地質大學相比各有優勢,地大的優勢是211平台,全國重點大學,7校聯合辦學,學校學習氛圍好,音樂學院專業性更強,專業氛圍更好。

H.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和北京的哪個更好啊

中國地質大學,地質工程專業全國一家獨大,並且遙遙領先。細心的同學就會發現,高考報專業的時候有兩所中國地質大學,一所是中國地質大學(北京),一所是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很多同學都會困惑,這明明是同一所大學,填報志願的時候怎麼兩個校區的分數線還是不一樣的,究竟哪所地質大學最好,我們今天就說一說中國地質大學的北京校區和武漢校區有什麼區別。

北京校區:2018全國大學綜合實力排名65位,211工程大學,985工程創新平台,由於文革遷校,1978年地質大學在鄧小平的關懷下在北京復校,我國首次試辦研究生院的33所高校之一,現有中國科學院院士9人,俄羅斯外籍院士6人。經過幾十年不懈的艱苦奮斗,逐步形成以地質,資源,地學工程技術為主的專業特色大學。

3 各自優勢專業

武漢校區:武漢校區的地質學,煤與煤層氣工程,安全工程是國家級特色專業,也是地質大學最好的專業,資源勘察工程,地球物理學(全球特色專業),寶石與材料工藝學都是地質大學武漢校區相當不錯的專業。

北京校區:北京校區的地球物理學是全國排名第一的專業,地下水科學與工程,土資源管理,地球化學,地理信息系統都是相當不錯的專業,由於地理位置在北京,這也使得北京校區的就業要優於武漢校區。

4 分數線

兩所地質大學同根同源,由於分別獨立招生,兩所大學的分數線也有不小的差異,拿安徽省的錄取線為例,武漢校區2017年錄取線為582最低分,北京校區2017年錄取線為590最低分,由於北京校區的地理位置等原因的因素,北京校區的分數線稍微高於武漢校區,但是論實力,武漢校區還是強一些。

兩所同根同源的大學,因為地理原因才分開辦學導致如今的獨立,兩所大學如今的實力和特色都在我國是頂級的,可以想像當年如果不拆分,如今的實力要多麼強大。不免讓人覺得惋惜!

I.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有多少個校區啊

在武漢1個校區,地址:湖北省武漢市魯磨路 388號 郵編:430074。1987年,原國家教育委員會批准組建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北京兩地辦學,總部在武漢。

中國地質大學是教育部直屬全國重點大學,
是國家批准設立研究生院的大學,是國家「211工程」、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

學校以地球科學為主要特色,學科涵蓋理學、工學、文學、管理學、經濟學、法學、教育學、藝術學等門類,地質學、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2個一級學科入選「雙一流」建設學科。

(9)中國地質大學武漢二級教授擴展閱讀:

學校有教職員工3122人,其中教師1804人。中國科學院院士9人,博士生導師296人,教授505人,副教授882人。國家「萬人計劃」入選者13人(領軍人才9人、青年拔尖人才4人),「長江學者獎勵計劃」入選者20人(特聘教授11人、講座教授5人、青年學者4人)。

學校擁有「學士-碩士-博士」完整的人才培養體系。其中全日制在校學生 26103人,包括本科生
18140人,碩士研究生
6312人,博士研究生1651人,國際學生944人;成教及網路教育注冊學生6萬餘人。擁有國家地質學理科人才培養基地和國土資源部地質工科人才培養基地。

學校有19個學院、65個本科專業;有16個一級學科博士點,33個一級學科碩士點,13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有工程碩士、MBA、MPA等10個專業學位授予權,其中工程碩士專業包涵14個工程領域。

地球科學、工程學、環境/生態學、材料科學、化學、計算機科學6個學科領域進入ESI全球前1%,其中地球科學進入前1‰。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