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的主要地質災害
㈠ 安徽的地形概況
安徽省平原、台地(崗地)、丘陵、山地等類型齊全,可將全省分成五個地貌區。
淮河平原區,包括沿淮及淮北廣大地區,約佔全省總面積26.6%,地勢坦盪,由西北微微向東南傾斜,由淮河及其支流沖積而成,又經黃河數度南徙奪淮,加積了黃泛堆積物,海拔15~20米,僅東北部分布海拔100~300米的低山、丘陵。
江淮台地丘陵區,位於淮河平原與沿江平原之間,約佔全省總面積25%,由台地、丘陵和河谷平原組成,台地分布該區中部和西部,海拔50~80米,大部為剝蝕堆積台地;低山、丘陵主要分布該區東部,海拔100~300米,呈北東向斷續展布,由片岩、千枚岩、玄武岩、石灰岩等組成。江淮台地丘陵的核部,自東而西拱曲上升,地勢略高,地面分別向南北傾斜,與皖西山地共同構成長江與淮河分水嶺。
皖西丘陵山地區,位於安徽省西部,與鄂、豫兩省接壤,約佔全省總面積10%,為大別山脈的主體,平均海拔500~1000米,1500米以上的高峰多座,最高峰白馬峰1774米,山體多為北西走向,為河谷深切,山間分布斷陷盆地,多呈橢圓狀。
沿江平原區,位於安徽省長江沿岸,約佔全省總面積18.4%,屬長江中下游平原的一部分,平原地勢低平,河網密布,湖泊眾多,海拔10~60米,由西向東漸次降低。平原上分布成片的低山、丘陵,海拔300米左右,北東走向為主。長江安徽段河谷寬、狹相間,寬段有江心洲發育。
皖南丘陵山地位於安徽省南部,與浙、贛兩省毗連,約佔全省總面積20%。由天目—白際山脈、黃山山脈和九華山脈組成,三大山脈之間為新安江、水陽江、青弋江谷地,地勢由山地核心向谷地漸次下降,分別由中山、低山、丘陵、台地和平原組成層狀地貌格局。山地多呈北東向和近東西向展布,其中最高峰為黃山山脈蓮花峰海拔1873米。山間大小盆地鑲嵌其間,其中以休歙(徽州)盆地為最大。
㈡ 安徽17個城市能源消耗的數據
你是學環境工程還是什麼相關專業的 ?
畢業論文現在才弄嗎??
說具體一點我給你 哪17個城市??????直接全省的數據不行嗎?
能源消耗主要指什麼 煤?石油年消耗量?
一、環境質量
(一)水環境
1、淮河流域
淮河幹流水體污染依然嚴重。40%的斷面水質較差(Ⅴ類)和很差(劣Ⅴ類),污染程度與上年相比基本持平。主要污染物為氨氮。
淮河支流水體污染重於幹流。水質較差(Ⅴ類)和很差(劣Ⅴ類)的斷面達63%,比上年下降10個百分點。主要污染物為生化需氧量和氨氮。
2、巢湖流域
巢湖湖區水體呈輕度富營養狀態,主要污染物總磷和總氮年均濃度值超過國家地表水Ⅲ類標准,西半湖污染程度明顯重於東半湖。近年來,巢湖湖區水體營養狀態呈改善趨勢,但污染程度依然較重。
巢湖9條出、入湖河流中有4條河流斷面水質很差(劣Ⅴ類),其它5條河流斷面水質尚可(Ⅳ類),污染程度與上年相比沒有明顯改善,主要污染物為氨氮和化學需氧量。
3、長江流域
長江幹流水質仍保持優良(Ⅱ類)。
長江支流水體與上年相比污染有加重趨勢,10條主要支流中,有8條支流水質較差(Ⅴ類)和很差(劣Ⅴ類),主要污染物為生化需氧量和氨氮。
4、新安江流域
新安江幹流及支流水質仍保持全部優良(Ⅱ類)。
5、主要水庫
全省主要水庫水質良好(Ⅱ~Ⅲ類)。與上年相比無明顯變化。
6、地下水
全省8個主要地下水水位監測城市中,水位總體呈下降趨勢,但阜陽市深層地下水第一含水層水位上升了0.3~0.5米。
全省大部分城市和區域地下水水質較好,但沿淮河污染河段及城市周圍地區的地下水受到一定程度的點狀或面狀污染,氟化物超標現象比上年有所增加。
7、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源地水質
全省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源地水質存在一定程度的污染,41個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源地中,有18個水源地出現監測指標超標。飲用水地表水源地超標污染物主要為高錳酸鹽指數、氨氮、糞大腸菌群和總磷;飲用水地下水源地超標污染物主要為氟化物和總大腸菌群。
(二)大氣環境
1、城市空氣
全省城市空氣質量尚好,與上年相比無明顯變化。主要污染物為顆粒物。達到國家空氣質量二級標準的城市5個,三級標準的城市9個,劣三級標準的城市2個。1個城市尚未開展監測。
2、酸雨
全省降水年均pH值在4.7~7.5之間,出現酸雨的城市有10個。降水年均pH值低於5.6的城市有4個,銅陵市、池州市酸雨污染較重,酸雨頻率分別達63%和58%。
(三)聲環境
1、城市道路交通雜訊
全省城市道路聲環境質量較差,較重污染(75~73分貝)的城市2個,中度污染(70~73分貝)的城市5個,輕度污染(67~70分貝)的城市7個,僅有3個城市道路交通聲環境質量較好(67分貝以下)。
2、城市區域環境雜訊
全省城市區域聲環境質量較差,較重污染(57~60分貝)的城市4個,中度污染(55~57分貝)的城市6個,輕度污染(53~55分貝)的城市3個,僅有4個城市區域聲環境質量較好(53分貝以下)。
(四)生態環境
1.土地
2002年,全省主要地類面積為:耕地594.60萬公頃,園地34.24萬公頃,林地338.99萬公頃。建設用地:城鎮村及獨立工礦用地122.46萬公頃,交通用地27.62萬公頃,水域(包括水利設施用地及水面)199.99萬公頃。全省建設佔用耕地5614.51公頃,同期全省土地整理補充耕地9215.63公頃。
全省水土流失面積18674.67平方公里。其中,輕度水土流失面積為13600平方公里,中度為4300平方公里,強度為660平方公里,極強度為96平方公里,劇烈為18.67平方公里。嚴重的水土流失區主要集中在皖西大別山區、皖南山丘區和江淮丘陵崗地。
2.森林
全省活立木總蓄積量12667.41萬立方米,森林覆蓋率27.95%。
3.生物多樣性
物種:全省有高等植物4245種,維管束植物3645種。在維管束植物中,國家重點保護植物30種。全省有陸棲脊椎動物557種,其中獸類96種,鳥類354種,爬行類68種,兩棲類39種。全省野生脊椎動物中屬國家一級重點保護的有20種,屬國家二級重點保護有71種。
濕地:全省濕地總面積284.3萬公頃,占國土面積20.34%,其中,天然濕地面積70.4萬公頃,人工濕地面積213.9萬公頃。
自然保護區:全省共有自然保護區31處,面積57.17萬公頃,占國土面積4.11%,其中按保護區級別劃分:國家級保護區5處,面積13.65萬公頃;省級保護區25處,面積42.85萬公頃;縣級保護區1處,面積0.67萬公頃。按保護區類型劃分:森林生態和野生動物類型保護區21處,面積26.70萬公頃;濕地生態和野生植物類型自然保護區10處,面積30.47萬公頃。
風景名勝區:全省共建立各類風景名勝區39處,其中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8處,省級風景名勝區31處,總面積35.76萬公頃。
森林公園:全省共建設森林公園38處,其中國家森林公園25處,省級森林公園13處,總面積11.80萬公頃。
4、地質災害
全省發生重要地質災害147處,其中崩塌、滑坡、泥石流等突發性地質災害122處,傷7人,直接經濟損失約3000萬元。地質災害主要發生在皖南山區、大別山區和沿江丘陵地區。
二、污染物排放
(一)廢水及主要污染物
2002年,全省廢水排放總量為14.28億噸,比上年增加0.70億噸,其中工業廢水排放量6.46億噸,占總量的45.24%,比上年增加0.14億噸;生活污水排放量7.82億噸,占總量的54.76%,比上年增加0.56億噸,生活污水排放量超過工業廢水排放量1.36億噸。
廢水中化學需氧量(COD)排放總量41.09萬噸,比上年減少0.66萬噸,其中工業廢水中COD排放量12.59萬噸,占總量的30.64%,生活污水中COD排放量28.50萬噸,占總量的69.34%。
廢水中氨氮排放總量5.04萬噸,比上年減少0.05萬噸,其中工業廢水中排放2.04萬噸,占總量的40.48%,生活廢水中排放3.00萬噸,占總量的59.52%。
(二)廢氣及主要污染物
2002年,全省工業廢氣排放量為5118.84億標立方米,比上年增加311.2億標立方米。
廢氣中二氧化硫排放總量39.66萬噸,與上年基本持平,其中工業二氧化硫排放量為34.91萬噸,生活及其他排放量為4.75萬噸。
煙塵排放總量為24.31萬噸,比上年減少2.11萬噸,其中工業煙塵排放量20.70萬噸,生活煙塵排放量3.61萬噸。
工業粉塵排放量24.09萬噸,比上年減少1.20萬噸。
(三)工業固體廢物
2002年,全省工業固體廢物產生量3414.69萬噸,比上年增加152.83萬噸,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量2607.79萬噸,比上年增加63.55萬噸。(四)污染事故
2002年,全省環境污染與破壞事故58起,比上年增加5起,造成直接經濟損失252.9萬元,農作物受害面積184.6公頃,污染魚塘面積31.6公頃。
三、環境保護與建設
(一)「十五」環保計劃實施
安徽省環境保護「十五」計劃是全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的重要組成部分,重點項目125個,總投資202.2億元。截止2002年底,已有108個項目立項,72個項目完成了可行性研究,31個項目開工建設,已完成投資35.9億元。明光市、固鎮縣等13個污水處理廠和水環境綜合治理項目已列入國家「三河、三湖」治理新開工項目計劃,國債資金支持1.69億元。
淮河、巢湖兩流域水污染防治計劃獲得國務院批准。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計劃項目83個,投資64.8億元;巢湖流域水污染防治計劃項目49個,投資48.7億元,兩流域項目均列入國家計劃,為「十五」期間淮河、巢湖水污染防治工作打下了堅實基礎。
巢湖流域利用亞洲開發銀行貸款治理巢湖污染項目已全面建成。酸雨控制及環境改善項目已與亞洲開發銀行正式簽訂協議, 共9個子項目,利用亞洲開發銀行貸款1.47億美元。
環境改善--天然氣利用工程正式啟動,其中8個市的子項目與日本國際協力銀行簽訂了貸款協議,利用外資1.5億美元。合肥、蚌埠、馬鞍山市已率先開工建設。
酸雨和二氧化硫污染防治「十五」計劃實施進展順利,70%的治理項目已經開工建設或完成。
2002年,新增「三廢」設計處理能力:廢水15.04萬噸/日,廢氣548萬標立方米/小時,固體廢物5253噸/日。全省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計劃進一步落實,除二氧化硫排放總量與上年基本持平外,化學需氧量、氨氮、煙塵、工業粉塵和工業固體廢物排放總量均比上年有所削減。
(二)工業污染防治
工業污染防治緊緊以工業結構調整、企業技術升級和產業布局優化為中心,積極推進清潔生產和ISO14000環境管理體系工作,倡導循環經濟理念,不斷提高資源綜合利用率,使污染物排放總量得到進一步控制。2002年,組織編制了清潔生產審計指南和技術要求,對70家清潔生產試點企業進行了培訓。截止到2002年底,全省共有120家企業開展了清潔生產審計,32家企業通過了ISO14001環境管理認證。
2002年,開展了危險廢物和危險化學品專項排污申報登記工作,基本摸清了全省危險廢物和化學危險品的生產企業及其處置設施建設和運營等情況。對收繳的"毒鼠強"等廢棄危險化學品進行了安全處置。
2002年,全省辦理建設項目環境審批1120個,環境影響評價制度執行率93.6%。「三同時」執行率90.6%,在310個驗收項目中,「三同時」合格率100%。為防止污染反彈,全省共檢查企業8948家(次),立案查處環境違法行為290起。同時,在淮河流域率先實行了排污許可證制度,共向1050家企業發放了排污許可證,進一步鞏固了「一控雙達標」成果。(三)生態環境建設與保護
2002年,全省大力實施「萬里綠色長廊」工程,完成人工造林16.02萬公頃。其中成片造林15.35萬公頃,平原綠化0.67萬公頃。在成片造林中退耕還林9.99萬公頃,長江防護林2.31萬公頃。新增封山育林8.35萬公頃。四旁植樹完成1.03億株。
防洪保安工程建設取得重大進展,全省共安排水利投資107.7億元,長江幹流堤防得到加固。沿江排澇泵站、水庫建設和除險加固、治淮工程、城市防洪建設等工程進展順利。
認真落實《全國生態環境保護綱要》,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得到加強。風景名勝區、森林公園環境管理日趨規范。沿淮調蓄洪重要生態功能保護區建設、安徽省生態功能區劃工作開始啟動。兩淮煤礦、馬鞍山鐵礦的礦區生態恢復和保護取得進展。生態示範區建設快速發展,生態示範區及試點單位22個,示範區面積佔全省國土面積的31.06%。創建了100個省級生態村和10個環境保護先進城鎮。蚌埠市新城綜合開發區,蕪湖市馬塘區被國家環保總局批准為第七批全國生態示範區建設試點。金寨縣、渦陽縣、馬鞍山南山鐵礦、黃山市黃山區作為第二批全國生態示範區,通過了國家環保總局的驗收、命名。
農業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穩步推進。全省共建設國家級生態農業示範縣3個,省級生態農業示範縣10個,省級生態農業示範點28個,國家級無公害農產品生產基地縣4個,省級無公害農產品生產基地縣32個,全省認證無公害農產品195個,省級重點工程--江淮分水嶺綜合治理鄉鎮達到100個。2002年,全省使用氮、磷肥161.3萬噸,比上年減少8.1%;農葯使用總量7.43萬噸,比上年增加1.7%。
2002年,完成了全省生態環境現狀調查,共獲取數據52.6萬個,摸清了我省生態家底,建立了安徽省生態環境查詢系統。《安徽省生態環境現狀調查報告》通過了省科技廳組織的專家論證,達到了國內同類型研究的領先水平。
(四)城市環境保護
城市環境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加強,城市環境質量逐漸改善。2002年,全省設市城市完成市政公用基礎設施投資60億元,其中:污水處理投資3.87億元,園林綠化投資2.45億元,市容環境衛生投資2.23億元,燃氣投資2.82億元。新建煙塵控制區、雜訊達標區面積分別為37.9平方公里和22.8平方公里,新增自來水日生產能力8.51萬立方米、城市污水日處理能力35萬立方米、城市生活垃圾無害化日處理能力990噸。建成和在建的城市污水處理廠20個,合肥市南淝河、馬鞍山雨山湖、池州百荷公園等局部區域綜合整治取得明顯成效。
2002年末,城市綠化覆蓋面積39037公頃,其中:建成區綠化覆蓋面積25008公頃,比上年增加1585公頃,建城區綠化覆蓋率由上年的25.50%上升至25.63%;全省擁有城市公共綠地面積5021.10公頃,城市人均擁有公共綠地4.48平方米。
2002年,人工煤氣供應總量24770萬立方米,比上年增加261萬立方米,液化氣供應總量46.4萬噸,比上年增加8.8萬噸,城市用氣人口699.1萬人,燃氣普及率62.42%。
合肥、蕪湖、馬鞍山三市創建國家環境保護模範城市工作全面啟動並取得實質性進展。三市將創建國家環境保護模範城市作為"十五"環境保護工作的奮斗目標,擺上了重要議事日程,分別成立了以市長為組長的"創模"領導小組和由各相關部門組成的專業工作組,一些重點工程項目正在實施。
(五)其他基礎工作
環境監察手段正在向科學化、規范化方向發展,累計安裝污染自動監控裝置601台,共對475個企業污染物排放進行不同方式的自動監控。2002年徵收排污費1.39億元。環境監測能力得到改善,全省共建設8個水質自動監測站和20個環境空氣自動監測站,實施了環境質量報告制度。環境宣傳教育工作成效明顯,為全省環保工作營造了良好的社會氛圍,發揮了重要的輿論監督和推動作用。環境法制、科技、信息、環保產業工作逐步推進,重點城市環境信息系統建設成效明顯。環境國際合作在爭取資金、培養人才、技術交流方面取得了較大進展。
17個省轄市、55個縣(市)分別獨立設置了環境保護局,全省環保系統人員總數達4388人。環境監察、監測機構建設進一步規范,人員素質及工作水平有所提高,依法行政、文明執法和政風、行風建設進一步加強。
㈢ 中國主要有哪些地質災害
地質災害是指由於自然和人為的作用,使生態環境遭到破壞的災害性事件。
在我國,主要版的地質災害包括地權震、崩塌、滑坡、泥石流、水土流失、地面塌陷、地裂縫、土地沙漠化、火山爆發等,其中除了地震、火山爆發、龍卷風、台風等災害外,其他大多數地質現象都是由人為因素引發的。
其中,崩塌、水土流失及火山爆發是主要地質災害。
據統計,我國因地質災害,不包括地震所造成的經濟損失約占各種自然災害的1/5至1/4。因此,減少或制止破壞生態環境的行為,及時採取防範和治理措施,是減少損失的主要途徑。
㈣ 常見的地質災害有哪些
我國地質災害種類齊全,按致災地質作用的性質和發生處所進行劃分,常見地質災害共有12類、48種(國土資源部地質環境管理司等,1998)。它們是:
1、地殼活動災害,如地震、火山噴發、斷層錯動等;
2、斜坡岩土體運動災害,如崩塌、滑坡、泥石流等;
3、地面變形災害,如地面塌陷、地面沉降、地面開裂(地裂縫)等;
4、礦山與地下工程災害,如煤層自燃、洞井塌方、冒頂、偏幫、鼓底、岩爆、高溫、突水、瓦斯爆炸等;
5、城市地質災害,如建築地基與基坑變形、垃圾堆積等;
6、河、湖、水庫災害,如塌岸、淤積、滲漏、浸沒、潰決等;
7、海岸帶災害,如海平面升降、海水入侵,海岸侵蝕、海港淤積、風暴潮等;
8、海洋地質災害,如水下滑坡、潮流沙壩、淺層氣害等;
9、特殊岩土災害,如黃土濕陷、膨脹土脹縮、凍土凍融、沙土液化、淤泥觸變等;
10、土地退化災害,如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鹽鹼化、潛育化、沼澤化等;
11、水土污染與地球化學異常災害,如地下水質污染、農田土地污染、地方病等;
12、水源枯竭災害,如河水漏失、泉水乾涸、地下含水層疏干(地下水位超常下降)等。
(4)安徽省的主要地質災害擴展閱讀:
在所有的地質災害中,除地震災害外,崩、滑、流災害是最為嚴重的,其以分布廣、災發性和破壞性強,具有隱蔽性及容易鏈狀成災為特點,每年都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和人員傷亡。另外,土地沙(漠)化、地面沉降和水土流失等緩變型地質災害發展迅速,危害愈來愈大,成為令人擔憂的地質災害。
從「成災」的角度看,中國地質災害的區域變化具有比較明顯的方向性,即從西向東、從北向南、從內陸到沿海地質災害趨於嚴重。這是因為雖然不同類型、不同規模的地質災害幾乎覆蓋了中國大陸的所有區域,但由於人類活動和社會經濟條件的差異,使不同地區地質災害的發育程度和破壞程度顯著不同。
東部和南部地區,人類活動頻繁而又劇烈,區內人口稠密,城鎮及大型工礦企業、骨幹工程密布,因而,一方面,一旦發生地質災害則損失慘重,另一方面,人類經濟工程活動加劇了地質災害的發生與發展。而西部北部地區,雖然地質災害分布十分廣泛,但大部分地區人口密度和經濟發展程度低,所以危害和破壞程度相對較低。
調查表明,凡是人口密集,工業發達地區在人類活動的影響下,地質災害正由自然動力型向人為動力型發展,由點狀向帶狀、樹枝狀、片狀發展。
㈤ 常見的地質災害有哪些
常見的自然災害有:植被遭到破會,引起的山體滑坡,長年雨水造成山洪,台風來襲。常年乾旱。
㈥ 地質災害包括哪些災害
有的是自然形成的有的是認為因素造成的,主要的幾種地質災害包括地震、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沉降、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地面沉降等
㈦ 在哪裡能夠查到安徽省地質災害的統計信息
你好,一般在當地的國土資源資料館可以查的到哈:
也可以搜索當地的相關區域地質災害調查報告,在報告中能找到相關的共計信息哈!
希望能幫到你
㈧ 誰知道安徽什麼地方屬於地震帶
安徽地處華南地震區(Ⅰ3)和華北地震區(Ⅰ4)的交界部位,合肥—明港斷裂以南隸屬華南地震區中的長江中下游地震亞區(Ⅱ4) ,進一步劃分又分屬麻城—常德地震帶 (Ⅲ7)和 揚州—銅陵地震帶(Ⅲ8) ;合肥—明港斷裂以北,隸屬華北平原地震亞區(Ⅱ6) ,進一步劃分又分屬許昌—淮南地震帶 (Ⅱ9)和營口—郯城地震帶 (Ⅲ10)。
安徽地處華南地震區和華北地震區的交界部位,合肥—明港斷裂以南隸屬華南地震區中的長江中下游地震亞區,進一步劃分又分屬麻城—常德地震帶 和 揚州—銅陵地震帶 ;合肥—明港斷裂以北,隸屬華北平原地震亞區 ,進一步劃分又分屬許昌—淮南地震帶 和營口—郯城地震帶 。
(8)安徽省的主要地質災害擴展閱讀
中國地震主要分布在五個區域:台灣地區、西南地區、西北地區、華北地區、東南沿海地區和23條地震帶上。
"華北地震區"。包括河北、河南、山東、內蒙古、山西、陝西、寧夏、江蘇、安徽等省的全部或部分地區。在五個地震區中,它的地震強度和頻度僅次於"青藏高原地震區",位居全國第二。由於首都圈位於這個地區內,所以格外引人關注。據統計,該地區有據可查的8級地震曾發生過5次;7-7.9級地震曾發生過18次。加之它位於我國人口稠密、大城市集中、政治和經濟、文化、交通都很發達的地區,地震災害的威脅極為嚴重。